崑山徐氏家族的文化成就
07-11
(2012-04-30 13:44:26)標籤:徐氏的文化成就雜談崑山徐氏家族的文化成就日期:2009年11月20日 | 瀏覽1140 次] 【】崑山徐氏家族的文化成就文/王廣成據清康乾時期的王應奎說,「崑山巨族,在前明時,推戴、葉、王、顧、李五姓。迨入本朝,而東海氏兄弟三人並中鼎甲,位俱八座,子姓亦取次登第,一時貴盛甲天下,而前此五姓則稍衰矣。邑人為之語曰:『帶葉黃姑李,不如一個大葧臍』,以帶音同戴,黃音近王,姑音轉顧,臍音近徐,故俗諺云爾」。這段話粗略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崑山望族的演變歷史,在前明時,最大的五個著姓望族是戴、葉、王、顧、李五姓,而在清初時徐氏則興盛起來,一躍成為崑山巨族之一。明清兩代徐氏共有16名進士、36名舉人,其中的一個狀元和兩個探花,人稱「崑山三徐」。因此,在科舉方面,徐氏族人的功名在崑山首屈一指,而在文化方面,徐氏的成就更是無與倫比。本文主要針對徐氏家族對崑山傳統文化所做的貢獻進行探討,敬請方家指正。自徐申始著《諸儒奧論》,以後每代都著書立說,其中一些作品影響很大。而且其文化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文學、史學、醫學、繪畫四個方面。下面將具體介紹:(一)文學成就江慶柏、嚴迪昌等都很重視家族文化群體的研究。徐氏族人吟詠唱和,以家族為中心組成了一個文化集團。徐氏族人不論是在朝廷為官,還是在鄉為士,都很重視寫作。他們寫有各種文學作品,尤其詩歌的數量為多,其次是經學、史學,其中不乏力作。據統計,明清徐氏族人共有各類著作160多部,具體見下表:崑山徐氏著述簡目表:時代作者著作目錄明徐申《諸儒奧論》明徐一元《光訓堂集》明徐應聘《春王正月辨》、《友竹居詩集》明徐開宏《凝煙閣詩集》五卷明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九十五卷、《六經通論》八十卷、《愚谷詩文集》八卷、《逸民傳》六卷、《愚谷詩稿》明徐開禧《古照堂文集》二十卷、《涉園瑣記》三十卷、《宗族譜》八卷、《韓山考》十卷、《修疆志》《崑山志稿》二十四卷(佚)清徐開禕《易庵齋詩文集》、《半壑吟》明徐開法《漕政考要通鑒》、《甲子會記考證》、《易經注義》清徐乾學《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資治通鑒後編》一百八十四卷、《古文淵鑒選》(以上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憺園文集》三十六卷、《教習堂條約》(以上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詞館集》、《碧山集》、《古今廟制考》、《虞浦集》、《會典明史篡楫》、《輿地備考》、《輿地誌余》、《輿地紀要》、《班馬異同辨》、《大清一統志稿》、《鑒古輯覽》、《代言集》、《傳是樓書目》、《唐人中晚續詩選》、《通志堂經解》清徐秉義《恭迎》、《大駕記》一卷、《培林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六卷、《代言集》二卷、《經學識余》六卷、《經進集》二卷、《明季忠烈紀實》十八卷、《明史稿》三卷、《別集》六卷、《宋儒學案續》清徐元文《含經堂集》四十卷、《別集》兩卷、《得樹園詩集》十五卷和《明史稿》二十二卷、《自省編》清徐履忱《耕讀草堂詩鈔》、《瓠叟詩鈔》凡十五卷清徐與喬《山陽草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卷、《三蘇辨體》、《初學辨體》、《周易定本》三冊、《五經讀書法不分卷》◆清徐與岡《藥房文集》、《纂訂四六品藻》、《古文清裁》清徐樹庸《瑞花書屋文鈔》、《瑞花書屋詩鈔》清徐衡《蒙養錄》、《晚翠軒詩稿》清徐燦《易范通》、《畫前易衍》﹙以上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清徐士祺《醫學法權》、《識證梯楷》清徐世溶《四書集義》清徐炯《李義山文集筏注》十卷(以上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通鑒錄要》、《補續宋元通鑒》、《五代史注》、《使滇使閩雜紀》、《哀江南賦注》一卷清徐樹屏《左國紀事本末》清徐駿《春秋二傳事實》、《石帆集》十卷清徐春福《夢陸詩鈔》清徐鎔慶《玉山館詩集》八卷清徐樹閎《樂顧集》四卷、《蒙克詩稿》、《東遊集》清徐樹本《詩賦文鈔》、《古唐詩選》清徐樹敏《史斷》清徐文奎《古圃吟草》清徐經畬《天文錄要》、《金鎖秘》、《星象算學》清徐傳軫《後村詩集》、《囈余集》清徐傳一《省齋詩稿》四卷清徐德俶《滇南集》、《宦遊集》清徐德裕《守土紀略》一卷清徐德宗《懷雅集》清徐德諒《五知堂詩鈔》二卷、《桂門詩稿》、《紫薇山房稿》、《二芝庵集》清徐德懷《對舟詩稿》四卷清徐凌雲《先友傳記》二卷、《秉燭編》、《勝國史稊》、《夢花小品》、《弄竹編》、《經世策》、《六六草》、《懷古詩》三卷、《未焚筆》二卷、《宋譜》二十卷清徐觀賓《雜症燭微》、《藥性洞原》清徐裕焜《華乳山房詩稿》、《馬鞍山懷舊詩百二十首》清徐家綸《鋤月山房文集》《春秋日月表》、《讀易隨筆》、《家譜續稿》、《理學宗譜》、《鐵谷文稿》兩卷清徐纘《松隅闡幽錄》兩卷、《綠滿山房詩稿》八卷、《所見集》二十卷清徐家疇《蘐蔭堂文集》清徐柱臣《智節記》、《春雨樓集》清徐雲路《雲海樓文集》、《瀹雪山房詩稿》、《延秋館詞》、《集腋草》、《玉輝編》、《釀花居尺牘》、《崑山詩選》清徐輯《小舟吟稿》、《對舉書屋畫譜》清徐昌《占恆錄》、《詩文集》、《傷寒第一書》清徐向揆《笑啼詩鈔》清徐亭慈《治心論》清徐寶符《廿白齋詩存》清徐寶善《壺園詩文鈔》清徐西銘《蓮花詩》清徐潢《梅墅詩選》清徐濤《荔子丹房詩選》清徐允肅《嚼梅花館詩草》兩卷清徐鏡《格致錄》清徐志導《暢情書屋詩鈔》清徐征麟《次石山房詩稿》清徐世良《淵源集》清徐傳詩《星湄詩話》、《星湄詩稿》清徐昭華《徐都講詩》一卷資料來源:㈠崑山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崑山縣誌》,第22篇文化,689-675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㈡逢辰輯:《徐氏家乘》,光緒元年義莊藏板。㈢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49、卷50,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按:此據倫明:《五經讀書法不分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整理:《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經部·群經總義類》第1328頁,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按: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和上述《崑山縣誌》均寫為徐瓚,此據逢辰:《徐氏家乘》世系考。按: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中作《笑啼草》,此據《徐氏家乘》世系考。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徐乾學一生著述頗豐,他的一些著作例如《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資治通鑒後編》一百八十四卷、《古文淵鑒選》被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憺園文集》三十六卷、《教習堂條約》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這些著作具有很大影響。所著《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被認為「博採眾說,剖析其義……縷析條分,頗為詳備……獨過諸儒」[1]。《通志堂經解》的纂輯「搜羅絕宏富,而不盡精粹……然多數罕傳之籍」,而「所著《讀禮通考》及《續宋元通鑒長編》皆閎通淹貫,確有可傳。集中考辨議說之類,亦多與傳注相闡發。」[2]他還以修書為名目網羅名士組織了第一個學人幕府。「徐乾學幕府的修書活動,對清代學術文化發展有重要影響。」[3]徐與喬(1619-1691)字才,「曆數年,成《初學辨體》一書,為士林推重」,著有《山陽草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卷、《三蘇辨體》、《初學辨體》、《周易定本》三冊等;徐德諒(1728-1779),字尹達,與其妻「花晨月夕,偕子女輩互相賡唱,極家庭韻事……至老至工,後邑人杜群玉輯《五家遺詩》,稱德諒實為之冠」,有《五知堂詩鈔》二卷、《桂門詩稿》、《紫薇山房稿》、《二芝庵集》。徐與岡,字子威,諸生,「置書數千卷,閉門讎校,旁行側注,朱黃爛然,亦以文學稱」,他著有《藥房文集》、《纂訂四六品藻》、《古文清裁》等書。徐氏家族的女性也不乏文學才能。最有名氣的首推徐昭華,她是徐乾學的女兒,也是一位聞名遐邇的女詩人。曾師從著名的經學家和詩人毛奇齡為師。她還曾經邀請江浙兩省的才女組織了一個女子詩社。她的詩集——《徐都講詩一卷》,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毛奇齡稱讚她說:「存出藍之意,獨念昭華才實高,下筆都利,如遙林秀樹,使人彌望而不能卻」。(二)史學成就崑山徐氏在史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體現於二個方面:一是直接參与大型官書的編纂,其中很多是史書。如徐乾學因「學問優長,文章古雅」,[4]所以多次出任大型官書總裁官,先後當過《明史》、《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等書的總裁官,並受命主持太宗世祖《聖訓》、《鑒古楫覽》、《古文淵鑒》等書的編輯。「凡國家有大編述,乾學為之發凡起例,以總其成。若是集卷十四修明史條議,卷三十五古文淵鑒條例,大清一統志條例諸篇,條分縷析,辨析精審」。[5]《明史》在二十四史中以取材豐富,文字簡練,體例嚴謹而著稱。《大清一統志》內容豐富,體例完備,考訂精詳,校對嚴謹,被認為「故所載輿地,尤為精核」。乾嘉道時期的續修和重修即在此基礎上進行。徐秉義先後當過《明史》、《律例》、《大清一統志》等書的總裁官,徐元文曾任《明史》監修總裁官,《政治典訓》、《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統志》及《三朝國史》總裁官。二是直接撰著史書和參與地方志的修纂。徐開任「仿朱子義例」輯《明名臣言行錄》九十五卷,「累年損益乃成是書,而於甲申殉難之名臣,遐陬僻邑,廣為捜羅,尤其敬慎,足為信史」。黃宗羲也在序言中說,「今徐子之為是錄也,博採兼取,一善之長必錄,無暇窺見至隱」。當代史學家謝國楨《晚明史籍考》亦評價此書「為持平之論,不作偏私之見,足稱信史」。徐乾學著有《資治通鑒後編》一百八十四卷,「裒輯審勘,用力頗深,故訂誤補遺,時有前人所未及……皆案文核實,信而有徵。」;徐秉義著有《明季忠烈紀實》二十卷、《明史稿》三卷,其所著的《明季忠烈紀實》「取材詳博而考證精審」;徐元文著有《明史稿》二十二卷;徐開禧著有《崑山志稿》二十四卷,並和徐與岡一起參與康熙《崑山縣誌稿》的編纂,徐家疇也協纂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等。(三)醫學成就徐氏家族的一些成員對醫學有較深的研究,他們世代行醫,對吳中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如徐永思(1582-1642),字孝則,「善繪事,精岐黃」;徐士祺(1664-1712),字宋洲,康熙二十年(1681年)成上海學廩膳生員,工醫,著有《醫學法權》、《識證梯楷》等書;徐昌(1660-1729),字董能,嘉定縣學增廣生員,兼善醫,著有《傷寒第一書》、《占恆錄》、《詩文集》;徐觀賓(1683-1751),字於玉,監生,精醫,著有《雜症燭微》、《藥性洞源》;徐輯(1720-1793),字懷祖,「監生,捐州吏目,善醫理」;徐世壽(1870-1939),字祝甫,出生女科世醫之家,善婦科,對產後三大症之治,無不藥到病除。此外,徐家梓、徐璿等也都精岐黃術。在千墩(今千燈鎮)還有徐氏婦科六世醫家。(四)繪畫成就徐氏家族的一些成員不僅精於文學、醫學,在繪畫方面的成就也值得讚歎,湧現出許多畫家,他們的畫技代代相傳。如徐應時(1558-1635),字叔行,工詞翰兼精蘭竹[6];徐永思(1582-1642),字孝則,「善繪事,精岐黃」;徐開晉(1598-1645),字晉侯,「工傳神,能作六丈大士及關士像,筆法精到,名擅一時」;徐善蘭(1851-1878),字,丹九,「精繪事」;徐輯(1720-1793),字懷祖,「兼工詩文書畫」,著有《小舟吟稿》、《對舉書屋畫譜》;徐傳毓(1711-1787),字子山,邑諸生,「能詩兼工書法,尤善寫生,筆墨工細,氣韻閒雅」;徐經畬(1830-1862),字訓常,新邑庠生,「壯歲出遊,所過名山大川作圖以記之。通天文象數之學,著有星學各書數種,撰桔蘘圖、星儀要圖」。直到當代,徐氏族人仍有從事畫家職業的。以上是筆者對於崑山徐氏的文化成就所進行的梳理和研究。然而崑山徐氏文化世家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它是江南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繁榮的經濟與婚姻圈、師友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隨著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江南地區形成好讀詩書、重視學術的風俗。士人重視寫作,把「立言」作為畢生的追求,大大繁榮了區域文化。明代崑山人歸有光說:「吳為人材淵藪,文字之盛,甲於天下。其人恥為他業,自髫齔以上,皆能誦習舉子應主司之試。居庠校中,有白首不自已者。江以南,其俗盡然。」清江寧巡撫湯斌疏言:「吳中風俗,尚氣節,重文章。」[7]而嘉靖《崑山縣誌》在風俗中也說:「家知讀書,人知尚禮。」這種風氣即使在鄉鎮志中也可以找到,例如《貞豐擬乘》提到:周庄居民「戶誦詩書」。正是江南的這種社會風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人,創造了璀璨的文化。另外吳中地區盛行文社,為學術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徐氏家族的不少成員參加了文社,「時郡城盛文社,長洲宋實穎得宜、彭瓏,吳縣繆彤,皆社中領袖,雅重秉義兄弟,自是三徐之名聞遠近」,徐履忱「讀書郡城,與諸名流結社唱和」等。2、徐氏的姻親圈在傳統中國,婚姻講求門當戶對。因此與徐氏通婚的一般也是望族,例如,徐應聘的孫子開澤、開法分別娶顧紹芳的兩個孫女——顧炎武的三姐和五妹為妻;徐永美與號稱「門第甲江南」的上海潘氏通婚;徐德諒娶長洲蔣氏;徐德宗之女嫁與無錫秦氏,後生子秦瀛;徐炯之女嫁於韓菼的兒子韓孝潔等。望族之間的通婚對於他們的學術有重要的影響。例如,顧炎武的學問對徐氏兄弟有著較大的影響。據清代《昆新兩縣續修合志》記載,徐乾學的學問「又得舅氏顧炎武指授,柢根益深」,顧炎武通曉古今,關心民生,愛好經世致用之學,學問不立門戶之私。這對於徐氏兄弟的浸漸很深,「耳目濡染,聞見日廣,故為學具有端緒。於義理則宗程朱,而黜陸王;於訓詁則宗古注,而亦不廢宋元經說;於詞章則主變化日新,而不可以格調拘、以時代限;皆與炎武為近」。徐氏兄弟還深受舅氏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曾用顧炎武的《錢糧論》做對策。他在《題舅氏亭林先生『錢糧論』後》一文寫道:「舅氏亭林先生學博而識精,於天文、河渠、禮樂、兵農、錢穀之故,上下古今,洞悉原委。數往來畿輔、齊魯、秦晉間,盱衡時事,間有所作《錢糧論》二篇,至為痛切。仲長統《昌言》、崔實《政論》之匹儔也……某昨歲對策,謂須得公忠強幹之臣,權力萬物之有無,計百姓之贏絀,而為之變通,蓋實先生之論。」[8]另有學者指出,徐元文在奏疏中論科舉,主張妙簡遴選,用真正的人材治理天下,「與顧炎武在《生員論》及《日知錄》科舉中的議論,大體一樣」。同時在學術思想方面也深受舅氏的影響,在《清代七百名人傳》中,顧炎武、徐乾學、徐秉義都被列入樸學一類。3、徐氏的師友圈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老師的重要性,同時師傳也對於學生有終生的影響。名師出高徒,徐氏子弟的老師不少是當時的名師,如徐柱臣「與妻兄冕同游諸大文之門……延攬江浙名流,冠蓋敦槃之盛照耀一時,柱臣天姿敏妙,濡染既久,造詣益深,詩詞魁瑋、淵雅,書法得晉人風骨」,徐與喬「從朱集璜游,肆力經史」,其子徐向奎,字樂原,「受學於朱用純,以名節自勵」,「徐德諒從長洲沈德潛學」等。另外,中國曆來重視交友之道,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朋友是以共同的愛好和興趣為基礎的,還可以互相學習和促進。葉沄在《子兆兄墓志銘》中說:「吾吳前明之際,士人多敦友道而淡族屬,以族屬疏則等同路人,不若友道之同方同術者,可久要也。」從現在發現的資料中可以看到徐氏族人重視友道,在生活道路上有志同道和的朋友。例如徐申在貶官回家後,「與星溪魏公庄渠、南瀆方公矯亭往來過從,以詩酒為樂」;徐秉義「與碩儒餘姚黃宗羲、鄞縣萬斯同、德清胡渭生、桐城錢秉鐙交,每舉經史疑義相發明,有得則疏錄成書」;徐開法「與茅君闌、胡秋卿為文字交」;徐開任與「嘉定黃陶庵為金石交」,與他交往的遺民朋友也很多,如朱用純、葉奕苞、萬斯同、葉方蔚等;徐乾學「家富藏書,一時學者若閻若琢、萬斯同之流,咸集其廬,相與討論」,後來在修書的過程中廣交朋友「其人德清胡渭生,無錫顧祖禹子士行、秦親,晉江黃虞稷,山左閻若琢,太倉唐孫華、吳暻,常熟黃儀、陶元淳,錢塘沈佳,仁和呂澄,慈溪姜宸英裘璉」。總之人在學術上、生活上不能沒有師友,師友的幫助起到很大的作用。4、為文古雅,講求經世致用的傳統在文體方面,歸有光「鑽研六經,含茹洛、閩之學而追溯其本」,他為文古雅的傳統對於徐氏有深遠的影響。徐乾學的文章也很古雅,後來他又把同樣為文古雅的韓菼收為自己的門生,皆因「其為文原本六經,出以典雅,不蹈天、崇時決裂之習」。在治學思想方面,歸有光開啟了崑山地域重視經世致用之學的傳統,周本淳說,「他博覽群書而又能注意實際調查,寫出這些經世致用之文」,這一傳統影響樸學大家顧炎武。支偉成說:「先生講求經世之學,究心一代掌故,考制度得失,生民厲害,與前史旁推互證,而折其中於六經。」經世致用的傳統對於徐氏家族影響也很大。如徐凌雲「補諸生,益肆力於古,究心經世之務」,前文已揭的徐乾學兄弟也深受舅父顧炎武經世致用的思想影響等。從上述四個方面我們探討了崑山徐氏文化成就取得的具體原因。綜和崑山徐氏文化成就的梳理和具體成因可以使我們對崑山徐氏望族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我們對於崑山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欣賞,使我們對崑山文化的深厚底蘊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1][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禮類三》卷21,第168頁,中華書局1965年版。[2]《四庫全書總目·憺園集三十八卷提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43冊第351頁,齊魯書社1997年版。[3]尚小明:《徐乾學幕府研究》,史學月刊1998年第3期。[4]《清代七百名人傳》第四編:《徐乾學》,第1569頁,北京市中國書店1984年版。[5]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卷二,第60頁,中華書局1963年版。[6]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卷三十《文苑一》,第515頁,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7]蔣良騏:《東華錄》卷十三,第198頁,齊魯書社2005年版。[8]徐乾學:《憺園文集》卷36,《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412冊第78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崑山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版權歸崑山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及個人所有,盜用必究,需用原文請與本中心及原作者聯繫分享:1
喜歡0
贈金筆閱讀(495)┊ (0) ┊ ┊ ┊列印┊已投稿到:
排行榜前一篇:徐氏三百餘年祖傳藥方後一篇:徐氏針灸序
推薦閱讀:
※愛讀邦推薦 | 世界頂級家族家訓家風,不可錯過(視頻)
※以心傳心 武夷山一個家族的茶事
※元朝滅亡後的蒙古:黃金家族1470年重新稱霸草原 (一)
※最古老的槍彈 圖解獵槍霰彈家族 – 鐵血網
※曾公亮、曾鞏、曾國藩…曾氏家族人才輩出就因為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