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頸椎病 刮痧來幫忙
□ 脊髓型頸椎病 □ 脊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有三種,第一種表現為上肢上舉無力,手裡拿的東西會突然掉下,一部分人還可出現肌肉萎縮現象,上肢麻木、乏力,手指的屈伸活動不能自如。第二種癥狀以下肢為重,表現為緩慢的進行性的雙下肢麻木、發冷、乏力與疼痛,行走時步態不穩,容易跌倒,下肢有僵硬感,甚至行走困難。第三種病變是一種向周圍擴展的現象,甚至出現對溫度的感覺減弱,大小便功能障礙等。 【刮痧調理】 脊髓型頸椎病在初期就應當抓緊調理,適當休息,多緩慢散步,多做頸椎保養動作。 這種頸椎病刮痧前最好先採用中藥熏蒸局部,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藥袋熱敷,然後用滲透揉的刮痧手法進行刮痧,刮痧經穴的順序為: 一刮全頭; 二刮項後三條經脈(督脈及左右兩側的第一條膀胱經); 三撥雙側頸夾脊; 四颳風池肩井至肩髃; 五刮曲池列缺穴; 六刮外關液門穴; 七撥陽陵泉; 八壓刮懸鐘穴。 每3~5天可以讓醫生全面刮一次,每天自己補刮時則不要求出痧,堅持6個月就有相當好的效果。 |
□ 椎動脈型頸椎病 □ 椎動脈型頸椎病以中老年多見,女性多於男性,頭暈頭痛病人50%以上都緣於此,醫生通常在診斷書上寫為「頸型眩暈」「椎動脈壓迫綜合征」「頸性偏頭痛」等,這種頸椎病的典型特徵是頭痛、眩暈和視覺障礙。 【刮痧調理】 治療這種頸椎病時,患者需要找一個坐著,並且前面最好有可以趴伏的位置,刮痧的選經配穴順序為: 一刮項後; 二刮頸側; 三刮頸前;手法柔緩;旋轉揉刮; 四颳風池; 五刮肩井; 六刮肩髃; 七刮列缺; 八刮太淵; 九撥陽陵泉。 |
□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一般是由於頸椎退行性改變,直接壓迫或者是間接刺激到了頸椎旁邊的交感神經,出現患側的頭部及上肢、上半部的軀幹甚至部分臟器出現功能性障礙,相應地可分為頭頸癥狀、心血管系統癥狀、消化系統癥狀。 【刮痧調理】 中醫刮痧的目的在於暢通經脈氣血,打通氣滯血瘀及痰凝。因為頸椎病無論虛實,都因氣機不利脈道,痰瘀阻滯,所以中醫刮痧以排毒化瘀,調氣止痛為主要目的。中醫刮痧選經配穴順序為: 一用摩刮法揉刮頸背部三五分鐘; 二在背部夾脊進行針對性的刮痧,對壓痛點進行按揉式刮痧。 其中頭頸癥狀選太陽、風池、合谷等穴;心血管系統癥狀的選神門、內關、支溝、膻中、心俞、至陽、巨闕等穴,採用順暢刮痧法;消化系統癥狀選脾、胃二俞配中脘,關元、天樞穴、足三里穴等,採用揉刮法。 |
□ 混合型頸椎病 □ 這種頸椎病是頸椎及鄰近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壓迫刺激了周圍的脊髓、脊神經根、椎動脈和交感神經,所以出現了混合性頸椎病的癥狀。中醫刮痧可以根據重點癥狀進行對症取穴,進行調理。由於此種類型比較複雜,一般建議到診所進行辨證診治,不提倡自行刮痧。 |
□ 食管型頸椎病 □ 食管型頸椎病比較少見,主要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所引起的脖子前方的韌帶及骨膜的撕裂傷、出血、鈣化而形成了骨質增生,直接刺激鼻咽部、咽喉部或食道的上段,使人感到咽喉部有異物,吞咽時有阻塞現象,有時伴有聲音嘶啞、咳嗽。 此型應找中醫根據重點癥狀對症取穴,然後遵循醫囑進行調理。 中醫將「落枕」型及神經根型頸椎病歸納於痹證的範圍;頸椎型頸椎病歸納於眩暈、耳鳴、頭痛等範圍內;而脊髓型頸椎病的相關癥狀歸納在痿證範圍之內,此型頸椎病一定要改善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用頸過度的習慣,刮痧重點從風府刮至大椎,大杼刮至膈俞,風池刮至肩井、曲池,外關刮至列缺、液門、陽陵泉。為了大家簡單易記,筆者編寫了兩個口訣: 頸椎病的預防 端坐姿勢要良好,卧時枕頭七寸高,工作學習一小時,活動頸部很重要。 一是盡量低垂頭,二是過仰各一分,三是左側四右側,五是過伸頭頸部,六是平旋頭頸部,最後才可搖轉頭,速度要慢力要輕,切莫貪求速效功。 每天堅持做一次,頸項健康很輕鬆。 刮痧治療頸椎病 一刮全頭二刮項,項後要刮三條線,三颳風池與肩井,刮到肩髃揉一揉,四刮曲池外關穴,頭項列缺一是求,五點液門加轉頭,最後撥刮陽陵泉,要想擺脫頸椎病,堅持刮痧好習慣。 (作者 遼寧省鞍山市康泰華刮痧職業技能學校 張淑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