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泰伯、仲雍與周文化

泰伯、仲雍與周文化

2016年02月27日 07:14 作者:詹生傑 苗烈香 張自強 來源:寶雞日報 [糾錯]

【字體:大中小】 [列印本頁] [發表評論] [關閉窗口]

  周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三千多年前,周人先祖創造的精神財富的匯總。在其形成過程中,「兩王」(周文王、周武王)與「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的歷史功績,民間婦孺皆知。而古公亶父及泰伯、仲雍的典故知之者甚少,現就先周一些歷史知識作以介紹,以饗讀者。

  泰伯「三讓王位」

  《史記·周本紀》載:「古公亶父(周太王)有長子曰泰伯,次子曰虞仲(仲雍,字熟哉)。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夫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泰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泰伯為遂父心愿,破嫡長子繼承製之律,將王位讓於三弟季歷,此為「一讓」。

  《吳郡志·卷四十八》載:「泰伯、仲雍生母為古公亶父元妃蒙兀族女君主德姬。」二人與季歷為同父異母兄弟。古公卒,泰伯、仲雍自吳返岐奔喪,季歷欲讓王位於兄,泰伯堅辭不受,此為「二讓」。

  季歷被商王文丁所殺,其長子昌即位,是為周文王。泰伯、仲雍復返岐奔喪,文王姬昌欲讓位於大伯父,泰伯仍堅辭不受,此為「三讓」。

  後世稱泰伯為「三讓王」。孔子贊曰:「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了三十個王族世家,而將吳泰伯世家列為第一,足見其對泰伯、仲雍之敬重。有道是:鳳鳴岐山佑大德,三讓天下傳佳話。

  泰伯、仲雍奔吳

  泰伯、仲雍奔江南荊蠻之地,來到江蘇太湖流域,定居於湖濱無錫梅里。他們文身斷髮,融入土著,治理水害,安定民心,墾荒屯田,推行農耕,種麻制衣,倡導文明,煉海煮鹽,制陶冶銅,被當地庶民推舉為首領後,以周原文明教化吳地庶民,築泰伯城、鑿伯瀆河,招募兵丁、開疆拓土,最終締造勾吳國。勾吳國雖歷十九世為越國所滅,但其開發江南為後世中國大一統版圖之形成奠定了基礎。

  泰伯、仲雍本以亶父延黃帝之姬為國姓,此以勾吳之吳為姬姓之氏。後世姓、氏合一時則形成中華吳姓,泰伯當為吳姓鼻祖。

  岐山縣鳳鳴鎮叩村村名來歷

  古公亶父晚年患病時,泰伯、仲雍託言外出採藥,隱居於西鎮吳山(今陳倉區新街鎮),上吳山採藥救父,後來集結隨從往返岐、吳之間,均在岐山叩村留駐。據說他們在此體察民情,靜觀時局變幻;休整更衣彈冠,以便進周室覲見;多次離西岐而下江南經營勾吳,均在此村叩頭祭拜,為父親古公亶父和同父異母弟季歷在天之靈祈禱。後來該村先民感念泰伯、仲雍至德,遂取村名曰叩村。

  據說,西鎮吳山原名不詳,因吳王泰伯在此隱居,後世人懷念泰伯至德,將此山改稱「吳山」。

  泰伯廟及民間有關風俗由來

  相傳古公亶父、季歷先後去世時,泰伯、仲雍從無錫日夜兼程、不避風雨、跋山涉水奔喪,至岐山時,二人已衣衫襤褸、赤腳邋遢、蓬頭垢面,這就是後世老百姓在老人去世後,做孝服時不鎖邊、不釘紐扣(俗稱「斬衰」),以及守孝時腰系麻絲,不洗頭(臉)、不理髮、不刮鬍子、不修面、不講究容貌的習俗來歷。

  在辦理完古公亶父及季歷的喪事後,泰伯、仲雍在鳳凰山南麓一個村莊(即叩村)藏身守孝百天,逢七天上墳祭祀一次,這就是民間在老人去世後做「七日」「百日」的風俗來歷。

  泰伯逝世後,當地人在村口(泰伯居住的舊址)建起了泰伯廟以作紀念,以泰伯的生日農曆正月初九為廟會日。泰伯在江南的後裔回西岐拜祖陵時,也在此棲息,祭祀吳王。

  自唐初建起周公廟後,通過朝廷撥銀、鄉里籌集、義工募捐,把原泰伯廟擴建到百餘畝,形成了以泰伯正殿為主體,獻殿、配殿為輔,左鐘樓、右鼓樓,高台戲樓、亭台樓閣環布的格局,其後還有齋房、東西廂房及大型祭祀廣場、名貴樹木等。達官貴人、平民百姓均來祭祀,十里八鄉的人扶老攜幼,都到此地行叩頭之禮,以表對泰伯「三讓王位」的崇敬之情。

  泰伯廟亦被後人世代敬奉。明萬曆十八年(1590)的《岐山縣誌》中記述了多次重修之史實:「周泰伯廟在縣西北十里寇(叩)村,正殿三間,內有石碑二,字剝落不可辨,正德十二年邑人御史孟醇重修,嘉靖四十年知縣韓廷芳重修,計地七畝有奇。」重修多次,足見始建年代久遠,這便是今日叩村復興泰伯精神、弘揚傳統文化之歷史依據。

  皇家所修泰伯廟在江蘇省無錫市梅里鎮,泰伯墓在無錫市鴻山鎮鐵山腳下;仲雍墓在江蘇省常熟市虞山。

  據傳清乾隆年間,叩村曾有多人多次專程赴江南泰伯墓、仲雍墓拜謁祭奠。有道是:

  兄泰伯弟仲雍兄友弟恭,心同道同德同北跪叩村拜亶父;先周原後荊蠻先讓後創,岐山鴻山虞山南居梅里建勾吳。

  周公廟風景區

  由泰伯廟向北2公里的古「卷阿」就是周公廟所在。周公姬旦晚年歸隱於此,「制禮作樂」。周公逝世後,人們即建祠祭祀,周公廟由此而始。

  在周公廟內周公獻殿門柱上懸掛一副對聯:制大禮作大樂並戡大亂大德大名垂宇宙;訓多士誥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藝貫古今。此聯為清光緒年間岐山舉人馮拱宸所撰,著名書法家鍾明善書寫。上聯概括了周公制禮作樂、東征平叛等歷史功績,下聯對周公輔佐成王治國安邦發布的兩篇重要文獻《多士》和《多方》作了肯定。

  西周末年古「卷阿」建築遭毀壞,秦漢後曾重修。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為紀念周公豐功偉績,下詔修葺和擴建周公祠,宋、元、明、清至民國均有修繕。

  近年來,岐山縣先後投資擴建周公廟,拓寬、硬化縣城至周公廟道路;在縣城西關建起了體現周文化的周原廣場;建起了彰顯周文化底蘊的縣城南大門、東大門、西大門、禮樂廣場;在周公廟北坡建成鳳凰山景區,完成潤德泉水景恢復工程;建成仿古型東大街,修復古景點「木牌樓」,建設了鳳鳴湖景觀。


推薦閱讀:

品《文化苦旅》十語
莓文畫|英文名字別亂起,當心挨槍子兒
孔子:禮樂等級文化的忠實奴僕
上海人是否被妖魔化?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