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教勉山水畫作品欣賞
湯教勉,生於1942年,贛西蘆溪人。國家高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江西八大山人書畫會副會長、江西省畫院特聘畫家,被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授予「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被國家人事部藝術人才評委會授予「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榮譽稱號。
近日,著名畫家湯教勉走進了江西日報傳媒大廈景瓷館,現場潑墨作畫,創作山水作品《山野農家》,四個多小時的創作過程,湯老一蹴而就。
湯教勉是江西著名的國畫家,生於贛西,筆墨徜徉於傳統與現代之間,他的山水畫從圖式到結構自成一派,主體物性仍是繼承傳統山水畫精神的「天人合一」,畫里畫外,縈繞不散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生活禪意。
繪畫,已成一種生活方式
74歲的湯老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在五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湯老憑藉著常人眼中那股「韌勁」,在中國山水畫領域探索出一條新路。其作品在省內外備受矚目。
近年來,湯老一直有個心愿。他希望能在八十歲的時候,做一次展覽。或許是這個信念的驅動,抑或是他對藝術創作的依賴,湯老幾乎有著和他年齡不相匹配精神氣質。
「我每天都在畫畫,雷打不動。」幾十年如一日,這種創作習慣幾乎成為了湯老的生活方式。
他專註於民居、山水、溪流……專註於他內心用情感收穫的那片青山流水和故土鄉情。走向藝術高峰的湯老,其藝術作品獨具標籤,他的山水畫帶有著鮮明特色,在畫壇享有「湯氏山水」之稱。
井岡雄姿
故鄉,放不下的鄉愁
湯老的山水畫作品,有空山、溪流、居舍、花草、田園……這些是構成他山水畫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他將這些所醉心的景緻通通轉化為筆墨下的符號。他非常地清楚,這些符號是他內心永遠無法割捨的情愫,它們來自於童年,來自於那個無數次出現在夢境里的故鄉:贛西蘆溪古鎮。
上世紀四十年代,湯教勉出生於贛西古鎮蘆溪,這片發源武功山的袁河從他老家穿流而過。那個時候,少年湯教勉對倚河而建吊腳樓以及古樸的石巷,有著特別深刻的印記。年少的時光,他終日穿行於青山綠水之間,行走在鄉間小巷,這些記憶在多年之後成為了他精神家園的重要色彩。
贛西古鎮蘆溪小鎮上,是少年時代湯教勉常去的地方。那個時候,家族裡有親戚在鎮上開了一家裝裱字畫的店,書畫筆墨對於他來說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加上有一個練書法的父親,湯教勉因此對於筆墨有著濃厚的興趣。
談起了繪畫之路,湯老說起了當年學藝一則故事。此事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年代,當時,他離開家鄉。來到了省城南昌求學,因為一個工廠需要繪畫人才,有著美術基礎的湯教勉進入了這家工廠上班。幾年以後,遭遇「文革」,他終日閉門不出反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學習繪畫和篆刻,那段時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即將而來的轉型,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是湯教勉繪畫生涯首個階段,當時他所創作的題材的非常直白地指向了故鄉,如《故鄉情》、《農家秋韻》、《故鄉清韻》這些作品,都有著鮮明的故鄉元素。此後的創作,雖然同樣有著故鄉的「草木」,但在湯老的筆下基本上轉化為情感的符號在山水畫中表現,而這恰恰與他多年為藝術「走南闖北」的經歷有關。
匡廬奇秀
遠方,搜盡天下奇峰秀景
如果湯教勉早期的繪畫作品是基於故鄉而展開創作,那麼,他之後「搜盡天下奇峰秀景」則可看作是他創作的第二個階段。
清代畫家石濤是湯老推崇的藝術大師之一,他的那句「搜盡奇峰打草稿」更是成為了湯老的座右銘。畫山水畫,湯老主張「走出去」,只有見過大山大水,才能看清山水的形態,而更關鍵的是給人心靈上的一種浸潤。
「作畫在心,做人在誠。」是湯老的信條。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湯教勉的足跡遍及中國各地,尋覽了幾乎中國所有的大山大河,祖國的名山大川他基本遊歷殆盡,如今足跡還踏至俄羅斯、英國、法國、瑞士等十多個國家。
經歷了世界各地的寫生之後,湯教勉對於山水畫的理解更為深刻。正如他所言,只有行走在路上,才能理解「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真正含義。
「從事山水畫創作要"師造化』,行萬里,決不可閉門造車,更不可考臨摹過日子。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要不斷的去感受山川、河谷之美,體驗大自然的自然規律,這對於畫家營造"意境』,有很大的幫助。」湯老介紹說。
太行秋韻
民居,使其山水畫獨具標籤
不得不提到湯老作品中的「民居」。
民居,是湯老山水畫作品裡的一大特色,它凝聚的是湯老對於自然和生命的哲學思考。湯老對於民居的執念,是過去生活環境留下結果。少年時代所生活的空間給予了他創作的澎湃激情。多年之後,那些記憶成為了他筆下的符號,在浮華的城市生活中,雖然遠離故鄉,但內心的那片民居卻從未消失。
他善用於厚重的筆墨去表現內心充沛的情愫;在他的山水世界裡,細膩之處、則是溪流的舒緩、是江河上的那葉扁舟、是遠處緩緩移動的白雲、是山野吹來的那縷微風……
這些對「民居」存在的思考,讓我們想到《萊根譚》里提到的情形:「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具空。」
湯老的用筆時而厚實,時而飄逸,觀其山水畫作品,從整體上來說,有著飽滿的構圖,筆墨充盈在大山之間,使其層次更加明晰。
艾略特曾說:「第一流的藝術家在自身之外,一定有一些他必須臣服的東西,一種他必須交付的、貢獻自己的虔誠,以便贏得他的獨特地位。」湯教勉的山水作品徘徊於傳統和現在之間,他有著自己的繪畫理論。他的山水精神是傳統,但線條、構圖卻屬於當代的。尤其是民居建築的留白更是湯老的山水畫的一大特色。很多人看湯老的山水畫作,一眼便能識是湯老作品,追其原因,「留白」使他的山水畫獨具標籤。
湯老的這番用心,事實上是基於他作品的結構、層次而言,他稱之為「透氣」。黃永玉曾經在觀看湯老山水畫作的時候,對此也有過讚譽。
鳳凰秋韻
禪意,淡泊致遠的詩意美學
觀老湯的山水畫作,給人一種禪意般的意境。
在湯老的山水畫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清、雅、淡、靜、幽的意境,這些正是他山水畫作品中禪意的表現。他的作品中,沒有低俗的浮躁之風,那些楓林浸染、小橋流水裹挾下的美妙。與老子提倡的「致虛極、守靜篤「相吻合,是一種物我和諧的境界。
中國的山水畫向來講究心與物的關係,其畫境自然隨心性而超然物外,禪意山水呈現出疏淡高遠、清逸空靈、凈澈澄明的境界。觀湯老的山水畫,總能感覺到那股悠然自在的生活禪意。
湯老的作品,在傳統的營養中成長,重視主觀和客觀,尤其重視心物結合,他繼承了中國傳統畫的山水精神,但又在復古中創新,他的山水作品,在微妙的水與墨的互相生髮下,清逸空靈,禪意悠長,極具藝術感染力,畫面中的溪水、蒼松、民居等元素流露出來的那種淡泊和靜謐正是畫家內心的一種寫照。
欣賞湯老的畫作,是需要調動五官的,當你沉浸於他的山水世界裡,彷彿能感覺到江南山野雞犬相聞,能感覺到大山深處蟲鳴鳥喚,真正達到了「空谷有聲,萬物有應」的高度。正如江西省文學藝術聯合會黨組書記汪天行詩云:
(湯)池筆底瀚墨香,
(老)驥伏勵激情揚。
(畫)盡神州錦繡色,
(好)把丹青頌故鄉。
在這首詩中,我們似乎也讀懂了湯老在山水世界中的詩意騁懷,書畫之外,寧靜而致遠的態度和美學。
推薦閱讀:
※筆里墨間 山水作伴
※我是清都山水郎
※筆下山水多嫵媚——「清初四王」之王翚
※好美的雪景山水圖!難怪他是張大千最欣賞的畫家。
※【國畫教程】黃賓虹山水畫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