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品嘗紅酒的最基本知識

紅酒,自從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十大健康食品後,喝紅酒的都市人是越來越多了。對於不少「紅酒族」而言,他們鍾情品嘗紅酒中那一點清洌的酸,那一點微甜的回味。對於一小撮「紅酒徒」,喝紅酒更是體驗一種異域文化的過程。   紅酒和中國白酒,是兩種不同的酒系統。釀造原料以及釀造工藝都有很大區別。故而真想品出紅酒的滋味,還是要參考西方人多年來形成的品酒經驗。   葡萄酒常識   三碗不過崗的白酒,是糧食酒。而繾綣纏綿的紅酒,則是葡萄酒。葡萄酒兩類: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即「干紅」和「干白」。   唐朝詩人王翰曾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但王翰喝的葡萄酒,應該是半甜及甜葡萄酒。和如今流行的紅酒還有區別。另外一種如今流行的洋酒白蘭地,則是葡萄酒經過蒸餾而成的蒸餾酒。有些白蘭地也可用其它水果釀成的酒製造,但需冠以原料水果的名稱,如櫻桃白蘭地、蘋果白蘭地和李子白蘭地等。   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國的波爾多、布根地等地。德國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低,有種令人喜愛的果味,並且有時調製成沁人心脾的酸甜味。美國則以加利福尼亞的葡萄酒獨領風騷。澳大利亞有與美國相似的葡萄酒釀造工藝,所釀造的葡萄酒與加利福尼亞釀製的極為相似,但風格常迥然不同。此外,葡萄牙、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也有不同的葡萄酒風格。   中國都市年輕人,他們的紅酒之旅估計多半是從「長城干紅」開始的。下面來看看紅酒之旅的四步曲吧———   第一步:啟瓶   紅酒的開瓶是一種優雅的技巧。因為使用不合適的開瓶器,弄壞瓶塞,使塞屑掉入酒中,恐怕許多紅酒族都經歷過。   最完美的開瓶過程是這樣的:先將酒讓客人觀看,並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展示面應使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籤。接著用一把普通而結實的槓桿式開瓶器,紅酒徒們稱其為「侍者之友」,總之,這開瓶器一定要選好。   用「侍者之友」開瓶,先用小刀從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準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緊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柄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特別要注意的是,當木塞即將脫離瓶口時,應用手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出大的響聲。完美的開瓶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安靜。開瓶子之後,別忘了用餐巾擦拭瓶口,最好再聞一聞,如果有異味,應謹慎地品嘗確定後更換之。   第二步:伺酒   「紅酒徒」吳先生告訴記者:「紅酒好比嬌嫩的女人,要特別呵護,它才能給你展露最佳狀態。」基於一些類似的感覺,喝紅酒還不能立刻就喝,要預備一個「伺酒」的過程。   開瓶之後要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這樣可以讓酒的香味更醇。科學依據是,這樣可以讓酒稍微氧化,去除不好聞的還原氣味,特別是未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先開瓶透氣可避免喝時單寧(紅酒中的成分)太強。讓酒呼吸多長時間?若為新酒,呼吸的時間最好在30分鐘或者1個小時。由於開瓶後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不大,功效有限,不妨在開瓶後再換瓶,讓酒有機會接觸更多空氣。成熟期的紅酒只需提前半個小時就足夠了,陳年老酒通常結構比較脆弱,最後換瓶去渣後儘快飲用。當然,開瓶後多久才適合沒有一定準則,主要視酒的種類和個人口味而定。   第三步:斟酒   紅酒的斟酒環節,也挺講究的。   上好的酒,最好用餐巾裹著酒瓶,以免手溫使酒升溫。   在餐桌上,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應站在客人右側,在他面前為他斟酒。此外,為保有酒香,酒瓶口與酒杯的距離不能太大,倒酒時瓶口最好挨著杯子的。   斟酒最多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一為度,除了為觀色聞香,還讓升騰的酒香在杯口處留一定的空間。   接著,就是試酒,主人要先喝一小口,感覺不錯,才接著為客人斟酒。   第四步:品酒   品酒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環節,所以記者推薦的以下品酒步驟,可以說更像是一種基本禮儀。   (一)觀色。紅酒無非是紅色的,所以這個環節有些皇帝新衣的意思。不過從健康的角度上說,與其觀色不如觀光澤,一般而言,上好的紅酒色澤沉鬱,引人遐想。   (二)搖晃。據說這樣可以讓氧氣進入酒內,和酒中活動的酯、醚和乙醛結合,產生香氣。   (三)聞酒。這有點像是為第二步做檢查。到底香不香?不香就再晃。一些專業的品酒師將這種香氣描繪成一種只可意會的氣息,但對於普通人而言,好聞就足夠了。   (四)品酒。品酒重在品字。做法是啜一口酒,讓它在口腔停留,直到布滿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   (五)回味。品過紅酒後,還要回味一下。一位品酒師稱,他回味的是:酒是清淡,中度濃郁,還是濃郁?單寧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快嗎?餘味持續多久?   普通人回味的重點,應該是這酒我喜歡喝嗎?這酒是什麼牌子,什麼年份,我是否買一瓶自己回家解悶?   葡萄酒業有句古老實用的諺語:「買酒用蘋果,賣酒用乳酪。」喝紅酒時吃塊蘋果,能清晰地嘗出紅酒中的缺陷,而乳酪則有使葡萄酒氣味變柔順的功效,讓人更覺愉快的品嘗。   選用酒器   紅酒既然是這麼有文化的東西,那承載的器皿自然也不能粗俗了。的確,喝紅酒,最不能隨便怠慢的器皿就是杯子。   決定杯子好壞的,是酒。譬如香檳最重要的是氣泡,用笛子型(flute)的杯子,香氣和氣泡可以持久。長笛子型可以看到氣泡一路上升,講究的在杯心碗底部中心點有凹位,讓氣泡從中心點旋轉而上。還有,香檳杯要用水晶造,在顯微鏡下,會看到水晶比玻璃的表面更不平滑,氣泡可以附於其上,慢慢釋放二氣化碳。   喝紅酒,清澈無色的水晶酒杯最佳。對於杯子的要求一是清澈,以便清楚觀看杯中酒液;二是薄如紙片,減少舌頭嘴唇與酒接觸的隔閡。三是其形狀設計要以發揮酒的香氣及味道層次為歸依。   人的舌頭上有四大味蕾區,以品嘗不同的味道。舌尖嘗甜味,兩旁邊沿嘗鹹味,上部兩旁嘗酸味,後部嘗苦味。酸度高的酒如果舌尖先嘗,會先嘗其甜味,酒液稍後流向兩旁,酒在口感就嘗到其酸、乾的收結。譬如薏斯琳(Riesling)杯,杯沿有向外略翻的唇,就是要導向酒液先達舌尖。喝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杯,因為其香氣清馨,闊口的杯香氣易散,而赤霞珠一般單寧較重,屬較剛烈的酒,杯口的設計要把酒液導向舌面中間,及至兩旁,以達到果味、酸度以及單寧的平衡。   餐酒匹配   餐酒匹配講飲酒講到這裡,不能不談一談酒和食物的匹配。在英文台的美食節目中,常常傳播酒與食品搭配的規則。   對中國人而言,喝紅酒畢竟還是新鮮事,搭配的問題多數人主張「隨遇而安」,有些人認為無論吃什麼菜,最喜歡的酒即是最好的酒。   紅酒必須搭配好,才有美酒佳肴的效果出現。   因為吃一頓飯,無論中西餐,總有好幾道不同的菜式,如果喝紅酒,最好同時開幾瓶白葡萄或者香檳等,來配合這些不同的菜式。   這時,有一些經驗可以參考。先開白酒後開紅酒,這也與吃西餐「先魚後肉」的規矩配合。如果開兩瓶或更多瓶的紅酒,應先飲新酒後飲陳酒,愈陳的酒愈遲飲。第三,如果開兩瓶或更多瓶的白酒,應先飲較「干」的,再順次飲「甜」的。一般而言,紅酒宜佐紅肉,白酒宜佐魚或白肉(例如雞肉)。   即使單是「紅酒佐紅肉」,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果你用兩瓶不同的紅酒,佐兩道不同的紅肉菜式,那便應以酒身比較醇和的紅酒,佐食味比較淡的肉。比方說,吃「燜」和「燉」的肉。吃野味和調濃味稠汁的肉,宜選酒身濃郁的紅酒。
推薦閱讀:

鄧麗君的感情歷程 - 精華知識 - 搜搜問問
GCT考試語文知識連載(歷史部分)(一)
專業知識顯性化與教師專業發展
他們的知識體系,你的知識結構
知識付費的又一聖地

TAG:知識 | 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