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5|糖尿病併發症篩查不再難,許樟榮教授經驗全分享
作者:醫學界會議報道組 青煙殘雪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關於糖尿病,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莫過於「糖尿病不可怕,併發症才可怕」。誠然,因為高血糖而死亡的例子少之又少,而併發症造成嚴重後果的幾率卻非常高,比如糖尿病眼底病變造成的失明,慢性腎衰竭和心血管病變引起的死亡等。因此,降低糖尿病殘廢率和死亡率的關鍵是及早發現和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目前,併發症篩查是行之有效的發現手段,又是保證患者及時得到科學綜合治療的前提。對於已經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可以通過篩查來評估治療的有效性。不管從社會效益還是從患者的經濟效益來講,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查都是獲益良多的一種手段。
許樟榮教授
許樟榮教授強調,糖尿病中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併發症完全可以避免,不僅靠醫生的緊急施救,同樣也靠患者的自我意識。而併發症的篩查主要獲益在於對慢性併發症的篩查。
那麼,主要有哪些慢性併發症需要進行篩查,又該如何進行篩查呢?
微血管病變的三大巨頭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視網膜靜脈擴張、微動脈瘤、視網膜出血、硬性滲出以及黃斑水腫等,臨床上檢查難度並不大,可以從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看到明顯的病變跡象。
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首當其衝的自然是病程長的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發生時的年齡與病期有關,確診年齡越大,10年後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比例越高。另外,腎臟病變患者、高血壓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以及妊娠患者和應用口服避孕藥者等,也均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原則上,每一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都應該檢查眼底。如果患者主述存在視覺癥狀,必須進行眼底檢查。T1DM在最初數周內很難發現視網膜病變,若診斷時<19歲應立即檢查,若檢查結果正常,則每5年查一次,10年後每年一次;若患者超過20歲而眼底正常,則3年後每年檢查一次。
2、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從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會逐漸發展到蛋白尿、腎功能減退,最終發展至腎衰竭,往往伴有其他的嚴重併發症。
為了防治糖尿病腎病,新發病的糖尿病患者應做尿常規分析,查24小時尿白蛋白;有蛋白尿者,每年應至少查1次血尿素氮和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來指導治療。
3、糖尿病神經病變
合併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無癥狀或者有疼痛、感覺缺失、無力和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致殘率和死亡率升高,也容易加重如糖尿病足等其他併發症。
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有3種類型:遠端對稱性神經病變(DSPN)、局灶性神經病變以及自主神經病變。
其中,DSPN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特徵有隱匿起病、對稱性分布,進行性加重。臨床上患者有DSPN癥狀或體征,同時存在神經傳導功能異常,即可確診為DSPN。臨床診斷中,有DSPN癥狀及1項體征,或者無癥狀但有2項及以上體征為陽性。
局灶性神經病變較為少見,特點為突然發作、非對稱性性質和自限性過程,典型的有顱神經病變、軀幹神經病變等。
自主神經病變可以影響到全身多個系統,如心血管系統、胃腸道系統和生殖泌尿系統等,出現出汗異常、體位性低血壓以及便秘和性功能障礙等。
臨床上檢查神經病變的方法主要有震動感覺閥值檢查、定量音叉檢查、局部皮膚涼熱感覺檢查等。
隱匿殺手——大血管病變
下肢動脈血管病變(LEAD)常與心腦血管疾病共存,但是大多數無癥狀,知曉率和治療率都很低,死亡率高。因此,建議50歲以上患者進行常規LEAD篩查,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等LEAD發病危險因素的患者每年至少篩查1次。
心血管危險因素主要有血糖、血壓、血脂、體重等,還有蛋白尿、尿酸、脂肪肝、吸煙史、家族史等需要進行評估,對此,中華醫學會曾制定了一張糖尿病風險評分表,如下所示。
糖尿病併發症篩查目標
了解了篩查的對象之後,需要明確的篩查目標是,每一例患者通過篩查應該能夠回答以下問題:
1、我是否有糖尿病?
2、我是什麼類型的糖尿病?
3、我的糖尿病出於什麼狀態,是否合併其他代謝異常或病變?
4、我是否已有糖尿病併發症?
5、我應該選用什麼樣的治療方案?目前的治療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做出改變?
6、我應該多長時間複查一次,又該查些什麼呢?
糖尿病是一種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複雜慢性疾病,一些因素甚至互為因果,嚴重危害健康,需要多學科的綜合防治。因此,篩查人員遍及糖尿病專科、眼科、腎內科、心臟科和神經內科等臨床各個科室,檢查的項目也需要各個科室通力合作,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況,制定最科學的防治方案。
(本文為「醫學界內分泌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註明作者來源)
推薦閱讀: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0六集)
※【文章分享】 委屈的時候想想孫悟空
※行家手工分享----可愛清涼小弔帶「小琳琅」編織記錄
※華美·襕裙[推薦][貼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