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閭實:張氏家族的《漫漫歸鄉路》

張閭實:張氏家族的《漫漫歸鄉路》來源:黑龍江新聞網-生活報 奶奶回憶爺爺張作霖

他是個顧家講義氣的人

張閭實是張作霖的孫子,其父親張學浚是張學良的六弟,其祖母是張作霖的第五位夫人壽夫人。壽夫人原名壽懿,出生於1898年,為黑龍江將軍壽山的一個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故又名王雅君。婚後,按當時習俗,女方在姓名前要加上夫姓,於是,壽懿更名為張壽懿,人稱壽夫人、五夫人,她最得張作霖寵愛,長期伴隨左右。張閭實說:「從我祖母是黑龍江人這兒論,我也算是半個黑龍江人。」

張閭實出生在澳門,他父母於1946年到台灣後又先後在香港和澳門居住,父親張學浚在澳門當老師,教中文,時而也做籃球教練。上世紀60年代,澳門治安很亂,張學浚讓人捎信到台灣,問大哥張學良能否安排他一家回去,後來接到回信稱一個月後會來一條船接他們。張學浚到台灣之後開始做貿易,只在過年時才去拜訪張學良。

從澳門回到台灣時,張閭實只是個5歲的小孩兒,他記得新家的客廳中掛起了一張老照片,照片中一個老人著軍服拿把指揮刀,兩旁站著兩個小孩也著軍服,母親說中間的是爺爺,右手邊的是爸爸,左邊的是五大爺,但他那時並不知道爺爺就是東北王張作霖,只知道爺爺在東北很有名望,也不知道自己去見的大伯就是張學良。

張閭實回憶說:「我上了小學後比較懂事了,發現叔叔伯伯中有許多的秘密。我從學校的課外讀物中發現,客廳掛的老相片中的爺爺是張作霖,每年過年上山見的大爺是張學良,於是開始明白了父親和他們之間的關係,但我都沒和同學們提過,因為書中說他們是大軍閥及叛將,也因此有了不平的心理,時常在學校和同班及隔壁班的同學打架,老師因此常常請母親到學校報告我的問題,回家一定會挨罰,但父親從沒打過或罵過我,奶奶知道後只跟我講了一句話:『有本事要壞就不要做馬前卒,要做就做個最大的最壞的。不然,就別做。』當時,我就大膽問奶奶書里說的關於爺爺的那些事是不是真的。奶奶說:『寫書的人沒跟爺爺生活過,只是按照政治立場來寫的,真實的爺爺是個顧家講義氣的人,如果他不好奶奶不會嫁給爺爺的。』奶奶的話改變了我,後來在學校里就不再打架了。」

張作霖最愛吃鰉魚

張學良碰到兔子就收兵

張閭實說,在台上生活時,奶奶很少講爺爺的事情,只是在遇到生活細節時,會回憶一兩句,比如這道菜爺爺生前喜歡吃。「我家過年時都會準備鰉魚、八寶醬豆和土豆餅等菜,這些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我奶奶1974年去世的,去世前,時常和我說爺爺在東北的往事。奶奶告訴我,爺爺當了大帥後,有一天槍斃了兩個屬下,奶奶知道後在吃晚餐時對爺爺講不要再亂殺人,但爺爺沒反應仍然忙著吃鰉魚,奶奶生氣就把魚丟到地上。沒想到爺爺仍蹲在地上繼續吃鰉魚,一點也沒生氣,只說我也不願槍斃的,但這幫人就是要這樣做。」

奶奶也給張閭實講大伯帶兵打仗的典故,說張學良常常看到兔子就收兵不打了。「我後來才明白,大伯張學良是個和平主義者,他是找種種借口不想打仗,但是命運卻安排他這個最厭惡戰爭的人當了軍人。或許就是因為他是長子,要由他來繼承張家的大業。」張閭實說。

張閭實回憶說,張學良家裡最開始時有台電視。有一次電視里演西安事變,張學良看了之後很激動,當即把電視關了。以後再去他家,電視就不見了。

張學良在家人面前從來不提西安事變,但他對自己發動西安事變並不後悔。有一次媒體採訪他的時候,問他:「如果把歷史重演一遍的話,您還會那樣做嗎?」張學良堅定地回答,「還會那樣做。」

張學良種花釣魚射箭

均在家中

張學良在台灣被軟禁時如何生活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採訪中,張閭實講述了第一次見到張學良時的情景。

「那是1967年的聖誕節,我們回到台灣沒幾天,有兩輛漂亮的外國大車停在新家門口,來接全家人出門。當車子開始上坡停在一個大木門前時,跑過來很多人,詢問完還看了證件,通過盤查後大木門才打開讓車子開進去,進門後有個大花園,裡面又有人過來,因為好久沒看到大院子,想下車後去玩但被爸媽阻止,說要先進屋去。進到房子里又有不少人,房間很大,裡面的擺設也很特別,與眾不同的感覺,這時看到了一個胖胖的老人,戴個眼鏡,旁邊站著一位女性,這就是我的大伯父和大伯母。」

在張閭實眼中,張學良在台灣的住所是奢華的,院子分上坡及下坡兩部分,上坡在門前,斜坡上去有車庫可以停兩輛車,車庫旁有個大鳥籠,裡面有上百隻黃色及藍色的小鸚鵡,鳥籠旁是一片樹林及小山路,走到底能看見圍牆,牆外站著許多年輕人。從樹林出來有個小假山,假山旁有水池,池中養著很大的鯉魚和金魚。「在我少年時代,大伯仍被軟禁中,去他家探望要報批,雖然他家有很多人在服侍他,但這些人同時也在監視他。我那時只能利用節慶日去他的花園中玩耍,他愛種許多花草,蘭花是他的最愛,釣魚射箭也是他園中的活動,房間中也有個書房,他一個人下午會看些書籍,都是聖經和古籍之類的書。大伯一生被稱為少帥,但少帥的人生在1936年就畫上了句號,此後,他就成為另一個人了。」

張學良被軟禁時

過年紅包錢數20年未變

張閭實透露,大伯父張學良只有過年時會與家人見面,同樣會派兩輛車把一家人都接上山去過年,從沒看見張學良下過山,當時他以為大伯年紀大了不想跑太遠,卻根本不知道他被軟禁的事。「我們小孩子都認為他已經不了解社會的變化了,也從來不外出購物,所以過年的紅包20年都沒變一直都是200元台幣。我上小學時,200元台幣可以滿足我一年的學習開銷,相當於現在2000元人民幣的紅包,但後來台灣通貨膨脹,200元台幣就夠吃頓快餐,相當於現在的50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就很少了。但每次過年相聚時,大伯父看到家人都非常高興,他幾乎整晚都在說話,強烈的口音有時讓我們這些小孩還聽不太懂他的意思。」

張學良生前最挂念的事:

張作霖墓園遷入元帥林

張閭實在空軍服役時,大伯把開槍的技巧以及在軍中如何處理各種狀況說給他聽,說到過往時,張學良似乎又回到二十幾歲一般,無形中他又活過來了,當張閭實說到新型步槍及戰機時,張學良說,張作霖的第一批空軍戰機是他在東北葫蘆島開回奉天的。那時,張閭實對這位大伯以前的一切更好奇了。

張學良年老後走路行動都比以前慢了,有一次在台北的家庭聚會中,張閭實看到大伯要上二樓走樓梯顯得很吃力,他想上前扶大伯,大伯對他說:「我們張家的男孩是不讓人扶的,要靠自己走上去。寶寶你要記住,你是少數的張家男孩之一。」這是張學良給張家男孩子的一個家訓,張閭實一直記在心裡。

張閭實透露,張學良心中一直牽掛著給父親移墳,將張作霖的墓園遷進撫順元帥林。因為1928年發生皇姑屯事變時,暫時將遺體放置在瀋陽大帥府中,張學良為其父親在撫順修建了元帥林墓園,但仍未完工就遇到了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佔領東北後將張作霖遺體安葬在錦州臨海的驛馬坊,一直不願將其葬於元帥林。日本以此及奉軍資產為條件勸張學良歸降,但未能打動張學良。

張學良的子孫

想來北京學漢語

談到張學良的子孫,張閭實說他是這幾年才開始接觸到張學良和于鳳至的一些往事,因為1964年張學良在台北簽下了與于鳳至的離婚同意書後,原來的一切似乎已完全消失於張家人的口中,一方面怕大伯母趙一荻不高興,同時也怕大伯張學良難過。但其原配于鳳至兒女的往事卻是一直在張家人口中流傳了下來。

張閭實介紹說,張學良長女張閭瑛現一直居住在美國,由於其父母離婚後所造成的悲痛,至今不太願意與張家人往來,其夫君死後並無子女。長子是張閭珣,在美結婚並無子女,喜愛賽車,為了購得一輛賽車在美打工多年。二子張閭玗,在二次大戰時間定居倫敦,傳言被驚嚇而失智,張閭實認為真相併非如此,張閭玗從小就跟隨張學良在東北講武堂炮兵營長大,應該不會怕戰火的襲擊,「事實是愛上了一位洋人,遭到雙方家人的反對又經炮火攻擊思念過急之下,而失去了神智,算得上是張家中用情最深之人,後來過逝在美國。」張學良三子張閭琪,在東北軍奉天時代就被日本特務害死了,是張作霖及張學良最疼愛的孩子,日本人也是看重了這點而將其殺害。

張學良與趙一荻所生的兒子張閭琳在美國生活,不會說漢語。張閭琳在天津生下後,就被拜託給張學良美國友人帶到香港居住,10歲時前往美國定居至今,並生有二子。

2002年、2004年,張閭琳回到大陸,想了解一下家族歷史,在美國,有關張學良的介紹很少。但大陸有關張家的書籍都是中文的,張閭琳看不懂,只好找人幫著翻譯。張閭琳的兒子張居信在2004年來北京學習漢語,但是學不進去。張閭實勸告他說:「除非你成為一個真正的華人,否則只能回來觀光,無法融入其中。」

2007年踏上尋根之路

大帥府變小了

張閭實說,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在台灣生活的張氏家族不但沒有沾到張學良的光,在年輕時偶爾還因為是張學良的親屬受到誤解。當時,張學良被視為叛將,老師上歷史課介紹那段歷史時,叫張閭實到外面操場自己去玩,「後來我問同學,老師到底講了什麼,他說你最好不要聽,你聽了會難過。」甚至連談戀愛也受到影響,張閭實透露,「我本來認識一個航空公司的女孩,本來還不錯的,結果她母親一聽我是張家的小孩,堅決不同意。」

2007年3月,張閭實踏上了尋根之旅,隨旅行社來到大陸,第一站是吉林,第二站是哈爾濱,隨後才是心儀已久的瀋陽。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九·一八紀念碑時,他眼中激動的淚水已經濕了臉頰。當他到「大帥府」前,看到名稱已改為「張氏帥府博物館」的帥府,心中充滿無限感觸,覺得這裡發生的事情已經不是一代人的故事了。

在大帥府門前,張閭實對工作人員說「我是張作霖的孫子,我的父親張學浚是張學良的六弟」時,對方並不相信他,以為又是一個冒充者。

後來,博物館工作人員還請曾赴美採訪過張學良並對張氏家族比較了解的學者趙傑前來「鑒定」。在身份得到證實後,張閭實仔細地參觀了大帥府,每走進一個房間,他幾乎可以想出爺爺在房中生活的影像,對比中,他發現帥府變小了許多,但那就是歷史與時間的痕迹……
推薦閱讀:

中國最強時代有一個最牛家族,父親、母親、兄弟都換著當皇帝
努爾哈赤家族詳細資料
走進肌肉家族系列1:認識胸鎖乳突肌
清朝正宗皇室,愛新覺羅家族的人穿正裝長什麼樣?
不願下跪的先祖——馬戛爾尼家族往事

TAG: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