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易解】1.8「君子不重則不威」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什麼威嚴,學得肯定也不牢固。要親近忠信的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要勇於承認和改正。」

【注釋】

(1)《集注》:「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2)《集釋》引揚雄《法言·修身篇》云:「或曰:『何如斯謂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輕。』曰:『何為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

(3)《集解》引鄭玄曰:「主,親也。」

(4)《集釋》引《呂氏春秋》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吾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又引《韓詩外傳》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下行也。比於善者,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也。」

【解讀】

一、此章所謂「重」者,就是包括言行、儀容等等在內的一整套修行功夫,就是前邊屢次講的德行修養,其外在表現就是「威」,故說「不重則不威」。我國成語中有「不怒自威」一說,《中庸》又講「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子夏亦謂夫子「望之儼然」,為什麼能這樣呢?一言以蔽之,一個人只有其內在修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這樣。朱子釋「重」為「厚重」,甚確。《周易》坤卦《象傳》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應體坤之德,順以受物,厚以載物,久而久之自會變得「老成持重」,威儀自現,擔當大任。否則,如《繫辭上》中孔子講到的鼎卦九四爻那樣,「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終難免「折足」和「覆餗」之禍,甚而至於搞得自己一身污穢,哪裡還有什麼威嚴可談呢?

二、此章又講「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所謂「不如己者」,當指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並非指其社會地位。為什麼強調「無友不如己者」?《韓詩外傳》說得好:「比於善者,自進之階。比於惡者,自退之原也。」《說文》釋「乾」字為「上出」,《周易》乾卦《象傳》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中反映的正是這種上出的精神,交友亦當如是。「以友輔仁」是儒家交友之道,語出曾子(見12.24)。《周易》第八卦為比卦,其《彖》曰「比,輔也」,正可用來說明儒家的交友之道。比卦下坤上坎,惟九五一個陽爻高居上卦之中,余爻均陰,其中六四爻居外卦而上承九五,柔順得正,親比「尊主」,故爻辭獲「貞吉」之贊。其《小象》對此解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這正好說明,交友並不諱言「從上」,「從上」的目的是見賢思齊,「以友輔仁」,而這樣做的結果,未有不獲吉者。

三、最後來看「過,則勿憚改」。人生在世,誰能不犯錯誤呢?這是連聖賢都不能避免的事。孔子有言:「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見7.17)言大過而不言小過,就說明聖人即使到了五十歲,即使學《易》,也未敢言其小過之必免也。既然如此,一個人只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了不起了。《周易》歷來被稱為「寡過」之書,不僅益卦《象傳》明確提出了「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話,而且還設有小過、大過兩卦,專門來談「過」的問題。《周易》又屢言「無咎」,其中彖辭稱無咎者8例,爻辭稱無咎者85例。咎者,病也災也;無咎者,無病無災也。一個人怎樣才能做到無咎呢?《繫辭上》說得非常清楚:「無咎者,善補過也。」《周易》凡言無咎的地方,一定是人出了問題或犯了錯誤,此時唯有「善補過」,才可能獲「無咎」。如乾卦九三爻,《文言》說其「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顯然出了問題,但其能「終日乾乾,夕惕若」,既拿得起又放得下(「惕」於帛書《周易》作「沂」,讀為「析」,有解除之義,引申為安閑休息),故雖「厲」而「無咎」。於此可見,改過之功,大矣哉!

推薦閱讀:

君子蘭綠蘿葉子發黃,越澆水死得快,原因出在這!
孔子曰:君子九思
君子至德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士君子很難做

TAG:論語 | 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