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諮詢你不得不了解的秘密

心理圈都感慨:很多人需要接受諮詢,可是他們寧可在生活中,用自己過去的經驗去處理痛苦,也不願前來接受諮詢,無奈。 今天我想先從幾個大的方面談這個問題。

首先是文化。任何一種職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心理諮詢也是。西方國家開展心理諮詢有100多年了,心理諮詢的設置:一周一次的諮詢頻率(大多數流派),就是根據基督教文化一周一次做禮拜禱告的形式借鑒過來的。一到周日,很多人就會到教堂去,把自己這一周做過的讓自己不安的事情,在告解室里單獨向著神父傾訴,懺悔,神父就在那裡傾聽,最後以上帝的名義寬恕他的子民。於是傾訴的人壓力減輕,內疚和不安消退,從而達到心理再平衡的效果。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西方接受起心理諮詢要更容易一些。 而在中國,主流文化並不是基督教文化,而是儒釋道三種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對中國人影響極大。儒家強調的尊卑,權威對學生,儒家文化里的恥感,都影響著人們對諮詢的接受。 意識到文化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影響,就能跳出來看一看,從過去觀念的禁錮里解脫出來,在互聯網影響下,從中西方文化思想的交融里,找到幫助自己的途徑。

第二:觀念。 中國有句古話:萬事不求人。聽起來似乎是鼓勵的一句話,而且很為一些人津津樂道,但是對此心理學有著不同的理解。能夠發掘出自己的潛能,找到並發展過去沒有的能力,這是一種能力。但是學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尋找身邊可用資源,這也是一種能力。有了痛苦,我們給親戚朋友,閨蜜哥們傾訴,求助,這是常見的求助途徑,沒有問題。還有的人選擇的是通過看書去解除痛苦,也是對的。 但是我這裡說的是一個度的問題,如果過度就會有問題。心理問題,尤其是壓抑多年的心理創傷,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並不會真正有幫助,有時候甚至是危險的,因為代價是,你把創傷暴露給現實中的某個人,對方並不承諾保密的義務,保守秘密就有了壓力,時間長了對方會受不了,影響了關係。另外,如果你與對方有了矛盾衝突,就更加危險,有時候你的傷痛恰恰會成為別人傷害你的武器。 看書能增加知識,但是修復創傷是需要一段安全的專業關係,需要陪伴,情感交流,互動,僅靠書本就無法做到了。所以,療愈傷痛需要藉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第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領悟和實踐。 我自己接受個人分析(我作為來訪者接受諮詢)已經4年了,受益良多。正是因為我找了跟我的人格特質,諮詢風格,諮詢理念,諮詢道德倫理相近的一位分析師,隨著對自己內心隱秘的,羞恥恐懼,膽怯懦弱等陰影部分不斷的探索,我的社會功能體現在:我越來越能讓我像個正常人一樣與人相處,交流,內心力量感隨著不斷直面陰暗面而逐漸增強,對於自己想要追求的,想要實現的人生目標越來越清晰。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就是:社會適應能力。所以我有資格跟大家說:心理諮詢真的有效果,這錢花的值! 如果你認為花錢投資在自己的幸福上,在健康良好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他人的關係上,在探尋真實自我,個人內心成長上都不值得,那你需要反思的是,你覺得你的錢花在哪裡才值得?你願意花費的地方,就是你認為最有價值的地方,不肯也不願付出的,怎麼可能有你想要的回報呢? 心理諮詢不可怕,不神秘,就是找一個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專業能力又有著人味兒的諮詢師,陪著自己,像探險一樣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面有垃圾,有糟粕,更有可能探索到被掩埋起來的寶藏,人生智慧。諮詢要做的就是變廢為寶,剔除不需要的,留下真正有價值的,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相信自己,愛自己,然後我們把這種情感投注到身邊的人身上,從而在愛自己和愛他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健康自戀就形成了。 只有去做了,才能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有多大意義。但是很多人寧可在那裡猜測,臆想,幻想,道聽途說,而不去從實踐中找答案,這樣的現象還少嗎?

第四點:來訪者準備。 你決定接受心理諮詢,是心血來潮,一時衝動的選擇,還是做了充足的了解,知曉心理諮詢的作用與局限,理性分析之後做出的選擇呢?這很重要,直接影響諮詢的效果。 1.幾種沒有準備好的來訪者類型: 道聽途說型:有些人接受諮詢,是隱隱聽人說了一耳朵,有了這樣一個印象:有問題做心理諮詢好。但是自己並沒有真正靜下心來了解心理諮詢起作用的原理,只是人家說了,就來了!看看,這就是心理上的從眾效應,也叫盲思狀態,意思就是自己不思考,不願主動獲取有價值信息,而寧願拿來就用,一旦讓自己失望,立刻全盤否定。 主觀偏見型:還有的人,有一腦袋的偏見,自己沒接受過諮詢,但是願意把它想像成像魔鬼一樣可怕的東西而拒絕。這是人類普遍的對於陌生事物的反應:沒見過,所以沒有應對經驗,一切都未知不確定,所以可怕。通常有兩種反應:一是逃跑,拒絕。二是戰鬥。兩者的背後都是恐懼在作祟。一般而言,對心理諮詢強硬的拒絕和抵觸的,通常內心都有他自己無法面對的痛苦,他害怕這一部分暴露了,更害怕自己去面對,所以他抵觸任何一種可能直面真相,真實的途徑。 實用主義型:還有的人就是把來諮詢當成看病,所以諮詢師如果不開藥,不弔水,或者其他能看得到的東西,就會感覺吃虧了,不值得。 事實上,如果單從心理創傷來說,沒有人沒有「病」,大大小小,多多少少,都會有。可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不是完全沒有傷,而是傷的程度和一般人差不多,表現方式也差不多,這就是健康了。絕對健康的人不存在,也不是諮詢要實現的目標。 拒絕付出型:希望通過一次諮詢解決所有問題,把困擾自己的問題徹底清除,不願花時間去探索,只想要答案,要方法。不願付出金錢,精力,思考。這樣的人思維極為簡單,連基本的生活原理都不明白: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味的想要免費獲取有價值的東西,心理上是嬰兒對媽媽的需要,人格不成熟。因為思維層次和認知水平極低,也是騙子最理想的目標:一點甜頭就會騙走的孩子!請大家仔細查閱各類騙局新聞,手法都是驚人的相似。 2.適合的來訪者: 一是早年留下的傷,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事又強化了這一部分,並且阻礙了我們正常生活,交往,比如不被重視,被否定等。二是當前的一件事引爆了我們的傷,作為導火索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失戀,離婚,伴侶出軌等產生焦慮,抑鬱,軀體反應,人際關係不良,自卑,敏感等。三早年生活沒有問題,但是劇烈不可抗的災難事件產生的創傷,導致無法適應生活,如地震,泥石流,車禍,強姦,目睹犯罪等產生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些都需要藉助諮詢去完成的,越早越好。 提醒:當然,情緒過於強烈的,精神病發作期的,建議先去專業的精神病院或者綜合醫院精神科遵醫囑治療,情況穩定後再進入諮詢。有嚴重器質性軀體疾病,應以治療軀體疾病為優先,無生命危險的前提下接受心理諮詢為佳。 所以,最後建議真的想要藉助心理諮詢幫助自己的你,本人有基本的內省和反思能力,有基本認知能力,先以開放的心態了解心理諮詢的歷史,買一些心理諮詢相關的書籍,參加一些心理學的沙龍,體驗,以及到知乎等平台聽聽其他接受過諮詢的人對心理諮詢優與劣的評價,如何找到合格的,適合自己的諮詢師,綜合判斷後,再進入諮詢會更好。 說的有些簡略不全面,歡迎大家批評指導,歡迎補充修正。

作者簡介:孫三妹(微信號aabb19881019),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工作7年,接待各類案例3000小時數,個人接受分析4年,案例督導上百小時。長期帶領心理讀書團體,音樂治療及沙盤治療團體,歐文亞龍動力治療小組。


推薦閱讀:

NO.7 貧窮的瞬間
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
心理諮詢沒有奇蹟,只有過程
別忘記你的好奇心
如何通過心理諮詢治療強迫症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諮詢 | 秘密 | 了解 | 關於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