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抬竿中魚率的幾點要素(轉)
07-11
看到不少的釣友提出,有時候魚給口很多,漂向也不錯,就是中魚率太低,我個人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與有興趣的釣友共同探討,有不足之處,希望批評指正! 第一、竿子的選用原則: 竿子的選用要根據釣池的水的深淺、對象魚的大小、釣的是慢魚還是快魚等原因合理選擇粗細不同和釣性不同的手竿。用釣性較軟的竿子上魚的速度會受到影響,不適合在對象魚中釣快魚,因為提竿刺魚會慢半拍,但這類釣竿適合釣糗魚和較大體型的混養池中的鯽魚,主要原因是線組可以放到最小。選擇較硬釣性竿子的理由主要有,競技比賽時因為釣位空間小,為了控魚方便而無奈之舉,還有就是魚的個體過大,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消耗魚的體力,使魚儘快靠岸入護,硬竿是最佳選擇。要申明的是,竿子的調性是根據魚的大小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軟硬之分。 第二、揚竿時機的把握原則: 要想把握好揚竿時機,要充分了解和利用竿子的釣性,正確掌握揚竿的力度以及刺魚時竿子與水面的角度,揚竿的速度也都要恰到好處,注意力集中,手不離竿,儘可能把住魚訊,揚竿中魚。真正做到及時、準確、迅速。要想把握好揚竿時機一定要通過多練、多實踐、多交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完善。 第三、線組選用原則: 1.主線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魚訊的傳導,如果主線過大,就會出現穩定性差,魚訊很難清晰有效的傳導,主要反映在魚訊很含糊,有時會出現漂不動而揚竿中魚的怪事。但如果主線過小,則難以保證線組上硬體的安全,一般情況主線的選擇原則是主線號數是子線號數乘以2是比較合理的,所使用的浮漂能夠把浮漂以下的水線拉直,以便於信號的正確傳導。 2.子線選用原則,過粗,目標大,鉤餌不易被魚吸食,容易引起魚的警覺,魚不敢就餌和吸食帶來障礙,造成假訊號頻出,揚竿就是不中魚,有魚訊也就難鉤到魚,這是競技比賽中最常見的主要問題。過細,操作不當則子線易纏繞,更換子線就耽誤了時間,影響垂釣成績。要解決子線纏繞問題一般情況用小漂細鉛,揚竿動作不宜過大,用摘鉤器下魚特別注意別傷著子線。 3、鉤的運用原則,一是鉤過大、過小的緣故。過大,餌吃不進嘴,魚難中鉤。過小,刺魚不深,或鉤被拉開(有的鉤彈性好,張開又迅速複位)跑魚。提竿常初有重感而後空鉤出水,就要考慮是不是這種情況;二是鉤條過粗、過細的緣故。過粗,鉤重餌較難入口;過細,鉤條怕張開。雖有標動,但一個進不了嘴,一個跑魚;三是鉤形的選擇不當。不同的魚,由於嘴形和吃口不一樣,所用的鉤形也應不一樣。如一般來說,掛商品餌釣鯽魚,可以用鉤門適中、鉤柄較短的袖型鉤;釣生口鯽魚、快魚,鉤門稍寬、鉤柄稍長些也無大礙,如歐那新黏系列;釣兇猛、拉力大、有牙齒的魚,則用鉤柄長等類型的鉤,等等。 鉤的選用還不能墨守成規,要根據魚情而變化。如:筆者一次出外比賽,由於時間關係沒能試竿,也不知魚情。第一場比賽根據現場釣上來的魚,按常規我一直都是用一號袖鉤。魚訊倒不少,但很難中鉤。在裁判點魚的時候,我請教了隔壁的一個師傅。原來這池魚連續幾個月來一直被釣了又放,放了又釣,90%的魚唇、魚嘴都被拉裂、拉缺、拉掉,大部分魚的上唇缺,往裡凹,吃餌有動作,但提竿難中魚。常規用鉤都偏小,鉤不住魚的凹型嘴。根據這魚情,我從第二場開始用了三號的袖鉤,而且釣鈍,不抓第一、二訊號,有時還有意識讓魚拖走釣組了才提竿,如此,大大地提高了上鉤率。最後,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第四、浮漂的運用 1、怎樣選擇浮漂?不同材質、形狀的浮漂,就會有不同的漂相。浮漂體積偏大,總體偏鈍,訊號偏弱,浮漂太小,浮力不夠,過於靈敏。就一般來說,吃口穩健,可以選用硬尾浮漂;釣全泳層魚,抓介面,可以用短身長腳長尾浮漂;魚上浮,主釣上層魚,可以用短身短尾浮漂;小雜魚多,魚較刁猾,有魚訊但不上魚時,可以用軟尾浮漂。 2、解決好浮漂的靈、鈍的互補和運用的問題。同時根據不同的漂相,正確分析魚情,抓實口,有意識地提前、推遲提竿,隨魚情變化而變化。總之,要花很多的精力掌握自己每一支浮漂的性能和標相,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做到減少空竿,揚竿中魚。 第五、餌料狀態的把握 競技釣場上的鯽魚一般來說是以滑口魚為主,要配出讓滑口魚認為放心食用的餌料非常的難。但也不是不可能,味型對了、狀態對了、釣法對了、釣組沒問題,就可能上魚!所以餌料的狀態以鬆軟為主,兩場過後,餌料的狀態應以細、輕、柔、略為附鉤為主。一位好的釣手猶如一名高級調味師,在競賽場上能根據臨場的魚情、水質等應時適當地調整餌料的狀態、味型,則可大大提高漁獲量。但是,任何添加劑要注意只能根據魚兒偏愛、嗜食等酌量添加,否則將事與願違。老釣手都有體會,較鬆散的餌料,在入水到底的過程中不斷化散,從水面到水底散落的粉粒能形成一個霧化區,起到不斷引魚彙集,續釣不停、越釣越多的效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乾貨薦存:提高鋼琴練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提高兒童免疫力,請慎重用藥
※執業藥師地位提高?藥師任務加重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
※用電郵發送簡歷 怎樣提高命中率
TAG: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