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學很牛的人也不見得會有多麼健康?

當人們發現以助人為職業的心理諮詢師也不擅長交往,或者缺乏自信、個性怪異等,難免會懷疑這門學科的價值。在諮詢界廣泛存在的這種現象讓人不得不去反思背後的原因。這個問題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心理諮詢行業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個體因素),二是心理諮詢這門學科的局限性。

國內心理治療師李小龍曾經有過一句頗有哲理的話:「心理學大師最擅長研究什麼,基本他自己就是這類型的病人。心理醫生最擅長治療某一類精神疾患,極有可能他就是這類患者,如果什麼病都治得不錯,那麼他一定病得最重。」這段話說明了什麼道理呢?

人有一種自我療愈機制,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如此。在心理諮詢師群體中,邊緣人格、自戀人格、社交焦慮、自尊不穩定等心理問題(障礙)者並不少見,他們因為性格的缺陷或內心的衝突而痛苦不堪,當找到了心理學這種「靈丹妙藥」時會感覺特別受益。成為諮詢師既是他們自我療愈的選擇,通過療愈別人又能間接地療愈自己,這個職業自然成為了他們最佳選擇了。很多來訪者感受到了心理諮詢所帶來的有益改變後,會想通過成為心理諮詢師進一步療愈自己。

一個有著某方面嚴重問題的人,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這個領域作為專攻的目標並成就自己,這方面的例子包括:有著俄狄浦斯情結的弗洛伊德揭示了性衝突對人格發展的重大影響;有著自戀缺損的科胡特建立了自體心理學,等等。事物總有兩面性,一些令人痛苦的心理癥狀,恰恰可能成為個體獨特的資源。有些心理諮詢師很能共情到別人的感受,因為他們也曾經是敏感而脆弱的,這些看上去不健康的特質恰恰是心理諮詢工作特別需要的。

由上述分析可見,心理諮詢行業容易吸引有心理問題的人加入,這些人通過心理學的幫助有了改變,但改善的程度會有多大呢?真的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嗎?這也是很多試圖求助於心理諮詢的來訪者常有的疑惑。

對於心理諮詢療效的研究發現,心理諮詢是有效的。一個綜合了諸多療效研究的元分析發現(Howard等,1986),16個會談期至少提供了50%恢復常態機能的可能性;26至28個會談期提供了75%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結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恢復常態的機能」,也就是說,從病理的狀態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所謂的正常狀態,照樣充滿著煩惱與問題的,只是這些問題不至於讓人失控,或者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如果一個痛苦的來訪者已經能夠做到「帶著癥狀過該過的生活了」,從療效上來說已經起效了,想要把問題完全消除,則並不是那麼容易。在與來訪者制訂諮詢目標時,諮詢師一般會說「改善強迫癥狀」或者「緩解抑鬱情緒」,而不敢說「消除強迫癥狀」、「消除抑鬱情緒」,畢竟,消除癥狀或者痊癒是需要更長的過程,而且也不一定真的能達到。

在正常心理狀態中,心理健康程度的差別是巨大的:一個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的人,與另一個基本能維持和諧關係的人,兩人都屬於正常的範疇,但前者在人際方面的健康程度遠好於後者。通過心理諮詢,讓一個有嚴重社交焦慮的人去進行一般性的交往也許並不難,但要讓他做到在人際關係中做到完全的輕鬆自在則很難。

基因上的局限,父母個性上的不足,幼時形成的創傷經驗光靠心理諮詢中言語的交流來改變是非常困難的。心理諮詢能夠建立應對痛苦的第二反應已經很不錯了,而潛意識經驗形成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根深蒂固而難以改變。心理諮詢的實踐也發現,有形形色色阻礙改變的力量,心理諮詢師更重要的工作是去移除這些阻礙改變的力量。

所以,心理諮詢能夠讓一個人從「病人」成為「煩(凡)人」,而如果要完成從「煩(凡)人」到「自我實現的人」、「心理健康者」、「解脫者」的轉變,光靠心理諮詢可能是遠遠不夠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執著於成為「心理健康者」或「自我實現的人」反而會不斷地製造新的痛苦。

心理諮詢的另一個局限性還體現在:決定療效的重要因素是「來訪者的資源」(佔40%),而心理諮詢師在療效改變中的貢獻不超過一半(包括咨訪關係佔30%,以及心理諮詢技術佔15%,見:Lambert and Barley,2001)。也就是說,形成療效的關鍵變數更多地在來訪者這邊。來訪者的資源包括性格健全的程度,關係的現狀,社會支持的完善程度,應對的方式等等,我們可以比喻為「心理免疫力」,這種心理免疫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個體遺傳的、成長環境的、父母人格健全程度等因素。

如果一個人本身的心理狀態是支離破碎的,心理諮詢要產生療效需要持續更長的時間,難度也更大。我曾見過一個有嚴重依戀創傷的諮詢師,已經做了幾年每周數次的個人體驗了,但仍然無法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對人總是有一些無法減輕的冷漠與敵意。相反,一個性格健全、社會支持充沛、關係穩定的人,當遇到外界挫折而出現抑鬱或焦慮時,是較容易康復的,有時,僅僅通過閱讀幾本心理學書籍就能有極大的改善。

因此,無需理想化心理諮詢師,他們只是一群幫助心靈痛苦的人恢復心理平衡而已,他們自身或多或少有些問題,他們所掌握的理論與方法也有諸多的局限。心理諮詢師與普通大眾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心理諮詢師會去認識與理解痛苦,而普通大眾往往迴避痛苦;心理諮詢師會鼓勵帶著痛苦過該過的生活,而普通大眾幻想著永遠消除痛苦的生活。

上醫治未病,到真正已經成為了病理狀態,上醫也未必能做到「藥到病除」,而是需要一個逐漸改變的過程,改變所能達到的程度也並不樂觀。心理學其實更應該成為一種指導個體心理健康成長的學問,如何成為足夠好的父母,如何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何避免一些不該有的失誤,讓孩子成長為心理健康的個體以有效應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挫折,是更有價值的領域。

推薦閱讀:

多年頑固性癲癇手術後再無發作
我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之巧克力囊腫2
「神奇益生菌」大揭秘!美味酸奶怎麼喝最健康?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
春季養生養胃食譜 呵護男人健康從養胃開始

TAG:心理學 | 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