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須警惕孩子在交往中的六大誤區
人作為一種群居生物,與他人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人類從小就會本能的與他人進行交往。但是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如果不加以預防,將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嚴重的影響。藍迪在這裡提醒您,必須警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六大誤區。
誤區一:朋友越多越好。沒有朋友固然不是良好的交往狀態,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誼卻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問題。能夠維繫較長時間的友誼,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個朋友,您也不必太擔心。
誤區二:孩子大聲說是開朗的表現。大聲嚷嚷並不比用溫和的口吻說話更有說服力。在孩子的交往中,能不能維繫友誼才是問題的關鍵。
誤區三:孩子還小,長大就懂禮貌了。講禮貌的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您的孩子越早擁有禮貌的態度,他就越容易被別人接受。
誤區四:認識新朋友才是交往。認識新朋友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和家人的和諧相處也可以看出孩子的交往能力。
誤區五:應該與聰明孩子交往。這些父母認為"聰明"就是學習好,他們希望孩子結交"聰明"的小朋友。他們在無意中也給孩子灌輸了這樣的思想,"聰明"就是學習好,不值得和那些在學習上比自己弱的人交往,也不值得對別人付出同情心。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項和強項。即使孩子的小夥伴在某個方面不如您的孩子,但別人的長處仍是值得去學習的。除了學習上"聰明",對人有禮貌、能替別人著想等好的品質也應該學習。一個從小就懂得尊重,懂得對弱者付出愛心的孩子,更容易被別人接受。
誤區六:父母給孩子貼標籤。一些父母在孩子交往中無意會做出許多不恰當的行為方式,如有的孩子不愛說話,家人自然會說,我家孩子膽小,內向,羞怯,這樣的暗示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膽小的,不愛說話的,進而不利於交往。所以即使孩子不愛說,家長的積極暗示和引導不可少,如寶貝,這是阿姨,阿姨你好,你的示範就是一種交往態度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有家長的引導。如果家長不能引導孩子正確的方向,那麼未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是不順利的。為了孩子的未來,一定要注意不要進入這些誤區當中。
推薦閱讀:
※男孩子是窮養還是富養
※猜字謎,孩子越玩越聰明!
※爸媽頑皮,孩子樂觀
※如果老人幫你帶孩子 這幾點一定要看
※6種「怪獸家長」害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