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有什麼?——人類智哲賢聖追求真理簡史
07-11
2016-10-12 21:55 從古希臘哲學到現代的現象學、物理學,人類追求真理的實質性進步,一直是朝著接近唯識學的方向發展。———————————————— 我們今天作個粗略的回顧,在人類文明史上,古今中外的一流智者、頂級哲人和賢聖們都在琢磨些什麼,最終作出了一些什麼樣的結論。 從形式結構上說,追求真理的努力大致包括四個內容:境理行果。境:我們面前有什麼?本體論。理:認識其來源、構成和運行規律等基本屬性。認識論。行:怎樣利用其規律達成我們的目的。實踐論。果:人應該樹立什麼樣的人生理想。人生意義是什麼? 諾貝爾獎獲得者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說過:「物理學的盡頭是美學,美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一般人不知道:佛學不是宗教。佛學介紹的是超越世間學問的出世間境界,凡夫不可思議,但也要在凡夫語言里有一個引導到出世間境界的方便說法。 實際上,追求真理努力可以概括為:物理學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的盡頭是佛學。 追求真理,就是要想辦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看到事物本身、自性,看到世界的真實相,親證世界的本來面目。 現象是事物表現出來的,能被人知覺到的一切情況。 這樣,你就轉凡成聖了,你就不再是肉眼凡胎處處上當受騙的凡夫俗子,而是開悟了大乘聖者的慧眼、法眼和佛眼的佛菩薩了。 認識本質三層次 一、一般老百姓:面前就是本質,看到的東西都是實有的。 二、世間智者:看到的只是現象世界,本質世界看不到,只能通過分析想像得到。 三、大乘聖者:本質是真實存在的,通過開發慧眼就可以現量證見世界的本質,或叫本來面目、真實相等。 真理是具體的 世間人由於找不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所以只好去「猜測」本質,而猜測出來的都是概念,概念只能叫做真理,不能叫做真實,所以我們題目叫做「人類追求真理簡史」就足夠了,因為沒有人能夠追求到真實。 佛教證見世界實相,那是超出人類了,超出整個世間了,所以叫做出世間法。換句話說,世間智者也認識到世間可能是夢了,但卻找不到從夢中醒來的方法,佛陀就是真正從夢中醒來的人,親證到世界真實面目的人,這是所有還在世間夢中的人即使想到了也做不到的,更何況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即使聽說了也是根 本不會相信的呢。 世間對真理的定義 亞里士多德所具有,他關於「真理是思想和物的符合」的論斷,被認為是古典的和傳統的真理定義。但他又斷言最高真理是思維和理念形式的一致,又走向了唯心主義。中國戰國時代的荀況提出「知有所合謂之智」的論點,肯定「智」即真理是認識與實際的符合。近代資產階級唯物主義者從反映論原理出發,認為真理是人的認識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客觀唯心主義,如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真理是某種超驗的、永恆的理念;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把真理看作是上帝的屬性。近代的R.笛卡爾、G.W.萊布尼茨等人宣揚真理的先天性。G.W.F.黑格爾認為真理是理念。但他對真理的理解貫穿著辯證法,他認為理念作為真理具有「發展」和「具體」的特性,提出了「真理是過程」和「真理是具體的」思想。 主觀唯心主義把真理看作是純主觀範圍內的東西。例如D.休謨認為真理是觀念和主體感覺的符合;I.康德認為真理是思維同它的先驗形式的一致。 「軸心時代」 大約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在中國,印度,希臘湧現了一批思想家、哲學家、精神之師、智慧之師。這一批人好像突然從天而降,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全新的觀念、理念。在中國,特別是先秦諸子百家,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等等,這些人作為先秦文化或中華民族文化的締造者湧現了。同時,在印度,佛陀大約在這個時候來到了這個世界;耆那教的教主和創始人大雄提出了非暴力思想;婆羅門教最重要的經典,諸如《薄伽梵歌》等定型了,這些均是印度文化的基石。在希臘,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一系列不同的思想家、哲學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哲學觀念形態,影響了之後的人類文化格局。這個時代稱為軸心時代。軸心時代形成了我們人類的基本觀念、價值取向以及人類文明的基本形態。分裂的環境給文化發展提供了相對寬鬆的環境。古希臘一直奉行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古印度在孔雀王朝建立時期都處於列國時期;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個文明都產生了一個精英階層。視頻: 物質以外的世界http://tv.guanzizai.com.cn/video/824.html——————————————————一、古希臘哲學泰勒斯(約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希臘七賢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泰勒士認為萬物由水構成,水是萬物之源。阿那克西美尼(前588—526年)哲學觀點:1、認為「氣」是世界的本原。2、認為氣有冷和熱兩種性質,以及與之對應的濃聚和稀疏兩種運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當它稀薄的時候,便成為火;當它濃密的時候,便成為風,成為雲,更濃密時,便成為水、土和石頭,別的東西都是由這些產生的。」老子(公元前571~前47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第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說:「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又如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裡的「道」也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萬物的本原,是無形無聲、獨立於整個自然界之外而永遠不變的絕對精神。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這裡生於「無」即是生於「道」,「道」就是「無」,二者都是虛無的本體或精神的實體,從而表現出客觀唯心主義的宇宙觀。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臘哲學家、愛非斯派的創始人。萬物的原始因素或原質是火。赫拉克利特說:「這個萬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團永恆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燒,按照一定的分寸熄滅。」世界不是在神的安排下存在的,而是按照「邏各斯」的要求,始終處於運動和變化之中。「一切皆流,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善與惡是一回事」、「對於神,一切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但人們卻認為一些東西公正,另一些東西不公正」、「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條」、「我們踏進又踏不進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存在,同時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和消滅。畢達哥拉斯(約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和音樂理論家。——萬物都是數。數為宇宙提供了一個概念模型,數量和形狀決定切自然物體的形式,數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幾何形狀。在這個意義上,他們把數理解為自然物體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總根源。因為有了數,才有幾何學上的點,有了點才有線面和立體,有了立體才有火、氣、水、土這四種元素,從而構成萬物,所以數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係。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論(公元前500年前後,)「一切東西被包含於一切東西之中」,「一切東西中有一切東西部分」。阿那克薩戈拉的貢獻:第一,第一次把哲學從外邦帶到希臘本土,此後在雅典沃土上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巨人;第二,第一次把看不見的物質元素「種子」(或曰「同素體」)作為本原,是自然哲學對於事物內部的探討更加深入;第三,第一次明確公開地把精神性的東西——「努斯」或「理智」作為本原,為後來的哲學革命奠定了基礎。巴門尼德(約公元前515年~前5世紀中葉以後)「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子」,應該不會引起什麼質疑。但巴門尼德認為這種表述是有問題的。因為,哈姆雷特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所以,確切的表達應該是「莎士比亞說哈姆雷特是丹麥上子」,或者更明白地說:「莎士比亞說有一個丹麥王子叫做"哈姆雷特"。」 巴門尼德提出:存在兩條研究的途徑,一條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條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與真理同行,被他稱為「真理之路」,後一條是根本不可能的路,被他稱為「意見之路」。 在巴門尼德看來,存在是惟一的、連續的和不可分的。這種不可分割的存在是永恆的,不是別的什麼東西產生的,也不會最終消亡。用巴門尼德的話說,「生成是子虛烏有,滅亡同樣不可言名」。既然是永恆的,存在就必然是不變的和靜止的。這種不變和靜止,最終達到的境界就是「完滿」。巴門尼德把這種「完滿」稱為「一」。二是無限的、不可分的。它並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那種對立面的統一,因為根本就沒有對立面。巴門尼德所想像的「一」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認為是物質的,而。且佔有空間的,因為他說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它的全體是無所不在的。為了說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巴門尼德進行了專門的論證,開創了哲學史上以論證的方式說明觀點之先河。在那樣久遠的年代裡,這種抽象與概括,的確意義非凡。 基於上述認識,巴門尼德把大量的可感覺的事物都斥之為單純的幻覺,認為人們不應當「以你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和舌頭為準繩,而要用理智把有關的爭辯判明」。他甚至提出這樣一個著名的命題——「作為思想和作為存在是一回事情」。換句話說,只有思維,才能把握存在的真實意義。這個命題的提出,對人類認識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後來這個命題被簡化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成為西方哲學史上理性主義哲學的經典公式。 在某種意義上說,巴門尼德的存在,是對事物最普遍的屬性的概括與抽象,在其普遍性、抽象性和穩固性等方面,都已經超出了以往的哲學家們所猜測的那些具體的物質形態。因此,從巴門尼德開始,哲學的研究開始進入思辨的領域。對於巴門尼德的這種貢獻的價值,以下的評價是恰當的:「巴門尼德在歷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創造了一種形而上學的論證形式,這種論證曾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後來大多數的形而上學者的身上直迄黑格爾為止,並且包括黑格爾本人在內。人們常常說他曾創造了邏輯,但他真正創造的卻是基於邏輯的形而上學。」巴門尼德哲學系統第一層次就是「存在」與「非存在」;第二層次則是「思想」(「理性」)與「存在」、「感覺」與「非存在」, 巴門尼德——存在是一第一,存在是唯一的、連續的和不可分的。第二,存在是永恆的,不生也不滅。從來源上看,存在無生成;從時間上看,存在亦無生成。第三,存在是不動的。第四,存在是完滿的。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對象。巴門尼德的貢獻:第一,不再像自然哲學家那樣武斷地宣稱,開始用邏輯論證的方法,使哲學向理論化體系化的方向發展;第二,巴關於兩條道路或兩個世界(本質世界和現象世界)的劃分,確定了後來西方哲學所關注的基本方向;第三,巴關於「作為思想和作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題確定了理論思維和思辨思維的基本形式;第四,巴將存在確立為哲學研究的對象,奠定了本體論的基礎。芝諾(ZenoofElea),前490年生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約公元前425年卒.古希臘數學、哲學家。芝諾悖論(1)阿基琉斯追龜說。一個跑的最快的人永遠追不上一個跑的最慢的烏龜。(2)二分說。「運動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必須先抵達一半處。」由於一個無窮序列沒有最後一項,所以讓阿基里斯穿過所有芝諾給出的(無限個)點到達終點是不可能的。這些悖論的實質精神是:有限的整體,不可能由無限數量的部份組成,而這正是假定「整體由部份組成」必然面臨的邏輯困境。如果承認整體由部份組成,則它只可能有兩種組成方式:或者由不可分的單元組成,或者無限可分。如果是前者,則那單元本身必然具有一定數量,倘如此,則我們立刻面對著明顯的邏輯矛盾:世上哪有什麼數量是不可分的?但如果整體無限可分,則我們又面臨另一矛盾:無限數量的成份加起來,竟然會等於一個有限的總量!這裡引入了一個「公理」作為前提:「有限的整體不能由無窮多的成份組成」。如果肯定存在是多,那麼它就會既是無限大,又是無限小。因為任何數量都可以無限分割,若分割的結果等於零,則總和是零,若分割結果不是零,則無限總和是無限大。巴門尼德認為,運動,或者叫變化,是不存在的。芝諾悖論的大意是:運動就是物體在有限的時間內,從一點到達另一點。但是,任何距離都可以分成無窮個小間隔。在有限的時間內,穿越無窮個間隔,是不可能的。所以,運動也是不可能的。他們得出結論:雖然經驗和感覺告訴我們,變化是存在的,但從理性上看,這只是很真實的幻覺。普羅泰戈拉(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智者的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由於民主政治的需要,出現了一批以教授演說的論辯術為業的思想家,被稱為「智者」。他們討論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問題,而集中到人類社會政治倫理方面來,「人」成為研究的中心。否認客觀真理的存在。 普羅泰戈拉宣稱:「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的這一命題是以他對感覺的認識為前提的。普羅奉戈拉認為,事物就是人們感覺到的那個樣子,感覺是一切知識的來源。而只有人,才能夠成為判斷知識的標準。人通過自己的把握,使得那些為我們感覺到的東西,成為我們的知識。每個人都是萬物的尺度,於是當人們意見分歧時,就沒有可依據的客觀真理可以說哪個對、哪個錯。這一學說本質上是懷疑主義的,並且其根據的基礎是感覺的"欺騙性"。普羅泰戈拉認為人以自身的感覺獲得知識,也以感性的慾望和私利的追求作為道德的標準。因此,道德是因人而異的。普羅泰戈拉認為變動不居的感覺現象是真實的,萬物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的。斷言每個人的感覺都是可靠的,人們對一切事物都根據各自的感覺作出不同的判斷,無所謂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提出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事物對於你就是它向你呈現的樣子。對於我就是它向我呈現的樣子,而你我都是人」。,認為事物的存在是相對於人的感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是怎樣。由此又斷定"知識就是感覺",主張只要藉助感覺即可獲得知識。第二個命題是「任何命題都有與之相對的命題」。這個命題以「真理不存在」為基礎,是從第一個命題衍生出來的命題,它的本質是任何命題都是不真的,所以都存在與之相對的命題。據柏拉圖分析,一個命題也許比另一個命題更好一些,但絕不可能比另一個命題更真一些。比如健康人與色盲患者看到的東西不同,也許我們傾向於健康人所看到的要好一些,但健康人和色盲患者所看到的一樣是不真實的。不過這個命題確有其有效性,因為整個哲學史就是它的證據——哲學史上就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他是第一個自稱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臘第一位公眾教師,還是第一個收學費的人。「這是因為知識比無知有價值。」 他專門教人家詭辯術和打官司。他收了一個想當律師的學生,師生簽訂合同:學生先交一半學費,另一半學費,等學生畢業後第一次官司勝訴後交付;如果官司敗訴,就無須再交這一半學費。結果學生畢業後,就因為不交學費被老師告上法庭。老師說:如果法庭判決老師勝訴,根據判決,學生必須交另一半學費;如果法庭判決老師敗訴,根據當初簽訂的合同,學生也必須交另一半學費。無論輸贏,學生都必須交另一半學費。他的那位學生則說:如果法庭判決學生勝訴,根據法庭判決,學生不用交另一半學費;如果法庭判決學生敗訴,根據當初的合同,學生也不用交另一半學費。無論輸贏,學生都不用交另一半學費。高爾吉亞(前483-374年)他否認了知識的可能性,任何現象都不存在。高爾吉亞提出了三個命題:(除了個人的自覺以外)無物存在;如果有物存在,也不可知。即使可知,也無法告訴別人。根據這三個命題,他認為哲學是毫無意義的思想。高爾吉亞認為,知識是主觀的、相對的;並以此為事實,論證了「一切皆為虛妄」的觀點。巴門尼德認為存在是唯一、不變、永恆,高爾吉亞要顯示出,得出巴門尼德的結論,與得出「世上什麼東西都沒有」的結論一樣容易。高爾吉亞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並論證了相反的觀點,以便向人們表明:既然被當做絕對不變的真理都有相反的說法,其他道理還能例外嗎?高爾吉亞的這種一切皆無、一切都不可知、一切都不可言說的主張,鮮明地體現了懷疑主義智者清楚而令人信服地描述了自然界和知覺著的個人之間存在的鴻溝。他們還強調,確認名稱、概念和外界事物之間關係是困難的。事實上,智者清楚地意識到,要證明任何事物外在地(自然地)存在也很困難。智者還提出了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一個人能知道另一個人意識中的什麼呢?人們至今尚未給出滿意答案。蘇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思維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 心靈的轉向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從蘇格拉底開始,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肉體是「多」,它是可以聚合和分解的;而靈魂是「一」,是單一的東西,沒有部分,它不能分散,因而也無所謂聚合,所以靈魂不會生滅,它永恆存在。這種單一性的東西,不是物質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實體。蘇格拉底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一、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認為,自然哲學家們在哲學對象、目標、途徑、方法等問題上的看法都是錯誤的,他們不去關心自身而去關心自然,而且對於宇宙萬物本原的探討以感官物為依據,以自然物為原因,所以自以為是,眾說紛紜,讓人無所適從。事實上,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並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亦即「善」。由於認識自然的本性為我們所不及,所以哲學真正的對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認識人自身中的善。蘇格拉底在批判自然哲學家和智者的基礎上,開始正本清源,擯棄感覺高揚理性,是哲學從求勝求智轉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識為人之本性,從而豎起了理性主義的大旗,劃時代地實現了西方哲學發展史上一次重大轉折。二、德性即知識認識行善還是作惡,關鍵取決於他的知識,因而每個人在他有知識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無知識的事情上是惡的。正確的行為來自正確的思想,美德基於知識,源於知識,沒有知識便不能為善,也不會有真正的幸福。三、靈魂不滅說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肉體是「多」,它是可以聚合和分解的;而靈魂是「一」,是單一的東西,沒有部分,它不能分散,因而也無所謂聚合,所以靈魂不會生滅,它永恆存在。這種單一性的東西,不是物質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實體。蘇格拉底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四、「助產術」教學法指的是在與學生談話的過程中,並不直截了當地把學生所應知道的事情告訴他,而是通過討論問答甚至辯論的方法來揭露對方認識中的矛盾,逐步引導學生自己最後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這就是「辯證法」一詞的最早來源。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走過市場,看了琳琅滿目的貨物,他吃驚地說:"這裡有多少東西是我用不著的!"是的,他用不著,因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足的。人生的智慧就在於自覺限制對於外物的需要,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惟在無待外物而獲自由這一點上尚可與神比攀。蘇格拉底說得簡明扼要:"一無所需最像神。"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把萬物的本原歸結為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原子與虛空生成宇宙),它們沒有性質上的差異,只有形狀、排列、狀態的不同。萬物是由原子組合而成的。 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晚年,據說因為認為正是感官的存在使他無法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把自己的眼睛都給刺瞎了!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臘哲學家,其主要哲學思想是理念論。柏拉圖認為我們感覺到的種種變動的、有生滅的具體事物,只是現象,它們是相對的,它們的本質是一個同名的、永恆不變的、絕對的「理念」。比如,具體的美的事物有無數個,「美的理念」卻只有一個,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為目的,不斷地追求它,卻永遠不能達到它。所以,理念是具體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體事物之外,並且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人對理念的知識是先驗的,只要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覺就可「回憶」起來(見回憶說)。希臘哲學家開始都是在物質世界中尋求事物的穩定本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改變了這一研究方向。柏拉圖在物質世界以外尋求事物的本原,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理念論認為感性的具體事物不是真實的存在,在感覺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獨立的、真實存在的理念世界。 認識論 柏拉圖在理念論的基礎上,區別了真知和意見。意見屬於感覺的範圍。感覺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識,只給人以變化的、矛盾的、混亂的印象,不能使人得到不變的,必然的真理。真理應以理念世界為對象。只有理念才是真實存在的,才是真理;感覺世界只不過是和理念相似的東西,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圖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中說明,人在現實的感覺世界中,如同在黑洞中探索而背向著洞口,當人們回頭時,看到洞外的陽光,即看到光輝燦爛的理念世界,才是看到了真理。柏拉圖「洞穴喻」。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視頻)http://v.pps.tv/play_35DZLS.html狄奧根尼(前412—324)他一生大部分時光都在希臘的克林斯城邦度過,那是一個富裕、懶散、腐敗的城市,他是一個傳教士。他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那就是「重鑄貨幣」:拭去人類生活上面的金銀蒙塵,揭除陳規陋習的假面具,重新印上人類生活的真正價值。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揭露大多數傳統的標準和信條的虛偽性,號召人們恢復簡樸自然的理想狀態生活。後來他師承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則發揚了老師的「犬儒哲學」,試圖顛覆一切傳統價值。他從不介意別人稱呼他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樣活著」。人們把他們的哲學叫做「犬儒主義」(Cynicism)。他的哲學思想為古希臘崇尚簡樸的生活理想奠定了基礎。 「一個哲人,即便他身為奴隸,也是他人的自然統治者,就像醫生是病人的導師一樣。」他居住在一隻木桶內,過著乞丐一樣的生活。每天白天他都會打著燈籠在街上「尋找誠實的人」。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訪問他,問他需要什麼,並保證會兌現他的願望。第歐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閃到一邊去,不要遮住我的陽光。」亞歷山大大帝後來說:「我若不是亞歷山大,我願是第歐根尼。」亞歷山大託人傳話給第歐根尼,想讓他去馬其頓接受召見。第歐根尼回信說:「若是馬其頓國王有意與我結識,那就讓他過來吧。因為我總覺得,雅典到馬其頓的路程並不比馬其頓到雅典的路程遠。」有一次亞歷山大問第歐根尼:「你不怕我嗎?」第歐根尼反問道:「你是什麼東西,好東西還是壞東西?」答:「好東西。」第歐根尼說:「又有誰會害怕好東西呢?」—————————————————莊子(前369~286)形形者無形 莊子說:「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認為道是無形的,無形即不能用數量分解、表達;道是無限的,無限即沒有數量可以窮盡。因此,道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用概念把握。莊子認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得出不可知論的結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譯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就只能弄得疲睏了。養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聲,也不做壞事而觸犯刑律,把順著自然規律去做,做為處事的法則,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享盡天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萬物一齊」,感覺經驗是相對的,理性思維更是如此。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和虛幻。皮浪(Pyrrhon,前365或360年——前275或270年),古希臘懷疑派哲學家。皮浪:「最高的善是不做任何判斷。」著名的口號:「不作任何決定,懸擱判斷」。他否認現象的真實性,認為我們不能說它「是」,只能說它「顯得如何」,「看來如何」。皮浪為代表的懷疑論認為,對事物不能有任何知識,甚至不能肯定它們究竟是存在還是不存在,最好對一切保持不肯定的態度,不作任何判斷,以免引起無謂的爭論和煩惱。皮浪主張對一切要無動於衷,以求得心靈上的平靜。他甚至說,聰明的人應當象豬一樣不動心。皮浪是古希臘懷疑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認為,感覺是我們感受外在世界的唯一通道,但感覺又是不真實的,所以,感覺並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真理,什麼是錯誤。皮浪並不否認現象的存在,他承認感覺,把它看做是感官印象的必然結果,但他否認現象的真實性,認為我們不能說它「是」,只能說它「顯得如何」,「看來如何」。由於所有的事物都是變化的、不確定的,因而感性事物是不真實的,事物之間也沒有固定的差異。最為明顯的是,對於每一個命題我們都可以提出一個相反的命題與之對立,而且兩者都有同樣的價值和效力。據此,他認為,我們的感覺和意見並不能告訴我們真理或錯誤,我們一點也不能相信它們,應該保持不介入,無意見,不動搖,對任何一個東西都說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為是和非,又不同為是和非。為此,他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口號:「不作任何決定,懸擱判斷」。「懸擱」的意思就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為真理只有一個,在感覺的範圍內,除了心靈的平靜之外,一切都無差別,一切都無實在性。真正採取這種態度的結果首先是沉默,然後就是沒有任何煩惱。獨斷的威脅我們不能說現象是什麼只能說它顯得是什麼或看來是什麼列如蜜對我們顯得是甜的但它本質上是否也是甜的我們認為是一件可疑的事情因為這不是一個現象而是一個關於現象的判斷倫理方面的事情也是如此他堅持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因而否認事物有美或丑公正或不公正的性質認為只是風俗和習慣指導著人們的行為他之所以不作判斷是為了避免獨斷,因為任何命題都有一個對等的反命題與它對立二者都有同樣的價值和效力參考視頻:物質以外的奧秘http://tv.guanzizai.com.cn/video/824.html————————————————————二、近代哲學400-1400年十個世紀基督教會的「泛神論時代」1400-1600年的「文藝復興時代」1600-1800年笛卡爾的「近代哲學」——「泛哲學時代」,史無前例地孕育出了全世界第一個「工業文明」的雛形。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歐洲大陸興起的試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亞里士多德的黑格爾的哲學,——————————————————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陸九淵(1139-1193) 象山先生陸九淵。陸九淵四歲時仰天俯地,用稚嫩的心靈琢磨:「天地何所窮際?」苦思冥想,以致不食不睡,疑團橫亘心中十年。陸九淵十三歲時,讀古書到宇宙二字,見解者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於是忽然省悟道:「原來無窮。人與萬物,皆在無窮之中。」提筆寫下:「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做聖人的道理不用別尋他索,其實就在自己心中,他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陸晚年之時這樣解釋我心即宇宙: 「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 「人須閑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立身其中,須大作一人。」 此之「大作一人」,非是自大狂,而是進入與天地合德的境界,於是此時之心學,恢復了早期儒學陽剛雄健的人生姿態,恢復了儒學的「大丈夫」風采:「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 陸九淵超越當時流行的學術潮流,師古——直承孟子的心性論,師心——發現自己的本心,於是開「心即理」之說,震動天下。鵝湖大辯論1175年6月,陸九淵與朱熹在江西上饒的鵝湖寺會晤,研討治學方式與態度。朱熹主張通過博覽群書和對外物的觀察來啟發內心的知識;陸九淵認為應「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所謂「心即是理」,毋須在讀書窮理方面過多地費功夫。雙方賦詩論辯。陸指責朱「支離」,朱譏諷陸「禪學」,兩派學術見解爭持不下。這就是史學家所說的「鵝湖之會」、「鵝湖大辯論」。南康之會(1181年),辨志:義利之辨他認為,儒家以義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問題是辨志。人的認識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習染,而習染的結果卻決定於你的志向如何。《陸九淵年譜》上有這樣的記載:「淳熙八年辛丑……訪朱元晦於南康。時元晦為南康守,與先生泛舟樂,曰:"自有宇宙以來,已有此溪山,還有此佳客否?』」朱熹言「理」,側重於探討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陸九淵言「理」,則更偏重於人生倫理。朱熹以讀書(道學問)為總樞紐,陸九淵以尊德性為總樞紐,朱陸言「理」,他們的哲學思想、思維邏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容。朱熹以理為本,意在尋找萬物之後決定萬物的終極本質。他首先著眼的是自然,意在從自然規律中歸結出「所以然」的本體,並把「所以然」推到「所當然」,把「形而上」的當然之理當作人生活動、道德意識的根源。這樣,朱熹實際上是以「物」為認識對象,做出知性的概括,歸納為「理」。故此他重視語言的表達與傳授,邏輯的概括與抽象。在方法上則崇尚讀書、斟酌文字,要人以讀書為窮理的主要方法。與朱熹相對,陸九淵是把「義利之辨」的價值轉換放在首位。陸九淵從他所處的時代中政治的腐敗,思考到科舉的弊病,以為當務之急是救治人心,轉變人的立場。他認為多懂得道理並不能改變人的思想,因為知識的背面,有決定人知識方向的東西,這就是「志」,即為人的根本,做事的動機。陸九淵以道德主體為本體,他所追求的實際上是一種理性。他以直覺為本體,而認為這種本體雖超越於人的知識之上,卻又不離人的知識。所以他強調尊德性,而又要以求知的手段充實本體,來作為德性的補充。明代的王陽明(1472——1528),集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之大成,有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學叫做「心外無物」。就是說,萬事萬物,包括月亮、太陽……都存在於他的心中。 龍場悟道後,陽明自覺有一種打骨出髓的感受,明白所謂天理物理,所謂聖人之道,全在個人心中,全在自己與生俱來的稟性之中。 陽明道:「聖人之道,我性己足。過去從外物求天理是捨本逐末了。由外及里的路子整個是一場誤會。」乃知「格物致知之旨」,後由此而致「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說,自成體系,正式豎起心學大旗。《傳習錄》。據說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1496年,他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無法動用悲傷的表情了,於是都來安慰他。他的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他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先生五十歲那一年,有一天他到江蘇鎮江金山寺那裡去遊覽,「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去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知和行並非相互脫離的環節,而是統一在人的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的。有學生反問他,說有人懂得盡孝的道理卻不去做,這不是分離的嗎?對此王陽明答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說他懂了某個道理卻做不到,那就不是真懂。 知與行不能分離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技術的統治下,我們已經陷入靈肉分離、主客二元的困境。此時,王陽明的思想向我們透出東方智慧的雋永魅力。 「人人心中有良知」 良知不僅是儒家的本心,同時也是佛家的妙智,面對特別險惡的政治環境,對自己要有絕對的信心,尤其是遭到讒言誣陷時,就更需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所以王陽明說:「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只是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笛卡爾Descartes(1596~1650)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是公認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奠基。笛卡爾說,要尋找這塊基石,必須採取普遍懷疑的態度,對現今的所有知識和觀念進行徹底普遍的審查,任何東西都不能放過。人的感官經驗不容懷疑嗎?不對!人的感官知覺經常因人而異,因此是不確定的。外在的表象不容懷疑嗎?也不對!我們的感覺器官所接觸到這個外在世界其實和夢境中呈現的外在世界其實沒什麼區別,因為在當時看來都是真的。通過感官從外面得來的,常常是混亂的錯覺,笛卡兒的著名「夢論」就是「我到底是在夢中還是醒著?」他認為,「沒有什麼確定的標準來區分"做夢』和"清醒』,因此,我相信自己現在正坐在壁爐邊很可能是虛假的。」他甚至認為整個客觀世界,包括天空、大地、顏色、形狀、聲音等等,都有可能是某個惡魔故意製造出來騙人的幻覺。(笛卡兒《沉思錄》)貝克萊(1685~1753年),存在即被感知根本否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覺或感覺的複合,觀念的集合等等。感覺、自我意識是真實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即貝克萊所指出的「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就是被感知」「對象和感覺就是一種東西」等等。貝克萊的理論是「非物質論」(Immaterialism),認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進行思考的心靈(Mind)和不能進行思考、只存在於心靈之中的觀念(Proception)。物質(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為它被證明是一種沒有性質的物理客體(參看貝克萊的早期著作)。我們能夠感知到主觀存在的觀念,經驗到作為客觀實體的心靈。第一,物質就是「虛無」。貝克萊深知物質概念是一切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者的基石,他認為,物質是一個虛構的詞,不表示任何實在的東西,在人的心中也沒與之相應的觀念。由此得出結論,物質就是「虛無」,他譏笑唯物主義者說:「假如你願意的話,你可以把物質一詞用成和別人所用的無物一詞的意義一樣」。第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認為,人們認識的對象就是觀念,觀念並不反映觀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觀念之外就沒有任何事物,人們平常所說的事物,不過是觀念的各種不同的結合而已。例如,我們看到一個圓的形狀、紅的顏色,嗅到香的氣味,把這些感覺集合起來,人們就用蘋果這個名稱來表示它,並把它當做一個單獨事物來看待。由此得出結論,事物就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借兩個叫費羅諾斯和海拉斯的人的辯論,否定物質的存在。例如海拉斯認為有誰也不感知、不在任何人心中的房子。費羅諾斯回駁說:這房子就在海拉斯心中。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0日):「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荒謬的,這種學說說來真是人心和哲學的恥辱,雖然荒謬絕倫,可是它最難駁斥。」休謨(DavidHume,1711-1776年)休謨: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么?既然我們完全浸蘊於一個自為一體的感知框架中,我們永不可能知道我們的感知經驗背後是否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經驗動因主體;如果真有一個,那個動因主體將由於同樣的理由對他/她/它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休謨:因果聯繫無必然性除了知覺材料之外,我們對外界物體的存在沒有任何知識。「心中除了知覺以外……再沒有其他東西存在,而一切觀念又都是由心中先前存在的某種東西得來的,因此,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想像或形成與觀念和印象有種類差別的任何事物的觀念。」自然的奧秘對我們總是隱藏的,我們不可能認識外界事物的真正性質,人的知覺就是知識的界限。「除了在這個宇宙中產生出來的觀念以外,我們也再沒有任何觀念了。」(休謨《人性論》)休謨:「認識源於經驗,感覺之外,經驗就沉默了。」 休謨——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 「除了哲學和一般學問的鑽研而外,我對任何東西都感到一種不可抑制的嫌惡。」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 康德——人為自然立法康德有名言曰:「理性為自然立法」。「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康德認為,芝諾悖論中的矛盾其實是人類時空觀念中固有的,因此,無論時間還是空間其實都不是真實的。時間和空間並非事物的屬性,而是我們感知事物方式的屬性。它們不過是我們感知的形式而已,是我們的頭腦把時間和空間強加給了客觀世界,而不是客觀世界把時間和空間強加給咱們的大腦。從芝諾悖論中,康德看到了對「無窮」的理解超出了人類的理性能力。只要我們試圖去思考這一問題,無論是「無窮大」還是「無窮小」,都會遇上不可調和的邏輯矛盾。 康德1770年提出的就職論文《感覺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標誌著過渡時期的開始。他認為人感覺到的只是現象,理智世界才表象真實的世界。康德認為人們所得到的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知識是純主觀的,絲毫不反映作為客體的物自體。 空間是外感官的形式,時間是內感官的形式。一切來自外面的感覺,都在空間裡面;意識中的一切觀念,都在時間裡面。由於來自外面的感覺,必定也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所以,空間是外來觀念的先天條件,時間是不拘內外一切觀念的先天條件。 但是,如果離開了人,就不能說事物仍然在空間、時間裡面,這時顯然無法承認事物原來就有空間、時間性質。空間、時間的性質是人的感性形式印記,並非事物自身的性質。正是基於這種觀點,康德得出我們的認識對象只是現象而非物自體的結論。空間、時間只是現象存在的必然條件,超出現象,無所謂空間、時間,從而認識只限於現象,不能認識物自體。本體屬於人永遠不能認識的範圍。 ————————————————三、進化論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一,生命是怎樣起源的?形成基本的組成材料是很容易的,但要使它們組合在一起就另當別論了。許多科學家認識到,要從沒有意識的物質中產生意識,這需要奇蹟的發生,而唯物論是不承認有超自然現象的,換句話說,這是不可能的。生命起源的出現,要以如此眾多的條件去滿足它的實現,幾乎是個奇蹟。人類的起源 在《物種起源》發表之際,達爾文曾說:「只有人類的進化,怎麼都不可能用我的進化論來說明。」的確,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人類的進化太快了。以人為例,進化論者認為,人類誕生的歷程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200萬年前)----原人(代表為Beticonturops,50萬年前)--舊人(代表為Neanderthalian,10萬年前)----新人(5萬年前)----現代人類(5千年前)。 在這一過程中,人腦容量以爆炸般的速度增大。而現代人類產生後,進化又彷彿突然消失了,五千年來人的腦容量基本未變。再看腦細胞數量,現代類人猿為10億個,而現代人類約為140億個。單從數位上看是增大了14倍,但智力水平卻發生著跳躍性的變化,這些證據強烈地暗示:這個進化樹是不正確的。這些物種也許根本沒有任何親緣關係,而進化論者只是按時間順序把它們拼湊在一起而已。二,突變是怎樣導致進化的?基因突變是進化的原料,但許多基因序列在數百萬年中,除了積累不會改變氨基酸遺傳密碼的中性物質外很少發生變化。寒武紀生物大爆炸恰恰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反例。大約在五億三千萬年前,在短短的幾萬年內,幾乎現在所有生物的門同時出現在地球上。從海洋里巨大的管狀蠕蟲,甲殼類到較為高級的脊索動物並存。如果進化確如達爾文所言由點滴的,漸進的方式進行,那麼數百萬年的時間無論如何也不足以完成這一歷程。在寒武紀之前,不僅多細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動物群為代表的、迄今所發現的新元古代的各種化石中,尚無一種可以確認為已知動物門的祖先。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動物門類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現代達爾文主義者亦無法解釋,稱之為「謎中之謎」,事實上寒武紀生物大爆炸是進化論不可逾越的障礙。 《審判達爾文》一書的作者約翰遜(PhilipJohnson)做了這樣的總結:"化石向我們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現的某種有機體,沒有逐步進化的任何痕迹......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不管氣候和環境如何變化,也不變了。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如果進化存在,必然存在進化過程中物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否則進化就是謬論。在邏輯上,過渡類型的化石也就成了進化論的三大證據之一;而事實上,這方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用,達爾文等人猜想20世紀會找到明確的證據,結果現代的人一著急就自己偽造證據。發生了數起偽造的「進化論證據」始祖鳥化石是偽造的(互聯網)在從猿到人的問題上,尋找過渡物種「類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學的「十大懸案」。數次宣布的人類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年發現的人和猿之間的過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塊猿的頭骨和相距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湊出來的,學術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卻還在宣傳。直到1984年「嘉伯人」才被新發現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但後來的鑒定中,露茜也被大部份學者否定了,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露茜是一種絕種的猿,和人無關。6具「始祖鳥化石」的相繼問世,轟動了世界,成為鳥類和爬行動物之間過渡物種的典範。後來鑒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一具擁有者堅決拒絕拿出來做任何鑒定。最初的「發現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進化論了,找不出證據只好自己偽造。而教科書中,對始祖鳥和露茜的造假之事不予更正,繼續蒙蔽公眾。三,新的物種是怎樣形成的?「不能分拆的複雜系統」是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達爾本人也曾在《物種起源》中這樣道到:「如果有人能證明所有存在的器官不是由無數的、漸進的、微小的變化而來,我的理論就徹底崩潰了。」然而,正是這個結論與當代的科學實驗怎麼也對不上號,因為器官發生作用時,是許多條件的綜合反映,離開了任何一個條件,這個器官就不能發生任何作用。比如說眼睛。 我們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一個複雜精密的計算機程序,隨意的改動一兩個字元能夠產生更高級的程序嗎?當然不能。基因突變也是這樣。差錯造成的突變一般是單個礆基的變化,這種變化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各種缺陷、畸形、致死,在自然條件下具有生存優勢的沒有發現一例。為了增加突變率用於研究,科學家們使用了各種方法增加突變的幾率,製造了大量的突變體,也沒發現向高等方向進化的類型。 FredHoyle爵士說,進化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捲整個廢料廠的颶風來裝配747噴氣機一樣。四, 進化論不僅誤導了整個生物學,而且誤導了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誤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它給人類文明造成的潛在的禍害,是觸目驚心的:它讓人把宗教和道德善惡視為欺騙,敗壞精神寄託和道德制約;它告訴人們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在競爭中採取各種手段發展自己;讓人們相信反傳統、反潮流的畸變可能出現更進化的、更好的結果;它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讓人相信人的本性來源於動物;西方心理學進一步發展認為:人的慾望是人最本質的本性,甚至是進化出來的最好的本性,為物慾橫流和倫理的敗壞從科學上解除了約束,這種宣傳已經充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種種這類敗壞的因素滲透進現代常人社會的一切,潛在地推動了人類道德的滑坡。五、人擇原理生物中心主義:為什麼生命和意識是理解宇宙真實本質的關鍵作 者:(美)蘭札 等著,朱子文 譯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年02月生物中心主義主張生態倫理學的原則應以生物為中心建立,以生物的利益為出發點。它的代表人物泰勒(Paulw.Taylor)認為,所有生物都是道德主體,非生物的自然則是道德客體。道德主體具有推舉道德代理者的資格。道德代理者必須具備下述三個條件:(一)有充分發達的自我辨識意識;(二)能認識到與其他物種間的關係;(三)能肩負起協調道德主體與客體間的各種關係的職責。顯然,只有理智健全的人類才符合這些條件,因而只有人類...參考視頻:《揭開生命的奧秘》//v.youku.com/v_show/id_XODg4OTYwNjc2.html————————————————四、現代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現象學胡塞爾(1859~1938) 現象學不是一套內容固定的學說,而是一種通過「直接的認識」描述現象的研究方法。胡塞爾賦予「現象」的特殊含義,是指意識界種種經驗類的「本質」,而且這種本質現象是前邏輯的和前因果性的,它是現象學還原法的結果。現象學不是一套內容固定的學說,而是一種通過「直接的認識」描述現象的研究方法。現象學所說的現象既不是客觀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觀存在的經驗事實或馬赫主義的「感覺材料」,而是一種不同於任何心理經驗的「純粹意識內的存有」。 現象學具體操作步驟的直觀與作為現象學普遍原則的直觀;前者可以概括在維特根斯坦所說的「不要想,而要看!」中,後者則主要是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所說的「面對實事本身!」;前者排斥抽象的概念、空泛的語詞,後者排斥傳統的成見、固守的教條。胡塞爾說,「本質」是通過「直觀」獲得的,有一種「觀念直觀的抽象」。維特根斯坦(1889—1951)言詞即行為。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需要注意的是,維特根斯坦認為,不能說的部分更重要,通過說能說清楚的,界定不能說的部分,並且是唯一嚴格的界定方式。)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語言是存在的家園——海德格爾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海德格爾詞語破碎之處,無物可存在(源出於20世紀德國著名詩人蓋奧爾格的《詞語》一詩)。海德格爾認為,反思的意識儘管重要,但必須首先研究意識經驗背後更基本的結構,即所謂前反思、前理解與前邏輯的本體論結構──此在(da-sein)結構。只有通過對這一基本結構的研究,才能了解意識和先驗自我的可能性及其條件,從而揭示隱蔽的「存在」。「存在哲學」:①反對以往一切從認識論角度研究世界的哲學,特別是唯物主義和傳統的理性主義哲學;②把孤立的、非理性的個人存在,當作全部哲學的基礎和出發點;③把外部世界看作偶然的、沒有確定性的、無意義的、荒誕的、與個人相敵對和疏遠的世界。人們所說的存在,並不是世界存在,而是「此在」。所謂的客觀物質世界,只是人意識的一種反映。蘇格拉底的「自知其無知」、柏拉圖摒棄現實世界而窮究不死的靈魂,被認為是對存在主義追問個人內心世界的啟示。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命題,被改造為「我在故我思」。強調本體論、世界觀問題在哲學中具有首要意義,海德格爾就將他的哲學稱為「基本本體論」,薩特稱他的哲學為「現象學本體論」。他們認為,傳統哲學的錯誤不在於研究本體論問題,而在於其研究方向不對。他們改變了研究方向。海德格爾認為,傳統哲學的本體論是在沒有弄清楚存在本身的含義或者說存在究竟是怎樣「在」以前,就回答它們是什麼,以存在者是什麼的問題代替了什麼是「在」的問題。他指出,傳統哲學所說的存在究竟是否「在」,其實也是尚未確定的,因而這樣的本體論是沒有根基的。在他看來,在研究存在究竟是什麼以前,先要研究存在究竟怎樣「在」,而且只有「在」才是一切存在者存在的基礎和根源。因此,他認為要克服以往本體論的錯誤,關鍵就在於從對「存在者」的研究轉向對「在」的研究。他的基本本體論正是一種追問「在」的問題的本體論。他進而指出,首先應當追問人的存在,因為只有人才能領悟到自己的「在」。他把這種領悟到自己「在」的人的存在叫做「存在」,而把個人對「在」的領悟本身或各種特定的對「在」的領悟方式,叫做「此在」。他認為,正是這種對「在」的領悟即「此在」,成了通向一切其他存在的門戶。海德格爾還強調不能藉助感覺、思維等認識形式,揭示或澄明「此在」的「在」。他認為個人只有處於煩、畏、死等心理狀態下才能體驗到本真的「在」。因此,在海德格爾那裡,煩、畏、死是「此在」的在「此」的本真狀態。 認識論 則強調本體論的優先地位,要求不把人當作對象。薩特(1905—1980)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薩特把「存在先於本質」這個命題當作存在主義的理論核心。薩特把存在分為兩類,認為自然界的存在是一個巨大的虛無,只有人的主觀意識才是真實的。 耿寧,1937年10月出生於瑞士伯爾尼。1961年以《胡塞爾與康德———關於胡塞爾與康德和新康德主義之關係的研究》(海牙,1964年初版,1984年二版)為題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完成哲學博士學業。此後他根據胡塞爾遺稿主編了以《交互主體性現象學》為題的《胡塞爾全集》第13、14、15卷(海牙,1973年)。在此之前,他以《哲學的觀念與方法———一門理性理論的主導思想》這一著作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得教授資格,並從1974年起在那裡執教至1979年。在1979年至1984年間,耿寧先生先後在台灣大學、南京大學與北京大學,以及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潛心學習中國哲學。 「哲學的恥辱」或「人類理性的醜聞」 即哲學或人類的理性不能從認識論上證明外部世界的存在。懷疑主義是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最精深的難題之一。這從一些頂尖哲學家的評述中可以看出:康德斷言,我們沒有任何令人滿意的證據來反駁否認外部世界存在懷疑主義,這是「哲學和人類理性的恥辱」。黑格爾宣稱:「自古以來,直到如今,懷疑論都被認為是哲學的最可怕的敵人」 狄德羅和康德都提出了著名的"哲學的恥辱"說,即哲學或人類的理性不能從認識論上證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貝克萊明確反對物質的存在,認為"物質是虛無"。貝克萊反對物質的存在是因為他認為"空間"是主觀的、相對的觀念,沒有物質的存在之所。康德則對貝克萊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主張有"主觀的"但是"絕對"的空間,從而為現象和本體("物質")留下了存在之所,證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梅絡-龐蒂在1945年的《知覺現象學》「前言」中便曾發問:「什麼是現象學?在胡塞爾最初著作半世紀之後。還提出這個問題,可能顯得很奇怪。可是這問題離解決還遠著呢?」[8]伽達默爾也曾說,「幾乎每一個可以划到現象學運動中去的學者都提出過"現象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並且對問題的回答都各不相同。」[9]如今又是半個世紀過去,而問題看起來仍然沒有能夠獲得完全解決的跡象。在這裡,所謂「哲學什麼也證明不了」的「哲學的恥辱」[10]似乎重又成為現象學的「恥辱」。就此而論,現象學對哲學的改造和創新似乎很難說是成功的。————————————————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43c6a340100to0v.html?vt=4經典視頻:量子啟示錄(全息宇宙)六、量子物理學 量子,是自然的一種本性——分立性或非連續性。量子的發現者——普朗克1900年指出: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他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叫做量子。1801年,托馬斯·楊進行了一次光學實驗,即著名的楊氏雙孔干涉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光顯示出波粒二象性。1807年,楊整理了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雙縫干涉實驗,波動說再一次登上舞台.後來又有人做了單電子雙縫干涉實驗,世界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電子雙縫干涉實驗//v.youku.com/v_show/id_XNDI2MTc4MzY=.html「看一眼」就能影響實驗結果!這個現象要讓經典物理學家們瘋掉了!用一句話對「單粒子雙縫實驗」的神奇做一下概括:單粒子的存在狀態與信息有關,粒子以信息的形式分裂為二,同時穿過雙縫,自我干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解釋實驗的現象。單粒子的雙縫實驗:有力的支持了「任何物質都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的雙重屬性」,而波動性不再是「集體行為」,即使精確到一個個體,波動性依然存在,只不過存在的形式已不是純能量的波動,而是以一種「信息(或者說概率)」的形式。「同一主體同一時間,可存在於不同位置」的神奇之處,使愛因斯坦也不禁驚叫:「我不相信,上帝也會擲骰子」,然而事實證明它是正確的。 量子的發現者——普朗克,1900年12月14日,柏林亥姆霍茲研究所,普朗克演講的內容是關於物體熱輻射的規律,即關於一定溫度的物體發出的熱輻射在不同頻率上的能量分布規律。普朗克指出,為了推導出這一定律,必須假設在光波的發射和吸收過程中,物體的能量變化是不連續的,或者說,物體通過分立的跳躍非連續地改變它們的能量,能量值只能取某個最小能量元的整數倍。量子力學的誕辰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發表了他的大膽假設:「必須假定,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我認為意識為根本。我認為物質是意識的衍生。。。-TheObserver 1931/1/25作為一個把畢生都奉獻給最清晰頭腦的科學—物質的研究的人, 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我關於原子的研究結果: 沒有物質這麼回事,所有的物質只有在一種力量的影響下才得以創造和存在.這力量使一個原子粒子振動,並支撐這個最微小的原子太陽系. 我們必須假定這力量背後存在一個意識和智能心智.這個心智就是所有物質的母體. ----麥克斯.普朗克 19441905年的愛因斯坦也是這樣。在專利局裡蝸居的他在這一年發表了6篇論文,3月18日,是我們上面提到過的關於光電效應的文章,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說,這成為了量子論的奠基石之一。「狹義相對論」,質能方程e=mc2。1910年,盧瑟福:原子的「行星系統」模型。盧瑟福的實驗室被後人稱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幼兒園」。他的頭像出現在紐西蘭貨幣的最大面值——100元上面,作為國家對他最崇高的敬意和紀念。1913年,玻爾原子模型被提出的時候,28歲。1912年7月,丹麥玻爾完成了他在原子結構方面的第一篇論文,「曼徹斯特備忘錄」。1954年,玻爾回憶道:當我一看見巴爾末的公式,一切就都清楚不過了:原子只能放射出波長符合某種量子規律的輻射,說明在原子內部,它只能以特定的量吸收或發射能量。電子只能 在特定的「勢能位置」之間轉換。也就是說,電子只能按照某些「確定的」軌道運行,這 些軌道,必須符合一定的勢能條件,從而使得電子在這些軌道間躍遷時,只能釋放出符合 巴耳末公式的能量來。威廉·布萊克(WilliamBlake)那首著名的小詩:Toseeaworldinagrainofsand.*從一粒沙看見世界Andaheaveninawildflower*從一朵花知道天宸Holdinfinityinthepalmofyourhand*用一隻手把握無限Andeternityinanhour*用一剎那留住永恆1923年,德布羅意求出:電子居然是一個波!這未免讓人感到太不可思議。可敬的普朗克紳士在這些前衛而反叛的 年輕人面前,只能搖頭興嘆,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假如說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支持德布 羅意的話,他就是愛因斯坦。誰料愛因斯坦馬上予以了高度 評價,稱德布羅意「揭開了大幕的一角」。整個物理學界在聽到愛因斯坦的評論後大吃一 驚,這才開始全面關注德布羅意的工作。電子現在也被拉進有關光本性的這場戰爭,這使得戰 爭全面地被升級。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再僅僅是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現在的問題,是電 子到底是粒子還是波,你和我到底是粒子還是波,這整個物質世界到底是粒子還是波。海森堡(1901年-1976),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1925年《物理學雜誌》(ZeitschriftfurPhysik),並於7月29日發表。這無疑標誌著新生的量子力學在公眾面前的首次亮相。《論量子力學》(ZurQuantenmechanik),發表在《物理學雜誌》上。在這篇論文中,兩人用了很大的篇幅來闡明矩陣運算的基本規則,並把經典力學的哈密頓變換統統改造成為矩陣的形式。波恩於1926年7月將骰子帶進物理學:「……這裡出現的是整個決定論的問題了。」波恩和約爾當奠定了一種新的力學——矩陣力學的基礎。11月26日,《論量子力學II》在《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作者是波恩,海森堡和約爾當。這篇論文把原來只討論一個自由度的體系擴展到任意個自由度,從而徹底建立了新力學的主體。現在,他們可以自豪地宣稱,長期以來人們所苦苦追尋的那個目標終於達到了,多年以來如此困擾著物理學家的原子光譜問題,現在終於可以在新力學內部完美地解決。《論量子力學II》這篇文章,被海森堡本人親切地稱呼為「三人論文」海森堡的這一原理於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學雜誌》上發表,被稱作UncertaintyPrinciple。當它最初被翻譯成「測不準原理」,現在大多數都改為更加具有普遍意義的「不確定性原理」。1926年1月起到6月,薛定諤的論文叫做《量子化是本徵值問題》,他一連發了四篇以此為題的論文,從而徹底地建立了另一種全新的力學體系——波動力學。矩陣力學,還是波動力學?全新的量子論誕生不到一年,很快已經面臨內戰。哥本哈根詮釋1927年,由尼爾斯·玻爾和海森堡在哥本哈根合作研究時共同提出的。量子系統的量子態,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關鍵特色。波函數是個數學函數,專門用來計算粒子在某位置或處於某種運動狀態的概率。坍縮:波函數牽涉到一個事件會走向各種可能的結果的概率。可是當其中一種結果變為事實,其它的結果就不可能存在於真實世界。不確定性原理闡明,在量子系統里,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同時被確定。(海森堡)由於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互補原理,一個實驗可以展示出物質的粒子行為,或波動行為;但不能同時展示出兩種行為。(尼爾斯·玻爾)而當觀察者一掀開盒蓋,想要觀察到底貓是活的還是死的,這時候,波函數立刻會坍縮成活貓波函數或死貓波函數。假若貓是死的,則可以說貓是被觀察者的觀察這動作殺死的。玻爾搖頭說,「任何時候我們觀察電子,它當然只能表現出一種屬性,要麼是粒子要麼是波。聲稱看到粒子-波混合疊加的人要麼是老花眼,要麼是純粹在胡說八道。但是,作為電子這個整體概念來說,它卻表現出一種波-粒的二像性來,它可以展現出粒子的一面,也可以展現出波的一面,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去觀察它。我們想看到一個粒子?那好,讓它打到熒光屏上變成一個小點。看,粒子!我們想看到一個波?也行,讓它通過雙縫組成干涉圖樣。看,波!」`玻爾意味深長地說,「電子的"真身』?或者換幾個詞,電子的原型?電子的本來面目?電子的終極理念?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單詞,對於我們來說,唯一知道的只是每次我們看到的電子是什麼。我們看到電子呈現出粒子性,又看到電子呈現出波動性,那麼當然我們就假設它是粒子和波的混合體。我一點都不關心電子"本來』是什麼,我覺得那是沒有意義的。事實上我也不關心大自然"本來』是什麼,我只關心我們能夠"觀測』到大自然是什麼。電子又是個粒子又是個波,但每次我們觀察它,它只展現出其中的一面,這裡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觀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麼。」討論它「本來的顏色」是痴人說夢。誰又知道你看到的就一定是正確的顏色呢?假如世上有一半色盲,誰來分辨哪一半說的是「真相」呢?天曉得,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你戴上眼鏡看到的是真實還是脫下眼鏡看到的是真實?波和粒子在同一時刻是互斥的,但它們卻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統一在一起,作為電子的兩面被納入一個整體概念中。這就是玻爾的「互補原理」(ComplementaryPrinciple),它連同波恩的概率解釋,海森堡的不確定性,三者共同構成了量子論「哥本哈根解釋」的核心,至今仍然深刻地影響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終極認識。在舊的經典體系的廢墟上,矗立起了一種新的力學,由海森堡為它奠基,波恩,約爾當用矩陣那實心的磚塊為它建造了堅固的主體,而狄拉克的優美的q數為它做了最好的裝飾。在經典理論中,我們脫離一個絕對客觀的外部世界而存在,我們也許不了解這個世界的某些因素,但這不影響其客觀性。可如今我們自己也已經融入這個世界了,對於這個物我合一的世界來說,任何東西都應該是可以測量和感知的。只有可觀測的量才是存在的!`卡爾·薩根(KarlSagan)曾經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雖然不是直接關於量子論的,但頗能說明問題。「我的車庫裡有一條噴火的龍!」他這樣聲稱。「太稀罕了!」他的朋友連忙跑到車庫中,但沒有看見龍。「龍在哪裡?」「哦,」薩根說,「我忘了說明,這是一條隱身的龍。」朋友有些狐疑,不過他建議,可以撒一些粉末在地上,看看龍的爪印是不是會出現。但是薩根又聲稱,這龍是飄在空中的。「那既然這條龍在噴火,我們用紅外線檢測儀做一個熱掃描?」「也不行。」薩根說,「隱形的火也沒有溫度。」「要麼對這條龍噴漆讓它現形?」——「這條龍是非物質的,滑不溜手,油漆無處可粘。」反正沒有一種物理方法可以檢測到這條龍的存在。薩根最後問:「這樣一條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實體的,飄在空中噴著沒有熱度的火的龍,一條任何儀器都無法探測的龍,和"根本沒有龍』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能夠測量到的電子才是唯一的實在,這後面不存在一個「客觀」的,或者「實際上」的電子!換言之,不存在一個客觀的,絕對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們能夠觀測到的世界。物理學的全部意義,不在於它能夠揭示出自然「是什麼」,而在於它能夠明確,關於自然我們能「說什麼」。沒有一個脫離於觀測而存在的絕對自然,只有我們和那些複雜的測量關係,熙攘攘縱橫交錯,構成了這個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測量是新物理學的核心,測量行為創造了整個世界1929年,達爾文①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之後,這一意識坍縮猜想又為馮諾依曼,倫敦和鮑厄,以及維格納等人進一步研究。假若,波函數真實地存在,而坍縮完全地被否認。那麼,結果就是多世界詮釋。假若,波函數坍縮被認為是真實的,則會得到客觀坍縮理論。有些物理學家主張隱變數理論,波函數並沒有完備地描述量子態。許多物理學家贊成量子力學的不可詮釋。引述DavidMermin的名言[11]來概括,「閉嘴,計算!」,因此又稱為閉嘴計算詮釋。延遲實驗,其結果真的證明,我們何時選擇光子的「模式」,這對於實驗結果是無影響的。我們可以在事情發生後再來決定它應該怎樣發生!如果說我們是這出好戲的導演的話,那麼我們的光子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可以等電影拍完以後再由我們決定!這說明,宇宙的歷史,可以在它實際發生後才被決定究竟是怎樣發生的!這樣一來,宇宙本身由一個有意識的觀測者創造出來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雖然宇宙的行為在道理上講已經演化了幾百億年,但某種「延遲」使得它直到被一個高級生物所觀察才成為確定。我們的觀測行為本身參予了宇宙的創造過程!這就是所謂的「參予性宇宙」模型。宇宙本身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而其中的生物參予了這個謎題答案的構建本身!1927年,這已經是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了,也許,這也將是最著名的一次索爾維會議。那張「物理學全明星夢之隊」的照片,就是這次會議的合影。10月24日到29日,為期6天。主題是「電子和光子」玻爾回憶說,愛因斯坦有一次嘲弄般地問他,難道他真的相信上帝的力量要依靠擲骰子(obderliebeGottwürfelt)?上帝不擲骰子!這已經不是愛因斯坦第一次說這話了。早在1926年寫給波恩的信里,他就說:「量子力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種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它並不是真實的。這個理論產生了許多好的結果,可它並沒有使我們更接近"老頭子』的奧秘。我毫無保留地相信,"老頭子』是不擲骰子的。」波恩哀嘆說:「我們失去了我們的領袖。」埃倫費斯特氣得對愛因斯坦說:「愛因斯坦,我為你感到臉紅!你把自己放到了和那些徒勞地想推翻相對論的人一樣的位置上了。」「EPR佯謬」愛因斯坦仍然選擇戰鬥,他的身影在斜陽下拉得那樣長,似乎是勇敢的老戰士為一個消逝的王國做最後的悲壯抗爭。這一次他爭取到了兩個同盟軍,他們分別是他的兩個同事波多爾斯基(BorisPodolsky)和羅森(NathanRosen)。1935年3月,三人共同在《物理評論》(PhysicsReview)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名字叫《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可能是完備的嗎?》,我們用一個稍稍簡化了的實驗來描述他們的主要論據。我們已經知道,量子論認為在我們沒有觀察之前,一個粒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它的波函數彌散開來,代表它的概率。但當我們探測以後,波函數坍縮,粒子隨機地取一個確定值出現在我們面前。現在讓我們想像一個大粒子,它是不穩定的,很快就會衰變成兩個小粒子,向相反的兩個方向飛開去。我們假設這種粒子有兩種可能的自旋,分別叫「左」和「右」,那麼如果粒子A的自旋為「左」,粒子B的自旋便一定是「右」,以保持總體守恆,反之亦然。好,現在大粒子分裂了,兩個小粒子相對飛了出去。但是要記住,在我們沒有觀察其中任何一個之前,它們的狀態都是不確定的,只有一個波函數可以描繪它們。只要我們不去探測,每個粒子的自旋便都處在一種左/右可能性疊加的混合狀態,為了方便我們假定兩種概率對半分,各50%。現在我們觀察粒子A,於是它的波函數一瞬間坍縮了,隨機地選擇了一種狀態,比如說是「左」旋。但是因為我們知道兩個粒子總體要守恆,那麼現在粒子B肯定就是「右」旋了。問題是,在這之前,粒子A和粒子B之間可能已經相隔非常遙遠的距離,比如說幾萬光年好了。它們怎麼能夠做到及時地互相通信,使得在粒子A坍縮成左的一剎那,粒子B毅然坍縮成右呢?量子論的概率解釋告訴我們,粒子A選擇「左」,那是一個完全隨機的決定,兩個粒子並沒有事先商量好,說粒子A一定會選擇左。事實上,這種選擇是它被觀測的那一剎那才做出的,並沒有先兆。關鍵在於,當A隨機地作出一個選擇時,遠在天邊的B便一定要根據它的決定而作出相應的坍縮,變成與A不同的狀態以保持總體守恆。那麼,B是如何得知這一遙遠的信息的呢?難道有超過光速的信號來回於它們之間?假設有兩個觀察者在宇宙的兩端守株待兔,在某個時刻t,他們同時進行了觀測。一個觀測A,另一個同時觀測B,那麼,這兩個粒子會不會因為距離過於遙遠,一時無法對上口徑而在倉促間做出手忙腳亂的選擇,比如兩個同時變成了「左」,或者「右」?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不然就違反了守恆定律,那麼是什麼讓它們之間保持著心有靈犀的默契,當你是「左」的時候,我一定是「右」?愛因斯坦等人認為,既然不可能有超過光速的信號傳播,那麼說粒子A和B在觀測前是「不確定的幽靈」顯然是難以自圓其說的。唯一的可能是兩個粒子從分離的一剎那開始,其狀態已經確定了,後來人們的觀測只不過是得到了這種狀態的信息而已,就像經典世界中所描繪的那樣。粒子在觀測時才變成真實的說法顯然違背了相對論的原理,它其中涉及到瞬間傳播的信號。這個詰難以三位發起者的首字母命名,稱為「EPR佯謬」。因為愛因斯坦和玻爾根本沒有個共同的基礎。在愛因斯坦的潛意識裡,一直有個經典的「實在」影像。他不言而喻地假定,EPR實驗中的兩個粒子在觀察之前,分別都有個「客觀」的自旋狀態存在,就算是概率混合吧,但粒子客觀地存在於那裡。但玻爾的意思是,在觀測之前,沒有一個什麼粒子的「自旋」!那時候自旋的粒子是不存在的,不是客觀實在的一部分,這不能用經典語言來表達,只有波函數可以描述。因此在觀察之前,兩個粒子——無論相隔多遠都好——仍然是一個互相關聯的整體!它們仍然必須被看作母粒子分裂時的一個全部,直到觀察以前,這兩個獨立的粒子都是不存在的,更談不上客觀的自旋狀態!這是愛因斯坦和玻爾思想基礎的尖銳衝突,玻爾認為,當沒有觀測的時候,不存在一個客觀獨立的世界。所謂「實在」只有和觀測手段連起來講才有意義。在觀測之前,並沒有「兩個粒子」,而只有「一個粒子」,直到我們觀測了A或者B,兩個粒子才變成真實,變成客觀獨立的存在。但在那以前,它們仍然是互相聯繫的一個虛無整體。並不存在什麼超光速的信號,兩個遙遠的粒子只有到觀測的時候才同時出現在宇宙中,它們本是協調的一體,之間無需傳遞什麼信號。其實是這個系統沒有實在性,而不是沒有定域性。 玻爾所宣揚的「一個物理量只有當它被測量之後才是實在的」觀點,愛因斯坦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他在內心深處回敬道,「難道月亮只有在我看它時才存在嗎?」視頻: 量子空間生物科技---量子糾纏//v.youku.com/v_show/id_XNDg0MTQ4NDg4.html?from=y1.2-1-100.3.5-2.1-1-1-4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定諤貓」佯謬。薛定諤大為高興,稱讚愛因斯坦「抓住了量子論的小辮子。」受此啟發,他在1935年也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量子力學的現狀》(DiegegenwartigeSituationinderQuantenmechanik),文中的口氣非常諷刺。總而言之,是和哥本哈根派誓不兩立的了。在論文的第5節,薛定諤描述了那個常被視為惡夢的貓實驗。這個實驗雖然簡單,卻比EPR要辛辣許多,這一次扎得哥本哈根派夠疼的。他們不得不退一步以咽下這杯苦酒:是的,當我們沒有觀察的時候,那隻貓的確是又死又活的。不僅僅是貓,一切的一切,當我們不去觀察的時候,都是處在不確定的疊加狀態的,因為世間萬物也都是由服從不確定性原理的原子組成,所以一切都不能免俗。量子派後來有一個被哄傳得很廣的論調說:「當我們不觀察時,月亮是不存在的」。這稍稍偏離了本意,準確來說,因為月亮也是由不確定的粒子組成的,所以如果我們轉過頭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開始按照波函數彌散開去。於是乎,月亮的邊緣開始顯得模糊而不確定,它逐漸「融化」,變成概率波擴散到周圍的空間里去。當然這麼大一個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間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不過問題的實質是:要是不觀察月亮,它就從確定的狀態變成無數不確定的疊加。不觀察它時,一個確定的,客觀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頭,一輪明月便又高懸空中,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不能不承認,這聽起來很有強烈的主觀唯心論的味道。雖然它其實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那種哲學理論有一定區別,不過講到這裡,許多人大概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貝克萊(GeorgeBerkeley)主教的那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拉丁文:EsseEstPercipi)。這句話要是稍微改一改講成「存在就是被測量」,那就和哥本哈根派的意思差不離了。貝克萊在哲學史上的地位無疑是重要的,但人們通常樂於批判他,我們的哥本哈根派是否比他走得更遠呢?好歹貝克萊還認為事物是連續客觀地存在的,因為總有「上帝」在不停地看著一切。而量子論?「陛下,我不需要上帝這個假設」。與貝克萊互相輝映的東方代表大概要算王陽明。他在《傳習錄?下》中也說過一句有名的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如果王陽明懂量子論,他多半會說:「你未觀測此花時,此花並未實在地存在,按波函數而歸於寂;你來觀測此花時,則此花波函數發生坍縮,它的顏色一時變成明白的實在……」測量即是理,測量外無理。諾伊曼看來,波函數可以看作希爾伯特空間中的一個矢量,而「坍縮」則是它在某個方向上的投影。然而是什麼造成這種投影呢?難道是我們的自由意識?於1952年發表的關於量子因果解釋的兩篇著名論文,一直是實在論物理學家從事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鼓舞力量和思想源泉 。1952年,玻姆復活了德布羅意的導波,成功地創立了一個完整的隱函數體系。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吃驚得說不出話來:馮諾伊曼不是已經把這種可能性徹底排除掉了嗎?現在居然有人舉出了一個反例!玻姆的隱變數理論是德布羅意導波的一個增強版,只不過他把所謂的「導波」換成了「量子勢」量子效應表面上的隨機性完全是由一些我們不可知的變數所造成的,換句話說,量子論是一個不完全的理論,它沒有考慮到一些不可見的變數,所以才顯得不可預測。假如把那些額外的變數考慮進去,整個系統是確定和可預測的,符合嚴格因果關係的。這樣的理論稱為「隱變數理論」1954年,埃弗萊特向惠勒提交了兩篇論文,多世界理論(有時也被稱作「埃弗萊特主義-Everettism」)第一次亮相了。1967年的論文集《對於靈肉問題的評論》中,維格納論證說,意識可以作用於外部世界,使波函數坍縮是不足為奇的。因為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引起我們意識的改變,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原理,意識也應當能夠反過來作用於外部世界。「維格納的朋友」是他所想像的某個熟人(我猜想其原型不是狄拉克就是馮諾伊曼!),當薛定諤的貓在箱子里默默地等待命運的判決之時,這位朋友戴著一個防毒面具也同樣呆在箱子里觀察這隻貓。維格納本人則退到房間外面不去觀測箱子里到底發生了什麼。現在,對於維格納來說,他對房間里的情況一無所知,他是不是可以假定箱子里處於一個(活貓高興的朋友)AND(死貓悲傷的朋友)的混合態呢?可是,當他事後詢問那位朋友的時候,後者肯定會否認這一種疊加狀態。維格納總結道,當朋友的意識被包含在整個系統中的時候,疊加態就不適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門外,箱子里的波函數還是因為朋友的觀測而不斷地被觸動,因此只有活貓或者死貓兩個純態的可能。1979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00周年,在他生前工作的普林斯頓召開了一次紀念他的討論會。在會上,愛因斯坦的同事,也是玻爾的密切合作者之一約翰?惠勒(JohnWheeler)提出了一個相當令人吃驚的構想,也就是所謂的「延遲實驗」惠勒後來引玻爾的話說,「任何一種基本量子現象只在其被記錄之後才是一種現象」,我們是在光子上路之前還是途中來做出決定,這在量子實驗中是沒有區別的。歷史不是確定和實在的——除非它已經被記錄下來。更精確地說,光子在通過第一塊透鏡到我們插入第二塊透鏡這之間「到底」在哪裡,是個什麼,是一個無意義的問題,我們沒有權利去談論它,它不是一個「客觀真實」!惠勒用那幅著名的「龍圖」來說明這一點,龍的頭和尾巴(輸入輸出)都是確定的清晰的,但它的身體(路徑)卻是一團迷霧,沒有人可以說清。在惠勒的構想提出5年後,馬里蘭大學的卡洛爾?阿雷(CarrollOAlley)和其同事當真做了一個延遲實驗,其結果真的證明,我們何時選擇光子的「模式」,這對於實驗結果是無影響的(和玻爾預言的一樣,和愛因斯坦的相反!),與此同時慕尼黑大學的一個小組也作出了類似的結果。這樣稀奇古怪的事情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宇宙的歷史,可以在它實際發生後才被決定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在薛定諤的貓實驗里,如果我們也能設計某種延遲實驗,我們就能在實驗結束後再來決定貓是死是活!比如說,原子在1點鐘要麼衰變毒死貓,要麼就斷開裝置使貓存活。但如果有某個延遲裝置能夠讓我們在2點鐘來「延遲決定」原子衰變與否,我們就可以在2點鐘這個「未來」去實際決定貓在1點鐘的死活!【】這樣一來,宇宙本身由一個有意識的觀測者創造出來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雖然宇宙的行為在道理上講已經演化了幾百億年,但某種「延遲」使得它直到被一個高級生物所觀察才成為確定。我們的觀測行為本身參予了宇宙的創造過程!這就是所謂的「參予性宇宙」模型(ThePrticipatoryUniverse)。宇宙本身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而其中的生物參予了這個謎題答案的構建本身!這實際上是某種增強版的「人擇原理」(anthropicprinciple)。人擇原理是說,我們存在這個事實本身,決定了宇宙的某些性質為什麼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也就是說,我們討論所有問題的前提是:事實上已經存在了一些像我們這樣的智能生物來討論這些問題。`舉個例子,目前宇宙似乎是在以一個「恰到好處」的速度在膨脹。只要它膨脹得稍稍快一點,當初的物質就會四散飛開,而無法凝聚成星系和行星。反過來,如果稍微慢一點點,引力就會把所有的物質都吸到一起,變成一團具有驚人的密度和溫度的大雜燴。而我們正好處在一個「臨界速度」上,這才使得宇宙中的各種複雜結構和生命的誕生成為可能。這個速度要準確到什麼程度呢?大約是10^55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你從宇宙的一端瞄準並打中在另一端的一隻蒼蠅(相隔300億光年),所需準確性也不過10^30分之一。類似的驚人準確的宇宙常數,我們還可以舉出幾十個。我們問:為什麼宇宙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人擇原理的回答是:宇宙必須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不然就沒有「你」來問這個問題了。因為只有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生命和智慧才可能誕生,從而使問題的提出成為可能!顯然不會有人問:「為什麼宇宙以1米/秒的速度膨脹?」因為以這個速度膨脹的宇宙是一團火球,不會有人在那裡存在。參予性宇宙是增強的人擇原理,它不僅表明我們的存在影響了宇宙的性質,更甚,我們的存在創造了宇宙和它的歷史本身!可以想像這樣一種情形:各種宇宙常數首先是一個不確定的疊加,只有被觀測者觀察後才變成確定。但這樣一來它們又必須保持在某些精確的範圍內,以便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令觀測者有可能在宇宙中存在並觀察它們!這似乎是一個邏輯循環:我們選擇了宇宙,宇宙又創造了我們。這件怪事叫做「自指」或者「自激活」(self-exciting),意識的存在反過來又創造了它自身的過去!請各位讀者確信,我寫到這裡已經和你們一樣頭大如斗,嗡嗡作響不已。這個理論的古怪差不多已經超出了我們可以承受的心理極限,我們在「意識」這裡已經筋疲力盡,無力繼續前進了。對此感到不可接受的也絕不僅僅是我們這些門外漢,當時已經大大有名的約翰226;貝爾(JohnBell,我們很快就要講到他)就嘟囔道:「難道億萬年來,宇宙波函數一直在等一個單細胞生物的出現,然後才坍縮?還是它還得多等一會兒,直到出現了一個有資格的,有博士學位的觀測者?」要是愛因斯坦在天有靈,看到有人在他的誕辰紀念上發表這樣古怪的,違反因果律的模型,不知作何感想?當新物理學觸及到這樣一個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本體問題核心後,這無疑也激起了許多物理學家們的熱情和好奇心。的確有科學家沿著維格納的方向繼續探索,並論證意識在量子論解釋中所扮演的地位。這裡面的代表人物是伯克利勞倫斯國家物理實驗室的美國物理學家亨利?斯塔普(HenryStapp),他自1993年出版了著作《精神,物質和量子力學》(Mind,Matter,andQuantumMechanics)之後,便一直與別的物理學家為此辯論至今`多世界理論有時也稱為「平行宇宙」(ParallelUniverses)理論愛因斯坦曾經有一次說:「我不能相信,僅僅是因為看了它一眼,一隻老鼠就使得宇宙發生劇烈的改變。」這話他本來是對著哥本哈根派說的,不過的確代表了許多人的想法:用犧牲宇宙的代價來迎合電子的隨機選擇,未免太不經濟廉價,還產生了那麼多不可觀察的「平行宇宙」的廢料。MWI後來最為積極的鼓吹者之一,德克薩斯大學的布萊斯?德威特(BryceS.DeWitt)在描述他第一次聽說MWI的時候說:「我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我第一次遇到多世界概念時所受到的震動。100個略有缺陷的自我拷貝貝,都在不停地分裂成進一步的拷貝,而最後面目全非。這個想法是很難符合常識的。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精神分裂症……」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接受「意識」,還要比相信「宇宙分裂」來得容易一些!美國業餘數學家馬丁·加德納(MartinGardner)無情地嘲笑了巴羅等人的最終人擇原理。他「惡搞」出了一個「完全荒謬人擇原理」:生命會掌握所有的物質和力量,不止在一個宇宙,而是在所有邏輯上可能存在的宇宙;生命將會傳播到邏輯上可能存在的所有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且將會儲存所有邏輯上可能被理解的、無限的知識。(上帝!)1964年,貝爾把他的不等式發表在一份名為《物理》(Physics)的雜誌的創刊號上,題為《論EPR佯謬》如果世界是經典的,那麼在EPR中貝爾不等式就必須得到滿足,反之則可以突破。我們手中的這個神秘的不等式成了判定宇宙最基本性質的試金石,它彷彿就是那把開啟奧秘之門的鑰匙,可以帶領我們領悟到自然的終極奧義。1982年,愛因斯坦輸了!實驗結果和量子論的預言完全符合,而相對愛因斯坦的預測卻偏離了5個標準方差——這已經足夠決定一切。貝爾不等式這把雙刃劍的確威力強大,但它斬斷的卻不是量子論的輝光,而是反過來擊碎了愛因斯坦所執著信守的那個夢想!這個駭人的現象使很多物理學家著迷,他們都試圖用複雜的方法來解釋這個現象。但是飲譽當代的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拋出了一個大膽卻十分直接、簡單的想法:此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其實它只是一個幻象,是一張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息攝影相片!1998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大學的科學家們讓光子飛出相距400米,這樣他們就有了1.3微秒的時間來完成偏振器的隨機安排。這次時間上綽綽有餘,其結果是如此地不容置疑:愛因斯坦這次輸得更慘——30個標準方差!1990年,Greenberger,Horne和Zeilinger等人向人們展示了,就算不用到貝爾不等式,我們也有更好的方法來昭顯量子力學和一個「經典理論」(定域的隱變數理論)之間的尖銳衝突,這就是著名的GHZ測試(以三人名字的首字母命名),它牽涉到三個或更多光子的糾纏。2000年,潘建偉、Bouwmeester、Daniell等人在Nature雜誌上報道,他們的實驗結果再次否決了定域實在,也就是愛因斯坦信念的可能性——8個標準方差!2001年,Rowe等人描述了更加精密的Be+離子捕獲實驗。2003年,Pittman和Franson報道了產生於兩個獨立源的光子對於貝爾不等式的違反;而Hasegawa等人更是在單中子的干涉測量中發現了突破類貝爾關係的結果。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里,粒子們都頑強地保持著一種微妙而神奇的聯繫。彷彿存心要炫耀它們的能力般地,它們一再地嘲笑經典世界給它們定下的所謂不可突破的束縛,一次又一次把那個被宣稱是不可侵犯的教條踩在腳下。這一現象變得如此地不容置疑,在量子信息領域已經變成了測試兩個量子比特是否仍然處在糾纏狀態的一種常規方法(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知道你的信息有否被人中途竊聽!)。阿斯派克特實驗之後,我們必須說服自己相信這樣一件事情:定域的隱變數理論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我們的世界不可能如同愛因斯坦所夢想的那樣,既是定域的(沒有超光速信號的傳播),又是實在的(存在一個客觀獨立的世界,可以為隱變數所確定地描述)。定域實在性(localrealism)從我們的宇宙中被實驗排除了出去,現在我們必須作出艱難的選擇:要麼放棄定域性,要麼放棄實在性。如果我們放棄實在性,那就回到量子論的老路上來,承認在我們觀測之前,兩個粒子不存在於「客觀實在」之內。它們不具有通常意義上的物理屬性(如自旋),只有當觀測了以後,這種屬性才變得有意義。在EPR實驗中,不到最後關頭,我們的兩個處於糾纏態粒子都必須被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那時在現實中只有「一個粒子」(當然是疊加著的),而沒有「兩個粒子」。所謂兩個粒子,只有當觀測後才成為實實在在的東西(波函數坍縮了)。這樣一來,那個在心理上讓人覺得牢固可靠的世界就崩塌了(或者,「坍縮」了?)。不管上帝擲不擲骰子,他給我們建造的都不是一幢在一個絕對的外部世界嚴格獨立的大廈。它的每一面牆壁,每一塊地板,每一道樓梯……都和在其內部進行的種種活動密切相關,不管這種活動是不是包含了有智能(意識)的觀測者。這幢大樓非但不是鐵板一塊,相反,它的每一層樓都以某種特定的奇妙方式糾纏在一起,以致於分居在頂樓和底樓的住客仍然保持著一種心有靈犀的感應。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你」都填滿了整個宇宙,只不過「大部分」的你聚集在某個地方而已。作為一個宏觀物體的好處是,明顯的量子疊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自發定域,但這只是意味著大多數粒子聚集到了某個地方,總有一小部分的粒子仍然留在無窮的空間中。單純地從邏輯上講,這也沒什麼不妥,誰知道你是不是真有小到無可覺察的一部分瀰漫在空間中呢?但這畢竟違反了常識!如果必定要違反常識,那我們乾脆承認貓又死又活,似乎也不見得糟糕多少。1984年,格里菲斯(RobertGriffiths)發表了他的論文之後,退相干歷史(簡稱DH)解釋便正式瓜熟蒂落了。埃弗萊特的MWI:宇宙在薛定諤方程的演化中被投影到多個「世界」中去,在每個世界中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樣一來,在宇宙的發展史上,就逐漸產生越來越多的「世界」。歷史只有一個,但世界有很多個!當哈特爾和蓋爾曼讀到格里菲斯關於「歷史」的論文之後,他們突然之間恍然大悟。他們開始叫嚷:「不對!事實和埃弗萊特的假定正好相反:世界只有一個,但歷史有很多個!」1968年,義大利物理學家維尼基亞諾(GabrielVeneziano)隨手翻閱一本數學書,在上面找到了一個叫做「歐拉β函數」的東西。維尼基亞諾順手把它運用到所謂「雷吉軌跡」(Reggetrajectory)的問題上面,作了一些計算,結果驚訝地發現,這個歐拉早於1771年就出於純數學原因而研究過的函數,它竟然能夠很好地描述核子中許多強相對作用力的效應!這個統一的理論被稱為「M理論」,時空變成了11維,由此可以衍生出所有5種10維的超弦論來。——————————————【】DNA分子試驗1991年,一個名為心臟數學研究所(美國心臟數理研究院 (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簡稱IHM)正式成立,目的是探索人類情感對身體的影響力,以及情緒在世間扮演的角色。心數研究所特別把焦點放在情緒與感覺在身體上的發源地,也就是人類的心。實驗在1992年到1995年之間展開,首先將人類DNA分離出來,放在玻璃燒杯中然後暴露在一種強烈情緒之中,結果顯示:人類情緒改變了DNA的形狀!實驗顯示人類情緒對DNA有直接作用。「實驗說明,不同的意圖能對DNA分子創造出不同效果,導致DNA扭轉或伸展。」1993年《前衛》(Advances)期刊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描述了美國軍方用此實驗,探測情緒/DNA離開人體後是否繼續與身體依然保持著聯繫,當受試者經歷情緒「高潮」及「低谷」,他的細胞和DNA也在同一瞬間呈現出強烈的電流反應。儘管受試者與其提供的樣本相距百公尺遠,DNA卻表現得好像它依然在受試者體內一樣。該實驗提出四項結論:1.組織之間存在某種過去不曾被發現的能量形式。2.細胞與DNA透過這個能量場進行溝通。3.人類情緒對DNA具有直接影響。4.距離似乎與其影響力無關。量子生物學家弗拉迪米爾·琶普寧(普普寧)(Vladimir Poponin)和他的同事彼得·卡里耶夫(格瑞爾菲)(Peter Gariaev)發表了他們在俄羅斯科學學院的研究。研究論文1995年發表於美國,他們的一系列實驗表明:人類的DNA能直接影響物質世界。光子仍然有序地排列著,彷佛DNA仍在試管中一般。琶普寧(普普寧)描述說,光出現了「驚人且違背常理」的舉動。在研究結論中寫到,他和其他研究人員「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實驗前提,即有某種新的場域結構存在。」由於這個效應與生命體直接相關,這個現象被命名為「DNA幻影效應」(DNA魅影效應)。琶普寧的新場域結構,和普朗克於50年前提出的「母體」概念(普朗克,量子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普朗克1944年提出:「所有物質都由一種力量孕育並維繫著它們的存在……我們必得假設,在這個力量背後存在著一個具有意識及智能的心智。這個心智是所有物質的母體。」),以及古老傳承中的效應,驚人相似。實驗清楚呈現出DNA與組成世界的能量有直接關係。實驗結果影響深遠,並導出許多結論,其中兩項尤其不容置疑:1.有一種我們之前從未了解的能量存在。2.細胞DNA能通過上述能量形式影響物質。——————————————————1997年,在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UMBC)召開了一次關於量子力學的研討會。有人在與會者中間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統計究竟他們相信哪一種關於量子論的解釋。結果是這樣的:哥本哈根解釋13票,多宇宙8票,玻姆的隱變數4票,退相干歷史4票,自發定域理論(如GRW)1票,還有18票都是說還沒有想好,或者是相信上述之外的某種解釋。到了1999年,在劍橋牛頓研究所舉行的一次量子計算會議上,又作了一次類似的調查,這次哥本哈根4票,修訂過的運動學理論(它們對薛定諤方程進行修正,比如GRW)4票,玻姆2票,而多世界(MWI)和多歷史(DH)加起來(它們都屬於那種認為「沒有坍縮存在」的理論)得到了令人驚奇的30票。但更加令人驚奇的是,竟然有50票之多承認自己尚無法作出抉擇。在宇宙學家和量子引力專家中,MWI受歡迎的程度要高一些,據統計有58%的人認為多世界是正確的理論,而只有18%明確地認為它不正確。量子論是如此地與眾不同,即使在它被創立了80年之後,它仍然沒有被最後完成!人們仍在為了它而爭吵不休,為如何「解釋」它而鬧得焦頭爛額,這在物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想想牛頓力學,想想相對論,從來沒有人為了如何「解釋」它們而操心過,對比之下,這更加凸現出量子論那獨一無二的神秘氣質。量子謎題已經成為物理學中一個最神秘和不可捉摸的部位,奧地利物理學家蔡林格有一次說:「我做實驗的唯一目的,就是給別的物理學家看看,量子論究竟有多奇怪。」我們的決定論再一次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現在,即使是預測概率的薛定諤波函數本身,我們都無法確定地預測!因為宇宙波函數需要掌握所有物質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卻不斷地被黑洞所吞沒。霍金對此說了一句同樣有名的話:「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這個看不見的地方就是黑洞奇點。如果要評選20世紀最為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事件,那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既不是兩次世界大戰,也不是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衰,也不是聯合國的成立,或者女權運動,殖民主義的沒落,人類探索太空……等等。它應該被授予量子力學及其相關理論的創立和發展。量子論深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的影響無處不在,觸手可得。量子論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它比史上任何一種理論都引發了更多的技術革命。核能、計算機技術、新材料、能源技術、信息技術……這些都在根本上和量子論密切相關。牽強一點說,如果沒有足夠的關於弱相互作用力和晶體衍射的知識,DNA的雙螺旋結構也就不會被發現,分子生物學也就無法建立,也就沒有如今這般火熱的生物技術革命。再牽強一點說,沒有量子力學,也就沒有歐洲粒子物理中心(CERN),而沒有CERN,也就沒有互聯網的www服務,更沒有劃時代的網路革命。——————————————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對物質和意識的最終研究結果"As a man who has devoted his wholelife to the most clear headed science, to the study of matter, I can tell youas a result of my research about atoms this much: There is no matter as such.All matter originates and exists only by virtue of a force which brings theparticle of an atom to vibration and holds this most minute solar system of theatom together. We must assume behind this force the existence of a consciousand intelligent mind. This mind is the matrix of all matter" Max Planck in1944作為一個把畢生都奉獻給最清晰頭腦的科學—物質的研究的人, 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我關於原子的研究結果: 沒有物質這麼回事,所有的物質只有在一種力量的影響下才得以創造和存在.這力量使一個原子粒子振動,並支撐這個最微小的原子太陽系. 我們必須假定這力量背後存在一個意識和智能心智.這個心智就是所有物質的母體. ----麥克斯.普朗克 19441918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量子力學之父馬克思*普朗克我認為意識為根本。我認為物質是意識的衍生。。。-TheObserver 1931/1/25玻爾:物理學不能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而只能告訴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誰說狗狗的1年等於人類7年?
※陰陽宅吉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研究
※「人類滅亡」並非危言聳聽
※五大滅絕危機:7萬年前人類僅剩2千
※人類智慧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