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個好東東,可你知道如何給孩子讀繪本嗎?

繪本最重要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故事。

但是,我們發現,由於社會上一些機構對於繪本的錯誤宣傳,影響了家長和老師對於繪本真正作用的判斷,造成了很多繪本閱讀誤區。有些家長和老師過於強調繪本的繪畫風格和技巧,結果把繪本課當成了美術課;有些則受語文教學影響,把繪本課上成了問答式的語文課或識字課,或者過於強調讓孩子從故事中悟出道理,上成了說教課。要讓讀繪本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走出這些誤區。

別讓聽故事變成觀察練習

繪本用圖畫來說故事,越是低幼繪本,圖畫說故事的能力就越強,兒童僅憑看圖畫就能知道是什麼故事。因此,優秀的繪本畫家在創作的時候,總是在「用圖畫語言表現故事」上精心創意,從而出現了很多的精品繪本。比如《母雞羅絲去散步》,如果不看畫面,那麼文字故事只有八句話:

母雞羅絲出門去散步。

她走過院子。

繞過池塘。

翻過乾草垛。

經過磨坊。

穿過籬笆。

鑽過蜜蜂房。

按時回到家吃晚飯。

這也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罷了,但是作者佩特·哈群斯卻獨出心裁,畫面上那隻一直跟蹤母雞想美餐一頓的倒霉狐狸,讓整個故事一下子變得笑料十足,所有的孩子在看到圖畫的那一刻立刻愛上了這個故事。

優秀的繪本畫家是懂得兒童心理的人,對於低幼階段的兒童,畫面故事是最吸引人的。因此,他們不遺餘力地在畫面表現故事上下功夫,既有像《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樣整個文字故事和繪畫故事達到完美結合的經典繪本,也有像《我有友情要出租》那樣,在畫面中暗藏一些人物來補充故事的優秀繪本。畫家們還在每一頁留下故事,供敏銳的孩子們去發現。

孩子們的確沒有讓畫家失望,他們甚至還發現了連畫家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在那個很著名的《鼠小弟》故事裡,孩子們不就發現畫家忘了給海獅畫上鬍子嗎?還有在《蚯蚓的日記》中,一個才3歲多的孩子發現了在關於「蚯蚓有沒有牙齒」的問題上,文字和畫面有相矛盾之處。

有意味的是,對於這些畫面故事,大人們卻往往置若罔聞,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文字閱讀,所以他們的注意力全在文字上。他們一看到一本繪本字那麼少,卻要那麼多錢,於是就馬上在肚子里盤算並得出「不划算」的結論,卻不知道對於幼小的兒童來說,這恰恰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糧。為了教育這些大人們,很多繪本閱讀推廣人就反反覆復地說明一件事:這些畫面有多麼多麼好。可惜的是,大人們有時候做事總是像那隻「丟了西瓜去撿芝麻」的小猴子一樣,他們興高采烈地補償著自己童年缺少繪本閱讀的饑渴,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們,畫面太有意思了,你看這裡,你再看那裡,你再看再看……

比如有一位老師在給一年級的孩子講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是這樣做的。

老師先出示封面,讓學生觀察,封面上畫了什麼,再讓學生說出這兩隻兔子在幹什麼,然後引出故事的題目,讓學生齊讀。接著再介紹書的作者,然後讓學生觀察扉頁,回答圖上畫了什麼,圖上有什麼,再開始按照文字講故事。

這樣,繪本的畫面故事變成了看圖回答問題,孩子們渴望聽到故事的心情一次次被打斷,聽故事變成了一種交易,你只有回答出老師的問題後,才能繼續往下聽故事,於是他們的意識開始遊離,而老師也陷入一種沮喪之中:怎麼繪本故事對孩子們也沒有吸引力了呢?

別讓講故事變成「提問」「回答」

當講故事變成了提問和回答,就破壞了故事的完整性。

我們先來看一段課堂實錄:

老師在給一年級小朋友講《逃家小兔》,老師繪聲繪色,孩子們很投入,小眼睛一個個都睜得圓溜溜的,看著屏幕上的畫面。老師也注意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當講完一段:「有一隻小兔子,他不想待在家裡。於是,他對自己的媽媽說:『我要逃跑。』」——這時候,老師讓同學們猜猜媽媽聽了後會怎麼說,孩子們七嘴八舌,紛紛說:「媽媽會給小兔子好吃的,好玩的,不讓他逃跑。」然後老師就翻頁,繼續講故事,「如果你跑了,」他的媽媽說道,「我一定會追上你,因為你永遠是我的小兔子。」呵呵,孩子們正等著聽媽媽追上小兔子後會怎樣呢,這時候老師卻停下來,出示了兩個詞條並且問孩子一個問題:你覺得媽媽的愛是怎樣的呢?從以下兩個詞條里選擇一個吧!(出示詞條:細心的呵護、永遠和我在一起)於是學生就選擇詞條:永遠和我在一起。然後老師再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樣選擇,故事再繼續往下講。

後面的講故事當中,同樣如此,在每一次小兔要逃跑到一個新的地方的時候,老師都要讓孩子來選擇這兩個詞條,以此強調「媽媽對孩子的愛」,並且在兩次兔媽媽追小兔子的情節之後,老師不再自己講故事了,出示畫面,讓這些一年級的孩子自己去講故事,並且用上這樣的句式:

小兔子:如果你_________,我就__________。

媽媽:如果你變成了________,我就____________。

可是漸漸地,孩子們的注意力沒有剛才那麼集中了,只有在老師換畫面的時候,孩子們仍然很感興趣地把目光集中過來。

很明顯,這位老師後面已經不是在給學生講故事了,而是用繪本作為語文教學內容,主要目的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了。故事在這裡被拆割分解了。

另外還有一些老師,雖然沒有把繪本上成語文課,但是在給學生講故事的時候,頻繁地停下來,讓學生回答各種問題,美其名曰為培養孩子多種智能,其實也是破壞了故事的完整性。

故事最吸引人聽下去的就是情節上的懸念,它如同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孩子那雙明亮的眼睛。但是假如在他聽得最專心,迫切想知道後面情節到底怎樣發展的時候,你卻打斷了,去問他:「有幾隻豬?幾隻狼?加起來多少只?」或者「你知道小紅帽為什麼被狼吃了嗎?」等這些問題,那麼只能達到一個目的,讓孩子討厭閱讀,遠離閱讀。

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千萬不要破壞故事的完整性。繪本的圖畫、文字,老師同學的聲音,隨著故事展開的遊戲,還有故事到關鍵處大家的猜測,最終大家合作完成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比原作者的故事還要豐富完美,因為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參與這個故事的講述,都把自己的經驗貢獻在了這個美妙的故事中。而故事完成後,在班級共讀中則要對這個故事進行討論,但是必須根據學生髮展的具體需要而定討論的話題和時間。

別讓故事變成品德教育

在講故事的時候,有些老師過於注重追求故事主題的教育意義,反反覆復講的不是故事,而是那些聽完後學生馬上就會扔進垃圾箱的「大道理」,這也會讓故事講得學生不愛聽。

因此,很多低幼段的繪本,繪畫故事的分量遠遠大於文字的故事,像「可愛的鼠小弟」系列,《月亮你好》《奧莉薇》等,有的甚至就是「無字書」,很多老師就覺得沒啥可講的了。如何把畫面故事也講出來,就成了對老師的一個重大的挑戰。

那麼,怎麼講好故事呢?這說起來真是一件太難又太過於簡單的事情。說它難,是因為很多的優秀老師都無法把故事講好;說它容易,是因為一個不識字的農村老婆婆卻能把小孫孫帶入一個又一個神奇世界。

被譽為「圖畫書之父」的日本著名圖畫書製作人松居直先生有一段話道出了講故事的奧秘:

「當講述者對書的內容產生興趣、共鳴、感動,發自內心講述的時候,也就能更好地向聽的人傳達書的內容。使講述者感動併產生共鳴的圖畫書,是講述者充分理解並在心中描繪出豐富形象的書。講述者心中產生的形象越豐富,就越能加深聽眾對故事的理解,引發他們的感動和共鳴。這是講述者和聽者的基本關係。講述者心中的形象化的質量和程度非常重要。這也是幼兒讀書經驗中關鍵的一點。」

選自《孩子的早期閱讀課》,馬玲編著,灕江出版社2014年8月版。本文獲灕江出版社授權發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前夫再婚,我很高興,知道新娘的身份後我癱坐在地
放棄穩定出走體制前,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情
詩詞 | 很多人只知道其中一句,卻不知道全詩的十首古詩詞
看過C羅的大腿你就知道,為什麼所有女人都想和他在一起!
你知道嗎?你的錢在悄悄溜走!

TAG:孩子 | 繪本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