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測微量元素意義不大
在很多醫療和體檢機構,微量元素檢測很火,聲稱只要抽點指尖血,就可以測出孩子體內是否缺乏營養素。這個檢測方法真的有用嗎?事實是,這個做法被認為意義不大,依靠這種檢測結果,給孩子胡亂補充微量元素,反而會打亂孩子體內微量元素平衡,不利於孩子健康。
指尖血難以反映
體內元素狀況
抽指尖血來檢測體內微量元素,應該有個前提,即指尖血中有人體微量元素。不過事實並不理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盛曉陽在《臨床兒科雜誌》上發表的《兒童微量元素缺乏的評估及干預》中明確指出,由於鐵、鋅、銅、硒、鈣等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分布特點不同,在血液、尿液、毛髮中分布都很少,很難敏感、準確地反映人體微量元素營養狀況。需要用高精密儀器進行準確測量,且一般只有在測微量元素缺乏較嚴重時才能表現出來,因而臨床診斷相當困難。
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表示,抽指尖血測微量元素的確會存在誤差,除了毛細血管中微量元素分布較少,且不均勻之外,血液的流速、抽血量較少都是影響測量準確性的客觀因素。
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宗一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直言:「近年來,國內微量元素檢測的方式花樣百出,但檢測結果都不靠譜。」他指出,微量元素檢測對儀器和實驗室的環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醫院實驗室能做到。所以國外基本不查。
國家衛生部門
也不建議查
其實早在2013年10月31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正式下發了《關於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明確指出「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等。
上述三甲醫院兒科醫師表示,臨床上抽血測微量元素只用於診斷某種疾病,一般是針對重度營養不良、過度偏食等癥狀的孩子才需要,目的是發現微量元素的吸收代謝發生異常或蓄積中毒症,真正需要做這項檢查的孩子其實很少,醫生一般不會輕易開這樣的檢測。檢測結果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確切依據,只能是一個參考。如果家長盲目檢測,給孩子胡亂補充微量元素,很可能加重孩子身體負擔。
濫用檢測背後
還是利益
「微量元素檢測純屬炒作。除醫院外,最大的贏家就是那些賣補品的商家,還有檢測儀器和試劑的生產廠家。」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檢驗科醫生表示,目前各地檢查微量元素基本都是自費,再加上「孩子不吃飯,補鋅是關鍵」等廣告轟炸,使家長們深陷迷局。很多家長總想知道孩子缺什麼心裡就有數了,遇到醫院不能測,還會認為醫院水平差。
「關於孩子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不能簡單地憑檢測結果,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臨床癥狀、飲食情況以及病史等綜合考慮。」 中日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介紹,比如缺乏鐵,可造成缺鐵性貧血;缺乏鋅時,孩子生長遲緩、免疫功能下降,往往出現兒童多動症、口腔潰瘍;缺乏銅元素,孩子皮膚會比較粗糙,頭髮也比較偏黃等;缺鈣往往伴隨一些出汗、興奮、睡眠不足等情況,這都需要綜合判斷。
「吃出來」的
微量元素最安全
體內的微量元素,只有既不缺乏,又不過剩才是最健康的,豐富的食物搭配是保證體內微量元素平衡的最安全的辦法。
對於新生兒和嬰兒來說,母乳中各種微量元素含量最豐富,可以有效預防微量元素的缺乏。學齡前兒童注意合理膳食,例如,鐵在動物肝臟、蛋黃、瘦肉、木耳、海帶等中的含量較高;鋅主要來源於核桃仁、動物肝臟;鈣在蝦皮、魚類、雞蛋中含量較高,多曬太陽也有助於鈣的吸收;銅主要來源於動物肝臟、魚、蝦、芝麻等食物等。
「家長沒必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是否正常或不正常上面,而應該多了解各種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微量元素,如何搭配好一日三餐。」周忠蜀教授表示,最重要的是保證孩子的膳食平衡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孩子健康。
相關閱讀:北大醫院取消微量元素檢測
就在各種機構紅紅火火地開展這項檢查的時候,記者發現,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早已取消了這個項目。北大醫院的婦兒專家稱,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其結果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不管是採用頭髮還是采指血、靜脈血進行檢測,受客觀環境的影響都很大,只能是一個參考。
推薦閱讀:
※微量元素的檢測項目有哪些?
※微量元素與保健
※微量元素檢測都被「叫停」四年多了,你還想給寶寶做?
※為什麼需要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你不擔心補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