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從這裡入海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一、黃龍化河的傳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和黃河結下了不解之緣。炎黃子孫世世代代在這條大河的懷抱中繁衍生息,以河為利,與水搏鬥,與大河一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人們把黃河稱做母親河,比喻為黃龍,把中華民族叫做龍的傳人。關於黃河的起源,有許多的神話傳說,都和黃龍有關,和大禹治水有關。中華民族的歷史,與黃河已經密不可分,融為一體。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下一片渾濁,地上霧氣蒙蒙,到處野草叢生,那時還沒有黃河。後來人們懂得了鑽木取火,學會了種植五穀雜糧,大地上才有了生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東海龍王聽說人們日子過得很舒服,心中嫉妒,就施展淫威,一連三年不行雲播雨,使大地大旱,五穀顆粒不收,許多人被旱魔奪去生命。這時天上有條黃龍,千年修鍊成正果,身軀可長可短,長達萬里,短若毛蟲;既柔且剛,柔時彎曲綿軟,剛時挺如鐵棒。它黃角、黃鱗、黃爪、黃尾,或在天空飛行,或在地上跑動,閃出一道黃色光芒。黃龍稟性俠義,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天,黃龍在九霄之上,騰雲駕霧,一覽地上勝景。他見中原大地赤地千里,人們怨聲載道,恨罵蒼天不降甘霖,殘害百姓,氣憤不過,徑直到東海龍宮責問龍王。東海龍王不但不理會,還嘲弄黃龍:「有本事自己去降雨,讓老百姓給你燒香磕頭。」黃龍氣紅了眼,「呼」地躍出東海,來到中原大地上空,使出渾身解數,行雲降雨,暴雨傾盆而落。黃龍降雨,惹怒了東海龍王。他立刻上天,奏報黃龍多管閑事,越權行雨。玉皇大帝以黃龍違抗天命,要把黃龍貶入民間當牛做馬。幸虧太上老君出面講情,說黃龍降雨是替天行道,一番好意,玉皇大帝才答應只收去黃龍頭上的黃風珠,使黃龍失去了騰雲駕霧的本領,用鐵索捆綁,押在瑤池內不準亂動。玉皇大帝捉拿了黃龍,黃龍招來的大雨沒人管理,地上洪水滔天,人民再一次遭了災,怨聲直達天庭。東海龍王幸災樂禍,把罪過都推到黃龍身上。黃龍不服,趁看守他的天兵熟睡的時候撐斷了鐵索,爬出瑤池,一頭撲下來,落在了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的崇山峻岭之中。黃龍不忿東海龍王誣告,決心奔向東海,找東海龍王報仇雪恨。這時多次幫助過他的太上老君又來到他面前,告訴他願意幫助他到東海找龍王,但要黃龍在到東海的路上順便幫助地上的人群開一條大河宣洩洪水。在太上老君的幫助下,黃龍在山腳下休息了幾天,便頑強地向東方前進。一路上,他一邊與玉皇大帝派來捉拿他的天兵天將血戰,一邊按照太上老君的指點,機動靈活,出其不意,趁其不備,見山就拐,遇陣就繞,迂迴前進,繞過了積石山,從岷山腳下來個大轉彎,向北跑去。後來這裡就被叫做黃河第一曲。黃龍跑過岷山北邊的大草原,又向東鑽入深山中,穿過龍羊峽、公伯峽、劉家峽,被玉皇大帝派下的天神布下皋蘭山擋住。他不敢戀戰,變成一條小蛇,轉身向北拱進賀蘭山,沿著賀蘭山匆匆而行。為躲避天神阻攔,他拐了一個彎又一個彎,憋足了勁兒向前闖。他忘了疲勞,忘了吃喝,日夜兼程,越跑越勇,越跑越快。黃龍向北跑了數百里,陰山擋住了去路。他想,不能再向北了,這樣會離東海愈來愈遠。再說,他雖鼓著氣沒日沒夜地奔跑,可氣力漸漸不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為了儘快趕到東海,在陰山腳下,他又轉了個彎,向東奔去。黃龍剛走不遠,太上老君又降落在他的面前。太上老君問黃龍:「你氣力如何?」「頭重尾輕,筋疲力盡。」「向東是一溜大山,即使沒有天神阻擋,也叫你夠嗆,不如就從此拐彎向南,那裡全是黃土,行走、拱河十分省力;再者你造河時可把黃土沖卷進水裡,帶到東海,淤平龍宮,悶死龍王,為民除害。」黃龍按照太上老君的指點,在陰山東頭拐彎向南。他披星戴月,餐風飲露,用盡平生力氣,捲走黃土,要一舉填平東海,報仇雪恨。黃龍闖過龍門天險,到了潼關。向南是中條山,無路可走,黃龍又調頭向東。東邊是中原大地,一馬平川,沒有山巒峰谷。奉命捉拿黃龍的天神暗自驚慌,黃龍一旦到了平原,臨近東海,便再無攔阻捉拿的時機了。因此,天神便布下三門大陣,請來數百名天兵天將,將黃龍里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黃龍知道,這是決定勝負的最後拼殺。儘管一路勞累,早已氣喘吁吁,但他還是振作精神,力戰群敵。怎奈寡不敵眾,身上多處受傷。眾天兵天將搖旗吶喊,里外呼應,慢慢縮小包圍圈,眼看就可擒住黃龍了。黃龍在重圍中岌岌可危,心中無限惆悵,無限遺恨,看來一切努力都將會前功盡棄,去東海無望。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中原洪水不是黃龍的過錯。又聽說黃龍要去東海找龍王報仇,歷盡千難萬險想造一條大河,為民造福,都十分同情和支持他。大家一傳十、十傳百,老百姓成群結隊去請求大禹設法救援黃龍。大禹帶著開山斧、避水劍,力開三門,給黃龍打開一條向東的出路。黃龍悲喜交集,情不自禁地鼓足勁兒,不顧渾身是傷,衝過三門,跳出重圍。當黃龍歷盡艱辛來到海邊時,已奄奄一息。黃龍無力再去和東海龍王拼搏鬥勝,只想遵照太上老君指點,捨生取義,為民造河。他用盡最後一點氣力,施展法術,將自己的身體無限地伸長、伸長……黃龍的頭伏在東海邊,身子沿著他西來東海走過的路向後延伸,彎彎曲曲,綿綿軟軟,高高低低,從頭看不到尾,頃刻已是近萬里。此時,只聽黃龍驚天動地一聲吼,他的身軀化為大河,河水滔滔,奔騰不息,直瀉東海。人們都說這條河是黃龍變的,就把這條河叫做「黃河」。玉皇大帝把沒攔住黃龍的天神統統貶下凡,讓他們長年累月住在原來布陣設防的地方。天神們眼睜睜地看著黃河水向東流淌。這樣,就傳下了「黃河九曲十八彎,彎彎有神仙」的說法。據說,黃龍化成黃河後,並沒有完全死去。隔一段時間,他還要喘口氣,想翻翻身,動彈動彈,只是身軀太長動不得,使他怒不可遏。黃龍一發怒,黃河不是發水就是決口,給人們帶來無限災難。儘管黃河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中華民族仍然念念不忘黃龍的情誼,照舊稱黃河為母親,說自己是黃河孕育的兒女。
神話是一個民族遠古的歷史記憶。黃龍化河等傳說雖然是神話,但卻與自然發展的歷史驚人地相似。據現代地理學考證,黃河是一條非常年輕的河流,它的發育、生成時間與中華民族的孕育基本同步。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而這一段時間,也是現代人類活動在黃河流域的肇始。據考古發現,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0000~7000年的舊石器文化遺址、距今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距今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二、遠古河口今何在作為一條舉世聞名的大河,黃河從巴顏喀拉山一路走來,躍下青藏高原,穿過深山峽谷,挾著黃土高原的泥沙,衝過下游大平原,一直奔向大海。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盪,下遊河道經常遷徙,其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根據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千米。據文獻資料,從先秦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前約3000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達1593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26次。清初學者胡渭從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予大徙」。河道變遷,入海口也就隨之改變。因此,要尋找黃河曾經的入海口,就必須從河道變遷說起。
傳說中的黃河入海口:烈山最早的黃河入海口還能找到嗎?
在安徽淮北市有一座小山,海拔僅182米,南北長400餘米,山體從中間裂開,因名烈山。山不大,卻非常有名氣。現在這裡離黃海海邊還有幾百千米,卻是傳說中黃河最早的入海處。
烈山有詩曰:
上古黃河入海處,「益焚沼澤」在烈山。
歷史文獻有記載,八千年前東海沿。
劈山一條大裂谷,熊熊地火燃半天。
史前一座烈女廟,青史留名芳萬年。
烈山以山形大裂而名,以盛產煤炭而名,更因炎帝的名字「烈山氏」而名。她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上古舜時代。傳說遠古時期烈山煤氣瓦斯外溢,遇雷電起火,夏季火勢最旺。春秋《列國志》載:「大禹治水,烈山焚澤。」「焚」是燒,「澤」是汪洋,即烈山之火日夜在汪洋大海中燃燒,可見當時這一帶曾是黃海的海岸線。直至現在,烈山大裂谷中仍可見火燒岩石的痕迹。
最早的黃河入海口:天津傳說畢竟是傳說,那麼,真正有史可考的黃河最早的入海口在哪裡呢?
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其下遊河道的變遷極為複雜,從孟津以東至滎陽(南岸)、武陟(北岸)間,因河身被南岸山脈所約束,只是沿著自西而東的方向發生很小的移動。古孟津城在今城北12.5千米,古黃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黃河則距孟津城僅2.5千米,可見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約10千米。武陟、滎陽以下,黃河正式進入華北平原,才有改變方向的大規模改道。改道不僅次數頻仍,流路紊亂,波及地域也極為廣闊。歷史上出現的河道,猶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數十根。武陟、滎陽是扇紐,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黃河的改道對這一廣大區域的地貌變遷造成極大的影響。
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黃河故道,是《尚書·禹貢》中記載的禹河故道,也就是「禹貢大河」。《尚書·禹貢·導水》中記述大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從上游積石山到孟津一段,因黃河在高山峽谷中穿行,河道與現行黃河沒有大的變化。「洛汭」為洛水入河處,「大伾」在今河南浚縣。說明古河水東過洛汭後,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東北流,至今浚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陸」指大陸澤。說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縣南,接納自西東來的漳水,然後北過大陸澤。「九河」泛指多數,是說黃河下游因遊盪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則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勢在今天津市東南入于海。這大體描述了當時的線路,雖然遺漏了當時大量湖泊、濕地情況及其重要作用,對海域的進退也無記載,但可以確定,黃河有記載以來的最古老的入海口應該就在今天的天津附近。
除《尚書》中記載的禹貢大河外,見諸於先秦文獻的還有一條「山經大河」,即《山海經》中描述的黃河。不過由於《山海經》本身的神話特性,這條流路往往被世人忽視。近年來,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根據《北山經·北次三經》所載入河諸水,與《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所載的河北水道相印證,發現「禹貢大河」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雖然兩部經書所記載的大河故道下游略有不同,但入海處都在今天津一帶,可見天津為有記載的古代最早的入海口是非常確定的。這也被地質學家所認同。按現代地質學者的勘探分析,全新世中後期後的堯舜時期和大禹治水後的「禹河故道」,基本上全線都位居大地構造的上升與下降區的過渡地帶、凸起與凹陷的地帶。從這類構造過渡部位的地質營力考慮,水流應是以下切侵蝕作用為主,並有地殼差異運動參與的側向侵蝕、沖蝕作用。孟津以下,有大伾山等一系列殘丘高阜控制了禹河的基本流向,東進後有泰山及山東半島的丘陵高地作為正面的屏障而分流,然後只能東北折向華北的湖盆地帶。在此之前的大河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那時的華北平原基本是大片沼澤,河水進入後基本是漫流,沒有成型的河槽。而大量湖泊濕地足以容納挾帶下泄的堆積物,因此流路不會有大的變化。從今河南地區禹河故道地下覆蓋的厚度看,主要是河流堆積層,這充分證明了禹河的存在。
在今天的天津沿海一帶,分布著幾條海生貝殼富集而生成的天然貝殼堤,這就是黃河多次在這裡入海而留下的足跡。
三次河徙:河口由天津逐步南移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或者黃驊一帶)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這是黃河入海河道南移的開始。從此以後黃河再也沒有回到過更北的地區。
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黃河孕育的華夏文明已經高度發達,中下游地區人類活動加劇,對黃河的干預增強,開始出現堤防,黃河逐步變為「地上河」,見諸於記載的決口改道也越來越多。在古籍中多次記載有「洛絕」、「淇絕於舊衛」、「償絕於梁」、「河絕於扈」等,可見河道變動之頻繁。「堤防之作,近起戰國,壅防百川,各自為利」,這是賈讓治河三策中的闡述。「近起戰國」,如「遠」起就該上溯到春秋以前了。
秦漢時期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黃河開始頻繁決溢。自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河決酸棗縣以後,連年決口,公元前138年平原漫溢、頓丘改道;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在濮陽瓠子決口改道;瓠子堵復後,接著又北決於館陶,分流為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入渤海;公元39年屯氏河淤墊,又在清河鳴犢口決口,兩川分流變為一條,後因承受不了又分南北各支,幾年以後又合流經過濟南、千乘入海。
瓠子決口史書中記載不多,但在治黃史上卻非常重要。據《史記》記載,「河決於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淮泗」、「久不復塞也」,這也是黃河漫溢淮河的開始。連續的決口改道,使當時的統治階層對黃河的威力、危害和特性認識得更加深入,對水利和治黃的研究、討論也更深廣,達到較高的水平。瓠子決口後,漢武帝當即命大臣汲黯和鄭當時主持堵口,但因水勢兇猛,堵而複決。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再次組織堵口並親臨指揮,並為此創作了著名的《瓠子歌》。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也親身經歷了瓠子堵口,深深為黃河決口造成的巨大災害和人民與黃河洪水搏鬥的勇氣所震撼,感受到了水之利害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他在《史記》中敘述瓠子堵復後說:「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發生第二次大徙。「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洪水在??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海口千餘里」,始形成東漢大河,也就是《水經注》以及唐《元和郡縣誌》所載的大河。東漢大河的位置較西漢大河偏東,故道自今河南濮陽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茌平南,折北經禹城西,又東北經利津入海。這是歷史上黃河第一次來到現行河道附近入海,從此開始了塑造古代黃河三角洲的歷程。東漢大河距海里程比西漢大河短,河道也比較順直,東漢以後河水含沙量又相對有所減弱。由於以上這些原因,這條大河穩定了800多年,河道長期基本不變。自唐末至宋初,決口次數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決後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較重要的有兩次:一為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經山東濱縣(今濱州市)西北入海;一為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在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東北至今惠民、濱州市一帶入海,史稱橫隴河。
到北宋初期,黃河開始不斷決口,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宋仁宗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六月,黃河第三次大徙,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出,黃河下遊河道逐步南移,入海口也由天津、滄州移到千乘、利津。在今無棣北部一帶海岸,也分布著兩道貝殼堤,西至漳衛新河,東至套爾河,長76千米。經14C測定,其形成年代在2500~1100年之前,正是黃河多次在此漫流入海的時期。黃河第一次從利津(包括濱州)一帶入海,歷時長達1000多年。河水帶來的大量泥沙填海造陸,形成了古代黃河三角洲。
第四次河徙:奪淮入海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在滑縣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縣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決堤阻遏南下的金兵,潰水向東流經豫、魯之間,在今山東巨野、嘉祥一帶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以後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五月,河決陽武,由鄆城東流,匯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六月,「河決李固渡,水潰曹州(今山東菏澤)城,分流於單州(今山東單縣)之境」,從曹、單南下徐、邳,合泗入淮。但當時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斷,黃河仍處於南北分流的局面。
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決陽武(今河南原陽縣)光祿村,此為黃河第四次大徙。據胡渭的記述,「是歲河徙自陽武而東,歷延津、封丘、長垣、蘭陽、東明、曹州、濮州、鄆城、范縣諸州縣界中,至壽張,注梁山泊,分為兩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東平歷東阿、平陰、長清、齊河、歷城、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台,至利津縣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會通河自東平歷汶上、嘉祥、濟寧,合泗水,至清河縣入淮者是也」。此次河決以後,黃河河道南移,分別進入泗水及濟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兩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勢大於北派水勢,這是黃河流行於山東丘陵以南的開始。及至「金明昌中,北流絕,全河皆入淮」。黃河從此告別北方故道和渤海出口而東南流入泗、淮長達600多年。到明萬曆初,潘季馴治河功成,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唯一的河道。自此黃河下游決口河道擺動範圍從太行山以東,泰山丘陵區以北而轉變為擺動於伏牛山、大別山以東,泰山丘陵區以南,決口點略往西移而流向日趨東南。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一個重大變化。
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明政府為了保持京杭大運河漕運的暢通,派副都御史劉大夏築塞黃陵岡、荊隆等口7處,並於北岸築長堤,起胙城,歷滑縣、長垣、東明、曹、單諸縣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復築荊隆等口新堤,起北岸祥符於家店,歷銅瓦廂、陳橋,抵儀封東北小宋集(今蘭考東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使黃河河道由蘭陽、考城,經歸德、徐州、宿迂,南入運河,會淮水東注于海。「北流於是永絕,始以清口一線受萬里長河之水」。胡渭因而將它視為黃河史上的第五次大徙。
淮河原本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源於河南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至雲梯關入海。黃河奪淮入海後,在其後700多年的時間裡,挾帶1萬多億噸泥沙的黃水,將蘇北淮陰以下入海河道夷為平地,逼淮從洪澤湖南決入江,淮河的無數支流和湖泊被淤淺或被荒廢,使魯南的沂、沐、泗河不能入淮,整個淮河水系遭到徹底破壞。黃河改道北流後,巨量泥沙淤積在河道,留下了從蘭考經徐州、淮陰到雲梯關入海口的一條高出地面10餘米的黃河故道,將原本統一的淮河水系劃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黃河奪淮造成的淮河環境的變遷,成了世界河道史上罕見的變化最激烈的河道之一。
黃河奪淮入海始,其河口位於今響水縣黃圩鄉雲梯村。由於黃河所挾帶泥沙全部由雲梯關出海,海岸迅速擴展,至清康熙年間海口已下移50餘華里,至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時,雲梯關已距海一百四五十華里了。今天雲梯村境內,還有一塊巨碑,上刻四個隸書大字:「古雲梯關」。這就是黃河奪淮入海口「雲梯關」遺址。
延伸閱讀:天津貝殼堤——黃河入海的見證在今天的天津沿海一帶,有幾條海生貝殼富集而生成的天然貝殼堤,當地稱「蛤蜊堤」、「沙嶺子」,現發現明顯的有3條,大致沿渤海灣西岸分布。自東而西,第一堤北起高上堡,向南經蔡家堡、驢駒河、高沙嶺、馬棚口至歧口與第二堤會合。第二堤分布於白沙嶺、軍糧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賈家堡、狼坨子一帶。第三堤經小王莊、張貴庄、巨葛庄、沙井子、西劉官莊等處。貝殼堤是開闊的海岸帶海浪活動的產物。海水的強烈潮汐作用,對海灘產生劇烈的沖刷擾動,掀起灘底的泥沙和貝類殘骸:漲潮時,海水把它們向海岸邊攜運,達到高潮線;落潮時,海水退去,這些貝殼便滯留在海邊上。天長日久,這些貝殼和泥沙不斷積多,便成了貝殼堤。如果河口處有大量泥沙不斷淤積,便會使海岸線逐漸向遠離陸地的方向遷移,於是形成新的沖積地帶,使原來形成的貝殼堤遺留在陸上。由此可見,貝殼灘脊海岸的形成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物源。歷史上,黃河曾長時期周而復始地在渤海灣南岸、西岸遷徙,在此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質海岸。當黃河改道、河口遷徙到別處,??變得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不斷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貝殼物源。最重要的是海浪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移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逐年累積??回遷,貝殼堤及海水較淡而渾濁的淤泥岸不利於貝殼生長而停止??貝殼堤則遠離海岸,或棄於陸上或埋於地下。因此,由於黃河的來回遷徙,海岸線走走停停,淤泥與貝殼堤交互更替,在渤海灣南岸、西岸形成多條平行於海岸線的貝殼堤。從這個意義上說,貝殼堤無疑是天津濱海平原成陸的歷史足跡。而這個填海造陸的巨人,便是黃河。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天津濱海平原上的貝殼堤與古黃河3次從這裡入海密切相關。換句話說,每兩條貝殼堤之間的陸地,當時都是處於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商周時期的黃河,造成了張貴庄至軍糧城之間的陸地;宋代的黃河,造成了軍糧城至大沽口之間的陸地;張貴庄西的陸地,應是商周以前形成的。然而,怎樣確定貝殼堤形成的年代呢?由於貝殼堤在成陸後處於高勢,又能儲存一定的淡水,故往往首先被遷徙者選定為居住地,形成村落,會給歷史留下一定的遺迹,因而通過古墓葬、文物等的發現、發掘和研究,亦可大體上明了。例如,通過對張貴庄和巨葛庄戰國墓葬遺址的發掘,出土了鐵制農具和銅劍,還發現了筒瓦、板瓦、瓦當等。由此推斷,當時這裡已有村落,貝殼堤的形成當在2500年前。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14C同位素測定法測定了貝殼堤的絕對年代:天津濱海的第一條貝殼堤,形成於約700年前;第二條貝殼堤,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第三條貝殼堤,形成時間距今已約3500年了,相當於殷商時期。因此,雖然歷史變遷,桑海滄田,古代的黃河入海口已經難覓蹤跡,但河口淤積延伸造就的天然貝殼堤仍然給我們揭示了河口變遷的秘密。
延伸閱讀:雲梯關——黃河奪淮入海口雲梯關位於今響水縣黃圩鄉雲梯村境內。據《阜寧縣誌》記載,「北宋元以前,北沙即為海口,自黃河奪淮合流入海,淤沙漸漲,有土套十餘,形若雲梯,故以名雲梯關」。在明代它曾是蘇北海防重地,築土城5座,設置大河衛,駐兵防守。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和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倭寇曾兩次入侵雲梯關,均被當地軍民擊敗。至清中葉以後,由於河口迅速延伸,這裡離海已有百里,故不再置軍戍守,僅存「雲梯關」之名了。為了存其遺迹,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01年)在這裡立一塊石碑,隸書陰刻「古雲梯關」四字。因雲梯關是河防重地,自黃河奪淮後,黃淮合流,屢有決堤泛濫之災,朝廷的河防官吏,如河道總督等,常來雲梯關勘察,或駐此督導河防工程,這裡也就逐步增建許多可觀的官衙殿閣。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河督張鵬翮為鎮水患,奏請在雲梯關敕建禹王廟,正殿供禹王像,有「法海津梁」匾額,為名臣于成龍手書。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江督高晉增建後殿,專祝禹王,乾隆帝賜「利導東漸」匾額。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河決二套(俗稱「倒大通口」),次年套口合龍,朝野稱慶,嘉慶帝又賜「朝宗普慶」匾額。兩代皇帝御匾,使雲梯關名揚天下。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正月,兩江總督左宗棠勘察淮河故道時,專程到雲梯關看了禹王廟,並撥款重修。清道光初年,南河總督完顏偉在禹王廟正殿後建「平成台」,台為等邊八角形,又名「八角亭」、「望海樓」。完顏偉之孫完顏麟慶復督南河時,為平成台題了一副楹聯:與水不爭能,力盡八年惟注海;升堂思肯構,目窮千里更登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也曾有「雲梯關外茫茫路,一夜吟魂萬里愁」詩句。
雲梯關也是海運門戶。元代以淮河運輸漕糧,常有龐大船隊,由雲梯關出入海口。明清之際,此處是蘇、魯、遼民間海運要道,往來商船均由此出入。黃河復歸故道後,雲梯關逐漸名匿聲銷,其建築逐漸破損,抗日戰爭時全部被毀,僅存「古雲梯關」四字巨碑。1987年,響水縣人民政府在雲梯關原址建立護碑亭,「古雲梯關」石碑歷經滄桑,依然蒼勁挺立。為發展旅遊,今天響水縣人民政府正在復建禹王廟。
小資料:王景治河王景(約公元25年~約公元85年),中國東漢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琅邪不其(今山東即墨縣西南)人。生於樂浪邯縣(在今朝鮮境),卒於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青年時好學,擅長天文、數學,多技能。明帝永平時(公元58~70年)與王吳共修浚儀渠(汴渠在今開封的一段),創用「墕流法」成功。這時黃河下游決口泛濫已數十年,沖毀了汴渠引水口門,和黃河混流,向東淹今山東、河南、江蘇等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明帝召見他,徵求治水意見,他提出自己的規劃。這年夏天動員兵卒數十萬人,由他和王吳主持修治黃河和汴渠。修黃河堤自滎陽(在今鄭州北)至千乘海口(在今利津縣境)共1000餘里。他們的工作包括勘測地形、開鑿山丘、挖除河道中的石灘、裁彎取直、防護險要堤段、疏浚淤積,以及「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第二年夏天完工。功成後恢復西漢管理制度,設置河防官吏。由於治河有功,他接連三次陞官至侍御史,後任河堤謁者、徐州刺史、廬江太守。在廬江郡(今安徽長江以北西半部)他修復古芍陂所灌稻田,教百姓使用牛耕和養蠶,境內因而富庶。後死於廬江任內。他的治河事迹,現存記載太簡略。「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後人解釋不一。有人認為是黃河堤上立門,有人認為是汴堤上立門,引濁水放淤等。實際上可能應是修建汴渠引水門,改為多水口引水。他治河後黃河改行新道,900年中未有大改道。其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
三、黃河在東營入海復來利津入海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黃河在今河南蘭考境內銅瓦廂(時屬蘭陽,今已坍入河中)決口,改道東流,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過運河,
奪大??漫注於封丘、祥符、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曹州府迤南下注,兩股由直隸東明縣南北二門分注,經山東濮州范縣至張秋鎮匯流穿運,總歸大清河入海」。從此,黃河下遊河利津入渤海。改道之初,清政府正面臨太平天國革命的風暴,「軍事旁午,無暇顧及河工」,因而在20年間,聽任洪水在山東西南泛濫橫流,直至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始在全線築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了今天黃河下遊河道。
大清河原是古濟水的一條分支,今大汶河下游,又名北沙河,古漆溝故瀆,下游曾稱鹽河。據《東原考古錄》載,水清莫如濟,故濟以清名。濟水原在鄆城分流南北,南濟水為南清河,元、明時期稱南運河,清咸豐時期稱牛頭河。北濟水為北清河,因汶濟合流,又名大清河,名屬「濟」不屬汶。自濟水伏流不見以後,大清河所屬惟汶水,故沿稱大清河。黃河奪大清河入海之前,大清河是一條水深岸闊的地下河,是魯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在大清河口有著名的鐵門關,是重要的鹽碼頭。據利津縣誌記載,清代前期,大清河從利津鐵門關入海,槽寬30餘米,槽深20餘米,當時最大的船隻行於河中,人在岸邊平視不見桅杆。大清河入海口鐵門關在利津城東北35千米處(現在的汀羅鎮前關村),曾是明清兩代繁華的水旱碼頭和鹽運要地,幾百年前曾馳名省內外。
黃河在銅瓦廂決口後,河水在銅瓦廂以下的低洼地帶漫流,在張秋穿越運河一帶形成大湖,泥沙大量落淤,因而進入大清河的水近乎清水,使大清河河道迅速刷深增寬。「大清河原寬不過十餘丈」(《黃河圖記》),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河道已刷寬半里余。冬春水涸時尚深二三丈,岸高水面又二三丈」(李鴻章奏摺)。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起,南岸鄆城等州縣開始修築民埝;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北金堤的修補工程完成,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銅瓦廂以下到張秋間的南北堤防已初具規模。受它們的約束,進入張秋以下的泥沙逐漸增加,大清河轉入回淤抬高階段。到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兩岸高者高水不滿四尺,低者僅二三尺」(陳士傑奏摺)。隨著入海沙量大增,河口的淤積延伸速率也迅速加快。據清《利津縣誌》,「按大清河由二河蓋東行二十餘里歸海。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舊河門淤,旋於二河蓋沖開一口門,長三十餘里,名新河門,為入海之道。逮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閏七月淤塞,仍歸舊河門入海」,河長比公元1855年延伸20餘千米。
現在的黃河下遊河道形成以後,直至新中國成立前的70多年裡,河患仍連年不斷,從公元1855~1938年,決口達124次,有時向北侵入徒駭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其中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河決滎澤房庄,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決鄭州漫及淮河,1933年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內溫縣至長垣的200多千米內決口52處,都造成極大災難。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西進,炸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經歷9年之久的改道。直到1947年3月才堵複決口,恢復了現行的黃河流路。
黃河三角洲的形成與發展黃河兩次在利津入海,塑造了廣袤富饒的黃河三角洲。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開發黃河三角洲,在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建成了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崛起了一座年輕的城市——東營。
東營市區域面積8053平方千米,有2500多平方千米為中、新生代斷陷——坳陷形成的,屬華北地台構造,其中有近70%為黃河淤積造陸退海之地。黃河從東營入海之前,其海岸線西起利津縣望參村,經利津城,至東營區史口一線。據出土文物考證,東營市南部的廣饒縣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繁衍生息;利津縣望參村1976年出土之陶器窯經鑒定為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文物。又據利津縣文史資料考證,自現史口向西至現小營(濱州市)附近為一東西長80餘里、南北寬20餘里的大海灣,漯水經現高青至小營附近入海灣;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蓼城(蓼古讀如六,現利津縣南宋鄉劉城庄附近)由都尉統兵防守,其屬地雖小,但實為海灣北岸之重鎮。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河決魏郡(今河南濮陽境),由平原、濟南流向千乘(周、秦至西漢時現東營市轄區的利津縣、東營區為千乘郡或千乘國所轄)入海,黃河發生第二次大變遷,在東營境內行水歷時千年,大大拓展了東營版圖。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修千里長堤束水,經現濱州市在利津城南入海。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入海河口經200多年的淤積延伸,原蓼城東南伸入西南的大海灣已淤成陸地,出現河口重鎮名「甲下邑」(今龍居東北)。魏(三國)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黃河仍在利津城以東甲下邑以北入海。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黃河經濱州繞利津城折向北在現鹽窩鎮入海,此時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富國(沾化縣)、鹽窩、坨庄、沙營以北一線。至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黃河在現惠民境時有改道,北流至現無棣縣入海。此時東營海岸線在今沾化下河,利津虎灘、北嶺,墾利壽合(今章丘屋子),沙營以北一線。唐末至北宋中期黃河在惠民縣以下河段多次改變入海流路,增加了現無棣、沾化、利津縣之版圖,孕育了古代黃河三角洲。
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濮陽境)大決,改道北流,至明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共446年時間內,黃河在濱州以北入海,入海口離開東營境內。但以下入海,繼續擴大東營版圖。此時東營海岸線已推移到太平、老爺廟(肖神廟)、建林、永安以北一線,形成了近代黃河三角洲的起點海岸線。
自公元1855年黃河再次從利津入海至今,黃河在以寧海為頂點的三角洲上,實?米,不僅淤出了孤島、河口、樁西、埕口、孤東等大油田,還在新淤地上新建了新戶、二八呂(河口區駐地)、孤島新鎮、東方紅、建林、新安、下鎮等集鎮。20世紀60年代起,這片土地上開發出了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在此基礎上於1983年成立了省轄東營市,成為黃河三角洲上升起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延伸閱讀:鐵門關與黃河鐵門關,位於東營市利津縣城北35千米處的前關村。《利津縣誌·光緒卷》載:「鐵門關在縣北七十里豐國鎮(現汀河村),金置,明設千戶所,以資防禦,有土城遺址。」《中國古今大辭典》中說:「鐵門關在山東利津縣北……形勢雄偉。」
1000多年前,黃河在現今的東營地面上剛剛完成了黃河三角洲的雛形,便折頭向北,近千年沒再光顧這片新淤地。就在這段時間裡,另一條大河——大清河沿黃河故道,也可以說是濟水故道,在這裡行走了962年,並孕育出了一座後來被稱做「北海之樞紐,東省之咽喉」的關防要地。周圍5華里的土城築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布滿大鐵釘的門扇如銅澆鐵鑄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久而久之,這座土城便有了「鐵門關」的稱謂。
據利津趙安亭先生考證,鐵門關遺址應有兩處,始建於金代(公元1193年)的鐵門關在現今利津縣北小牟里村東,至明代中後期,因大清河尾閭改道陸續遷至現汀河村東南前關村。兩址相距10千米。作為金、元、明、清重要關防,鐵門關最繁華的時期是明清兩代,為山東省第一座海關。
濟水孕育鐵門關濟水赴海流,急如離弦矢。
強哉齊桓公,富國從此始。
我來引領望,霽色滄溟里。
一登黃蘆台,一想齊管子。
管子不復見,渠展猶在耳。
憶昔圖伯時,煙火幾千里。
府海饒魚鹽,美利誰與比。
試出鐵門關,漉沙留舊址。
表海稱雄風,雄風今已矣。
可惜天下才,遺業僅如此。
這是250年前,黃河口詩人李華u出東津v乘舟過渠展w登黃蘆台順流而下訪古於鐵門關時的詠唱。
濟水源於河南太行山南麓,入山東後匯汶水自東北古蒲台縣境入於渤海,其入海口在今東營市西城、史口一帶。東漢以後因黃河改道,河南境內的濟水入黃河,山東境內的菏澤、汶水仍走濟水故道入海,唐人改稱清河,以別古之濟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河決陽武(今河南中牟、延津),東注梁山泊,水分為二,十之七八由泗水(南清河)入海,十之二三北流走濟水故道,謂之北清河。宋室南遷,劉豫稱齊(公元1130~1137年),在濼水入濟處築堰分水,堰南為小清河,堰北改北清河為大清河。明劉翊《大清河記略》云:「濟清之區有河曰大清,濟水渠也,自東阿之張秋東北抵利津豐國鹽場達于海。」因而,在歷代文人的筆下,大清河又多稱濟水。
濟水出河南入山東匯汶河曲曲折折入於渤海,天然的陸海通道造就了早期的漁鹽之利。然而好景不長,王莽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河南濮陽)改道東流,奪濟水之路首次在現在的東營市境內入海。在最初的60多年間,黃河流路散漫,無拘無束地在齊魯大地上橫衝直撞。至東漢孝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奉詔治理黃河,修建了自滎陽至千乘(利津地)的黃河大堤,自此後河行新道,相對安瀾800多年。這期間,黃河在渤海灣邊淤出大片陸地,黃河三角洲雛形顯現。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黃河在現今的惠民縣境內改道從無棣入海,直到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河決銅瓦廂之前,在962年中,黃河時而「朝天子」(北流天津、無棣一帶入海),時而「下江南」(南流入淮),東營地區已無黃河。唯有另一條大河沿濟水故道,如離弦之箭而來,這就是大清河,繼續養育著剛剛成形的黃河三角洲,並孕育出了山東第一座海關——?鐵門關。《武定府志》載:
蠣浦朝宗,濟水達於千里;
鐵門鎖浪,滄海長於百川。
但黃河又是一條極不安分的河,個別年份在上游決口,便毫無顧忌地奪大清河河道自利津入海,有確切記載的共計10次。如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黃河「決(封丘)荊隆(祥符)朱源寨,直注沙灣、潰運堤,挾汶由大清河入海」(《清史稿·河渠志》)。黃河客串大清河雖促使了鐵門關易其址,但對近千年的大清河歷史來說,畢竟是短暫?影響到大清河對鐵門關這一天然良港的塑造。許多資料顯示,大清河道寬不過10餘丈,水深3丈有餘,水上岸高有3丈多,實際槽深20米之多。在大清河中行船,??而上,則用牛拉牽。大清河形如其名,河水清清,河中多為鹽船,又名鹽河。到了尾閭入海處,河面陡然寬闊,海潮相涌,波光粼粼,河道東向,因而此處又名朝陽溝。與李華同時代="_ftnref4" title="">u有首詠東津的詩,放在鐵門關倒是挺合適:
濟流千曲赴東津,萬壑朝宗匯海濱。
岸闊潮平飛野騖,帆懸風靜照游鱗。
青齊車轂爭先渡,吳越艨艘列異珍。
此地由來似都會,千村河潤澤斯民。
——劉學渤《東津即事》
大清河水行地中,清澈見底,水流平緩,彎道相連,僅利津城北有10餘華里長的一段河道較為順直。明末清初利津出了一個李神仙,家鄉就在這裡,因此就有了「十里直河出神仙」之說。明成化年間,有一位來利津任訓導的四川人章忠在詩中這樣描述大清河邊的東津渡口:
津河環帶碧流長,舟子清晨渡口忙。
飄渺雲邊人竟濟,汪洋浪里棹輕揚。
尋常蕩漾沉波月,來往棲遲向曉霜。
幸際政平方系纜,行人猶似喚漁郎。
往來船隻,順逆交錯,大清河入海口更是舟船雲集,商旅絡繹。大清河內接大運河、會通河,連接內地各省;外連諸海,北達天津、營口,東至朝鮮,南通閩粵,加之豐富的海鹽產量,如此戰略要地,膏腴之鄉,從來為兵家所重,歷代統治者焉有不控之理。元明之交,一場為爭奪控制黃河三角洲豐富鹽產和海運咽喉的激戰在鐵門關上演,只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百姓或死於戰火,或逃往他鄉。明初,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黃河口移民,足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
黃河掩埋鐵門關金初,在大清河牡蠣嘴入海口的左岸置豐國鎮並屯兵防守,在鎮北築鐵門關,以控海濱之險;明初,在此設千戶所,用兵千人把守。明隆慶(公元1567年)年間,有位叫甄敬的兵備副使來利津視察防務,時鐵門關海防同知署剛剛在牡蠣嘴落成,曰大清河公署。看到這巍峨高大、氣勢不凡的海防司令部屹立在河旁海邊,觀漁船往來,看海鳥翱翔,一時詩興大發:
高棟層軒枕碧流,新城別館倍清幽。
停驂不厭詢田夫,鎖印何妨對海鷗。
歷歷帆檣來遠岸,蕭蕭漁笛下前洲。
吏情兼得江湖興,擬向滄溟萬里游。
——甄敬《大清河公署新成》
看這位巡視官,竟恨不得立即停下公務(鎖印),詢田問夫,遨遊海疆。那時在這偏遠地帶建這樣宏偉的衙門,也是有一定標準的,因為海防同知署的地位類似於現代地市級軍分區司令部。明清時代,府一級行政區設知府1員,同知1員。知府為正四品,同知為正五品,知縣為正七品。同知是知府的佐官,分駐指定地點,執掌某一方面的事務。大清河同知署亦稱武定府海防同知署,設在牡蠣嘴海口,與鐵門關毗鄰。一個如同現代副專員級的官員在牡蠣嘴設衙辦公,足見當時牡蠣嘴海口河運、海運、鹽業、漁業、商業之繁榮,人煙之稠密,其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這種景象甄敬在其他詩中也有描述,如「潮聲夜動千門雪,鹽蕊晴開萬頃花」、「斥地經春無草木,商船入夏足魚蝦」、「海錯千家供賦役,鹽灘五月上官場」……其中,鹽蕊指的是鹽池中打起的鹽堆,海錯說的是種類繁多的海味。
借大清河之水脈,鐵門關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現了都會般的繁華。南來北往的商船載滿了異國他鄉的奇品異珍,白花花的海鹽逆河而上,順海而出,海運、巡檢等各式衙門在河岸矗立,士農工商、達官貴人各色人等雲集;茶肆酒館、店鋪商號參差井列於兩條大街。
清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大清河口附近設仁、義、禮、智、信五大鹽坨,產量居山東省十大鹽場之首,運鹽之船來往於大清河上,位於近海口的鐵門關碼頭,更是海船輻輳,客商雲集。據乾隆《四庫全書》記載,「大清河口可容船二百餘只」,「潮退水深丈余,洋船千石者亦可乘潮來往,容百餘艘避颶風,直沽海船多來販糧,貿易之要地也」。原在牡蠣嘴的武定府海防同知署也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遷建於豐國鎮。《利津縣誌》光緒九年本卷二第10頁載:「海防同知署舊在牡蠣嘴,乾隆元年建於豐國鎮……」
這樣的繁華之地不能沒有豐富的文化生活。除去早已建成的龍王廟、土地廟、關帝廟外,在明代建立百年時,有一位名叫朱庄的商人提議在鐵門關建1座戲台,並率先捐銀元1箱,各商號、船商、漁家紛紛響應。石料、木料船裝水載來自膠東,木匠、石匠、畫匠皆是精工良匠。1年後,鐵門關雙層戲樓在龍王廟對面竣工,關帝廟和土地廟分列兩旁,「三廟一戲樓」組成了一個寬綽的院落。戲樓高13米多,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9米多。下層拱門為南北通道,上層為木板鋪成的戲台,樓頂由40多根松木圓柱支撐並塗以金粉,戲台後壁上畫有群龍圖。鐵門關戲樓以其宏偉壯觀名噪一時,方圓近千里的戲班子都紛紛前來鐵門關演出,鼎盛時每年演出不下200天。一段「鐵門關戲樓一船裝」的美麗傳說,更為鐵門關增添了神秘色彩……
李華留詩百年之後,利津四大賢u之一的張銓v,在公元1855年後曾策馬行走在鐵門關前。他未曾想到,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入海才僅僅數年,這曾稱雄渤海、奇偉壯觀的海防關隘就已顯頹勢,原來水深岸闊的大清河入海處,如今卻是水淺泥深、舟楫難行了。漁民們臉上充滿了驚恐,就連那久經風浪、設備精良的外國商船,也趕快趁大風駛入渤海灣。他的《永門竹枝詞四十首》中有一首描述了上述情況:
黃流直下鐵門關,水淺泥深解容顏。
一夜洋船大歡喜,驚風收入太平灣。
幾年後,丁憂在家繼而辭官的張銓始終放心不下鐵門關,他數度造訪,幾番流連。但這次去的是金代所設的鐵門關舊址,所見所聞"center">豐國場邊問舊營,前朝幾度設屯兵。
至今明月荒城gn="right">——《永門竹枝詞四十首》之三十五
昔日千帆競發、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漸行漸遠,「熬波煮海」、「平地起冰山」的鹽場日漸凋敝;黃沙、枯樹、殘月;斷垣、頹壁、荒城。唯有夜半濤聲中,似乎隱隱傳來千軍萬馬的征戰之聲。
黃河一次次將鐵門關淹沒,已近暮年(公元1870年左右)的詩人痛心黃河的貪婪,卻又深感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年來海若欲東遷,東去潮聲向日邊。
葭浦蘆灣三萬頃,果然滄海變桑田。
此時的黃河已在此入海近20年,附近淤出了大片大片的沃野良田。
並稱四大賢的李佐賢u辭官歸里後的第三年(公元1855年),夏曆6月19日,黃河在河南銅瓦廂三堡決口,溜分兩股至張秋鎮匯合,穿運河奪大清河道自利津入海。
一場滂沱大雨過後,李佐賢出利城東門在東津渡看大清河水漲。這也許是他第一次看到黃河入清時,似乎並未意識到災難已經降臨,他用欣賞的心情,描述了黃河再次奪清入海的景況:
銀潢倒瀉九天上,水深門處屋如舫。
沄河頓作錢塘潮,奇觀斗覺心懷放。
濤頭遙望奔一線,迅馳風霆疾掣電。
人立蒼茫銀海眩,力撼城郭搖石堰。
——《雨後觀河漲歌》
自那天起,清悠舒緩的大清河就變成「盤渦湍急萬馬旋,浪花噴涌飛駑箭」的黃河了。在此後的歲月里,黃河連年決溢為害,李佐賢毅然走出書齋,放棄古錢幣、金石等學術研究,不辭辛勞義無反顧地協助縣令治理黃河數年。而這時的詩作,已對黃河充滿了怨恨與無奈:
黃流決,黃流決,建瓴之勢直傾瀉。
往歲江南今山左(山東),江南修防帑金多。
山左無工呼奈何?
……
河入濟,濟入海,湯湯汨汨十餘載。
昏墊(水災)不異洪荒時,離居盪析何所之?
……
坍地糧,遍四鄉,黃流過處水湯湯。
兩岸崩壞如頹牆,須臾千丈萬丈長……
黃河初入大清河時,兩岸無堤防,河道狹窄,每逢汛期臨河兩岸糧田大量坍塌,但官府田租照收不誤,百姓謂之「坍地糧」,地沒了,還要收租,這叫人到哪兒說理去?
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在大清河消失後的第33個年頭,黃河終將鐵門關深深掩埋。700年的風雨鐵門關,昔日的輝煌與大氣,化作一篇篇傳奇,一段段神話,被人們口口相傳……
延伸閱讀:濟水——被黃河淹沒的大河《春秋列國形勢》一圖中,有一條發源於河南,穿越山東而入渤海,與黃河大致平行的一條河流,圖中標為「濟水」。這就是古稱「四瀆」中的北瀆——濟。四瀆最早的總稱出自《爾雅·釋水》:「江、淮、河、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中國古代啟蒙讀物《三字經》中說: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也就是說,濟水與長江、黃河和淮河一樣,曾經是中國大江大河的代表。然而在今天,長江、黃河、淮河仍然在洶湧奔流,而濟水卻早已淹沒在歷史中,很少有人知道了。
作為四瀆之一的古濟水,發源於今天的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濟源就是因濟水的源頭而得名的。早在上古時期,濟水水量豐富,大禹治理天下洪水,疏導九川,濟水就為其中之一。《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東北入于海」。這裡的水即為古濟水的源頭。
濟水是四瀆中最奇異的一條大河,時常伏見不測,能穴地伏流,隱見無常,「一出為濟源,再出為滎水,三出為山東諸泉水」,留下了三伏三現的神奇佳話。相傳,禹疏導濟水出王屋山後,濟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70餘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濟水出濟源後,經過孟縣、沁陽、溫縣、原陽,行程130餘里,橫貫黃河,又在地下潛行百餘里之後,溢出為古代滎澤。滎澤為古老的湖泊,它位於今天鄭州市西北一帶,大約在東漢時期已經淤塞了。濟水經過滎澤後,沿今天的滎陽、封丘、開封、蘭考諸縣市,行程千里,流入了山東省。在齊魯大地上,濟水經過定陶、菏澤、巨野、濟寧,繞樑山再經過東阿、濟南、濟陽、鄒平、博興等縣市,自定陶至入海口。由源頭至入海口,濟水流經河南、山東二省,行程2800餘里,最後流入渤海。濟水流域位於中原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和文明。區內物華天寶、地傑人靈,賢相名將、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馬懿、李商隱、韓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觀濟水,留詩作證。相傳,在遠古時代,黃帝與蚩尤曾在河北作戰,因蚩尤能十里吐霧,黃帝打了敗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山上。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台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杜光庭撰《天壇王屋山聖跡敘》)。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黃帝都到天壇上設壇祭天,故名曰天壇山。以後歷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壇山設壇祭天。明清遷都北京後,皇帝祭天嫌路遠,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壇祭天。可見,濟水的榮耀與驕傲,它曾哺育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今天我們從濟源、濟陽、濟南、??煌。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孕育了偉大文明的河流,怎麼在後來的歷史中杳無蹤跡了呢?這還得從濟水和黃河的關係說起。濟水的發源地在現在的濟源市,位置在黃河以北,而它流經的地區則主要在當時的黃河之南。當時的黃河由今天滎陽向東北流去,而濟水卻由滎陽向東流去。這就出現了一??古代的人們對此作出了種種解釋,而且有許多解釋近乎神奇。有種說法是「地下伏流說」,認為濟水從黃河北岸潛入地下,濟水是清的,黃河是濁的,濟水從黃河下流過,清水並沒有受到濁水的混淆,流過黃河後依然是清的,然後從黃河南岸復出。宋代學者鄭樵曰濟水「能穴地伏流,隱見無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濟水既伏流地中,則發地皆泉,不特歷下一處為然。是故一見為濟源,再見為滎水,三見為山東諸泉水,而溢為大小清河,其實皆濟水」。清代地理學家胡渭對濟水的變遷也是持伏流之說,他認為黃河泛濫,泥沙填淤了濟水從黃河底下穿過的空竇,地中伏流不能上涌,滎澤無法補水,才幹涸了。滎澤存在的年代還可以從《水經》中找到蹤跡。《水經》的作者桑欽(也有記載作者為郭璞)是西漢末年人,他在書中也有滎澤的記載。以上各例,足以證明滎澤的淤塞應在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
「穴地伏流」甚為神奇。後人考證認為濟水入河後應是混流而下。因河水時漲而溢為滎澤,成為濟水過黃河後的源頭。後因漫溢頻繁,黃河泥沙淤塞了滎澤,才使南岸濟水失去了源頭。
滎澤的淤塞使濟水上游失去了一個能起到沉澱泥沙作用的場,對滎澤至巨野澤之間的濟水產生了嚴重影響。這段濟水長約400千米,在河南的原陽分為南濟和北濟兩支,最後又匯入巨野澤。據《國都城記》載,東晉大將軍桓溫,公元369年攻打黃河以北的燕國(今河南浚縣)時,曾計劃在巨野澤和黃河之間挖一條水路運送糧草。後因人力不足未開通,攻燕之戰也因之失利。此後,宋武帝劉裕(公元420~422年在位)伐後秦,才挖通了這條水道。南濟和北濟都是匯入巨野澤的,劉裕的軍隊沒有溯水西上,而是開挖水路,繞道更遠的黃河,說明濟水在公元4世紀至5世紀已經斷流。需要指出的是,南濟和北濟斷流於東漢初年至兩晉時期,是指主河道而言,有些地段的濟水消失時間要更晚一些。《水經注》在記述平陰地段的齊長城的段落中有「其水引濟故瀆尚存」的記載,說明公元5世紀前後濟水仍存在著。另據《定陶縣誌》記載,南北朝時期,濟水的漕運功能減弱,開始用車馬做運輸工具。到隋代時,又利用濟水部分殘留河道,開挖了運河用於水路交通。直至唐末開挖的五丈河,都是對南濟水河道的重新修整利用。五代時又疏導汴水入五丈河,成為京師開封通往東北部的主要水路。宋代又在開封西引金水河東注五丈河。這條河開寶六年(公元973年)改為廣濟河,成為北宋漕運四渠之一。這條水路直至金代才最後堙廢。
巨野澤水面廣大,南北150千米,東西50餘千米。濟水入澤後,由於沉澱的作用,水質變得清澈。濟水出澤後也不再分南濟和北濟。因為巨野澤以東的濟水支流汶水和濼水等也是清澈的,遂改名為清水。後來,巨野澤也逐漸淤塞了,汶水就成了濟水的主流,名稱又改為大清河。大清河存在時間很長,直至清代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因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取了大清河的河道,大清河就成了黃河河道的一部分,即現在濟南市北約100千米的河道。1952年底,毛澤東主席沿津浦路南下視察,行至濟南時,在車上召見了時任濟南市市委書記谷牧。谷牧彙報完工作後,主席問他:「濟南因何而得名?」谷牧答:「因為它在濟水之南。」主席又問:「現在為什麼不見了?」谷牧一時答不上來。主席說:「濟水故道是被黃河奪取了,你回去可查查書。入境問俗,入國問禁,到哪個地方工作,就要了解哪裡的情況,包括現在的和歷史的。」這個故事說明,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古濟水仍被世人乃至偉人所關注。
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改道。戰國時期,魏國在以今開封地區為中心修建了鴻溝水系,連通了中原地區黃河、淮河、濟水之間的重要水道。到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132年),黃河在山東瓠子堤決口,因堵口失敗,在以後的20多年間,再也沒有堵塞,從此黃河向東南浩浩蕩蕩席捲巨野澤,在濮陽西南衝出了一道新河,這便是黃河決斷濟水的開始。到了王莽時期,滎澤淤塞嚴重,黃河又多次決口,以瓠子故河為界,在下游泛濫,自由擇道入海,導致了河、濟分流之處堤岸嚴重坍塌,黃河、濟水、汴水混流,濟水的河道被黃河故道所代替,現在黃河下遊河道以及小清河,就是原濟水故道。濟水在東漢就已經名存實亡矣。所以,今天我們只能從《水經注》、《夢溪筆談》、明代陸弋《濟河圖論》、清代蔣作錦《濟水沿革考》等古籍中見它的蹤跡了。
小資料:東營——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市是萬里黃河的河口城市,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全國重點大學——石油大學和濟南軍區後勤生產基地也坐落於此。
東營市成立於1983年,現轄東營、河口兩區和廣饒、利津、墾利3縣,行政區面積8053平方千米,人口180萬人。境內既有年輕的黃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陸地。北部廣闊的新淤地以自然資源的富饒而著稱,南部則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地,文明史源遠流長。
東營市是中國沿海的開放城市,北靠京津塘經濟區,東南連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東北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環渤海經濟區與沿黃河經濟帶的交會點。這裡屬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條件良好,自然資源富饒。市內土地總面積1208萬畝(1畝=0.067公頃),草場面積240萬畝,還有525萬畝土地尚待開發。勝利油田80%的石油地質儲量和85%的產量集中在東營境內。全市海岸線350千米,灘涂面積180萬畝,分別佔山東省的1/9和2/3;負10米等深線淺海面積4800平方千米。位於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四、黃河穩流的希望黃河改道大清河入海後,其「善淤、善決、善徙」的本性並未有改變。奪大清河之初,河道從利津鐵門關北肖神廟以下二河蓋之牡蠣嘴入海,此時尚為地下河。到清光緒年間,兩岸堤防漸趨完固,進入下游的泥沙漸多,河床迅速淤高。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山東巡撫李秉衡奏稱:「昔之水行??堤外則形如釜底。」由此可知,新河道已成為地上河。到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三月在韓家垣子(利津陳庄)決口改道,此條河道歷時34年,實際行水19年(其餘年份為上游決溢、改道而河竭,下同),被稱為鐵門關流路。
黃河在韓家垣子(利津陳庄)決口後,改道東流,經老鴰嶺、四段、楊家嘴,由毛絲坨(墾利建林東)以下入海。此為毛絲坨流路,河道歷時8年,實際行水5年又10個月。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五月,黃河決北嶺子,改道東流,由薄庄南過集賢,轉向東南,經左家莊、永安鎮、老十五村,由絲網口(今宋坨子)以東、團坨子以北入海。另有一股支汊在亂井子(清河村舊址)西北分流,又在羊欄子與三十八戶之間合一。此為絲網口流路,河道歷時7年,實際行水5年又9個月。
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六月,黃河決薄家莊改道西北流,經青邊嶺、虎灘嘴、流口、薄家屋子、義和庄入徒駭河下游絳河故道,在太平鎮以北老鴰嘴入海。此為徒駭河流路,河道歷時13年,實際行水11年。又於1917年農曆七月,在太平鎮改道東北流,經大洋鋪、中和堂,由車子溝入海;另由虎灘嘴東南分出一股支流,經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在劉家坨子以北的麵條溝(今挑河)入海。1925年,又在虎灘嘴分出一股支汊向西北流,經沾化縣入無棣縣套兒河入海。此次北流入海路線散亂,前後共歷時22年,實際行水17年又9個月。
1926年6月,黃河在八里庄以北(呂家窪)決口東北流,經豐國鎮(今汀河)北,由刁口河入海,形成舊刁口河流路,歷時僅3年。
1929年8月,土匪在紀家莊盜掘堤決,大河東去,流路散亂,先後由南旺河(今支脈河)、絲網口、宋春榮溝、青坨子等海口入海。此為支脈溝流路,歷時5年,實際行水3年又4個月。
1934年8月,合龍處(今涯東村附近)決口,河水東向漫流,先由毛絲坨以北老神仙溝入海,後又形成神仙溝、甜水溝、宋春榮溝3股入海形勢。1938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下令扒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入淮河故道,山東河竭。1947年3月,花園口堵復,黃河歸山東故道,仍循原河道3股入海。此為甜水溝流路,歷時19年,實際行水9年又2個月。
1953年7月,小口子裁彎改道,開挖引河,促成神仙溝獨流入海,歷時10年又5個月。
1964年1月1日,羅家屋子破堤分泄凌洪,由草橋溝、窪拉溝入刁口河漫流歸海,終成改道刁口河,行水12年又5個月。
1976年5月,在羅家屋子進行人工截流成功,炸開西河口引河擋水壩,改由清水溝入海,行水至今。
以上敘述看出,自公元1855年至現在,黃河尾閭已經在以墾利為頂點、北起套兒河、南到支脈溝的現代黃河三角洲上先後改道9次,其中公元1889~1953年改道6次,頂點在寧海附近;1953年以後改道3次,頂點在漁窪附近,三角洲面積擴大2600平方千米。從公元1855~1976年,短短百多年間,黃河在東營實際行水不到百年,尾閭竟然改道近10次,黃河入海口變動之劇烈頻繁,可見一斑。「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成為三角洲地區真實的寫照。頻繁的決口改道,嚴重製約了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人民治黃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河口治理,採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成了河口防洪工程體系。1953年和1964年先後進行了小口子裁彎和羅家屋子分洪人工干預改道;1976年進行了治黃史第一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形成了現在的清水溝流路。隨著勝利油田的建設和東營市的成立,河口地區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油井林立,城鎮崛起,客觀上已不允許河口經常變遷。為保持河道長期穩定,為黃河三角洲的大規模開發建設創造條件,東營人民進行了艱難的探索和實踐。1988~1992年,東營市、勝利油田和黃河河務部門聯合,進行了以長期穩定黃河入海流路為目標的河口疏浚治理試驗;1996年經國家計委批複,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水利部、山東省3家投資3.64億元,實施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1996年5月在清8斷面附近實施了人工出汊造陸採油工程;1997~1998年、2001~2002年和2004年分3次在河口河段實施了挖河固堤工程;2004年後實施了部分河口治理工程。這些工程措施的實施,使黃河現行入海流路得以較長時間的穩定,改變了河口地區「十年一改道」的不穩定局面,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提供了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目前,黃河水利委員會已經會同山東省、東營市制定了黃河河口綜合治理規劃,提出了黃河河口治理的指導思想、治理目標和總體布局。該項規劃實施後,通過加強工程治理和有計劃地安排人工改汊行河,可以使黃河現行清水溝流路保持50年左右時間的相對穩定。通過有計劃地安排刁口河故道等備用流路行水,可以使黃河入海口長期保持在東營境內,保障東營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順利進行。
東營,這個黃河最佳的入海口,有可能成為黃河永遠的歸宿。
延伸閱讀:神仙溝的傳說相傳在上百年以前,由於「黃龍」擺尾,在平坦的沙灘濕地上衝出數條河溝,黃河水從中奔騰入海,神仙溝就是其中一條。有一年春天,漁民們??不見五指。漁民們心驚膽戰,不辨方向,突然看見一點點火星在遠方飄動。幾艘漁船順星火划去。劃呀!劃呀!也不知經過了多長時間,只覺得風浪越來越小。忽而星火逝去,漁船只得停下,等到天亮一看,才知道自己的船駛進了一個天然避風港——?一條河溝內。獲救的漁民們想,若不是神仙保佑,怎麼會來到這風平浪靜的海溝里?於是,給這條河溝起名為神仙溝。
神仙溝周圍幾十千米都是黃河帶來的泥沙淤積的新生地,一直延展到渤海灣。黃河分別從神仙溝和甜水溝、宋春榮溝入海,3條溝之間形成了大小兩個孤島,靠近神仙溝的為大孤島。起初,大孤島人跡罕至,珍禽異獸及各種植被物種繁多,蘆、荻、葦、柳不勝枚舉。到了秋天,白色的??蓬花高高地伸出頭來隨風搖擺,像是在觀望什麼,真是一幅天然奇特的圖畫。從前大孤島流傳著三大奇事,變成順口溜是:大孤島,三件奇,棒打兔子瓢舀魚,野鳥飛到火堆里。
20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的林墾戰士開進了這片處女地,在神仙溝旁建立了林場,給這片荒原帶來了生機,他們利用神仙溝的水澆地灌溉。經過幾年的奮鬥,造林10萬多畝。1960年3月9日,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到孤島林場視察,看到職工熱火朝天的幹勁兒和10萬多畝人造林茂密生長的壯觀情景,興奮異常,欣然為林場題名「國營孤島共青團林場」,並親筆題詞:青年幹得歡,大戰渤海灣。造成萬頃林,木材堆成山。
1960年,渤海農墾局已在大孤島墾荒造田20多萬畝,荒原逐步變成糧倉。神仙溝的水,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水源。1963年,軍馬卸下征鞍,奔向大孤島。從此,軍馬場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新生地上,給荒原增添了一幅別樣的風景。這時的大孤島,一望無邊的樹林蔥蘢茂密;綠油油的麥浪碧波蕩漾,豆菽飄香;廣闊的草原萬馬奔騰,牛羊肥壯。它不再是沉睡的大孤島了,初步顯示了勃勃生機。
在糧棉豐收、軍馬嘶鳴的同時,地質勘探的隆隆炮聲震撼著神仙溝兩岸,喚醒了蘊藏在地下的滾滾油海。1965年,石油工人挺進大孤島,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的「鐵人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為治理神仙溝和油田開發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如今的神仙溝,已經不單是一條蓄水溝,它是集防洪、防潮、排澇、改鹼、飲水、水利、景觀與生態於一身的綜合性綠化帶和生態型河岸。在神仙溝的拐彎處,修起了條帶式濱海公園和美觀、大方、堅固的拱形永和橋,建立了物種繁多的植物園。軍馬場還建立了集觀光、旅遊、品嘗、採摘於一體的水果生產基地。你看,河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水草隨波搖曳,魚兒信游,使人彷彿置身於「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優美意境。
歷代黃河下游變遷略圖
近代黃河河口流路變遷圖
推薦閱讀:
※黃河《塞翁失馬》2017/9/15
※毛澤東曾為何事意味深長道:我是到了黃河也不死心
※毛澤東的黃河情結
※關於描寫黃河的詩句賞析目錄
※漫步黃河第一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