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年人才懂的照片 看到第2張就受不了!

"磨剪子來,熗菜刀…"這些曾經飄蕩在大街小巷的的叫賣聲,是天津人記憶深處最溫暖的回憶,下面這些老手藝你還記得多少?

畫糖人

吹糖藝人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會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交過錢後可以轉動盤上指針,指在哪兒就做什麼。只需花上幾塊錢,便可看到畫糖人拿著湯勺,在石板上飛快來回燒鑄,畫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

磨剪子/戧菜刀

"磨剪子來,搶菜刀…"的長吆喝伴隨著多少人的童年記憶,磨刀石上灑上一點水,轉起砂輪打磨,刀、剪子立刻變得無比鋒利,少些時候,不知會在誰家案頭,切磋出一頓頓美味佳肴、裁剪出件件新衣。

嘣爆米花

巷口響起蹦爆米花「duang」的一聲,你是不是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家家戶戶拿著糧食排成長隊,三五成群等到蹦爆米花的師傅一聲吆喝「都讓開」,所有人躲得遠遠的,緊緊地捂著耳朵···那時候的爆米花怎麼吃著都比電影院里的甜。

砸黑白鐵

住平房的天津人一定離不開蜂窩煤爐子,爐子的排氣筒便是這種鐵質的圓形管道,想要家裡的爐子不堵,不倒煙,那一個上好的煙囪是不可或缺的,砸黑白鐵這個行業便應用而生。

鋦碗兒

過去鋦碗匠的裝備就是擔一根挑子,一頭掛風箱,一頭掛上爐子板凳鎚子之類的。一個七零八落的碗,半個鐘頭就能重新拼好,現在碎掉一個碗,基本上就扔掉了,老手藝也就沒了吃飯的市場。

補膠盆膠桶

一般都是上歲數的大叔,手裡提著一個簍子,出沒在大街小巷,居民聚集處,十分有節奏地喊著:「補膠盆膠桶……」住家戶只要有一家出來修,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姐姐們都會拿出自家的盆、桶啊出來修。

修傘

現在傘太便宜了,隨便20、30就能買一把,只要有點問題,難逃被扔掉的命運。所以修傘這個行業也就逐漸沒落了!

修鋼筆

那個年代能擁有一隻鋼筆著實不容易,平時都是細心保養,要是趕上壞了,得趕緊找修鋼筆的師傅修理一下,但往往用不了幾天又壞了,漏墨、筆尖變性都是常事。

修理自行車補胎打氣

自行車滿街跑的年代,修車那可是熱門行業,誰家熊孩子把自家自行車騎車去爆了胎都得馬上找修車師傅補胎,騎得虧氣了,也可以在街邊找個修車師傅借用一下氣管子,打個氣一般修車師傅都不會收錢。

配鑰匙

最有特色的路邊攤,一字排開的各式鑰匙樣品,一把鑰匙一塊錢。

街邊修鞋

別看修個鞋,但有一大堆繁瑣的工具,釘掌,縫線,走邊,一氣呵成,那些年,修鞋師傅的生意門庭若市,一天活都不斷,今天送去修的鞋,最早也得後天來拿,修鞋還有排隊!

彈棉花

老一輩天津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而那時候的彈棉花工匠們也都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肖像剪影

用你的側臉剪出你的肖像,手藝精到,一分鐘成像。在相機沒那麼普遍的年代,許多外地老天津的遊客,都喜歡用這種方式留影紀念。

鐵絲彎花活

記得小時候在河北鳥市或在金鋼花園旁的海河邊上,總有老爺爺在攬活,一把尖嘴鉗、一把18號鍍鋅鐵絲就能彎出各式的形象。

卷棉花糖

小時候,街頭賣棉花糖的大叔像一個魔術師,輕輕幾圈就能轉出一個甜美的雲朵。去公園玩,小朋友們必定人手一個。

吹糖人

「肩挑糖擔走街巷,手敲銅鑼哐哐哐,引來孩童齊圍觀,吹個糖人好漂亮。」 煮熟的糖稀經藝人的吹、捏、刻、剪,立刻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動物,小時候爸媽給買上一個,邊走邊舔,一路下來小動物的頭便被舔完了!

姓名作畫

用山水魚蟲畫出你的名字,畫一幅最多需要2分鐘,小時候家裡掛上一副,親戚朋友來了都免不了炫耀一番,倍有面兒!

捏麵人

一雙靈巧的手,幾分鐘就捏出栩栩如生的面人,小時候最喜歡孫大聖。面人師傅帶著行當,現捏現賣。各色面泥、刮子、竹籤、梳子、剪刀是捏麵人的基本行當,這就是老手藝人走江湖捏麵人的全部家當。

剃頭刮臉

小時候大街小巷都是這樣的攤位,咱天津老爺們兒最喜歡「剃頭、刮臉」了,那時候都興「板兒寸」,講究「刀快水熱,一禿嚕一個」。要是哪位師傅手藝好,周圍誰再擺攤理髮老百姓也不認。

編草鞋

下地幹活,農村人更加偏愛草鞋,老一輩的天津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編草鞋的經歷,隨著布鞋的普及,草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它的背後卻保留著一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釘馬掌

釘馬掌先要把馬掌削平,分寸要恰到好處。要根據每個蹄子磨損的程度不同,決定切除表皮的深淺。釘一副驢掌五元,一副馬掌十元,不管牲口溫順還是性勁,言無二價。在過去十元錢不是小數,大約等於一個公社幹部十天的工資。

精修手錶

一張不到一米長的舊桌子,攤著各式的表,修表匠戴著特製的放大鏡,聚精會神地盯著細小的零部件,將定格的時光重新開啟!

刻章

刻章是個精細活兒,小時候就喜歡趴在邊上看人家刻章,一個章幾塊錢,卻要花費至少一天的時間去做,現在電腦刻章逐步取代手工刻章,但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也許是少了「情懷」吧!

手寫春聯

小時候的春聯都是老手藝人純手工寫的,一個個毛筆字龍飛鳳舞,剛勁有力,現在的春聯雖然千篇一律,但批量生產的春聯成本低,讓老手藝生存舉步維艱。

手工蒲扇

取棕樹葉子,修建成圓形,用針線和竹條把邊縫上,之後上色,一把扇子便做好了,手活快的人一天能做10多把、現在有了空調,基本上這種手藝就失傳了!

納鞋墊、納鞋底

一到夏天,一群老太太圍在路口的榕樹下,一遍談論家長里短,一邊手中飛快地納著鞋底或是鞋墊,針腳嚴密,花樣百出,一副小小的鞋墊,就是一副栩栩如生的畫。

手工毛衣

小時候,羨慕別人進口的機織毛衣,百般嫌棄媽媽手工織的毛衣樣式單一;長大了,擁有各種品牌的毛衣卻再也找不到當年「媽媽牌」毛衣的溫暖。

釘稱

絕對是良心活和細緻活,刻斤對兩細緻入微,在還沒有電子稱的年代,商販們做生意完全依賴於釘稱師傅的手藝,市場的穩定平衡全在一桿秤之間,隨著電子稱的普及,釘稱的手藝在民間越來越少見。

這些老手藝

現在在天津大街小巷還能看到的屈指可數

熟悉的吆喝聲早已成為我們童年生活里的一段剪影

希望這種文化的傳承不要銷聲匿跡

更希望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

看到這些老手藝的方式不是在博物館裡!

推薦閱讀:

催人淚下的珍貴照片14張,張張挑戰您的淚點,看您能堅持到第幾張
為何美軍花10年傷亡36萬人,打不贏這個國家?這組照片告訴你
很多花卉的微矩照片,花都拍的佔據整個畫面,這是怎麼拍的?
珍貴的文革照片,敘說著紅色的歷史。
這樣的照片該如何後期,從而達到膠捲效果?

TAG:天津 | 照片 | 人才 | 成年人 | 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