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統醫學中的」陰氣「、」陽氣「到底是什麼

近十年來,隨著網路及出版業的蓬勃發展,中醫藥的傳播也有了長足進步,在論壇及中醫愛好者之間,最熱門的估計就是所謂「火神派」了,這個「學派」推崇陽氣,強調溫扶陽氣,以擅用附子等辛熱藥物著稱,他們的理論著作,我在90年代末也曾花過很大精力研讀,但自從發現元代王好古的《陰證略例》遠比這些動輒「火神」的流派有更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後,就曾開始過反思:什麼是陽氣?什麼是扶陽?人體內真的有一種特殊的氣,叫「陽氣」么?那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陰」、「陽」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應該算是傳統醫學最基本的問題,所以要找到答案,就只能指望舉世公認的中醫理論來源《黃帝內經》。

我在「五行是古曆法,不是哲學」一文中弦音醉舸:五行是古曆法,不是哲學,已經清楚的描述了「陰陽五行是十月曆的月名,五行即五時,或稱五季(十月曆中又有兩種不同的曆法系統,即相生序五行木火土金水和生成序五行水火木金土的差異:相生序五行,各配陰陽,每行各佔72日,而生成序五行與相生序五行在季節對應上有著極大的差異,即生成序五行將一歲分為陰年與陽年兩半,陰年和陽年各含一個完整的五行,上半年為生五行,下半年為成五行)。」,即陰陽來源於天文曆法系統,在這個基礎上,我收集了《內經》中所有涉及到「陰陽」這個兩個字的條文(很明確是指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及確指某臟腑的未列入),鑒於古文字必須在語境中才能正確理解,所以光列舉沒有說服力,必須交代背景以及附上短評,這畢竟是從合162篇共147018字的《黃帝內經》中找素材,所以註定了這篇文章會很長,請大家耐心閱讀。

為了更方便閱讀,將會用阿拉伯數字標出經文來源,並用字母標註陰陽在此處的含義,以便最後終結。另外,由於手邊只有《黃帝內經太素》,所以會按照《太素》的章節順序往下梳理,請大家多多支持!

(一)

1.《攝身.順養》:「冬三月,此謂氣閉藏,水冰地坼,毋擾於陽(a),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

「逆春氣,則少陽(b)不生,而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c)不長,心氣內洞;......失四時陰陽(d)者,失萬物之根也。是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e),以順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順之則奇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順陰陽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

=>a.這裡的陽是指身體表面(外為陽,內為陰;表為陽,里為陰),冬天的時候要注意保持體表溫度,不要被寒冷侵襲;b.「少陽」是指自然界曆法中的陽氣初生狀態,由於肝臟是對應於春(木),所以這個時候肝氣就會出現異動。c「太陽」是指自然界曆法中的陽氣隆盛狀態,對應的季節是「火」。d.「四時陰陽」就是一個自然年中的曆法變化。e.「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指應當跟隨著當令季節而養護身體,當春夏這個「陽年」的時候,要同步;當秋冬這個「陰年」的時候也要同步。(「陽年」「陰年」概念見「陰陽五行是曆法」)。

2.《攝身.壽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a),故能有子......六八,陽氣(b)衰於上,面焦,鬢髮斑白...."

=> a.「陰陽和」指16歲(二八)的時候,男女交合就能生育了。b.「陽氣」這裡暫且存疑,可以是「火神派」概念中的陽氣,也可以是「衛陽」,因為《衛氣行》「(衛氣)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二)

3.《陰陽.陰陽大論》:黃帝曰:陰陽(a)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b)。寒極生熱,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雲出天。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c)。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d)。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者,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e)。

陰盛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f)。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胕,濕勝則濡,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人有五藏,有五氣,以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故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g)。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生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黃帝問曰:法陰陽奈何(h)?岐伯答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而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干齒,以煩悶,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也,病之行能也。。。。故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i),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脈者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候;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在;按尺寸而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其實者,散而寫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j),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這一篇是對陰陽概念的抽象總結,含義較空闊,很難確指,先將其中明確的解釋,含糊的暫先闕疑。

a.「陰陽」是指曆法的陰陽,無疑問。b.「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把文字稍做調整,便不神秘:「靜陰躁陽,生陽長陰,殺陽藏陰,化氣陽,成形陰」,也就是說靜、生、殺、化氣皆屬於「陽」;躁、長、藏、成形皆屬於「陰」。d.「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也就是水、(食物的)味道為陰;火、食物的)氣為陽。e.「氣味者,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也就是(食物或藥物)辛辣、甘香這類的氣味發散性強,屬於陽;酸、苦這類氣味則可以向上涌,向下泄的作用(類似於催吐、腹瀉這兩種的氣機運動),故而屬於陰。闕疑的有:c、f、g、h、i、j。

4.《陰陽.調陰陽》:「黃帝問於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本於陰陽(a)。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於天氣。其生在其氣三,謂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之本。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夫順之則陽氣固(b),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也。故聖人摶精神,或服天氣,通神明。氣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行,獨壽不章,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上而衛外者也。

因於寒,志欲如連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如散;因於濕首如裹攘,大筋濡短,小筋施長,施長者為痿,因陽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而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滑滑不止。陽氣大怒,則形氣而絕,血宛於上,使煎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疽,膏梁之變,足生大釘,受如持虛。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流連肉腠。輸氣化薄,傳為善畏,乃為驚駭。營氣不順,逆於肉理,乃生壅腫。魄汗不盡,形弱而氣爍,穴輸已閉,發為風瘧,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距,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時之序也。故人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故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旦乃敗亡。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陽氣已虛,氣門乃開,是故暮而收距,毋擾筋骨,毋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岐伯曰:陰者(c),藏精而極起者也;陽者,衛外而為固者也。陰不勝其陽,則其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順,如是則外內調和,邪不能容,耳目聰明,氣立如故。......凡陰陽之要,陰密陽固,而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強不能,陰氣乃絕。

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流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乃氣上逆而咳,發為痿厥,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冬傷於寒,春乃病熱。四時之氣爭,傷五臟也。

陰之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是故味過酸,肝氣以津,肺氣乃絕;味過於咸,則大骨氣勞,短肌氣抑;味過苦,心氣喘滿,色黑腎不衛(腎氣不衡);味過於甘,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英。是故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這一篇同樣是很重要。但這一篇裡面的陰陽概念很清晰。

a.「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本於陰陽」,很明顯這是在描述自然曆法的陰陽概念。b.「夫順之則陽氣固」,在這裡的「陽氣」是指衛氣,因為下文有明確描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行,獨壽不章,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上而衛外者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陽氣已虛,氣門乃開,是故暮而收距,毋擾筋骨,毋見霧露。」c.「陰者,藏精而極起者也」,這裡的陰是指五藏。下文有「陰之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為證。也就是說五臟靠食物中獲取的五味來供養,但五臟也會因五味攝入太過而損傷。(三)

5. 《陰陽.陰陽雜說》:岐伯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a)。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之身,五藏中之陰陽,則藏者為陰,腑者為陽;肺肝心脾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府皆為陽(b)。所以欲知陰中之陰而陽中之陽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外內左右、雌雄上下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c)。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四經十二順,四經應四時,十二順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d)。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其見則為敗,敗必死。所謂陽者,胃胞之陰陽,別於陽者,知病之處;別與陰者,知死生之期(e)。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f)。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動者為陽,靜為陰;數者為陽,遲者為陰。(g)凡持真藏之脈者,肝至懸絕九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日死,腎至懸絕五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問曰:二陽之病發心痹,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息賁,三日者死不治;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廱腫,及為痿厥喘悁,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曰:一陽發病,少氣喜咳喜泄,傳為心瘛,其傳為膈;二陽一陰發病,生驚駭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喜脹心滿喜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鼓一陽曰鉤曰鼓,一陰曰毛,鼓陽勝陰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想過曰彈。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煩則滿喘而嘔;心痹者不通,煩則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喜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演(涎)壞;腎痹者善脹,尻以伐踵,脊以伐項;脾痹者,四肢懈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寒;大腸痹者,數飲出而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兩髀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陰氣者(h),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備,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嘔唾,痹聚在腎;淫氣渴乏,痹聚在肝;淫氣飢絕,痹聚在胃;淫氣壅塞,痹聚在脾。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i),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動肺,使人喘喝。陰之所生,和本曰味。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j);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岐伯曰:所謂生陽死陰(k)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至肺為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結陽者(l),腫四肢;結陰(m)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者針,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三陽結謂之消,二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陽結謂之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癖。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已。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三陰俱搏,三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五日夕死;一陰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陽三陰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募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因為是「雜說」,所以裡面陰陽相關內容很豐富。

a.岐伯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這是年曆法中的陰陽在一天中的運用,故而也可以說是曆法的陰陽。

b.這裡明確的描述了在人體中陰陽的確指:「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之身,五藏中之陰陽,則藏者為陰,腑者為陽;肺肝心脾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府皆為陽」,特別要強調「外為陽,內為陰」,這個概念會不斷在後面的文章中用到,當然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等也很重要。

c.「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外內左右、雌雄上下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這段文字,一方面強調了「背為陽、腹為陰」的體系中,心肺是屬陽,肝腎屬陰。也就是說明了這裡的陰陽是依據部位的高下來分的。另一方面,這段文字也說明天人相應的概念。

d.這是講脈中也可區分出陰陽:「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脈中的陽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脈有胃氣則生」的「胃氣」(所謂陽者,胃胞之陰陽(e));脈中之陰則是指真藏之氣了,這個見於脈中是凶兆。

f.「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掌握了脈中陰陽的原理及技術,遇到判斷生死的大事,就心中有數,不必與人商量了。

g.「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動者為陽,靜為陰;數者為陽,遲者為陰。」,還是在講脈象。

h.「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備,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嘔唾,痹聚在腎;淫氣渴乏,痹聚在肝;淫氣飢絕,痹聚在胃;淫氣壅塞,痹聚在脾。」這裡的陰氣是五藏之氣。

i.「陰爭於內,陽擾於外」,是說五臟之陰爭,會在體表出現癥狀,或者說五臟氣血紊亂,那麼體表的衛氣也會受困擾。所以這裡「陽」或者指代體表(外為陽),或者指代衛氣。

j."陰之所生,和本曰味。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這句話說五臟能量的來源是(食物之)味,所以如果過食辛辣等食物話,會造成衛氣破散以及五臟氣血受損消亡的局面。順便提醒一下「火神派」的熱衷者,運用附子的時候千萬注意掌握好度,別一味莽撞。

k.「所謂生陽死陰」,這是講五臟間的生克關係,與「陰氣」、「陽氣」無關。

l.所謂「結陽」看文中描述的癥狀就知道了,「結陽」就是陽結,即體表或四肢出現癥狀,這裡的癥狀就是四肢腫。

m.「結陰」是指五臟出現損傷,所以出現便血。《鄭欽安醫書》里以為很好的「黑便」,說白了就是便血。

(四)

6.《陰陽合》: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為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a)。

黃帝曰:合之於脈,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陽(b)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b)也,主右足之少陰;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

甲主左手之少陽;己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併合,故為陽明。庚主右手之少陰,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

故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c)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c);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

其於五臟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d)。

黃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主春。春者,蒼色,主肝,肝者,足厥陰也。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三百六十五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聞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岐伯曰:陰陽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也,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e)。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散也。

黃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結於顙大,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結於窗籠,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關,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搏而勿傳,命曰一陽。

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者,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結於太倉,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結於廉泉,名曰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結於玉英,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關,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鍾鍾(f)也,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相成者也。

==>a.「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這裡仍然是以部位的上下來分陰陽,即上為陽,下為陰。b."生陽""生陰」,是指自然曆法春季一陽生,秋季一陰生,這個時令對應於人體的部位分別是左足之少陽經脈及右足的少陰經脈。c."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這裡仍然是以部位的高低來分別陰陽,故而足之陽是少陽,手之陽便成為了太陽。d.「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這裡的陰陽是臟器屬性與部位的混合,背為陽,腹為陰,心與肺同出於胸背,故屬陽,但由於心屬火,肺屬金的區別,所以這兩者還有陰陽的區分。e."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天為陽,地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所以未出地者,為陰中陰,出於地則為陰中陽。f.「陰陽鍾鍾也,傳為一周」,這裡的陰陽是指三陰三陽經脈。(五)

7.《臟腑之一》: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守失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a)。

==>a.五藏在體內,屬陰,五臟傷便是陰傷,五藏主藏精,故而傷則精不守,精不守則無氣。所以這裡的「陰」仍然是「表為陽,里為陰」這個部位範疇。

8.《臟腑氣液》: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疽。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利,陽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a)。陽氣大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陰氣(a)盛矣。陰氣大盛,則陽氣弗能營也,故曰關。陽氣大盛,則陰氣弗得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弗得相營也,故曰關格(b)。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為腑;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所生也,皆藏於陰(c)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恆之府。

問曰:太陰、陽明,表裡也,脾胃脈也,生病異何也?答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順,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黃帝曰:願聞其異狀。答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c);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c)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卧,上為喘呼;入五臟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至足。(d)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行;陰病者,下行極而上行。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a.「陽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這裡的陽氣是指陽脈之氣。「陽氣大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陰氣盛矣」這裡的「陰氣」是指陰脈之氣。b.「陰陽俱盛,弗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的意思是表裡不通或上下不通,結合上面的陰脈、陽脈,可以「陰陽俱盛」的陰陽,是部位概念中的陰陽區分:表為陽,里為陰。c.「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這裡的陽是指體表,陰指體內。也就是「外感與內傷」這兩條獲邪途徑。d.「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至足」這裡指足三陰經脈的向心性走行及手三陽的向心性走行。(六)

9.《經脈病解》: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大陽寅。寅,大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偏虛為跛者,正月陽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故跛。所謂強上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上而躍,故耳鳴。所謂甚則狂癲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癲疾。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所謂人中為瘖者,陽盛已衰,故為瘖。內奪而厥,則為瘖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少陰不至者厥也。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戌也,戌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曰不可反側。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也,則氣去陽而之陰,而陽之下長也,故曰躍。

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於五月,而陰氣一下,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所謂上喘為水者,曰陰氣下,下復上,上則邪客於臟腑間,故為水。所謂胸痛少氣者,水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少氣。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惕然而驚者,陽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所謂志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也,故欲獨閉戶牖居。所謂病重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也,故使之棄衣而走。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脈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

太陰所謂病脹者,曰太陰者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曰陰氣盛而上走陽,陽者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所謂食則歐者,曰物盛滿而上溢,故歐。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者,曰十一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

少陰所謂腰痛者,曰少陰者腎也,七月萬物陽氣背傷,故腰痛。所謂上氣咳,上氣喘者,曰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所謂邑邑不能久立,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曰目□□無所見也。所謂少氣喜怒者,陽氣熱不治,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也,故喜怒者,名曰前厥。故喜怒也。喜怒之病,名曰前厥者也。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得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所謂面黑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腹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厥陰所謂頹疝、婦人少腹腫者,曰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也,邪在中,故曰頹疝少腹腫。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而萬物一俛而不仰也。所謂釘癃膚脹者,曰陰一盛而脹,陰脹不通,故曰頹癃。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則干,故曰嗌干也。

10.《陽明脈解》: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邪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其棄衣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其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熱使人不欲食,故妄言。

==>《太素.經脈病解》便是《素問.脈解篇》,這一篇是運用十二消息卦來解釋《經脈篇》各條經脈病症的,這裡已經運用易經系統的「陰陽」哲學概念了,節氣也已經從八節變成了二十四節,很明顯是在較晚期進入《內經》的,與《內經》全文的陰陽概念完全不融合,而且與同樣是解釋經脈病症的《陽明脈解》篇有很大差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原文對讀一下),對同一病症的解釋完全不同。這裡的「陰陽」概念,倒和「火神派」的陰陽概念近似了,因為他們的陰陽理念同樣根基於易學系統,這是哲學的陰陽,認為人體內有著一種生生不息的火(陽),也有著其對面的水(陰),強調坎離交融,心腎相交。這裡先提前說一下,整部《內經》,只有這裡和《氣論.水論》兩處出現了這個哲學概念的「陰陽」觀。

詳見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6%B6%88%E6%81%AF%E5%8D%A6

卦名 復 臨 泰 大壯 夬 乾 姤 遯 否 観 剝 坤

節気 冬至 大寒 雨水 春分 穀雨 小満 夏至 大暑 処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小寒 立冬 啓蟄 清明 立夏 芒種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夏暦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脈解 太陰 太陽 厥陰 陽明 少陽 少陰

萬物氣皆 陽氣出在上 陽中之陰 盛陽之陰 陽氣盡而陰氣盛 萬物陽氣皆傷

藏於中 而陰氣盛

卦象 初9 初9 92 93 上6 初6 上9 全部皆6

太陽:

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

故腫腰脽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

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

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

所謂【甚則狂巔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巔疾也。

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

所謂【入中為瘖】者。陽盛已衰。故為瘖也。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此腎虛也。

少陰不至者厥也。

少陽

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陽氣盡而陰氣盛。故心脅痛也。

所謂【不可反側】者。陰氣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不可反側也。

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

陽明:

所謂【洒洒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陽之陰也。陽者衰久自已。五月。而一陰氣上。

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

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久自已。臟腑間。故為水也。

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

所謂【甚則厥】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太陰:

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少陰:

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所謂【嘔欬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欬上氣。喘也。

所謂邑邑。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秋氣始至。

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無所見也。

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

善怒者名曰:煎厥。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

所謂【面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故變於色也。

所謂【欬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欬。故血見於鼻也。

厥陰:

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腫也。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

所謂【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癃疝也

所謂【甚則嗌乾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乾也。(七)

在「9.《經脈病解》分析中,說到《氣論.水論》中的「陰陽」概念與《經脈病解》相同,故而插播一下,將《氣論.水論》提前,以便與《經脈病解》合參。

10.《氣論.水論》:黃帝坐明堂,雷公曰:臣受業,傳之以教,皆從經論,從容形法,陰陽灸刺,湯液葯滋,所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謹聞命矣。黃帝曰: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請問其有俯愚仆偏之問不在經者,敢問其狀。黃帝曰:大矣。曰: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黃帝曰:在經。有復問曰: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黃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榮也,是以人有得也則氣知於目,有亡也憂知於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精,水者至陰(a),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所由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是以目之水不生也。故以人彥言曰:心悲名志悲。心與精共湊目也,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也,而志獨悲,故泣出也。

涕泣之者腦,腦者陽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深為涕。故夫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涕從之者,行其類也。夫涕之與泣也,譬如人之兄弟也,急則俱死,出則俱亡,其志以搖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是故涕泣俱出相從,志所屬之類也。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泣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何也?黃帝曰:夫泣不下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且夫志悲者,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目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

且子獨不誦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a),陰並於下則手足寒,手足寒則脹,夫一水不勝兩火(b),故目眥而盲。是以衛氣之風,泣下而止。夫風之中目,陽氣下守於精,是火氣循目也,故見風則泣出,有以比之,天之疾風,乃能雨,此其類。

===>這章節最重要是將針和葯並列而言了:「從容形法,陰陽灸刺,湯液葯滋」,這在《內經》中是罕見的,雖然《內經》有些章節也運用到了一些中藥,但是提到「湯液葯滋」這個層面的,獨此一家。《內經》中,黃帝與雷公的對答,都是晚出的理論,此處更是明顯。a."水宗者精,水者至陰",「陽並於上則火獨光」,已經明確提出了體內有「水」「火」這兩種對立並輔成的物質了,且水為陰氣之源,火為陽氣之源。這在《內經》各個章節的陰陽概念中,絕對屬於異類。b「夫一水不勝兩火」,水火的概念與陰陽的概念完全等同了。這也是易學理論逐漸進入醫學理論體系的明證,但是不得不再次指出,這些理論的羼入,是為了中藥使用的理論化服務的,因為只有身體內存在物質化了的陰陽二氣,所服用的藥物的陰陽屬性才能有立足的根基。但這與傳統醫學天人相應一氣流轉的醫學理論是背離的。

中藥運用最早的指導理論就是「水劑」、「火劑」理論,《扁鵲見蔡桓公》:「扁鵲曰:「疾在腠理,湯〔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便是絕佳證明,雖然這個故事僅僅來自後世的韓非子。這個中藥學的理論早就在歷史上消失的無影無蹤,與後世混亂的中藥指導理論沒有明顯的傳承遺迹。或許有同學要說了,哦,再怎麼說火神派運用附子扶助陽氣可以在《內經.太素.氣論.水論》就能找到原型了,這種望文生意的理解最仿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讀,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 意 ( 淳于意 )飲以火齊湯,一飲得前﹝後﹞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這裡的「火劑」更像是瀉藥,而非溫陽,當然,若果你繞幾個彎,也確實可以溫陽來解釋「一飲得前﹝後﹞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我沒有足夠的文獻依據來反駁,但對於這篇文章的主題,無關痛癢。(八)

11.《經脈正別》: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主陽(a)。

==>a.這裡的「陽」是曆法內容。

12.《脈行同異》:故陰陽(a)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b)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b)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a)俱靜與其動,若引繩相頓者,病也。......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毋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c),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得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c)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也。故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

==>a.陰陽是指足陽明及手太陰脈。b.「陽病」「陰病」是表病及里病。c.「陰陽之道」是「其脈」的定語,這裡是指手足三陰三陽脈。

13.《經脈皮部》:黃帝問岐伯曰:余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a)所在,病之終始,願聞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諸經皆然。陽明之陽(b),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多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絡盛則入於經。陽主外,陰主內。少陽之陽(b),名曰樞特,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脈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c),滲於內也,諸經皆然矣。

==>a.陰陽與左右上下並舉,是「表裡」之意。亦即下文「陽主外,陰主內」b.」陽明之陽」是指陽明之表。c.「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即在表之邪有向內的趨向,在里之邪有外布的趨向。

14.《陰陽喬脈》:岐伯曰:氣之不得毋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營其藏(a),陽脈營其腑(a),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黃帝問曰:喬脈陰陽(b),何者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黃帝曰:善。「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陰入陽出,陰陽交於兌茲(b),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c)」

==>a.「陽脈」「陰脈」是指手足三陽三陰脈;b.喬脈分陰蹻陽蹻,兩脈交於目兌茲;c.「陽氣盛則瞠目,陰氣盛則瞑目」,是指陽蹻中氣盛的時候則瞠目,陰蹻中氣盛的時候則瞑目,是同一氣在不同時空的分布盛衰,不是有「陰氣」和「陽氣」兩種氣。

15.《任脈》:黃帝曰:士人有其傷於陰(a),陰(a)氣絕而不起,陰(a)不用,然其須不去,其故何也?宮之所獨去,何也?願聞其故?

==>a.此處之陰,是陰器,與「宮刑」所傷對比可知。

16.《經脈標本》:黃帝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入於五藏,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a)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混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a),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a.這裡的陰陽是指手足三陰三陽脈,即陰陽十二經。

17.《經脈根結》: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a)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而陽道奇(a),發於春夏,陰氣少而陽氣多(b),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而陰氣多(b),陰氣盛而陽氣衰,則莖葉枯槁,濕而下浸,陰陽相移,何補何瀉?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藏六府,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c)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要,在於終始,故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絕滅。

==>a.曆法之陰陽;b.春夏之季,表氣多而里氣少,即體表血流豐富;秋冬之季,里氣多而表氣少,及體表血流減少。在自然界植物,則因秋冬在外表分布之氣少,所以有莖葉枯槁的表現。c.「陰陽大失」與「折關敗樞開闔」這個比喻相關,可知仍是「表裡」,及表裡氣機相失。

18.《變輸》: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流溢(a),熏熱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曰:秋取經輸者何也?曰:秋者金始治,肺將初殺,金將勝火,陽氣(a)在合,陰氣(a)初勝,濕氣及體,陰氣(a)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輸以瀉陰邪(b),取合以虛陽邪(b),陽氣始衰,故取於合。曰:冬取井滎何也?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a)衰少,陰(a)氣緊,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取井滎,春不鼽衂,此之謂也。

==>a.「陽氣流溢」有「內至於經」相伴,「陰氣初勝」有「未能深入」相伴,故知陽氣是體表之氣,陰氣是體內之氣。b.「陰邪」是體內之邪,「陽邪」是體表之邪。

19.《營衛氣別》: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亦二十五度(a),分為晝夜。故氣至陽(a)而起,至陰(a)而止。故日中而陽(b)隆,為重陽;夜半而陰(b)隆,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廿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隆,夜半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日中而陽隆,日西而陽衰,日入而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卧,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毋已,與天地同紀。

==>a.由《衛氣行》可知此處陰陽是天文曆法的陰陽;b.「日中而陽隆」、「夜半而陰隆」,是指中午時體表之氣旺盛,夜半體內之氣旺盛。

20.《營衛氣行》: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a),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黃帝曰:願聞人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b),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黃帝曰:諸陽(a)者皆濁,何陽(c)獨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a)之濁。手太陰獨受陰(a)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夏秋冬,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以合,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而治。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a),濁氣在陽(a),營氣順行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悶,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默,俯首靜伏......

==>a.這裡的「陰陽」是表裡。衛氣日行於體表為「陽氣」,夜行於陰則為「陰氣」,其本身的性質並沒有變化,仍然是「濁氣」,只是因為其循行的部位不同而分為陰陽。b.這裡的陰陽是指營衛,均是循行體表,但由於清濁的不同,分為陰陽。c.這個「陽」是指手足三陽經。(九)

21.《營衛五十周》: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答曰:歲有十二月,月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a),昂至尾為陰(a),陽(a)主晝,陰(a)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b)二十五周,夜行於陰(b)二十五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b)氣盡,陽(b)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a.此處陰陽都是曆法之陰陽;b.陽指體表,陰指體內,即衛氣白天行於體表二十五周,夜間行於體內二十五周。這個以清晨為界限。

22.《診候之一》:黃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對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a),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而喘數者為陽(a),主夏,以日中死。

==>a.這裡的陰陽是指脈象的兩端:陰為「沉細弦絕」;陽為「盛躁喘數」。

23.《人迎脈口診》: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a)定矣。陰(a)者主藏,陽(a)者主府,陽(b)受氣於四末,陰(b)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a),五藏為陰,六府為陽,傳之後代,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a)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俱來也......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a),音氣並章,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身中......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a.這裡的陰陽原文中很明確:陰為藏,陽為腑。「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也是在說治療的目標就是調節臟腑的平衡。b.陰陽的含義較難確認。如果將「四末」理解為體表,那麼「陽(b)受氣於四末,陰(b)受氣於五臟。」便是陽主表,陰主里之意;如果將四末理解為純粹的四肢,那麼,陽(腑)受氣於四末,藏受氣於五臟,語義不通;或者手足三陽經脈受氣於四肢,手足三陰經脈受氣於五臟,也不符合經義;如果說體內有一種「陽氣」,它來自於四末,有一種「陰氣」,它來自五臟,貌似能說通,這也正是後世選擇的解讀途徑。但這個出現在《人迎脈口診》這段文字中,與文章毫無關聯,不知如何解釋!我的意見,索性把它當作衍文(後世的註解誤入正文),去掉後對原問內容絲毫無損。

24.《色脈診》:黃帝曰:余聞揆度奇恆,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恆者,言奇恆病。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生機.......易,重陽(a)死,重陰(a)死。陰陽反他,治在權衡相奪,奇恆事也。陰陽反他,揆度事也。

==>a.原文稱揆度為「度病之淺深」,那麼「重陽」「重陰」之論,是針對錶里而論無疑。重陽即「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利,陽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重陰即「陰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陽反他」即表裡相格的「關格」症。

25.《五藏脈診》:(脈)諸浮而躁者皆在陽(a),則為熱,其右躁者在左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a),則為骨痛。......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a)有餘也,滑者陰氣(a)有餘也。陽氣有餘則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這段文字中的陰陽是體表和體內。「陽氣有餘」是指體表之氣有餘,「陰氣有餘」是指體內之氣有餘。人迎脈口診病的區別也正在此:人迎主體表之病,脈口主內生之病。

26.《知要道》:黃帝曰:窘乎哉!照照之明,不可蔽也。其不可蔽者,不失陰陽(a)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不失其形也。......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密室,弗敢使泄。

==>a.由文中「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便可知這裡的陰陽是體表和體內的區別,「不失陰陽」者,也可理解為擅用人迎脈口診。(十)

27.《知祝由》:岐伯曰:往古民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a)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申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入也,故毒藥不治其內,針石不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也。

==>a.這個陰也可以看作內外中的「內」,屋內。

28.《知針石》: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荷主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a),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a)之化者,不失四時;能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能存八動之變者,五勝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黃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a),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小大,日有短長,萬物並至,不可勝量,虛實呿吟,敢問其方?......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閉相合也。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官其所之當補瀉。刺其實者須其虛,留針,陰氣(b)降至,乃去針也;刺其虛須其實者,陽氣(b)降至,針下熱,乃去針也。(刺實,留針操作直到針下寒;補虛,留針操作直到針下熱)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a),願聞其方,令可傳於後世而以為常......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之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c)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c),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也。

==>a.曆法之陰陽。b.「陰氣降至」是瀉外表之邪實,而得體內之氣順利外達,故「陰氣」是指五臟之氣,五臟之氣達表,則寒;「陽氣降至」是補虛後體表之氣充足,故針下熱,故而「陽氣」是指表氣。c.「陰陽」是指表裡。「調陰陽」,是調整臟腑之氣平衡或體內之氣和體表之氣的平衡。

29.《知官能》:......審於調氣,明於經隧,左右支絡,盡知其會,寒與熱爭,能合而調之,虛與實鄰,和決而通之,左右不調,把而行之,明於逆順,乃知可治,陰陽(a)不奇,故知起時,審於本末,察其寒熱,得邪所在,萬刺不殆,知官九針,刺道畢矣。

明於五輸,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條理,言陰與陽(a),合於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時八風,盡有陰陽,各得其位,合於明堂,各處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審尺之寒溫滑澀,知其所苦.......大寒在外,留而補之,入於中者,從合瀉之;針所不為,火之所宜;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b)皆虛,火自當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過於膝,下陵三里,陰絡所過,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經陷下,火即當之,不知所苦,兩蹻之下,男陽女陰(c),良工所禁,針論畢矣。

==>a.可以是手足三陰三陽經脈,也可以是臟腑。b.「陰陽皆虛」是指表裡皆虛、上下皆虛。c.陰蹻陽蹻二脈,男女皆有此二脈,但氣血分布不同,男子陽蹻盛,女子陰蹻盛。

30.《九針要道》:瀉曰必持而內之,放而出之,排陽(a)出針,疾氣得泄,按而飲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

==>a.有「放而出之」修飾,則「排陽」二字是排體表之氣無疑。因為針刺操作,不可能有選擇性的排除「火神派」概念中的陰氣或陽氣。

31.《九針要解》: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伹用針盡大瀉其諸陰(a)之脈也;取三脈者恇,言盡瀉三陽(a)之氣,令病人恇然不復也;奪陰(b)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奪陽(b)者狂,狂言。.....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c),陽氣至則內重竭,即死也矣,其死無氣以動矣,故靜。所謂五藏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c),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也,陰氣有餘故也,所以察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言聲與生平異。

==>a.「諸陰之脈」、「三陽之脈」指手足三陰三陽經脈。b.「陰」指五臟之氣無疑,下文有「五藏之氣已絕於內」可證;「陽」為表氣衛氣。c.同於28b。

32.《九針所象》:五者音也,音者,冬夏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a),寒與熱爭,兩氣相薄,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律者,調陰陽(a)四時而合十二經脈。

==>a.曆法之陰陽。

33.《刺法》: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岐伯對曰:必先明知十二經之本末,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而持,大以澀者為痛痹,陰陽(a)如一者瘤,難治其本末.....

黃帝問曰:形氣之逆順奈何?岐伯答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b)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b)俱竭,血氣皆盡,五藏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b)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實虛。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故用針之要,在乎知調,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經,下工絕氣危生,故下工不可不慎也。

==>a.「陰陽如一」是指脈診人迎氣口脈如一。b.「陰陽氣俱不足」是指表裡氣不足,即五藏氣和營衛表氣不足。下文「血氣皆盡,五藏空虛」可證。(十一)

34.《三刺》:所謂三刺則谷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a);再刺則陰邪(a)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間也;已入分肉之間,則谷氣出。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至陰氣之邪;最後深刺極深之,以下谷氣,此之謂也。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邪僻妄合,陰陽易居(b),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一刺則陽邪(a)出,再刺則陰邪(a)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c)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矣。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c)。三脈重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虛,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

......春氣在毫毛,夏氣在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者,各以其時為劑,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劑;刺瘦人者,以春夏之劑;病痛者陰(d)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d)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d),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病先起於陰者,先治其陰(c),而後治其陽;病先起於陽(c)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久病者邪氣入深,刺久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a.「陽邪」、「陰邪」指在表之邪及在里之邪。b.「邪僻妄合,陰陽易居」是指外感則邪由表入里,內傷則邪由里出表,是所謂「陰陽易居」。c.「陰」指在內之五藏氣;「陽」指在表之衛氣。d.痛為陰,癢為陽,此為病症之陰陽屬性。這個陰陽對於治療的意義,也是來源於陰陽的部位屬性:痛證在里,瘙癢在表,故分陰陽。

35.《五藏刺》:......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痹。邪在脾胃,則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a),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a),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a),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邪在腎,則骨痛陰痹。陰痹者,安如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a.「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這是由外測內病機之語,其病理過程應當是「熱中、善飢」則「陽氣有餘,陰氣不足」。也就是說當患者主訴癥狀是「熱中、善飢」的時候,我們能觀察到的病機,是在表的氣機盛實,在內的氣機虛餒。如同其上「邪在脾胃,則肌肉痛」一語,是由肌肉痛而知邪在脾胃,「肌肉痛」和「熱中、善飢」皆是癥狀,而「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和「邪在脾胃」則是病機。

「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同上,是患者出現寒中、腸鳴、腹痛的癥狀時,我們可知體表氣機虛餒,而五臟氣機盛實。或許大家對此有疑問:五臟氣機多還不好啊?當然,人體一氣流轉,當五臟氣機壅滯的時候,就意謂著體表氣機不足,也意味著六腑氣機不足,故而會出現六腑不足的癥狀:寒中、腸鳴、腹痛,這些是五臟氣機壅滯的表象。

「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同上,當身體出現寒熱表現的時候,有兩種病機:由於外邪壅滯,表裡皆盛;由於五臟虛餒,表裡氣機皆不足。

36.《五節刺》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a)也......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解惑者,盡知調陰陽(a),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

黃帝曰:刺節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去陽病,余不知其所謂也,願卒聞之。岐伯曰:振埃者,陽氣(b)大逆,滿於胸中,煩瞋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噎不得息,請言振埃而疾于振埃也......

黃帝曰:刺節言徹衣,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願卒聞之。岐伯曰: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與熱相薄,熱於懷炭,外重絲帛衣,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閉塞不汗,舌焦唇槁臘,嗌干欲飲,不讓美惡也......(c)

黃帝曰:刺節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風在身,血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餘,輕重不得,傾側宛伏,不知東西,又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翻覆,顛倒無常,甚於迷惑。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用針如此,疾如解惑。

==>a.「陽病」是表氣之病,即衛氣之病。「調陰陽」是調節表裡的平衡。b.「陽氣大逆」是衛氣大逆,其癥狀同於經文其它衛氣大逆條文。c.此處調陰陽即調整表裡氣機平衡,與35條意義相同。「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這個條文有必要再重複解釋一下。「陰氣不足」為何會內熱?五藏氣機不足,來源於六腑中有熱,人體一氣流轉,如果沒有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痰濕、瘀血等),六腑有熱在體表就會表現為氣機盛實,故有外熱見症,也就是「陽氣有餘則外熱」。

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李東垣「陰火」論:脾胃氣虛是「陰火」的病理基礎,甘溫除熱以治療「陰火」。後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叫「陰火」,並因此產生成千上萬篇論文密集討論:說是「陰虛」(近似於「火神派」所主張的陰陽觀)生火吧,那治療怎麼可能用甘溫?說是「陰盛」生火吧,甘溫來治療說得通,但醫理上怎麼也解釋不通。這裡的根本問題,就在於「陰陽」概念在後世的誤讀,《內經》傳統理論概念中的陰虛是五臟氣虛,而「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故而有「火」的表象,基於這個病機,治療當然是選擇甘溫藥物來補助五藏之氣,而不會選擇苦寒直折。

有趣的是,通讀金元四大家,有兩大家都是《內經》傳統理論的擁躉者:張子和擁邁「氣血流通即無疾」的理念,治病以祛邪為主,認為「先論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李東垣的「陰火」論和甘溫除熱法。這兩位先賢是傳統醫學理論的繼承者及實踐者,他們的療效對於現代的大部分的中醫從業者來說是神奇的傳說故事。而劉完素依據對「病機十九條」的闡發而建立的「六氣皆從火化」及「降心火,益腎水」為主的治療方法及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臨症治療上提倡滋陰降火之法則都是打著《內經》傳統理論的旗號,實行著一種創新的療法。可見即便晚如金元時期,祖國醫學理論還是有薪火相傳的,但在此之後,創新者變成了歷史的主流,而傳統的主流反被視為異類。幸抑或不幸?翻一下祖國醫學史,看看金元後日漸衰敝的醫學境況,心中自然會有答案!(十二)

37.《量繆刺》: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繆刺,未得意也,何謂繆刺?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客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藏,散於腸胃,陰陽(a)更盛,五藏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

==>a.這段我在弦音醉舸:繆刺ou樛(jiu)刺-對chalet先生的回應,中作了詳細描述:「其一是疾病生成的循環:是由皮毛---孫絡--絡脈---經脈---五臟---腸胃---經脈--絡脈---孫絡---皮毛(腸胃---經脈--絡脈---孫絡---皮毛,這個環節原文只用「散於腸胃,陰陽更盛」八個字描述,是我作了還原補充)」

38.《量氣刺》:岐伯曰:重陽(a)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皜皜蒿蒿,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藏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沉者藏,故針以出,氣乃隨其表,故獨行也。黃帝曰:數刺乃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注難,故數刺乃知也。黃帝曰:針入而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a.這裡的陰陽,我在「重陽之人」弦音醉舸:重陽之人(一)中作了詳細解釋。

39.《量順治》:伯高對曰: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下陰陽(a)四時五行也........。

==>a.是曆法之陰陽。

40.《癰疽逆順刺》:黃帝曰:病生之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氣(a)不通,兩熱相薄,乃化而為膿,針小能取之乎?.......

==>a.」陰陽氣不通「是指表裡氣機不通。

41.《量絡刺》: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血氣俱盛而陰氣(a)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之。陽氣(a)積蓄,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b),則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寫,則陰陽俱脫(c),表裡相離,故脫色面蒼然。刺之血多、色不變而煩悶者,刺絡中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悶。陰陽(d)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弗能虛也。.......

==>a.「血氣俱盛而陰氣多」,是指五臟之氣有餘;「陽氣積蓄」是指衛陽之氣(表氣)積蓄。b.「陰氣積於陽」是指五臟之氣所生之邪達於體表。c.「陰陽俱脫」是指表裡之氣俱脫。「新相得而未和合」是什麼狀態呢,就是剛吃飽飯的時候,因為衛陽之氣來自於食物之「氣」,五臟之氣來自於食物之「味」。所以醫療上講究「飽時勿針」。d.「陰陽相得而和為痹」,是指表裡均為邪所侵。

42.《雜刺》: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轉筋於陽(a),理其陽,卒針之;轉筋於陰(a),理其陰,皆卒針(焠針)。......

==>這裡以內側外側分陰陽。

43.《本神論》:黃帝曰:妙哉論也。辭合人形於陰陽(a)、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熟能通之。

《真邪補瀉》: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血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也,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隆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輑,其至寸口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b),不可為度,循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a.曆法之陰陽。b.表裡為陰陽。

44.《虛實所生》:黃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夫陰與陽(a),皆有輸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旬平(a),以充其形,九候如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a)。其生於陰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b)喜怒。......

黃帝曰:陰(a)之生實奈何?岐伯對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黃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對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因寒飲食,寒氣熏藏,則血泣氣去,故曰虛。

黃帝曰:經言陽(a)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以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岐伯對曰:陽(a)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不通則寒獨留於外,故寒慄。黃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對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熱熏中,故內熱。黃帝曰:陽盛而外熱奈何?岐伯對曰:上焦不通利,皮膚緻密,腠理閉塞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黃帝曰:陰盛而生內寒奈何?岐伯對曰:厥氣上逆,寒氣積留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黃帝曰:陰之與陽,血氣以並,並行已成,刺之奈何?岐伯對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黃帝曰:血氣已並,並行已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岐伯對曰:為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病,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這一段是《內經》陰陽理論最重要的篇章之一。除卻b中陰陽是曆法的代稱外,其餘的陰陽都很明確是五臟與體表的分別,或者說是衛氣與五臟之氣的區別。有心的朋友會發現,從本文開篇到現在,除了《經脈病解》《水論》兩篇之外,《內經》中涉及到人身的陰陽概念,都是指向體表和體內的分別,更明確的講是五臟之氣和衛氣的區別(營氣之十二經脈另外再講,這個理論本身也有很大問題)。或許更明確些的話,傳統醫學中關於人身陰氣陽氣的概念很明確:「陽氣」是衛外的表氣,「陰氣」是五臟之氣。(十三)

45.《熱病說》:黃帝問於岐伯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a),交者死。黃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食而不復熱。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b),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b)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

==>a.「陰陽交」是病名,是表裡皆竭之意。b.「取之諸陽」「實其陰」是指表裡,因為人迎脈是診察體表病變,氣口脈是診察內臟病變的。

46.《瘧解》岐伯曰:瘧之始發,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寒慄鼓頷,腰脊痛,寒去則外內皆熱,頭如破,渴欲飲。黃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a),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a)。陽並與陰,則陰實而陽明虛(b),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腰脊頭項痛,三陽俱虛,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b),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c),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欲飲.......衛氣者,晝日行陽,此氣得陽(d)而出,得陰(d)而內薄,是以日作。黃帝曰:其間日而作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瀉,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其內薄於五藏,橫連膜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偕出,故間日乃作......

==>a.「陰陽上下交爭」「陰陽相移」都是指表裡,前者是「表裡上下交爭」,後者是「表裡相移」。b.「陰實則陽明虛」就是五臟實則六腑虛一個道理,具體在弦音醉舸:(十一)36條中講解過。d.此處陰陽是指白天黑夜。

47.《三瘧》:黃帝曰:瘧先寒後熱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凄滄之小寒,寒迫之,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病盛矣。夫寒者陰氣(a)也,風者陽氣(a)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b),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b),外無氣,故先寒慄。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c),陽與陰復並於外(c),則陰虛而陽實,故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而陽勝,並於陰則陰勝(d),陰盛則寒,陽盛則熱。...... 瘧之且發,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後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病在陽則熱,脈躁,病在陰則寒,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則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

==>a.「陰氣」「陽氣」指自然中的風寒。b.「陽氣並於陰」是指在表之風邪入於五臟。此時體表氣弱而體內氣盛(陽虛而陰盛)。c.此處陰陽是體表和體內。d.「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同樣是指表裡。

48.《寒熱》:黃帝問於岐伯曰:厥之寒熱者何也?岐伯曰:陽氣(a)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a)衰於下,則為熱厥。黃帝曰:熱厥之為熱也,必起足下何也?岐伯曰:陽起於五指之表,集於足下而熱於足心,故陽勝則足下熱(b)。黃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始,上於膝下何也?岐伯曰:陰氣(b)起於五指之里,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寒。

==>a.「陽氣」「陰氣」仍是體表之氣和五臟之氣。b.「陽起於五指之表」是指經脈,這裡就能看到《內經》中的經脈系統並不是獨尊「營氣之十二經脈循環」(營氣十二經脈循環中,足三陽脈都是起於頭,終於足趾的)理論的,營氣十二經脈理論反而是晚出的理論,對針灸臨床指導意義並不大。這個這裡暫且不表。

49.《寒熱雜說》: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a),視主病者,瀉陽補陰經。

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出(b),陰陽交於兌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c)盛則瞑目。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取陰(d)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d);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a.手足三陰三陽之絡。b.陰蹻陽蹻的走行。c.晝夜的陰陽區分。d.十二經脈的陰陽。

50.《癰疽》: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四十日死也(a)。

==>a.陽為體表,陰為體內。

51.《邪論.七邪》:黃帝曰:病而不得卧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a),留於陽則陽氣滿,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矣。黃帝曰:病而不得視,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陽氣虛,故目閉焉。黃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澀,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衛氣久留,皮膚澀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澀,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卧。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卧焉。......

==>a.這一篇對於衛氣的描述也是很重要的。這裡的陰陽很明確是表裡,陽氣是指體表之氣,陰氣是指體內之氣。同一個衛氣,當它循行於體表時,稱為陽氣,當它循行於體內時,則又稱為陰氣。所以人體之中並沒有如同水火的陰陽二氣,只有一氣。人體一氣流轉,此盈則彼缺,當然,在外來因素或內生因素的影響下,也會出現彼此皆盛的狀況,但這是病態,疾病已成,掌握住「一氣流轉」,便能知病機,知病機則治療才可能有針對性。是謂「審機論治」也。(十四)

52.《邪論.十二邪》: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a)喜怒,食飲居處,大驚卒恐,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決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論不在經者,請道其方。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則行於陰(b)。陰者主夜,夜者主卧,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而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陰,補足太陽。......

==>a,指曆法中的四時變化。b.體表為陽,體內為陰。「陽氣盡而陰氣盛,則目瞑」,是指體表之陽隨著白天的結束而虛弱,其氣皆入於體內,故而「陰氣盛」,這時候就困了,要睡了。

53.《邪論.邪中》:黃帝曰:陰之與陽,異名同類(a),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也,或中於陰,或中於陽(b),上下左右,無有恆常,其故何也?岐伯答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人之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熱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面則下陽明,中項則下太陽......

==>a.「陰之與陽,異名同類」,首先這裡的陰陽是指手足三陰三陽。「異名同類」一語,正是在說人體「一氣流轉」,並無水火陰陽氣之分。b.「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即人體的失衡,有外感、內傷兩個因素。

54.《邪論.邪傳》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藏,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對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a),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於藏,藏傷則病起於陰;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其淫佚,不可勝數。......卒然盛食多飲則脈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b)傷則血外溢,外溢則衂血,陰絡(b)傷則血內溢,內溢則便血,腸外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薄,則併合凝聚不得散,積成矣。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c)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水,則傷腎。此外內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五邪入:邪入陽(c)則為狂;邪入陰(c)則為血痹;邪入於陽,搏則為癲疾;邪入於陰,搏則為啞;陽入之於陰,病靜;陰出之於陽,病善怒。五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以味病發於氣,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d)

==>a.即「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即人體的失衡,有外感、內傷兩個因素。文中有「喜怒不節則傷於藏,藏傷則病起於陰;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可證。b.「陽絡」「陰絡」是指體表之絡及五臟之絡。c.表裡的區別,前文中有過對邪入體表則「狂」的解釋。d.疾病的陰陽屬性。

55.《痹論》:問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者,其故何也?答曰:痛者,其寒氣多,有衣寒,故為痛。其不仁者,其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疏而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a),與病相益故寒。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a),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多寒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其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寒汗出濡。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曰:痹在骨則重,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筋屈不伸,在肉則不知,在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濕則縱。黃帝曰:善。

==>a.這裡用表裡氣的多少來解釋疾病發生的病機。

56.《津液》:......中熱則胃中消谷,谷消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緩,緩則氣逆,故唾出。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a)。陰陽不和使,則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骨脊痛而(月行)酸。陰陽氣道不通(b),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順逆。

==>a.五穀之津液和合成膏,變成骨髓,一者補益腦髓,二者容養五藏。b.「陰陽氣道不通」及表裡氣道不通。

57.《風水論》:黃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a),故小便黃者,中有熱。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其徵見於目下。何以言?曰:水者陰也(b),目下赤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也,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真氣上逆,口苦舌干者,故不得正偃,正偃則咳清水。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則驚,驚則咳甚。腹中鳴者,月事不來,病本於胃也,薄肝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管隔。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肺屬心而溢於胞中,令氣上迫肺,心藏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黃帝曰:善哉!......

==>a.「陰虛者陽必湊之」邪之所湊,必然是有虛的前提,當五臟氣虛的時候,體表之氣過盛就會反成邪而影響五藏。b.疾病的陰陽屬性。

58.《四時之變》: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a),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a)也。故曰:冬傷於寒,春生疸熱;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癖;夏傷於暑,秋生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是謂四時之序。

==>a.講解曆法中的陰陽變更規律。人體對應於這個變化,也會產生相應的適應與失代償。

59.《熱煩》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五藏氣虛則體表氣盛成疾,亦即李東垣「陰火」論的理論原型。

60.《身寒》問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也,寒從中出者何也?曰:是人多痹氣,而陽氣少,而陰氣多(a),故身寒如從水中出焉。

==>a.是虛寒證的病機(五臟之氣有餘而體表之氣不足,生活中有人生氣發怒時會出現渾身發抖,就與這個原理類同)。

61.《肉爍》:問曰:人有四支熱,逢風寒如灸於火者何也?答曰:此人者陰氣虛,陽氣盛(a),四支者陽也,兩陽相得也,陰氣虛少,水不能減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火如灸火者,是人當肉爍。

==>a.分析一種病情的病機(平常手熱腳熱,遇到風寒就更燙,像烤過火一樣),病機是:五藏氣虛,體表氣盛。正好昨天某就診患者就是這種情況,診脈見肝腎脾脈大,心脈沉緩,命門脈沉弱。「脈大為虛為減」,可證實五臟虛餒的氣機,囑灸關元命門。如果因為手足心熱而貿然診斷為「陰虛」(朱丹溪概念里的陰虛),而用知柏之類藥物,恐怕「命不長矣」。

62.《陽厥》黃帝曰:有病喜怒者,此病安在?岐伯曰:生於陽(a)。問曰:陽何以使人狂?答曰:陽氣(a)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喜怒,病名陽厥。問曰:何以知之?答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而動太疾,此其候也。問曰:治之奈何?答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b),故奪之食既已。使之服之,以生鐵落為飲,夫生長氣,椎鐵落自下氣疾。

==>a.「陽」為體表之氣,因為衛氣在體表的特性,決定了「因暴折而難決」的病理特徵。b.「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更證明了陰是指內,陽指體表!(十五)總結

為了說清楚一個基本概念,用了這麼多文字,真是很難短期內一蹴而就,幸虧體力還行,哈哈。最後來總結一下:

《黃帝內經》中很多「陰陽」的概念是曆法中的陰陽概念,但凡是描述人體自身的陰陽的時候,其含義是明確的:陰陽是指表裡,陽氣是指體表之氣,陰氣是指體內五藏之氣。同一個衛氣,當它循行於體表時,稱為陽氣,當它循行於體內時,則又稱為陰氣。所以人體之中並沒有如同水火的陰陽二氣,只有一氣。人體一氣流轉,此盈則彼缺。

僅有《經脈病解》及《氣論.水論》中的「陰陽」概念與之有區別,其水火陰陽的理論是易經系統哲學陰陽觀對醫學的滲透,這種陰陽觀是為中藥運用的急劇擴張所需理論支持而生的。

黃帝問於岐伯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難經.五十一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溫濕,有熱病,有溫病」,此語固然可以解釋這「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但更簡單明了的解釋是:這些有發熱癥狀的外感病,原理都和「傷寒」發病原理相近。

或愈或死,皆以病六七日間,

---- 外感疾病發病急驟,痊癒也迅速,病程在一周左右,若遇危重的外感發熱,若不及時正確處理,身體也只夠六七天時間的消耗。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 有些人外感疾病一周不能痊癒,需要十日以上。臨床上或生活中,出現這種狀況的人不少,感冒一次要兩個禮拜才好。

岐伯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 詳細解釋:

1.「巨陽」有稱大陽,又稱太陽,這裡是指足太陽膀胱經;

2.「諸陽之屬也」,即『諸陽屬之「,翻譯過來就是各條陽經都和它(足太陽膀胱經)相連(屬:連屬):1).督脈為陽脈之海,「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其與督脈交於巔;2).陽蹻之脈(足太陽之別脈。起於跟中穴,循外踝上行,入風池穴。陰陽蹻脈交會於目內眥,入屬於腦。)與足太陽交於目內眥;3).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下循鼻外......。「頞」即兩眼之間印堂,印堂兩側為目內眥,故足太陽與足陽明交於茲。4)手太陽脈:出肩解,繞肩甲,交肩上,入缺盆......。兩側手太陽之脈交於大椎穴後方才還入缺盆,是以必與足太陽有交集。5).手陽明:上肩,出髃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歷代註解「柱骨之會上」為天柱骨上,即大椎穴。6).足少陽:起於目兌眥,上抵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足少陽所循行耳後風池穴,雖然距離足太陽「還出別下項」的出口處「風府」穴較近,但沒有與足太陽經氣相交的明顯證據。手少陽循行與足太陽亦無交集。==>諸陽之脈,僅手足少陽脈與足太陽脈無顯著交集。

我們知道,十二經脈流轉的是營氣(脈內)和衛氣(脈外),並沒有別的「陽氣」或「陰氣」,故而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只是根據它們的循行部位來區分的,因之每條經脈的氣血分布量也不同(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太陰多血少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各條經脈之間氣血均同源於人體之血以及後天水谷所化生的營衛之氣,所謂「血液循環,一氣流轉」。

足太陽經脈的生理狀況:循行部位最長(整個頭、頸、腰、背、大小腿至足小指),偏偏血多氣少(這也好理解,足太陽在人體最外圍,胃中水谷產生的氣充盈人體的話,最外圍肯定是最薄弱的,而胃自己附屬的經脈足陽明經脈中的氣是最多。)。

生理決定病理,當外來寒邪侵襲人體時,外周血管收縮,中心血流量增大,這時在體表分布的氣血大量減少,足太陽經脈由於衛護之氣最弱,故被外寒損傷最先,損傷帶來的經氣鬱滯必然導致其循行部位上的各種臨床見症:頭痛、背痛、腰脊痛。至於惡寒發熱,那是由於寒邪侵襲人體帶來的全身癥狀,並不局限於太陽經脈。

故而當臨床外感後出現頭痛、背痛、腰脊痛並伴有惡寒發熱這些「象」(症象)時,我們就可以判斷為太陽病,因為有太陽經氣的損傷見症嘛(是全身性的外感疾病,「太陽病」只是用來命名以標誌特徵:病邪淺,在體表。《內經》中的治療也不是取太陽經脈穴位,而是全身性取穴(五十九刺)的)!

3.「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如果身體素質較好的人,遇到「寒邪」時,只會出現太陽經氣的郁滯症象(這些徵象反過來說明了寒邪帶來的損傷比較輕淺,是表症,在可控範圍),但如果一個身體素質很差的人,遇到「寒邪」時,就有可能出現寒邪直中臟腑的情況,這個屬於里症,由於寒邪的外來性,所以又不僅僅是里症,而是表裡皆傷,是謂「兩感於寒」!

4.寒邪直中臟腑,跟寒邪侵襲體表一樣,都是全身性的反應,其直中的寒邪,侵犯五臟,必然也會在最薄弱的那個臟器率先表現出癥狀,五臟中,那一個臟器最薄弱呢?是腎臟,五臟以血為基,其強弱不同於衛外的體表是決定於氣,五髒的強弱取決於「血」的多寡,而足少陰「多氣少血」,是五臟中的弱者!所以如果一個患者出現「兩感於寒」的徵象,那必然首先見到的是「太陽與少陰俱病」。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常與變」。上面描述寒邪侵襲人體的病理過程是基於人體各部位/五髒的生理特性之上的,是為「常」;但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是千篇一律的,當一個肝部分切除的患者,遇到寒邪直中的話,它最薄弱的臟器就不是腎臟(少陰),而是肝臟(厥陰),疾病的表現必然不會按照「太陽與少陰俱病」的原理出現;同理,當一個胃腸道常年虛弱的病人,遇到普通的侵襲體表的寒邪時,他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就不一定是太陽病的見症:頭痛,背痛,腰脊痛,發熱惡寒等等,而肯定會伴隨胃腸道系統的癥狀,這就「變」,臨床療效的取得,就在於知常達變!

5.「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傷寒」由於「寒邪」自身的特性(寒主收斂),結合人體的生理特性,有上述病程;其它性質的外感疾病,依理可推。比如當溫熱之邪侵犯人體時,會帶來全身癥狀,,由於溫熱之邪本身的特性(耗散),人體最容易出現癥狀的部位,就不在是「少氣」的太陽經了,而是「多血多氣」的陽明經,這個時候「多」,反而成為了一種特定環境下的薄弱!好比萬貫家財,在如今是富貴,在文革時代,就是災難。

黃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腰脊皆痛。

---- 傷寒在人體的最早表現,是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出現各種癥狀,這是由太陽經脈自身的特性決定的。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而鼻干,不得卧。

---- 我們知道,衛氣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當寒邪侵襲人體全身後,全身之氣多少都受影響,當然最薄弱的足太陽首當其衝了,最早出現癥狀。但當入夜,衛氣入腹,次晨外感寒邪沒有解除,這時衛氣欲行體表就不再那麼容易咯,大量衛氣鬱滯於體內,積聚化熱,於是發熱加重,而足陽明又是胃的附屬經脈,這個時候,足陽明經脈會是體內熱量的惟一出口,所以出現足陽明循行部位上的各種見症,也就不奇怪了。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骨,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耳聾。

----前文強調過了,寒邪侵襲人體,帶來的是人體全身性的變化,只是因為生理特性的差異,因「敏感」而較早出現癥狀而已,當體表氣機因寒邪郁滯,而體內氣機又因衛氣積滯而致熱量積聚,外寒內熱,外寒欲內入,內熱欲外出,兩者相爭,這個時候,由於足少陽特殊的生理特性:少血多氣。由於少血,當外邪侵入帶來全身癥狀時它是影響最小的(邪由孫絡入血絡,入經......),由於多氣,它對外寒的抵抗力有是最強的,所以足少陽經脈循行之部位是外寒郁滯的最薄弱環節。而當體內熱量積聚有外出需求的時候,會自動趨向外來寒邪在人體的薄弱環節,這會帶來大量的熱量和氣血,超過了組少陽正常的生理範圍,故而會出現其循行部位上出現各種癥狀,且肯定是實證。

三經皆受病而未入通於腑也,故可汗而已。

----如果衛氣在體內的鬱積生熱沒有造成胃腑津液的過度損傷(沒有出現腑實證),那麼發汗是最佳療法!一來汗出則寒邪散,體表衛氣復,二來體內積熱因汗而散。所以《傷寒論》中在太陽病篇包涵了有足陽明經和足少陽經見症的處置法,都是以宣通表裡氣機為第一選擇。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干。

----如果「三日少陽受之」但體內鬱熱並沒有能在足少陽這個位置打破外寒的約束,那麼體內逐日積蓄的熱量只會帶來自傷,損傷部位首選,當然就是與胃關聯密切的脾藏了,脾藏多血少氣,體內的邪熱會帶來大量的津液損耗,脾藏多血,那就責無旁代,其附屬的足太陰脈循行的部位,亦因之有見症。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肺系舌本,故口熱舌干而渴。

----如果在脾臟及足太陰這個環節,體內的熱量還沒有消解,那麼「壯火食氣」,體內的火熱需要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了,腎藏恰恰又是五藏之中「多氣少血」之藏,腎臟氣血因之大量損傷,便有出現腎臟不足之症:口熱舌干而渴。

六日厥陰受病,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五藏各有自己的分工,肝藏主疏泄,不但疏泄正常的氣血津液,還能疏泄五臟出現難以負荷各類病邪,現代醫學稱之謂「解毒」。當體內邪熱損傷至肝藏時,當然也會出現肝經的見症,但由於肝臟獨特的生理特性,這裡往往是「邪氣」的不歸之地,邪熱要麼戰勝肝藏(死亡,即下一條「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病,營衛不行,腑臟不通,則死矣」),要麼就是邪熱被一點點消解,此時體表郁滯之邪在身體功能的對抗下亦逐日而衰,於是正氣漸復,其過程理論上即以下八條條文(再次強調一下:這是「常變」之「常」):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病,營衛不行,腑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

十日太陰病衰,腹如故,則思食飲,欲食;

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干已而咳;

十二日厥陰病癒,囊從少腹微下,

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瀉而已。

----------------

已過子時,睡覺要緊,呵呵,天明趕工。。。。

黃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而熱相合,故有所遺。

----前文已經強調過「知常達變」了,理論上完美實現的過程,在現實總有各種干擾因素導致偏差。熱病照「邪進: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邪退: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個過程完美無誤差實現的話,是不會有遺留問題出現的。但是現實不是這樣,其中,發熱時過度進食是造成熱病殘留的原因之一,上次和朋友閑聊時說他們湖南老家那邊有「傷風怕吃飽」的說法,感冒了吃得飽飽的睡一覺第二天就能緩解。這個說法對外感輕症應該有效,衛氣足則外感清淺的外寒自散,對於溫熱之邪,吃飽則陽明氣足,經得起消耗,但大部分情況是不適合的,比如傷寒已化熱,暴食會留邪熱;比如溫病,暴食則會助邪。

黃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順,可使必已。

----對於遺留癥狀,合理的調理,是可以治癒的。

黃帝曰;病熱當何禁?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這裡談到了「食復」的問題,我自己的經驗,小朋友們外感痊癒後食復的出現機率較大,身體經過外感消耗後,對食物的需求會有一個反撲(感冒好後有一陣胃口會特好),這個時間段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就容易出現「食復」,尤其是進食膏梁厚味,我們知道,五穀之精多化氣,而五味入五臟,肝臟在拚命解毒的時候,你過度攝入五味,一來對肝臟是個負擔,二來五味入五臟,有可能反助五臟殘留之邪熱!造成熱邪的反撲。

黃帝曰∶其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如何?

----以下開始講兩感於寒。其發生的原理在文章開始時便已交代清楚,再強調一次:太陽-少陰;陽明-太陰;少陽-厥陰的組合形式出現,僅僅是理論模型,現實中並不一定按照這個牌理出牌。

[岐伯曰∶兩傷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

病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腸滿身熱,不食譫言。

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厥,水漿不入,則不知人。

六日而死。

黃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之長也,其氣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

===>綜上所論,《素問·熱論》「每日傳經之說」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有著深刻的生理病理基礎的,但對於臨床而言,這個理論框架,僅僅是傷寒發生的「常」態,依據這個「常」,一來我們可以這個病理過程推演到其它外感性疾病,二來,我們可以分析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各個影響因素,以此把握疾病發生的真實過程,是所謂「知常達變,善莫大焉」。整個一部《傷寒論》,完全建立在《熱論》這個六經傳變的理論基礎之上,其記錄的細節,不過是「達變」的刻劃罷了,我也在別的文章中提到過,《傷寒論》的精髓,就在辨病論治和審機論治的結合,這篇文章,也算是為這個觀點的一個辯護吧。

總結之外的補充 [ 弦音醉舸 ] 於:2011-04-21 06:58:01 復:3385637

鑒於朋友們理解的差異郭立中:我寫兩句,覺得有必要對生活中最常見的「熱病」做個補充(不管是傷寒還是溫病),《傷寒論》厥陰見症:發熱煩滿而囊縮僅僅是一個厥陰經脈循行部位上的一個見症而已,這個見症僅僅提示厥陰經脈的失衡,並沒有更深層次的對生死的提示意義。《內經》中充斥著判定生死的經文,絕大部分都有臨床實踐依據。對於「熱病」,同樣也不例外。

熱病有危症,從業者皆知,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這方面知識尤其重要:誰也不想讓一個「發燒」癥狀的病人在自己手上離世,現代醫院尚且要避免這個麻煩,不要說古代的個人醫療了。所以《內經》中明確指出,對於熱病,但凡有以下九種見症的,一律不治療:

1.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2.泄而腹滿甚者,死。

3.目不明,熱不已者,死。

4.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

5.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6.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7.咳而衂,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8.髓熱者,死。

9.熱而庢者,腰折瘛瘲齒噤介也。

臨床診療中,發熱是極其複雜的一種見症,近百種疾病都可以出現「發熱」癥狀,且有許多發熱都是不明原因發熱,這個最普通的見症,對於醫生恰恰是挑戰性最大的,故而判斷清楚「發熱」的轉歸甚至生死,對於在臨床摸爬滾打的任何一個醫生都很重要。臨床不少見什麼檢查都做遍也找不出原因而死於發熱的病例,如果你沒有相關的素養,提前告知患者家屬,就現在的醫療環境,後果不用我講吧!當然,如果誤判(不嚴重被說得很嚴重),對醫生個人的聲望,多少也會有影響。

中醫是什麼 [ 弦音醉舸 ] 於:2011-06-23 16:53:44 主題帖

在「蘡薁」一文中,提到了「中醫學這種逆向推理的特徵,導致了中醫學精華部分的認知障礙」弦音醉舸:蘡薁(Yīnɡ Yù),那中醫學的核心或精華部分是什麼?我們先看一個例子,對於黃疸的治療:

「 張仲景《傷寒論》:諸黃,豬膏發煎主之方,豬膏八兩、亂髮大如雞子,一枚,右二味,納發膏中煎之,發消盡研,絞去膏細滓,分二服,病從小便去也。

《肘後》療黃疸方:燒亂髮,服一方寸匕,日三,秘驗,酒飲並得。

《肘後》療黃疸者,一身面目悉黃如橘柚,暴得熱,外以冷迫之,熱因留胃中,生黃衣,熱熏上所致方:豬膏一升,右一味,成煎者,溫令服。盡服之,日三。燥屎當下,下則稍愈便止。」

從上引用的資料可以解讀出張仲景和葛洪用豬油和亂髮(後世稱血餘炭)來治療某些黃疸症,豬油可以補虛潤燥,血餘炭可以活血利小便,用現代藥理學的方法來測定這兩個「藥材」,恐怕不會從其中找到對肝炎病毒有效的成份,那為什麼張仲景和葛洪卻分外自信,說「病從小便去也」、「燥屎當下,下則稍愈便止」?

我們再看一下《傷寒論》,太陽病治療用解肌法、發汗法;陽明病用吐法、清法、下法;少陽經用和解法;三陰經用溫化法。這些都是什麼方法呢,無他,以發汗、涌吐、排便、排尿等生理本能活動為治療目標而已,與上一段黃疸的治療異曲同工!

為什麼人體的本能活動,在中醫里卻成了治療方法或治療風向標?蓋因這些生理本能活動,正是人體這個複雜系統與外界能量交換的途徑,這裡可能要引入系統論的概念,只有保持系統內與系統外(對人體來說就是身體內和外界)能量的正常流通,這個系統才可能長久的保持一個動態平衡。在人體,眼耳口鼻、肛門、尿道、汗腺、舌下腺,這些孔竅的外分泌腺都是身體內部各器官組織、直至細胞間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以及致病物排出體外的器官組織;而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感覺系統則是系統外進入的途徑。

當系統外異物對系統發生侵犯之時,系統必然自然發生對抗並導向恢復系統自身平衡,比如六經中的三陽病,正是外界致病生物或非生物致病物質對人體發生侵犯,人體自然的用本能活動將致病物排出系統或者通過這些本能活動的形式,保持系統的動態平衡,比如細菌感染引發發熱,這發熱一者正是為了殺滅入侵的細菌(故而感冒發燒早期不可用藥干預),二來發熱之時將氣血引向體表,阻礙細菌在體內的進一步侵犯,此時輔助以發汗的方法,是輔助機體氣血更好的導向體表,但又要控制好發汗的度,不可過汗,汗血同源,過汗則消耗人體系統內的氣血,氣血乃正氣之基,耗傷正氣則反助邪!再比如三陰病,則是系統內部本身的功能障礙,用附子乾薑等,正是打通系統內之阻滯(附子通行十二經),以有助於系統的自我恢復,人體有非常奇妙且不可思議的自愈力,中醫技術的奧秘,就在於因勢利導,輔助人體的自主調節。

故而中醫的核心,正是深刻的理解了人體這個非常複雜的系統隱藏著的不可思議的自愈力,並掌握了這個內外開放系統獨特的運行軌跡,並用氣機升降出入理論、營衛氣血理論及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理論將這些核心概念刻划出來。

理解了中醫核心的思想,並掌握升降出入等本能系統在內外開放的複雜大系統中自適平衡所實行的調節途徑,臨床便可舉一反三,技術操作手段也就多元起來,可以用針,可以用藥,可以用心理引導等等,我們觀看古今醫案,便可見歷代醫家方法演變無奇不有,比如華佗治一郡守,用怒激法;比如葉天士巧用梧桐葉催產等等便是。

回到開頭所舉用豬油、亂髮治療黃疸的例子,只有深刻理解了中醫的核心思想,才有可能去理解為什麼沒有治療肝炎成份的兩個另類的「藥物」,卻能發揮實際的效用。這也是草藥和中藥的一個區別點,草藥的運用,純乎經驗累積,而中藥的運用,則是在中醫獨特理論體系指導下的運用,兩者並行而不可偏廢,是以民國時期「存葯廢醫」的主張,遭到最激烈的反對,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附註:本文倉促寫成,行文應該有不嚴謹處。另本人對系統論不是非常熟悉,故而有描述不清晰之處,請見諒!

中醫是治症為主的 [ 弦音醉舸 ] 於:2011-07-12 06:27:41 復:3493969

是根據症的表現來判定系統內部故障何在,並通過疏通「主道」來引導系統的自我修復,這是中醫技術操作的根本所在。你要用「局限」來描述中醫的不足,我是贊同的,任何技術都有不足。但是你上升到「糟粕」這個詞,我也就覺得有繼續交流的必要了。

我所舉例的兩個用法,只是黃疸治療的一個局部,透過這個局部,能看清中醫核心的東西,但是要清楚看到,這不是中醫治療黃疸的全部,中醫對黃疸的診療有系統的可重複的內容,你所說的「肝前性黃疸,肝內膽管性黃疸,肝後排泄性黃疸」的治療,是現代分類法,傳統中醫對這些沒有概念,就更談不上具體的分析處置了,但傳統中醫就是能通過技術將這些癥狀消除,其理論根據,正是文中所講的,肝膽的疏通導致機體的自我修復(中醫後期發展有大腸為肝之腑的理論,所以表象就是通過藥物瀉大腸便是瀉肝膽,再清晰點講就是人為造成腹瀉來治療肝膽疾病),當然,這個理論指導下的操作並不可能十全十美,肝癌引起的黃疸,用這個方法不可能起效,肝細胞性黃疸治療療效的獲得,也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兼顧肝腎的補益才能實現,但不能苛求一個理論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於這些困境,中醫有許多「補丁」來彌補,比如黃疸中的脾虛因素,腎虛因素等等。

古人常說「一葉知秋」,我這個描述僅僅用的是一片「落葉」而已,更美好的秋景秋色並不在此,您如果試圖在這片葉子中就分析出季節的真相,怕是總會失望的,這麼表述,不知您贊同否?

轉發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閱讀(413)| 評論(3)| 引用 (2) |舉報 糖尿病自調案例一則(2011-08-09 10:42:04) 也談陰陽

相關文章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dtzhangq

ants

songwei_

平沙落雁

lizhenhu

phc1972

真透

duqx1966

評論

點擊登錄|昵稱: 取消

換一張
推薦閱讀:

莫名頭疼、頭暈,竟可能是寄生蟲在作怪?
藿香正氣8種劑型的區別、特色和聯合用藥
《醫學綱目》五運六氣總論
命帶「天醫」從事醫學易學可有成就
尿血就說明腎有問題?那你得結合其他三項結果指標!你知道嗎?

TAG:醫學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