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逐步「收復」被西方蠶食的「戰略利益區」
2013年06月28日 08:07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更多 |
.cmt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cmtTitle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
49人參與 4條評論
俄羅斯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26日表示,俄將在白俄羅斯西北城市利達建立空軍基地,該基地年內啟動並將部署可用高精武器對地攻擊的蘇-27CM戰機。同一天,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簽署法案,宣布明年7月將關閉美國在中亞的唯一軍事基地——瑪納斯空軍基地。
兩個空軍基地的「一進一退」,表明俄羅斯正逐步「收復」曾遭西方國家蠶食的後蘇聯「戰略利益區」。
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加快對俄羅斯「後院」滲透步伐,一方面大力推行北約東擴計劃,將北約防線推至俄邊境;另一方面,策動「顏色革命」,支持獨聯體地區離心力量,扶植親西方政權;同時還在俄鄰國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進一步擠壓俄地緣政治空間。
然而,近十年來,隨著國力的增強以及對獨聯體政策的修正,俄羅斯在該地區影響力逐步恢復。可以說,設立利達基地與關閉瑪納斯基地是俄與西方在獨聯體地區力量博弈的標誌性事件。
利達基地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境外歐洲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空軍基地,毗鄰北約成員國波蘭和立陶宛,意義重大。儘管邦達列夫聲稱,該基地是俄白聯盟國家框架內軍事合作的組成部分,但正如俄《真理報》所言,新基地將成為北約在波蘭建立的四個大型空軍基地的「對抗力量」,這一基地讓北約「如鯁在喉」。
輿論普遍意識到關閉瑪納斯空軍基地背後的大國博弈,並將其視為俄羅斯的「勝利」。作為中亞最後一處美軍基地,瑪納斯基地的「壽終正寢」使美國失去了在中亞地區的重要支點以及軍事存在的正當理由,這意味著美國借反恐戰爭機會滲透進中亞的努力付諸東流,對俄羅斯的軍事圍堵乃至控制中亞的長遠戰略將遇到重大挫折。對莫斯科而言,少了這顆「眼中釘」,可視為俄羅斯對獨聯體外交的階段性成果。
2012年5月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後,推進獨聯體一體化在其外交理念中佔有特殊地位。在今年2月俄羅斯公布的「新外交政策構想」中,獨聯體在俄外交優先方向排序中位列首位。
新普京時代的獨聯體外交更為務實、更有耐心,藉助經濟一體化與軍事合作兩個「輪子」,從易到難,逐步推進。經濟方面,通過俄白哈關稅同盟、歐亞統一經濟空間以及獨聯體自貿區協議和貨幣一體化協議等,加強內部經濟聯繫,爭取於2015年建成歐亞經濟聯盟。軍事方面,強化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框架內的軍事合作,推進獨聯體統一防空體系建設。
反觀西方國家,由於受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的困擾,無法對獨聯體地區投入更多精力與財力,讓俄羅斯借勢擴大影響力。特別是白俄羅斯,一直與西方關係冷淡,至今仍受美國經濟制裁,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其「推向」俄羅斯,使俄白關係日趨緊密。另一方面,與俄羅斯加強聯繫使得獨聯體國家可獲得免除債務、經濟援助、升級軍備等好處。正是這些內外因素交織在一起,促成西方與俄在獨聯體地區攻守易位。(綜合新華社消息)
[責任編輯:吳雨洪] 標籤:軍事基地 大國博弈 俄美
分享到: | 更多 |
49人參與 4條評論
列印轉發
相關新聞:
·北極地區成俄羅斯突破西方戰略壓迫的突破口·俄專家聲稱北極已被中國視為重要軍事戰略利益區·一條蠶食醫保基金的骯髒利益鏈·俄羅斯稱西方要求敘利亞單方停火出於自己利益·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將舉行「西方 2013」武裝力量戰略演習· 群星閃耀 《軒轅變》煮酒論英雄·玩軍事遊戲 體驗熱血人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