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閣佛燈-> 文化潮汕 -> 潮汕資訊網
北閣佛燈
日 期:2005-10-13 14:16:00
出 處:潮汕風情網 作 者:潮汕風情網整理
本文標籤(點擊標籤可查看相關文章):北閣佛燈潮州
為潮州八景之一,位於市區金山東麓北閣景區。建於明嘉靖年間,後毀於兵禍,至清順治年間重建,佛燈為夜航標誌。北閣景區內有回瀾亭、韓江樓、玄天閣等勝景。
北閣景區與北閣佛燈北閣是金山東面的一組樓閣的總稱。這裡地理位置獨特,古城牆在此攬繞金山,亭台樓閣高低錯落,曲徑幽深,東臨急轉直下的韓江流水,高覽低俯均是別緻的景色,堪稱嶺南一絕。凳臨北閣,北堤上「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詞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俯覽韓江,江流滔滔,白帆點點。 北閣景區,闢建於宋,形成於明,歷代均有興廢。迎瀾亭為景區人門第一景,圓攢尖式亭體,亭頂輔以黃琉璃瓦,亭內安環形石凳,可供遊客小憩。原廣東省省長劉田夫題匾:「迴瀾亭」,並重書請人姚竹園對聯:「折地河聲奔足底,脫天峰影落城頭」。韓江樓背倚城廓,面臨韓江,樓高二層,面寬三間,俄棚屋面裝點金黃瓦片,紅柱丹牆,雄偉壯麗。著名學者饒宗頤為其題額「韓江樓」,並重書對聯:「忠貞亘,萬古而有光何用別求自己義勇垂兩間干不眼,既此便是青天」。樓中重塑關羽、關平、周倉組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玄天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斗拱抬梁大木結構,重檐歇山頂,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巍峨壯觀。著名書法家秦烏光為其題頗:「玄天閣」,並重書對聯:「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飛洛地維」。閣中重塑玄天上帝立像一尊,披髮仗劍,威風凜凜。中國傳統文化的「周易」中,人世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都有各自的保護神,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潮人在城北建北閣,供奉北帝,故稱「玄天閣」。閣北側高聳石佛燈塔,座高7米,仿唐代的石經幢造形,三層六角,四周雕飾佛像、蓮花、雲紋。北閣佛燈指從前懸掛在閣前桅杆上之燈。昔日夜間燈光遠照,江面從韓江上游十五里處的鹿湖,下游亘到江東急水三元培,陸路東從饒平樟溪的南武棟,南到潮安的浮洋鎮,均可望見燈光,成為江上夜航的標誌。該段韓水急轉折變,來往船隻,看到航燈,聚精會神,悟知潮州府城在即,流急須加小心 雖處危臨險,卻安然無恙。行船的人便歸功於桅燈的明指暗示。民間傳說是從前京城的皇帝夜晚熟睡,忽被佛燈照亮了龍床頭,醒後認定是潮州的北閣的桅燈。從此北閣的桅燈從航燈到神明燈,最後晉陞為佛燈。 登上北閣景區的頂端,仁立古城牆北端的「觀瀾亭」上登高眺望,頓覺心胸開闊,天地渾然一體,有「銜遠山,吞韓江」之氣勢,山川美景盡在眼下。景區山上的古井是號稱「廣東第一井」的金山古井。史載:「井深百餘丈,可飲萬人』。井徑3.8米,圍12米,深18米,全井容積可達204立方米,比廣東省內在此前發現的最大連平縣的「仙人照鏡井」的容積(63 8立方米)超過2倍多。該井始建年代尚須進一步考證。 但這口古井卻隱含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清順治九年(即南明永曆六年,1652年)明東閣大學士兼禮、兵部尚書潮人郭之奇策動全潮反正,潮州總兵郝尚久響應反清復明。為了抵抗清兵進攻,郝尚久在金山頂上築堅固堡壘,積粟儲械。後因內姆王安邦投降。清兵突至,郝尚九與其子郝堯措手不及,眼看著潮州城陷,只好同投古井而死。
精彩組圖(點擊放大)
推薦閱讀:
※《鑒藏閣資訊》歷代古董的款識
※為什麼男人都喜歡懂茶的女人 [一點資訊]
※八字看「旺夫」的女命有這三點 [一點資訊]
※食品資訊
※【一點資訊】孕期胎教時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 (Yidianzi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