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學理論」講義

 第一講 西方社會學產生的思想基礎及歷史背景

  思想基礎

  思想遺產:從古希臘到18世紀

  大家都知道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它的文明開始於荷馬時期。

  根據已有的史料可以說明,荷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9—前8世紀,是小亞西亞西部的依奧尼亞人,最後死於西奧島。他是一個民間歌手,即所謂「行吟詩人」。當時,古希臘還是口傳文學的時代。史詩中所寫的特洛亞戰爭在歷史上確曾發生過。戰後,產生了許多有關這次戰爭的傳說和詩歌,由民間歌手口口相傳。荷馬以其出眾的藝術才能,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編成了兩部具有統一的思想和完整的藝術布局的史詩。到公元前6世紀史詩才有文字記錄,又經過多次的加工和整理,到公元前3世紀時編定,流傳到今天。 《依利亞特》《奧德塞》。

  這個時期: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師生關係)

  (1)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和理性能使人擺脫惡而追求道德生活。這一見解促成了柏拉圖關於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藍圖:理想國的建構。但同時,他反對蘇格拉底關於「人性和民主的社會秩序」的見解,他認為民眾正是藉助民主的幌子把蘇格拉底送上了斷頭台的。另外,這個柏拉圖的貴族身份也有關係,因為貴族身份使他堅信從事政治活動是貴族的特權。

  柏拉圖關於社會的見解:

  A、把社會與有機體類比,將社會看成是類似與自然界的各種成分相互結合的統一整體。國家是放大的個人,個人是縮小的國家 .人的生活有理性、意志和情慾三個方面。作為放大的國家也是如此。國家的這些要求也需要三部分人的滿足,這就產生了最基本的社會分工。

  B、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稟性有高低之別,這種差別等級制的勞動分工制和社會制度的基礎,從而滿足國家和的社會的不同需要。社會由:統治者、保衛者和普通勞動者構成。

  評價:他看到了社會是一個由分工組成的功能互補的系統,並論證分工的基礎是人們之間的相互需要和能力的差異。但,他混同了社會和國家的論述,因此社會職業分工的合理性就被用於國家等級制度的合理性。

  (2)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圖的思想主要來自其天才的假設和推理,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主要來自經驗的歸納。他認為人是社會性的存在,人具有合群的本能,需要過社會生活,而人的這一本能只有在城邦或國家中充分實現。而城邦或國家又是人類本性充分發展的必然結果。從而辯證地提出了他關於「人的本性和社會關係」之間的邏輯問題。

  2、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之後,西方思想進入了一個發展緩慢甚至停滯的狀態。直到中世紀中期亞里士多德的社會哲學觀又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復興。

  (1)阿奎那(1225-1274):認為用亞當和夏娃的原罪來說明人類起源是蒼白無力的,他同意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認為社會起源與的人的本性,因為人有許多需要靠自己是不能得到滿足的,而必須過社會生活。這就造成了:人天生註定要構成一個能使其享受圓滿生活的社會的一部分。

  西方的近代史開始於文藝復興以及其後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闡釋的社會思想重新復興的意義上來說,馬基雅維里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位巨人。

  (2)馬基雅維里(1469-1527),著作很多,找來惡名的是:《君主論》:政治權術主義,馬基雅維里主義,認為人是自私的,無法擺脫暗殺、欺詐和背叛等墮落傾向。而由人組成的社會自然只有憑藉外在的權利和力量才能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同時,個人也只有生活在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統治的社會裡,才能保證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基於此,他強調社會高於個人,政治高於道德。政治致力於社會的安定和秩序,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治家可以不受道德的約束。

  用他的話說,他放棄了15年玩樂的時間從事治國之術(人稱霸術)的研究,為統治者治理百姓出謀劃策。如果排除其動機的考察之外,可以說這是有關如何控制人類行為的最早的系統見解。

  3、社會契約論(格勞修斯提出)

  文藝復興之後,歐洲開始了越來越廣泛的變革。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由荷蘭法學家格勞修斯倡導的社會契約論開始得到歐洲大陸諸多學者的認同。此後得到了霍布斯、洛克、盧梭等人的推動。

  (1)霍布斯(1588-1679),認為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使前社會時期的人處在一種相互對立和衝突之中,人們達成契約構成的社會的目的是避免衝突和相互見的威脅和恐懼。

  (2)洛克(1632-1704),他並不認為前社會狀態下的人是反社會的,他認為前社會狀態下的人是無所謂惡與善的。人們之間不必然是對手,人們身上所背負的限制是他們一致同意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

  社會和政府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社會契約的產物,而後者則是公民授予權力和政治控制形成的。

  (3)盧梭(1712-1778),認為不平等是一種罪惡,契約是解決這種罪惡的可行方法。

  先驅者的貢獻

  我們知道孔德因為最先提出社會學一詞,被稱為社會學的創始人,但實際上,在他創立社會學之前,已經有許多先驅者為這一學科的出現作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貢獻了。

  維科(1668-1744):《新科學》中將人類歷史劃分為:神的時代、英雄時代和凡人時代。他認為國家政權都要符合被統治的人民的本性。所以凡人時代的人道政府或君主政府是最好的政體。與契約論不同,他認為人性和社會都是可變的,人類社會是歷史的,社會制度和人的關係都是行動的產物。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他使用了理想類型的概念並使法具備了比前人或同時代人更多的內在一致性

  理解到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發展了社會的成分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賴的。

  他是一個社會唯實論者,認為社會是一個只有從整體角度看才有意義的系統,在此基礎上提出普遍精神,可以說是某種生活方式和共同關係的形式。

  缺憾:雖然孟德斯鳩在共時態的社會類型方面進行了出色的探討,但歷時態方面卻忽視了社會形態的演變。

  3中的人物彌補了這一缺憾。休謨、斯密和弗格森不僅強調社會的結構性,而且看到不同社會類型之間的轉化。

  休謨(1711-1776):交往是人性的產物

  亞當`斯密(1723-1790):通過「看不見的手」來表達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秩序觀的同時暗示了一種社會過程的歷史決定論,並且預見到社會可以作為控制自己行為的鏡子而發揮作用——公共的旁觀者。(庫利的鏡中我)

  亞當`弗格森(1723-1816)《市民社會史文集》:原始社會、野蠻社會和精緻社會。他並不對社會進步保樂觀態度,他比同時代的人更早地看到了工業方面進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他認為分工以及由分工所造成的社會分層是社會不可缺少的整合要素。另一方面,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發展等異化和非人化的後果。(機械化過程中,人就像一個零件)

  4、聖西門(1760-1852)(工業社會一詞的創用者)強調科學應該是實證的,該能通過預測和證實原理成為實踐的基礎。

  孔德:維持秩序的幻想

  馬克思:社會階級的工業社會觀。

  聖西門關注人類社會的進步,尤其是從以消費為中心的封建社會到以生產為中心的工業社會的轉變。提出:準備工作時期、臆測體系組織時期和實症體系組織時期。

  歷史背景

  正如吉登斯所言,社會學是劇烈的社會變遷或現代性出現的直接後果之一。

  革命:1789年法國大革命、18世紀中期的英國的工業革命

  1、法國大革命: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不僅是一場推翻封建制度和神權政治,從而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登場開闢道路的政治革命,而且也是整個近代社會變革的象徵。這場革命對意義不在於推翻了一個國王或改變了一項政策,而是在於徹底地改變了社會制度為資產階級替代封建階級掃清了障礙。

  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社會學的出現最初乃是對法國大革命以及革命造成的舊社會秩序崩潰後果的消極回應。

  2、英國的工業革命

  紡紗機取代紡車,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直接推動著各個行業的技術革命。這使得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事件,而是西方世界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過程中積累起的各種相互關聯的因素的一次大推進。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

  與歐洲社會和政治變革同時發生的是自哥白尼到達爾文科學技術的變革,這一變革直接導致經驗資料的積累和分析為特徵的實證主義方法取代了將超自然的啟示和以往的傳統作為真理的信念。

  也就是說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科學的有效性,啟發著人們將科學方法論的使用領域擴展到人類自身和社會的領域。

  社會的急劇變遷

  社會革命和科學進步的直接後果是社會的變遷和現代社會的出現,在舊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被打碎的初期,初生的資本主義是出於巨大的危機之中的。這些危機推動了社會學的產生和發展。

  西方社會學發展的主要脈絡

  1839年,孔德在《實證哲學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會學」一詞,西方社會學就此開端。自那時起,西方社會學已有150年的歷史。粗略地說,可以把西方社會學這150年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至80年代以來的深入發展階段;

  80年代以來的進一步發展階段。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湧現出一批思想敏銳、影響深遠的「名家」、「名作」,他們代表這一時期西方社會學發展的最高成就,體現了當時人類在探索社會的奧秘方面所擁有的智慧,為人類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紀錄。

  第一階段: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

  在三個發展階段中,第一個階段相對來說顯得較為漫長,從十九世紀孔德倡導建立一門有關人類社會的科學學科算起,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各種風格的社會學原初模型的出現,大約花了一百年的時間。這也充分反映了建立社會學這項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在這個時期里,出現了一批奠基性的人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觀察社會、分析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科學方法,來構思社會學關於社會的科學的具體樣式,從而對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產生和形成,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一、實證社會學

  孔德

  他是正式倡導建立社會學,主張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的第一人。他在《實證哲學教程》的後三卷,尤其是第四卷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這種主張。他所理解的科學,是當時那種以實證方法為特徵的自然科學,其基本精神就是強調研究對象的可觀察性和研究結果的可證實性或重複性,具體方法包括觀察、實驗、比較等。孔德認為社會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的知識具有統一性;神學、形而上學、實證科學是人類一切知識領域都必須經過的三個發展階段,關於社會的知識自然也不例外。社會學就是發展到實證科學階段的社會科學或社會物理學。

  孔德關於建立一門有關社會的科學的呼籲在當時顯然是深入人心的,但是他對於自己主張(也就是用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統一性以及人類知識之間的統一性來論證一門有關社會的科學的主張)所做的論證和說明卻過於粗略,顯得不夠充分。

  2、斯賓塞

  他的主張得到了斯賓塞的響應和進一步的改進。他在《社會學原理》一書中社會和自然界的統一性思想做了進一步的論證。他說社會和自然生物有機體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生長過程、結構進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賴等,因此完全可以用分析生物有機體的那些概念、原理和方法來分析社會。斯賓塞從社會有機體和社會進化的思想出發,對社會的結構和社會的變遷做了比孔德更為細緻的描述和分析,從而比孔德的主張更具有可行性和說服力。實際上,斯賓塞提出的許多概念:結構、功能、分化、進化等仍然是宏觀社會學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斯賓塞對實證社會學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可見一斑。

  但是他所構建的實證社會學體系在理論和方法論基礎方面仍然是不鞏固的。因為他和孔德一樣,仍然是把社會和自然之間的統一性作為建立社會的科學賴以成立的理論基礎,仍然是以自然科學中的原理與方法推廣到社會過程的方式來建構社會學的概念和命題,因而,其有效性仍值得質疑。

  也就是說,他們先構思出一般適用於一切領域的一般原則或第一原則,然後再從中演繹出社會學原理。這種方法與其說是實證的自然科學,還不如說是思辨的哲學,這是孔德和斯賓塞著作中的一個矛盾。但這個矛盾在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那裡得到克服。

  3、迪爾凱姆

  他1895年發表的《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在西方社會學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在這部著作中首次從社會現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出發,來對實證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進行了系統地論述。他明確提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與純粹的個體現象不同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實。社會事實具有三方面的特性:客觀性、集體性和強制性。他提出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準則是:將社會現象當作客觀事物來看待。(也就是排除大腦思維本身來研究社會現象)。他認為解釋社會現象的基本方法是用社會事實解釋社會事實。

  在《方法論》一書中,他對觀察、分析、解釋和檢驗社會現象的方法進行了具體的考察,確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社會學實證研究方法,從而為社會學奠定了一個真實可靠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使社會學真正成為一門完全獨立的科學學科,他也由此被公認為西方社會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將他的方法論主張運用於實際的社會學研究中,發表《社會分工論》、《自殺論》等一系列名著。

  但是他們所確立的這套實證主義的社會學研究取向遭到了各個方向的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是來自詮釋社會學。

  二、詮釋社會學

  與實證社會學相反,詮釋社會學根本否認自然過程和社會過程的完全一致的假說,而認為兩者之間是存在根本差別的。自然過程的主體是無意識的物質,它們只是簡單的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被動的適應周圍環境。而社會過程的主體是有意識的個人。個人的行動是帶有意義的。他不是單純地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而是根據他賦予事物的意義來行動。所以,詮釋社會學認為社會學家要了解社會現象,就必須去了解這些現象得以構成的個人行動,而要了解個人行動,就必須了解這些行動所含的主觀意義。他不能只從外部去觀察行動,也不能給行動施以一種外部的邏輯,他必須要解釋指導行動者行動的內部邏輯,而這靠自然科學的那種實證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必須靠詮釋學的方法才能實現。早期的詮釋社會學家們並不反對建立一門有關社會的科學的主張,但反對對科學做過於狹隘的理解,也就是反對把科學等同與自然科學,主張社會學是與自然科學不同的人文科學。

  韋伯

  他是詮釋社會學的奠基人。他認為社會現實從根本上說是由人們和他們的有意義的社會行動構成的,社會學的對象不是脫離個人行動的抽象的社會結構等等,而是人本身有意義的社會行動。

  和迪爾凱姆的社會唯實論觀點不同,韋伯主張社會唯名論,他認為只有個人和行動才是實在的,社會只是一個稱謂而已。比如,「國家」「團體」「封建主義」等概念標誌著一定類型的人類相互作用,那麼社會學的任務就是使它們成為可理解的行動。社會行動的本質取決於行動者賦予其上的主觀意義,而與行動的外部特徵無關。因此,對於社會行動,只能用詮釋學中「投入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而不能用自然科學的那種從外部去觀察和分析對象的方法來加以考察。由此,韋伯提出了詮釋社會學的一套理論和方法,並用它來分析和研究西方社會尤其是近代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和宗教,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社會科學方法論》。可以說《經濟與社會》概述了其社會學體系的主要方面。

  舒茨

  韋伯論述存在的不足:a、他提出社會行動的性質取決於行動者賦予其上的主觀意義,但卻沒有說行動者是如何賦予其行動以意義的b、他認為對行動的主觀意義只能用理解的方法把握,但對於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區別,我們能否理解他人,我們怎樣才能更有效地理解他人都未論述。德國社會學家舒茨發現了其缺陷並加以探索,其成果都體現在《社會世界的現象學》中。

  庫利、托馬斯、米德

  他們也都是從大體與詮釋社會學相同的方向上對社會學進行探討的。在德國的韋伯和舒茨之外,美國的庫利、托馬斯和米德等人都重視研究社會過程中的個人行為與人際互動這個層次,注重人際互動的主觀方面,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符號互動對於個人人格與社會結構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批判理論

  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為基礎而形成起來的一種激進的社會理論思潮。它的基本特徵是強調社會理論的批判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的解釋性的科學研究。

  早期的批判理論家霍克海默把傳統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都歸為「傳統理論」,將其與之對立,肯定後者而否定前者。在方法論上,他們既反對實證主義,有反對詮釋學,認為它們之間雖然有差別,但它們都是把社會現象當作孤立的事實來加以考察和分析。

  而批判理論家們主張以辯證的「總體分析」方法來觀察和分析社會現實,也就是說把社會現象置於社會的與歷史的總體過程中,從它們在社會的與歷史的總體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它們的性質、意義,來考察它們的產生、變化和發展。

  主要的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爾諾、馬爾庫塞。

  實證主義、詮釋學和批判理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就初步確立的。除了這三種社會學取向之外,還出現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社會學構思,比較著名的有齊美爾的形式社會學,主張研究社會交往的純粹形式。《社會學:關於社會交往形式的研究》。帕累托主張研究非邏輯行為。《普通社會學》。但是相對來說,這兩種取向影響要小得多,和者不多,更沒有形成源源不斷的發展脈絡。

  第二階段:深入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西方社會學雖然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可是多種取向並存的局面,總讓人感到美中不足,怎麼整合各種不同取向的社會學,使之融合為更具有綜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說服力的社會學體系,幾十年來,一直是許多西方社會學家追求的目標。實際上,西方社會學的第二發展階段就是以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在這方面所做的嘗試開始的。

  韋伯提出要以個人行動作為社會學分析的基本單位,要把各種不同層次的社會結構概念都轉換成可理解的行動。早期的帕森斯也接受了韋伯的這種理論立場,把社會行動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但帕森斯認為韋伯以及與他觀點相似的「唯心主義」社會學傳統過於突出個人行動的主觀的一面以及影響個人主觀定義的文化理想與價值觀,而忽略了行動發生於其中的情境作用。與此相反,實證主義社會學把人的行為視為對周圍情境的反應,看到了客觀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制約或影響,這是它的長處,但過分強調這種制約作用,忽視甚至完全否定個人主觀因素的作用,這是缺陷。

  帕森斯認為這兩種傳統都對說明人們社會行動的某一方面作出了貢獻,但都沒能對社會行動的結構作出完整的說明,必須把它們綜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合理說明人類行動的一般理論。他早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會行動的結構》一書,就是他在這方面的的最初嘗試。書中的提出了他的一般行動理論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標、環境和規範是單位行動的基本要素,行動就是在物理環境和價值規範兩方面的制約下,個體為實現一定的目的所發生的動作和過程。這顯然是對兩種傳統的高度綜合。

  帕森斯和韋伯一樣從行動理論開始他的研究,和韋伯一樣他不僅關注個體的社會行動,而且更關注宏觀的社會結構與過程,希望從行動理論出發探尋各種之後結構與過程的真實基礎。儘管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中,都始終注意保持一種綜合的理論立場,希望把迪爾剴姆和韋伯的理論洞見結合起來,但隨著他研究的深入,他的觀點實際上更接近斯賓塞、迪爾剴姆而遠離韋伯等人的立場。

  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發表的一大批著作中《社會系統》《行動理論草稿》《經濟與社會》《社會—進化與比較的觀點》《現代社會系統》等中,逐漸發展出了一個後來被稱為結構功能主義的宏大社會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一開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美國乃至西方社會學界取得了近乎霸主的地位,但很快受到了人們的批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過於抽象,缺乏經驗基礎;

  過於注重社會過程中客觀的層面,忽視其主觀層面;

  注重宏觀分析,缺乏微觀分析基礎;

  過於強調社會的一致與穩定,忽視強制與衝突;

  對現實過於樂觀,具有保守主義傾向等。

  顧爾德納的《西方社會學面臨的危機》一書就是對帕森斯結構功能主義進行批評的著名作品之一。以這些批評為基礎,一大批反帕森斯或非帕森斯主義的理論取向在西方社會學繁榮興盛起來。

  一 針對過於抽象、缺乏經驗基礎的缺陷。默頓做了一系列的補救工作。他批評早期功能分析中的三條假設:「功能統一性假設」「功能普遍性假設」「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設」。認為它們沒有根據,經不起事實檢驗,提出應該把功能分析和經驗研究結合起來,以經驗研究來檢驗功能分析。為此他提出了「中層理論」策略以及用以指導經驗研究的可操作的新的功能分析範式,形成了特納稱之為「經驗功能主義」的研究取向,在西方社會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

  二 針對過於強調社會的一致與穩定,出現了社會衝突理論。其特徵是強調社會結構的強制性、社會過程的衝突性、社會變遷的普遍性。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的米爾斯和德國的達倫多夫。

  米爾斯在《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和《權力精英》等書中,以社會衝突論為指導,對現代美國社會的階級結構和權力結構做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指出所謂的「權力均衡」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西方社會的一種神話。

  達倫多夫則在《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衝突》一書中,參照結構功能主義的社會均衡模式的基本要素,提出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宏觀社會衝突理論,對衝突的根源、衝突群體的形成、衝突形成的形式與條件、衝突的解決、衝突與社會變遷的關係等問題做了系統的論述。

  有的學者指出無論是結構功能主義還是社會衝突論都是片面的,提出應將二者綜合。代表人物主要有:科塞和倫斯基。科塞在《社會衝突的功能》中認為,衝突是社會的常態,但他反對達倫多夫那種認為衝突只破壞穩定、導致社會變遷的看法,認為衝突與社會整合、穩定並不矛盾,甚至還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倫斯基也在《權力與特權:社會分層的理論》一書中,試圖證明衝突論和功能論是不相矛盾的。

  三 針對過於注重社會過程中客觀的層面,忽視其主觀層面。出現了符號互動論、擬劇理論、本土方法論。

  1符號互動論:是以庫利、托馬斯和米德等人的思想為基礎而形成起來的,美國社會學家布魯默是其創始人。該理論從社會唯名論的立場來看社會,主張人們之間的符號溝通過程是社會過程的基礎和實質,個體行動與社會結構都是人們之間符號互動的產物。

  2擬劇理論:在此基礎上,戈夫曼對人們之間日常的符號互動過程進行了一系列更為深入具體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他把社會機構比做一個大舞台,將人們之間的互動過程比擬為劇院中的表演。

  3本土方法論:是以強調社會生活中的主觀層面為特徵的另外一個流派。它是以舒茨的現象學社會學理論為基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加芬科爾是其創始人。《本土方法論研究》中,指出本土方法是指社會成員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構造和解釋他們的社會世界並對其賦予意義與秩序時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本土方法論者反對社會秩序有其自己的客觀現實性這種觀點,認為社會秩序完全是互動參與者賦予周圍環境,而且,社會秩序並不一定真的存在,它只是看上去存在,而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們對社會秩序的主觀感覺。由於這種秩序感,社會現象得到了一種描述和解釋,使之對它的社會成員來說成為可知的、合理的、能理解的和可說明的。社會成員為創造這種秩序感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本土方法論的研究課題。本土方法論與符號互動論有很多分歧,但在反對功能論、實證論,偏好社會生活中微觀、主觀層面的研究這一點卻是共同的。

  四 社會交換理論是針對注重宏觀分析,缺乏微觀分析基礎的缺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關於社會交換的思想在古典經濟學、早期人類學中就已存在了,但它的發展主要歸功於美國現代社會學家霍曼斯和布勞。

  1霍曼斯:和社會唯名論者相似,霍曼斯也強烈主張要在社會學中恢復人的地位,認為制度,組織和社會都可以歸結為個人的行動,因而必須用有關個人行動的命題來解釋。他堅決反對功能主義關於社會有自己需求的看法,指出有需求的只是人而不是社會。但他有和詮釋社會學和符號互動論不同,不是把人的社會行動歸結為純粹的符號性互動,而是受古典經濟學和行為心理學的啟發,把人的行為歸結為最大利益的追求,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看成是一種計算得失的交換行為。在《社會行為:它的基本形式》中,霍曼斯討論了社會交換過程的基本原理,並以社會交換過程為基礎,重新描述和解釋了社會群體,權力,地位,社會制度等社會現象,建立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社會交換理論體系。

  2布勞:霍曼斯認為交換論既可以解釋微觀現象又可以解釋宏觀現象,但他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微觀層次上,他認為微觀層次搞清楚了,宏觀層次的現象也就好理解了,這被批評為把一切宏觀過程歸結為微觀個人行動的還原論傾向。布勞試圖糾正這種傾向。他指出宏觀社會現象和微觀社會現象是完全不同的,他提出「整體效應」概念,認為宏觀社會過程雖然產生於微觀社會交換過程,但它一旦產生出來,就獲得了一種突生性、自主性,它有獨立於它所產生的原始過程的自己的規則。在《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中他對從微觀到宏觀的不同層次上的社會交換過程,它們不同的特徵以及相互關係等進行了系統論述,並且試圖說明宏觀的,複雜的社會結構和過程是如何逐步從微觀,簡單的人際關係和過程中產生和發展出來的,希望能彌補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的鴻溝。在《不平等與異質性》一書中,他更加強調宏觀社會結構的突生性質,強調宏觀結構對微觀互動的影響,主張從宏觀結構本身來討論宏觀社會過程以及它對互動的影響,因而從某種程度上又回到了帕森斯忽視微觀,強調結構淡化個人的理論立場上。

  五 批判理論是與帕森斯理論對現實過於樂觀,具有保守主義傾向相呼應的。注重批判現實,尋求人類解放的新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多爾諾、馬爾庫塞和哈貝馬斯等。

  第二階段是以帕森斯對先前各派社會學取向的嘗試為起點,然而最後卻以社會學理論的進一步分化為終點。第一階段只是主觀與微觀,維護與批判的爭論,第二階段,則產生了新的分歧:抽象分析和經驗分析;宏觀與微觀;衝突與均衡等。

  第三階段:進一步發展的階段

  這個階段是以性的綜合為特徵的。主要是:微觀與宏觀的整合、能動性與結構的整合、理論的綜合。

  一、微觀與宏觀的整合

  瑞澤爾:從主觀形式和客觀形式中將微觀層次與宏觀層次進行整合,提出:宏觀的主觀性、宏觀的客觀性、微觀的主觀性和微觀的客觀性。

  亞歷山大:多維度的社會學,提出集體與個人,唯心與唯物的整合。

  柯林斯:從微觀層次提出互動儀式鏈,然後從這兒將理論引向宏觀層次。

  科爾曼:微觀與宏觀的聯合

  埃利亞斯:構型

  二、能動性與結構的整合

  吉登斯:二元性來整合,將能動性和結構看成是二元性的,二者是不能分開的。

  布丟:通過場域和慣習來完成。慣習是一種內化的精神結構或認知結構,人們通過慣習與社會世界打交道,慣習既能產生社會,又能由社會產生。場域是各種客觀位置中的一種關係網路,場域的結構限制著行動者。

  哈貝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生活世界是一個人們互動與交往的微觀世界,系統植根於這一世界,來源於這一世界,但是系統最終卻發展出自己的結構特徵。

  三、理論的綜合

  一種是先有社會學理論的綜合;另一種是將其他學科整合進社會學。

  大多數社會學家認為法國人奧古斯特·孔德是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創始人。社會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經驗學科,其主要特徵是他所主張的實證精神。基於這一點,我們把孔德作為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創始人來介紹。

  英國人赫伯特·斯賓塞是與孔德齊名,並且是同一時期的英國早期社會學家,尤其是他的社會有機論思想在英語世界極有影響,多數社會學家認為斯賓塞也是實證主義社會學創始人之一。


推薦閱讀:

回鄉:記載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
關於「田園女權」的詞性
中國人該如何回答問題
什麼是社會化?
以中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什麼才是工匠精神?

TAG:社會學 | 社會 | 理論 | 西方 | 社會學理論 | 西方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