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係學:保持判斷力,維護健康有益的人際關係(2)
四是對別人的評價保持審度的態度。兩個同在紐約作過短暫停留的朋友,提到他們的觀感,一個人說,紐約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他希望能有機會長住些時日;另一個人卻說,紐約是人間的地獄,要他多待一天也不願意。
為什麼他們對紐約有這麼不同的感覺呢?
喜歡紐約的說,他下飛機之後,朋友先帶他到皇后區的自宅歇腳,並叫計程車去大都會美術館。在美術館對面用過餐,然後沿著中央公園走到繁華的第五街,看了川普大廈、美麗的竹林庭園,轉過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場,再登上帝國大廈的頂樓欣賞曼哈頓的夜景,而後叫車回家。
痛恨紐約的則說,他下飛機之後,朋友叫計程車送他去四十二街附近的一家旅館,再帶他由中央車站乘地鐵到自然歷史博物館,而後坐地鐵到下城吃飯,再去世界貿易大樓頂層欣賞曼哈頓夜景,又去時代廣場,逛了成人商店,而後送他回旅館。
他們對紐約的觀感為什麼有那樣大的差異呢?雖然接待的朋友都花了不少錢,也都帶他們逛了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和最高的建築。但是前者住在安寧的住宅區,看到的是幽靜的中央公園、豪華的商場和乾淨的市容;後者卻見到了骯髒的地鐵、雜亂的下城、藏污納垢的時代廣場,且領教了旅館附近的嘈雜。
問題是:若非再有機會到紐約,這種觀感就可能在他們的心中維持一輩子。由於是他們親眼所見、親身所感,所以每當他們提到紐約,那好極了與壞極了的評語,必是斬釘截鐵的。
我們不是常聽人斬釘截鐵地說「某人是好人」或「某人壞透了」一類的話嗎?他們也是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但是,如果以紐約的例子來想,你認為他們說得對不對呢?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犯這種以偏概全的毛病的人真是太多了!
這世上有什麼十全十美的呢?愈乾淨的城市,它排污水的系統可能愈龐大;愈見不到垃圾的地方,可能愈有一個堆積如山的垃圾場;連人體都有動脈與靜脈,誰能因為覺得那「青筋」看來討厭而將靜脈切除呢?
所以,我們不論看人、看事,甚至聽別人論斷事情,都要有一種客觀審度的態度。
五是讓理性發揮應有的作用,使人際關係重新恢復活力。正如靠理性不能完全揭開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段感人的音樂、一個超常的精神體驗或由幽默引起開懷大笑的奧秘一樣,要解開人際關係的奧秘也不能完全依靠理性。你的理性能力是強大的,但是,它也有局限,重要的是要認識這些局限,並尊重它們。人們試圖能用邏輯和推理解釋清楚人們所經歷的一切,這是不可能的。不過,理性有助於你搞清楚你的情感生活的輪廓和模式,以及許多形成人際關係現象的其他因素。
假定和你關係很密切的某人做的一件事深深地傷害了你。當你遇見這位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那樣做時,假定他的回答是「我沒有任何理由——我只是那樣做了。」對此,你會有何感想?相反情況下,我們期望人們——包括我們自己——能了解和解釋清楚他們為何要有某種行為舉動的意圖,這樣,他們就能對自己的選擇進行某種控制。人們會因許多不同的理由——做事不假思考、自私、愚蠢、無情無義、虐待狂——而傷害與自己關係很密切的人。人們不會無端地表現出某種行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們每做一件事都有其自身的考慮,你的自信和對他人的信任就是建立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如果你的朋友對你說:「我傷害了你,我非常抱歉——當時,我只考慮自己,而沒有意識到會傷害你;是我錯了,今後我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那麼,你就有了一個能與你的朋友在未來建立關係的基礎。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對你說:「我傷害了你,但我說不出任何理由,我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發生類似這樣的事。」那麼,你就很難繼續信任他。繼續保持這樣的關係,就會傷害你的心。
理性是使人際關係成為可能的框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親密,理性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大。在與戀人或配偶等親密的人際關係中,你是最脆弱的,你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了對方。理性是一張安全網,它能給你走高空鋼絲的勇氣。你之所以能建立起對他人的信任,是因為你認為他們的選擇是由理性所控制的,或至少受理性的影響,你依靠的就是這個信念。當然,即使最好的意圖也會被盲目的激情、難駕馭的感情、預料不到的衝動所制服。雖然感情可能會爆發,暫時地壓倒你的理性能力,但是,你的意志和決心能再次把事情調整好,重新把理性放在首位,用理性來指導你的感情,這樣,你的選擇就能反映你最高的價值觀,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就會更得體,更容易被別人所接受。
請回顧一下你最近一次開始與他人建立的一種新的關係。為了培育戀愛關係,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你很可能動了一番心思,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比如,自己動手做卡、令人驚喜的禮物、獨特的活動、與對方進行傾心的交談。現在,請思考一下你目前與他人擁有的長期關係:你發現你們之間開始有厭煩的感覺或裂痕了嗎?你們陷入日常的活動模式中,按照定好的計劃做同樣的事情了嗎?你們的交談總是離不開那幾個話題,發表的見解總是大同小異嗎?是不是已經不再動手做卡,送優雅的禮品,給對方小小的驚喜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不必過分責備自己,因為這是人際關係衰退很常見的徵兆。
「親昵生狎侮」,這句話說明了人們慣常的一個特性,即和我們親近的人,我們對之會抱以很放心的態度,一切問題都沒有了,一切都是老套的習慣常規了,這種情況就會疲耗我們與他人關係的活力。既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有活力,有生機的,那麼,若把它們當成機器一樣,以為老是靠那一個馬達就能運轉,那將導致它們生鏽,並最終無法運轉。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通過給它們注入與你在關係開始時投入的同樣精力,鼓勵對方意識到他或她創造性的潛力,人際關係能夠重新恢復活力。其結果必然是:雙方之間創造性的融合,將鼓起你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六是把思考、語言和社交技巧結合在一起進行有效的溝通。卡耐基指出:與其他的因素相比,錯誤的溝通對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要負更大的責任。你常常聽到「我們只是不會溝通」這樣悲觀的話嗎?正如我們發現的,有效地溝通需要把思考、語言和社交技巧結合在一起。例如,人們在交談時,常常只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因而並未真的用心去聽。有的人彼此相識多年,然而對對方的所思所想卻缺乏深入的了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們不努力去聽和了解。
為了參與有效的討論,你必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地聆聽他人的反應。在此基礎上或做出回答,或進行提問,以便更好地了解對方的觀點。當兩個人以這種方式進行對話時,他們就處於一個彼此尊重的氣氛之中。這樣一來,就能進行有意義的溝通。每個人的溝通風格是有差異的,為了避免誤解、衝突以及關係破裂,你需要對不同的溝通風格有所了解。
有效溝通的另一個方面是清楚和準確地使用語言。如果某人在溝通中使用的語言很含糊、不準確,那麼,對方一般就無法準確地把握說話者的真正意思,而認為他或她是在很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結果,人們往往會因此而導致溝通不暢,出現麻煩。如「我愛你」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表述,但由於不同的人物和地點它卻能夠表達多種不同的意思。對某個人來說,「我愛你」可能意味著:「我認為你是一個可愛的人,對我有很強的性吸引力」;而對另一個人來說,則意味著:「你是我最好的配偶,我希望我們能天長地久」。如果是這樣的話,溝通的雙方很可能要產生誤解,甚至使雙方的關係破裂。鑒於此,你自己無論在說話和行為方面,一定要努力做到清楚、準確,這樣就能避免誤解。誤解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大敵,它往往在一開始並不顯眼,但如果不注意,慢慢就會像滾雪球一樣發展成為危害彼此關係的大問題。
七是承擔自己的責任,珍視他人的自由。卡耐基指出,健康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關係:關係的雙方都願意承擔各自的責任,並珍視他人的自由。
責任是自由邏輯的結果,雖然人們珍視他們個人的自由,但當事情沒有按照原先的計劃發展時,他們傾向於逃避責任。請思考這樣的處境:你正與許多同事合作完成一項重要的工程,當客戶提出你們研究小組的工作不符合要求時,高級主管想知道誰應該為這件事負責。依你在其中的處境來說,你該說什麼呢?或假定你是一個快要過生日的孩子的家長,你答應孩子要買一場特殊音樂會的門票,但是,你延誤了時間,當你趕去買票時,票已經售完。你會給孩子作怎樣的解釋呢?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在這些情況下,本能地試圖減小你個人的責任(擴大他人的責任),那麼,這並不奇怪,通常人們都會這樣去做。但是,健康的人際關係應建立在願意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完全承認你的責任,他人就會被你的道德人格所折服,從而激勵他們也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然而,如果你經常為你的錯誤和失敗逃避責任,那麼,你與他人的關係就不會存在信任和善意,你的道德人格就難以得到發展。
承擔責任意味著促進自由,追求個人的自由是一件很自然和正當的事情。但是,為了建立與他人健康的關係,促進和尊重他們的自由也是同樣重要的。例如,假定你絕對確信你知道怎樣做對某人最有利——你的孩子應該選擇某所大學,或你的戀人應該同意與你結婚。如果為了使他們作出「正確的」決定,你很巧妙地操縱了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你這樣做是正當的嗎?從長遠來看,這樣與對方作對,或對於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最有利的。健康的關係重視他人自己作決策的自主權,而不能把我們的意志強加於他人。一旦他們發現你在試圖對他們施壓,或在操縱他們,你與他人之間關係得以建立的基礎——互相信任——就會受到損害。八是不要成為屈服和誘惑的犧牲品。許多人的最高目標是希望受到別人的歡迎,不僅僅是在親屬、朋友或是在上下級那裡,甚至是在全世界。它意味著一個人願意表現得可親、可愛和樂於助人,而不對別人構成任何危害。事實上,它容易受到控制,也容易被嚇倒。對於扞衛領土這樣的事情,它更願意作出讓步。這意味著有人寧願受歡迎,也不願意說出「不」字,當然,它就甘願成了屈服、瓦解和誘惑的犧牲品。
幾個星期前,馬麗準備在一家女性時裝店買一條褲子,她已經想好了褲子的式樣,她在一大堆褲子里尋找適合自己的褲子。這時,一個店員向她走來,這位店員顯然已發現馬麗長時間翻尋而毫無結果。他找出一條褲子,對馬麗說:「我想,這一條對您很合適。」馬麗穿上試了試,說:「確實很合身。只是,褲腿有些偏肥。」這純粹是個人喜好了。
售貨員針對馬麗的挑剔提醒她說:「你這樣說,只是因為你還不太習慣。但是,這的確是時下最流行的服裝,每個人都喜歡穿它。」
每個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例。有人試圖用誘惑法侵入我們自己想法的領地。也許這完全是毫無傷害的做法,但事實上,這種日常情形卻能顯示出我們是否自願成為「大眾化」里的一員,或者是我們成為扞衛自己想法的一族。售貨員當然希望我們按他的喜好去做,並且希望我們說:「是啊,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款式,那麼,我買下這條褲子。」售貨員很快做成了一筆交易,這類事情不久在我們身上會再次發生。至於這條褲子事後是否真的令我們感到舒適,對售貨員來講,是完全無所謂的。這正是問題所在。因為我們穿著這條褲子,在今後幾個月或幾年中就必須面對它的舒適問題。
這也許只是我們的個人問題。又比如,上司把我們派到他正需要有人擔負的一個位置上,面對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被說服了,接受職位,上司便會感到輕鬆愉快。也許,幾年後我們在做這個工作時,既不覺得快樂,也不感到滿足,有的只是失望。儘管我們清楚,這種工作會給我們帶來困難,對我們不好,但為了讓別人高興,我們還是去做了。所以你要記住,每一次對進攻者的讓步,都是鼓勵進攻者下一次從我們這裡再多拿走一些東西。
與此相反,如果你對他示意:「你所要的對你很適合。但是,我有自己完全不同的看法。」如此一來,他便知道了你領地的界線是劃在什麼地方的。
如果有人想促使你做一些你認為不利的事情,並且是與你所謂的榮譽、公正、誠實相符,你應該毫不猶豫地放棄在他人眼裡所謂的「正直、公正和誠實」的形象。這與放棄短期的、表面的好處有關,以便確保長期的利益。長期的利益就是你的領地安全。這一利益應該表明,每次必要的放棄都是正確的。
九是處理好依賴和獨立的關係。健康的人際關係能把依賴和獨立調整到最佳的平衡狀態;當這個平衡被打破時,也即有的人依賴性太強或過分獨立時,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經歷過這種失衡的情況。在有的關係中,你可能對對方有很大的依賴性,而對方卻較獨立;而在另外的關係中,你可能感到對方不能很好地盡責,過分依賴你。
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對不同的人扮演著這兩種角色,有時候,你並不是故意這樣去做,完全是一種自發的行為。例如,你可能在情感上非常依賴你的父母;但是,在與朋友的關係中,你則較為獨立。或者在工作中,你可能發現你自己事事要徵得老闆的同意,過分依賴上司的指導;但是,在與戀人的相處過程中則能做到獨立。此外,在相同的關係中,也可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時較為獨立,有時則表現出較多的依賴性。例如,在你的戀愛關係中,一開始可能較為獨立;但是,隨著關係的發展,你變得越來越依賴對方,最終無法控制你的情感。或者你與他人的友誼最初可能表現為你過分地依靠這種友誼以滿足自己的許多需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逐漸地成為較獨立的角色。獨立和依賴在人際關係的雙方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角色,它反映了雙方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尤其如此,因為在親子關係中不同的生活階段,依賴和獨立是常常互換的。
如果你發現某種關係失去了平衡,例如,你或是過分的依賴或是過分的獨立,那麼,你該怎樣做才能使兩者達到平衡呢?健康的關係需要一個強大和安全的「自我感」。當你感到在關係中過分地依賴時,這是你的自我感軟弱,你從外界尋求穩定、力量和完整的徵兆。既然你不能全身心地愛你自己,那麼,你就希望其他人能填補這個空隙,而這是不現實的期望。有的人總愛說「我不知道如果你離開我,我該怎麼辦」這樣的話,這表明他或她缺乏獨立感。實際上,其他人的愛撫並不能彌補你自己自愛的缺乏,既然你都看不起自己,不認為自己有值得別人愛的地方,那麼,你就不會完全地去接受他們的愛。因此,在依賴的關係中是沒有安全感的,處於這種關係的人常常愛問:「你真的愛我嗎?你能再說一遍嗎?你能對我證明這一點嗎?」但是,在依賴的關係中,你越渴望和急迫,對方就可能離你的期望越遠。克服依賴思想要在自愛和自尊的基礎上,從培養你強有力的自我感做起。
有趣的是,在人際關係中,過分的獨立來自於與過分的依賴一樣的人格動力,即軟弱的自我感,缺乏足夠的自愛和自尊。因為這種內心的脆弱和較低的自尊使你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而要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必須有不怕被排斥和受傷害的勇氣。過分的獨立常常會逃避親密,因為他們害怕情感的親密有朝一日會被冷酷的分離所取代。克服這種由過分獨立而引起的疏遠的辦法,與對待過分依賴的辦法完全一樣:培養你強大的充滿活力的自我感,因為這種自我感是建立在自愛和自尊的基礎之上的。
十是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們,你就怎麼對待他們。美國最有影響的演說人之一和最受歡迎的商業廣播講座撰稿人托尼·亞歷山德拉博士與人力資源顧問、訓導專家邁克爾·J·奧康納博士在他們合作的《白金法則》中,向人們展示了的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們,你就怎麼對待他們。」
卡耐基指出:「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別人」是一條「黃金定律」。「白金法則」是在本著尊重「黃金定律」的主旨的原則下對這一古老的信條進行修正。對於現代人來說,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的訣竅,就在於遵循「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們,你就怎麼對待他們。」
簡單地說,就是學會真正了解別人,然後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對待他們,而不是我們中意的方式。這一點還意味著,要善於花些時間去觀察和分析我們身邊的人,然後調整我們自己的行為,以便讓他們覺得更稱心和自在;它還意味著,要運用我們的知識和才能去使別人過得輕鬆、舒暢,這才是「黃金定律」的精髓所在。所以,「白金法則」並不是遊離於「黃金定律」之外獨樹一幟的東西。相反,你可以稱它為後者的一個更新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版本。與「黃金定律」相比,「白金法則」更進了一步。
在高度競爭和變化無常的環境里,以你一相情願的方式去對待你的服務對象、合作夥伴和下屬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你還不得不去了解他們的需求——而且有能力滿足他們物質和精神的需求才行。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你如何應對他們的個人需要。
為了贏得別人的合作,我們必須有能力根據不同人的個性品格類型的特徵,用「白金法則」去相應的迎合不同類型的不同需要,投其所好,在雙贏策略中獲取最大的成功。
「白金法則」在幾乎任何人際關係的問題上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白金法則」是心理學理論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照亮和諧人際關係的一座燈塔,是打開人生凱旋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十一是樹立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積極心態。卡耐基指出:「人們都希望獲得成功,都在探索成功的奧秘,其實,這也許比你想像的要簡單,因為,我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們——奧林匹克的運動員、商業界總經理、宇航員、政府領導等人和其他人們中間有著一條明顯的界線。我稱其為成功者的邊緣。這個邊緣並非特殊環境或具有高智商的結果,也不是優等教育或超人天賦的產物,更不是靠時來運轉。成功者的關鍵,我認為是態度。」
如果此時你正為自己處於情緒的低谷而悲哀,如果你還為自己的膽小卑怯而煩惱,那麼你不如將這些讓人惱怒的性格丟到一旁,重新培養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積極心態。積極的心態可以通過以下七個步驟培養起來。
重塑心中的偶像,使自己的言行像你心目中所希望的那樣
積極心態的培養與行動密切相關。沒有行動,任何想法都是空談。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你的頭腦中樹立一個積極樂觀的形象,在做任何行動的時候,告訴自己,所做的行動必須與心目中的形象相一致。
感悟:關係為王,人脈是金。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這是一個人人都夢想成功的時代,這是一個人脈鼎盛的時代,這是一個人脈決定成敗的時代。人們對人脈的推崇,超越了任何一個時代。不斷擴大自己的人脈,已成為提高自身素質,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途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為我們提供各種機遇,讓我們完成生命中的一次次「跳躍」,在人生道路上如魚得水,一帆風順……文/單眼老表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八字易捲入三角關係?
※戀愛婚姻關係中常見的誤解 瘦狐狸
※人際關係中,誰在消耗你的能量?
※神;人;神與人的關係
※打通人際關係的6招28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