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講座 | 道的智慧之老子與孔子

編者按

此欄是趙士林先生「中華文化20講」視頻公開課的文字版,「中華文化20講」圍繞著中華文化,分別對分別對儒家、道家和佛家(禪宗)的思想特徵、文化追求和學術價值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通過「以儒做人」、「以道養生」、「以禪清心」的概括,試圖將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化為今人的文化營養。

老子和孔子

神和人

和孔子比起來,老子更有傳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孔子只是在漢代很短一段時間內被當作神,說他是黑帝之子。孔廟儘管一直香火旺盛,但坐在裡面的孔子一直是個文化人,而不是神,當然是中國最有文化的人,中國文化第一人。老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創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最晚從東漢末年開始,老子就被道教徒奉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為了給自己增加神聖的色彩,唐朝從立國開始就拚命地抬舉老子和道教,所謂儒釋道三教,道教排第一,儒教排第二,佛教排第三。唐太宗李世民還追任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又是神仙,又是教主,又是皇帝,老子想不出名都不行了。孔子一直是人,老子則由人變成了神,這裡面就隱藏著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追求,不同境界。

子中之子

前面說過,一般人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老子卻在娘肚子里呆了足足八十一年,他老媽也夠神的。懷胎八十一年生兒子,還是自己做手術生出來的,不過不是剖腹,而是剖肋。老子是他的母親在一棵李子樹下,自己剖開左側的肋骨在肋下生出來的。由於誕生在李子樹下,所以老子姓李。八十一年了,生下來頭髮就白了,還長了長長的鬍子,因此被稱為老子。這個故事當然比孔子的「龍生虎養鷹打扇」更荒唐,但是故事儘管荒唐,裡面卻也藏著道理,那就是:大器晚成。象老子這種人物,不經過異乎尋常的醞釀,是不會誕生的。有趣的是,先秦諸子大都是姓後面稱子,以示敬重。例如孔子姓孔,尊稱孔子,孟子姓孟,尊稱孟子。其他如孫子墨子莊子,都是這樣,只有老子,姓李卻不稱為李子,偏偏稱為老子,為什麼呢?一方面是老子確實太老了,老得好像成了精。老子無論形象還是思想,都給人成精的感覺,另方面也說明老子是先秦諸子中的老資格,是子中之子。

孔子求教和老子化胡

例如《史記·孔子世家》就記載著孔子向老子請教的故事,孔子在老子面前就像一個小學生,俯首貼耳地接受老子的訓導,過後回味老子的教導,竟好幾天說不出話來,搞得學生很著急,說老師怎麼到老子那兒去了一趟還得了抑鬱症?看學生著急了,孔子對學生說:「天上的鳥怎樣飛我們看得見,地上的獸怎麼走我們也看得見,水中的魚怎麼游我們甚至也能看得見,但是老子的思想,真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太玄了!」最後孔子由衷地讚歎老子是龍。

後來道家中人特別喜歡宣傳這個故事,目的不外乎是要把孔子說成老子的粉絲,證明道家比儒家高明。此外還有「老子化胡」的故事,說老子西行出關到了印度,變成釋迦牟尼佛,創立了佛教,培養了一大批佛教徒。這個故事的原創者不是別人,正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徒,這不是自己貶低自己嗎?不是的。原來他們編這個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藉助老子的權威樹立在中國的正統地位,實現在中國的本土化,排除弘揚佛法的障礙。

後來西晉有位叫王浮的道士又編造了《老子化胡經》,大肆渲染這個故事,目的不外乎是要證明道教比佛教高明。今天看來,「老子化胡」固然不可信,孔子是否真的拜訪過老子也很可疑。不過這絲毫也不影響老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老子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可以和孔子齊名的偉人。如果將中國的智慧比喻為水墨畫,那麼孔孟是墨,老莊就是水,沒有老子和莊子,這幅水墨畫就沒有了布白,沒有了虛靈空曠的美。[1]

世界級大哲學家

老子是世界級的大哲學家,在國際上給中國人爭了不少分。德國那位最有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提起孔子充滿蔑視,他批評孔子說:「(《論語》)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 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2]

黑格爾甚至由此認為:「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3]

意思是孔子的書真的不該翻譯,不翻譯還保持一個聖人的形象,翻譯了就露怯了。當時歐洲的一份報紙上登載了一幅孔子的漫畫,漫畫下附了幾句編造的孔子語錄:外面有霧,開車要小心!天要下雨,別忘了帶雨傘。話都不錯,但全都是正確的廢話。這些語錄很能代表當時歐洲人對孔子的印象。黑格爾乃至某些歐洲人對孔子的輕視當然有其文化背景的局限,我們也不必過分在意,反正今天孔子學院已經遍布全世界了。這裡要說的是,儘管黑格爾對孔子很不感冒,但是對老子顯然更重視。較之孔子,《哲學史講演錄》給老子留了更多的篇幅。

據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統計,世界上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是基督教的《聖經》,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了。我在美國,從東部到西部,每次走進一個大點的超市,總能在超市的「文化之角」發現《道德經》,中英文對照。基督教傳教熱情非常高,《聖經》有很多是贈送的,不要錢。《老子》卻是要花錢買的。如果論銷售碼洋,《老子》的發行量可能就世界第一了。當然,今天有了《哈里·波特》,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老子作為哲學家為世界尊重,但他在中國,最早卻被當成兵家。這是怎麼回事?

下節我們接著來講老子的智慧之軍事智慧

注釋:

[1] 關於「老子化胡」的傳說,可參見《後漢書襄楷傳》、《三國志魏書》等

[2]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賀麟 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19頁

[3]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賀麟 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20頁


推薦閱讀:

走進老子的清涼國:得失看淡,榮辱不驚
百家論道——西方看老子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學習筆記
無人知曉的老子「無為」養生法
函谷足音:老子和關令尹喜的情景對話

TAG:智慧 | 孔子 | 講座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