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

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

作者:發布時間:2011-1-23 9:26:47 點擊次數:487次

伏羲是中國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一位偉大的英雄人物。關於伏羲的史料,以及伏羲的傳說,許多專家在這次論壇中都作了大量的說明。從專家的論證中我學到很多新的知識。限於時間的關係,對於到會專家學者已經大量引證的伏羲傳說與史料,我不再重複。我想從我研究的專業(數術學與易學)與角度,向與會的同仁作一個彙報,敬請到會的專家學者,研究伏羲文化的同志們教正。 研究伏羲、研究伏羲時代與研究伏羲文化可以有許多方法。歸納起來可以說是兩種,就是在廣泛收集伏羲的史料與傳說的基礎上,從縱橫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從橫的方面,主要研究伏羲活動的地域;從縱的方面,主要研究伏羲活動的歷史時代。只有確定了伏羲其人的生活時代與活動的地域,並找到在這個時空座標確定的區域內伏羲的活動印跡,才能確定我們研究的伏羲是伏羲,而不是混沌,女媧,燧人氏,神農氏,黃帝;也不是宗教的上帝,元始天尊或是釋迦摩尼。 從橫的方面來說,伏羲的活動區域有小三角與大三角之說。小三角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生於成紀、長於新市、終於宛丘的甘肅——河北——河南華夏三角區。大三角是說伏羲的活動範圍遍布全世界的亞洲、非洲、美洲三大陸地板塊說。我們吉林省宮玉海先生、董清廉先生、蔡永祥先生等組織的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的諸位先生都持伏羲活動的世界大三角說。他們這次到會,帶來了許多書與圖片,大家可以參閱。如有時間的話,可以請他們作以介紹。從縱的方面研究,有伏羲是人祖與文祖兩說。 我國各地修建的伏羲廟大都有一個匾,匾上的題字大都是「人文之祖」,這個人文之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比較模糊的概念,它至少可以有三種理解:一是人祖,就是說伏羲相當於《聖經》中的亞當(中國的夏娃就是女媧了);二是文祖,是人類知識與智慧的啟迪者;三,伏羲既是人祖,又是文祖。按照第三種理解,又可以有兩種說法:一是說人與文是同時誕生的,人一出現,就帶來了人類的文明;另一種說法是前代遺民說,湖南、貴州一帶少數民族中流傳著這種說法,在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之後,伏羲與女媧是一對唯一的倖存者,他們就成了我們這一代人類的始祖,同時又把上一代已有的人類文明傳給了我們這一代的。 從我研究的角度來看,在橫的方面,我主張大三角說,在縱的方面,我主張文祖說。因此,我的彙報題目稱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 我之所以說伏羲是文祖而不是人祖,根據很簡單。就是中國秦漢古籍記載的伏羲有母說。當然,我也不反對其他學者的說法。因為我對其他的幾種說法沒有認真地研究過,對於自己沒有研究的問題,是不能輕率地表示肯定或是否定的。 說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必須找到世界文化的共同點,這個世界文化的共同點應該是伏羲氏的貢獻,或屬於伏羲生活的時代;而不是他人的,或別的時代。換個說法,伏羲氏或者伏羲時代的特殊貢獻必須是與世界同時代的代表性文明標誌有共同之處。 世界性的共同文明有很多,我研究的切入點是金字塔文明。 假若我們站在地球外邊,從北極的上空俯視地球,可以看到地球上的陸地以北極為中心分三個支脈向南部延伸。東方的一條是亞洲向南延伸至大洋洲;中間的一條是從歐洲向南延伸至非洲;第三條也就是西方的一條,是從北美洲延伸至南美洲。在這三條大陸帶上,美洲與歐非大陸都發現了上古時代的神奇的金字塔文明,據專家考證,都在五千年前(埃及金字塔與第一期瑪雅文明),這種金字塔文明引起了世界學者的重視,而對亞洲的金字塔文明卻忽略了。是東方沒有金字塔嗎?不是。是東方神奇的、實用的數術文化取代了非洲、美洲的神奇的金字塔文明。 我認為,世界上的全部文化如果按最基本的元素分類,只有巫術的、數術的、藝術的三類。它們分別與人類的三種思維方式相對應。感性思維對應巫術文化,理性思維對應數術文化,形象思維對應藝術文化。三種文化是獨立存在的,同時,三者的融合又構成了更加複雜的多元文化。任何一個從原始部落走過來的民族,都經歷了最早的巫術文化階段,都是從巫術文化進步到數術文化的。數術文化的產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起點。藝術則兩者兼而有之。 伏羲對於中國乃至對於世界的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易。這是伏羲區別於其他上古聖人最具代表性的標誌。當然,史書上還記載過伏羲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但那些創造都沒有他創造易給後人的印象那麼深刻。漢代伏羲夫婦的合體造像是男子手拿矩,女子手拿規。規矩都是數學工具,兩者結合起來推測,伏羲是用數學方式創造易的,因此伏羲造易可能是中國從巫術文化發展到數術文化的開端。 關於伏羲造易,秦漢古籍中有兩種不同的表述。大家熟知的是伏羲造八卦說。出於《易·繫辭》:「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對於另外一種表述,了解的人和研究的人就太少了。《管子·輕重戊》:「戲(伏羲)作,造六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周人之王,循六,合陰陽,而天下化之。」 研究《管子》的學者多數將六爻先解作六法,然後解六法為八卦,最後結論為六爻就是八卦,伏羲造六爻,就是伏羲造八卦。少數學者如郭沫若先生,認為六爻是大(陸)之筆誤,但他們也承認大(陸)就是八卦。最近出版的《管子》譯著,因為簡體字中沒有爻字,就徑直把六爻改為六法,注六法為八卦。 這樣,我們就得出了一個大多數學者們都有認可的等式: 六爻=八卦=伏羲易。顯然,對於這個等式,需要證明六為什麼等於八? 需要說明六爻是個什麼東西? 按照這個等式,六爻應該是一個能夠表示八卦的物。 以往的易學研究,都是把易看作是一本書,一種理,一種術,沒有人把易看作是一個物,一個東西。  我經過十年的研究,終於弄清楚了六就是金字塔的模型,建立起了易是物的觀念。我把這項研究成果,寫了一部學術專著《走進伏羲——關於立體易的研究——尋找中國的金字塔》已經交給了中華書局,請他們支持出版。在這裡,我就把這部書中研究方法和主要結論介紹給到會的專家學者,易學同仁,請大家指正。  研究中國易學的人都知道,中國易學的研究是從《周易》這部書成書之後才開始的。易學研究的第一個大成果,是《易傳》十翼的出現。《易傳》全面地闡述了易的意義和功能,已經說明了易是《周易》這部書記述的對象。  《周易》經文中只有兩個易字,一曰「喪羊於易,」一曰「喪牛於易」。後人皆解作地名。  而《易傳》中共有易字81個。其中兩個是地名。  明顯可以用《》表示為《周易》這部書的書名者,共29見 。作為書名的易字,其標誌很清楚,一是有「易曰」,二是有「易之為書」。凡遇這樣標誌的「易」字,都可以確定為書名。其餘50見,表示的義項有十種:  1.變化,更改;  2.難的對稱,簡單、容易;  3.險的對稱,表平易,平安;  4.「簡」之對稱;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簡的對稱」義,常常被人忽略,往往與「簡」的同義語相混淆,而看不出兩者的意義區別。其實,《繫辭》傳中這種與坤簡對舉的「易」,表達的是乾的特性。也就是說乾的特性是「易」,而坤的特性是「簡」。如果把乾的特性「易」也解釋為「簡單」「容易」的「易」,乾與坤豈不是沒有區別了嗎?  只有把簡與易同坤與乾的特性掛起鉤來,才能更深一步地認識什麼是「易」,什麼是「簡」。乾易坤簡,都不能解作「簡單」或「容易」意思。這裡的乾易,是指「自強不息」「生生不已」的創造義;而與乾易相對的坤簡的簡,與「書簡」的「簡」字同義,是指坤具有「厚德載物」的性質,坤的作用是順從乾的強健之力而刻畫下而形成的記錄。  5.交換;  6.穩定;  7.剛直;  8.隱的對稱,顯;  9.不耕,休;  10.《易》書所記錄的對象,或某一種特定的物。如: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繫辭上》四章)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繫辭上》五章)  子曰:「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繫辭上》七章)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繫辭上》九章)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繫辭上》第十章)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繫辭上》第十一章)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繫辭上》第十一章)  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繫辭上》第十三章)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繫辭上》第十三章)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繫辭下》第三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繫辭下》第六章)  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繫辭下》第十二章)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說卦傳》第三章)。  這些名詞的「易」字都是不能用書名來解釋的。應該理解為「易書所記述的對象」。這一點至關重要。當今許多標點本的《周易》,逢名詞「易」字就加書名號,是不正確的。  還有一些名詞「易」,是介於易書與易物兩者之間的。只好「見仁見智」了。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象)也。(《繫辭上》二章)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繫辭上》四章)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繫辭上》六章)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繫辭上》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繫辭上》十一章)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封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繫辭上》十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說卦傳》第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說卦傳》第二章)  這兩類「易」字,說明「易」是先於《周易》這部書而存在的一種事物,「易」是《周易》這部書記錄的對象。實際上,《繫辭》的作者已經將「易」定義為,易是一個可以象徵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一個物(模型)。可惜的是對於《易傳》中這些關於易是對象物的解說,後世易學家們往往都忽略了。忽略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繫辭傳》中關於「神無方而易無體」的說法。  《繫辭上》第四章:「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這裡說的易,當然是屬於理的範疇,但不能因為此處言理,而把《易傳》中的所有易字都當作理。  《易傳》對於易的功能也有比較完整的表述: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繫辭上》第六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繫辭上》第六章)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繫辭上》第十章)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繫辭上》第十章)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繫辭上》第十一章)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繫辭上》第十一章)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繫辭下》第二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說卦》第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說卦》第二章)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說卦》第三章)  我想特彆強調《易傳》中兩段話。一是《繫辭上》第十章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後文明確交待,這是孔子所說。二是在《繫辭上》第十一章,作者又介紹了一個易的三項功能說,主張三項功能說的也是孔聖人。《繫辭》引孔子的話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兩段話都強調了易有制器的功能。後世許多學者不是對此忽略了,就是作了片面的解說。  《易傳》之後,中國的易學研究出現了重義理與重象數的兩個研究方向。義理派打著孔子「吾重德義」「不佔而已」的旗號;象數易則強調卦象的比附作用,以《說卦》文字說明的八卦與方位與時節相配的八卦圖(即宋人稱為後天文王八卦圖)等圖式應用於天文、地理、人事、醫療等各個領域。但不論此時的義理派還是象數派,都相信「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之說,對伏羲與周文王之易都未作分別。  宋代初,由麻衣道者、陳摶直至他們的四至五代弟子邵雍等人提出了將伏羲易與周文王易分為兩段的問題,建立了先天易學與後天易學的兩階段說。  邵雍畫出的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等圖式被稱為伏羲時代易學的代表,開始了伏羲易的研究。然而,一千多年過去了,迄今為止尚無一個人能夠證明,邵雍的先天易是伏羲的易的問題。  二十世紀末,中國易學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這就是立體易的研究。  雲南羅翊重先生,河南顧明先生,張雲鵬先生,湖南歐陽紅先生,四川周發賢先生,廣西張之敏先生,河北叢瑾滋先生以及商桂先生等對於立體易都有重要的著述。丘亮輝先生、徐道一先生、郭俊義先生、張志春先生等,對立體易的研究也給予了關注。  立體易研究起源於三維立體座標上的八卦分布問題的研究。所謂三維立體座標上的八卦分布問題,就是交於一個點的三條互相垂直的XYZ軸線形成的八個域,與易八卦相對應,恰當地說明了《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卦結構規則。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四組中的兩對卦恰好處在通過中心的對沖位置上,完滿地注釋了《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這段記述。  這個研究的前景如何?有什麼實際的功能?學者們正在研究。  我在立體易的研究上做了兩項工作:  (一)對於立體易模型的易學性質,我找到了兩點:  1.立體易模型證明,易的兩儀分布有三種形式:以上爻陰陽定,乾、巽、艮、離為陽儀,坤、震、兌、坎為陰儀;以中爻陰陽定,乾、巽、坎、兌為陽儀,坤、震、離、艮為陰儀;以下爻陰陽定,乾、兌、震、離為陽儀,坤、艮、巽、坎為陰儀。三式同體。北宋邵雍等給出的先天八卦的兩儀分配法只居其一。  2.八卦的卦序排列可有8!〖KG-*2=40320種,只要你有耐心去畫,這40320種八卦的排列都能在立體易模型上畫出。在立體易模型上體現出來的40320種卦序分兩類三種形態:  (1)表層卦序,不需通過立體易的中心點聯結的八卦卦序;表層卦序又可分為兩種。以正方體模型為例:一種是只通過稜線而不通過面的卦序,一種是有通過面的卦序。  (2)深層卦序,八卦序列中有一處以上是通過立體易中心點聯結的卦序。邵雍的先天八卦,文王的後天卦都是深層卦序。  (二)本書著力證明了今人研究出來的三維立體易模型,在中國歷史上是早已存在了的。證據有以下六點:  1.北宋初陳摶《龍圖序》中用文字表述的「龍圖」是三維立體易模型的平面圖;  2.在北宋前的堪輿學中的三般大卦(天父卦、地母卦、壺中鬼卦)運用了三維立體易模型的表層卦序;  3.西漢京房八宮卦的宮內卦序排列運用了立體易模型的表層卦序;  4.五千年前的含山玉版是又一種立體易模型的平面圖,它的名字應叫「龜藏」;  5.五千年前的繪有幾何圖線的六孔八分陶球就是一種立體易的模型,它的名字應叫「天球」,或叫「元苞」。元苞的平面展開式就是「連山」;  6.《管子》記載的「伏羲作造六」中的「六」就是表現易立體模型的實物——人造的台。這種人造的台。就是中國古代的金字塔,因為伏羲造六的時代大體與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時代相當。  我的研究:

  一,找到今人發現的立體易模型,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它的平面圖;  二,找到了古人已經運用了今人發現的立體易模型上的表層卦序與兩儀分類;  三,從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了表達立體易的實物和立體易的平面圖式。因此我肯定,伏羲造的易,造的六,就是與埃及、瑪雅的金字塔是同一類的物。  據此我認為,在《周易》之前,中國易學經歷了從立體易模型到平面易圖式,再到數字卦畫,最後形成文字記載的易書的演變過程。這與古書記載的連山、歸藏、周易三易遞變說恰巧相合(我認為本來作為書的《連山》記載的應是立體易,《歸藏》記載的應是易的平面圖式,《周易》記載的應是數字卦易)。  據此,我猜想,伏羲時代的台建築與埃及的金字塔、中美洲的瑪雅金字塔可能同出一源,都是參照易的立體模型建造的。  這樣我就從伏羲易與金字塔的關係上認定伏羲是世界文化的共祖。  當然了,中國也不一定非有金字塔不可。中國伏羲時代創建的易文化足以與埃及的、瑪雅的金字塔文化相媲美。下面再補充說明三點:  第一,三大陸地都有發音與「伏羲」的「羲」字相同的人。北美洲有墨西哥人,中亞以色列的聖人叫摩西,而中國的聖人叫伏羲。  第二,我從英國人約翰·史蒂芬(John StrPhen)在《全能者的天機》一書中看到了墨西哥猶克敦的倫克銘文殿金字塔的一條重要的信息,書中寫道:  1948年,墨西哥人類學院教授阿爾伯特·茹之開始了對這座金字塔為期三年的發掘工作。中美洲的金字塔被作為小廟宇的基腳,廟宇建在塔的頂端。出人意外的是銘文殿的下面有一座墳。在金字塔底部,茹之教授發現一個石棺,里成盛著一具男人的骷髏,頭上戴著一個綠玉面具,還有許多珠寶。……他一隻手拿著一個小正方體,另一隻手拿著一隻球體。  我特別注意到他兩隻手拿著的,正是我們在本書中論述的兩個立體易模型。  第三,在我國確實存在金字塔。其典型代表就是集安的將軍墳。道教祭祀中的壇是小型化的金字塔。許多古代陵墓、台都是金字塔。

推薦閱讀:

解讀先天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
古時蛇就是龍「龍的傳人」伏羲被指是人首蛇身
人文祖神|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
伏羲廟
女媧的父母親是誰?女媧與伏羲的父親是個大腳印?這個腳印來歷可大了

TAG:文化 | 世界 | 世界文化 | 伏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