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腳本的創作方法
07-11
電影腳本的創作方法 2009-02-05 11:34分類:電影、動畫、三維字型大小:大大中中 小從表現形式看,影像解說詞與一般的文章是有區別的,一般的文章其語言是唯一的表現手段,而處於立體交叉的語言環境中的解說詞,與之發生關係的不僅是語言,它更多地和畫面發生關係。解說詞是否寫得好,要看它是否很好地與畫面緊密配合。電視節目解說詞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從文字上看,它斷斷續續,段落與段落之間似乎缺少語言和形式邏輯上的連貫性,既不適合於朗讀,又不適合於單獨作為報道發表。一般來說,解說詞只是影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能單獨存在。一、影視表現的基本手段:視聽語言視聽語言是電視表達的基本方法,電視聲音的構成可以用以下的模型來表示:(一)、聲音:解說詞+同期聲+後期音樂音響…腳本創作不是指解說詞的創作。而是包含聲音的畫面在內的整個節目的架構。1、文字語言基本作用影像解說就是把觀眾的想像活動與畫面上呈現出的直接感受結合起來,把間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結合起來,通過畫面形象和有聲語言的碰撞和交流,產生新的效果,大大擴展了畫面的外延,深化畫面內涵,使畫面表現力大大擴張。(1)串場:敘述情節(2)轉場畫面:晨曦的大海上海外灘浦西公寓巷口浦西公寓樓下解說:張達伍把時間幾乎全部交給了大海,獻給了事業。那麼,他在事業和家庭的關係上又是怎樣對待的呢?張達伍的家在繁華的大上海。我匆匆趕到這裡,尋找浦西公寓72號以上這段解說詞將節目的場景從大海轉到家庭。(3)補充畫面畫面:人群列車在橋上飛馳列車儀錶特寫司機聚精會神地駕駛解說:廣深准高速鐵路全長147公里,投入運行的機車和車輛是我國最新研製的。機車採用大功率東風1型內燃機車,裝有機車監控系統和速度分級控制系統,能確保行車安全,並配有無線電話供旅客使用。准高速鐵路的建成將帶動我國鐵路、通信、信號、機車車輛製造和運營管理技術的全面進步和重大改革。請大家注意看這段片子的解說詞,光從畫面上是看不出這些信息的。2、文字語言的局限性和主動性文字語言在電視節目中的位置,相對在其他的傳媒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在電視節目中,畫面語言永遠是載體,離開了畫面(哪怕這畫面只是一個黑場),任何文字語言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幾乎任何一位電視專家都會告誡你:文字語言要少寫。文字語言的少有兩方面的對比:一是文字語言永遠比畫面少。在電視節目中,畫面是載體,文字是附載體,文字只能比畫面少。過去,一分鐘的畫面只能錄210~230字,現在社會生活的節奏加快了,電視節目的錄音速度也在提高,但一分鐘的畫面也只能錄250—270字的文字語言,再快,觀眾就聽不清,或者是顧了聽,沒法看。所以,幾乎在每一本談及電視文字語言的書里,都會告誡讀者:文字語言要少寫,因為電視是看的,不是讀的。在電視節目中,畫面是永遠的主體。畫面有的內容、畫面能夠表達的意念,文字語言都不必寫。單位時間內,文字語言不能多寫,但可以少寫。在這方面用得最多的是現場聲的過渡,有經驗的剪輯者往往會在一個場景的頭尾留出幾秒的現場聲,讓文字語言有一個淡進淡出的過程。二是旁白要少寫,留出更多的空間給其他的聲音語言,譬如:人物自白、對白,現場的解說、現場採錄的嘈雜人聲甚至現場的鳥鳴獸語,機器和其他物體的聲響。突齣電視寫實、多維、多層次的立體空間感。「沒有畫面的聲音是活的聲音,沒有聲音的畫面是死的畫面」。即使在默片時代,人們也要在影片播放現場安排一支樂隊,使聲音充滿觀影的過程,這足以證明聽覺元素在人們接受影片時的重要性。系列片《中國農民》用一個長鏡頭記述了一個農民的一句話。記者在採訪一個文化傳統濃郁的村子時,問一個在田間勞動的年輕婦女,有沒有經商?有沒有擺攤?婦女都笑著說不,再問為什麼,婦女笑而不答,良久,才不無自豪地說:我愛人是個教師。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如果不是現場採訪,沒有畫面表現出來婦女的羞赧神情,用旁白去描述,很難表現。文字附載於畫面,文字永遠被動?不,恰恰相反,文字在電視節目中必須是積極的,主動地與其他元素相配合。因為他心中有目標,這就是節目的主題。按照節目主題這個目標,節目的作者從節目的策劃開始,就會有目的地尋找素材,拍攝節目時就會有意識地涉獵畫面。當然,在整理素材,撰寫文字語言的時候,記者或作者的主題意識已經明確,他將依據他的主題思想寫作文字語言,這時,文字語言就會表現出它的主動性。3、文字語言寫作要注意和避免的情況:注意:A、寫實性。因此文字語言要以畫面為基礎。B、文字具有跳躍性。因為有現場聲加入。C、形象性。畫中有話,話里有畫。畫面要有思想邏輯,文字要有形象。D、時間性。時間上的不可重複性。E、口語化。能讀,好讀。需要避免:1、兩張皮聲音畫面沒有必然聯繫。萬能畫面2、滿堂灌宣傳工具,過份重視解說3、一鍋粥大量採用紀實方法(二)、畫面:主播+被攝對象(被採訪者+被攝現場)+字幕或特效…在以上模型中,各聲畫元素並非並列出現而是交叉出現的,即每種聲畫元素都可能與其他元素出現在相同的電視時空中。畫面的局限性一般表現進行進態照相是瞬間。電視是過程。表意具有模糊性,容易產生歧義。舉個例子來說:1999年9月14日,***主席訪問紐西蘭,電視新聞上看到當地的毛利族手持長矛、搖旗吶喊,氣氛十分緊張。只見***小心翼翼地與一個毛利族人周旋,並從地上揀起一個矛頭遞給那個毛利人,這時全場的毛利人又是一陣鼓噪。聽到新聞的解說才知道,這是當地毛利人歡迎來賓的一種傳統儀式,古代的毛利人通過來客揀起和傳遞矛頭的方向,判斷對方是敵人還是朋友。二、解說與畫面的基本關係:(一)、歷史流變除了電視劇的台詞、文藝節目的串詞,電視新聞節目和專題節目的畫外聲音語言被很多人叫做解說詞。電視節目的文字語言為什麼叫解說詞?其實,電視節目解說詞是沿襲電影解說詞的名稱。早期的電影攝影機用膠片拍攝,錄音不能同步進行,所以要靠畫外音解說畫面。後來有了錄音膠片,但同步錄音的工藝技術複雜,成本很高,難以普及,電影紀錄片解說詞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電影紀錄片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格里遜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著名導演格里遜首先採用畫外音解說來製作紀錄片,打破了「默片」的沉悶局面。這是紀錄片錄音技術發展的結果。解說詞大大加強了紀錄片的影響力,但當時的畫外音製作比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來了非議和指責,批評「解說詞明顯壓倒了畫面」,紀錄片成了「長篇說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日等國的獨裁者利用紀錄片灌輸法西斯主義,更敗壞了紀錄片的名聲。到了50年代,格里遜式的紀錄片失去觀眾的寵愛。2.「真實電影」格里遜式紀錄片之後,電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說,連記者對被訪者的談話都盡量避免。導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經修飾的事件場面,拍成紀錄片,「所見即所得」就是「真實電影」。美國的蘇珊、阿蘭?雪曼拍的《警察局錄影帶》就是範例。蘇聯導演兼電影理論家齊加?維爾托夫在報上撰文,他認為:一切場面的調度、電影劇本、演員、攝影棚,都是資產階級的東西,應該一律拋棄,形成「電影眼睛派」。其實質是看到什麼就拍攝什麼。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出現,維爾托夫和他的兄弟米恰依?考夫曼又鼓吹「生活即景」,把「電影眼睛」與「無線電耳朵」結合起來,形成聲畫對位的蒙太奇。二戰後,攜帶型攝影機和錄音機的發明,同期錄音技術的普及,「真實電影」流行一時。3.訪談式將被攝者或解說員、主持人直接面向觀眾講話,並結合會見採訪,這種訪談式手法首先在美國一些女權主義的紀錄片中採用。訪談式紀錄片的長鏡頭拍攝和實況效果聲,體現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攝影形象本體論」的美學原則。訪談式紀錄片的當事人,直接向觀眾敘述,避免了編導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觀、可信。在訪談式紀錄片中,語言成了主要的表現手段。4.個人追述式個人追述式是9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紀錄片風格。它把敘述者的議論混雜在訪問會見之中,又使製片人的畫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結合,來直截了當地表達作者的觀念。這種模式使紀錄片不再成為觀察現實的窗戶,製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見證人、參與者。個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來像個自主的整體,影片將各部分組織結構起來。一是吸收進來的人聲、背景音響和畫面;二是電影片整體的風格講出的「聲音」,以及歷史環境三個部分。綜觀紀錄片從無聲到有聲的過程,除了「真實電影」時期,解說詞都在逐步發展,而且是向著廣義的、由多元素組成的音響效果發展。最早的電視新聞和專題片都是用電影攝像機拍攝的。20世紀50年代,電視開始傳人中國,但直到六七十年代,中國仍有不少的電視台使用電影器材拍攝節目。電視誕生後,解說詞也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現在,專業的電視拍攝起碼有兩個聲道。一聲道錄現場聲,二聲道用來配解說或配音樂。而電視劇的拍攝錄製甚至多達八個聲道,以便進行多個聲道的錄製和混響。在這其中,文字語言佔有主要的地位。(二)聲畫之間什麼關係?根據節目的具體形態而定,可以做以畫面為主,也可以做以聲音為主。三、「蒙太奇」表現手段影視文學的表現手段多種多樣,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莫過於蒙太奇的表現手段。(一)蒙太奇的含義蒙太奇,法文原義指建築的結構和裝配,借用到影視藝術,有剪接、組合之意。蒙太奇的完整含義,至少應當包括這樣三層意思:第一,作為影視剪輯的技巧和方法,蒙太奇將影視藝術的各種元素如聲音、表演、造型、攝影等組合、聯繫在一起,形成連續不斷、完整統一的視覺形象。最初,蒙太奇只是畫面和畫面的組接,目前發展到包括場面與場面、段落與段落、畫面與聲音、聲音與聲音之間的組合關係。第二,蒙太奇是影視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一組鏡頭可以組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場面可以組合蒙太奇段落,從而形成整部影片。同時,蒙太奇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與組接,又可以對素材進行選擇和取捨,並且創造出獨特的影視時間和空間,形成不同的節奏,從而創造出不同的敘述方式和結構形式:第三,作為影視反映現實的藝術方法即蒙太奇思維;蒙太奇思維是影視獨特的思維方法,是其他藝術所沒有的,影視編劇在進行創作構思時,應遵循蒙太奇思維方法。(二)蒙太奇的藝術功能愛森斯坦曾經說過,兩個鏡頭的組接產生的效果並不是兩者之和,而是兩者之積。這說明了蒙太奇這一表現手段的巨大效用。關於它的藝術功能,概括地說有以下幾點:1.蒙太奇可以把鏡頭有機地組織成一部刻劃人物,表達完整的思想內容,又為廣大觀眾所理解的影視作品。2.蒙太奇可以按照藝術的需要,對時間和空間進行壓縮與延伸,既增加作品的容量,使故事情節更加集中和概括,又能獲得令人信服的真實感。3.蒙太奇可以發展平行劇情,平行動作以加強影片的懸念。它還可以造成或激烈、或舒緩、或緊張的節奏。影視創作者可以通過不同長度、不同類別、不同方位的鏡頭的組接,使影片的節奏豐富多變、。生動自然而又和諧統一,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4、蒙太奇可以通過聲畫分立和聲畫對位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聲畫分立是指畫面中的聲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離異,即聲音和發聲體不在同一畫面,聲音是以畫外形式出現的。它們通過分離的形式,在新的基礎上求得和諧與統一,使聲音從依附於形象的從屬地位中解放出來,』成為獨立元素.加強了聲音同畫面形象的內在聯繫,使之更加富於感染力,從而奉富了影視的表現手段。聲畫對位是指聲音和畫面形象分別表達不同的內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內在節奏獨立發展,分頭並進而殊途同歸,從不同方面表明同一內涵。聲畫對位的結果,產生某種它們自身原來並不具備的新的寓意,通過觀眾的聯想,達到對比、象徵、比喻等效果,給人以獨特的審美享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那些粉碎智商的燒腦電影
※誰看過哥斯拉這個電影?
※視聽盛宴——《馬戲之王》
※武舞傳奇——中國武俠電影簡述【5】:「殘缺」張徹
※肖申克的救贖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