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釣水庫選好天氣是關鍵

夏天到來後,在副熱帶高壓暖濕氣流影響下,降雨量增多空氣濕度加大,受高溫的影響,天氣變得潮濕、悶熱起來。而副熱帶高壓暖濕氣流帶來的常常是低氣壓天氣,受低壓氣壓影響,空氣中的氧分子向水體中滲透的能力大大減弱,導致水體中含氧量不足。再就是夏天水溫高,而水溫越高含氧量就越低。在低氣壓和高溫的影響下,水體中的含氧量低於正常水平,魚變得不愛「拿」食,是魚不好釣的主要原因。 高溫季節在水庫如何釣好魚呢?經過多年的垂釣、觀察、分析與總結,筆者認為選好天氣,找准魚咬鉤的好時段,選擇適合高溫季節魚活動的水域和用好餌料等方面下功夫,才是正確的選擇。

避開低壓天巧釣高壓天 夏天到來後,受副熱帶暖濕氣旋影響,高空被低壓雲槽所控制,導致大氣壓力變低,在低氣壓的影響下,常出現無風空氣濕度大的悶熱天氣。因氣壓低,空氣中的氧分子向水體中滲透的能力大大減弱,水體中含氧量相對不足,魚輕則浮頭,重則死亡(水域面積越小,這種情況就越嚴重)。雖然大型水庫水深面廣,受低氣壓的影響小一些,但生活在底層的魚類,卻會因水底含氧量不足,趨氧性促使魚類上浮到含氧量比較高一些的中上層水域或淺水處活動,從而導致魚非常不好釣,甚至無口。這樣的天氣很少有魚咬鉤,就是有魚咬鉤,也是些需氧量少的小雜魚。 而氣壓高的天氣就不同了。在高空高壓雲槽影響下,常常伴隨著北風或偏北風而至,這樣的風向帶來的多是高壓降溫氣流,悶熱的天氣變的清涼起來,人也感覺涼爽。因為氣壓高大氣壓力大,空氣中的氧分子向水體中滲透的能力大大增強,在高氣壓和風的影響下,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大增,魚類胃口大開,也比較好釣,經常有大個頭的魚咬鉤。所以說,選擇氣壓高的天氣出釣,豐收是有保障的。 如何辨別是高壓天還是低壓天呢?因為我們沒有專業測量設備,只有使用土法來辨彆氣壓的高低。如人感覺身上潮濕、衣被返潮、水缸水管等冒出水珠,燕子、蜻蜓低飛、家裡養的魚不吃食、在潮濕的地方有鼻涕蟲活動等,都是氣壓低所致。這樣的天氣出釣,一般是不會有好收穫的。反之,則就氣壓高的天氣。

避開晴天釣雨天 夏天的晴天和其他季節的晴天是不同的,夏天陽光基本處於直射狀態,只要是晴好天氣,多是烈日當空,光線明亮,在強烈陽光的暴晒下,表層和近岸淺水處的水溫大幅上升,很不適合魚類活動覓食。晴朗的天氣,光線明亮刺眼,穿透力很強,導致水下比其他時候明亮。而生活在底層的魚類,大多數屬弱光性魚類,對明亮的光線很不適應,都躲避在陰暗的地方,導致魚不好釣。再就是晴天沒有雲層的吸收和阻止,紫外線輻射強度大,暴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膚很容易被紫外線灼傷,就是使用防紫外線的遮陽傘,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就更不用說無法可防的水的反射光線了。所以說,夏天晴朗的天氣是不適合釣魚的。雖然也有魚咬鉤,但人太受罪,還是避開的好。 而雨天就不同了,下雨時,空氣經過雨水的沖刷,帶走熱量,空氣變得清新涼爽,人感覺也舒服。隨著雨水的不斷進入水中,帶進水體中豐富的氧氣。因雨水涼比重大,落入水中後,使上下水層形成對流,致使水底含氧量大大增加,魚咬鉤率增加。因是陰雨天氣,水底光線變得較暗,對喜弱光性的魚類來說,是覓食的天賜良機,此時,咬鉤的魚是即多又大,易獲豐收。但雨天釣魚一定要避開水草,因水草只有在陽光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沒有陽光的天氣就失去了製造氧氣的動力,水草處的氧氣就會大大減少,一般是不會魚咬鉤的。 但也不是任何陰雨天氣都能釣魚,天氣悶熱、氣壓低的陰雨天氣,是受副熱帶暖濕低壓氣旋的影響,導致氣壓偏低又不颳風,沒有風的影響,熱帶低壓氣旋就會滯留在上空不肯離去,就是下雨,也不能有效解決水體中含氧量不足的弊端,最好不要出釣。就是出釣,也不會有多少收穫。

避開中上午釣早晚 在夏天,中上午的氣溫、水溫在強烈陽光的暴晒下,是大幅度上升,並且常常出現三十七八甚至四十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魚類為了躲避高溫酷暑,都游到水深陰涼的地方納涼避暑,就是耐高溫的鰱鱅魚,也不在表層水域活動,「神仙難釣午時魚」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坐在烈日高溫酷暑下,接受著陽光的暴晒洗禮,受罪不說還很有少魚咬鉤。就不如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一下,等溫度下降後再出釣,不但避開高溫時段還不會受罪,魚咬鉤率也會高出不少。 而早晚兩時段就不同了,早晨時段,經過一夜的降溫,氣溫、水溫下降不少,人也感覺舒服。在天放亮後的五六點鐘,至氣溫還沒有上升時的八九點鐘時段,就是底層魚咬鉤的高峰期。再就是太陽升起後,水中的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致使水中的溶解氧上升,在充足氧氣下魚類變得非常活躍,覓食積極,也比較好釣,並且釣獲大魚的機率高。 到九點鐘後,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氣溫、水溫開始大幅度上升,吃飽了的魚,又返回到陰涼的地方,躲避中上午的高溫,就很少有魚咬鉤了。就是有魚咬鉤,也多是些耐高溫的白鰷等小雜魚。漁諺就有「日出前後,漁獲滿蔞」之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下午五點鐘後,太陽快要落山了,毒辣的太陽也失去了威力,氣溫下降,天氣開始變得涼爽起來。此時的魚,已經是飢腸轆轆,借著較暗的光線,紛紛來到近岸處尋找可食之物,越到黃昏前後,魚咬鉤也越猛,個頭也大,漁諺就有「黃昏前後莫收竿,自有大魚來咬鉤」的說法,是不無道理的。 在近幾年的高溫季節,中上午高溫時段我基本不出釣,多是早晨四五點鐘出發,釣到八九點收竿,下午五點鐘出發,釣到看不清浮漂收竿,雖然釣的時間短,但每次都有三五千克不等的收穫。漁諺也有「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的說法,就充分說明了早晚兩個時段釣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炎熱的高溫季節,就更加重要了。

不釣晴天釣夜晚 夏天的典型特徵就是太陽毒辣,氣溫高。即使撐起太陽傘也防不住紫外線的輻射,灼傷皮膚是經常的事情,人受罪不說,還很少有大魚咬鉤,只能釣些耐高溫的小雜魚。 而晚上就不同了,晚上氣溫下降空氣涼爽,非常適合魚類活動。再就是晚上光線暗淡,非常適合喜弱光性的魚類活動覓食。晚上清靜,少了日間的喧鬧聲,更加適合膽小的大鯽魚和疑心大的大鯉魚活動覓食,多會借著暗夜的掩護,紛紛游到近岸處尋找食物。因黃昏前後是魚咬鉤的高峰段,就要提前到達釣點,趕在黃昏前打好窩子,或接其他釣友的窩子,配置好釣組和餌料,好趕上「這一波」多釣幾條魚。 晚上釣魚,因照明和蚊蟲的原因,再就是咬鉤的大魚多,要以海竿爆炸鉤為主,手竿為輔。海竿不能拋投過遠,釣點離岸一般不要超過二十米遠,如果釣魚的地方是陡坡,還要近一些,鉤餌拋在水底坡腳處就是最佳位置。否則,上魚的機會就少多了。手竿要使用4.5米以上的超硬調竿,主線一般使用3號、子線1.5-2.5號,並連接上失手繩或使用磯釣竿或中通竿,為中大魚時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到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不釣無風日巧釣颳風天 夏天水體的主要特點就是高溫缺氧,是魚不好釣的主要原因。在沒有風的天氣里,水面是風平浪靜,水失去了風的動力,就不會流動,從而導致水體中含氧量較低,表層水溫也高,魚是不會開口的。 而颳風的天氣就不同了。風起浪涌,水體和空氣接觸面增大,致使水體中的溶解氧增加。颳風時水體在風的作用下就會流動起來,而水庫水深面廣,深水處的水溫低,在風的作用下能形成水底暗流,致使上下水體交換。此時,就是淺水的水溫也不高。在迎風的地方、被風浪沖刷出的梯形處、偏風位置有稀疏或是沙石質水底的淺水處,就是釣魚的好地方。在突出到水體中的巨石、石樑等地方,在一側能形成洄流區的地方,能滯留風浪帶來的豐富食物,是手竿釣獲大魚的絕佳位置。在魚被釣猾的水域,風力不能小於四級,否則,是不會有大魚咬鉤的。

早釣東岸晚釣西 早晨釣魚時,釣點要選擇在東岸。這是因為太陽出來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曬到東岸,水溫回升的就慢一些,魚咬鉤的時間也長一些,尤其是有高山、大嶺和陡坡下和有建築物的地方,曬到太陽的時候就更晚了。 下午出釣時要選擇西岸下竿。太陽西下形成斜射,對西岸的影響就小一些,魚最先開口咬鉤。之所以早釣東晚釣西,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避免太陽曬向臉部,夏天迎著太陽釣魚是最難受的。再就是迎著太陽觀漂,在陽光的影響下,常常造成對浮漂動作的判斷失誤而影響釣獲量。
推薦閱讀:

英國天氣
Splish! Splash! Hows the weather? 嘩啦啦!天氣怎麼樣?
天氣轉涼,毛衣這樣穿甜美顯瘦!
看雲識天氣的諺語 看天象識天氣的諺語 看物象識天氣的諺語
「這一次的寒潮沒什麼特別的」

TAG:水庫 | 天氣 | 高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