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書》周國平
1.藏書多得一輩子讀不完,可是,一見好書或似乎好的書,還是忍不住要買,彷彿能夠永遠活下去讀下去似的。 嗜好往往使人忘記自己終有一死。 2.有時候覺得,讀書是天下最愉快的事,是純粹的收入,儘管它不像寫作那樣能帶來經濟上的收益。
3.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書往往是我們年輕時讀的某一本書,它的力量多半不緣於它自身,而緣於它介入我們生活的那個時機。那是一個最容易受影響的年齡,我們好歹要崇拜一個什麼人,如果沒有,就崇拜一本什麼書。後來重讀這本書,我們很可能會對它失望,並且詫異當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但我們不必慚愧,事實上那是我們的精神初戀,而初戀對象不過是把我們引入精神世界的一個誘因罷了。當然,同時它也是一個徵兆,我們早期著迷的書的性質大致顯示了我們的精神類型,預示了我們後來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長以後,書對我們很難再有這般震撼效果了。無論多麼出色的書,我們和它都保持著一個距離。或者是我們的理性已經足夠成熟,或者是我們的情感已經足夠遲鈍,總之我們已經過了精神初戀的年齡。
4.世人不計其數,知己者數人而已,書籍汪洋大海,投機者數本而已。 我們既然不為只結識總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遺憾,那麼也就不必為只讀過全部書籍中一小部分而遺憾了。 5.金聖嘆列舉他最喜愛的書,到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止。他生得太早,沒有讀到《紅樓夢》。我忽然想:我們都生得太早,不能讀到我們身後許多世紀中必然會出現的一部又一部傑作了。接著又想:我們讀到了《紅樓夢》,可是有幾人能像金聖嘆之於《西廂記》那樣品讀?那麼,生得晚何用,生得早何憾?不論生得早晚,一個人的精神胃口總是有限的,所能獲得的精神食物也總是足夠的。
6.好讀書和好色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不求甚解。 7.某生嗜書,讀書時必專心致志,任何人不得打擾。一日,正讀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叩門求訪。某生毅然拒之門外,讀書不輟。海德格爾快然而歸。
8.精彩極了!我激動不已。我在思想家B的著作中讀到了思想家A曾經表述過的類似思想,而這種思想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 且慢,你是在為誰喝彩:為B,還是A,還是他們之間的相似,還是你自己的共鳴? 我怔住了,只覺得掃興,剛才的激動消失得無影無蹤。 9.學者是一種以讀書為職業的人,為了保住這個職業,他們偶爾也寫書。 作家是一種以寫書為職業的人,為了保住這個職業,他們偶爾也讀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