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肅諧音「風俗」,甄士隱投靠封肅大有深意
(作者:東方朝西)
《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回。不論是文本自身還是批語,都明確向我們傳達了第一回乃全書主旨所在,是大關節處。而在這一回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甄士隱因隔壁「葫蘆廟」火起,家被燒成瓦礫,不得已投靠岳丈封肅,最終因不堪受辱而隨僧道隱世。在開篇如此重要的回目,作者寫這一情節,深意何在?
先看文本介紹封肅的文字:
1.他岳丈名喚封肅,【蒙府本雙行夾批:風俗。】本貫大如州人氏,【甲戌本眉批:託言大概如此之風俗也。】雖是務農,家中都還殷實。今見女婿這等狼狽而來,心中便有些不樂。【甲戌本側批:所以大概之人情如是,風俗如是也。蒙府本側批:大都不過如此。】
2.今見女婿這等狼狽而來,心中便有些不樂。幸而士隱還有折變田地的銀子未曾用完,拿出來托他隨分就價薄置些須房地,為後日衣食之計。那封肅便半哄半賺,些須與他些薄田朽屋。士隱乃讀書之人,不慣生理稼穡等事,勉強支持了一二年,越覺窮了下去。封肅每見面時,便說些現成話,且人前人後又怨他們不善過活,只一味好吃懶作等語。
3.封氏聞得此信,哭個死去活來,只得與父親商議,遣人各處訪尋,那討音信?無奈何,少不得依靠著他父母度日。幸而身邊還有兩個舊日的丫鬟伏侍,主僕三人,日夜作些針線發賣,幫著父親用度。那封肅雖然日日抱怨,也無可奈何了。
4.那天約有二更時分,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眾人忙問端的。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曾與女婿舊日相交。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看見嬌杏,那丫頭買線,所以他只當女婿移住於此。我一一將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嘆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
5.甄家娘子聽了,不免心中傷感。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託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攛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又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
批語提示,封肅當「風俗」理解,託言大概如此之風俗也。風俗者,約定俗成,絕大多數人遵守的規矩。那麼我們看看通過封肅這個人物的描寫體現了作者所在時代是怎樣的一種風俗。從甄士隱狼狽投靠伊始,封肅心中就嫌棄,半哄半賺,見士隱越來越窮便「說些現成話,且人前人後又怨他們不善過活,只一味好吃懶作等語」。甄士隱出家後,賈雨村見封肅,送了二兩銀子,他就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沒有念及女婿一絲一毫,倒是甄家娘子傷感一回;第二次賈雨村說娶嬌杏,給了他百金更是喜的屁滾尿流,身上沒有絲毫人情氣息,始終秉承利益至上原則。由此風俗可知作者所處年代人情淡漠、唯金錢是圖,完全不是父慈子孝的禮儀之邦。那時的風俗,更應該當「奉俗」解,奉世俗為圭臬,一切行為,都以利益為出發點,滿身的市儈氣息,投機專營,將利益最大化。
對照文本,我們不難發現最明顯的兩處身份對比:甄士隱:讀書人;封肅:務農。在對封肅的文字里,我們看見的是作者對封肅的不盡鄙夷。封肅的市儈氣息,即使放在今天,其醜陋形象依然極具穿透力。而讀書人士隱,正如他的名字那樣,是個性情高雅喜歡觀花修竹,樂於助人的謙謙君子、儒家 「士」者,最後歸隱道家的古代「士」文化代表人物。作者讓這樣兩個完全不同價值觀的人最後生活在一起,並讓甄士隱歸隱道家,有什麼深刻寓意嗎?在和吳氏紅學千湖水墨探討封肅這個人物的時候,他指出,士隱在岳丈家的種種可謂受盡屈辱,批語中封肅的出生地大如州,應該做「大辱」解,表明甄士隱的投靠,最終只能自取其辱。
看過吳氏紅學文章的紅迷都知道我們的觀點,《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是明末清初,那麼書中甄士隱投靠封肅這一情節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深重情感呢?其實,甄士隱投靠封肅,正是明末清初士族投降清人受辱的隱喻。封肅諧音「風俗」,「風」在《紅樓夢》中指代清人。九峰真人在文章《<紅樓夢>中一些風物的特殊寓意是解讀思想內涵的關鍵》中做了詳細的解讀,不再贅述。
甄士隱讀書人的身份,是深具華夏文明熏陶的文化人寫照,務農的封肅,和出身關外的蠻夷清人一樣粗鄙不堪。甄士隱一家家破人亡的寫照,也是通篇漢人在明清易代之際的縮影:在風雲變換之際,漢人所遭遇的大悲慘大寫意筆法,奠定了《紅樓夢》全篇的感情基調。甄士隱的好了歌註解,不但是其慧根醒悟的正面寫照,也寄寓了亡國之後投降士人的複雜感情。甄士隱投靠封肅,不但逐漸被封肅榨乾了「血液」,還製造流言蜚語,在道德制高點,將甄士隱打入了無底深淵,大大辱沒甄士隱。這和清朝統治者炮製的《貳臣傳》,將一干人等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異曲同工!《貳臣傳》里的人尚且如此,那麼其他投靠的「士」人之待遇自不用說。甄士隱的幡然醒悟,已然知道自己的「不潔」,成了自己終生的痛,然而才微力薄,對於時事再也無能為力,唯一能做的,只能出家!這和明遺民是何其的相似。悔恨,大無可奈何,自省……複雜的情感相交融。然而,甄士隱雖然頓悟隱世了,還有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漢民,在清人鐵蹄的蹂躪下,繼續悲慘地活著。甄士隱唯一能做的,除了牽掛,除了痛徹心扉,別無他法。所以我們看到,甄士隱的女兒,在後文大有筆墨,受盡苦難:薛蟠、夏金桂,都給她製造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創傷,最終悲慘的死去。而甄英蓮的遭遇,正是萬萬千千漢民遭受大磨難的筆墨濃縮。
作者將如此深沉的情感,濃縮在這一小小的情節里。控訴了清朝統治者的粗陋和殘酷,盈眶的血淚,呼之欲出!
時至今日,胡適派紅學依然樂此不疲地在曹家掘地三尺。他們定錯了時代背景和作者,當然永遠也看不到書中隱寫的悲慘歷史,挖掘不到《紅樓夢》的真正思想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深信,《紅樓夢》的真相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揭開,並且被廣大紅迷所認同理解。而胡適紅學也必將成為文學史上一個笑話,被掃進垃圾堆。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推薦閱讀:
※吉祥諧音--動物
※諧音、隱意對人生有重大影響——古今名人姓名略談(50例)
※《紅樓夢》里的各種諧音隱義大全
※第四章 起名的習俗:16.借詞諧音起名的習俗
※經典諧音對聯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