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大雪!陰氣最盛百病侵襲,你要謹記這些!
cctvzgxw
中文國際頻道CCTV4以「傳承中華文明、服務全球華人」為宗旨,為海內外用戶提供新聞、文化類的資訊、互動與服務。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
天氣進入「大雪」後,有何習俗?我們又該如何養生呢?一起跟小編去看看~
大雪三候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鵑鷗不鳴。因為天氣寒冷,寒候鳥也不再鳴叫了。
二候:虎識交。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的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三候: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它們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養生
順以天時,靜以養陽
起居調養宜早睡晚起,並要收斂神氣。出門注意防風防寒,不要著涼。也不能過度取暖,腹部背部不宜艾灸,以免陽氣耗散。
宜增苦絕咸,靜攝以迎初陽大雪是進補的上好機會,但不可太過或亂補,尤其今年終之氣是陽明燥金在泉,是個燥冬,用性味溫潤的補品為好,以助陽氣生髮。白蘿蔔可「消食祛痰癖」。生吃清熱化痰,熟食益脾順氣。
天寒補腎燥冬,補腎首選是黑芝麻。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鹽,就能「引葯入經」,將黑芝麻的補益作用直接引到腎經,比單吃黑芝麻糊的強太多了。
做法:把芝麻炒一炒,用料理機打碎,混入少量鹽,攪拌均勻即可。平時撒在米飯或者麵包上,又好吃又補腎。黑芝麻對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的人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大雪節氣
做好這三件事
一、天冷防風寒
大雪節氣,寒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帶來寒氣,引起喉疼、發炎。因此,盡量穿高領衣服,戴圍巾。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後背及腳,也都要注意保暖。前胸、後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為嬌臟」,太寒太熱都受不了。
特別是腳,此時不宜再穿露腳面的鞋,應當穿上球鞋等夾層鞋,墊上棉墊,但鞋要寬鬆,不宜過緊。
二、養陰多喝水,睡覺少穿衣
1多飲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2睡覺少穿衣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只起到隔離的作用,它緩衝了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生理學角度看,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不是衣服穿得越多就越好哦。
三、多吃點蘿蔔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裡指的蘿蔔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大白蘿蔔。蘿蔔有消食、降氣之功,對氣管炎和咳嗽有療效,大雪時節食用白蘿蔔正當時!
1增強免疫力
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預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
2促消化蘿蔔被稱為「自然消化劑」根莖部分含有澱粉酶及各種消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和脂肪,促進食物消化,解除胸悶,抑制胃酸過多。幫助胃蠕動,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解毒。
3保護腸胃促進胃腸液分泌的作用,能讓腸胃達到良好的狀況。
4降血脂吃蘿蔔可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等疾病。
蘿蔔的吃法很多,涼拌炒菜煲湯都可以,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道羊肉蘿蔔湯,羊肉也是適合冬季進補的食物,二者一起的功效也會大大加強。
大雪節氣
養宜適度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大雪節氣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作出適當的調整才有利身心保健。具體地說就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幾點。
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
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葯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食補不要吃動物腎臟
《修真秘訣》曾記載「冬不食腎」。《金匱要略》也提到:「冬三月,勿食豬羊等腎。」 意思是冬季腎水當令,過食損傷心氣。
大雪節氣
慎防三病
防中風
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導致全身血管收縮。
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防心臟病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
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防消化道潰瘍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髒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複發。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來源:綜合網路整理
閱讀 精選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載入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後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四季養生概念
※武道養生 讓你活到100歲
※五穀雜糧的養生絕活 燕麥降脂 蕎麥控糖
※養生堂《健康腸胃「不生氣」-1》
※臟腑養生 | 肺經的是與非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