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三斗」詩詞被誤讀和篡改

所謂毛澤東語錄「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簡稱「三斗」)被許多文章引用,作為攻擊毛澤東自負和好鬥的理論根據。然而這首被稱之為毛澤東自勉的詩詞卻是被篡改過的,原文並非如此。

這首詞最早見於1954年第24期《中國青年》魏巍所作文章中,其中提到1917年,時年24歲的毛澤東在題目叫《奮鬥自勉》的日記中寫道:「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這首詩詞後來被收集在《毛澤東詩詞選》和《毛澤東文集》中,許多毛澤東語錄也選編入內。

奮鬥與斗無論從詞意上還是內容上都有較大的區別。

奮鬥指的是奮力作鬥爭,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努力的意思。斗則指對打、互爭高下,或者拼博。把奮鬥篡改成斗,改變了詩詞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毛澤東「三斗」詩詞創作的背景。

1893年12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富裕農民家庭的毛澤東,8歲入私塾讀書,13歲在家務農,16歲進入洋學堂」湘鄉縣立東山小學堂上學,接觸到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改良思想。1911年,毛澤東考入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開始寫文章支持推翻滿清,並在武昌起義後投身革命軍,成為湖南新軍的一名士兵。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後,毛澤東退伍回長沙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後退學。1913年春考入省立第一師範,經過幾年學習的毛澤東已經是一名進步青年。他在1917年的日記中寫下了這篇詩詞以自勉,他和蔡和森等人創建「新民學會」是在1918年。隨後就離開長沙到北京,經李昌濟介紹,蔡元培同意,到李大釗任館長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在這裡,他不僅具體了解了蘇聯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而且首次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任總書記陳獨秀,對毛澤東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1917年的毛澤東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書生,既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又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戾氣。他主張湖南自治,參加湖南驅張請願團。崇尚「呼聲革命」、「無血革命」,主張「主張一點一滴、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去改造社會」。在他的身上既有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又有改良主義。既認為馬克思主義有可取之處,又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主張太過激烈。

1917年既是軍閥混戰時期,又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節。國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又發生了蘇聯十月革命。國內府院之爭政權更迭,張勳復辟,段琪瑞、馮國璋、徐世昌、張勳、曹餛、張作霖等軍閥打的不可開交。孫中山、陳獨秀這些具有新思想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台。文化方面這些軍胡適在《新青年》上主張破除舊的文學規範,創造一種全新的文學面貌的文章,受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一文的聲援。兩人聯手倡導的新文學運動得到青年人的歡迎。

處於社會變革時期的毛澤東既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熏淘,又被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所激勵。寫下這篇「三斗」詩詞既表現了他的不畏天地不屈不撓的精神,又是對自己未來堅持為理想奮鬥的毅力和決心。

「三斗」詩詞表現了毛澤東的勵志精神。

奮鬥改變命運,夢想明確方向。走在人生道路上正躊躇滿志的年輕人,需要這種勇氣和毅力。這種奮鬥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爭取成功的手段,也是一種前進的姿勢。

革命是艱難的,奮鬥的道路曲折而痛苦。奮鬥需要有方向,有激情,有收穫成功,有挫折和失敗。就革命而言,因循守舊不敢抗爭只能一事無成,而敢於挑戰一切,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是革命者必須具備的思想。如果怕天怕地怕人,就無法改變社會。如果把革命的過程看得過於消極,陷入自我的疼苦中,這種革命的激情很快就會消失。毛澤東把這種革命看作是快樂和自毫,他要享受這個過程。不逃避現實,不消極無為。他要豐富自己的人生,靠努力奮鬥打出一片新天地。 正像人們說的,要辦成一件事情,如果抱著我不行的自卑心理只會越來越不行,也很難達成目標。若抱著我行並奮鬥努力的態度,會變得越來越行,從而每一步都留下堅實的腳步,從而離目標越來越近。

毛澤東的「三斗」充滿著革命的大無畏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毛澤東所講的「三斗」並非是盲目的鬥爭,而是尊重客觀規律,不違背客觀規律辦事。它的真正含義是與天共同奮鬥,與地共同奮鬥,與人共同奮鬥。並非完全是與天與地與人簡單的對著干。 

毛澤東的這種自勉是一種勵志,包含著遠大理想。是一種情懷,一種改造社會的人文關懷。一種精神,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一種積極進取契爾不舍,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不論挫折和失敗,都以革命的樂觀主義來對待。既有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果敢,又有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然壯志。有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還有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的狂氣。

青年毛澤東的這種大無畏精神不僅寫在紙上,也落實在行動上。他在革命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學習積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在革命的道路上,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也不管是得勢還是失勢,都表現出敢於奮鬥,不怨天憂人,勇往直前。

悠悠大千世界,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間是人。不戰天鬥地就無法改造世界,不與人斗就難以改造社會。

很多人對毛澤東「三斗」的糾結在於與人斗,認為是鬥爭別人。其實毛澤東的與人奮鬥既包括了它人也包括自己,他的經歷和成熟既包含了與周邊不同思想的鬥爭,也包括毛澤東本身的「大我」與「小我」之斗。毛澤東並非開始就是一位共產主義者,許多時候在與自己原來的舊思想鬥爭才得到思想上的升華。他也曾經被批「狹隘經驗論」、「富農路線」、「保守退卻」、「右傾機會主義」,也數字被降職或邊緣化。但是,由於他有堅強的信念、寬廣的胸懷、鋼鐵般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精神,所以他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並笑到最後。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部說過:「當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愛因斯坦有言:「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奮鬥與斗的差別在於奮鬥是享受過程,並離目標越來越近。而斗則只是具體的行為,所收穫的可能是幸福和成功,也可能是痛苦或失敗。

陶行知有言:「奮鬥是萬物之父」。孫中山說過:「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鬥。」毛澤東這首詞有了奮鬥而不單純一個斗字,其中的含義要豐富的多,更符合人生哲理。

毛澤東的「三斗」被誤讀和篡改。

毛澤東的好鬥是一種革命精神,不是一些人誣衊的那樣是「挑動群眾斗群眾」。他要改造和征服自然,要消滅在自然因素下所產生的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災害。他要與一切危害國家和人民的邪惡勢力作鬥爭,在鬥爭中產生豐富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他要保持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任何時候都勇往直前。

對於政治人物,任何人都有評頭論足的權力。因為他們是站在公共舞台上,從事的是社會工作。但是,實事求是是道德底線。一方面要了解他們話語的時代背景和個人成長的歷史階段。不能因為一個人有問題了,連小時候尿床都拿出來批判。另一方面要引用全文,不能篡改或斷章取義。

比如「知識越多越反動」,毛澤東的原話是「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

比如「感謝日本侵略中國」,事實是當日本友人對侵略中國道歉時,毛澤東說:「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你們」、 「日本軍閥過去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中國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既不能覺悟,也不會團結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現在還在山裡,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已沒有其它出路了,所以才覺悟起來開始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後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軍閥。」(接見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等的談話1964、7、10])

比如「中國有的是人,要敢於與蘇聯打核大戰,爭取早打大打,即使中國死一半人,還剩下一半人,有什麼大不了的。」毛澤東原話是:「現在還要估計一種情況,就是想發動戰爭的瘋子,他們可能把原子彈、氫彈到處摔,他們摔,我們也摔,就打得一塌糊塗,這就要損失人。問題要放在最壞的基點上來考慮。我們黨的政治局開過幾次會,講過這個問題。現在要打,中國只有手榴彈,沒有原子彈,但是蘇聯有。要設想一下,如果爆發戰爭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億人口,可能損失三分之一,再多一點,可能損失一半。不是我們要打,是他們要打,一打就要摔原子彈、氫彈,我和一位外國政治家辯論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原子戰爭,人要死絕的。我說,地球不可能毀滅,人類不可能死絕。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帝國主義打平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化了,再過多少年,又會有二十七億,一定還要多。我們中國沒有建設好,我們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國主義硬要打仗,我們只有橫下一條心,打了仗再建設。」

筆者曾在在《毛澤東批評》一文中提出過毛澤東鬥爭哲學存在著偏面性和極端性。他有許多話與鬥爭有關,包括「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溫良恭儉讓」、「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等等。雖然毛澤東的立意不是祟賞暴力,而是主張革命的徹底性和反對任何妥協,用政治革命推動社會進步。但是,鬥爭既包括思想鬥爭也包括了暴力式的革命鬥爭,有奪取政權與治理國家不同的時期。通常情況下,建立一個新政權需要殘酷的鬥爭,而治理國家需要 「中庸」、和諧和互相妥協,是減少和緩和矛盾。

毛澤東的鬥爭哲學包含著辯證法。鬥爭只是方式和手段,目的是通過鬥爭,化解矛盾,解決問題,消除衝突,達到統一,建立公平社會,實現高層次長久的和諧和穩定。由於他的鬥爭理論被許多人片面領會和理解,忽視了「奮鬥」而專致於「斗」,造成鬥爭戰了主導,破壞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誤入了歧途。這是毛澤東思想的悲哀。

誰篡改了毛澤東有關「三斗」的詩詞已經無從考究。如果只是為了簡化的話,必須領悟到毛澤東的立意。如果是人為刪節,從而歪曲毛澤東的原意,則是別有用心,也是不道德的。 2014.6.7

  • 推薦閱讀:

    描寫九九重陽節的絕美古詩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詩詞大會》「考背誦不如考創作」?中大彭玉平教授這樣回答
    詠春同題46首——《焦作文學》2018第一期傳統詩詞專欄作品展示//配圖:肉肉的,養眼!
    汰庵推薦丨今人詩詞十首
    【逗您一笑】古詩詞背串了,老師的點評太精闢了!

    TAG:詩詞 | 誤讀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