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遞正能量 為善可延年(1)

養生,古時賢者常稱為「養性」,所養何「性」?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指出:「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向善,內外百病自然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可見,養性主要是以「善」為特徵的道德修養,而「善」也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層面,即《國語》所謂「善,德之建也」。

明代大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傳忠錄》中說:「惟樂可以養生,欲樂者莫如為善。」

行善能煥發內心的光明

行善能養生嗎?南懷瑾先生認為這是必然的,因為它首先可以帶來心境的快樂。中國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樂。」我們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裡都會不安、不快樂、慢慢臉色神氣都會變壞,精神弄走樣了。假使你真正絕對無條件地行善,幫助別人,有利於別人,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樂,那個快樂不是道理上講得出來的。

從心理角度來看,善良的心地會使人身心放鬆,一個人性善好施,以奉獻為榮,樂於助人,則自身可獲得內心的舒暢和幸福的感覺,緩解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有利於維持臟腑陰陽的協調與平衡,維護其身心健康。行善還能直接給人帶來快樂,因為善行是另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行善可以滿足人們自我實現的精神需求,行善的行為容易激發他人的友愛感激之情,反過來自身會從中獲得一種滿足感和喜悅感。從免疫系統角度來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於自身免疫系統。所以《禮記·大學》中說:「德潤身。」漢代董仲舒解釋說:「故仁人之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行善、快樂與養生之間有著一種密切的關係。

其次,行善可以激發身體中的陽氣。南先生說:「照中國文化來講,善心生陽(正能量);邪念是陰(負能量)的,所以煩惱就來了。」

內心的陰霾一掃而光,元氣就會恢復。善為陽的行為在中國醫學上或依陰陽家來說,是屬於光輝的一面,是開發性的。而惡的行為屬於陰性的,是收縮的、緊張的,會使自己有恐懼感、痛苦感。

行善到一定程度,內心自然就清凈了,精、氣、神三者互相影響,元氣自然就會恢復,所謂「天道無親,恆與善人」,大概就有這個道理在裡面。

為善,首先要存善念。善念發於「仁心」,發於惻隱之心。「仁」者,孔子及孟子均總結為「愛人」。儒家的「仁」即指人的愛心,或完美的道德修養。孟子還指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重視道德修養,長存仁愛之心,則做事能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對他人的苦惱或困頓感同身受,願意為之付出,此即為「善」。或有人言,在現代社會,這樣會不會很吃虧呢?實則不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長存善念的人,行事磊落,心胸寬廣,負面情緒較少,並且,以「善」為特徵的個人氣質,更加容易融入社會,實現健康的第三層次「社會適應良好」。

南先生說:「真正修一切善,人性的光輝自然發生,智慧便逐漸發起來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開展,甚至立刻就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呢?每做一件善行,猶如一次激起海水的波瀾來沖盪內心的塵埃。生理的病痛也就逐漸改變或消失了。

善行與靜坐養生

南先生從心理因素分析,我們靜不下來的原因就是煩惱,而這煩惱裡頭隱藏許許多多負能量,不靠善行等方法去轉掉煩惱這個東西,心境就變不清明。而一個人真做了一件善行,「氣脈馬上就不一樣,心境馬上就擴大了」,念頭轉善一點,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

所以古代儒家有功過格,用紅黑豆來標記,以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靜坐與善行兩者應當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對於生活中缺少時間靜坐的人來說,善行就很重要了。凡是真心為善的,心境一定比較清凈。靜坐有養生之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善行有利於靜坐,就是有利於健康。

善是心理上的東西,氣脈是生理上的東西,「善行能變化氣脈」實際上講的就是身心之間的關係。心理影響生理,這是一個普遍的認識。

南先生要深化的是「氣脈與心理行為有絕對的關係」。他說:「靜坐時,氣脈打通的地方就會有喜樂的感覺。」「心身暖融、無礙流通」等的描述,這就是心理行為變化氣脈的問題了,也就是儒家所謂的變化氣質。

南先生認為,「氣質是一個實在的問題,不是空洞的理論。換句話說,學問修養高了,生理都會轉變的」,因為受心理行為的影響,修心養性的人氣質就會隨之變化,每一個細胞都在變化,都跟著我們的心念在變,所以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氣色會好、氣脈會通。隨時清明,生理也就完全轉了。

勞者善心生

[責任編輯:yfs001]
推薦閱讀:

「5肢發達」的網紅及年輕人們
Sometimes you win sometimes you learn
每天一點正能量:虧待自己的會慢慢積在臉上 
人的身體表面擁有什麼樣的布局更合理呢

TAG:正能量 | 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