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子女帶孩子卻吃力不討好?育孫三方法,老年人要記牢!
早上送孫子孫女(以下統稱孫子)去幼兒園,再趕回家給要去上班的兒子媳婦做早餐,等他們都走了,便開始搞衛生、洗衣服,下午又去接孫子,做晚飯。這是一個幫子女帶孩子的中老年人的真實寫照。
其實,中老年人每天真的很忙,甚至都很難有坐下來看看電視、好好休息的時間。但是這些身體上的辛苦,都比不上心裡的苦,許多中老年人不禁發出感慨:「我一門心思都是為了兒孫,為何卻總是『吃力不討好』?」
一方面,子女嫌我們孩子帶的不夠好,讓孫子看電視對學習不好、給孩子喂飯又培養不了他們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我們掏心掏肺地對孫子孫女好,可是孩子跟我們卻還是不夠親近。
這是什麼原因呢?
中老年人放棄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和時間, 對孫子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辛苦不言而喻。但由於「老人憑經驗,媽媽信專家」,雙方觀念碰撞必然會產生衝突。又因為天性使然,孩子自然會跟自己的父母更親近。因此,中老年人心中難免會有些煩惱。
現在,年輕人工作繁忙,確實沒有時間帶孩子,中老年人幫著帶孩子無可厚非,那麼如何消除隔代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又如何共同創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呢?
1、讓孩子知道「聽誰的」
中老年人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要知道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讓孩子明確知道他究竟應該「聽誰的」。
當著孩子的面,中老年人也不要反駁自己的子女,要在孩子心中樹立規則,不讓孩子 「鑽空子」,否則他會不知道該聽誰的話。
更不能跟孩子說「爸爸罵你就告訴奶奶」、「別怕,我不告訴你媽媽」這樣的話語,這會讓孩子產生欺軟怕硬的心理,也無法培養孩子的秩序感、規則感。
讓孩子知道「聽誰的」,孩子就不會覺得這個世界他(她)最大。跟孩子講道理時,孩子也更能聽得進去。
2、鼓勵孩子和父母多相處,切忌「爭搶」
3歲前是孩子形成穩定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中老年人應鼓勵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最大程度相處,切忌「爭搶」。
中老年人對孩子好,孩子自然會懂得感恩,但是無需問孩子更喜歡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這樣的問題。畢竟,爺爺奶奶能陪孩子的時間,始終沒有他們的父母陪他們的時間長,讓孩子和他的父母之間產生依賴感,有什麼不好呢?
更何況,孩子的父母,就是我們的子女,我們為何還要跟自己的子女「爭愛」呢?
3、三代人互相溝通、共同努力
首先,中老年人不要認為自己是「過來人」,什麼都懂。畢竟時代在進步,中老年人的教育觀念也應該與時俱進。還要多站在子女的角度考慮問題,對於非原則的問題不要太堅持自己的看法。
其次,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父母而言,一定要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中老年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已職責,同時要做到尊重中老年人,虛心接受中老年人的指點。
最後,也需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其實,孩子是所有問題中最關鍵的一點,因此,要跟孩子說:「多理解父母因為辛苦工作,而沒有太多時間陪你們;多給爺爺奶奶一些愛,不要無理取鬧,更不要凶爺爺奶奶。」
大家交流時,都要注意方式方法,說話聲音小一點,語言溫和一些,坐下來慢慢談不是挺好的嗎?
中老年人帶孩子的好處
其實,中老年人帶孩子也不全是「錯」,也有一些年輕爸媽不具有的優勢。
比如說,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中老年人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在孩子生病時,中老年人更清楚應該怎麼樣去做,並且不會像沒有經驗的年輕父母那樣,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慌了手腳。
而且,我們對孫輩的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者保姆無法替代的。中老年人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加上中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也能更好地與孩子們玩在一起。
其實,隔代教育不僅是中老年人與子女的事情,還是中老年人、子女、孫子三方的事情。無論什麼時候,三方都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中老年人把心態放平和,子女對父母多些理解,孩子給爺爺奶奶更多的愛和溫暖,這樣三代人就能共同營造一個健康、輕鬆、幸福、美滿的家庭了!
推薦閱讀:
※遠離餐桌熊孩子
※發脾氣,不好管,是不是你沒給孩子立規矩?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有媽「嫌棄」的孩子是個寶
※孩子長得太快 可能是病
※白宮給孩子們的特殊國宴(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