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蘊章書法講座【051-多-少年兒童學書法中的若干問題】
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凡多之屬皆從多。——《說文》多,重複。字形採用「重夕」會意。夕,表示相演繹,所以變成多。重疊「夕」字叫「多」;重疊「日」字叫「曡」。所有與多相關的字,都採用「多」作邊旁。——《象形字典》多,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二「夕」。表示數量大。本義:多,數量大,與「少」、「寡」相對。——《漢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是疊放的兩塊肉,古代祭祀分賜胙肉,能分兩塊,自然比別人的多。金文訛為二夕。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多。【本義】《說文·夕部》:「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疊。」析形不確,肉誤為夕。本義當為多出。【演變】多,本義指①多出,超過:則無望民之~於鄰國也。由多出引申指②過多,過分:~貨則傷於德|~事|~心。又引申指③剩餘:取些銀子算還,~的都賞了酒保。由多出又引申泛指④數量大:君子~乎哉?不~也|使負棟之柱,~於南畝之農夫|~才~藝。又引申指⑤相差程度大:這樣做省事~了。「多」用作數詞,表示⑥多數或不確定的餘數:大夫~貪,求欲無厭|辦公室有十~個人。又用作副詞,表示⑦詢問或感嘆:他~會來的? |這樣放~難看啊!【組字】多,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仍歸入夕部。凡從多取義的字皆與祭肉、眾多等義有關。以多作義符的字有:宜、俎、夠、夥。以多作聲兼義符的字有:侈、奓、眵。以多作聲符的字有:迻、爹、移、黟。資料主要來源:①謝光輝主編《漢語字源字典(圖解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②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華夏出版社,2003年)
多duō,表意,甲骨文、金文象兩塊肉形,古代祭祀時分配供奉的肉,每人一塊,分得兩塊,則為多,隸定為「多」。本義表示數量大。(一說從二夕,夕象月牙形,表示兩個月牙交替出現,本義為歲月流逝。)引申為有餘、超出某種程度的、讚美等。【辨析】以「多」作音符構成的形聲字讀音不同。duō:哆∣huǒ:夥∣diē:爹∣chī:眵∣chǐ:侈∣yī:黟∣yí:移。資料主要來源:①魏勵《常用漢字源流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梅開五福,竹兆三多。」這個「多」字是個會意字。在甲骨文①中,很像是重疊的兩個「夕」字。許慎說:「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為多。」其大意是:晝夜更替永遠不停,所以這就是「多」的意思。金文②和小篆③也都是兩個「夕」字。④是楷書的寫法,它與前幾種形體均相似。「多」字的本義與「少」相對,後來又引申為「余」的意思。如:「二百多」即「二百有餘」之意。《史記·商君列傳》:「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這裡的「多」是什麼意思呢?若當「多少」之「多」講,根本講不通。其實這個「多」是「稱讚」的意思,是「多」的本義的遠引申。這兩句話的原意是:反古的不值得責難,而循禮的也不值得稱讚。請注意:「多方」一詞,往往當「多方面」講,可是在《莊子·天下》中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的話,這個「多方」是什麼意思呢?若是釋為「多方面」那就錯了。其實這個「方」字是指「學術」;「多方」是說「學識廣博」。原話的意思是:惠施這個人學識廣博,他的書有五車。——(左民安《細說漢字》)一個又一個夜晚——「夕」、「多」二字趣釋甲骨文中的「夕」字和「月」字形體相近,前期的「夕」寫作「
」,後期則作「
」,像半個月亮。甲骨文中「月」的形體前後期恰好與「夕」相反。前期的「月」寫作「
」,後期的「月」寫作「
」或「
」。當然這樣區分並不是十分嚴格的。(參見趙誠《甲骨文簡明辭典》第262頁)在甲骨文中,「夕」的意思是指整個夜間,即從前一天的黃昏開始至第二天的黎明前。如卜辭中的「今夕無
(jiù)」(災禍)(粹六九),其意思是指整個夜晚沒有災禍。又如「夕雨」(粹六六五),其意思是夜間下雨。在甲骨文中,「夕」字為什麼會與「月」字同形呢?因為「夕」之形,用線條難以描繪,又因夜與月有關(夜間大多為有月亮的時候),於是古人就用「月」字來表示。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甲骨文的「月」字為象形字,而甲骨文的「夕」字似為指事字。也有的學者認為,「夕」是由「月」再加上一點,即指事符號而構成的象形字。明月高照,標誌著長夜的降臨,故而「
」既是月亮的形體,又是夜的象徵。最初的月和夜可說是一碼事,到後來,又要用月來計算時日,把30天算作一個月,成了曆法上的專有名詞,就有點麻煩了。此時「
」既是月亮,又是夜,不好區別,於是聰明的先民在「月」字中加一點,又造出了一個「夕」,即「
」或「
」,用它表示月夜。(參見陳煒湛《古文字趣談》第13頁)如《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其意思是今夜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夜間,與我心上的人兒相見。「夕」又指傍晚,黃昏之時。《說文解字·夕部》:「夕,莫也,從月半見。」(「莫」是「暮」的古字)許慎認為「夕」的本義是傍晚。「從月半見」的意思是太陽光尚未消逝,月光還不大明亮。從甲骨文來看,「夕」皆指夜間,似乎還沒有見到「夕」指傍晚的。到了金文時代,方見到「夕」指傍晚。所以,將「夕」的本義確定為夜間,是有根據的。那麼,「夕」的傍晚義則是在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來的。如《詩·衛風·君子於役》:「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其意思是傍晚太陽落山了,牛羊要下山回家。「夕」相重就成了「多」。甲骨文的「多」為「
」或「
」,其後各體結構均承甲骨文形體。這在六書中叫做同文會意,「多」為會意字無疑。「夕」是夜晚,再加上「夕」,即又一個夜晚,變成「多」字,「多」的意思自然是一個夜晚連著一個夜晚。許慎也是這麼認為的。《說文解字·夕部》:「多,重也,從重夕。夕者相繹(連續不斷)也,故為多。重夕為多,重日為曡。」不過許慎所說的「多」為「重」是引申義。對「多」還有不同的解釋,王國維先生考釋後認為古文字的「多」為多得兩塊肉,兩塊肉堆在一起,當然「多」就是肉多。「夕」與古「肉」字相同,因此「多」由肉多引申為一切大數量的。又因數量多,則引申為「重」。——吳東平《漢字文化趣釋》
——《王力古漢語字典》
【051-多-少年兒童學書法中的若干問題 】
來源:互聯網。
推薦閱讀:
※歐陽詢楷書間架結構三十六法裡面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書法欣賞】明代解縉狂草
※酒仙的書法就是不一樣啊!
※如何評價卯秋民的書法作品?
※徐曉思:仇高馳書法品質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