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四)
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一)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二)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三)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四)張世英選自《哲學導論》2.中世紀哲學在中世紀的封建社會時期,天主教會是最大的封建統治者,教會支配了中世紀的世俗權力和精神生活。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它不過是使信仰有可能得到理性解釋的工具。中世紀的科學也和哲學一樣屈服於宗教的支配之下。中世紀人們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生活而是脫離世俗的天國。中世紀的主要哲學問題是神與人、天國與世俗的關係問題。中世紀哲學主要是古希臘羅馬哲學特別是柏拉圖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同基督教合流的產物,而在各個發展階段中,這些成分所佔的比重又各不相同。以奧古斯丁(St.Augustine,353—430)為代表的教父哲學在時間上屬於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識形態來說,則屬於中世紀,它是基督教哲學的最初形態。奧古斯丁運用新柏拉圖主義論證基督教教義,確立了基督教哲學,他的先提出信仰第一,然後理解的原則,為中世紀經院哲學奠定了基礎。奧古斯丁以後的中世紀哲學分為三個時期。5—11世紀初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這時,人們對於古代哲學除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片斷和新柏拉圖主義外,所知甚少。在這個時期的哲學中,新柏拉圖主義比基督教的成分更佔優勢。主要代表人物是波愛修和愛留根納(JohnScotusErigena,810—877?)。波愛修是連結古代哲學與中世紀哲學的橋樑,他對古代的波菲利關於普遍與個別所提的問題做了自己的回答。他重視多樣性的個別事物的真實性,是中世紀唯名論的先驅。愛留根納是一個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新柏拉圖主義者。他主張「否定的神學」,與正統的基督教神學觀相左。愛留根納認為統一的普遍的整體是最真實的,等而下之,愈是多樣性的東西則愈不全面,因而也愈不真實。不過他認為多樣性和最高統一(體上帝)之間有橋樑可通,這就是「理念」。愛留根納的這種思想源於柏拉圖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是中世紀實在論的先驅。11—14世紀初,是中世紀哲學的第二期,即經院哲學的全盛期。在此期間,基督教勢力強大,同時,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和著作經阿拉伯哲學家的媒介在西歐廣泛傳播,這樣,經院哲學就成了基督教思想佔主導地位的哲學,而且不僅有了柏拉圖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的因素,還添加了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因素,這後一種因素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中逐步增長。經院哲學的特徵是奉基督教教義為無上權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釋,解釋的方法又極其煩瑣抽象。經院哲學集中於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這是由古希臘哲學中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關於重普遍概念與重個別事物的思想分歧發展而來的。實在論以安瑟爾謨(St.Auselm,1033—1109)為代表,此派受柏拉圖理念論的影響,主張只有普遍是實在的,普遍先於個別而獨存;唯名論以羅瑟林(Roscelin,1050?—1112?)為代表,此派受亞里士多德以個別事物為第一實體的思想影響,主張只有個別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別先於普遍,普遍不過是名稱。實在論適合於所謂普遍的教會實在而個別的教會是從屬的,基督教的普遍教義實在而個別人的信仰是從屬的,原罪實在而個別人的罪惡是從屬的,天堂實在而世俗是影子,聖餐儀式中的麵包和酒是基督教的肉和血而非象徵性等說教。唯名論則反是。因此,正統的教會人士都崇奉實在論而輕視唯名論。12—13世紀,唯名論已不盛行,與唯名論有聯繫的亞里士多德哲學也幾乎成了異端,正統派的權威是實在論者、柏拉圖主義者和新柏拉圖主義者。不過,由於新柏拉圖主義者的泛神論思想與正統的基督教教義相抵觸,教會早已視之為異端,加上到了13世紀,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大量從阿拉伯文以至希臘原文譯成拉丁文,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影響大為增長,教會逐漸轉而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與教義相合的方面。於是被基督教教義改造過的亞里士多德哲學成了官方哲學。托瑪斯·阿奎那是這種官方哲學的最高權威。他明確主張哲學服務於神學,反對阿拉伯先進哲學家提出的「二重真理」說,他區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圖調和二者,他認為啟示高於理性,哲學是以理性解釋上帝,不能與宗教信仰相矛盾。關於普遍與個別的問題,托瑪斯採取溫和的實在論的立場。14世紀初—15世紀中葉,是中世紀哲學的末期。由於羅馬教會的衰微,自然科學的發展,加之亞里士多德哲學中重經驗事實的本來面目逐步被認識,人們厭棄教會曲解了亞里士多德,於是正統的經院哲學日趨沒落,哲學愈益脫離神學。在這個時期以前,12世紀的阿拉伯著名哲學家伊本·魯士德(Ibn Roshd,即Averroёs,1126—1198)已提出了反對正統經院哲學的思想。他崇敬亞里士多德,甚至具有比亞里士多德更多的唯物主義思想,他提「倡二重真理」說,否認真主幹預世界,主張自然事物受因果必然性支配。13世紀,伊本·魯士德的學說盛行,形成了所謂「阿維洛伊主義」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學任教的西格爾。此外,在這個時期中,唯名論和淵源於新柏拉圖主義的神秘主義異端思想也重新盛行。個人自由的思想抬頭。這個時期的唯名論代表人物是羅吉爾·培根(RogerBacon,1214?—1294)、約翰·鄧·司各(特JohnDunsScotus,1265?—1308)、奧康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1290?—1349),神秘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艾克哈(特Eckhart,1260—1327 )。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以及自然科學的新發現和新發明,也由於中世紀哲學內部的原因,如經院哲學脫離實際的煩瑣的推演方法,理性與信仰之逐漸分離,唯名論之重視個別,神秘主義之主張個人直接與上帝相通,等等,經院哲學便日趨崩潰,西方哲學史由中世紀哲學轉入了近代哲學。3.近代哲學近代哲學亦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由中世紀到近代的過渡期,即15—16世紀的所謂「文藝復興」時期。這是一個自我覺醒的時代,人們的思想從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現實的此岸,從清凈的僧院走到了紛擾的塵世,從而發現了自然,也發現了人自身。追求知識,渴望個人自由,要求個性解放,反對教會的桎梏,要求發揮人的主體性,這就是當時人們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了當時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課題。就是在這一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互相聯繫而又有一定區別的思潮。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是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表現為對古代文化和各種哲學流派的研究和利用。人文主義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圖派的普萊(索G.Pletho1355?—1450?)、貝沙里(楊Bessarion,1400?—1472)、費奇諾(M.Ficinus,1433—1499)和亞里士多德派的彭波那齊(PietroPompnazzi,1462—1524)等。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庫薩的尼古拉(NicolasofCusa,1401—1464)、特勒肖(B.Telesio,1508—1588)和布魯諾(G.Bruno,1548—1600)。這些自然哲學家在15世紀下半葉開始興起的近代自然科學的基礎上,用自己的唯物主義反對經院哲學的唯心主義,用經驗觀察的科學方法反對經院哲學的推演方法,用辯證的思想反對經院哲學的形而上學方法。不過,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畢竟還剛剛開始,對自然的研究往往與魔術、鍊金術、占星術糾纏在一起,新科學尚未完全獲得獨立的地位,因此,與這種自然科學狀況相適應的自然哲學,還有不少想像和虛構的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學家尼古拉和布魯諾從認識論的角度探討了如何把握對立統一的途徑問題。尼古拉從當時自然科學的材料出發,在近代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對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樣性的統一歸結為對立面的統一,認為只有對立的統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還明確主張,要把握對立面的一致,需要經過相輔相成的三個階段實即「感性「」、知性」和「理性」。17—18世紀末,是近代哲學的第二期。這個時期,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自然科學出現了分門別類的研究,現實世界成了可以由人類把握的對象或客體,哲學的興趣集中於主體與客體的關係特別是二者的統一上,主體性原則成了近代哲學的主導原則。真正的近代哲學是從17世紀開始的。自「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後,近代自然科學日益脫離神學而繁榮昌盛。公元1600年前後的一百年左右,出現了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1543)、開普勒(J. Kepler,1571—1630)、伽利略(Galileo,1564—1642)等許多科學上的偉人,17世紀是近代自然科學取得輝煌成就的世紀。這時,科學的標準不再像過渡時期那樣,往往是古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或基督教的教義,而是自然本身;科學的方法也不再像過渡時期那樣,摻雜很多神秘的巫術,而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和數學的演繹法。與此相適應,在哲學上,從前被認為是由神靈統治的世界,現在則被認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機械的宇宙觀一時佔了統治的地位,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8世紀下半葉康德的時代。近代科學的方法肇始於伽利略,他同時也為近代哲學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的方法的特點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進行歸納和數學的演繹。他與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同時,他們都很重視歸納法,但培根輕視演繹法,而伽利略則歸納法與演繹法同時並舉。歸納法與數學演繹法兩種科學方法上的分歧,在哲學認識論上表現為經驗論與唯理論之爭。經驗論認為哲學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歸納法,知識只限於感官經驗中的東西。經驗論者都輕視或否認超經驗的玄學問題。唯理論則依據數學演繹法,認為思維獨立於感官經驗,思維可以把握超經驗的東西。唯理論者注重玄學問題的研究。經驗論者和唯理論者從兩個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統一。經驗論者重感覺中個別的東西,重多樣性,其思想源於中世紀的唯名論;唯理論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統一性,其思想源於中世紀的實在論。經驗論的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士(Thomas Hobbes, 1588—1679)、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巴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和休謨( DavidHume,1711—1776),唯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笛卡爾、斯賓諾莎(Benedictde Spinoza, 1632—1677)、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和沃爾夫。培根是近代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第一個代表,他把經驗當作統一思維與存在的關鍵;他是近代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思維的主體(人)應該主動干預自然,使之服務於人類的哲學家,為近代哲學中統一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要求和思想趨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他的「二重真理」說,在當時條件下起了打擊神學的進步作用。笛卡爾是近代唯理論的第一個代表。他排斥一切外在權威,把人的思維當作哲學的開端。他的「天賦觀念」說就是主張單憑思維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的懷疑一切的主張,就是清除成見,完全運用思維以達到客觀真理。笛卡爾的這些思想實際上是把人的理性認識當作統一存在與思維的關鍵。他所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原理和他的二元論思想表明他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創導主客二分式和主體性原則的哲學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真正創始人。他也是一個機械論者,認為動物不過是一架機器。斯賓諾莎的唯理論的認識論和幾何學的方法以及機械的自然觀都直接來源於笛卡爾。他關於思維與存在不過是惟一實體的兩種屬性的學說,是對笛卡爾二元論的批評和發展。他認為多樣性的個別事物不過是惟一實體的變形,只有實體有獨立自存性,個別事物只有通過惟一實體才能得到認識和說明。這樣,個別性、多樣性便大大地受到普遍性、統一性的壓抑。洛克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經驗論,他尖銳地駁斥了笛卡爾的唯心主義的「天賦觀念」說,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說,不過他也強調我們能從感覺經驗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洛克是溫和的唯名論者,認為感覺中的個別東西是第一位的。洛克還保留了笛卡爾割裂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二元論的思想因素。萊布尼茨站在笛卡爾的基本立場上,針鋒相對地反對洛克的唯物主義的經驗論。他說:洛克的體系和亞里士多德關係密切,他自己的體系和柏拉圖接近。萊布尼茨也重視普遍性概念,是「天賦觀念」說的擁護者,不過他的「天賦觀念」說與笛卡爾的略有區別。在本體論方面,他表述了普遍與個別、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係的看法;他認為「單子」雖然彼此不能相互作用,但由於「前定和諧」而聯繫在一個統一體即神之中。「前定和諧」說是對笛卡爾的二元論和斯賓諾莎的平行論的繼承和發展。這裡顯然包含著一和多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但這種統一的原則處於多樣性的「單子」之外,和斯賓諾莎之以普遍性、統一性吞沒個別性、多樣性的原則很不相同。巴克萊是唯心主義的經驗論者。他從洛克哲學所包含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走向主觀唯心主義,完全取消了客體。「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體即精神實體和被感知的知(覺他叫「做觀念」)之外,什麼也沒有。他為了反對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極力攻擊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特別是關於物質的抽象概念。他主張極端的唯名論,不同意洛克的「概念論」,認為抽象概念既無客觀實在性,也不能存在於人心中。休謨也是唯心主義的經驗論者。他比巴克萊走得更遠,不但在實際上取消了物質實體,而且根據巴克萊提出的同樣理由,取消了精神實體。真實存在的只有知覺,經驗由知覺構成,知覺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可知的,因此,一切玄學問題都不可能成立,休謨以自己的不可知論和懷疑論完全否定了統一性和普遍性的東西(實體、因果必然性和普遍性),而把多樣性和個別性(知覺)當成了最高原則。這樣,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哲學中重個別性的原則,就由洛克的「概念論」經巴克萊的極端唯名論到休謨的懷疑論和不可知論而發展到了頂峰。休謨的經驗論及其取消主體與客體的思想對現代西方哲學起了很大的作用。17—18世紀的經驗論與唯理論的爭論包含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無神論與宗教的鬥爭,但只是到18世紀的法國哲學,才出現公開的唯物主義與無神論: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公然宣布,唯物主義是惟一的真理;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至死還拒絕承認有上帝。法國哲學不是一些純粹理論性的東西,而是同政治倫理思想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是它的特點之一。18世紀法國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爾泰(Voltaire,694—1778)、孟德斯鳩(Montesquieu,1689—1755)、盧梭和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拉·美特利、愛爾維(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1715—1771)、狄德羅、霍爾巴赫(Holbach,1723—1789)。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是當時法國哲學的最高成就,其思想來源,一是笛卡爾的唯物主義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義的經驗論。法國唯物主義者明確主張,只有物質實體,思維不過是物質的屬性,他把精神實體統一於物質實體,這在解決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性問題上比過去大大前進了一步。他們都取消了洛克的「內省」經驗,認為經驗的惟一來源是感覺,他們一般地是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他們用因果必然性解釋一切,完全排斥偶然性;他們把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甚至超過笛卡爾的「動物是機器」的論斷,認為「人也不過是一架機器」。自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起,近代哲學進入第三期。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代的歷史辯證法和18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葉自然科學在各方面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學發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階段。上一個時期中盛行的伽利略的數學方法和牛頓的形而上學方法被代之以發展、進化的觀點。這個時期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們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運用辯證法總結了前人的思想特別是唯理論與經驗論之爭,創立了以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他們看到,自文藝復興以後,人權固然由神權束縛下解放了出來,但17世紀和18世紀機械論的宇宙觀,又把人的精神和主體性束縛於自然界因果必然性的支配之下,個人的自由意志被抹殺了,存在與思維、主體與客體沒有得到統一。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置身學院,在抽象的哲學範圍內,站在唯心主義立場上,起而再一次為維護人類精神的能動性、獨立自主性、主體性而鬥爭。他們給哲學規定的任務是,在思維第一性的基礎上,力求使存在與思維、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他們一致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性的,精神、自我、主體在他們的哲學中都佔中心地位,所不同者只是這種精神性的東西被把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如何加以規定和說明。他們都承認哲學所追求的最高真理是多樣性的統一以至對立面的統一,統一性更根本,所不同者只是這種最高統一體能否由思想認識來把握,以及對這種統一體作何理解。他們都認為唯理論與經驗論各有片面性,企圖在肯定思想概念更根本的基礎上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所不同者只是結合的方式與程度如何。康德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認識論的問題。他繼承和發展了西方哲學史上關於認識過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理性」三環節構成了他的整個認識論的體系。他結合休謨和萊布尼茨一沃爾夫學派的思想,主張知識既要有感覺經驗的內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他認為,作為感覺經驗之外部來源的「物自體」是不可認識的,對知識起主導作用的是作為人類普遍意識的「自我(」主體)的「綜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綜合作用」把多樣性的東西統一於普遍性、必然性之下,從而構成科學知識。就康德極力說明思維中普遍性、必然性的客觀意義而言,他是企圖在現象界內使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的。但是人心的綜合決不滿足此種統一,人心還具有比「知性」更高的「理性」階段「,理性」要求超出有條件的知識、經驗的範圍之外,以達到無條件的最高統一體——理念。知識、經驗是現象界,理念是本體。前者是可知的領域,是必然的王國,後者是不可知的領域,但可為信仰所把握,是自由的王國和道德的領域。康德受盧梭自由思想的影響,確信個人的尊嚴與價值,主張道德意志高於知識。他雖然企圖把情感當作連接知識和意志之間的橋樑,但他畢竟沒有真正把二者統一起來。可以說,康德為了維護人的精神的獨立自由,維護人的主體性,而有意地把自由從必然性中分離出來。康德認為「知性」的概念範疇總是非此即彼的,只能應用於多樣性的事物,若用它們去規定超經驗的最高統一體——世界整體,則必然出現「二律背反」。康德這套思想對破除萊布尼茨一沃爾夫學派舊玄學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方法,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它促使黑格爾達到了具體真理是亦此亦彼的、是對立統一的結論。費希特原來主張斯賓諾莎的機械的因果決定論,後來受康德的影響,認識到因果必然性只是現象,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僕而是獨立自由的主體。他為了更徹底地伸張人的主體性、伸張人的獨立自主性,便打破康德的二元論,取消了康德的物自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皆自我——主體所創造。此自我不是個人之我,而是普遍的我,是道德的自由的我。自我、非我,二者的統一,這就是一切事物進展的歷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按因果必然性聯繫起來的,而是趨向於此道德之自我,為完成此道德之自我的目的而存在的。謝林從費希特哲學出發,又深受斯賓諾莎哲學和當時文學上浪漫派的思想影響,創立了自己的同一哲學。謝林不同意費希特把自然(非我)看做自我的產物。他認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維,客體和主體,表面相反,實則同一,都是同一個「絕對」的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絕對」是渾然一體的「無差別的同一」,是萬事萬物的根源。謝林的這種思想對西方傳統哲學的主客二分模式有所突破,對西方現代哲學中反對主客二分式的思潮有一定影響。謝林繼承費希特,主張變化發展的觀點,認為整個世界的發展過程是正、反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並且他也用目的論的發展觀代替17—18世紀的機械觀。不過,謝林認為自我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是藝術而不是費希特所說的道德,只有藝術的直觀或稱理智的直觀,才能把握活生生的、精神性的「絕對同一」。黑格爾是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的哲學家。他創立了西方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第一次系統地自覺地闡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黑格爾所處的時代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和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夕,社會動蕩,人心思變,就思想界來說,17—18世紀的機械觀仍未被根本打破。黑格爾把這樣的時代歸結為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理想與現實分裂,自由與必然、個人與社會分裂,無限與有限、統一性與多樣性分裂的時代,他認為這些分裂、對立的病態只有在統一中才能得到醫治。統一的趨勢已經到來,問題是如何從哲學上加以說明,所以他在早期著作中就已經明確規定哲學的中心任務是揚棄分裂,達到統一。在他看來,康德、費希特、謝林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但遠未能完成。黑格爾認為,多樣性的東西,彼此分離對立的東西,都不是最真實的,只有普遍性、統一性才是最真實的,不過這種普遍不是脫離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內的普遍,叫做具體普遍(黑格爾又把普遍與特殊的這種有機結合叫做個體),這種統一不是脫離矛盾、對立的抽象統一,而是包含它們在內的統一,叫做對立統一或具體同一。具體普遍、對立統一,是黑格爾全部辯證法的核心。另一方面,黑格爾作為一個客觀唯心主義者,又認為只有精神性的東西才具有普遍性、統一性,單純物質性的東西不可能有普遍性、統一性,因而也沒有真實的存在。脫離精神無真實性,和脫離統一無真實性,這兩條原則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最真實的無所不包的整體既是「絕對精神」,又是對立的統一。黑格爾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特別是費希特、謝林的正反合的思想,把「絕對精神」這一最高統一體展開為邏輯、自然、精神三大階段,也就是從思維到存在、從主體到客體又到二者統一的過程,從而完成了唯心主義的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同一說。邏輯理念不脫離自然和人類精神,思維不脫離存在,主體不脫離客體,但邏輯理念是自然和人類精神的靈魂和根本,思維、主體是存在、客體的靈魂和根本。而自然則不過是邏輯理念的外部表現,至於人類精神,乃是自然發展中所預想的目標之完成,是邏輯理念與自然的對立統一,就此而言,人類精神又是最具體的、最現實的,因而也是最高的。黑格爾明白聲稱,關於人類精神的學問是最高的學問。這是他和其他德國唯心主義者一樣強調人的主體性、人的自由的表現。精神的特點是自由。「絕對精神」是人類精神和自由的發展的最高形態,也是人的主體性的頂峰。在這裡,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統一,沒有異己的東西限制自己。整個自然界的發展就是趨向於這種統一和自由的過程,這就是人類精神出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之所在。不過他根據具體統一的思想,認為自由必須與必然相結合,個人必然與社會整體相結合。黑格爾由於過分強調普遍概念的至上的性質,由於主張普遍概念的超時間的永恆性,他的邏輯理念最終還是超感性的、形而上的東西。關於人類精神是否能把握以及如何把握最高統一的問題,黑格爾既不同意康德的不可知論,也不同意謝林等神秘主義者所謂憑直觀就可以一蹴而就地加以把握的觀點,他認為最高統一體可以憑思維加以認識,而且必須經過漫長曲折的道路,他把這條道路不僅一般地按尼古拉、康德等人的基本觀點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階段,而且又把它們細分為一些較小的階段。黑格爾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第一次把人類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辯證法做了系統的、詳細的闡述。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後一個代表是唯物論者費爾巴哈。他駁斥了康德割裂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二元論思想和不可知論,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論的思維與存在同一說,他以靈魂與肉體相統一的人為出發點,建立了「人本學」唯物論,把人們的注意力從黑格爾等唯心論者所喧嚷的抽象自我、抽象主體轉移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和現實世界。(未完待續)康德、叔本華、尼采等一批乾貨的乾貨一批哲學思維是一套思維工具包歐洲哲學巨匠為孩子們精心打造的哲學啟蒙繪本為中國孩子打開全新的思維世界正如廚具之於廚師,畫筆之於畫家,word、ppt等辦公軟體之於公司職員……各工種各行業到各人都需要一些工具來輔助作業,那麼哲學思維就是一套輔助生活的工具包,受用於每一個人。具備哲學思維缺乏哲學思維質疑常規的眼光隨波逐流思考的邏輯性思維混亂、不清晰表達的清晰性表達不順暢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處處使用簡單形象思維目標明確徘徊迷茫情緒穩定情緒化目光長遠目光短淺高抗挫力脆弱易碎高度自控缺乏自控探索未知恐懼未知
推薦閱讀:
※深扒7000年文明古國的發展史
※任克雷獻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在 iPad 上展現數學千年發展史
※從你八字上來看,你從事哪方面的職業會有更好的發展
※為什麼會得癌症 癌細胞從「叛變」細胞發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