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功從培養情商開始(組圖)
香港富商李嘉誠在出席給香港理工大學捐贈一億港元的儀式上講到,在他經商的經歷中,有助於他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對他的成功起著很大作用的是「情商」。國內一些優秀企業老總在回答「當代大學畢業生最缺乏什麼時」,他們的答案驚人的一致:情商太低!
那麼情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作用?情商包含著哪些因素?我們如何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呢?
情商一詞是由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爾·戈爾曼博士1995年在其《情感智商》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它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即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人際關係管理的能力。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情緒是什麼呢?情緒就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表現。認識自身的情緒就要引導孩子準確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
一些家長不理解孩子情緒發展的複雜性,他們希望孩子總是開心地微笑。孩子一哭鬧,他們就會近乎神經質地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其實,這樣孩子就失去了體驗更豐富的情緒的機會。研究者通常認為痛苦、快樂、興趣、驚奇、厭惡、憤怒、懼怕、悲傷等8種基本情緒是人類嬰兒從種族進化中獲得的,也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儘早體驗並豐富這些情緒。有時候需要讓孩子體驗一下買不到心愛的玩具的失落,體驗一下被小朋友拒絕的沮喪,體驗一下被大孩子欺負的痛苦,體驗一下等待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開始的焦慮,體驗一下被成年人認可的喜悅,體驗一下行走在黑夜的緊張,體驗一下被人嘲弄的鬱悶……
這一切體驗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熟悉和體驗各種情緒,特別是那些負面情緒。
清明祭掃,帶上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在親人的引導下去體驗悲傷。參加悼念活動的孩子,會被現場的氣氛深深震撼,他們能夠看到親人的悲傷、同時又能看到親人之間怎樣相互安慰著從悲傷中走出來。經過這樣的體驗,孩子就會逐漸明白風風雨雨、悲歡離合是人生的一部分。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不僅僅會情感豐富,而且也知道如何珍惜生命、如何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打碎東西是孩子經常出的差錯,小孩子不小心把自己最喜歡用的小花碗打碎了,他會哭的。溺愛孩子的家長會馬上跑過去把孩子抱起來,然後使勁跺腳,並說是這個可惡的「地面」把孩子給絆倒了,孩子也會伸出小手去拍打地面,在拍打地面的遊戲中孩子笑了,也就把打碎小花碗的事情忘了。打碎小花碗後,孩子哭一方面是因為打碎碗會給他一點兒驚嚇,一方面是裡面的肉掉到了地上他會遺憾,再者是他喜歡的小花碗不能用了,他會有些傷心。在一個小小的失誤中孩子能體驗到三種負面情緒,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機會。如果我們用拍打地面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雖然可以讓孩子止住哭聲,但這樣一次體驗負面情緒的機會就失去了,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以後當這樣的事再發生的時候,他會很自然地去抱怨「這個可惡的地面」,成為一個愛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的孩子。
孩子摔倒了,理智的家長沒有必要馬上做出反應,讓孩子在地上趴一會兒、哭一會兒不會傷害到他的,家長反應越快孩子的驚嚇感就越強,如果家長只是笑一笑喊他一聲「寶寶沒事,自己站起來」,孩子的驚嚇就會很快消失,他會從母親平靜的聲音里聽出來,這件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至於打碎的小花碗,你也不要直接就當著孩子的面把它掃進垃圾桶,你要慢慢把碎片撿起來,告訴他「你喜歡這個小花碗,媽媽知道。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新的好不好?」在對新的小花碗的期待中,孩子失去心愛的東西的傷心會逐漸淡化。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情緒認知教育的過程,這樣也是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孩子的很好的循序漸進的辦法。
精彩推薦:
管理情緒的能力
管理情緒的能力也就是通常說的要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方面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這裡以孩子對於憤怒情緒的表達為例來說明。一些家長在批評、懲罰孩子的時候,不允許孩子辯解,不允許孩子哭泣,甚至連孩子表達出一些不滿情緒都不允許。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或者是逆來順受,或者是壓抑鬱悶,或者是當面唯唯諾諾,背後卻以破壞紀律、破壞東西的極端方式發泄憤怒情緒,這都不利於孩子情商的培養。
恰當的做法是,當批評孩子的時候,允許孩子辯解,讓他講出自己的道理,當孩子受到懲罰的時候,也應該允許他哭泣,也應該允許他不滿、允許他憤怒。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收起那套師道尊嚴,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壓制他。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沒有憤怒,而只是希望教給他如何恰當地表達憤怒。只有在不斷的表達中,孩子才能逐漸學會表達情緒的合理的方式。
沒有經過訓練的動物看到食物就會撲上去,而人卻不一樣。人們的行動是在理智的指揮下進行的,人的理智就是把握和控制情緒的最好的開關。只要我們能夠以極大的包容來教育引導孩子,他們就能夠逐漸學會控制情緒。遇到高興的事不會樂極生悲,遇到悲傷的事不會絕望無助,遇到憤怒的事不會衝動,能夠通過等待、轉移、調節的方式來化解負面情緒
承受挫折的能力
這一能力是情緒管理的延伸。經常聽到有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因老師的幾句批評而自我傷害,因家長的誤解而尋短見。更有一些優秀的孩子因為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精神抑鬱……這些慘痛的教訓都表明,孩子們由於受到過多的呵護,抗挫折能力太差,情商太低,最終害了自己,也斷送了一家人的幸福快樂。
呵護成了害人,事與願違。家長要敢於讓孩子們去磨鍊,敢於讓他們去面對失敗,要讓他們在不斷的小失敗中成長起來,培養起足夠承受大失敗的力量。就像一隻在和風細雨中練習飛翔的鳥兒一樣,要鼓勵它迎著風雨前進。被風吹落後,它們應該馬上再去振動翅膀,就這樣在風雨中磨鍊,最終去領受暴風雨的洗禮。
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和人聯繫,只有理解他人的情緒,才能真正實現「知己知彼」。一個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觀察父母情緒的變化。所以媽媽一定要經常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很煩躁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很煩,我要安靜一會兒,你先自己玩兒」。當你悲傷的時候,別看到孩子就馬上擦乾眼淚,你應該把傷心的事告訴孩子「媽媽最好的同學去世了,我很傷心。」當孩子遞上一塊紙巾的時候,你要欣然接受,並且認真地感謝他。經過這樣的培養,慢慢地他就能成為一個為父母著想的孩子。
孩子必須知道父母有高興,有悲傷,有失望,有憤怒,孩子應該看到一個情緒表達正常的家長,而不是一個只有快樂的單純的家長。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美化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不流露任何負面情緒,有時甚至強顏歡笑。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情緒作假,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情緒,也使得孩子不會觀察到你的情緒變化,最後變得冒失而無禮,不利於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承受挫折的能力
這一能力是情緒管理的延伸。經常聽到有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因老師的幾句批評而自我傷害,因家長的誤解而尋短見。更有一些優秀的孩子因為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精神抑鬱……這些慘痛的教訓都表明,孩子們由於受到過多的呵護,抗挫折能力太差,情商太低,最終害了自己,也斷送了一家人的幸福快樂。
呵護成了害人,事與願違。家長要敢於讓孩子們去磨鍊,敢於讓他們去面對失敗,要讓他們在不斷的小失敗中成長起來,培養起足夠承受大失敗的力量。就像一隻在和風細雨中練習飛翔的鳥兒一樣,要鼓勵它迎著風雨前進。被風吹落後,它們應該馬上再去振動翅膀,就這樣在風雨中磨鍊,最終去領受暴風雨的洗禮。
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和人聯繫,只有理解他人的情緒,才能真正實現「知己知彼」。一個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觀察父母情緒的變化。所以媽媽一定要經常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很煩躁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很煩,我要安靜一會兒,你先自己玩兒」。當你悲傷的時候,別看到孩子就馬上擦乾眼淚,你應該把傷心的事告訴孩子「媽媽最好的同學去世了,我很傷心。」當孩子遞上一塊紙巾的時候,你要欣然接受,並且認真地感謝他。經過這樣的培養,慢慢地他就能成為一個為父母著想的孩子。
孩子必須知道父母有高興,有悲傷,有失望,有憤怒,孩子應該看到一個情緒表達正常的家長,而不是一個只有快樂的單純的家長。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美化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不流露任何負面情緒,有時甚至強顏歡笑。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情緒作假,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情緒,也使得孩子不會觀察到你的情緒變化,最後變得冒失而無禮,不利於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承受挫折的能力
這一能力是情緒管理的延伸。經常聽到有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而自殺,因老師的幾句批評而自我傷害,因家長的誤解而尋短見。更有一些優秀的孩子因為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精神抑鬱……這些慘痛的教訓都表明,孩子們由於受到過多的呵護,抗挫折能力太差,情商太低,最終害了自己,也斷送了一家人的幸福快樂。
呵護成了害人,事與願違。家長要敢於讓孩子們去磨鍊,敢於讓他們去面對失敗,要讓他們在不斷的小失敗中成長起來,培養起足夠承受大失敗的力量。就像一隻在和風細雨中練習飛翔的鳥兒一樣,要鼓勵它迎著風雨前進。被風吹落後,它們應該馬上再去振動翅膀,就這樣在風雨中磨鍊,最終去領受暴風雨的洗禮。
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和人聯繫,只有理解他人的情緒,才能真正實現「知己知彼」。一個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觀察父母情緒的變化。所以媽媽一定要經常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很煩躁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很煩,我要安靜一會兒,你先自己玩兒」。當你悲傷的時候,別看到孩子就馬上擦乾眼淚,你應該把傷心的事告訴孩子「媽媽最好的同學去世了,我很傷心。」當孩子遞上一塊紙巾的時候,你要欣然接受,並且認真地感謝他。經過這樣的培養,慢慢地他就能成為一個為父母著想的孩子。
孩子必須知道父母有高興,有悲傷,有失望,有憤怒,孩子應該看到一個情緒表達正常的家長,而不是一個只有快樂的單純的家長。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美化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不流露任何負面情緒,有時甚至強顏歡笑。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情緒作假,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情緒,也使得孩子不會觀察到你的情緒變化,最後變得冒失而無禮,不利於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人際關係管理的能力
在生活中,一個人需要有朋友,因為有朋友才有快樂,才不會孤獨。在工作中,一個人需要和其他人協作,因為任何工作都不是獨角戲,善於協作和分享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為了孩子更加快樂,我們就要去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他們友愛、協作、大方、開朗、公道、禮貌、自尊、責任心、組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卡爾·維特的教育》一書的作者老卡爾·維特給我們講了一種「傾聽的藝術」。他和妻子每天在兒子入睡以前,都要留一段時間聽他講白天發生了哪些事情,聽兒子講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在敘述的過程中他逐漸習慣了反省自身,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適時地對孩子進行人際交往的指導。這種「傾聽」教育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對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他的認識又沒有受到輕視和奚落,這樣可以促使他毫不遲疑、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先是在家裡,然後在學校,將來就可以在工作上、社會上自信勇敢地正視和處理各種事情。
卡爾·維特經常通過對孩子擁抱、撫摸傳達愛的信號。對於某些不便用口頭表露的情感,他還會把要表達的意思寫在紙條上,送給兒子。他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家人和兒子有良好的溝通,這不僅更加加深了對兒子的了解和感情,也教會兒子怎樣去與他人溝通交流,以培養兒子能夠善於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通過老卡爾·維特的論述我們能夠體會到,人際交往的訓練是從家庭開始的,在家庭內部的良好的溝通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基礎,在家庭中體會到愛、尊重、分享等等,就可以促使孩子加深對社會的理解,使他成長為一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快樂的人。
美國一些小學已試驗將「情緒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中,並創造性地開始實施「情商掃盲」,開設的課程有實用心理學、交際技巧、情緒控制技巧等等,其中教孩子如何控制或平息憤怒、焦躁、憂鬱等不良或消極情緒特受歡迎。統計表明,在實施「情商掃盲」的學校里,孩子們打架明顯減少,課堂紀律更好,學習成績有所提高,而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自稱「生活在溫暖集體中」,或「擁有了更多朋友」。
這讓我們看到,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我們全社會都重視起來,只要我們的家長都重視起來,我們就能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使他的人生更加和諧、幸福。
推薦閱讀:
※新港姐朱晨麗艷壓群芳 觀眾贊素質高 (組圖)
※組圖:襪子也有新穿法 顯瘦顯高它都行
※全球十大王室美女榜出爐 英兩任王妃入圍(組圖)
※各種狗狗圖片及行情價格!(組圖)DM
※【圖文】娛樂圈低調頂級富豪的勵志神話(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