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藝術家》唯有真情付丹青 ——畫家蔣麗萍(下)
今晚21:00(2016年3月13日)昆明廣播電視台K-4財富頻道《盛世典藏》欄目將為您播出 《典藏藝術家》唯有真情付丹青 ——畫家蔣麗萍(下)
她於物我兩忘中痴迷在筆墨紙硯的世界
她在墨分五色的運墨間
追求著山水畫氣韻生動的真諦
她以女性的溫婉勾勒敷色花鳥
以不讓鬚眉的老辣潑墨渲染山水
她一手拿畫筆一手抓策展
自由自在游弋在兩個不同的領域間
她就是——畫家蔣麗萍
導師工作室制的開班講授,畫品人品並重的教學體系,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承傳方式,臨摹芥子園、古畫、閱讀古代繪畫珍品等學習,為蔣麗萍開啟了傳統中國畫厚重的大門,她如入寶山,每天廢寢忘食,如饑似渴的埋頭於繪畫和學習中。
親炙於潘天壽、顧坤伯、陸儼少等名師、李可染的研究生薑寶林,上課第一句話「不準學我」、「我學李可染先生的藝術創作規律,但是在形式語言上我按照自己的路子走。」這個與齊白石對關門弟子許麟廬所說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亡」如出一轍的宣言,為學生們一錘定音。他要求學生「向大上求勢、向文上求氣、向清上求韻,向奇上求趣。」點評學生習作,大到立意構圖,小到一點一畫,乃至鈐印的位置、印章的大小,皆因勢利導。
而「用筆骨梗」的曾來德,汲取傳統菁華,變通前人語言,於大黑大白起伏中,「不依成法」、「不與人同」而和古人「朱藍共妍」的氣勢,皆深刻的影響了蔣麗萍。
作為中國文人一種修身治道過程的中國畫,它所深蘊的精神境界追求,由畫體道、由畫正身的「技道兩進」,傳統水墨山水中以線造形的基本特徵,各種皴法、渲染的靈活運用,一點一滴融入了蔣麗萍的血脈,讓她的筆墨趣味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新生。
姜寶林的「筆墨作為中國畫的基本語言,一直是中國畫民族性核心特徵。筆墨功夫越深厚、掌握的筆墨技法越多,「既要筆墨,又要現代」,成為了蔣麗萍的座右銘,她每日絲毫不敢懈怠的在一筆一畫中追尋著中國畫筆墨的精髓,探索著既有古老觀念的內蘊,又有現代生命實質的中國畫之路。
蔣麗萍的大寫意花鳥直抒胸中逸氣,頗有姜寶林的「由干入潤,由潤入干」、反覆交替進行的筆韻,借動靜游息之態、以資畫筆之妙,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而對中國古代「北方山水畫派」畫風的峭拔、曠遠、雄偉的嶄絕崢嶸之勢心懷敬畏的蔣麗萍,則把她對繪畫的愛,全部傾瀉在如同她美麗家鄉一樣溫雅柔潤的「南方山水畫派」的研習上,對於近現代的黃賓虹所期許的山水畫的「渾厚華滋」,蔣麗萍更是對其「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心摩手追。
她的山水畫,構圖飽滿,敷色清淡溫和,行筆縱姿間,不著皴法,不拘繩墨,隨意點染,「有意無意,若淡若疏」中,心境躍然於尺幅之間,頗似「元四家」之一倪瓚的「無人山水」,「殊無市朝塵埃氣」,袒露了她遺世獨立於自己繪畫天地的自由心性。
《南田畫跋》的:「畫以簡貴為尚。簡之入微,則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煙鬟翠黛,斂容而退矣」在蔣麗萍的繪畫中,化為「簡、逸、拙、淡、清、雅」六個字,其筆墨簡遠清逸,物我兩忘,隨意自如的描繪。
蔣麗萍每一個不同階段具有個人代表性的寫意作品先後走進了雲南、北京、巴黎、墨爾本、悉尼等中外展覽館。在由中國國際集郵網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大家郵品首發式」上,全國挑選了70多位當代書畫藝術家的作品,精美製作為一系列的限量版珍藏郵品,作為「國家名片」發行。蔣麗萍的12幅花鳥畫、山水畫作品入選出品發行,郵票從來被譽為國家名片,方寸間記載國家的發展,是看得見的發展史,「弘揚愛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藝術品珍藏版郵冊,是對她書畫作品的又一次高度肯定。
蔣麗萍獨特的山水視覺,敏銳的筆墨感受力,一掃女性的柔媚,山水畫間清新蒼勁、渾厚蒼茫之氣不讓鬚眉,筆意點畫中蘊含的樸拙老辣之韻,透出的心靈真誠熾熱的脈動,她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終於獲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繪畫作品就是畫家的一面鏡子,有情才有意可寫。
一年一種心情、筆下一種表現的蔣麗萍,情付丹青幾十年,在山水、花鳥畫創作上,一直不斷求新求變。她以「筆端點點有生氣」不斷翻新章法、意境,孜孜不倦的追求著黃公望的「畫當以天趣為妙,畫一窠一石,當逸墨撇脫,有士人家風,不同畫工之流」;潘天壽的:「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盡成極品。」的藝術妙境。
鄭板橋的:「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那瀟洒出世的怡然自得,就是當下的蔣麗萍——在她「四萍堂」里,最愜意的生活。
推薦閱讀:
※當代畫家王學仲山水畫欣賞
※美國畫家Daniel F.Gerhartz油畫作品(一)
※為畫家父親做裸模爆紅,隨後消失的東方神女在做些什麼?
※80後美女畫家林曦的LOFT[組圖]03
※近現代中國畫家,怎樣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