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講義》——雍也第六(8)

《論語講義》——雍也第六(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c3jq.html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說:中庸作為道德,那是最高的道德。「至」就是達到極點了。可是老百姓差得太久了。孔子的人品是忠恕,他所追求的道德就是仁愛,達到的境界就是中庸。什麼是中庸?庸,古音讀yóng,指的日常生活。中,是指的恰到好處。把日常生活處理得恰到好處就叫中庸。中庸作為道德來講,那是最高的道德了。中庸這個道德好,可是老百姓差得太久了。離中庸越遠,日常生活就越處理不好。這是孔子在稱讚中庸之德。相傳《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做的。《中庸》是《易經》思想的升華。不明《易經》不足以知《中庸》,不讀《中庸》也不能統領整個《易經》的精髓。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參」就是《易經》的精髓,覺解天地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中庸規範了儒家的價值觀與方法論。庸指日常生活,首先就展現了儒家講的道是常道,對人的生命、生活持肯定態度。常道即老百姓共同都要走的路,都必須經歷的生命軌跡,如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人倫關係、對人處事等。中就是方法論,處理日常生活的方法就是中,就是恰到好處,把日常生活都處理到和諧平衡的狀態。到達這種狀態,個人便會快樂,社會便會安寧和諧。中庸既是個人生命境界的最高追求,又是社會美好藍圖的勾畫。實際上儒家講的崇高人生境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孔子就把這種狀態歸納為中庸。而中庸這種狀態又是從宇宙自然的和諧運轉中推導出來的,故而說中庸出於《易經》的思想。孔子五十治易後,始悟中庸思想,未及深談便去世,到孔子孫子孔伋才進行理論的全面闡述。孔子雖然沒有理論總結,但中庸的思想卻散見於《論語》中。朱子將《禮記》中《中庸》一篇抽出來與《論語》並列為四書,是有深邃見地的:「不談《大學》不知儒家規模之大,不讀《中庸》不知儒家學理之深。」此句出現在《雍也》篇中也反映孔子對於人才的理想,就是要有中庸之德。

推薦閱讀:

【經】《論語》衛靈公篇(17---24)
《論語》新得:十有五而志於學
論語摸象記(十五)
《論語講義》——雍也第六
《<論語>·沒道理——兼就教於錢穆、李澤厚二先生》里仁第四(下)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