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轉型:由「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
「科技共山水一色」是松山湖的典型特徵。
在廣東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時代大潮中,東莞「松山湖」徹底走出了困擾整個珠三角的「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低水平重複發展工業的牢籠,增強了吸納高科技、承載先進位造業的能力。成立僅8年的東莞松山湖工業園已引進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50多家,創建了多個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和3個博士後工作站,90%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5%。
南都記者 佘慧萍 實習生 李恬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身處珠三角核心的東莞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感尤為強烈。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不僅給東莞,也給珠三角提供了一個實踐模本。
4月14日,由東莞市政府主辦的松山湖2010北京推介會上,松山湖管委會共簽訂33宗項目,協議引資92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中既有世界五百強企業又有央企巨子、總部企業;既有電子信息、LED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項目和低碳經濟項目,又有國家級實驗室、高端服務平台、檢測認證、金融服務、文化創業、軟體網路等現代服務業企業。
自2008年開始,松山湖已連續三年赴京推介,今年還計劃赴上海、杭州、南京、台灣以及北歐等地舉辦推介會,以引進更多高帶動、高產出的優質項目。厚積薄發的松山湖,今年還積極申報國家高新區。
松山湖,這個連同水域面積僅僅72平方公里的科技園區,成立僅8年時間,如今已成為東莞的經濟、科技中心。今年一季度園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4%,預計稅收同比增長33%,預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5%。與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中國製造」模式不同,「松山湖模式」走的是創新、科技取勝的「中國智造」道路,這是松山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
戰略構想:為打造「國際製造業名城」鑄造新發動機
東莞是世界知名的製造業基地,但20多年所做的大都是「代工」。與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相伴而來的是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生態環境惡化,一度被看成「先污染後治理」的典型。2001年,東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開發建設松山湖的重大決策,其目的就是通過打造一個全新的集科技、產業、生態和人文為一體的平台,充當「國際製造業名城」的新載體和發動機,來推進東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模式創新。
昔日,東莞經濟在騰飛之初多多益善引進生產企業,而今天的松山湖,卻是精挑細選引進企業和科研機構,「創建以來,松山湖始終堅持『四高』發展原則:高起點規劃建設、高門檻選商引資、高水平自主創新、高效率貼心服務。如今,松山湖逐步發揮出產業龍頭和研發龍頭的雙帶動作用,成為珠三角乃至全中國產業轉型的科技中心,為中國發展模式開闢出一條新路子。」松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說。
8年的飛速發展,松山湖已經顯現出「東莞乃至珠三角科學發展示範區和產業升級引領區」的特徵,發揮著「成為東莞乃至珠三角產業升級的強大引擎」的作用。
松山湖徹底告別以往珠三角「先污染後治理」的粗放發展模式。園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高起點建設園區的同時,招商過程中他們拒絕接收污染大、能耗大、科技含量低的項目,8年來,松山湖按這個要求從5000多個項目中只選擇了500多個項目。
它徹底走出了困擾整個珠三角的「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低水平重複發展工業的牢籠,增強了吸納高科技、承載先進位造業的能力。「科技共山水一色」是松山湖的典型特徵,如今,園區已引進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50多家,創建了多個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和3個博士後工作站,90%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5%,近四年來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108%,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256%。
雲集園區的企業有華為、生益科技、易事特、新能源等各類高科技企業500餘家,其中包括世界五百強企業、境內外上市企業和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工業設計、金融服務等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先進位造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依靠引進高層次、研髮型的企業,松山湖一舉改變了東莞過去依靠勞動密集型企業支持經濟發展的狀況,它驅動著東莞從國際製造業基地向國際製造企業名城邁進。
轉型方式:著力引進產業龍頭和研發平台
正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上,北京館運用LED屏機械控制及多媒體展示項目後,整個建築都因為滿布的LED屏幕,可以隨機變成故宮、國家大劇院、天壇、鳥巢等效果,成為世博會的一大亮點。這一涉及多學科關鍵技術的項目在國內尚屬首次使用,它由位於松山湖的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承接。
珠三角要改變過去依靠要素投入和資本驅動的增長方式,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這一戰略轉型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松山湖,已經成長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科技轉化成果顯著的機構與企業。
松山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已與1500多家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繫,為500多家企業成功進行了產品設計、新產品開發近300項,為企業產生18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與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管理中心等25個單位聯合成立「集成電路技術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中醫藥數理工程研究院與廣東眾生葯業等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技術合作,聯合廣東醫學院、華南葯業等科研及醫藥生產單位申請組建「華南(東莞)現代中藥創製中心」,與德潤集團合作開發「廣東松山湖中醫藥健康科技產業園」。
松山湖堅持走科技創新的發展之路,大力引進產業龍頭企業和研發平台,不僅實現了園區經濟強勁持續發展,而且成為帶動東莞乃至珠三角產業升級的產業龍頭和研發龍頭。例如入駐園區較早的華為項目,對周邊鎮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周邊的大朗、寮步等鎮區已引進華為配套項目30多家,僅僅是東坑鎮,華為配套廠商中利線纜投資額過億元。另外一家企業易事特電源通過建設我國首家U PS電源行業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以技術轉讓、服務外包等方式在松山湖周邊聚集了60多家企業的產業供應鏈,迅速發展成為國內U PS電源行業龍頭企業。
據統計,2009年松山湖園區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同比增長44%,占工業總產值的比例高達91%。「創新是松山湖的靈魂,是松山湖的核心競爭力,大力引進產業龍頭企業和研發平台,才能在更大範圍實現更強大的服務、輻射和帶動。」陳建枝說。
後續推力:設立台灣高科技園區吸引現代製造業
20世紀90年代末,台灣的電子、IT產業作為投資大戶紛紛向東莞轉移,在這個低成本窪地開設PC組件和電子元件工廠。如今,東莞低成本優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等資源日益緊缺。東莞轉而通過營造良好環境來吸引台灣電子信息企業研發機構和運營總部,一些製造環節則轉移到了成本更低的內地,莞台合作也突破了傳統的「前店後廠」模式。
陳建枝介紹,松山湖在東部區專門打造了一個具有濃郁台灣特色的台灣高科技園,用以引進台灣電子科技企業研發總部及現代服務產業。去年台灣高科技園剛搭好架子,就吸引了智原科技、勝華科技、中盟光電、晶奇光電、秉亮科技、前進國際、世陽科技、信凌可信息科技等一批台灣「明星企業」前來入駐,總投資額超過20億元。其中勝華科技在松山湖投資19億元建設大陸的運營總部和全球研發總部,今年6月動工建設;秉亮科技正積極籌備建設「東莞松山湖硅知識產權暨集成電路服務中心」平台。
去年10月,省委書記汪洋在松山湖會見由台灣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宣明智率領的台灣高科技企業考察團時,曾經熱心地為松山湖「打廣告」,他希望東莞市積極創造條件,和台灣企業家攜手合作,把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打造成「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園區」。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年松山湖園區將瞄準信息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尤其是IC設計、面板製造和LED光電三個領域的高科技項目,有針對性地赴台灣開展4次以上的招商活動。「台灣高科技園的建設是松山湖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繼續加大對台招商,引進更多的高科技台企,我們將加快規劃設計,完善基礎建設,力爭今年6月前完成8條主幹道路的通車、部分水電氣管網的建設及主要區域的綠化工作,屆時企業可順利地進場動工建設。」陳建枝向記者介紹說。
隨著以勝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台灣高科技項目在松山湖落戶,將有力帶動東莞乃至珠三角企業的升級轉型,也將會帶來更多高科技的人才聚集松山湖,如勝華科技預計今後在松山湖的員工將達到3萬至4萬人,僅研發人員就有1000多人。「可以想像,那麼多高科技企業和那麼多優秀的高端人才,迸發出來的能量將極大推動松山湖這個產業升級轉型的」引擎「變得更加強大,輻射東莞、珠三角,乃至全中國,真正成為亞洲IC『矽谷』。」業內人士說。(南方網)
我要評論(0)相關閱讀:
|
推薦閱讀:
※一省之下的廣深協作都這麼難,寧杭、成渝、漢沙又該怎麼辦?
※2015年珠海房價大漲,請分析預測下珠海房價2016年之後的走勢?
※佛山箍牙有哪些的醫院可以推薦?
※跨海大橋:珠三角為什麼完敗於長三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