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中觀之點滴認識(仁慈)

對中觀之點滴認識 仁慈閩南佛學  佛法,是對於人生向上、向善發展以至達到完成,即解脫的一種實踐。然而.佛法又是如何增進。凈化此人生,從而達到圓滿的地步呢?在佛典中把這增進,凈化及完善人生的實踐方法稱之為道。而釋尊在開示此道時就提出以「中」為道,中即不落兩邊,而中道就是八支聖道,這就是中道的根本義。  而一般人認為佛法之所謂中道,就是不流於極端的縱慾,也不流於過甚的苦行,在苦樂之間求取折中的態度,這顯然是斷章取義,並沒真正了解八正道所講的中道。首先.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觀,即人生道路都是在走兩個極端.不是縱我自勺樂行.就是克己的苦行。仔細想想這兩個極端都是建立在情感上的,即情本的人生觀。世人在感覺到縱我的樂行行不通時,便轉入自我的約束即行苦行.孰不知縱我的樂行猶如火上加油,是自我毀滅,而克己的苦行猶如用石壓草,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由此可見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釋尊對此二者都予以否定.而提供——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經曰:「般若是諸法之母。」由此可知唯有以智慧為先導,方可改造人生.凈化人生。所以佛法所說的中道是不苦不樂的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也就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又以正見為主導,一切身心活動,。都是以正見為眼目。《阿含經》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般苦經》以般若為先導。所以這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並非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苦樂二邊,所以說佛法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為原則。而以正見為導的中道,就是從正見人生的實踐中去增進、凈化此人生最終達到解脫的。佛陀所開示的中道並非是折巾於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尊所說的乃是緣起法,依於緣起的正見,而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所謂中道者。第一中實義,中即如實,在正見的體悟實踐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  應該如何,就還他如何,絕對不可執著或造作,只有這樣才是徹底的,究竟的。故僧睿大師說:「以中為名,照其實也。」第二,中即圓正,即不偏這邊也不偏那邊,恰得其中,如佛陀說中道時,依緣起法而顯示,緣起法是萬法的根本法則.如果能把屋住這普通的必然的法則。才能正確的開示人生真理,及人生的正行。中即是正,故僧肇大師稱「中觀論』』為「正觀論」,以上所說的「中實」與「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實,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實的。《大智度論》云:「非有亦非無.亦非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一、八不緣起  中觀之「八不緣起」是中觀思想的主要核心,特別在《中論》里.以八不的方法論貫穿全論,破斥站在矛盾的雙方而確定兩極的絕對的錯誤思想.或自性見,中觀之八不緣起用了雙重否定法,加上一否定「不」字,即顯示一切法不可得。  「八不偈」是淪主對各種可能的自性見命題。所下的正反兩邊否定。堅持地說滅,說斷、說常,都隱含著自性見的執著看法,都是錯誤的,所以論主全部用「不」字予以否定。  然而,如果說論主是掃除正反二邊之邊見,而執持中道,這也是不對的,因為不只是正反二邊之見解無自性,即中道的見解也必如此,也是同樣的不能執著。所以,龍樹菩薩雖然說一切法沒有自性.但也不讓人執著——切法的空性。否則,同樣會落入自性見的陷井之中而不自覺。對於這點論主在《觀行品》中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刁;化。」所以在佛經中此說彼說,都是一種善巧方便法門。真正的宇宙實相,是無法也不能用語言文字來加以執持的。因此.在開顯諸法實相時,用「不」字來否定那些邪執,以反顯示隱藏在其背後的真實相。  中論《觀因緣品》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頌文中的「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是——切法的四對範疇,是宇宙萬法的概括者.即宇宙萬有超不出這』八法的範圍。一切法都是緣起的。生滅變化而無有自性的。八不中的「生滅」是從法體上說的.表示事物的存在與非存在。「常斷」是從時間上說的。表示事物的連續性與間斷性,「一異」是從空間上說的,表示事物的統一性與差別性.「來去」是從運動上說的,表示事物在時空中的運動狀態。  不生就是事物不能無中生有,事物的存在只是眾緣和合的存在;同時也不能化有為無,並非斷絕故不生不滅,而事物的運動從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變化不息故不常。反過來說事物由未來到現在、由現在又成過去,前後連續著故不斷。構成宇宙的即不是一元也不是二元,所以宇宙間無一元,二元,故不一不異,所謂二元者,即宇宙間有兩個互不相干的元素,二者沒有任何依靠關係.但又能構成宇宙。這就是二無論,是中論所徹底破斥的。從整個宇宙來看,事物都處在無始無終的運動狀態中,即沒有最初的開始,也沒有最終的結束,故不來不出。「八不」是法爾如是的,本源性空故不生不滅,「八不」是超越時間的具有永久性,故不常不斷,「八不」是超越空間的具有絕對性,故不一不異,「八不」緣起,無所不在具有普遍性故不來不出。站在緣起性空的立場上看,宇宙的真相既不生起亦不消滅,即非恆常亦非斷絕,因與果既不是絕對的統一,亦不是互不相干的,事物沒有新造出來的,也沒有歸還本原的。  不生,小乘說一切有部認為,「四緣」實有,由四緣生一切事物。在龍樹菩薩看來,四緣本身也是從緣而生,依次推論,其他的緣仍須緣生,並不存在第一因。一切事物都須緣生,即非自生,也不從他生。也就是沒有實自性的生,所以是不生,無生。如谷是從無始即很遙遠的時間輾轉相續而來.絕不是隨時有特異的新種從無生有,也就是不生,無生  不滅。不生應滅,但不滅,因為沒有生那有什麼滅的呢?如從前的穀類即輾轉相續,直至於今.可見原來自勺種屬並沒有消失。所以又是不滅。  不常。常,恆常,不滅應常,但不常,如谷種發芽,生莖,長葉,結果,種子不斷變形.各不相同,所以不常。  不斷。斷、中斷,不常應斷,但不斷,如谷芽是依種發芽,由芽而有莖,進而有葉、果、相互聯繫,相續不斷,所以又是不斷。  不一.一同,同一,指因果是一。不斷應是一,但不一。萬物並不同一,如谷種和芽就有區別,谷不是芽,芽也不是谷,所以不  不異,異、不同,指因果是異。不一應是異,但不異。萬物不異,如谷長出的芽、莖、葉等同屬穀類,不能稱為樹芽、樹莖,樹葉等,不與其他相混,所以又是不異。  不來,不異應來,但不來,萬物不來,如穀子中芽無所從來,如果說有來,芽應由其他地方從外而來,如鳥飛來,在樹上棲息。谷芽是由谷變的,所以不來。  不出,不來應出,但不出。如有出,應如蛇從洞穴中爬出。見到芽從谷出,但並不見谷種出去長芽,所以又是不出。  八不的「不」字當空講,即無自性。如說不生,就是說生這一法空無自性。其餘都是一樣的。中觀者用不字來不這八法並非否定這八法,而是否定這八法空無自性。宇宙萬法的生起是有因緣條件所決定的,同樣我們成佛也是有條件決定的。沒有無一條件而能夠成佛的。如經中說:「沒有天然的釋迦,沒有本來的彌勒。」這就告訴我們要想成佛,就必須得創造成佛的因緣條件,否則根本就談不上成佛。  「八不」主要是在破除眾生的自性見。宇宙萬法自性本空,沒有自性的生滅、斷常。一異,來出。世人及外道執時間上前後是同一的,即常;執著前後是非同一的,即斷。若常若斷。這在《中論》里是不屑與共論的。因為常斷性相違故。違反了緣起因果的事實,即違反了時間的連續性和間斷性。  《中觀》之「八不」是站在第一義諦的立場上說的。但也有站在二諦義上說的。如我們用『不生不滅」來顯示「八不中道」之真理。與生滅有關的概念即是有和無。而因古韻新聲·對中觀之點滴認識緣所生法的規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由此可以看出有與生相聯繫,無與滅相聯繫,有無與生滅這兩對概念的意義是相通的。在現實當中存在的東西,純碎的有或純碎的無,不過是一種概念(假名)而已。因為有與無本身就是一對概念,是矛盾的雙方。從緣生法則可知,一切諸法的生起,都是相依相待的。  如有是依靠無而相對安立的。光明是依靠黑暗而相對安立的。這些都是假名安立的名言概念。假使離開任何一方,那麼另一方都無法成立。所以執著有與無這兩個是絕對的存在(有),或絕對的非存在(無),都是自性見,為中觀者所破斥。《中論·觀有無品》從法體上觀察緣起諸法沒有實在的自性。如頌曰:「因有有法故,有壞名為滅。」就是說因為先有一種有法,而這有法在長期的演變中,後來變壞了說它為無,如果沒有有法,這無又從何而來呢?由此可見「有」、「無」這對矛盾的雙方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待的。特別在《中論·觀因緣品》中回答關於宇宙萬有的起源時,否定了外道主張的宇宙是由大自在天或上帝等神創說的觀點。其觀點總括起來也不出四種,即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中觀論的否定就是不生,既然不生當然也就無滅。  二、空與有  在談到空和有的時候,首先我們知道這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是觀察萬事萬物的性與相而所得的兩種認識。當我們想到有的時候,空的涵義也潛伏在有的反面。空與有是宇宙現象的兩個方面。宇宙萬物都有生、住、異、滅四個層次,當一個生命在貫穿這四個階層的同時,也就顯示出了空和有的兩種現象。這就說明了宇宙萬物是形形色色,干變萬化的,但無一不是因緣所生。在轉化空、有兩個觀念時,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觀。所謂中觀就是依「性空」,「假有」二觀而立名的,空觀是體,假有現象是用,而中觀是為融攝空、假二觀的一種自證學說,屬於般若智境。修行處於這種心理中,面對著森羅萬象的事物,能夠進入體用刁;二,圓融無礙的境界,使自己的觀照於認識外界事物的時候,立足於空有之上,而不著有、無二邊,修行人若達到這一境界時,已無相對性的觀念存在了,所以能在一期生命流轉過程中,體證到宇宙的勝義法而達到解脫境界。  佛經中常常提到「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的道理,一切生命的忽生忽滅,無非是出自業力對心識的牽引。修行的目的,在於希求證的無生,無生則無滅,不生不滅是超越三界的另一較高境界。而不生不滅就是絕對的無生境界,稱為涅槃妙境。心經曰:「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就是中觀行者的修持依據,也是一般入道者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  空是佛法共同的特質,佛教中任何學派。不能不說空,但也不能不說有,所以,一提到空,便關連到有。無論是大乘還是小乘,說有的還是說空的,都不能離「空」。缺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論曰:「依空說法一切都是善巧,離空說法一切皆是戲論。空是對一切虛妄戲淪的遮遣,也就是如實寂滅的開顯,遮情與顯理統一。空,是對世間固有的來一次突破,否定。空並不是抹煞一切,而是陶汰,依現在來說就是揚棄,是從思想與行為的革新中,摧破情執中心的人生。轉化為正覺中心的人生。所以,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斷見。反而因空,才能實現覺悟的,自在的、純善的、清凈的。  聲聞學者明無我無我所、空,無相,無願,都無非是空義,就是強調一切有者,也不能刁;談這些。所以,我們應該知道,空是佛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大事,是大小學派所共的,不過在程度上有深淺的不同吧了。無論說的是實有,幻有或妙有,總是有,所以要想明白空,應該依有而明空,依佛法修學的程序,應該先學「有」,這是對於緣起因果法相之「有」,先有個認識。絕不能離有而一味憑否定,否則將會落入惡取空。必須在具體的有法上去勘破一般人的錯誤認識。如《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也是從具體的五蘊法上照見空的。一般以為若能理會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便算是不忽略有,善於知有了。但要知道明理並不就能達事,體空也不就能知有。佛法所說的知有、並不是要知道世間的一切有,而只是對無始來的生命緣起有個正確的認識,明白了這樣的有,依之而通達空性而證得解脫。  對於空義,第一,不要站在宗派見解上去研究,空是遍於佛法的特質,大家都在說空,並非三論宗在說空,對此不要形成宗派與其他宗派對立,說到底都是佛法。第二,佛乘的空義,本以生命為中』心,擴展到一切法空,空遍於一切法,依明空的有,也就包括了一世法。這「有」的一切法,對於有情世間的善惡邪正不可混為一談。第三,古代大德們雖然極力在說明性空的不礙緣起有,但實際是對於有發揮的太少,大都依有明空,忽略了從空去建立正確合理的有。聲聞學派中有「見空得道」與「見有得道」的不同,其實,這就是四諦漸現觀與四諦頓現觀的不同。《成實論》卷三,對此問題有較詳細的說明。  三、結束語  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其意理直通於阿含經。中論所講的中道思想就是在挖掘阿含經的真義。故中論通於阿含經而抉擇阿含經的本意,第一,中論所引證的佛說,全部出自《阿含經》,例如《觀本際品》說:「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這是出於《阿含經》卷十說:「無始生死……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生死無始的教說,龍樹菩薩引歸「何故而戲{:仝,謂有生老死」的空義。第二,從《中論》的內容看,也可明白、中論是以《阿含經》的教義為對象的。如《觀六情品》、《觀五蘊品》、《觀六種品》,即古典中的《舍利弗毗曇》、《法蘊足論》也都與此相合。第三,從〈中論》開頭的歸敬頌來說.緣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論》以中為名,即以八顯示中道,不常不斷的中道,不一不異的中道.這都出於《阿含經》,由此三點不難看出《中淪》的意趣所在。  中觀與中論,同是以中道為對象的,用觀察的方法去觀察中道,即中觀;用論證的方法來論證中道,即中論,中觀與中論,同為研求發見中道的方法。然而無論是觀察或論證的方法都不是離開中道——真理,憑自己的情見去觀察論證的。觀察與論證的法則.即為中道諸法最高真理;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們不過順著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則,而觀察探求,去發見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論證與觀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觀、論與中道是相依相待而非隔別的。離中道即沒有中論與中觀,離開了觀與論,也無法發見中道,體驗中道。
推薦閱讀:

認識你是我的緣
?俄羅斯特種兵才能用得上的槍,你認識幾個?
快速認識篆文的方法—書法教程
認識你真好!
走近佛陀 認識佛法: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

TAG: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