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附》讀後(1)-徒步者
2015 6 8 晚 第一章的重讀 其實昨晚已經讀(鳳凰廣播聽的)至第三章,午休要繼續讀的,感覺之前讀的有些干擾不夠用心,所以還是重讀了,第一 章,也僅僅讀了兩個被監測人員案子,尼古拉斯與塔蒂亞娜,說實話,讀這類文章其實挺枯燥的,都是些精神科的術語描述,但為了知曉其結果,還是繼續下去了。。。。 讀的過程,自己的心緒也會被引入,是呀,曾經的我是什麼樣?兒時,18歲,30歲,又為什麼有現在的我? 我的兒時,是什麼樣?1-7歲,18歲,如何用這些專業的術語去描述?作為父親的我是什麼樣?都為自己的孩子做了哪些?還有他的媽媽。。。。 孩子們,都會對父親帶著他去玩而印象深刻,對曾經的犯錯被家長懲罰記憶深刻,曾經兒時的我,對於家庭,父親與母親的記憶還有哪些? 根據,倆個人物的案子,18歲與30歲,對於兒時的那些記憶描述,30歲時會更加細膩與具體,其實對於自己這個過了30歲的人,應該也是適用的。
勾起了許多兒時的回憶,畫面是清晰的。 父親帶著我去操場上看打冰球,而兒時的我,對於比賽記憶並不深刻了(雖然父親曾經講述過,在哈市冬天的室外,看冰球比賽,大人們要承受寒冷的,而我一個小不點的孩子還能不鬧的一直觀看,旁邊的大人會對父親說,感覺挺有趣的)。僅僅有記得感覺冰刀好長,看比賽的人好多;而鄰居家的哥哥,帶我在比賽場外的,環形冰道上,穿那種土造的冰鞋滑冰,也根本不會滑,因為那時也就3歲,但是很好玩,哥哥也會推我滑,滑道上很多比自己大的孩子,而這些讓我記憶更深,也覺得更有趣。 父親還會經常帶我走路,去一個部隊的方向(後來知道那是第三監獄),路上不記得都會說些什麼,玩些什麼,現在想起那是應該很開心愉快的,記的經過的地方,門口有軍人哨兵,哨所是木製草綠色的,自下而上由大變小方形的哨所門口站著端著槍的哨兵....... 父親總會帶著我出去(好像那時妹妹還沒有出生,或者出生了還很小,由媽媽帶著的) 記得經常會帶我去一個商店飯館很多的地方,有一次飯館屋面上面著火了,消防車在救火,是那種消防車+紅色水車(其實地點是香坊區的商業區,十五門), 館子里人們還在吃飯(應該是觀查不夠細緻,不應該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在記憶中是如此的) 對於哈市的記憶,白杖子,雙層窗戶,冬天在小商店的火爐上烤那種羊角樣的麵包,非常好吃。
江堰兒(真不知是這個字不,就是松花江防洪紀念塔那裡), 綠色的飛機連成一隊,在飛機場里(其實那些是滑翔機) 記得父親帶我去北京的香山公園,上很高,走呀走,很久很久的,結果終於到了山上,就一個四角亭子,中間一口缸,感覺好失望;經常會晚上才到北京,然後住下,住的地方,晚上會放電影,基本就一兩部固定的電影,小鉛筆的故事(當時只能用這個名字稱呼了),小鉛筆會飛,孩子好像可以坐上面。 記得在北京住的地方離天安門廣場不遠,父親會帶我去看晚上的廣場,建築上會有很多的彩燈亮,很漂亮。
每迴路過北京,回哈市,會帶很多糖紙,出去玩,分給小朋友,會給他們講很多好玩的。 在我的記憶中,1-7歲,很少有嚴重的挨打,但是懲罰式的挨打還是有幾次的,因為父母不讓出去玩耍而把家裡的衣服都放進水池浸濕,讓妹妹站在房內最高處的上面,後來父親回來了,自然挨了不輕的一頓胖揍;在有一次,父親出差很長時間,當時舅舅還住我們家,不記得因為什麼事情,舅舅把我打了,他是個成人,把我一個孩子按在床上打,可想而知是什麼樣的結果。 雖然有這樣的挨打,我僅僅會覺得其也就是個記憶罷了,只要不是讓自己心理上產生了過分的影響,也不夠做為影響以後發展的陰影。 自己兒時的回憶還有很多很多,暫不去累牘。 對兒子兒時的很多記憶,更是很多很多,也一併不在繼續表述,但在讀的過程中,是浮想起很多很多。 ...........................
言歸正傳,書的作者是一個很強大的團隊,用了很多精神專業的工具,如詢問,填表統計,一些可以表現心理的問題問卷,觀察,嬰幼兒表情動作解讀.......很科學,很棒,那些是通過專業的角度解讀一些行為動作與表情,非常值得借鑒,尤其對於嬰幼兒的那些動作行為解讀(因為嬰幼兒還沒有語言表達能力),這些成功者的父母都會用很科學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尤其媽媽,會讓孩子們感覺溫暖,安全,可控的不安全行為可以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們感覺自由的同時,也知道有紀律,有約束,有自由的度........ 那我們是否也可以通過這些專業的方法來解讀我們的孩子,包括我們自己呢? 1-7歲,18歲,30歲,我感覺其實可以做的更加密集的記錄點,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我原來曾經是什麼樣?現在的我為什麼會這樣?的解讀 這樣的專業記錄,僅僅是為了讀懂自己或著他人的曾經與現在的原因,是片面的,因為是幾個點,不是無縫的。 而這些記錄或者當時的孩子父母,18歲的少年,30歲的成人,對這些讀懂的記錄,真的對其幸福的一生起很大作用了嗎? 從這些記錄過程描述看,應該起的作用不算大,獲得這些記錄的76個案子,當時應該都做了心理輔導吧,成功的家庭做了,而非成功的家庭不是也做了嗎?為什麼還有非成功的家庭呢? 也初讀了第三章點點,書中陳述,根據大量的記錄獲得資料結果來看,不是開始專家們假設的結果,嬰幼兒期的安全環境,未必是將來的直接因果關係(想用邏輯的充分,必要,表達的,但忘記了如何用,見笑了) 隨著,章節的繼續,或許會找到答案,至少可以系統的看明白作者要表達的東西與思路(對於昨天的讀感,看了後面的案子,會補充的,但仍然堅持看法)。 夥伴們,今天暫分享至此,愉快的閱讀吧! 2015 6 9下午
(微信群內對話記錄:
徒步者:
我這樣表述,是把自己也做為一個案子,看與書中有何區別,因為書中很多觀點,我不贊同,
他似乎是做了立論,而圍繞他找依據
他們的很多結論,是在顛覆以往的一切理論,性格差異來自,0……7歲的環境,成人後的一切行為,都與兒時有關,且很重,幾乎到了,必然性
所以,說,跟蹤依據不夠全面,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什麼磨難,鍛煉,學習,經歷,已經都似無關,只與兒時的行為有關,這個感覺不妥,當然現在只是看的前部分,看後面如何解讀吧。
所以,再談到的經歷,其實通過很多情節,是可以消除些兒時的影響
是沒有書中說的那麼絕對的
我沒有看那些所謂的序,那些容易誤導自己閱讀,用一個無知去讀
當然,書內容還是把自己,引入了,思考,我曾經是什麼樣?現在的我為什麼是這樣?
裡面涉及的專業方法非常棒,可以獲得很多成長過程的記錄,
如果這些記錄是無縫的,那可以在無立論的情況下,一切根據記錄內容而獲得,結論,那應該更合理與科學
這些,我會寫如讀後文的,也做個讀書記錄,現在可以草草的,待全書看完,比較一下,初看與結尾後的,不同點,
也會根據這些散亂記錄,整理好,一個完整的觀後感
書中那些專業的育兒方法與行為解讀,值得引進與採納
還有專業的記錄問詢方法,估計是很多行為與想法思路判斷題選擇,根據這些得出結論,一個時間段的結論
我的看法,學習其科學方法,不需完全接受他的結論)
2015 6 9晚
第一章結束 母嬰互動 母嬰互動,在三個不同層面,講述主要在第一層,也可以叫宏觀層面,包括母親的自信,快樂,慈愛,一致性,組織,保護,移情與同情,這些品質共同傳遞並作用於兒童,兒童便體驗母愛,兒童內化並回報父母的這些情感與行為,反過來成為其人格 與反應技能的一部分,早在生命中形成,兒童會表現出這些特質至成年,並傳遞給下一代。 更深層面的母嬰行為,微觀體態的互動,將宏觀層面的母愛,更具體行為,有可操作性,通過錄像,觀察母嬰玩耍,分離後的團聚,擁抱後的動作等等的各種表現,觀察母嬰的注視,情感交換,母嬰接觸,如宏觀互動是健康的,微觀互動也是健康的。 父母與兒童會通過,注視,擁抱,皮膚觸碰,微笑,親吻交流,這些是依附的基礎。 兒童遇到,飢餓,恐懼,寒冷,會用注視,哭泣,動作表達,同時父母會給以回應,這樣的互動在周歲前,會有近千次的重複,為兒童提供了依附,情感安全,隨後獨立性的成長 基礎,無論父母是否用語言表達,都隱含與父母的動作里,兒童同樣與父母在互動。 通過一個12月的兒童,母嬰分離3分鐘後的團聚觀察例子,感覺依附不夠安全的,團聚後的孩子會哭著擁抱,目光會向下看或不可母親,抱起後,手掌會避免與母親的皮膚碰觸; 而感覺安全的兒童,會哭泣著望著母親,抱起後,會蜷縮與母親懷裡,手掌會放在母親的脖子或背部。 這樣的肢體語言表達了,母嬰互動的健康性。 這種微觀互動行為,同時也會傳與下一代。 最後一個母嬰互動層面,是神經心理學層面,父母多次嬰兒的回應,直接影響嬰兒大腦的分化進展。 這些內容很棒(可記錄起來好麻煩) 鳳凰廣播收聽 《情感依附- - 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http://diantai.ifeng.com/#!/category/3/14693
兒童期,與父母的互動,微觀的具體化的,行為,肢體語言,表情等,彼此能及時的回復交流,對兒童的情感發育,智力發育,大腦神經發育,人格與反應技能都是非常積極的。
作為曾經是兒童的自己,會知道那時的的情形嗎?作為父母的自己,曾經是如何與自己的孩子互動,還記得嗎?對於從事這類工作的人群,回想下曾經的自己是如何做的? 不管之前是如何做的,如何經歷的,現在是否應該更加懂得母嬰互動的積極面,是否想獲得這些更多的微觀知識與技巧呢? 2015 6 10午
微信群內對話記錄
騰燕青(多倫多):
徒步者把自己放進去其實是學習體驗的最佳方法,其實到深入之後,治療師是不能排除在外的,這比傳統的理論有很大不同。即把自己變成一個最有效的工具。
關於你現階段的疑惑,完全可以理解,這也是走向深入的動力了。
當然有部分人會有機會受到深入的影響,改變依附的模式,這種被稱為「掙來的安全依附」。一般是通過後天的干預得來的,最明顯的是深刻的心理治療。這在心理治療部分談的較多。
至今為止,徒步者已經在走的不慢了,這個過程的體驗上寶貴的財富。
2015 6 10晚
微信群內對話記錄
徒步者:
父母給兒童的是自由的,不是用父母的意願去約束孩子的自由。
,成功家庭案例中,有對父母的描述,
可以由孩子去冒險,且允許孩子發脾氣,哭泣,破壞,折騰人......而對於這些具有破壞力的孩子表現,媽媽是開心的,認為這是他情緒與情感的一種釋放表達。
可以使嬰幼兒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情緒情感釋放與表達能力,獲得這樣的能力,可以使其在以後的成長中,能夠正常的解決一些的情緒方面問題,不會使其自己精神方面不能釋放表達而變的壓抑。這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如何可控?,就是給孩子的限制---紀律
2015 6 11晚
第一章讀後補充 對於76個案例,找出共7個比較成功的家庭進行的記錄分析,找出共性與差異。 關於被我們認為的影響兒童成長的四個因素, 1,餵養方式: 在記錄統計中,未見76個家庭中母乳與奶瓶餵養的過大統計效應,具體的區別未見很大,而更重要的是母親用什麼帶進了餵養體驗中。 2,兄弟姐妹: 均為發現對成人後的成就感,滿足感,產生明顯影響,但由於同胞關係以及兄弟姐們的角色模型,則刻印在每個每個人的情感生活中,兄弟姐妹通過相互聯繫的經驗,親屬關係疏遠或競爭提供了生活的多樣性,實質性與深度,教會孩子如何競爭,分享,獲勝,失敗,分離和回歸,以及感受同情與驕傲。 3,父母的教育程度,經濟地位,兒童的智商: 對以上未見起重要作用,而父母的養育方式,人格,對孩子的希望,對孩子的發展起更重要的作用。 4,信仰: 參加由組織的信仰活動,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重大影響,但並不是具體的信仰而產生,是父母在信仰活動中,通過行為傳遞給孩子的,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熱愛家庭,自給自足,社交行為的高雅。(以上是書中所總結) 對於以上的結論,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我的理解,母乳餵養可能屬於更增加了母嬰微觀互動的具體行為,如注視,皮膚接觸,氣味的親近,更有利於互動行為的及時性,如果是奶瓶餵養在母嬰微觀互動中,也能夠及時善意積極的回應嬰兒的需求,同時母親能夠讓嬰兒感知安全,溫暖,兩種餵養方式即沒有什麼區別了。 兄弟姐們關係,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人格,對孩子的關愛互動方式都是健康的,那基本可以判斷,對於家庭的每一個孩子都會用接近的方式養育,那麼具體到一個個體,也是無處不感覺感受到這些細微,這些的行為與教育,是系統的,具體的個體在其中,已經獲得了父母營造這個家庭的氣氛,而與兄弟姐妹的直接關係因素自然顯得未必很大。而在整個系統中的,從兄弟姐妹那裡,感受的親情關係也是積極的樂觀的,並更能體會獨生子女所不同的,那種生活多樣性與深度,在獲得如何競爭,分享,獲勝,失敗,分離和回歸,以及感受同情與驕傲更加的有利於豐富,所以,雖不能說有直接的關係,但在一個健康成果的家庭中,在這個系統環境中,個體在成長發展中獲得影響,應該還是多於獨生子女家庭,儘管影響因素是間接的,但的確屬於積極的。 父母的教育程度,經濟地位,兒童的智商,在父母已經形成一個健康積極的教育子女環境中,這些因素自然已經顯得不夠突出了。(書中選取的76個案子人物,屬於中產家庭,很多條件是已經具備的) 借《變形計》(湖南台的一個真人秀紀錄片,把城市富裕家庭,成長不夠健康的孩子,與貧困地區,極其貧苦家庭的人格成長健康的孩子進行互換一個月的生活成長記錄片)中的人物來說明這段關於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與家庭經濟背景,對孩子成長發展的關聯。 城市少年,家庭經濟情況都是非常好的(此節目不乏作秀成分,尤其城市少年,相對貧苦少年好些,在此不去討論作秀成分),有的孩子可以月均1萬以上開銷,但還是成為的問題少年,而貧苦家庭的孩子,家庭經濟情況都是非常糟的,一個13歲的孩子,同時讀書還要要撫養其他三個弟妹,月均開銷應該在50元以內。 貧苦家庭的這個孩子就是父母的人格很積極,由於這樣的家庭經濟情況,說其成人後具有非常高的滿意度,成就感,恐怕困難很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由於家庭沒有給他更加健康的教育撫養,而是其真的成為了問題少年。 在以上倆個家庭的養育孩子過程中,家庭的經濟地位的確起作用了。當然,我舉得例子,也有點偏激。只是詮釋書中的結論在什麼系統下來談。 在國內當下的社會環境中,父母教育程度,經濟地位都很好,孩子智商也不差,兒童期,撫養方式也未必不健康,但是未必都能成為健康成功家庭的撫養教育孩子。扯的有些遠,在以後對於這些再去陳述。 還是回到,健康家庭,繼續用變形計人物來說。 為什麼去城市家庭的貧困孩子能夠讓城市媽媽感動流淚? 貧困家庭的孩子,雖然沒有那些物質,但是在他生長的環境,從幾時懂事開始,從父母那裡獲得就是善良,熱情,真誠,他在城市媽媽這裡,媽媽給了他已經丟失很久的母愛,使孩子感動,孩子同樣會與媽媽互動,用他的真誠,善良,熱情回報與媽媽,這些是人之間起碼的一種感情。 城市少年,在貧困家庭的生活中,也在感受著那裡的父母,姊妹給予的那份真誠,善良,熱情,一致親情。 所以,如果可以在一個健康家庭的系統內,一切因素,父母教育背景,經濟情況等,都顯不突出了,而這個健康的父母建立的這個系統,是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才使其它的因素變的不突出。 如書中所的結論,而父母的養育方式,人格,對孩子的希望,對孩子的發展起更重要的作用。 對於信仰對孩子成長發展的影響也是一樣的,書中通過的是案例記錄分析而得。記得前陣看過有信仰家庭與無信仰家庭比較,估計很多小夥伴也都看了,信仰不是唯一成功孩子發展的必要條件。 書中統計記錄,也表明,通過行為傳遞給孩子的,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熱愛家庭,自給自足,社交行為的高雅,這些起的作用,這些都是來自於父母建立這樣的健康家庭系統,不是信仰本身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通過以上的陳述,表達了,影響兒童成長的四個因素,在一個健康成功家庭系統下,已經不是什麼太大影響了。 而父母的,希望,人格,善良,積極,教育方式,撫養方式,才是更重要的基礎。 作為一個家庭孩子的自己,大家來想想,我們今天的自己,為什麼是今天的你?在我們身上其實無處不顯現著家庭給自己影響的痕迹,或許你自己也未見什麼明顯,因為家庭,父母給我們的影響與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不一定是哪一個曾經的事情處理,哪一個具體的教育而得,是那些很多很多細微組成。 回頭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何嘗不是如此呢?
2015 6 13午
微信群內分享:
尹麗(多倫多):
是什麼因素導致受傷兒童成為暴力成人?本文作者麗莎?費爾斯通(Lisa Firestone)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作家和格蘭登協會(Glendon Association)研究與教育部主任。多年前為製作暴力評估級別的研究,我曾到有重度安保的監獄,採訪謀殺犯以及其他暴力犯罪分子。每次面對這些罪犯採訪時,我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如何淪為一名暴力犯罪分子的?」答案都是一樣的:每一名罪犯的童年都有過特別可怕的心理創傷經歷。 作為一名研究人員,我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地使用諸如「每一個」、「所有」或者「總是」這樣的字眼。當然不是所有的暴力都來源於同樣的原因。但是,當你仔細看看任何一個暴力犯罪人,你會發現,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過極其可怕和痛苦的、黑暗的過去。比如美國有一個案件中的殺手,是一個富有家庭的財產繼承人,因涉嫌殺害三人而被捕。此人在七歲的時候,目睹了母親自殺。這名罪犯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冷漠地描述了他母親自殺前的那個晚上,父親告訴他跟媽媽說「晚安」,後來,他奮力在母親下葬的時候,想要救活已經逝去的母親。不是每一件心理創傷都造就一個殺手,但是大所數殺手是由心理創傷造就而成。貧窮、虐待和偏見等,都會使得孩子參與幫派逃離。洛杉磯一個專門幫助孩子參加幫派的慈善機構創建人格雷格?博伊爾教父(Father Greg Boyle)說,「孩子參加幫派是為了逃離什麼。」因此,我們必須要問:「孩子在逃離什麼呢?」從貧窮到富有,從系列殺手到幫派成員,在幾乎每一個暴力犯罪人的身後,都有一段絕望的故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噶波瑞歐博士(Dr. James Carbarino)研究了很多暴力犯罪人,包括死刑犯。他稱這些犯罪人是「心理創傷沒有得到醫治的孩子,居住在一個可怕的男人身體裡面。」「還有一個可怕的,就是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曾經受過傷的童年、那個受傷兒童的憤怒與恐懼。可現在呢,在一個成人的身體里,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替那個曾受過傷的孩子行道。」當然,暴力有其基因方面的原因,但是基因總是和環境相互作用的。表象基因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雖然經歷不會改變基因,但是卻會極大地影響基因如何表達。換句話說,你可以有殺手的基因圖譜,但你不會傷害一隻飛蟲。讓人成為殺手的是心理創傷。噶波瑞歐博士說:「殺手的情感已經遭到破壞,已經形成了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因為被人欺負、被同伴拒絕,或者在家裡遭到虐待和被忽視,加劇了他們已經被破壞的情感更加嚴重。他們可能一直飽受悲哀、憂鬱、絕望、自我誇張和自戀的困擾。」人生來的大腦結構是中性的,有能力發展同情心和愛心。但是要做到能夠發展同情心和愛心,還需要有正面的經歷,避免負面的經歷;需要有良好的社會互動,幫助人適應調整和社交。此外,還需要避免嚴重的、會傷害情感的事件。心理創傷事件有多種形式。比如受到虐待和被忽視,會導致發生暴力。有一項研究發現,被母親忽視或者被父母虐待,會導致日後產生極大的進攻性。1. 家庭里的進攻性—正如博伊爾教父認為的,大多數孩子參加幫派,是在逃離什麼,包括逃離他們的家庭。很多有暴力的人,都目睹過家庭暴力。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估計,有大約百分之四十的暴力青少年,曾目睹他們的父母有過激的衝突。研究認為,兒童虐待和家暴事件是導致成年人暴力行為的重大因素。 2. 早期生活遭到拒絕或被忽視---遭到拋棄的孩子,會在心理上留下很難癒合的傷痕。每一種忽視,都對大腦功能的發育留下嚴重的、長期的影響。孩子被主要的照顧者拒絕,幾乎沒有辦法讓形成有安全感的依戀關係。 3. 依戀方式的問題---養育情感健康的孩子,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即給予孩子安全的依戀方式。但以理?西格爾博士(Daniel Siegel)提出以下具有安全感的依戀方式:(1) 孩子需要感受到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2) 孩子需要感受到被當做自己看待(而不是被期望地看待---譯者注)。(3) 孩子需要感受到有愁苦的時候,得到大人的安慰。(4) 孩子需要有安全感。一個孩子若果沒有體驗到這些「感受」,就會發展一個被破壞了的自我,以及一個毀滅性的的成人關係模式。 4. 感覺到羞恥---孩子受到忽視,或者在身體和言語上受到虐待、被欺負,或者受到偏見和歧視,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深深的羞恥感,並且這種情感會伴隨他們走進成人的生活里。可以導致日後孩子有暴力傾向的事件之一,就是對孩子進行羞辱。當然,父母不可能完全讓孩子生活在真空里,不受一點苦。那樣的環境也不是養育孩子的目標。不過,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有愛心的、在情感和行為上都持續穩定的父母,給孩子提供有架構的、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不論孩子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里,他們都有權利在一個感覺安全的、感覺被當他們自己看待的、在有苦楚的時候得到安慰的,以及有安全感的環境里。只要我們沒有給孩子這些條件,我們就會使得社會無法抵擋未來的暴力行為。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預防暴力,我們必須嚴嚴肅地考慮早期干預。我們需要一起努力,預防兒童虐待,為年輕人建立更好的心理健康測試和服務。如果你擔心一個孩子的狀況,最基本的是尋求心理幫助。越是早預防,結果越有效。有一個關愛的老師、家庭、輔導師、家庭成員或朋友,會對孩子的成長形成兩重天。我們絕不能夠對一個與眾不同的、不友善的或者是讓我們害怕的孩子不理不睬。我們要問自己,讓孩子害怕的,日後孩子會讓世界害怕。那就是我們需要開始做的。原文鏈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compassion-matters/201504/the-making-murderer
鳳凰廣播收聽 《情感依附- - 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http://diantai.ifeng.com/#!/category/3/14693
推薦閱讀:
※哪句話最能燃起你的鬥志?
※上大學你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
※你是值得信賴還是值得委託的人?
※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女孩不為錢財也願意給人當小三?
※你聽過最狠心的一句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