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與蘇杭齊名的運河名鎮張秋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曾與蘇杭齊名的運河名鎮張秋2014年06月26日  來源:齊魯晚報 新浪微博 QQ空間 騰訊微博 人人網 更多

【PDF版】

      張秋運河河道,下圖為張秋鎮水鐵牛。

   □鄭民德 孫元國  張秋鎮現在只是聊城市陽谷縣下轄的一個普通小鎮,但在明清時期,卻享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在山東與顏神鎮、景芝鎮並稱「山東三大鎮」,是京杭運河沿岸著名的巨鎮,也是罕見的以鎮為行政級別卻建有周長達8里城池的市鎮。而所有繁華的起源都歸於運河的恩惠,京杭大運河不但使國家在張秋設立了北河工部分司、管河廳、布政司署、都察院、稅課局、巡檢司、倉廠等一系列政治機構,而且帶來了南北商幫的匯聚,刺激了商業貿易的繁榮,使張秋成為了漕河要衝。  明清對張秋河道的治理  張秋古稱「漲秋」,因地勢低洼,秋季易漲水故名,後人忌水字,改為張秋。明清時期,張秋為京杭運河重地,黃河屢次在此衝決運河,對南北運道造成了巨大危害。為保障國家漕糧順利到達京城,明清政府不但在張秋設立了一系列管河機構,而且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元朝開會通河,輸南糧入京,即在張秋附近置荊門上下閘、阿城上下閘、七級上下閘節制水源,滿足漕河運輸,並派都水分監駐張秋,以管理山東運河漕運。入明後,中央政府更視運河為國家命脈,所以對其管理與維護也極為重視。成化時,朝廷不但在此置北河工部分司,而且壽張、陽谷、東阿三縣管河主簿廳也駐於此。弘治五年(1492)黃河複決荊隆口,壞會通河,朝廷動用數十萬人力與山東、河南、南直隸數省錢糧,歷經三年,方將此次張秋決口堵塞,並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河工完成後,朝廷改張秋為安平鎮,希望運道安瀾,並建真武廟、龍王廟、顯惠廟於張秋,以祈求神靈護佑國家漕運。經過弘治年間的治河,山東運道在此後的一百餘年間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入清後,順治七年(1650)黃河決口,張秋以下堤壩全部被毀,其後數年又連番決口,使運道、民生均受其害。康乾時期,國家太平盛世,對黃運兩河投入較大,所以漕運也維持著較高的運作效率。但清中後期,黃河決口頻繁,其中僅嘉慶年間即決口十餘次。咸豐五年(1855)黃河又決口於河南銅瓦廂,張秋運道被攔腰切斷,傳統漕運也隨之衰落,沿岸的德州、臨清、聊城、張秋等城鎮亦從繁盛之地變為默默無聞,徹底失去了運河名城的地位。商業重地,山東巨鎮  明初張秋並不繁盛,鎮中僅八家商鋪,弘治治河後,隨著諸多管河機構的設立與國家漕運的暢通,張秋因位於濟寧、臨清兩大商業中心之間,一躍成為著名的漕運碼頭、商業樞紐、經濟重地。萬曆時,張秋商業達到了鼎盛時期,朝廷不但設稅課司徵收商稅,置水次倉收貯附近八縣漕糧,而且吸引了諸多的商人、商幫到張秋經營,隨著人口的增多,萬曆三年(1575)擴建鎮城,長達八里,建有四城樓、四水門,成為山東僅有的建有城池的市鎮。  當時陽谷、東阿、壽張三縣的民眾在張秋鎮夾河而居者達到了數千家,聚集到此的商人、手工業者更是不計其數,齊境的魚鹽、魯境的棗梨、吳越之地的布匹與絲綢、閩廣的珍稀水果與珠寶、秦境的毛皮,全部集中到張秋鎮發售,出現了商貨山積、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繁榮局面。張秋鎮城幅員數里,運河貫穿鎮城南北,號稱「七十二條街,八十二衚衕」。因張秋商業繁盛,明清兩朝在此設有稅課司,專門徵收各類商業稅收,其中收稅最多者為屠與曲,其次為雜貨,每年徵收銀兩數目非常可觀。明代萬曆後,因運道淤塞、漕糧改折、戰亂頻起,張秋逐漸走向衰落,特別是崇禎年間山東梁山李青山起義,切斷了運河交通,攻打張秋、陽谷、臨清等州縣,導致「兗東西四百里寂無人」的慘狀。  入清後,經過初期的休養生息,張秋經濟得到恢復,康熙三十二年(1693)大量在張秋做買賣的晉商修建了山西會館。康熙後期,張秋運河上官民商船雲集,帆檣如林,「市肆樓房櫛比,百貨雲囤,商民往來,肩摩轂擊」,被譽為「小蘇州」。張秋的衰落是從道光朝開始的,由於漕糧海運與帝國主義入侵,加上咸豐五年(1855)黃河銅瓦廂決口後,山東張秋運道淤塞不通,太平天國北伐軍、捻軍、義和團與清軍在這一區域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導致張秋城鎮被毀、商人離散,經濟地位一落千丈。
推薦閱讀:

美智庫:中企承建尼加拉瓜大運河 美異常低調
「水鄉」故園,風從運河來
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故事
趙靈敏:尼加拉瓜運河的是與非
張偉:大運河

TAG: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