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你的心理醫生

10月20日

尋找你的心理醫生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4:50

   蘇珊的故事 李子勛

      蘇珊近來很不順,先是因為工作安排與公司老闆暴吵一頓,一氣之下憤然辭職,後是發現溫吞水般的丈夫小開竟然在外還有一個相交至深的紅顏知己。從小個性倔強、自信、行事果敢的蘇珊本想給丈夫一些厲害吃吃,讓他知道馬王爺爺到底有幾隻眼,不曾料想,小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說他已經忍讓蘇珊太多,不想再退讓什麼。蘇珊不得以啟用最後通牒,那男人立馬拿著自家的東西就搬出去了,蘇珊剛得意兩天就覺得這事不妥,反過來央求丈夫屈尊回來,這下輪著丈夫不肯。

  蘇珊慢慢地變得很沮喪,每天躲在家裡吃很多的東西,有時肚脹得不得不去嘔吐,如果不吃東西,她會有莫名的恐懼,覺得自己要麼會發瘋,要麼會心肌梗塞。蘇珊沒有太多的朋友,況且這樣的事也難以啟齒與別人談,要知道蘇珊是個很要強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結婚五年來,公公婆婆對兒子的婚姻一直不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了異心,不往壞處使勁就算是菩薩保佑了。

  蘇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蘇珊有記憶開始,這兩人就沒有好好的過一天,連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會給她什麼好建議呢?蘇珊有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留學在美國,她在E-mail中跟哥哥訴苦,哥哥嫂嫂回信卻把她數落一通,說她向來都是自我中心,從不考慮小開的感覺,公開替小開抱不平,還說:"小開能忍你五年已經算得上是聖人",氣得蘇珊差點砸了電腦。

  蘇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過運動來分散自己對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長的體重,有幾天她似乎已經找回了那種自控的感覺,但很快被她難以控制的易怒情緒破壞了。她看不慣別人,有時莫名其妙的譏笑諷刺別人,別人自然也看不慣她,孤立她。她放棄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裡,拚命地吃東西。

  一次,她偶然給市婦女熱線打電話,遇到個老大姐似的諮詢員,溫柔關切的話語一下就贏得了蘇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親,許多的眼淚、委屈、憤怒與抱怨像長河缺堤般噴涌而出,那母親般的諮詢員就在這種疾風暴雨般的傾訴中頑強的堅持著,用她的理解,同情和無條件支持來安撫她。拿著電話的時候,蘇珊覺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聽筒去面對空空蕩蕩的家,沒有聲息的空氣像是有無窮的壓力。

  剛開始,她還能剋制,後來她一打就是幾小時,她覺得那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她會去死。後來,那可愛的諮詢員自己受不了,她明白這樣的電話諮詢只是鼓勵了蘇珊的一種成癮性行為,鼓勵了蘇珊的人格退行,依賴和對自己的無力感。她建議蘇珊去找一個心理醫生,說已經不能給蘇珊提供什麼幫助了。蘇珊感覺自己正在經歷第二次被親人拋棄,她非常地孤獨、憤怒與恐慌,她不停地打電話,要求那位大姐繼續接聽她的電話,但熱線變成另外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陌生的聲音,她絕望了,她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為什麼一個好好的關係總是不能維持呢。在卧室里,蘇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覺到疼,看到殷紅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單上,蘇珊有種解脫感,好像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會幹這樣的事,找來碘酒和紗布,處理好傷口,心滿意足的睡著了。

  早上醒來,蘇珊覺得是該去找找心理醫生了,可是她去那兒找心理醫生呢?蘇珊對心理醫生的想像都是來源於好萊塢的電影,像英格麗.褒曼(電影《愛德華大夫》)極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師或像布魯斯.威利斯(電影《第六感》)包含靈性靈感的男治療師,在寬大的房間里,填充著奇妙的鮮花,鬆軟的沙發和神秘的氣氛。蘇珊去了全市六個諮詢中心和四家醫院,她始終找不到那種熟悉的內心感覺,大多數心理醫生看起來很普通,智商不那麼高,有的還有些庸俗,個別的醫生甚至其貌不揚。蘇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覺,她看心理醫生就像談愛情,不想遇到沒有品味的人。

  蘇珊找心理醫生就像《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少則一次,多則三次,總是不能完整的結束一個療程。不過,讓她很驚訝的是,每一個醫生給她的印象都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個醫生認為她患有抑鬱症,並有自殺的危險,強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鬱葯,遭到她拒絕後,草草將她打發走了。 第二個醫生說她是適應性障礙,失業、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建議她用漸進性放鬆訓練來控制焦慮。蘇珊覺得這個醫生什麼都不想承擔,只讓她做這做那,再來評判她做對沒有。 第三個醫生診斷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衝動、依賴、低自尊、對焦慮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認同的能力。蘇珊反感這種說法,她覺得這個醫生在賣弄自己的學識,不是真正想關心人。 第四個醫生認為她的體重增加和貪食與狄奧浦斯情結(戀父戀母)有關,需要接受長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關係人分析,但蘇珊覺得每周三次,連續半年的分析治療,一是她經濟承受不起,二是時間也不可能保證。 然後是第五個醫生,他堅信蘇珊的婚姻困境是來源於父母婚姻模式的潛在影響,讓她接受婚姻指導。蘇珊覺得醫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與事無補。如果換著她給別人說說婚姻的道理,自己沒準比醫生強。 第六個醫生告訴蘇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實的,她無意識在扮演一種受害者的角色,放棄這種角色才是好轉的開始。蘇珊無奈地想,要能放棄我早放棄了,還等現在。 第七個醫生努力探索蘇珊內心的對立化與衝突主題,他認為蘇珊內心潛藏著許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無法表達的悲傷、孤獨、被遺棄感、罪惡感與憤怒,他試圖用空椅技術來讓蘇珊對自己衝突的內在有所覺察。蘇珊覺得診室里發生的事過於遊戲,她討厭讓自己的屁股在兩條椅子間動來動去。 第八個醫生建議蘇珊接受催眠治療,當燈光減弱,蘇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醫生用一種拉長了的,怪怪的聲音讓她數數。開始的時候蘇珊跟隨醫生努力放鬆,但醫生的聲調讓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發笑,這使她無法集中精力。醫生盡職地頑固地重複一些誘導語,好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到蘇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結束。當第二次按約去催眠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催眠對她是不適合的,最好尋找別的途徑。 第九個醫生相信蘇珊需要合理情緒治療(REBT),他覺得蘇珊有三大自貶情緒,抑鬱:使她與正常的生活環境隔離;焦慮:導致她體重增加和睡眠困難;憤怒:使她失去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醫生分析了蘇珊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間的關係,找出每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人格腳本,這把蘇珊搞得很糊塗,難道真真實實體驗到的東西只是內心的幻覺。 第十個心理醫生很難承認他是心理醫生,因為他竟然說蘇珊是在逛"醫生商店",只看不買。他快樂地把蘇珊稱為"醫生殺手",是"訓練心理醫生的醫生"。這讓蘇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著對蘇珊說:"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通過對心理醫生的挫敗來釋放壓抑的憤怒。"這讓蘇珊有些委屈。醫生又說:"你來這裡就是要為自己尋找問題,但我不會滿足你,我甚至覺得你的煩惱對你很重要,不要放棄它。"蘇珊實在氣不過,忍不住就大聲地哭了,哭得讓那個醫生的臉有些掛不住,讓外面候診的人都以為她遭到了醫生的欺負。但哭過以後,她突然對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她需要放棄依賴什麼,包括心理醫生,鼓起勇氣自己接受現實,尋找一種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尋找合格的心理醫生

  蘇珊找心理醫生的經歷真的那麼曲折嗎?我似乎感覺到讀者們不相信,但我要告訴你們,事實上,蘇珊還要算是幸運的。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你去那個城市隨便地一找,就能發現許多自稱的張洛伊德、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個醫生口裡都會掛一些偉人招牌:如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羅洛梅,卡爾羅傑斯,培爾斯,史金納等……。你休想質疑他,質疑他似乎就是跟整個心理學作對。在我看來,前九個醫生,其實也是對的,只是成熟的心理醫生會先和當事人討論形成一種雙方認可的關係,還沒有結成彼此信賴的、開放、坦誠的治療關係,就忙著去幫助當事人,起碼要算缺乏專業經驗與能力。那麼第十個醫生對不對呢?他一開始就敏感到蘇珊不能從心理醫生那兒獲益,可能是害怕獲得一種"親密關係"後,又會重複體驗被拋棄。指出她的防禦方式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並快速脫離",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的困境。當然,醫生以幽默的"反向攻擊"來幫助蘇珊領悟儘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卻值得商榷。

  那麼,你們一定會問,如何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這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我想說點個人的經驗, 一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那些執業資格,受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當然,也不能說網上沒有"打榜"的心理醫生就不能信任,這只是一個資源途徑。 二 ,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好的醫生總會被朋友提及和推薦。在候診的時候,求詢者往往會交流對醫生的看法,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不過,現在是心理醫生供不應求,再糗的醫生門口沒準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 三 ,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但對其他人來說,你的感覺中包含著你的價值觀、經驗,你的防禦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醫生有一種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他不說不笑,眼睛看著你也會給你許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你很放鬆,不用忌諱什麼。他會引發你傾訴的慾望卻又引導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節制。他從不提弗洛伊德,榮格什麼的,也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好的心理醫生一點都不複雜,不權威,不深奧,像水一樣隨你流動,像玻璃一樣透明,把你的防禦和阻抗都化解於無形。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他會沉默,不扇陰風也不點鬼火,當你反思自己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閃射出愉悅的光輝。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以下一些東西可以參考,但並不可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很多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受訓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訓練班,這沒有用。長期的嚴格的專業訓練,就目前培訓結束的只有德中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三年),分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家庭治療三個治療學派與技術。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有的醫生會說他有某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這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就我所知,在北美、歐洲持有心理醫生執照的人是有明確的專業範圍、區域、人群等限制,並要時時接受監督和資格再認,離開所限環境,資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說那個醫生曾經獲得過國外的執業資格。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業委員會99年頒發過一次心理醫生資格證,由於範圍小,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一個醫生分析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國外,一個精神分析師要接受不低於八百小時的自我分析。心理醫生的含金量由三個部分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與學習心理理論,三分之一是接受專業培訓,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體驗。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在北京有心靈綠洲小組,精神分析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當然,肯定會有醫生說他在國外接受了多少小時的督導,我們可以相信他嗎?我不敢說,因為督導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一小時的督導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經見到過從事了十七年心理諮詢的醫生,連一些諮詢技術中的基本方法還沒有弄懂,我覺得他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 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 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 高地估價自己。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通過別的方式來 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 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 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 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 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 難不僵化,自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

  這些信息對你是重要的

  客觀地說,要獲得醫生完整的背景資料並不容易,求詢者基本上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那麼,在中國有沒有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如果以國情為標準,當然還是有的。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心理醫生的執業環境, 第一,權威的資格認定機構與認證制度,主要監督心理醫生的受訓背景、自我體驗、完整的個案與研究、治療技術、處理個案的能力等。 第二,心理工作的倫理條例,涉及醫生的責任、義務,如何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守密的問題,危機干預,醫生的不當獲益和醫生的自我健康與自我保護等。 第三,當事人的投訴與應訴機構與對醫生的懲罰制度,應該有個機構來告訴當事人的權利和什麼是醫生的越界行為與違法行為,不然投訴就無從談及。醫生需要知道違反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處罰,不然,醫生就會胡作非為。 前不久,勞動人事部頒發諮詢師資格考試,看起來是好的,實際上卻是在鼓勵人們自學成才。什麼都可以自學成才,醫學卻不行,因為醫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訓練和操作技術,心理醫生還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術。 心理醫生的哪些行為要算越界呢?國際上有一個專門診斷醫生的治療關係敏感指數(EI指數),一共是三十多個條目,這些條目告訴醫生如何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關係。以下的一些行為要算越界行為:替熟人看病,私下與當事人接觸或成為朋友(雙重關係),在當事人面前宣揚自己,希望得到當事人的欣賞(表現欲),對異性當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勵對方過度移情(色情),過分擔心當事人的憤怒,不敢挑戰或質疑當事人(無力感),為了討好當事人而隨意延長諮詢時間,增加複診次數,或在休息時間接待當事人(讓權),通過控制和支配當事人獲得快感,強迫推銷忠告(權利慾),收取當事人的財物,陪當事人吃飯,或利用當事人得到利益(貪慾)……。 當然,出現上述現象,還不能說心理醫生就違反了職業規則,只能說治療關係有問題。那麼,出了那些事情我們可以投訴他呢? 一,與當事人產生情感接觸與性接觸,包括不當的身體接觸,性挑逗和要求當事人敘述性和身體方面的細節。 二,與當事人產生生意行為,如轉介當事人而收取介紹費,跟當事人做生意,向當事人借錢。 三,泄密行為,如泄露當事人的資料,與朋友討論當事人,改頭換面用當事人的故事寫文章和書籍。

  我們都習慣了討好醫生,以為我們對醫生好,醫生才會盡心關照我們。但對心理醫生卻不同,心理醫生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就需要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距離,在諮詢與治療中,醫生與當事人間有一種高度親密與信任,離開診室,這種關係立即消失,醫生也會迅速的遺忘掉你(自我保護)。所以,你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簡單,心理醫生就越能發揮他的技術,當你和心理醫生走得很近時,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對你的問題他就變得非常地弱智。由於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捲入,侵襲,最後心身憔悴。當你喜歡和一個心理醫生交往時,一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會讓你選擇:"你願意得到一個好朋友,還是願意繼續擁有一個好醫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醫生。

有一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希望人們有所領悟。有一個十八歲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喪極了,覺得尿床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為它,他沒有勇氣去社交,沒有心思去學習。他找了許多專家與醫生,吃藥打針,但無濟於事。終於,他決定要自殺。他的一個朋友勸告他說:"你不能絕望,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他想:"專家都不行,心理醫生都能怎樣呢?"但他還是去了。幾周以後,他又見到他的朋友,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朋友問:你看過心理醫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還在尿床,但我覺得這已經非常不重要了。"心理醫生並沒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卻讓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並不妨礙他對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總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心理醫生的意見,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我解決。但可惡的心理醫生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我曾經接待過數不清的人,他(她)們來抱怨,抱怨愛人情人,親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醫生只能做一個耳朵,他(她)們以為心理醫生會對他(她)們的故事感興趣,其實,心理醫生是在聽,但卻是用眼睛在聽,觀察咨客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那些內容是他(她)的解釋,那些是他(她)的賦義。 好的心理醫生總是在激發咨客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感覺。比如你想吃到魚,心理醫生會誘導你去討論魚網,討論如何織網,如何找到織網的材料,然後討論如何去捕魚等,而不是趕緊送你二斤鮮魚。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咨客到處找權威,以為找到一個很權威的心理醫生,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這樣的意識帶到心理諮詢中就有問題,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心理醫生恰巧是很糟糕的醫生,他們習慣培訓當事人,拿心理學理論(大棒)來教導你。這是心理醫生的防禦,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諮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在評估當事人的領悟能力,自我改變的動力和對問題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說過:"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提供一種環境,幫助你對自己覺察與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醫生就有點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只想傾訴最節約的辦法是打免費熱線電話,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可笑的是,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對心理醫生的理解也只到這樣的水平,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人,接受一點點心理學培訓,看一點點心理學書,就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到處自稱心理醫生。也有很多用諮詢騙人錢財的"醫生",其實就只有噹噹熱線人員的水平,再賣弄一些理論來唬人。 這種習慣認知跟心理學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有自我覺察能力,有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諮詢讓自己對生命、生活增加更高體驗的人,對心理諮詢不屑一顧。許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卻以為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結果是昂貴的諮詢收費讓他們得不償失,雪上加霜。 心理學只能改變人們精神世界,情感領域的痛苦,對人們的現實困境一籌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另外要說明的,心理治療不像普通的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你的問題就好得了的。這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時間準備,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鐘。二是經濟準備,目前心理收費很亂,但只要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一塊錢。在社會諮詢機構,可能會高一些,大多一小時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二百到三百元次。當然,如果你諮詢的次數多,就可以談,讓對方把價錢減低一點。也有個別醫生要價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一般一小時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黃蓋,打的願打,挨的願挨的事。還有,成熟的心理醫生會選擇當事人,心理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否接受你並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會對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療和諮詢,不想去觸動你深層的東西。如果他接受你,會主動與你討論複診時間,給你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不是等待心理醫生對你做什麼,而是你要主動的坦誠你的困惑與問題。如果你不投入,心理醫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一般的情況是醫生會和你商討交談那些層面的問題,會鼓勵你聯想或回憶,從中提取諮詢的素材。在諮詢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醫生的關係。我見過不少當事人,在諮詢的進程中產生了對醫生的意見,認為醫生不夠關心他(她),或者對醫生有憤怒,但他(她)們不敢暴露,怕得罪人。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當事人因此自動脫離。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隨時讓醫生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和幫助醫生髮現當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學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是在診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醫生的時候,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心理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正如走崎嶇的山路,我們有時會藉助一根拐杖,讓自己走的平穩一些。當你走得很穩健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醫生。

  不同的諮詢機構    在理想的社會裡,心理學一般有三個層次, 一是社會救助機構下的熱線和諮詢服務中心,這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身處困境的人可以免費得到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不僅要關注你的情緒,危機,還要關注你的生存與衣食。這裡的心理從業人員大多是社會工作者,她們只接受短期的心理諮詢技術的訓練和人格的訓練,並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與指導她們。 第二類,個人開業的諮詢所,他們是收費的,費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問題,兒童發展,社會適應,個人能力訓練和心理素質培養,也包括職業諮詢等等。從業人員大多是心理專業的學者,受過某些專門的訓練,有對某種技術的行使資格或心理學會頒發的執照。 第三是醫院或心理培訓機構開設的心理中心,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醫生資格,精神病學和心理學背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並獲得心理醫生資格。一般收費較貴,接受的咨客問題也比較麻煩,很多存在軀體障礙或精神問題。 >

在我國,熱線有幾條,大多生存困難,比如,北京的婦女熱線還是國外的福特基金在贊助,國家沒有資金給予扶持。當然,在很多外企,有員工的EAP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福利,為員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個人開業在北京已經悄然升溫,但還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數開業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申請機構,一般都是註冊的某某諮詢公司。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在機構不太忙的時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體,醫生的技術才不會慢慢枯竭。 心理中心,在我國分兩種,一是大學,研究所,社區辦的心理諮詢中心,二是醫院開設的心理門診。前者大多是心理學專家,後者大多數是醫學出身,各有利弊。醫院的心理諮詢在缺乏專業培訓下,很容易陷入醫學模式,而沒有了心理學的味道,再加上藥物的濫用,使醫院心理門診的聲譽並不太好。加強對醫院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專業培訓、督導與管理可能是我國心理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文化視覺是心理醫生主導的視覺

  文化的多樣性是心理醫生首要考慮的內容。

有一個笑話,說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住著一個高山族,他們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少碘的環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幾個登山運動員來到這個村落,村落的人立即發現他們是細脖子的人,孩子們圍觀並嘲笑他們,好心的人斥責到:"不要歧視身體有殘疾的人!",並為他們找來村落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對他們說:"你們不幸患了食碘過多症,而且病得不輕,需要禁碘"。

大多數心理衝突來源於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衝突,心理醫生如果一心只為健康理念工作,有時會像的那個村落醫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組督導中,有位心理醫生介紹了一個個案: "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四歲,發育成人,卻還在與母親同睡。母親對他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替他洗澡換衣。母親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諱,隨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體。這樣的情景引起了父親的憤怒,但無能為力,只能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和家庭接觸後,感覺家庭中母子存在種情感糾結和利益聯盟,說相同的話,做相同的事,父親只是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 心理醫生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和正確的家庭關係理論,認為問題出在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年齡。在諮詢中,她著眼於發現孩子的人格幼稚與社會適應不良,以此來說服母親離開孩子,並試圖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增強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利位置來限制母親。 心理醫生的攪合給家庭帶來了"混亂",她成為母子同盟的"敵人",而父親為了維繫與家庭的關係,只好反過來抱怨心理醫生,這讓她有了沉重的挫敗感"。 那麼,這位心理醫生的問題在哪兒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對,心理醫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個父親去責難那個"脆弱"的母親,這違背了心理治療師的中立原則。 第二,沒有用文化的視覺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結是如何被延續和固化下來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癥狀"都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去教導當事人,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組督導中,我感覺這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存在過當防禦,害怕被挑戰和情感捲入,無意識的把自己掩藏在"權威"的外衣下。同時,她草率的為家庭引入了一種"亂倫焦慮",沒有考慮到文化與人類生存方式的多樣性與個別性,使一個家庭內部的弱衝突升級為強衝突,把家庭推向危險情景。看起來是急功近利,其實是她的內心沒有處理好類似焦慮,把它轉移給了當事人。 對有母子情感粘結的家庭,心理醫生需要維持內心的"空屏"狀態,帶著有興趣的目光去觀察這個家庭,關注家庭每個人對"糾結"的釋義,接受並尋找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變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感覺,把衝突獨立的力量轉變為和諧變化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對家庭做了現場訪談,得知這個家庭中的妻子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照料的家庭,以母親為中心的情感聯結是一種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較弱,迎合了妻子潛意識中對父親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級"一直是獲利性的,他養尊處優,基本上不怎樣為家庭操心。問題的提出是孩子日見長大與母親的衝突日見增多,戰火波及到父親,丈夫反過來抱怨妻子,認為她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家庭的禍根"。 於是,我們有了兩種治療性假設:一,這個家庭的問題是文化性的,是一種延續而來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替換與更新,需要鼓勵這種變化。二,父親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糾結被維持的原因,糾結只是家庭內部的平衡補償機制,鼓勵母子去關注父親的成長既可以弱化家庭衝突又能促進變化。 這樣,憤怒的父親不再只是問題的受害人而同樣是問題的行為者,而家庭通過諮詢理清了頭緒,以後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決定。如此一來,避免了心理醫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4:50

   蘇珊的故事 李子勛

      蘇珊近來很不順,先是因為工作安排與公司老闆暴吵一頓,一氣之下憤然辭職,後是發現溫吞水般的丈夫小開竟然在外還有一個相交至深的紅顏知己。從小個性倔強、自信、行事果敢的蘇珊本想給丈夫一些厲害吃吃,讓他知道馬王爺爺到底有幾隻眼,不曾料想,小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說他已經忍讓蘇珊太多,不想再退讓什麼。蘇珊不得以啟用最後通牒,那男人立馬拿著自家的東西就搬出去了,蘇珊剛得意兩天就覺得這事不妥,反過來央求丈夫屈尊回來,這下輪著丈夫不肯。

  蘇珊慢慢地變得很沮喪,每天躲在家裡吃很多的東西,有時肚脹得不得不去嘔吐,如果不吃東西,她會有莫名的恐懼,覺得自己要麼會發瘋,要麼會心肌梗塞。蘇珊沒有太多的朋友,況且這樣的事也難以啟齒與別人談,要知道蘇珊是個很要強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結婚五年來,公公婆婆對兒子的婚姻一直不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了異心,不往壞處使勁就算是菩薩保佑了。

  蘇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蘇珊有記憶開始,這兩人就沒有好好的過一天,連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會給她什麼好建議呢?蘇珊有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留學在美國,她在E-mail中跟哥哥訴苦,哥哥嫂嫂回信卻把她數落一通,說她向來都是自我中心,從不考慮小開的感覺,公開替小開抱不平,還說:"小開能忍你五年已經算得上是聖人",氣得蘇珊差點砸了電腦。

  蘇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過運動來分散自己對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長的體重,有幾天她似乎已經找回了那種自控的感覺,但很快被她難以控制的易怒情緒破壞了。她看不慣別人,有時莫名其妙的譏笑諷刺別人,別人自然也看不慣她,孤立她。她放棄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裡,拚命地吃東西。

  一次,她偶然給市婦女熱線打電話,遇到個老大姐似的諮詢員,溫柔關切的話語一下就贏得了蘇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親,許多的眼淚、委屈、憤怒與抱怨像長河缺堤般噴涌而出,那母親般的諮詢員就在這種疾風暴雨般的傾訴中頑強的堅持著,用她的理解,同情和無條件支持來安撫她。拿著電話的時候,蘇珊覺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聽筒去面對空空蕩蕩的家,沒有聲息的空氣像是有無窮的壓力。

  剛開始,她還能剋制,後來她一打就是幾小時,她覺得那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她會去死。後來,那可愛的諮詢員自己受不了,她明白這樣的電話諮詢只是鼓勵了蘇珊的一種成癮性行為,鼓勵了蘇珊的人格退行,依賴和對自己的無力感。她建議蘇珊去找一個心理醫生,說已經不能給蘇珊提供什麼幫助了。蘇珊感覺自己正在經歷第二次被親人拋棄,她非常地孤獨、憤怒與恐慌,她不停地打電話,要求那位大姐繼續接聽她的電話,但熱線變成另外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陌生的聲音,她絕望了,她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為什麼一個好好的關係總是不能維持呢。在卧室里,蘇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覺到疼,看到殷紅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單上,蘇珊有種解脫感,好像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會幹這樣的事,找來碘酒和紗布,處理好傷口,心滿意足的睡著了。

  早上醒來,蘇珊覺得是該去找找心理醫生了,可是她去那兒找心理醫生呢?蘇珊對心理醫生的想像都是來源於好萊塢的電影,像英格麗.褒曼(電影《愛德華大夫》)極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師或像布魯斯.威利斯(電影《第六感》)包含靈性靈感的男治療師,在寬大的房間里,填充著奇妙的鮮花,鬆軟的沙發和神秘的氣氛。蘇珊去了全市六個諮詢中心和四家醫院,她始終找不到那種熟悉的內心感覺,大多數心理醫生看起來很普通,智商不那麼高,有的還有些庸俗,個別的醫生甚至其貌不揚。蘇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覺,她看心理醫生就像談愛情,不想遇到沒有品味的人。

  蘇珊找心理醫生就像《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少則一次,多則三次,總是不能完整的結束一個療程。不過,讓她很驚訝的是,每一個醫生給她的印象都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個醫生認為她患有抑鬱症,並有自殺的危險,強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鬱葯,遭到她拒絕後,草草將她打發走了。 第二個醫生說她是適應性障礙,失業、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建議她用漸進性放鬆訓練來控制焦慮。蘇珊覺得這個醫生什麼都不想承擔,只讓她做這做那,再來評判她做對沒有。 第三個醫生診斷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衝動、依賴、低自尊、對焦慮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認同的能力。蘇珊反感這種說法,她覺得這個醫生在賣弄自己的學識,不是真正想關心人。 第四個醫生認為她的體重增加和貪食與狄奧浦斯情結(戀父戀母)有關,需要接受長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關係人分析,但蘇珊覺得每周三次,連續半年的分析治療,一是她經濟承受不起,二是時間也不可能保證。 然後是第五個醫生,他堅信蘇珊的婚姻困境是來源於父母婚姻模式的潛在影響,讓她接受婚姻指導。蘇珊覺得醫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與事無補。如果換著她給別人說說婚姻的道理,自己沒準比醫生強。 第六個醫生告訴蘇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實的,她無意識在扮演一種受害者的角色,放棄這種角色才是好轉的開始。蘇珊無奈地想,要能放棄我早放棄了,還等現在。 第七個醫生努力探索蘇珊內心的對立化與衝突主題,他認為蘇珊內心潛藏著許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無法表達的悲傷、孤獨、被遺棄感、罪惡感與憤怒,他試圖用空椅技術來讓蘇珊對自己衝突的內在有所覺察。蘇珊覺得診室里發生的事過於遊戲,她討厭讓自己的屁股在兩條椅子間動來動去。 第八個醫生建議蘇珊接受催眠治療,當燈光減弱,蘇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醫生用一種拉長了的,怪怪的聲音讓她數數。開始的時候蘇珊跟隨醫生努力放鬆,但醫生的聲調讓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發笑,這使她無法集中精力。醫生盡職地頑固地重複一些誘導語,好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到蘇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結束。當第二次按約去催眠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催眠對她是不適合的,最好尋找別的途徑。 第九個醫生相信蘇珊需要合理情緒治療(REBT),他覺得蘇珊有三大自貶情緒,抑鬱:使她與正常的生活環境隔離;焦慮:導致她體重增加和睡眠困難;憤怒:使她失去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醫生分析了蘇珊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間的關係,找出每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人格腳本,這把蘇珊搞得很糊塗,難道真真實實體驗到的東西只是內心的幻覺。 第十個心理醫生很難承認他是心理醫生,因為他竟然說蘇珊是在逛"醫生商店",只看不買。他快樂地把蘇珊稱為"醫生殺手",是"訓練心理醫生的醫生"。這讓蘇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著對蘇珊說:"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通過對心理醫生的挫敗來釋放壓抑的憤怒。"這讓蘇珊有些委屈。醫生又說:"你來這裡就是要為自己尋找問題,但我不會滿足你,我甚至覺得你的煩惱對你很重要,不要放棄它。"蘇珊實在氣不過,忍不住就大聲地哭了,哭得讓那個醫生的臉有些掛不住,讓外面候診的人都以為她遭到了醫生的欺負。但哭過以後,她突然對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她需要放棄依賴什麼,包括心理醫生,鼓起勇氣自己接受現實,尋找一種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尋找合格的心理醫生

  蘇珊找心理醫生的經歷真的那麼曲折嗎?我似乎感覺到讀者們不相信,但我要告訴你們,事實上,蘇珊還要算是幸運的。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你去那個城市隨便地一找,就能發現許多自稱的張洛伊德、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個醫生口裡都會掛一些偉人招牌:如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羅洛梅,卡爾羅傑斯,培爾斯,史金納等……。你休想質疑他,質疑他似乎就是跟整個心理學作對。在我看來,前九個醫生,其實也是對的,只是成熟的心理醫生會先和當事人討論形成一種雙方認可的關係,還沒有結成彼此信賴的、開放、坦誠的治療關係,就忙著去幫助當事人,起碼要算缺乏專業經驗與能力。那麼第十個醫生對不對呢?他一開始就敏感到蘇珊不能從心理醫生那兒獲益,可能是害怕獲得一種"親密關係"後,又會重複體驗被拋棄。指出她的防禦方式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並快速脫離",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的困境。當然,醫生以幽默的"反向攻擊"來幫助蘇珊領悟儘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卻值得商榷。

  那麼,你們一定會問,如何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這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我想說點個人的經驗, 一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那些執業資格,受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當然,也不能說網上沒有"打榜"的心理醫生就不能信任,這只是一個資源途徑。 二 ,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好的醫生總會被朋友提及和推薦。在候診的時候,求詢者往往會交流對醫生的看法,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不過,現在是心理醫生供不應求,再糗的醫生門口沒準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 三 ,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但對其他人來說,你的感覺中包含著你的價值觀、經驗,你的防禦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醫生有一種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他不說不笑,眼睛看著你也會給你許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你很放鬆,不用忌諱什麼。他會引發你傾訴的慾望卻又引導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節制。他從不提弗洛伊德,榮格什麼的,也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好的心理醫生一點都不複雜,不權威,不深奧,像水一樣隨你流動,像玻璃一樣透明,把你的防禦和阻抗都化解於無形。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他會沉默,不扇陰風也不點鬼火,當你反思自己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閃射出愉悅的光輝。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以下一些東西可以參考,但並不可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很多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受訓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訓練班,這沒有用。長期的嚴格的專業訓練,就目前培訓結束的只有德中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三年),分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家庭治療三個治療學派與技術。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有的醫生會說他有某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這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就我所知,在北美、歐洲持有心理醫生執照的人是有明確的專業範圍、區域、人群等限制,並要時時接受監督和資格再認,離開所限環境,資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說那個醫生曾經獲得過國外的執業資格。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業委員會99年頒發過一次心理醫生資格證,由於範圍小,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一個醫生分析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國外,一個精神分析師要接受不低於八百小時的自我分析。心理醫生的含金量由三個部分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與學習心理理論,三分之一是接受專業培訓,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體驗。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在北京有心靈綠洲小組,精神分析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當然,肯定會有醫生說他在國外接受了多少小時的督導,我們可以相信他嗎?我不敢說,因為督導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一小時的督導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經見到過從事了十七年心理諮詢的醫生,連一些諮詢技術中的基本方法還沒有弄懂,我覺得他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 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 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 高地估價自己。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通過別的方式來 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 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 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 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 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 難不僵化,自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

  這些信息對你是重要的

  客觀地說,要獲得醫生完整的背景資料並不容易,求詢者基本上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那麼,在中國有沒有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如果以國情為標準,當然還是有的。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心理醫生的執業環境, 第一,權威的資格認定機構與認證制度,主要監督心理醫生的受訓背景、自我體驗、完整的個案與研究、治療技術、處理個案的能力等。 第二,心理工作的倫理條例,涉及醫生的責任、義務,如何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守密的問題,危機干預,醫生的不當獲益和醫生的自我健康與自我保護等。 第三,當事人的投訴與應訴機構與對醫生的懲罰制度,應該有個機構來告訴當事人的權利和什麼是醫生的越界行為與違法行為,不然投訴就無從談及。醫生需要知道違反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處罰,不然,醫生就會胡作非為。 前不久,勞動人事部頒發諮詢師資格考試,看起來是好的,實際上卻是在鼓勵人們自學成才。什麼都可以自學成才,醫學卻不行,因為醫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訓練和操作技術,心理醫生還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術。 心理醫生的哪些行為要算越界呢?國際上有一個專門診斷醫生的治療關係敏感指數(EI指數),一共是三十多個條目,這些條目告訴醫生如何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關係。以下的一些行為要算越界行為:替熟人看病,私下與當事人接觸或成為朋友(雙重關係),在當事人面前宣揚自己,希望得到當事人的欣賞(表現欲),對異性當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勵對方過度移情(色情),過分擔心當事人的憤怒,不敢挑戰或質疑當事人(無力感),為了討好當事人而隨意延長諮詢時間,增加複診次數,或在休息時間接待當事人(讓權),通過控制和支配當事人獲得快感,強迫推銷忠告(權利慾),收取當事人的財物,陪當事人吃飯,或利用當事人得到利益(貪慾)……。 當然,出現上述現象,還不能說心理醫生就違反了職業規則,只能說治療關係有問題。那麼,出了那些事情我們可以投訴他呢? 一,與當事人產生情感接觸與性接觸,包括不當的身體接觸,性挑逗和要求當事人敘述性和身體方面的細節。 二,與當事人產生生意行為,如轉介當事人而收取介紹費,跟當事人做生意,向當事人借錢。 三,泄密行為,如泄露當事人的資料,與朋友討論當事人,改頭換面用當事人的故事寫文章和書籍。

  我們都習慣了討好醫生,以為我們對醫生好,醫生才會盡心關照我們。但對心理醫生卻不同,心理醫生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就需要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距離,在諮詢與治療中,醫生與當事人間有一種高度親密與信任,離開診室,這種關係立即消失,醫生也會迅速的遺忘掉你(自我保護)。所以,你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簡單,心理醫生就越能發揮他的技術,當你和心理醫生走得很近時,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對你的問題他就變得非常地弱智。由於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捲入,侵襲,最後心身憔悴。當你喜歡和一個心理醫生交往時,一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會讓你選擇:"你願意得到一個好朋友,還是願意繼續擁有一個好醫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醫生。

有一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希望人們有所領悟。有一個十八歲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喪極了,覺得尿床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為它,他沒有勇氣去社交,沒有心思去學習。他找了許多專家與醫生,吃藥打針,但無濟於事。終於,他決定要自殺。他的一個朋友勸告他說:"你不能絕望,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他想:"專家都不行,心理醫生都能怎樣呢?"但他還是去了。幾周以後,他又見到他的朋友,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朋友問:你看過心理醫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還在尿床,但我覺得這已經非常不重要了。"心理醫生並沒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卻讓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並不妨礙他對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總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心理醫生的意見,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我解決。但可惡的心理醫生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我曾經接待過數不清的人,他(她)們來抱怨,抱怨愛人情人,親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醫生只能做一個耳朵,他(她)們以為心理醫生會對他(她)們的故事感興趣,其實,心理醫生是在聽,但卻是用眼睛在聽,觀察咨客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那些內容是他(她)的解釋,那些是他(她)的賦義。 好的心理醫生總是在激發咨客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感覺。比如你想吃到魚,心理醫生會誘導你去討論魚網,討論如何織網,如何找到織網的材料,然後討論如何去捕魚等,而不是趕緊送你二斤鮮魚。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咨客到處找權威,以為找到一個很權威的心理醫生,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這樣的意識帶到心理諮詢中就有問題,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心理醫生恰巧是很糟糕的醫生,他們習慣培訓當事人,拿心理學理論(大棒)來教導你。這是心理醫生的防禦,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諮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在評估當事人的領悟能力,自我改變的動力和對問題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說過:"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提供一種環境,幫助你對自己覺察與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醫生就有點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只想傾訴最節約的辦法是打免費熱線電話,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可笑的是,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對心理醫生的理解也只到這樣的水平,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人,接受一點點心理學培訓,看一點點心理學書,就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到處自稱心理醫生。也有很多用諮詢騙人錢財的"醫生",其實就只有噹噹熱線人員的水平,再賣弄一些理論來唬人。 這種習慣認知跟心理學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有自我覺察能力,有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諮詢讓自己對生命、生活增加更高體驗的人,對心理諮詢不屑一顧。許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卻以為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結果是昂貴的諮詢收費讓他們得不償失,雪上加霜。 心理學只能改變人們精神世界,情感領域的痛苦,對人們的現實困境一籌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另外要說明的,心理治療不像普通的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你的問題就好得了的。這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時間準備,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鐘。二是經濟準備,目前心理收費很亂,但只要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一塊錢。在社會諮詢機構,可能會高一些,大多一小時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二百到三百元次。當然,如果你諮詢的次數多,就可以談,讓對方把價錢減低一點。也有個別醫生要價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一般一小時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黃蓋,打的願打,挨的願挨的事。還有,成熟的心理醫生會選擇當事人,心理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否接受你並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會對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療和諮詢,不想去觸動你深層的東西。如果他接受你,會主動與你討論複診時間,給你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不是等待心理醫生對你做什麼,而是你要主動的坦誠你的困惑與問題。如果你不投入,心理醫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一般的情況是醫生會和你商討交談那些層面的問題,會鼓勵你聯想或回憶,從中提取諮詢的素材。在諮詢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醫生的關係。我見過不少當事人,在諮詢的進程中產生了對醫生的意見,認為醫生不夠關心他(她),或者對醫生有憤怒,但他(她)們不敢暴露,怕得罪人。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當事人因此自動脫離。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隨時讓醫生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和幫助醫生髮現當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學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是在診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醫生的時候,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心理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正如走崎嶇的山路,我們有時會藉助一根拐杖,讓自己走的平穩一些。當你走得很穩健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醫生。

  不同的諮詢機構    在理想的社會裡,心理學一般有三個層次, 一是社會救助機構下的熱線和諮詢服務中心,這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身處困境的人可以免費得到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不僅要關注你的情緒,危機,還要關注你的生存與衣食。這裡的心理從業人員大多是社會工作者,她們只接受短期的心理諮詢技術的訓練和人格的訓練,並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與指導她們。 第二類,個人開業的諮詢所,他們是收費的,費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問題,兒童發展,社會適應,個人能力訓練和心理素質培養,也包括職業諮詢等等。從業人員大多是心理專業的學者,受過某些專門的訓練,有對某種技術的行使資格或心理學會頒發的執照。 第三是醫院或心理培訓機構開設的心理中心,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醫生資格,精神病學和心理學背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並獲得心理醫生資格。一般收費較貴,接受的咨客問題也比較麻煩,很多存在軀體障礙或精神問題。 >

在我國,熱線有幾條,大多生存困難,比如,北京的婦女熱線還是國外的福特基金在贊助,國家沒有資金給予扶持。當然,在很多外企,有員工的EAP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福利,為員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個人開業在北京已經悄然升溫,但還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數開業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申請機構,一般都是註冊的某某諮詢公司。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在機構不太忙的時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體,醫生的技術才不會慢慢枯竭。 心理中心,在我國分兩種,一是大學,研究所,社區辦的心理諮詢中心,二是醫院開設的心理門診。前者大多是心理學專家,後者大多數是醫學出身,各有利弊。醫院的心理諮詢在缺乏專業培訓下,很容易陷入醫學模式,而沒有了心理學的味道,再加上藥物的濫用,使醫院心理門診的聲譽並不太好。加強對醫院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專業培訓、督導與管理可能是我國心理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文化視覺是心理醫生主導的視覺

  文化的多樣性是心理醫生首要考慮的內容。

有一個笑話,說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住著一個高山族,他們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少碘的環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幾個登山運動員來到這個村落,村落的人立即發現他們是細脖子的人,孩子們圍觀並嘲笑他們,好心的人斥責到:"不要歧視身體有殘疾的人!",並為他們找來村落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對他們說:"你們不幸患了食碘過多症,而且病得不輕,需要禁碘"。

大多數心理衝突來源於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衝突,心理醫生如果一心只為健康理念工作,有時會像的那個村落醫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組督導中,有位心理醫生介紹了一個個案: "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四歲,發育成人,卻還在與母親同睡。母親對他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替他洗澡換衣。母親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諱,隨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體。這樣的情景引起了父親的憤怒,但無能為力,只能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和家庭接觸後,感覺家庭中母子存在種情感糾結和利益聯盟,說相同的話,做相同的事,父親只是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 心理醫生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和正確的家庭關係理論,認為問題出在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年齡。在諮詢中,她著眼於發現孩子的人格幼稚與社會適應不良,以此來說服母親離開孩子,並試圖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增強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利位置來限制母親。 心理醫生的攪合給家庭帶來了"混亂",她成為母子同盟的"敵人",而父親為了維繫與家庭的關係,只好反過來抱怨心理醫生,這讓她有了沉重的挫敗感"。 那麼,這位心理醫生的問題在哪兒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對,心理醫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個父親去責難那個"脆弱"的母親,這違背了心理治療師的中立原則。 第二,沒有用文化的視覺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結是如何被延續和固化下來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癥狀"都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去教導當事人,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組督導中,我感覺這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存在過當防禦,害怕被挑戰和情感捲入,無意識的把自己掩藏在"權威"的外衣下。同時,她草率的為家庭引入了一種"亂倫焦慮",沒有考慮到文化與人類生存方式的多樣性與個別性,使一個家庭內部的弱衝突升級為強衝突,把家庭推向危險情景。看起來是急功近利,其實是她的內心沒有處理好類似焦慮,把它轉移給了當事人。 對有母子情感粘結的家庭,心理醫生需要維持內心的"空屏"狀態,帶著有興趣的目光去觀察這個家庭,關注家庭每個人對"糾結"的釋義,接受並尋找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變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感覺,把衝突獨立的力量轉變為和諧變化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對家庭做了現場訪談,得知這個家庭中的妻子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照料的家庭,以母親為中心的情感聯結是一種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較弱,迎合了妻子潛意識中對父親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級"一直是獲利性的,他養尊處優,基本上不怎樣為家庭操心。問題的提出是孩子日見長大與母親的衝突日見增多,戰火波及到父親,丈夫反過來抱怨妻子,認為她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家庭的禍根"。 於是,我們有了兩種治療性假設:一,這個家庭的問題是文化性的,是一種延續而來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替換與更新,需要鼓勵這種變化。二,父親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糾結被維持的原因,糾結只是家庭內部的平衡補償機制,鼓勵母子去關注父親的成長既可以弱化家庭衝突又能促進變化。 這樣,憤怒的父親不再只是問題的受害人而同樣是問題的行為者,而家庭通過諮詢理清了頭緒,以後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決定。如此一來,避免了心理醫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4:50

   蘇珊的故事 李子勛

      蘇珊近來很不順,先是因為工作安排與公司老闆暴吵一頓,一氣之下憤然辭職,後是發現溫吞水般的丈夫小開竟然在外還有一個相交至深的紅顏知己。從小個性倔強、自信、行事果敢的蘇珊本想給丈夫一些厲害吃吃,讓他知道馬王爺爺到底有幾隻眼,不曾料想,小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說他已經忍讓蘇珊太多,不想再退讓什麼。蘇珊不得以啟用最後通牒,那男人立馬拿著自家的東西就搬出去了,蘇珊剛得意兩天就覺得這事不妥,反過來央求丈夫屈尊回來,這下輪著丈夫不肯。

  蘇珊慢慢地變得很沮喪,每天躲在家裡吃很多的東西,有時肚脹得不得不去嘔吐,如果不吃東西,她會有莫名的恐懼,覺得自己要麼會發瘋,要麼會心肌梗塞。蘇珊沒有太多的朋友,況且這樣的事也難以啟齒與別人談,要知道蘇珊是個很要強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結婚五年來,公公婆婆對兒子的婚姻一直不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了異心,不往壞處使勁就算是菩薩保佑了。

  蘇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蘇珊有記憶開始,這兩人就沒有好好的過一天,連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會給她什麼好建議呢?蘇珊有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留學在美國,她在E-mail中跟哥哥訴苦,哥哥嫂嫂回信卻把她數落一通,說她向來都是自我中心,從不考慮小開的感覺,公開替小開抱不平,還說:"小開能忍你五年已經算得上是聖人",氣得蘇珊差點砸了電腦。

  蘇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過運動來分散自己對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長的體重,有幾天她似乎已經找回了那種自控的感覺,但很快被她難以控制的易怒情緒破壞了。她看不慣別人,有時莫名其妙的譏笑諷刺別人,別人自然也看不慣她,孤立她。她放棄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裡,拚命地吃東西。

  一次,她偶然給市婦女熱線打電話,遇到個老大姐似的諮詢員,溫柔關切的話語一下就贏得了蘇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親,許多的眼淚、委屈、憤怒與抱怨像長河缺堤般噴涌而出,那母親般的諮詢員就在這種疾風暴雨般的傾訴中頑強的堅持著,用她的理解,同情和無條件支持來安撫她。拿著電話的時候,蘇珊覺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聽筒去面對空空蕩蕩的家,沒有聲息的空氣像是有無窮的壓力。

  剛開始,她還能剋制,後來她一打就是幾小時,她覺得那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她會去死。後來,那可愛的諮詢員自己受不了,她明白這樣的電話諮詢只是鼓勵了蘇珊的一種成癮性行為,鼓勵了蘇珊的人格退行,依賴和對自己的無力感。她建議蘇珊去找一個心理醫生,說已經不能給蘇珊提供什麼幫助了。蘇珊感覺自己正在經歷第二次被親人拋棄,她非常地孤獨、憤怒與恐慌,她不停地打電話,要求那位大姐繼續接聽她的電話,但熱線變成另外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陌生的聲音,她絕望了,她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為什麼一個好好的關係總是不能維持呢。在卧室里,蘇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覺到疼,看到殷紅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單上,蘇珊有種解脫感,好像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會幹這樣的事,找來碘酒和紗布,處理好傷口,心滿意足的睡著了。

  早上醒來,蘇珊覺得是該去找找心理醫生了,可是她去那兒找心理醫生呢?蘇珊對心理醫生的想像都是來源於好萊塢的電影,像英格麗.褒曼(電影《愛德華大夫》)極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師或像布魯斯.威利斯(電影《第六感》)包含靈性靈感的男治療師,在寬大的房間里,填充著奇妙的鮮花,鬆軟的沙發和神秘的氣氛。蘇珊去了全市六個諮詢中心和四家醫院,她始終找不到那種熟悉的內心感覺,大多數心理醫生看起來很普通,智商不那麼高,有的還有些庸俗,個別的醫生甚至其貌不揚。蘇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覺,她看心理醫生就像談愛情,不想遇到沒有品味的人。

  蘇珊找心理醫生就像《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少則一次,多則三次,總是不能完整的結束一個療程。不過,讓她很驚訝的是,每一個醫生給她的印象都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個醫生認為她患有抑鬱症,並有自殺的危險,強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鬱葯,遭到她拒絕後,草草將她打發走了。 第二個醫生說她是適應性障礙,失業、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建議她用漸進性放鬆訓練來控制焦慮。蘇珊覺得這個醫生什麼都不想承擔,只讓她做這做那,再來評判她做對沒有。 第三個醫生診斷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衝動、依賴、低自尊、對焦慮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認同的能力。蘇珊反感這種說法,她覺得這個醫生在賣弄自己的學識,不是真正想關心人。 第四個醫生認為她的體重增加和貪食與狄奧浦斯情結(戀父戀母)有關,需要接受長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關係人分析,但蘇珊覺得每周三次,連續半年的分析治療,一是她經濟承受不起,二是時間也不可能保證。 然後是第五個醫生,他堅信蘇珊的婚姻困境是來源於父母婚姻模式的潛在影響,讓她接受婚姻指導。蘇珊覺得醫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與事無補。如果換著她給別人說說婚姻的道理,自己沒準比醫生強。 第六個醫生告訴蘇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實的,她無意識在扮演一種受害者的角色,放棄這種角色才是好轉的開始。蘇珊無奈地想,要能放棄我早放棄了,還等現在。 第七個醫生努力探索蘇珊內心的對立化與衝突主題,他認為蘇珊內心潛藏著許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無法表達的悲傷、孤獨、被遺棄感、罪惡感與憤怒,他試圖用空椅技術來讓蘇珊對自己衝突的內在有所覺察。蘇珊覺得診室里發生的事過於遊戲,她討厭讓自己的屁股在兩條椅子間動來動去。 第八個醫生建議蘇珊接受催眠治療,當燈光減弱,蘇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醫生用一種拉長了的,怪怪的聲音讓她數數。開始的時候蘇珊跟隨醫生努力放鬆,但醫生的聲調讓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發笑,這使她無法集中精力。醫生盡職地頑固地重複一些誘導語,好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到蘇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結束。當第二次按約去催眠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催眠對她是不適合的,最好尋找別的途徑。 第九個醫生相信蘇珊需要合理情緒治療(REBT),他覺得蘇珊有三大自貶情緒,抑鬱:使她與正常的生活環境隔離;焦慮:導致她體重增加和睡眠困難;憤怒:使她失去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醫生分析了蘇珊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間的關係,找出每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人格腳本,這把蘇珊搞得很糊塗,難道真真實實體驗到的東西只是內心的幻覺。 第十個心理醫生很難承認他是心理醫生,因為他竟然說蘇珊是在逛"醫生商店",只看不買。他快樂地把蘇珊稱為"醫生殺手",是"訓練心理醫生的醫生"。這讓蘇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著對蘇珊說:"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通過對心理醫生的挫敗來釋放壓抑的憤怒。"這讓蘇珊有些委屈。醫生又說:"你來這裡就是要為自己尋找問題,但我不會滿足你,我甚至覺得你的煩惱對你很重要,不要放棄它。"蘇珊實在氣不過,忍不住就大聲地哭了,哭得讓那個醫生的臉有些掛不住,讓外面候診的人都以為她遭到了醫生的欺負。但哭過以後,她突然對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她需要放棄依賴什麼,包括心理醫生,鼓起勇氣自己接受現實,尋找一種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尋找合格的心理醫生

  蘇珊找心理醫生的經歷真的那麼曲折嗎?我似乎感覺到讀者們不相信,但我要告訴你們,事實上,蘇珊還要算是幸運的。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你去那個城市隨便地一找,就能發現許多自稱的張洛伊德、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個醫生口裡都會掛一些偉人招牌:如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羅洛梅,卡爾羅傑斯,培爾斯,史金納等……。你休想質疑他,質疑他似乎就是跟整個心理學作對。在我看來,前九個醫生,其實也是對的,只是成熟的心理醫生會先和當事人討論形成一種雙方認可的關係,還沒有結成彼此信賴的、開放、坦誠的治療關係,就忙著去幫助當事人,起碼要算缺乏專業經驗與能力。那麼第十個醫生對不對呢?他一開始就敏感到蘇珊不能從心理醫生那兒獲益,可能是害怕獲得一種"親密關係"後,又會重複體驗被拋棄。指出她的防禦方式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並快速脫離",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的困境。當然,醫生以幽默的"反向攻擊"來幫助蘇珊領悟儘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卻值得商榷。

  那麼,你們一定會問,如何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這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我想說點個人的經驗, 一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那些執業資格,受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當然,也不能說網上沒有"打榜"的心理醫生就不能信任,這只是一個資源途徑。 二 ,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好的醫生總會被朋友提及和推薦。在候診的時候,求詢者往往會交流對醫生的看法,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不過,現在是心理醫生供不應求,再糗的醫生門口沒準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 三 ,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但對其他人來說,你的感覺中包含著你的價值觀、經驗,你的防禦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醫生有一種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他不說不笑,眼睛看著你也會給你許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你很放鬆,不用忌諱什麼。他會引發你傾訴的慾望卻又引導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節制。他從不提弗洛伊德,榮格什麼的,也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好的心理醫生一點都不複雜,不權威,不深奧,像水一樣隨你流動,像玻璃一樣透明,把你的防禦和阻抗都化解於無形。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他會沉默,不扇陰風也不點鬼火,當你反思自己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閃射出愉悅的光輝。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以下一些東西可以參考,但並不可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很多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受訓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訓練班,這沒有用。長期的嚴格的專業訓練,就目前培訓結束的只有德中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三年),分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家庭治療三個治療學派與技術。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有的醫生會說他有某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這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就我所知,在北美、歐洲持有心理醫生執照的人是有明確的專業範圍、區域、人群等限制,並要時時接受監督和資格再認,離開所限環境,資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說那個醫生曾經獲得過國外的執業資格。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業委員會99年頒發過一次心理醫生資格證,由於範圍小,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一個醫生分析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國外,一個精神分析師要接受不低於八百小時的自我分析。心理醫生的含金量由三個部分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與學習心理理論,三分之一是接受專業培訓,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體驗。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在北京有心靈綠洲小組,精神分析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當然,肯定會有醫生說他在國外接受了多少小時的督導,我們可以相信他嗎?我不敢說,因為督導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一小時的督導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經見到過從事了十七年心理諮詢的醫生,連一些諮詢技術中的基本方法還沒有弄懂,我覺得他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 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 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 高地估價自己。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通過別的方式來 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 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 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 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 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 難不僵化,自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

  這些信息對你是重要的

  客觀地說,要獲得醫生完整的背景資料並不容易,求詢者基本上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那麼,在中國有沒有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如果以國情為標準,當然還是有的。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心理醫生的執業環境, 第一,權威的資格認定機構與認證制度,主要監督心理醫生的受訓背景、自我體驗、完整的個案與研究、治療技術、處理個案的能力等。 第二,心理工作的倫理條例,涉及醫生的責任、義務,如何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守密的問題,危機干預,醫生的不當獲益和醫生的自我健康與自我保護等。 第三,當事人的投訴與應訴機構與對醫生的懲罰制度,應該有個機構來告訴當事人的權利和什麼是醫生的越界行為與違法行為,不然投訴就無從談及。醫生需要知道違反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處罰,不然,醫生就會胡作非為。 前不久,勞動人事部頒發諮詢師資格考試,看起來是好的,實際上卻是在鼓勵人們自學成才。什麼都可以自學成才,醫學卻不行,因為醫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訓練和操作技術,心理醫生還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術。 心理醫生的哪些行為要算越界呢?國際上有一個專門診斷醫生的治療關係敏感指數(EI指數),一共是三十多個條目,這些條目告訴醫生如何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關係。以下的一些行為要算越界行為:替熟人看病,私下與當事人接觸或成為朋友(雙重關係),在當事人面前宣揚自己,希望得到當事人的欣賞(表現欲),對異性當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勵對方過度移情(色情),過分擔心當事人的憤怒,不敢挑戰或質疑當事人(無力感),為了討好當事人而隨意延長諮詢時間,增加複診次數,或在休息時間接待當事人(讓權),通過控制和支配當事人獲得快感,強迫推銷忠告(權利慾),收取當事人的財物,陪當事人吃飯,或利用當事人得到利益(貪慾)……。 當然,出現上述現象,還不能說心理醫生就違反了職業規則,只能說治療關係有問題。那麼,出了那些事情我們可以投訴他呢? 一,與當事人產生情感接觸與性接觸,包括不當的身體接觸,性挑逗和要求當事人敘述性和身體方面的細節。 二,與當事人產生生意行為,如轉介當事人而收取介紹費,跟當事人做生意,向當事人借錢。 三,泄密行為,如泄露當事人的資料,與朋友討論當事人,改頭換面用當事人的故事寫文章和書籍。

  我們都習慣了討好醫生,以為我們對醫生好,醫生才會盡心關照我們。但對心理醫生卻不同,心理醫生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就需要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距離,在諮詢與治療中,醫生與當事人間有一種高度親密與信任,離開診室,這種關係立即消失,醫生也會迅速的遺忘掉你(自我保護)。所以,你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簡單,心理醫生就越能發揮他的技術,當你和心理醫生走得很近時,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對你的問題他就變得非常地弱智。由於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捲入,侵襲,最後心身憔悴。當你喜歡和一個心理醫生交往時,一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會讓你選擇:"你願意得到一個好朋友,還是願意繼續擁有一個好醫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醫生。

有一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希望人們有所領悟。有一個十八歲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喪極了,覺得尿床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為它,他沒有勇氣去社交,沒有心思去學習。他找了許多專家與醫生,吃藥打針,但無濟於事。終於,他決定要自殺。他的一個朋友勸告他說:"你不能絕望,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他想:"專家都不行,心理醫生都能怎樣呢?"但他還是去了。幾周以後,他又見到他的朋友,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朋友問:你看過心理醫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還在尿床,但我覺得這已經非常不重要了。"心理醫生並沒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卻讓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並不妨礙他對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總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心理醫生的意見,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我解決。但可惡的心理醫生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我曾經接待過數不清的人,他(她)們來抱怨,抱怨愛人情人,親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醫生只能做一個耳朵,他(她)們以為心理醫生會對他(她)們的故事感興趣,其實,心理醫生是在聽,但卻是用眼睛在聽,觀察咨客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那些內容是他(她)的解釋,那些是他(她)的賦義。 好的心理醫生總是在激發咨客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感覺。比如你想吃到魚,心理醫生會誘導你去討論魚網,討論如何織網,如何找到織網的材料,然後討論如何去捕魚等,而不是趕緊送你二斤鮮魚。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咨客到處找權威,以為找到一個很權威的心理醫生,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這樣的意識帶到心理諮詢中就有問題,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心理醫生恰巧是很糟糕的醫生,他們習慣培訓當事人,拿心理學理論(大棒)來教導你。這是心理醫生的防禦,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諮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在評估當事人的領悟能力,自我改變的動力和對問題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說過:"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提供一種環境,幫助你對自己覺察與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醫生就有點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只想傾訴最節約的辦法是打免費熱線電話,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可笑的是,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對心理醫生的理解也只到這樣的水平,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人,接受一點點心理學培訓,看一點點心理學書,就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到處自稱心理醫生。也有很多用諮詢騙人錢財的"醫生",其實就只有噹噹熱線人員的水平,再賣弄一些理論來唬人。 這種習慣認知跟心理學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有自我覺察能力,有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諮詢讓自己對生命、生活增加更高體驗的人,對心理諮詢不屑一顧。許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卻以為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結果是昂貴的諮詢收費讓他們得不償失,雪上加霜。 心理學只能改變人們精神世界,情感領域的痛苦,對人們的現實困境一籌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另外要說明的,心理治療不像普通的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你的問題就好得了的。這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時間準備,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鐘。二是經濟準備,目前心理收費很亂,但只要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一塊錢。在社會諮詢機構,可能會高一些,大多一小時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二百到三百元次。當然,如果你諮詢的次數多,就可以談,讓對方把價錢減低一點。也有個別醫生要價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一般一小時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黃蓋,打的願打,挨的願挨的事。還有,成熟的心理醫生會選擇當事人,心理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否接受你並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會對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療和諮詢,不想去觸動你深層的東西。如果他接受你,會主動與你討論複診時間,給你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不是等待心理醫生對你做什麼,而是你要主動的坦誠你的困惑與問題。如果你不投入,心理醫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一般的情況是醫生會和你商討交談那些層面的問題,會鼓勵你聯想或回憶,從中提取諮詢的素材。在諮詢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醫生的關係。我見過不少當事人,在諮詢的進程中產生了對醫生的意見,認為醫生不夠關心他(她),或者對醫生有憤怒,但他(她)們不敢暴露,怕得罪人。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當事人因此自動脫離。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隨時讓醫生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和幫助醫生髮現當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學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是在診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醫生的時候,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心理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正如走崎嶇的山路,我們有時會藉助一根拐杖,讓自己走的平穩一些。當你走得很穩健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醫生。

  不同的諮詢機構    在理想的社會裡,心理學一般有三個層次, 一是社會救助機構下的熱線和諮詢服務中心,這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身處困境的人可以免費得到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不僅要關注你的情緒,危機,還要關注你的生存與衣食。這裡的心理從業人員大多是社會工作者,她們只接受短期的心理諮詢技術的訓練和人格的訓練,並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與指導她們。 第二類,個人開業的諮詢所,他們是收費的,費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問題,兒童發展,社會適應,個人能力訓練和心理素質培養,也包括職業諮詢等等。從業人員大多是心理專業的學者,受過某些專門的訓練,有對某種技術的行使資格或心理學會頒發的執照。 第三是醫院或心理培訓機構開設的心理中心,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醫生資格,精神病學和心理學背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並獲得心理醫生資格。一般收費較貴,接受的咨客問題也比較麻煩,很多存在軀體障礙或精神問題。 >

在我國,熱線有幾條,大多生存困難,比如,北京的婦女熱線還是國外的福特基金在贊助,國家沒有資金給予扶持。當然,在很多外企,有員工的EAP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福利,為員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個人開業在北京已經悄然升溫,但還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數開業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申請機構,一般都是註冊的某某諮詢公司。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在機構不太忙的時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體,醫生的技術才不會慢慢枯竭。 心理中心,在我國分兩種,一是大學,研究所,社區辦的心理諮詢中心,二是醫院開設的心理門診。前者大多是心理學專家,後者大多數是醫學出身,各有利弊。醫院的心理諮詢在缺乏專業培訓下,很容易陷入醫學模式,而沒有了心理學的味道,再加上藥物的濫用,使醫院心理門診的聲譽並不太好。加強對醫院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專業培訓、督導與管理可能是我國心理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文化視覺是心理醫生主導的視覺

  文化的多樣性是心理醫生首要考慮的內容。

有一個笑話,說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住著一個高山族,他們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少碘的環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幾個登山運動員來到這個村落,村落的人立即發現他們是細脖子的人,孩子們圍觀並嘲笑他們,好心的人斥責到:"不要歧視身體有殘疾的人!",並為他們找來村落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對他們說:"你們不幸患了食碘過多症,而且病得不輕,需要禁碘"。

大多數心理衝突來源於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衝突,心理醫生如果一心只為健康理念工作,有時會像的那個村落醫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組督導中,有位心理醫生介紹了一個個案: "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四歲,發育成人,卻還在與母親同睡。母親對他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替他洗澡換衣。母親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諱,隨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體。這樣的情景引起了父親的憤怒,但無能為力,只能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和家庭接觸後,感覺家庭中母子存在種情感糾結和利益聯盟,說相同的話,做相同的事,父親只是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 心理醫生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和正確的家庭關係理論,認為問題出在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年齡。在諮詢中,她著眼於發現孩子的人格幼稚與社會適應不良,以此來說服母親離開孩子,並試圖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增強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利位置來限制母親。 心理醫生的攪合給家庭帶來了"混亂",她成為母子同盟的"敵人",而父親為了維繫與家庭的關係,只好反過來抱怨心理醫生,這讓她有了沉重的挫敗感"。 那麼,這位心理醫生的問題在哪兒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對,心理醫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個父親去責難那個"脆弱"的母親,這違背了心理治療師的中立原則。 第二,沒有用文化的視覺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結是如何被延續和固化下來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癥狀"都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去教導當事人,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組督導中,我感覺這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存在過當防禦,害怕被挑戰和情感捲入,無意識的把自己掩藏在"權威"的外衣下。同時,她草率的為家庭引入了一種"亂倫焦慮",沒有考慮到文化與人類生存方式的多樣性與個別性,使一個家庭內部的弱衝突升級為強衝突,把家庭推向危險情景。看起來是急功近利,其實是她的內心沒有處理好類似焦慮,把它轉移給了當事人。 對有母子情感粘結的家庭,心理醫生需要維持內心的"空屏"狀態,帶著有興趣的目光去觀察這個家庭,關注家庭每個人對"糾結"的釋義,接受並尋找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變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感覺,把衝突獨立的力量轉變為和諧變化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對家庭做了現場訪談,得知這個家庭中的妻子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照料的家庭,以母親為中心的情感聯結是一種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較弱,迎合了妻子潛意識中對父親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級"一直是獲利性的,他養尊處優,基本上不怎樣為家庭操心。問題的提出是孩子日見長大與母親的衝突日見增多,戰火波及到父親,丈夫反過來抱怨妻子,認為她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家庭的禍根"。 於是,我們有了兩種治療性假設:一,這個家庭的問題是文化性的,是一種延續而來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替換與更新,需要鼓勵這種變化。二,父親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糾結被維持的原因,糾結只是家庭內部的平衡補償機制,鼓勵母子去關注父親的成長既可以弱化家庭衝突又能促進變化。 這樣,憤怒的父親不再只是問題的受害人而同樣是問題的行為者,而家庭通過諮詢理清了頭緒,以後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決定。如此一來,避免了心理醫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4:50

   蘇珊的故事 李子勛

      蘇珊近來很不順,先是因為工作安排與公司老闆暴吵一頓,一氣之下憤然辭職,後是發現溫吞水般的丈夫小開竟然在外還有一個相交至深的紅顏知己。從小個性倔強、自信、行事果敢的蘇珊本想給丈夫一些厲害吃吃,讓他知道馬王爺爺到底有幾隻眼,不曾料想,小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說他已經忍讓蘇珊太多,不想再退讓什麼。蘇珊不得以啟用最後通牒,那男人立馬拿著自家的東西就搬出去了,蘇珊剛得意兩天就覺得這事不妥,反過來央求丈夫屈尊回來,這下輪著丈夫不肯。

  蘇珊慢慢地變得很沮喪,每天躲在家裡吃很多的東西,有時肚脹得不得不去嘔吐,如果不吃東西,她會有莫名的恐懼,覺得自己要麼會發瘋,要麼會心肌梗塞。蘇珊沒有太多的朋友,況且這樣的事也難以啟齒與別人談,要知道蘇珊是個很要強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結婚五年來,公公婆婆對兒子的婚姻一直不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了異心,不往壞處使勁就算是菩薩保佑了。

  蘇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蘇珊有記憶開始,這兩人就沒有好好的過一天,連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會給她什麼好建議呢?蘇珊有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留學在美國,她在E-mail中跟哥哥訴苦,哥哥嫂嫂回信卻把她數落一通,說她向來都是自我中心,從不考慮小開的感覺,公開替小開抱不平,還說:"小開能忍你五年已經算得上是聖人",氣得蘇珊差點砸了電腦。

  蘇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過運動來分散自己對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長的體重,有幾天她似乎已經找回了那種自控的感覺,但很快被她難以控制的易怒情緒破壞了。她看不慣別人,有時莫名其妙的譏笑諷刺別人,別人自然也看不慣她,孤立她。她放棄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裡,拚命地吃東西。

  一次,她偶然給市婦女熱線打電話,遇到個老大姐似的諮詢員,溫柔關切的話語一下就贏得了蘇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親,許多的眼淚、委屈、憤怒與抱怨像長河缺堤般噴涌而出,那母親般的諮詢員就在這種疾風暴雨般的傾訴中頑強的堅持著,用她的理解,同情和無條件支持來安撫她。拿著電話的時候,蘇珊覺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聽筒去面對空空蕩蕩的家,沒有聲息的空氣像是有無窮的壓力。

  剛開始,她還能剋制,後來她一打就是幾小時,她覺得那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她會去死。後來,那可愛的諮詢員自己受不了,她明白這樣的電話諮詢只是鼓勵了蘇珊的一種成癮性行為,鼓勵了蘇珊的人格退行,依賴和對自己的無力感。她建議蘇珊去找一個心理醫生,說已經不能給蘇珊提供什麼幫助了。蘇珊感覺自己正在經歷第二次被親人拋棄,她非常地孤獨、憤怒與恐慌,她不停地打電話,要求那位大姐繼續接聽她的電話,但熱線變成另外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陌生的聲音,她絕望了,她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為什麼一個好好的關係總是不能維持呢。在卧室里,蘇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覺到疼,看到殷紅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單上,蘇珊有種解脫感,好像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會幹這樣的事,找來碘酒和紗布,處理好傷口,心滿意足的睡著了。

  早上醒來,蘇珊覺得是該去找找心理醫生了,可是她去那兒找心理醫生呢?蘇珊對心理醫生的想像都是來源於好萊塢的電影,像英格麗.褒曼(電影《愛德華大夫》)極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師或像布魯斯.威利斯(電影《第六感》)包含靈性靈感的男治療師,在寬大的房間里,填充著奇妙的鮮花,鬆軟的沙發和神秘的氣氛。蘇珊去了全市六個諮詢中心和四家醫院,她始終找不到那種熟悉的內心感覺,大多數心理醫生看起來很普通,智商不那麼高,有的還有些庸俗,個別的醫生甚至其貌不揚。蘇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覺,她看心理醫生就像談愛情,不想遇到沒有品味的人。

  蘇珊找心理醫生就像《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少則一次,多則三次,總是不能完整的結束一個療程。不過,讓她很驚訝的是,每一個醫生給她的印象都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個醫生認為她患有抑鬱症,並有自殺的危險,強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鬱葯,遭到她拒絕後,草草將她打發走了。 第二個醫生說她是適應性障礙,失業、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建議她用漸進性放鬆訓練來控制焦慮。蘇珊覺得這個醫生什麼都不想承擔,只讓她做這做那,再來評判她做對沒有。 第三個醫生診斷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衝動、依賴、低自尊、對焦慮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認同的能力。蘇珊反感這種說法,她覺得這個醫生在賣弄自己的學識,不是真正想關心人。 第四個醫生認為她的體重增加和貪食與狄奧浦斯情結(戀父戀母)有關,需要接受長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關係人分析,但蘇珊覺得每周三次,連續半年的分析治療,一是她經濟承受不起,二是時間也不可能保證。 然後是第五個醫生,他堅信蘇珊的婚姻困境是來源於父母婚姻模式的潛在影響,讓她接受婚姻指導。蘇珊覺得醫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與事無補。如果換著她給別人說說婚姻的道理,自己沒準比醫生強。 第六個醫生告訴蘇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實的,她無意識在扮演一種受害者的角色,放棄這種角色才是好轉的開始。蘇珊無奈地想,要能放棄我早放棄了,還等現在。 第七個醫生努力探索蘇珊內心的對立化與衝突主題,他認為蘇珊內心潛藏著許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無法表達的悲傷、孤獨、被遺棄感、罪惡感與憤怒,他試圖用空椅技術來讓蘇珊對自己衝突的內在有所覺察。蘇珊覺得診室里發生的事過於遊戲,她討厭讓自己的屁股在兩條椅子間動來動去。 第八個醫生建議蘇珊接受催眠治療,當燈光減弱,蘇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醫生用一種拉長了的,怪怪的聲音讓她數數。開始的時候蘇珊跟隨醫生努力放鬆,但醫生的聲調讓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發笑,這使她無法集中精力。醫生盡職地頑固地重複一些誘導語,好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到蘇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結束。當第二次按約去催眠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催眠對她是不適合的,最好尋找別的途徑。 第九個醫生相信蘇珊需要合理情緒治療(REBT),他覺得蘇珊有三大自貶情緒,抑鬱:使她與正常的生活環境隔離;焦慮:導致她體重增加和睡眠困難;憤怒:使她失去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醫生分析了蘇珊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間的關係,找出每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人格腳本,這把蘇珊搞得很糊塗,難道真真實實體驗到的東西只是內心的幻覺。 第十個心理醫生很難承認他是心理醫生,因為他竟然說蘇珊是在逛"醫生商店",只看不買。他快樂地把蘇珊稱為"醫生殺手",是"訓練心理醫生的醫生"。這讓蘇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著對蘇珊說:"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通過對心理醫生的挫敗來釋放壓抑的憤怒。"這讓蘇珊有些委屈。醫生又說:"你來這裡就是要為自己尋找問題,但我不會滿足你,我甚至覺得你的煩惱對你很重要,不要放棄它。"蘇珊實在氣不過,忍不住就大聲地哭了,哭得讓那個醫生的臉有些掛不住,讓外面候診的人都以為她遭到了醫生的欺負。但哭過以後,她突然對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她需要放棄依賴什麼,包括心理醫生,鼓起勇氣自己接受現實,尋找一種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尋找合格的心理醫生

  蘇珊找心理醫生的經歷真的那麼曲折嗎?我似乎感覺到讀者們不相信,但我要告訴你們,事實上,蘇珊還要算是幸運的。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你去那個城市隨便地一找,就能發現許多自稱的張洛伊德、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個醫生口裡都會掛一些偉人招牌:如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羅洛梅,卡爾羅傑斯,培爾斯,史金納等……。你休想質疑他,質疑他似乎就是跟整個心理學作對。在我看來,前九個醫生,其實也是對的,只是成熟的心理醫生會先和當事人討論形成一種雙方認可的關係,還沒有結成彼此信賴的、開放、坦誠的治療關係,就忙著去幫助當事人,起碼要算缺乏專業經驗與能力。那麼第十個醫生對不對呢?他一開始就敏感到蘇珊不能從心理醫生那兒獲益,可能是害怕獲得一種"親密關係"後,又會重複體驗被拋棄。指出她的防禦方式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並快速脫離",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的困境。當然,醫生以幽默的"反向攻擊"來幫助蘇珊領悟儘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卻值得商榷。

  那麼,你們一定會問,如何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這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我想說點個人的經驗, 一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那些執業資格,受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當然,也不能說網上沒有"打榜"的心理醫生就不能信任,這只是一個資源途徑。 二 ,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好的醫生總會被朋友提及和推薦。在候診的時候,求詢者往往會交流對醫生的看法,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不過,現在是心理醫生供不應求,再糗的醫生門口沒準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 三 ,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但對其他人來說,你的感覺中包含著你的價值觀、經驗,你的防禦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醫生有一種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他不說不笑,眼睛看著你也會給你許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你很放鬆,不用忌諱什麼。他會引發你傾訴的慾望卻又引導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節制。他從不提弗洛伊德,榮格什麼的,也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好的心理醫生一點都不複雜,不權威,不深奧,像水一樣隨你流動,像玻璃一樣透明,把你的防禦和阻抗都化解於無形。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他會沉默,不扇陰風也不點鬼火,當你反思自己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閃射出愉悅的光輝。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以下一些東西可以參考,但並不可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很多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受訓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訓練班,這沒有用。長期的嚴格的專業訓練,就目前培訓結束的只有德中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三年),分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家庭治療三個治療學派與技術。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有的醫生會說他有某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這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就我所知,在北美、歐洲持有心理醫生執照的人是有明確的專業範圍、區域、人群等限制,並要時時接受監督和資格再認,離開所限環境,資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說那個醫生曾經獲得過國外的執業資格。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業委員會99年頒發過一次心理醫生資格證,由於範圍小,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一個醫生分析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國外,一個精神分析師要接受不低於八百小時的自我分析。心理醫生的含金量由三個部分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與學習心理理論,三分之一是接受專業培訓,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體驗。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在北京有心靈綠洲小組,精神分析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當然,肯定會有醫生說他在國外接受了多少小時的督導,我們可以相信他嗎?我不敢說,因為督導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一小時的督導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經見到過從事了十七年心理諮詢的醫生,連一些諮詢技術中的基本方法還沒有弄懂,我覺得他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 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 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 高地估價自己。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通過別的方式來 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 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 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 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 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 難不僵化,自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

  這些信息對你是重要的

  客觀地說,要獲得醫生完整的背景資料並不容易,求詢者基本上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那麼,在中國有沒有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如果以國情為標準,當然還是有的。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心理醫生的執業環境, 第一,權威的資格認定機構與認證制度,主要監督心理醫生的受訓背景、自我體驗、完整的個案與研究、治療技術、處理個案的能力等。 第二,心理工作的倫理條例,涉及醫生的責任、義務,如何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守密的問題,危機干預,醫生的不當獲益和醫生的自我健康與自我保護等。 第三,當事人的投訴與應訴機構與對醫生的懲罰制度,應該有個機構來告訴當事人的權利和什麼是醫生的越界行為與違法行為,不然投訴就無從談及。醫生需要知道違反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處罰,不然,醫生就會胡作非為。 前不久,勞動人事部頒發諮詢師資格考試,看起來是好的,實際上卻是在鼓勵人們自學成才。什麼都可以自學成才,醫學卻不行,因為醫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訓練和操作技術,心理醫生還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術。 心理醫生的哪些行為要算越界呢?國際上有一個專門診斷醫生的治療關係敏感指數(EI指數),一共是三十多個條目,這些條目告訴醫生如何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關係。以下的一些行為要算越界行為:替熟人看病,私下與當事人接觸或成為朋友(雙重關係),在當事人面前宣揚自己,希望得到當事人的欣賞(表現欲),對異性當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勵對方過度移情(色情),過分擔心當事人的憤怒,不敢挑戰或質疑當事人(無力感),為了討好當事人而隨意延長諮詢時間,增加複診次數,或在休息時間接待當事人(讓權),通過控制和支配當事人獲得快感,強迫推銷忠告(權利慾),收取當事人的財物,陪當事人吃飯,或利用當事人得到利益(貪慾)……。 當然,出現上述現象,還不能說心理醫生就違反了職業規則,只能說治療關係有問題。那麼,出了那些事情我們可以投訴他呢? 一,與當事人產生情感接觸與性接觸,包括不當的身體接觸,性挑逗和要求當事人敘述性和身體方面的細節。 二,與當事人產生生意行為,如轉介當事人而收取介紹費,跟當事人做生意,向當事人借錢。 三,泄密行為,如泄露當事人的資料,與朋友討論當事人,改頭換面用當事人的故事寫文章和書籍。

  我們都習慣了討好醫生,以為我們對醫生好,醫生才會盡心關照我們。但對心理醫生卻不同,心理醫生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就需要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距離,在諮詢與治療中,醫生與當事人間有一種高度親密與信任,離開診室,這種關係立即消失,醫生也會迅速的遺忘掉你(自我保護)。所以,你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簡單,心理醫生就越能發揮他的技術,當你和心理醫生走得很近時,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對你的問題他就變得非常地弱智。由於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捲入,侵襲,最後心身憔悴。當你喜歡和一個心理醫生交往時,一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會讓你選擇:"你願意得到一個好朋友,還是願意繼續擁有一個好醫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醫生。

有一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希望人們有所領悟。有一個十八歲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喪極了,覺得尿床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為它,他沒有勇氣去社交,沒有心思去學習。他找了許多專家與醫生,吃藥打針,但無濟於事。終於,他決定要自殺。他的一個朋友勸告他說:"你不能絕望,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他想:"專家都不行,心理醫生都能怎樣呢?"但他還是去了。幾周以後,他又見到他的朋友,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朋友問:你看過心理醫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還在尿床,但我覺得這已經非常不重要了。"心理醫生並沒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卻讓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並不妨礙他對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總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心理醫生的意見,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我解決。但可惡的心理醫生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我曾經接待過數不清的人,他(她)們來抱怨,抱怨愛人情人,親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醫生只能做一個耳朵,他(她)們以為心理醫生會對他(她)們的故事感興趣,其實,心理醫生是在聽,但卻是用眼睛在聽,觀察咨客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那些內容是他(她)的解釋,那些是他(她)的賦義。 好的心理醫生總是在激發咨客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感覺。比如你想吃到魚,心理醫生會誘導你去討論魚網,討論如何織網,如何找到織網的材料,然後討論如何去捕魚等,而不是趕緊送你二斤鮮魚。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咨客到處找權威,以為找到一個很權威的心理醫生,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這樣的意識帶到心理諮詢中就有問題,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心理醫生恰巧是很糟糕的醫生,他們習慣培訓當事人,拿心理學理論(大棒)來教導你。這是心理醫生的防禦,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諮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在評估當事人的領悟能力,自我改變的動力和對問題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說過:"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提供一種環境,幫助你對自己覺察與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醫生就有點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只想傾訴最節約的辦法是打免費熱線電話,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可笑的是,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對心理醫生的理解也只到這樣的水平,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人,接受一點點心理學培訓,看一點點心理學書,就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到處自稱心理醫生。也有很多用諮詢騙人錢財的"醫生",其實就只有噹噹熱線人員的水平,再賣弄一些理論來唬人。 這種習慣認知跟心理學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有自我覺察能力,有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諮詢讓自己對生命、生活增加更高體驗的人,對心理諮詢不屑一顧。許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卻以為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結果是昂貴的諮詢收費讓他們得不償失,雪上加霜。 心理學只能改變人們精神世界,情感領域的痛苦,對人們的現實困境一籌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另外要說明的,心理治療不像普通的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你的問題就好得了的。這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時間準備,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鐘。二是經濟準備,目前心理收費很亂,但只要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一塊錢。在社會諮詢機構,可能會高一些,大多一小時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二百到三百元次。當然,如果你諮詢的次數多,就可以談,讓對方把價錢減低一點。也有個別醫生要價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一般一小時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黃蓋,打的願打,挨的願挨的事。還有,成熟的心理醫生會選擇當事人,心理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否接受你並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會對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療和諮詢,不想去觸動你深層的東西。如果他接受你,會主動與你討論複診時間,給你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不是等待心理醫生對你做什麼,而是你要主動的坦誠你的困惑與問題。如果你不投入,心理醫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一般的情況是醫生會和你商討交談那些層面的問題,會鼓勵你聯想或回憶,從中提取諮詢的素材。在諮詢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醫生的關係。我見過不少當事人,在諮詢的進程中產生了對醫生的意見,認為醫生不夠關心他(她),或者對醫生有憤怒,但他(她)們不敢暴露,怕得罪人。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當事人因此自動脫離。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隨時讓醫生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和幫助醫生髮現當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學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是在診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醫生的時候,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心理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正如走崎嶇的山路,我們有時會藉助一根拐杖,讓自己走的平穩一些。當你走得很穩健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醫生。

  不同的諮詢機構    在理想的社會裡,心理學一般有三個層次, 一是社會救助機構下的熱線和諮詢服務中心,這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身處困境的人可以免費得到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不僅要關注你的情緒,危機,還要關注你的生存與衣食。這裡的心理從業人員大多是社會工作者,她們只接受短期的心理諮詢技術的訓練和人格的訓練,並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與指導她們。 第二類,個人開業的諮詢所,他們是收費的,費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問題,兒童發展,社會適應,個人能力訓練和心理素質培養,也包括職業諮詢等等。從業人員大多是心理專業的學者,受過某些專門的訓練,有對某種技術的行使資格或心理學會頒發的執照。 第三是醫院或心理培訓機構開設的心理中心,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醫生資格,精神病學和心理學背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並獲得心理醫生資格。一般收費較貴,接受的咨客問題也比較麻煩,很多存在軀體障礙或精神問題。 >

在我國,熱線有幾條,大多生存困難,比如,北京的婦女熱線還是國外的福特基金在贊助,國家沒有資金給予扶持。當然,在很多外企,有員工的EAP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福利,為員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個人開業在北京已經悄然升溫,但還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數開業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申請機構,一般都是註冊的某某諮詢公司。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在機構不太忙的時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體,醫生的技術才不會慢慢枯竭。 心理中心,在我國分兩種,一是大學,研究所,社區辦的心理諮詢中心,二是醫院開設的心理門診。前者大多是心理學專家,後者大多數是醫學出身,各有利弊。醫院的心理諮詢在缺乏專業培訓下,很容易陷入醫學模式,而沒有了心理學的味道,再加上藥物的濫用,使醫院心理門診的聲譽並不太好。加強對醫院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專業培訓、督導與管理可能是我國心理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文化視覺是心理醫生主導的視覺

  文化的多樣性是心理醫生首要考慮的內容。

有一個笑話,說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住著一個高山族,他們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少碘的環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幾個登山運動員來到這個村落,村落的人立即發現他們是細脖子的人,孩子們圍觀並嘲笑他們,好心的人斥責到:"不要歧視身體有殘疾的人!",並為他們找來村落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對他們說:"你們不幸患了食碘過多症,而且病得不輕,需要禁碘"。

大多數心理衝突來源於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衝突,心理醫生如果一心只為健康理念工作,有時會像的那個村落醫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組督導中,有位心理醫生介紹了一個個案: "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四歲,發育成人,卻還在與母親同睡。母親對他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替他洗澡換衣。母親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諱,隨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體。這樣的情景引起了父親的憤怒,但無能為力,只能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和家庭接觸後,感覺家庭中母子存在種情感糾結和利益聯盟,說相同的話,做相同的事,父親只是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 心理醫生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和正確的家庭關係理論,認為問題出在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年齡。在諮詢中,她著眼於發現孩子的人格幼稚與社會適應不良,以此來說服母親離開孩子,並試圖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增強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利位置來限制母親。 心理醫生的攪合給家庭帶來了"混亂",她成為母子同盟的"敵人",而父親為了維繫與家庭的關係,只好反過來抱怨心理醫生,這讓她有了沉重的挫敗感"。 那麼,這位心理醫生的問題在哪兒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對,心理醫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個父親去責難那個"脆弱"的母親,這違背了心理治療師的中立原則。 第二,沒有用文化的視覺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結是如何被延續和固化下來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癥狀"都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去教導當事人,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組督導中,我感覺這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存在過當防禦,害怕被挑戰和情感捲入,無意識的把自己掩藏在"權威"的外衣下。同時,她草率的為家庭引入了一種"亂倫焦慮",沒有考慮到文化與人類生存方式的多樣性與個別性,使一個家庭內部的弱衝突升級為強衝突,把家庭推向危險情景。看起來是急功近利,其實是她的內心沒有處理好類似焦慮,把它轉移給了當事人。 對有母子情感粘結的家庭,心理醫生需要維持內心的"空屏"狀態,帶著有興趣的目光去觀察這個家庭,關注家庭每個人對"糾結"的釋義,接受並尋找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變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感覺,把衝突獨立的力量轉變為和諧變化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對家庭做了現場訪談,得知這個家庭中的妻子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照料的家庭,以母親為中心的情感聯結是一種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較弱,迎合了妻子潛意識中對父親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級"一直是獲利性的,他養尊處優,基本上不怎樣為家庭操心。問題的提出是孩子日見長大與母親的衝突日見增多,戰火波及到父親,丈夫反過來抱怨妻子,認為她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家庭的禍根"。 於是,我們有了兩種治療性假設:一,這個家庭的問題是文化性的,是一種延續而來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替換與更新,需要鼓勵這種變化。二,父親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糾結被維持的原因,糾結只是家庭內部的平衡補償機制,鼓勵母子去關注父親的成長既可以弱化家庭衝突又能促進變化。 這樣,憤怒的父親不再只是問題的受害人而同樣是問題的行為者,而家庭通過諮詢理清了頭緒,以後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決定。如此一來,避免了心理醫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4:50

   蘇珊的故事 李子勛

      蘇珊近來很不順,先是因為工作安排與公司老闆暴吵一頓,一氣之下憤然辭職,後是發現溫吞水般的丈夫小開竟然在外還有一個相交至深的紅顏知己。從小個性倔強、自信、行事果敢的蘇珊本想給丈夫一些厲害吃吃,讓他知道馬王爺爺到底有幾隻眼,不曾料想,小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說他已經忍讓蘇珊太多,不想再退讓什麼。蘇珊不得以啟用最後通牒,那男人立馬拿著自家的東西就搬出去了,蘇珊剛得意兩天就覺得這事不妥,反過來央求丈夫屈尊回來,這下輪著丈夫不肯。

  蘇珊慢慢地變得很沮喪,每天躲在家裡吃很多的東西,有時肚脹得不得不去嘔吐,如果不吃東西,她會有莫名的恐懼,覺得自己要麼會發瘋,要麼會心肌梗塞。蘇珊沒有太多的朋友,況且這樣的事也難以啟齒與別人談,要知道蘇珊是個很要強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結婚五年來,公公婆婆對兒子的婚姻一直不認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了異心,不往壞處使勁就算是菩薩保佑了。

  蘇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蘇珊有記憶開始,這兩人就沒有好好的過一天,連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會給她什麼好建議呢?蘇珊有個大她三歲的哥哥,留學在美國,她在E-mail中跟哥哥訴苦,哥哥嫂嫂回信卻把她數落一通,說她向來都是自我中心,從不考慮小開的感覺,公開替小開抱不平,還說:"小開能忍你五年已經算得上是聖人",氣得蘇珊差點砸了電腦。

  蘇珊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過運動來分散自己對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長的體重,有幾天她似乎已經找回了那種自控的感覺,但很快被她難以控制的易怒情緒破壞了。她看不慣別人,有時莫名其妙的譏笑諷刺別人,別人自然也看不慣她,孤立她。她放棄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裡,拚命地吃東西。

  一次,她偶然給市婦女熱線打電話,遇到個老大姐似的諮詢員,溫柔關切的話語一下就贏得了蘇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親,許多的眼淚、委屈、憤怒與抱怨像長河缺堤般噴涌而出,那母親般的諮詢員就在這種疾風暴雨般的傾訴中頑強的堅持著,用她的理解,同情和無條件支持來安撫她。拿著電話的時候,蘇珊覺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聽筒去面對空空蕩蕩的家,沒有聲息的空氣像是有無窮的壓力。

  剛開始,她還能剋制,後來她一打就是幾小時,她覺得那是一條生命線,沒有它她會去死。後來,那可愛的諮詢員自己受不了,她明白這樣的電話諮詢只是鼓勵了蘇珊的一種成癮性行為,鼓勵了蘇珊的人格退行,依賴和對自己的無力感。她建議蘇珊去找一個心理醫生,說已經不能給蘇珊提供什麼幫助了。蘇珊感覺自己正在經歷第二次被親人拋棄,她非常地孤獨、憤怒與恐慌,她不停地打電話,要求那位大姐繼續接聽她的電話,但熱線變成另外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陌生的聲音,她絕望了,她覺得都是自己不好,為什麼一個好好的關係總是不能維持呢。在卧室里,蘇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覺到疼,看到殷紅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單上,蘇珊有種解脫感,好像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會幹這樣的事,找來碘酒和紗布,處理好傷口,心滿意足的睡著了。

  早上醒來,蘇珊覺得是該去找找心理醫生了,可是她去那兒找心理醫生呢?蘇珊對心理醫生的想像都是來源於好萊塢的電影,像英格麗.褒曼(電影《愛德華大夫》)極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師或像布魯斯.威利斯(電影《第六感》)包含靈性靈感的男治療師,在寬大的房間里,填充著奇妙的鮮花,鬆軟的沙發和神秘的氣氛。蘇珊去了全市六個諮詢中心和四家醫院,她始終找不到那種熟悉的內心感覺,大多數心理醫生看起來很普通,智商不那麼高,有的還有些庸俗,個別的醫生甚至其貌不揚。蘇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覺,她看心理醫生就像談愛情,不想遇到沒有品味的人。

  蘇珊找心理醫生就像《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少則一次,多則三次,總是不能完整的結束一個療程。不過,讓她很驚訝的是,每一個醫生給她的印象都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個醫生認為她患有抑鬱症,並有自殺的危險,強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鬱葯,遭到她拒絕後,草草將她打發走了。 第二個醫生說她是適應性障礙,失業、丈夫的離去給她造成嚴重的心理應激事件,建議她用漸進性放鬆訓練來控制焦慮。蘇珊覺得這個醫生什麼都不想承擔,只讓她做這做那,再來評判她做對沒有。 第三個醫生診斷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衝動、依賴、低自尊、對焦慮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認同的能力。蘇珊反感這種說法,她覺得這個醫生在賣弄自己的學識,不是真正想關心人。 第四個醫生認為她的體重增加和貪食與狄奧浦斯情結(戀父戀母)有關,需要接受長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關係人分析,但蘇珊覺得每周三次,連續半年的分析治療,一是她經濟承受不起,二是時間也不可能保證。 然後是第五個醫生,他堅信蘇珊的婚姻困境是來源於父母婚姻模式的潛在影響,讓她接受婚姻指導。蘇珊覺得醫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與事無補。如果換著她給別人說說婚姻的道理,自己沒準比醫生強。 第六個醫生告訴蘇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實的,她無意識在扮演一種受害者的角色,放棄這種角色才是好轉的開始。蘇珊無奈地想,要能放棄我早放棄了,還等現在。 第七個醫生努力探索蘇珊內心的對立化與衝突主題,他認為蘇珊內心潛藏著許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無法表達的悲傷、孤獨、被遺棄感、罪惡感與憤怒,他試圖用空椅技術來讓蘇珊對自己衝突的內在有所覺察。蘇珊覺得診室里發生的事過於遊戲,她討厭讓自己的屁股在兩條椅子間動來動去。 第八個醫生建議蘇珊接受催眠治療,當燈光減弱,蘇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醫生用一種拉長了的,怪怪的聲音讓她數數。開始的時候蘇珊跟隨醫生努力放鬆,但醫生的聲調讓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發笑,這使她無法集中精力。醫生盡職地頑固地重複一些誘導語,好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直到蘇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結束。當第二次按約去催眠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催眠對她是不適合的,最好尋找別的途徑。 第九個醫生相信蘇珊需要合理情緒治療(REBT),他覺得蘇珊有三大自貶情緒,抑鬱:使她與正常的生活環境隔離;焦慮:導致她體重增加和睡眠困難;憤怒:使她失去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醫生分析了蘇珊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三者間的關係,找出每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人格腳本,這把蘇珊搞得很糊塗,難道真真實實體驗到的東西只是內心的幻覺。 第十個心理醫生很難承認他是心理醫生,因為他竟然說蘇珊是在逛"醫生商店",只看不買。他快樂地把蘇珊稱為"醫生殺手",是"訓練心理醫生的醫生"。這讓蘇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著對蘇珊說:"你知道你在幹什麼嗎,通過對心理醫生的挫敗來釋放壓抑的憤怒。"這讓蘇珊有些委屈。醫生又說:"你來這裡就是要為自己尋找問題,但我不會滿足你,我甚至覺得你的煩惱對你很重要,不要放棄它。"蘇珊實在氣不過,忍不住就大聲地哭了,哭得讓那個醫生的臉有些掛不住,讓外面候診的人都以為她遭到了醫生的欺負。但哭過以後,她突然對自己有了一些覺察,她需要放棄依賴什麼,包括心理醫生,鼓起勇氣自己接受現實,尋找一種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尋找合格的心理醫生

  蘇珊找心理醫生的經歷真的那麼曲折嗎?我似乎感覺到讀者們不相信,但我要告訴你們,事實上,蘇珊還要算是幸運的。當今這個社會,無論你去那個城市隨便地一找,就能發現許多自稱的張洛伊德、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個醫生口裡都會掛一些偉人招牌:如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羅洛梅,卡爾羅傑斯,培爾斯,史金納等……。你休想質疑他,質疑他似乎就是跟整個心理學作對。在我看來,前九個醫生,其實也是對的,只是成熟的心理醫生會先和當事人討論形成一種雙方認可的關係,還沒有結成彼此信賴的、開放、坦誠的治療關係,就忙著去幫助當事人,起碼要算缺乏專業經驗與能力。那麼第十個醫生對不對呢?他一開始就敏感到蘇珊不能從心理醫生那兒獲益,可能是害怕獲得一種"親密關係"後,又會重複體驗被拋棄。指出她的防禦方式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並快速脫離",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的困境。當然,醫生以幽默的"反向攻擊"來幫助蘇珊領悟儘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卻值得商榷。

  那麼,你們一定會問,如何能找到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這可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我想說點個人的經驗, 一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那些執業資格,受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當然,也不能說網上沒有"打榜"的心理醫生就不能信任,這只是一個資源途徑。 二 ,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好的醫生總會被朋友提及和推薦。在候診的時候,求詢者往往會交流對醫生的看法,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咨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不過,現在是心理醫生供不應求,再糗的醫生門口沒準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 三 ,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但對其他人來說,你的感覺中包含著你的價值觀、經驗,你的防禦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醫生有一種很強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他不說不笑,眼睛看著你也會給你許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你很放鬆,不用忌諱什麼。他會引發你傾訴的慾望卻又引導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節制。他從不提弗洛伊德,榮格什麼的,也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好的心理醫生一點都不複雜,不權威,不深奧,像水一樣隨你流動,像玻璃一樣透明,把你的防禦和阻抗都化解於無形。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他會沉默,不扇陰風也不點鬼火,當你反思自己的時候,他的眼睛會閃射出愉悅的光輝。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應該考慮的因素

  以下一些東西可以參考,但並不可靠: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鑒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鑒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很多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受訓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訓練班,這沒有用。長期的嚴格的專業訓練,就目前培訓結束的只有德中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三年),分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家庭治療三個治療學派與技術。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有的醫生會說他有某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這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就我所知,在北美、歐洲持有心理醫生執照的人是有明確的專業範圍、區域、人群等限制,並要時時接受監督和資格再認,離開所限環境,資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說那個醫生曾經獲得過國外的執業資格。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和治療專業委員會99年頒發過一次心理醫生資格證,由於範圍小,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一個醫生分析當事人的深度不會超過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國外,一個精神分析師要接受不低於八百小時的自我分析。心理醫生的含金量由三個部分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與學習心理理論,三分之一是接受專業培訓,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體驗。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咨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在北京有心靈綠洲小組,精神分析小組、家庭治療小組等)。當然,肯定會有醫生說他在國外接受了多少小時的督導,我們可以相信他嗎?我不敢說,因為督導費用是非常昂貴的,一小時的督導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經見到過從事了十七年心理諮詢的醫生,連一些諮詢技術中的基本方法還沒有弄懂,我覺得他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慮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這是說明他們在某 些學識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專業就在行。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 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別人該他的,過 高地估價自己。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通過別的方式來 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 金。有些人回國來,以為國內的都是鄉巴佬,隨他們怎麼擺布。我就遇到幾個自覺 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來做一次個案督導或講講課,才發現是牛頭不對馬嘴。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十本中國醫生寫的東西,九本 都沒法看,讓好人也會看出滿身的毛病來。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 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 難不僵化,自為自己吃的鹽多,也很難克製得住不去教育人。

  這些信息對你是重要的

  客觀地說,要獲得醫生完整的背景資料並不容易,求詢者基本上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那麼,在中國有沒有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如果以國情為標準,當然還是有的。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心理醫生的執業環境, 第一,權威的資格認定機構與認證制度,主要監督心理醫生的受訓背景、自我體驗、完整的個案與研究、治療技術、處理個案的能力等。 第二,心理工作的倫理條例,涉及醫生的責任、義務,如何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守密的問題,危機干預,醫生的不當獲益和醫生的自我健康與自我保護等。 第三,當事人的投訴與應訴機構與對醫生的懲罰制度,應該有個機構來告訴當事人的權利和什麼是醫生的越界行為與違法行為,不然投訴就無從談及。醫生需要知道違反了什麼會有什麼樣的處罰,不然,醫生就會胡作非為。 前不久,勞動人事部頒發諮詢師資格考試,看起來是好的,實際上卻是在鼓勵人們自學成才。什麼都可以自學成才,醫學卻不行,因為醫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實踐、訓練和操作技術,心理醫生還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術。 心理醫生的哪些行為要算越界呢?國際上有一個專門診斷醫生的治療關係敏感指數(EI指數),一共是三十多個條目,這些條目告訴醫生如何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關係。以下的一些行為要算越界行為:替熟人看病,私下與當事人接觸或成為朋友(雙重關係),在當事人面前宣揚自己,希望得到當事人的欣賞(表現欲),對異性當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勵對方過度移情(色情),過分擔心當事人的憤怒,不敢挑戰或質疑當事人(無力感),為了討好當事人而隨意延長諮詢時間,增加複診次數,或在休息時間接待當事人(讓權),通過控制和支配當事人獲得快感,強迫推銷忠告(權利慾),收取當事人的財物,陪當事人吃飯,或利用當事人得到利益(貪慾)……。 當然,出現上述現象,還不能說心理醫生就違反了職業規則,只能說治療關係有問題。那麼,出了那些事情我們可以投訴他呢? 一,與當事人產生情感接觸與性接觸,包括不當的身體接觸,性挑逗和要求當事人敘述性和身體方面的細節。 二,與當事人產生生意行為,如轉介當事人而收取介紹費,跟當事人做生意,向當事人借錢。 三,泄密行為,如泄露當事人的資料,與朋友討論當事人,改頭換面用當事人的故事寫文章和書籍。

  我們都習慣了討好醫生,以為我們對醫生好,醫生才會盡心關照我們。但對心理醫生卻不同,心理醫生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這就需要與當事人保持一種職業距離,在諮詢與治療中,醫生與當事人間有一種高度親密與信任,離開診室,這種關係立即消失,醫生也會迅速的遺忘掉你(自我保護)。所以,你與心理醫生的關係越簡單,心理醫生就越能發揮他的技術,當你和心理醫生走得很近時,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對你的問題他就變得非常地弱智。由於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捲入,侵襲,最後心身憔悴。當你喜歡和一個心理醫生交往時,一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會讓你選擇:"你願意得到一個好朋友,還是願意繼續擁有一個好醫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醫生。

有一個故事我講過很多遍,希望人們有所領悟。有一個十八歲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喪極了,覺得尿床簡直是要了他的命。因為它,他沒有勇氣去社交,沒有心思去學習。他找了許多專家與醫生,吃藥打針,但無濟於事。終於,他決定要自殺。他的一個朋友勸告他說:"你不能絕望,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他想:"專家都不行,心理醫生都能怎樣呢?"但他還是去了。幾周以後,他又見到他的朋友,看到他興高采烈的樣子,朋友問:你看過心理醫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還在尿床,但我覺得這已經非常不重要了。"心理醫生並沒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卻讓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並不妨礙他對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總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心理醫生的意見,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助我解決。但可惡的心理醫生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我曾經接待過數不清的人,他(她)們來抱怨,抱怨愛人情人,親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醫生只能做一個耳朵,他(她)們以為心理醫生會對他(她)們的故事感興趣,其實,心理醫生是在聽,但卻是用眼睛在聽,觀察咨客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那些內容是他(她)的解釋,那些是他(她)的賦義。 好的心理醫生總是在激發咨客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感覺。比如你想吃到魚,心理醫生會誘導你去討論魚網,討論如何織網,如何找到織網的材料,然後討論如何去捕魚等,而不是趕緊送你二斤鮮魚。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咨客到處找權威,以為找到一個很權威的心理醫生,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這樣的意識帶到心理諮詢中就有問題,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心理醫生恰巧是很糟糕的醫生,他們習慣培訓當事人,拿心理學理論(大棒)來教導你。這是心理醫生的防禦,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諮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在評估當事人的領悟能力,自我改變的動力和對問題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說過:"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提供一種環境,幫助你對自己覺察與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醫生就有點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只想傾訴最節約的辦法是打免費熱線電話,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可笑的是,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對心理醫生的理解也只到這樣的水平,所以,很多有愛心的人,接受一點點心理學培訓,看一點點心理學書,就以為自己什麼都行,到處自稱心理醫生。也有很多用諮詢騙人錢財的"醫生",其實就只有噹噹熱線人員的水平,再賣弄一些理論來唬人。 這種習慣認知跟心理學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許多有自我覺察能力,有經濟能力,可以通過諮詢讓自己對生命、生活增加更高體驗的人,對心理諮詢不屑一顧。許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卻以為心理醫生能幫助他們,結果是昂貴的諮詢收費讓他們得不償失,雪上加霜。 心理學只能改變人們精神世界,情感領域的痛苦,對人們的現實困境一籌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另外要說明的,心理治療不像普通的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你的問題就好得了的。這需要兩個要素,一是時間準備,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鐘。二是經濟準備,目前心理收費很亂,但只要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一塊錢。在社會諮詢機構,可能會高一些,大多一小時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二百到三百元次。當然,如果你諮詢的次數多,就可以談,讓對方把價錢減低一點。也有個別醫生要價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一般一小時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黃蓋,打的願打,挨的願挨的事。還有,成熟的心理醫生會選擇當事人,心理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否接受你並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會對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療和諮詢,不想去觸動你深層的東西。如果他接受你,會主動與你討論複診時間,給你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不是等待心理醫生對你做什麼,而是你要主動的坦誠你的困惑與問題。如果你不投入,心理醫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一般的情況是醫生會和你商討交談那些層面的問題,會鼓勵你聯想或回憶,從中提取諮詢的素材。在諮詢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醫生的關係。我見過不少當事人,在諮詢的進程中產生了對醫生的意見,認為醫生不夠關心他(她),或者對醫生有憤怒,但他(她)們不敢暴露,怕得罪人。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當事人因此自動脫離。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隨時讓醫生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和幫助醫生髮現當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學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是在診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醫生的時候,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心理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正如走崎嶇的山路,我們有時會藉助一根拐杖,讓自己走的平穩一些。當你走得很穩健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醫生。

  不同的諮詢機構    在理想的社會裡,心理學一般有三個層次, 一是社會救助機構下的熱線和諮詢服務中心,這是社會福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身處困境的人可以免費得到心理專業人員的幫助,不僅要關注你的情緒,危機,還要關注你的生存與衣食。這裡的心理從業人員大多是社會工作者,她們只接受短期的心理諮詢技術的訓練和人格的訓練,並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幫助與指導她們。 第二類,個人開業的諮詢所,他們是收費的,費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問題,兒童發展,社會適應,個人能力訓練和心理素質培養,也包括職業諮詢等等。從業人員大多是心理專業的學者,受過某些專門的訓練,有對某種技術的行使資格或心理學會頒發的執照。 第三是醫院或心理培訓機構開設的心理中心,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醫生資格,精神病學和心理學背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並獲得心理醫生資格。一般收費較貴,接受的咨客問題也比較麻煩,很多存在軀體障礙或精神問題。 >

在我國,熱線有幾條,大多生存困難,比如,北京的婦女熱線還是國外的福特基金在贊助,國家沒有資金給予扶持。當然,在很多外企,有員工的EAP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福利,為員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個人開業在北京已經悄然升溫,但還沒有形成氣候,大多數開業者由於缺乏專門的申請機構,一般都是註冊的某某諮詢公司。有經驗的心理醫生在機構不太忙的時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體,醫生的技術才不會慢慢枯竭。 心理中心,在我國分兩種,一是大學,研究所,社區辦的心理諮詢中心,二是醫院開設的心理門診。前者大多是心理學專家,後者大多數是醫學出身,各有利弊。醫院的心理諮詢在缺乏專業培訓下,很容易陷入醫學模式,而沒有了心理學的味道,再加上藥物的濫用,使醫院心理門診的聲譽並不太好。加強對醫院心理從業人員的心理專業培訓、督導與管理可能是我國心理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文化視覺是心理醫生主導的視覺

  文化的多樣性是心理醫生首要考慮的內容。

有一個笑話,說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住著一個高山族,他們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少碘的環境里,所有的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幾個登山運動員來到這個村落,村落的人立即發現他們是細脖子的人,孩子們圍觀並嘲笑他們,好心的人斥責到:"不要歧視身體有殘疾的人!",並為他們找來村落醫生,一番檢查後,醫生對他們說:"你們不幸患了食碘過多症,而且病得不輕,需要禁碘"。

大多數心理衝突來源於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衝突,心理醫生如果一心只為健康理念工作,有時會像的那個村落醫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組督導中,有位心理醫生介紹了一個個案: "在一個家庭里,男孩已經十四歲,發育成人,卻還在與母親同睡。母親對他的關心事無巨細,包括替他洗澡換衣。母親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諱,隨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體。這樣的情景引起了父親的憤怒,但無能為力,只能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和家庭接觸後,感覺家庭中母子存在種情感糾結和利益聯盟,說相同的話,做相同的事,父親只是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 心理醫生根據青少年心理發展需求和正確的家庭關係理論,認為問題出在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年齡。在諮詢中,她著眼於發現孩子的人格幼稚與社會適應不良,以此來說服母親離開孩子,並試圖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增強父親在家庭中的權利位置來限制母親。 心理醫生的攪合給家庭帶來了"混亂",她成為母子同盟的"敵人",而父親為了維繫與家庭的關係,只好反過來抱怨心理醫生,這讓她有了沉重的挫敗感"。 那麼,這位心理醫生的問題在哪兒呢? 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對,心理醫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個父親去責難那個"脆弱"的母親,這違背了心理治療師的中立原則。 第二,沒有用文化的視覺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結是如何被延續和固化下來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癥狀"都存在一定的時間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去教導當事人,這也是不中立的。 在小組督導中,我感覺這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存在過當防禦,害怕被挑戰和情感捲入,無意識的把自己掩藏在"權威"的外衣下。同時,她草率的為家庭引入了一種"亂倫焦慮",沒有考慮到文化與人類生存方式的多樣性與個別性,使一個家庭內部的弱衝突升級為強衝突,把家庭推向危險情景。看起來是急功近利,其實是她的內心沒有處理好類似焦慮,把它轉移給了當事人。 對有母子情感粘結的家庭,心理醫生需要維持內心的"空屏"狀態,帶著有興趣的目光去觀察這個家庭,關注家庭每個人對"糾結"的釋義,接受並尋找這些解釋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變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感覺,把衝突獨立的力量轉變為和諧變化的動力。 接下來,我們對家庭做了現場訪談,得知這個家庭中的妻子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照料的家庭,以母親為中心的情感聯結是一種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較弱,迎合了妻子潛意識中對父親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級"一直是獲利性的,他養尊處優,基本上不怎樣為家庭操心。問題的提出是孩子日見長大與母親的衝突日見增多,戰火波及到父親,丈夫反過來抱怨妻子,認為她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家庭的禍根"。 於是,我們有了兩種治療性假設:一,這個家庭的問題是文化性的,是一種延續而來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臨著一種替換與更新,需要鼓勵這種變化。二,父親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糾結被維持的原因,糾結只是家庭內部的平衡補償機制,鼓勵母子去關注父親的成長既可以弱化家庭衝突又能促進變化。 這樣,憤怒的父親不再只是問題的受害人而同樣是問題的行為者,而家庭通過諮詢理清了頭緒,以後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決定。如此一來,避免了心理醫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推薦閱讀:

財位不好找?風水大師教你如何尋找家中的財位!
怎樣尋找財位與催財
《嫁衣》:尋找塵封60年的苗族嫁衣
大恩上師 格花堪布----尋找認定
如何尋找房屋的財位?

TAG:醫生 | 心理 | 心理醫生 | 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