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五昌: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發展概況
摘要:20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詩歌,作為中國當代詩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八十年代的時間範圍內扮演著極為活躍的詩歌潮流引領者的角色。本文從詩歌史實出發,對20世紀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發展軌跡、重要北京詩人的創作情況與藝術特色予以客觀的描述和評價,力圖全方位地勾勒出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整體風貌。
關鍵詞:八十年代 北京詩歌 北京詩人
20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詩歌①(作為一種地域詩歌),無疑可以被視為中國當代詩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在八十年代的時間範圍內扮演著極為活躍的詩歌潮流引領者的角色。1978年12月23日,由北島、芒克等北京青年詩人主辦的民間文學刊物《今天》在北京出版創刊號,《今天》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節點上的橫空出世,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堪稱一個具里程碑意義的文學事件,它標誌著文學史意義上的「新時期」詩歌時代的真正到來。以民刊《今天》為發表陣地,集結著「今天」派詩人群,而「今天」派詩人群的主體成員均為當時年輕的北京詩人②:北島、芒克、食指、江河、方含、齊雲、顧城、田曉青、楊煉、嚴力等,他們以富有探索創新精神的詩學理念和極具藝術實驗品質的詩歌文本,對當時整體上觀念守舊的國內詩壇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力與輻射性的影響。
作為一份在當時極具先鋒品格的「地下」文學刊物,《今天》上所刊發的詩歌作品及詩歌評論為其時成千上萬的青年詩歌愛好者與作者,帶來了詩歌觀念與藝術趣味的全新啟蒙。《今天》自1978年12月出版創刊號,到1980年9月為止,共出版發行了9期刊物。在1980年上半年,《今天》編輯部還出版了「今天叢書」4種,其中三種為個人詩集:芒克詩集《心事》、北島詩集《陌生的海灘》、江河詩集《從這裡開始》(全為油印,非正式出版)。1980年9月12日,北京市公安局根據國家出版條例規定(其核心規定為「刊物未經註冊,不得出版」),要求《今天》停刊。1980年12月末,迫於當時的形勢,《今天》編輯部宣布終止一切活動。由北京青年詩人群體構成的「今天」派也於無形中宣告自行解體。
作為一份「地下」文學刊物的《今天》和作為一個先鋒性詩歌群體的「今天」派雖然只存在短短的兩年時間,但它們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卻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可以說,「今天」派是在與由政治文化所強力規範的舊詩歌秩序作不懈抗爭而彰顯其重要的文學史價值的。「今天」派以「立足今天」的現代性立場,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將長期處於意識形態規訓狀態的當代詩歌施以了最大程度的審美解放,因而,「今天」派的詩歌經歷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應該說,「今天」派的歷史短暫而又輝煌,給當代北京詩歌乃至中國當代詩歌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詩歌遺產。在《今天》出版的9期刊物中,一批經典性的當代詩歌文本從中脫穎而出,其中,北島的《回答》、《太陽城札記》(組詩)、《 雨夜》、《宣告》、《結局或開始》,芒克的《天空》 、《太陽落了》(組詩)、《葡萄園 》,食指的《相信未來》、《 魚群三部曲》(長詩)、《 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 ,江河的《 紀念碑 》、《沒有寫完的詩》(組詩)、《星星變奏曲》,等等,都成為人們日後長久談論的詩歌話題並構成了人們關於新時期先鋒詩歌最早且最為深刻的詩歌記憶。
「今天」派歷史的輝煌是由前述那一批傑出的北京青年詩人群體所創造的,他們在詩歌文本中所展示出來的先進詩歌理念和嶄新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審美趣味,對當時全國各地無數的青年詩人與作者產生了不可遏制的輻射性影響,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青年詩歌探索潮流——「新詩潮」(即通常所謂的「朦朧詩」運動)。由「今天」派到「新詩潮」(或「朦朧詩」),範圍由北京擴展到全國,作為一個新的詩派或一股新的詩歌美學潮流在極短的時間內已造成空前的影響,「新詩潮」(或「朦朧詩」)的領銜人物與執牛耳者,依然是「今天」派的主力成員。在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朦朧詩」最具代表性的五位詩人(北島、顧城、舒婷、江河、楊煉)中,除福建的女詩人舒婷外,其餘四位北京青年詩人均系「今天」派的重要成員。這四位北京青年詩人(包括其他優秀的北京青年詩人)以其整體上卓爾不凡的詩藝創造力與前瞻性的詩學觀念,將新時期伊始的現代漢語先鋒詩歌推進到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度。
以北京青年詩人為主體的「朦朧」詩群崛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1984年前後達到鼎盛時期。北京「朦朧」詩群所產生的藝術影響是輻射性、全方位的。1984年以後,北京「朦朧」詩群呈現了由盛而衰的跡象與狀態,他們的寫作整體上出現了由於自我重複而資源枯竭、難以為繼的局面。楊煉、江河等少數北京「朦朧」詩群的骨幹成員及時調整方向,率先進入了「文化尋根詩」或充滿抒情色彩的「現代史詩」的寫作領域,創作出了大型組詩《半坡》、《敦煌》(楊煉)、《太陽和它的反光》(江河)等具「文化尋根」與「史詩」性質的作品,為當時的詩界普遍推重。
楊煉、江河等北京「朦朧」詩群骨幹成員的創作轉型表徵出「朦朧詩」的內在危機。從1985年開始,由北島、顧城等北京青年詩人群體啟動的「朦朧詩」潮流已呈全面「落潮」的態勢,到1986年,「朦朧詩」(「新詩潮」)正式宣告消隱,成為了一段歷史,其標誌性事件是1986年10月份由《詩歌報》、《深圳青年報》聯合推出的「現代詩群體大展」, 這次大展表明「第三代詩」運動已達到高潮階段,「第三代詩人」集體粉墨登場,強行進入了歷史,「朦朧詩」群體只能無奈的退出歷史舞台。雖然「朦朧詩」自身的歷史顯得過於匆促(文學史敘述意義上的「朦朧詩」時期前後不過五六年時間),但是,北京「朦朧」詩群勇敢的詩藝探索與驕人的創作實績卻成為人們長久議論的話題,他們對於象徵、意象、暗示、隱喻、變形、荒誕、蒙太奇等表現手法的普遍借鑒與成功應用,對於人的潛意識、夢幻、直覺等非理性精神世界的深入開掘與表現,大面積的更新了傳統詩歌的藝術面貌與精神內涵,有效的完成了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傳統的修復和承接,同時也開始取得了與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詩歌進行平等對話的資格與條件。總之,「朦朧詩」潮流有力的推動了中國當代詩歌的現代化進程,完成了當代詩歌從創作實踐到詩學建構層面的一次飛躍,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當代新詩帶來了空前的聲譽。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進入了所謂的「第三代詩人」集體表演的詩歌時代(大致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末期這一詩歌階段)。北京在「朦朧詩」階段作為無可置疑的詩歌中心的地位在此時期暫時告一段落,北島、顧城、江河、楊煉、多多等「朦朧詩」的主將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因故陸續離開北京,流寓海外,似乎為人們提供了一份「北京詩歌全面敗落」的鐵證。但這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表象,因為在北京「朦朧」詩群之外與之後,活躍著一批更為年輕的北京詩人﹙1﹚,西川、黑大春、雪迪、貝嶺、牛波、刑天、大仙、駱一禾、海子、老木、莫非、童蔚、黃殿琴、阿曲強巴、馬高明、殷龍龍、藏棣等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們的創作起步於「朦朧詩」式微之際,置身於「第三代詩歌」的語境中,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這一特定的詩歌階段,他們所創作的文本可視為廣義上的「第三代詩歌」。現以西川為例,他在1986年就以個人名義參加了由《詩歌報》、《深圳青年報》聯合推出的「現代詩群體大展」,因而,西川的創作仍然可以歸屬於寬泛意義上的「第三代詩歌」的序列之中。
儘管西川、黑大春等一大批年輕的北京詩人不像之前的北京「朦朧」詩群那樣直接製造並引領著一個時代的詩歌美學潮流,但他們整體上出色的綜合性的文本創造能力及詩學建構能力,依然讓北京成為20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中心與重鎮。雖然在「第三代詩歌」階段,外省青年詩群的創作呈現頗為活躍的態勢(以四川省的非非主義詩群與莽漢主義詩群等為典型代表),對北京的詩人構成強有力的衝擊與挑戰態勢,但從文本創造的角度而言,那批年輕的北京詩人的創作整體上還是要比外省青年詩人的創作略勝一籌。
在活躍於「第三代詩歌」階段的北京青年詩人中,黑大春的詩歌資歷相對較深。黑大春,原名龐春清,1960年生,北京人,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以詩歌青年的身份參與了「今天派」的詩歌活動,與北島、芒克、食指等前輩詩人均有交往。但是黑大春在創作中更多的受到十九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詩人的影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而純粹的抒情性與音樂性,在詩歌的節奏上具有鮮明的吟誦性或歌唱性效果。黑大春早期的詩歌代表作《白洋淀的獻詩》(1982)就典型的體現出上述藝術特點。1983年,黑大春與雪迪、大仙、隱南、殷龍龍等北京青年詩人組建同仁詩歌團體「圓明園詩社」,其初衷是追求詩歌與音樂的有機結合,意圖讓詩歌作品通過聲音的朗誦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讓詩歌本身所包含的審美情感獲得最大限度的傳播。「圓明園詩社」同仁提出了一個響亮的藝術口號:「把詩歌帶回到聲音、人群與廣場」,這種藝術主張與追求具有濃厚的藝術烏托邦色彩。「圓明園詩社」同仁的詩歌活動以圓明園為基地,他們經常不定期的在圓明園舉行小型的詩歌朗誦會,聽眾除了詩社同仁、附近高校的詩歌愛好者外,還有以自由人身份活動在圓明園一帶的音樂人與畫家。1984年,「圓明園詩社」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學院等北京高校舉行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詩歌朗誦會,並在朗誦中結合搖滾、繪畫、戲劇等藝術元素,意圖讓詩歌藝術立體化,走向新的融合。1985年,「圓明園詩社」於無形中自行解體。「圓明園詩社」雖然只存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但在國內青年詩歌圈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黑大春作為「圓明園詩社」的核心人物,他在此一時期創作出了具俄羅斯色彩的「頹廢的美感」的《東方美婦人》、《圓明園酒鬼》等代表性作品,頗受人們的好評。出版過詩集《圓明園酒鬼》(1988)、《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1993),並主編過《蔚藍色天空的黃金——當代中國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詩歌卷》(1995)。
與黑大春「江湖詩人」的身份截然不同,西川是有著高校背景的學院派詩人。西川,原名劉軍,1963年出生於江蘇徐州,在北京長大,於1981年考入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習,1985年畢業,西川在大學期間曾與愛詩的同學一起編辦校園文學刊物,後加入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並開始其詩歌寫作生涯。1985年3、4月間,西川在北京大學完成長詩《雨季》的創作,該詩於1987年 1月在北京《十月》文學雜誌(雙月刊)發表出來,《十月》編輯、西川的北大同學、北京青年詩人駱一禾在其作品前專門作了一段按語,肯定該長詩不俗的藝術品位,長詩《雨季》因而成為西川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與長詩《雨季》相比,西川的抒情性短詩《在哈爾蓋仰望星空》的影響更為廣泛,該詩發表於1986年2月號的《詩神》月刊,以其空靈、優美、充滿神秘性的想像力等藝術風格而廣獲讚譽。因而,《在哈爾蓋仰望星空》一詩不僅被人們普遍認為是西川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之作。1986年6月,西川還與北大同學、青年詩人海子合出油印詩集《麥地之瓮》。
駱一禾也是一位有著高校背景的學院派詩人,駱一禾1961年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大學期間他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被分配至北京的《十月》文學雜誌任編輯,主持《十月之詩》欄目。從1983至1989年,是駱一禾詩歌創造力頗為旺盛的一段時期,他共創作了近兩萬行的詩作及數萬字的詩論,駱一禾的短詩、組詩代表作主要有《麥地(四章)》、《為美而想》、《黑豹》、《修遠》等,駱一禾最主要的兩部長詩作品為《世界的血》、《大海》,均長達數千行,從中體現出詩人極為宏大的詩學抱負,也體現出詩人對人類文明進程及其命運的深刻憂思。總體來看,駱一禾詩歌的核心主題是對理想主義精神的持守與召喚。在理想主義精神的統攝下,駱一禾還在他的一系列詩歌作品中提出了「修遠」的命題,自我塑造了一個具有濃厚而典型的八十年代理想主義色彩的 「詩歌烈士」形象。在藝術上,駱一禾的詩歌作品大多色彩亮麗,節奏急促,情感飽滿而激烈、充滿大量的超現實幻像,詞語與意象的運用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的部分詩作也存在語境不甚透明、或詩的局部片段過於晦澀的不足。此外,駱一禾還是一位極富眼光與良知的詩歌編輯,他對生前不受人理解與重視的天才型青年詩人海子及大詩人昌耀的詩歌創作的深刻理解和精彩闡釋,以及對他們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重要文學史價值的前瞻性評價,在當代詩歌界贏得了普遍性的尊重。1989年5月31日,駱一禾因腦血管突發大面積出血在北京去世,年僅28歲。駱一禾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世界的血》(1990年)、《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年)以及《駱一禾詩全編》(1997年)。
在八十年代非學院派的北京青年詩人中,除了前面提及的黑大春外,莫非也是表現突出的
一位。莫非,原名趙敬福,1960年生,北京人,早期主要作品有長詩《棕櫚樹》(1982,油印本)
和詩劇《狂人樂團》(1985,油印本)等。1987年,莫非完成了長詩《空白的空白》的創作,
該長詩由115首短詩(詩歌片段)構成。長詩《空白的空白》中的7首短詩(詩歌片段)
後以《響徹隆冬》為標題,在北京《十月》文學雜誌(雙月刊)1989年第5期刊登出來,
前面還加了一段該刊編輯、青年詩人駱一禾生前撰寫的按語,駱一禾用比較精短到位的語言,把長詩《空白的空白》具濃厚表現主義色彩的主題意向與藝術表現手法予以了敏銳的揭示。
在八十年代屈指可數的北京青年女詩人中,童蔚與黃殿琴的表現比較搶眼。20世紀50年代後期,童蔚出生於北京一書香門第,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具有深厚的詩歌與文學修養,童蔚自小耳濡目染,受到藝術上的深刻熏陶。她的詩歌創作起步於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日趨活躍與成熟,1985年,童蔚出版油印詩集《雪線》,收入自己此前創作的詩歌作品。從1985年至1989年,童蔚的詩歌產量頗豐,她被認為是八十年代女性詩歌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其中,《白蓮花》、《感受》、《小木馬》、組詩《雪人和春天》等詩作整體上具有空靈、細膩、含蓄等藝術特色,是童蔚八十年代較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
黃殿琴,1964年出生於北京,八十年代中期,黃殿琴以其清新雋永的抒情詩創作在北京詩壇嶄露頭角。黃殿琴的抒情詩基本上以愛情為題材和主題,因而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她是致力於愛情詩創作的女詩人,在當時詩壇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黃殿琴的詩作節奏輕柔,語境透明,藝術感覺細膩,擅長捕捉和渲染情緒。黃殿琴出版的詩集主要有《多夢季節》(1985)、《拂動的窗紗》(1986) 、《相思小姐》(1989) 等。九十年代以來,黃殿琴在詩歌創作上依然保持著較為勤奮的態度,出版有《寫給情侶的書》(1992)、《黃殿琴詩文日記冊》(1997)、《結束的開始》(1999) 等詩集。
1987年6月,北京青年詩評家唐曉渡與青年詩人王家新合編的《中國當代實驗詩選》由春風文藝出版社隆重出版。該選本收錄了全國範圍內活躍的31位青年詩人的詩歌作品,是對「第三代詩人」創作實績最全面也最具權威性的集中展示,因而在詩界備受矚目,影響廣泛。在這31位國內青年詩人當中,牛波、貝嶺、老木、刑天、西川、海子、大仙、雪迪等8位北京青年詩人入選,佔據了四分之一強的比例,彰顯了北京青年詩人的詩歌創作在國內所具有的優勢性地位。
在八十年代的北京詩壇,除了青年詩人創作上的活躍表現外,中年詩人在創作上也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在中年詩人中,任洪淵、劉湛秋、李小雨、鄒靜之等人的創作值得重視。
任洪淵,1937年出生於四川邛崍。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後留校任教。他於北師大求學期間即開始詩歌創作,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至八十年代呈現活躍狀態,1987年,任洪淵完成組詩《司馬遷的第二創世紀》的創作,1988年完成組詩《漢字,2000》的創作,1989年完成組詩《女媧11象》的創作,這三個組詩標誌著任洪淵的現代漢語詩歌創造力達到了某種巔峰狀態。任洪淵的詩歌創作試圖回到原初性的生命體驗,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對詞語創造性的組合,來達到對歷史文化個性化的二度闡釋與生命解讀,或者說,詩人運用現代漢語的智慧來重新激活與改寫沉重古老的歷史與文化,為之注入現代性的生命情感經驗。出色的詞語想像力使得任洪淵的詩歌風格截然與眾不同,特色鮮明,廣受推重。簡言之,任洪淵的「漢語寫作」或「母語寫作」在很大程度上充分發掘出了漢語的詩性之美及表達上新的可能性。任洪淵著有詩集《大陸當代詩選·任洪淵詩選》(1988)、詩與詩學合集《女媧的語言》(1993)及漢語文化詩學著作《墨寫的黃河》(1994)等。
與任洪淵詩歌的深刻厚重與創造性相比,劉湛秋選擇的是一種簡捷、單純、輕盈的抒情風格,劉湛秋於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七十年代末起在北京《詩刊》社工作,九十年代中期退休,曾任副主編職務。劉湛秋的詩歌在八十年代的國內詩壇具有一定的影響,他的詩歌追求一種具審美效果的感覺、印象與情緒節奏,意象畫面鮮明,但缺少思想的深刻與厚重性。《靜默是睡熟的蓮花》、《諒解無聲而溫暖》、《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等是其具代表性的作品。1986年,劉湛秋出版《無題抒情詩》,該詩集曾獲中國作協第三屆優秀詩集獎。此外,劉湛秋還有《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等譯著出版。
相比任洪淵、劉湛秋,李小雨和鄒靜之是相對較為年輕的詩人。李小雨,1951年生,河北省豐潤縣人,從小隨父母在部隊生活。在北京讀完中小學,1969年到河北農村插隊落戶,兩年後參軍,在鐵道兵基層單位當衛生員,受其父親、著名詩人李瑛的影響,李小雨在此期間開始投入精力寫詩並發表處女作。1976年起到《詩刊》編輯部工作,一直至今,現任《詩刊》副主編。李小雨的詩歌注重藝術感覺的傳達與意境的營造,風格含蓄、莊重、大氣,審美取向上偏於傳統。《夜》、《紅紗巾》、《海南情思》(組詩)等作品是八十年代李小雨的主要代表作,這些作品為李小雨帶來了比較廣泛的藝術聲譽。她出版的詩集主要有《紅紗巾》、《東方之光》、《玫瑰谷》等,其中,《紅紗巾》(1983年出版)還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新詩集獎。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李小雨在繁忙的編務之餘依然不輟詩筆,創作出了《鹽》、《聲音的雕像》等精品力作,並先後出版了《聲音的雕像》、《李小雨自選詩》等詩集。
鄒靜之,1952生,江西南昌人。在北京長大,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鄉,「文革」結束後回到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電大中文系,八十年代後期到《詩刊》工作,任《詩刊》編輯。鄒靜之於1982年開始發表處女作,他的詩歌語言質樸而簡潔,意象鮮明而靈動,尤其善於營造詩歌的語調與情緒節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秋天的時刻》、《達爾罕的月亮》、《大荒》(組詩)等詩作是鄒靜之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出版有詩集《幡》(1990)等。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鄒靜之的詩歌創作數量日漸減少,鄒靜之將主要精力投入於電視劇劇本的創作,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此同時他的詩名反而被逐漸遮蔽。
在此一時期,老詩人們的創作也可圈可點,例如,鄭敏創作出了《渴望:一頭雄師》、《心象》(組詩)等思想與藝術品位俱佳的力作,牛漢創作出了《汗血馬》、《海上蝴蝶》、《空曠在遠方》、《夢遊》(長詩)等新時期以來個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其他的一些北京老詩人(如屠岸、張志民、鄒荻帆等),也時有新作問世。
1988年3月,廣西灕江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青年詩叢」,共計詩集19種,其中北京詩人的詩集佔去12種,它們是:食指的《相信未來》、多多的《巡禮:詩38首》、芒克的《陽光中的向日葵》、田曉青的《失去的地平線》、馬高明的《危險的夏季》、黑大春的《圓明園酒鬼》、雪迪的《夢囈》、牛波的《河——獻給一個人》、大衛的《念珠,擊壤》、童蔚的《馬迴轉頭來》、貝嶺的《今天和明天》、阿曲強巴的《涸鮒》。這套「青年詩叢」無疑可以視作是對八十年代北京中青年詩人創作實績一次總結性的集中展示。
此外,北京的詩人們還組織並參與了一些重要的詩歌活動。1988年春,由西川、老木等北京青年詩人參與創辦的詩歌民刊《傾向》第一期於同年9月在上海出版,刊物明確倡導詩歌的「知識分子精神」,以有力反撥「第三代詩歌」運動中存在的文化市儈主義與庸俗化的審美趣味。就在1988年的上半年,由芒克、唐曉渡、楊煉等北京詩人、詩評家發起組建了一個「倖存者詩人俱樂部」,主要成員有芒克、唐曉渡、楊煉、多多、黑大春、王家新、沈睿、一平、西川、海子等,俱樂部同時創辦民刊《倖存者》,以便北京詩人之間內部交流。1988年7月,民刊《倖存者》第一期出刊,刊登出芒克、多多、黑大春等人的詩作。此後,「倖存者詩人俱樂部」定期或不定期的輪流在俱樂部成員家中舉行小範圍的詩歌討論與交流活動。倖存者詩人俱樂部於1989年4月2日在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舉辦了「首屆倖存者詩歌藝術節」。當時北京「今天派」、「朦朧詩派」、「第三代詩人」中的重要人物幾乎都出席了本次活動(除了已出國和亡故的詩人外),並登台朗誦了各自的作品。朗誦會上,安排了一個特別的節目,全體與會詩人為不久前自殺的天才青年詩人海子進行一個簡短的悼念儀式,此次規模盛大的詩歌活動在一種極為緊張而敏感的時代氛圍中舉行,它在儀式的意義上象徵著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落幕與結束。
注釋:
① 在本文中,「北京詩歌」是被作為一種「地域詩歌」來談論與論述的,它具有一些相通的地域性的詩歌元素,但並不是一個具有高度自足性的詩歌概念。
② 在這裡,筆者把出生於北京、或工作並生活於北京的詩人定位為「北京詩人」。但並不把工作、生活於北京的在軍隊系統內的詩人看成「北京詩人」(例如李瑛、簡寧、劉立雲等詩人則不被看成是「北京詩人」)。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於中國詩歌網。摘要:20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詩歌,作為中國當代詩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八十年代的時間範圍內扮演著極為活躍的詩歌潮流引領者的角色。本文從詩歌史實出發,對20世紀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發展軌跡、重要北京詩人的創作情況與藝術特色予以客觀的描述和評價,力圖全方位地勾勒出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整體風貌。
關鍵詞:八十年代 北京詩歌 北京詩人
20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詩歌①(作為一種地域詩歌),無疑可以被視為中國當代詩歌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在八十年代的時間範圍內扮演著極為活躍的詩歌潮流引領者的角色。1978年12月23日,由北島、芒克等北京青年詩人主辦的民間文學刊物《今天》在北京出版創刊號,《今天》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節點上的橫空出世,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堪稱一個具里程碑意義的文學事件,它標誌著文學史意義上的「新時期」詩歌時代的真正到來。以民刊《今天》為發表陣地,集結著「今天」派詩人群,而「今天」派詩人群的主體成員均為當時年輕的北京詩人②:北島、芒克、食指、江河、方含、齊雲、顧城、田曉青、楊煉、嚴力等,他們以富有探索創新精神的詩學理念和極具藝術實驗品質的詩歌文本,對當時整體上觀念守舊的國內詩壇產生了強大的衝擊力與輻射性的影響。
作為一份在當時極具先鋒品格的「地下」文學刊物,《今天》上所刊發的詩歌作品及詩歌評論為其時成千上萬的青年詩歌愛好者與作者,帶來了詩歌觀念與藝術趣味的全新啟蒙。《今天》自1978年12月出版創刊號,到1980年9月為止,共出版發行了9期刊物。在1980年上半年,《今天》編輯部還出版了「今天叢書」4種,其中三種為個人詩集:芒克詩集《心事》、北島詩集《陌生的海灘》、江河詩集《從這裡開始》(全為油印,非正式出版)。1980年9月12日,北京市公安局根據國家出版條例規定(其核心規定為「刊物未經註冊,不得出版」),要求《今天》停刊。1980年12月末,迫於當時的形勢,《今天》編輯部宣布終止一切活動。由北京青年詩人群體構成的「今天」派也於無形中宣告自行解體。
作為一份「地下」文學刊物的《今天》和作為一個先鋒性詩歌群體的「今天」派雖然只存在短短的兩年時間,但它們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卻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可以說,「今天」派是在與由政治文化所強力規範的舊詩歌秩序作不懈抗爭而彰顯其重要的文學史價值的。「今天」派以「立足今天」的現代性立場,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將長期處於意識形態規訓狀態的當代詩歌施以了最大程度的審美解放,因而,「今天」派的詩歌經歷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應該說,「今天」派的歷史短暫而又輝煌,給當代北京詩歌乃至中國當代詩歌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詩歌遺產。在《今天》出版的9期刊物中,一批經典性的當代詩歌文本從中脫穎而出,其中,北島的《回答》、《太陽城札記》(組詩)、《 雨夜》、《宣告》、《結局或開始》,芒克的《天空》 、《太陽落了》(組詩)、《葡萄園 》,食指的《相信未來》、《 魚群三部曲》(長詩)、《 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 ,江河的《 紀念碑 》、《沒有寫完的詩》(組詩)、《星星變奏曲》,等等,都成為人們日後長久談論的詩歌話題並構成了人們關於新時期先鋒詩歌最早且最為深刻的詩歌記憶。
「今天」派歷史的輝煌是由前述那一批傑出的北京青年詩人群體所創造的,他們在詩歌文本中所展示出來的先進詩歌理念和嶄新的藝術表現手法與審美趣味,對當時全國各地無數的青年詩人與作者產生了不可遏制的輻射性影響,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青年詩歌探索潮流——「新詩潮」(即通常所謂的「朦朧詩」運動)。由「今天」派到「新詩潮」(或「朦朧詩」),範圍由北京擴展到全國,作為一個新的詩派或一股新的詩歌美學潮流在極短的時間內已造成空前的影響,「新詩潮」(或「朦朧詩」)的領銜人物與執牛耳者,依然是「今天」派的主力成員。在人們通常所認為的「朦朧詩」最具代表性的五位詩人(北島、顧城、舒婷、江河、楊煉)中,除福建的女詩人舒婷外,其餘四位北京青年詩人均系「今天」派的重要成員。這四位北京青年詩人(包括其他優秀的北京青年詩人)以其整體上卓爾不凡的詩藝創造力與前瞻性的詩學觀念,將新時期伊始的現代漢語先鋒詩歌推進到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度。
以北京青年詩人為主體的「朦朧」詩群崛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1984年前後達到鼎盛時期。北京「朦朧」詩群所產生的藝術影響是輻射性、全方位的。1984年以後,北京「朦朧」詩群呈現了由盛而衰的跡象與狀態,他們的寫作整體上出現了由於自我重複而資源枯竭、難以為繼的局面。楊煉、江河等少數北京「朦朧」詩群的骨幹成員及時調整方向,率先進入了「文化尋根詩」或充滿抒情色彩的「現代史詩」的寫作領域,創作出了大型組詩《半坡》、《敦煌》(楊煉)、《太陽和它的反光》(江河)等具「文化尋根」與「史詩」性質的作品,為當時的詩界普遍推重。
楊煉、江河等北京「朦朧」詩群骨幹成員的創作轉型表徵出「朦朧詩」的內在危機。從1985年開始,由北島、顧城等北京青年詩人群體啟動的「朦朧詩」潮流已呈全面「落潮」的態勢,到1986年,「朦朧詩」(「新詩潮」)正式宣告消隱,成為了一段歷史,其標誌性事件是1986年10月份由《詩歌報》、《深圳青年報》聯合推出的「現代詩群體大展」, 這次大展表明「第三代詩」運動已達到高潮階段,「第三代詩人」集體粉墨登場,強行進入了歷史,「朦朧詩」群體只能無奈的退出歷史舞台。雖然「朦朧詩」自身的歷史顯得過於匆促(文學史敘述意義上的「朦朧詩」時期前後不過五六年時間),但是,北京「朦朧」詩群勇敢的詩藝探索與驕人的創作實績卻成為人們長久議論的話題,他們對於象徵、意象、暗示、隱喻、變形、荒誕、蒙太奇等表現手法的普遍借鑒與成功應用,對於人的潛意識、夢幻、直覺等非理性精神世界的深入開掘與表現,大面積的更新了傳統詩歌的藝術面貌與精神內涵,有效的完成了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傳統的修復和承接,同時也開始取得了與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詩歌進行平等對話的資格與條件。總之,「朦朧詩」潮流有力的推動了中國當代詩歌的現代化進程,完成了當代詩歌從創作實踐到詩學建構層面的一次飛躍,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當代新詩帶來了空前的聲譽。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進入了所謂的「第三代詩人」集體表演的詩歌時代(大致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末期這一詩歌階段)。北京在「朦朧詩」階段作為無可置疑的詩歌中心的地位在此時期暫時告一段落,北島、顧城、江河、楊煉、多多等「朦朧詩」的主將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因故陸續離開北京,流寓海外,似乎為人們提供了一份「北京詩歌全面敗落」的鐵證。但這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表象,因為在北京「朦朧」詩群之外與之後,活躍著一批更為年輕的北京詩人﹙1﹚,西川、黑大春、雪迪、貝嶺、牛波、刑天、大仙、駱一禾、海子、老木、莫非、童蔚、黃殿琴、阿曲強巴、馬高明、殷龍龍、藏棣等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們的創作起步於「朦朧詩」式微之際,置身於「第三代詩歌」的語境中,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這一特定的詩歌階段,他們所創作的文本可視為廣義上的「第三代詩歌」。現以西川為例,他在1986年就以個人名義參加了由《詩歌報》、《深圳青年報》聯合推出的「現代詩群體大展」,因而,西川的創作仍然可以歸屬於寬泛意義上的「第三代詩歌」的序列之中。
儘管西川、黑大春等一大批年輕的北京詩人不像之前的北京「朦朧」詩群那樣直接製造並引領著一個時代的詩歌美學潮流,但他們整體上出色的綜合性的文本創造能力及詩學建構能力,依然讓北京成為20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中心與重鎮。雖然在「第三代詩歌」階段,外省青年詩群的創作呈現頗為活躍的態勢(以四川省的非非主義詩群與莽漢主義詩群等為典型代表),對北京的詩人構成強有力的衝擊與挑戰態勢,但從文本創造的角度而言,那批年輕的北京詩人的創作整體上還是要比外省青年詩人的創作略勝一籌。
在活躍於「第三代詩歌」階段的北京青年詩人中,黑大春的詩歌資歷相對較深。黑大春,原名龐春清,1960年生,北京人,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以詩歌青年的身份參與了「今天派」的詩歌活動,與北島、芒克、食指等前輩詩人均有交往。但是黑大春在創作中更多的受到十九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詩人的影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而純粹的抒情性與音樂性,在詩歌的節奏上具有鮮明的吟誦性或歌唱性效果。黑大春早期的詩歌代表作《白洋淀的獻詩》(1982)就典型的體現出上述藝術特點。1983年,黑大春與雪迪、大仙、隱南、殷龍龍等北京青年詩人組建同仁詩歌團體「圓明園詩社」,其初衷是追求詩歌與音樂的有機結合,意圖讓詩歌作品通過聲音的朗誦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讓詩歌本身所包含的審美情感獲得最大限度的傳播。「圓明園詩社」同仁提出了一個響亮的藝術口號:「把詩歌帶回到聲音、人群與廣場」,這種藝術主張與追求具有濃厚的藝術烏托邦色彩。「圓明園詩社」同仁的詩歌活動以圓明園為基地,他們經常不定期的在圓明園舉行小型的詩歌朗誦會,聽眾除了詩社同仁、附近高校的詩歌愛好者外,還有以自由人身份活動在圓明園一帶的音樂人與畫家。1984年,「圓明園詩社」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學院等北京高校舉行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詩歌朗誦會,並在朗誦中結合搖滾、繪畫、戲劇等藝術元素,意圖讓詩歌藝術立體化,走向新的融合。1985年,「圓明園詩社」於無形中自行解體。「圓明園詩社」雖然只存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但在國內青年詩歌圈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黑大春作為「圓明園詩社」的核心人物,他在此一時期創作出了具俄羅斯色彩的「頹廢的美感」的《東方美婦人》、《圓明園酒鬼》等代表性作品,頗受人們的好評。出版過詩集《圓明園酒鬼》(1988)、《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1993),並主編過《蔚藍色天空的黃金——當代中國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詩歌卷》(1995)。
與黑大春「江湖詩人」的身份截然不同,西川是有著高校背景的學院派詩人。西川,原名劉軍,1963年出生於江蘇徐州,在北京長大,於1981年考入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習,1985年畢業,西川在大學期間曾與愛詩的同學一起編辦校園文學刊物,後加入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並開始其詩歌寫作生涯。1985年3、4月間,西川在北京大學完成長詩《雨季》的創作,該詩於1987年 1月在北京《十月》文學雜誌(雙月刊)發表出來,《十月》編輯、西川的北大同學、北京青年詩人駱一禾在其作品前專門作了一段按語,肯定該長詩不俗的藝術品位,長詩《雨季》因而成為西川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與長詩《雨季》相比,西川的抒情性短詩《在哈爾蓋仰望星空》的影響更為廣泛,該詩發表於1986年2月號的《詩神》月刊,以其空靈、優美、充滿神秘性的想像力等藝術風格而廣獲讚譽。因而,《在哈爾蓋仰望星空》一詩不僅被人們普遍認為是西川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之作。1986年6月,西川還與北大同學、青年詩人海子合出油印詩集《麥地之瓮》。
駱一禾也是一位有著高校背景的學院派詩人,駱一禾1961年出生於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大學期間他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被分配至北京的《十月》文學雜誌任編輯,主持《十月之詩》欄目。從1983至1989年,是駱一禾詩歌創造力頗為旺盛的一段時期,他共創作了近兩萬行的詩作及數萬字的詩論,駱一禾的短詩、組詩代表作主要有《麥地(四章)》、《為美而想》、《黑豹》、《修遠》等,駱一禾最主要的兩部長詩作品為《世界的血》、《大海》,均長達數千行,從中體現出詩人極為宏大的詩學抱負,也體現出詩人對人類文明進程及其命運的深刻憂思。總體來看,駱一禾詩歌的核心主題是對理想主義精神的持守與召喚。在理想主義精神的統攝下,駱一禾還在他的一系列詩歌作品中提出了「修遠」的命題,自我塑造了一個具有濃厚而典型的八十年代理想主義色彩的 「詩歌烈士」形象。在藝術上,駱一禾的詩歌作品大多色彩亮麗,節奏急促,情感飽滿而激烈、充滿大量的超現實幻像,詞語與意象的運用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的部分詩作也存在語境不甚透明、或詩的局部片段過於晦澀的不足。此外,駱一禾還是一位極富眼光與良知的詩歌編輯,他對生前不受人理解與重視的天才型青年詩人海子及大詩人昌耀的詩歌創作的深刻理解和精彩闡釋,以及對他們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重要文學史價值的前瞻性評價,在當代詩歌界贏得了普遍性的尊重。1989年5月31日,駱一禾因腦血管突發大面積出血在北京去世,年僅28歲。駱一禾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世界的血》(1990年)、《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年)以及《駱一禾詩全編》(1997年)。
在八十年代非學院派的北京青年詩人中,除了前面提及的黑大春外,莫非也是表現突出的
一位。莫非,原名趙敬福,1960年生,北京人,早期主要作品有長詩《棕櫚樹》(1982,油印本)
和詩劇《狂人樂團》(1985,油印本)等。1987年,莫非完成了長詩《空白的空白》的創作,
該長詩由115首短詩(詩歌片段)構成。長詩《空白的空白》中的7首短詩(詩歌片段)
後以《響徹隆冬》為標題,在北京《十月》文學雜誌(雙月刊)1989年第5期刊登出來,
前面還加了一段該刊編輯、青年詩人駱一禾生前撰寫的按語,駱一禾用比較精短到位的語言,把長詩《空白的空白》具濃厚表現主義色彩的主題意向與藝術表現手法予以了敏銳的揭示。
在八十年代屈指可數的北京青年女詩人中,童蔚與黃殿琴的表現比較搶眼。20世紀50年代後期,童蔚出生於北京一書香門第,父母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具有深厚的詩歌與文學修養,童蔚自小耳濡目染,受到藝術上的深刻熏陶。她的詩歌創作起步於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日趨活躍與成熟,1985年,童蔚出版油印詩集《雪線》,收入自己此前創作的詩歌作品。從1985年至1989年,童蔚的詩歌產量頗豐,她被認為是八十年代女性詩歌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其中,《白蓮花》、《感受》、《小木馬》、組詩《雪人和春天》等詩作整體上具有空靈、細膩、含蓄等藝術特色,是童蔚八十年代較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
黃殿琴,1964年出生於北京,八十年代中期,黃殿琴以其清新雋永的抒情詩創作在北京詩壇嶄露頭角。黃殿琴的抒情詩基本上以愛情為題材和主題,因而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她是致力於愛情詩創作的女詩人,在當時詩壇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黃殿琴的詩作節奏輕柔,語境透明,藝術感覺細膩,擅長捕捉和渲染情緒。黃殿琴出版的詩集主要有《多夢季節》(1985)、《拂動的窗紗》(1986) 、《相思小姐》(1989) 等。九十年代以來,黃殿琴在詩歌創作上依然保持著較為勤奮的態度,出版有《寫給情侶的書》(1992)、《黃殿琴詩文日記冊》(1997)、《結束的開始》(1999) 等詩集。
1987年6月,北京青年詩評家唐曉渡與青年詩人王家新合編的《中國當代實驗詩選》由春風文藝出版社隆重出版。該選本收錄了全國範圍內活躍的31位青年詩人的詩歌作品,是對「第三代詩人」創作實績最全面也最具權威性的集中展示,因而在詩界備受矚目,影響廣泛。在這31位國內青年詩人當中,牛波、貝嶺、老木、刑天、西川、海子、大仙、雪迪等8位北京青年詩人入選,佔據了四分之一強的比例,彰顯了北京青年詩人的詩歌創作在國內所具有的優勢性地位。
在八十年代的北京詩壇,除了青年詩人創作上的活躍表現外,中年詩人在創作上也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在中年詩人中,任洪淵、劉湛秋、李小雨、鄒靜之等人的創作值得重視。
任洪淵,1937年出生於四川邛崍。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後留校任教。他於北師大求學期間即開始詩歌創作,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至八十年代呈現活躍狀態,1987年,任洪淵完成組詩《司馬遷的第二創世紀》的創作,1988年完成組詩《漢字,2000》的創作,1989年完成組詩《女媧11象》的創作,這三個組詩標誌著任洪淵的現代漢語詩歌創造力達到了某種巔峰狀態。任洪淵的詩歌創作試圖回到原初性的生命體驗,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對詞語創造性的組合,來達到對歷史文化個性化的二度闡釋與生命解讀,或者說,詩人運用現代漢語的智慧來重新激活與改寫沉重古老的歷史與文化,為之注入現代性的生命情感經驗。出色的詞語想像力使得任洪淵的詩歌風格截然與眾不同,特色鮮明,廣受推重。簡言之,任洪淵的「漢語寫作」或「母語寫作」在很大程度上充分發掘出了漢語的詩性之美及表達上新的可能性。任洪淵著有詩集《大陸當代詩選·任洪淵詩選》(1988)、詩與詩學合集《女媧的語言》(1993)及漢語文化詩學著作《墨寫的黃河》(1994)等。
與任洪淵詩歌的深刻厚重與創造性相比,劉湛秋選擇的是一種簡捷、單純、輕盈的抒情風格,劉湛秋於1935年出生,安徽蕪湖人,七十年代末起在北京《詩刊》社工作,九十年代中期退休,曾任副主編職務。劉湛秋的詩歌在八十年代的國內詩壇具有一定的影響,他的詩歌追求一種具審美效果的感覺、印象與情緒節奏,意象畫面鮮明,但缺少思想的深刻與厚重性。《靜默是睡熟的蓮花》、《諒解無聲而溫暖》、《沒體驗過那麼柔軟的陽光》等是其具代表性的作品。1986年,劉湛秋出版《無題抒情詩》,該詩集曾獲中國作協第三屆優秀詩集獎。此外,劉湛秋還有《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等譯著出版。
相比任洪淵、劉湛秋,李小雨和鄒靜之是相對較為年輕的詩人。李小雨,1951年生,河北省豐潤縣人,從小隨父母在部隊生活。在北京讀完中小學,1969年到河北農村插隊落戶,兩年後參軍,在鐵道兵基層單位當衛生員,受其父親、著名詩人李瑛的影響,李小雨在此期間開始投入精力寫詩並發表處女作。1976年起到《詩刊》編輯部工作,一直至今,現任《詩刊》副主編。李小雨的詩歌注重藝術感覺的傳達與意境的營造,風格含蓄、莊重、大氣,審美取向上偏於傳統。《夜》、《紅紗巾》、《海南情思》(組詩)等作品是八十年代李小雨的主要代表作,這些作品為李小雨帶來了比較廣泛的藝術聲譽。她出版的詩集主要有《紅紗巾》、《東方之光》、《玫瑰谷》等,其中,《紅紗巾》(1983年出版)還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新詩集獎。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李小雨在繁忙的編務之餘依然不輟詩筆,創作出了《鹽》、《聲音的雕像》等精品力作,並先後出版了《聲音的雕像》、《李小雨自選詩》等詩集。
鄒靜之,1952生,江西南昌人。在北京長大,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鄉,「文革」結束後回到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電大中文系,八十年代後期到《詩刊》工作,任《詩刊》編輯。鄒靜之於1982年開始發表處女作,他的詩歌語言質樸而簡潔,意象鮮明而靈動,尤其善於營造詩歌的語調與情緒節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秋天的時刻》、《達爾罕的月亮》、《大荒》(組詩)等詩作是鄒靜之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出版有詩集《幡》(1990)等。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鄒靜之的詩歌創作數量日漸減少,鄒靜之將主要精力投入於電視劇劇本的創作,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此同時他的詩名反而被逐漸遮蔽。
在此一時期,老詩人們的創作也可圈可點,例如,鄭敏創作出了《渴望:一頭雄師》、《心象》(組詩)等思想與藝術品位俱佳的力作,牛漢創作出了《汗血馬》、《海上蝴蝶》、《空曠在遠方》、《夢遊》(長詩)等新時期以來個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其他的一些北京老詩人(如屠岸、張志民、鄒荻帆等),也時有新作問世。
1988年3月,廣西灕江出版社隆重推出一套「青年詩叢」,共計詩集19種,其中北京詩人的詩集佔去12種,它們是:食指的《相信未來》、多多的《巡禮:詩38首》、芒克的《陽光中的向日葵》、田曉青的《失去的地平線》、馬高明的《危險的夏季》、黑大春的《圓明園酒鬼》、雪迪的《夢囈》、牛波的《河——獻給一個人》、大衛的《念珠,擊壤》、童蔚的《馬迴轉頭來》、貝嶺的《今天和明天》、阿曲強巴的《涸鮒》。這套「青年詩叢」無疑可以視作是對八十年代北京中青年詩人創作實績一次總結性的集中展示。
此外,北京的詩人們還組織並參與了一些重要的詩歌活動。1988年春,由西川、老木等北京青年詩人參與創辦的詩歌民刊《傾向》第一期於同年9月在上海出版,刊物明確倡導詩歌的「知識分子精神」,以有力反撥「第三代詩歌」運動中存在的文化市儈主義與庸俗化的審美趣味。就在1988年的上半年,由芒克、唐曉渡、楊煉等北京詩人、詩評家發起組建了一個「倖存者詩人俱樂部」,主要成員有芒克、唐曉渡、楊煉、多多、黑大春、王家新、沈睿、一平、西川、海子等,俱樂部同時創辦民刊《倖存者》,以便北京詩人之間內部交流。1988年7月,民刊《倖存者》第一期出刊,刊登出芒克、多多、黑大春等人的詩作。此後,「倖存者詩人俱樂部」定期或不定期的輪流在俱樂部成員家中舉行小範圍的詩歌討論與交流活動。倖存者詩人俱樂部於1989年4月2日在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舉辦了「首屆倖存者詩歌藝術節」。當時北京「今天派」、「朦朧詩派」、「第三代詩人」中的重要人物幾乎都出席了本次活動(除了已出國和亡故的詩人外),並登台朗誦了各自的作品。朗誦會上,安排了一個特別的節目,全體與會詩人為不久前自殺的天才青年詩人海子進行一個簡短的悼念儀式,此次規模盛大的詩歌活動在一種極為緊張而敏感的時代氛圍中舉行,它在儀式的意義上象徵著八十年代北京詩歌的落幕與結束。
注釋:
① 在本文中,「北京詩歌」是被作為一種「地域詩歌」來談論與論述的,它具有一些相通的地域性的詩歌元素,但並不是一個具有高度自足性的詩歌概念。
② 在這裡,筆者把出生於北京、或工作並生活於北京的詩人定位為「北京詩人」。但並不把工作、生活於北京的在軍隊系統內的詩人看成「北京詩人」(例如李瑛、簡寧、劉立雲等詩人則不被看成是「北京詩人」)。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於中國詩歌網。
推薦閱讀:
※北京有哪些便宜又好吃的特色小吃,具體在哪?
※北京特色咖啡店大全
※檔案丨 每日一橋——北京五環路斜拉橋
※在北上廣深打拚的情侶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何必非要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