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寶:一場社會學年會折射了整個學術圈子的運營規則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小寶】
記得那年我才剛開始讀博,有幸參加了社會學年會,各個分論壇加起來也有二十幾個之多。然而,特邀發言的嘉賓們雖然大多是名聲如雷貫耳,講稿的內容可不一定都名副其實。我與幾個同行的博士新生都能聽得出來,不少「大佬」們可能已經很久沒有在一線做研究了,經驗質感明顯不足,也就提不起多大的興趣把所有的分論壇都跑一趟,於是早早離場,回寢室與師兄們煮火鍋去了。
那次年會是老師參與承辦的,結束不久後,我也在私下裡請教過:這種並無多少營養的事情,難道只是為了把每年的會員費和老師自己的課題經費花掉而已嗎?
得到的回答大意是:辦會的內容並不重要,請來的人才重要。每年的各種基金、課題的評委都會在此時集中亮相,有需要提攜後生的導師要趁這個機會帶著弟子好好挨個拜會,否則兩年內拿不到省部級基金的博士後就不能順利出站、發不出A刊的青年講師們無法晉陞副教授。
哪怕教授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年有「面上」和「重大」項目要申請的,也得跟學部委員和歷年「高中」的同行們這些「當然評委」套套近乎,後面進京答辯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贏面。平時大家都是天南海北地在各個學校、機構里忙著自己的事情,一年到頭也就指望著在這一周不到的時間裡辦完這麼多重要的事情。
因此,分論壇多辦幾個也是應該的,這都是用來昭告「我來了」、「我上了」的窗口,辦會的錢花得再多也值,都是為了整個「學術共同體」的繁榮與發展。
總而言之,學會成了學術圈子的一次年度社交茶話會。當然,後來我也慢慢明白,事情並不盡於此:學術沙龍請來的講座人,可能是某某課題結項的評審組成員之一;新從國外簽約的客座教授,可能是為了把他的名字放進新項目的國外合作方名單里,等等等等。凡事皆有第二層意義,也就把事情本來的面目淡化得不是那麼清晰了。這也並不僅僅是專屬於社會學會的問題,也不是僅發生在人文社科領域,恐怕是當前國內很多學術圈子共通的現象和慣例。不久之前,退休的北大鄭也夫教授毛遂自薦,公開登報聲明要參加2017年中國社會學會會長的競選,新聞在社會學會之外一時間甚囂塵上,但是圈內卻仍舊是平靜如故。
《中國青年報》的報道里說:鄭先生是「預想能夠喚醒一些麻木於理念宣講的人們,可能會被同行間公開競爭的輸贏吸引,會激起一些風浪」,然而「一個月內未接一個同仁的電話,博客里自薦書下只有10個人回復」,中國社會學會也按部就班地更新著2017年年會信息,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鄭也夫(圖)毛遂自薦2017年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圈內反應平淡
讀到這裡,想到鄭先生以前常常以「超脫體制」自況,而這次可能是他真的是超的太久也太遠了,都已經忘記這套體系是依照著一種怎樣的邏輯來運轉的了。
舉個不甚恰當的例子,對於很多新聞吸引而來的圍觀群眾來說,他們可能滿心期待著以為這將會是一出:「各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好戲,就等著學界的各個山頭、大佬們,出來回應鄭先生這個突然冒出來攪事的「旁門左道」,而鄭先生自己則應該高擎「學術獨立」這一桿大旗,與各懷鬼胎、利益紛雜的「當權派」唇槍舌劍一番。
推薦閱讀:
※奶企重審僅三成通過折射了啥
※中國印錢速度再創新低折射新的賺錢周期來臨,已經發出五個新信號
※2018 年的八個預言,折射出科技領域的不安前景
※從白百何出軌折射出:中國男女對待出軌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