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和諧思想及其服務於和諧社會的途徑

清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和諧社會是人類社會出現以來,社會成員共同嚮往的美好社會,是人類的孜孜以求的理想家園。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國家與國家、組織與組織、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息息相關,更加互相依賴,我們的生存空間、社會環境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如果我們從佛教的角度思考和諧社會,就會清晰地領會和諧社會也是佛教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如果我們從和諧社會的角度觀察佛教,也會清楚地發現佛教也是和諧社會獨特的精神資源。因此,我們的歷史使命是讓社會因佛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諧;讓佛教因社會的和諧而更加聖潔、祥和。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深刻理論闡述和重大戰略部署,得到了包括信教群眾在內的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中央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需要,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英明執政理念,是黨和政府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認識的新發展,把「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表達了全國人民對理想生活和美好社會的願望和追求,順民心,合民意。「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這一重要命題的提出,是一項重大的理論創新,是對宗教界具有積極作用的明確肯定,對當前乃至未來的宗教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佛陀創教的宗旨,就是為了解決人生的痛苦和煩惱,化解各類矛盾,凈化人心,提高覺悟和智慧,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和諧。中央統戰部劉延東部長在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式致詞中指出:「佛教教義中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和和平理念,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的觀念,與和諧、和平、和睦緊密相聯。在歷史的長河中,佛教為世界和平、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言簡意賅的表述,是對佛教歷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佛教界發揮積極的力量,建設和諧佛教,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的殷切期望。中國佛教在注重內修、奉獻社會的過程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智慧資源和創新精神,契理契機的以佛教的和諧理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服務,佛教界必將大有可為,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佛教的和諧思想

1、佛教典籍中的和諧思想。和諧的理念是佛教理論的組成部分,佛典中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從諸多佛典中都可以看到,如《無明羅剎集》卷上云:「能善和諧,造作業果,轉輪生死,無有窮已……能如此者,即是眾生真善知識。不毀凈戒能修禪定,增長覺慧能壞惡趣,得解脫道觀四諦方。」說明了和諧即種善因,縱然在生死中,亦能達到出入生死的解脫境界。天台智者大師把和諧作為清規戒律的重要內容之一,強調和諧就是在動靜中求平衡,行為應符合中道,在《四念住》卷第一中說:「佛之遺囑,以戒為師。師訓七支,弟子奉行。莫令污染,仁讓貞信。和雅真正,戰戰兢兢,動靜和諧,故言以戒為師也。」《維摩經疏》卷第三曰:「今以平等空中出聲導之,和諧兩家不學偏執。」平等即不偏不倚的中空,和諧兩家即是中道,以和諧思想行中道,必得自由解脫。

2、從佛教的平等觀論和諧。佛教產生的時代正是印度奴隸佔有制十分盛行的時期,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奴隸制度,統治者實行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也就是種姓制度,導致印度社會處於不和諧的狀態中。社會利益關係無法妥善協調,矛盾尖銳複雜,各階層之間相互仇視,社會秩序動蕩不安。目睹此狀,釋迦牟尼佛以深心悲願、無畏氣慨和博大胸襟創立了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主張各國和平,呼籲慈悲濟世,用清涼的法雨甘露澆滅燃燒在當時印度各階級心中的瞋恨之火、貪婪之火、無明之火,為當時印度社會提供了苦口良藥,也為後代人類社會的和諧共處提供了不朽的精神資源。

佛教從「佛性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理念出發得出「一切眾生悉皆平等」的論斷。道生在《法華經疏》中說:「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因此平等觀念不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觀照法門,也是明心見性後的一種真實體驗。平等的觀照,就是要捨棄一切差別相,而體悟萬物平等的「共相」,乃至達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有了這樣的平等觀,就有了「六和敬」這種民主平等的僧團生活組織原則。就有了充分體現佛教僧團內部平等性、民主性的「羯磨」制度。佛教的平等觀不是從外在的經濟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受教育機會平等、男女權利平等、法律地位平等入手,也不執著於起點的平等、規則的平等抑或結果的平等、機會的平等,而是從生命的內在本性、終極價值入手,追求一種徹底的、完整的、全過程的平等。佛教主張一種最廣大的平等觀,《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主張強弱、富貧、大小、上下互相之間應該理解、諒解、寬容,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建立互信與合作。佛教平等觀雖然角度不同、側重點各異,但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都具有一定的啟迪價值和借鑒意義。

3、佛教的緣起、中道理論與和諧思想。佛教有崇尚和諧的傳統,佛教的核心思想緣起論,就是指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都是有原因和條件的,一因不能生果,世間萬物都處在多種因果相續相連的關係之中,都息息相關。每一事物、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的價值,萬事萬物都是一種和合共生的關係。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佛教主張「自他不二」,就是從緣起法則觀察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認為每個人的生存都有賴於他人和社會,人與人互相依存,密切關聯。

佛教把「中道正觀」擺在重要位置來體現和諧思想,反對任何偏激的思想和行為。離開了中道,不僅社會不能協調,人心也不能協調。所謂中道,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大寶積經》云:「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對於中道的理解,大、小乘乃至各宗派的闡釋雖有不同,但從認識論和方法論可以說明,從認識論的方面來看,佛教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佛法之正見,令眾生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相;從方法論的方面來看,佛教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佛法之正行,令眾生實踐解脫道,並最終獲得圓滿的解脫。佛教提倡的是智慧的中道正行,具體落實在八正道之中: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4、從佛教的圓融辯證思想論和諧。佛教的圓融觀認為萬法容於一心,故萬法相容無礙,一與多、總與別、成與壞相依賴而存在,故二者之間相互容含,一體無別。雖然二者所建立的基礎是不同的,但是佛教的圓融無礙觀作為一種觀點、一種方法、一種境界,不僅體現了辯證的思辨智慧,而且體現了對待諸矛盾大而容之、圓而通之的精神,在矛盾重重多極化的社會裡,非常需要這種辯證智慧和精神境界。圓融是學佛之人的一種境界,功德圓滿,成就人生;是一種處世態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貫通。這裡的圓融並非奸詐狡猾,而是一種「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處世原則。

佛教向人們描述了萬物的結構,如實地分析了人們的現實生活,讓人們深切地認識到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並教給人們去清醒地認識它們的方法與途徑。般若經提出「空色不二」,維摩詰立「不二法門」,天台宗提倡「三諦圓融」,華嚴宗提倡「六相圓融」等,都強調此岸與彼岸、現象與本體、全體與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長短,隱顯、成壞等等對立與差別之間都是相通互融的。禪宗主張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間即出世間、煩惱即菩提、迷即悟、生死即涅槃等也是一種圓融無礙的思想。這些辯證法思想不僅開導了我們的思維方法,拓展了人們的思維空間,而且提高了人們的思維能力,為人們認識整個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5、佛教六和敬的和諧思想。佛陀為了使僧團能夠有效地、和諧地運作,提出和合的六大要素,即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悅、身和同住、口和無諍。

「戒和同修」是律治的精神所在。而和諧社會必須是行為規範的社會,「佛在僧數」說明律治意義上的平等,對立法者、執法者、守法者同樣具有法律約束意義,否則必影響到大眾的團結。從戒律的止持與作持來看,行為規範不是一種消極地遵守,而是積極地去多行善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

「見和同解」是團隊精神或公共精神,而和諧社會必須有公共精神的提倡。一個團體或社會,雖然其成員的思想各有差異,從事不同的社會活動,但是必須有基本的倫理價值觀和團體精神,才能保證團體的生命力與社會的動態的穩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價值,可以引導人們在物質利益之外尋求生活的價值、生命的意義,超越個人私利的局限,認同社會普遍的道德規範,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當今社會日趨多樣化,必然有一個社會主流的價值認同與對社會所有成員的包容,構建和諧社會的提出正是希望能夠凝聚社會多元的力量。

「利和同均」是財富分配的原則,而和諧社會必須是利益相對均衡的社會。在一個集團或社會中,必須防範人性的墮落與過於自私,必須對利益作出適當的調劑、節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濟的慈悲精神,扶危濟貧、互相救助,使困難、弱勢群體得到幫助。從佛教的僧團來看,律治、經濟、思想並重,在見和、戒和、利和的原則上,才會有平等、和諧、民主、自由的團結,才能負擔起住持佛法的責任。構建和諧社會亦是如此,遵紀守法,提倡道德,平等民主,充分發揮各階層的力量。

見和、戒和、利和是和合的本質,表現在僧團中,必定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三者亦是和諧社會的表現。

6、人間佛教思想與社會和諧。《無量壽經》云:「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近代高僧太虛法師法語:「人間佛教是根據佛法常住真理滌除其不合時代的思想文化,展開佛教教化功能。」其思想具體體現為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人間凈土。一方面以個人的人格去影響社會;一方面合力凈化社會,達成建設人間凈土的目標。人間佛教思想就是佛教思想體系中思維理念和行動準則的和諧,其目的就是要構建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眾生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佛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社會打下深厚的基礎,成為中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應該歸功於佛教的奉獻思想。佛教傳入中國的成功之處,是其以積極入世的態度成功地改造了自己,從注重僧尼個人修行的印度佛教變成積極服務人間的中國佛教。唐朝慧能大師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強調在世間覺悟,覺悟在世間;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近代太虛大師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進一步提出人間佛教的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是當代佛教立足自身、服務社會的宗旨,莊嚴國土,為使我們的國家不斷走向繁榮昌盛、文明富強,使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以獨立自主、繁榮富強的嶄新面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利樂有情,就是行於善業,化導人心,在教內教外廣結善緣,創建慈善、仁愛、安定、祥和的社會關係,促進發展、改革和穩定的大局,保障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人間佛教思想致力於啟迪人的智慧、凈化人的心靈、昂揚人的正氣、促進人的精進。體現了佛教關注社會、關切人生、積極入世的積極態度,是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表現。

從佛教自身建設來體現和諧

1、信仰建設是佛教自身建設的核心。佛教當前的發展正處於歷史上的又一個黃金時期,但隨著寺院經濟力量的壯大,信徒資源的擴展,也產生一些消極現象。這主要表現在有些寺院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內強素質、提高僧團的素質上,不是放在弘法度生、慈悲濟世,進一步擴展佛教的社會功能上,而是太注重於擴修寺院,再塑金身。由此出現所謂的「廟多僧少,佛大僧小」的發展局面。部分人為求名聞利養而出家,缺乏必要的信仰情操,他們的有些行為敗壞了教團的風氣,也在信眾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由於缺乏內在的信仰,其行為與真正的僧人仍相距甚遠,成為「獅子身上蟲」。還有外在的市場經濟的影響,教外的一些力量在經濟上利用佛教的做法已經相當嚴重,這更是直接扭曲了佛教的形象,危害甚重。在佛教大發展的潮流中,一些消極現象的涌動,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憂慮。許多有條件的寺院與有遠見的寺院住持也紛紛開辦各類佛學院、佛教研究所,致力於佛教人才的培養,則是佛教大發展勢頭中的積極因素。上述因素與社會其他一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將決定中國佛教的未來。佛教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如何應對這一轉機,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2、和諧制度是佛教自身建設的基礎。在東晉的西行求法高僧法顯所譯《大般涅槃經》中也使用了「和諧」一詞,佛陀規定比丘要修習的「七法」第一就是「歡悅和諧,猶如水乳」 《釋氏要覽》卷下。就是說,出家人共住在一起要彼此心生歡喜,就像水乳融合一樣,和諧無別。這是佛涅槃前的教導。制定出民主的,能適應時代社會發展潮流的,繼承教團組織管理優良傳統的,能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的佛教組織管理制度,是當代中國佛教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再次是佛教的戒律和倫理規約,作為一種制度,給人們提供了行為規範和指南。佛教通過如實地觀察和體認現世的生活和整個宇宙、自然的實相,尋找出了系統而且有效的行為法則,對人們的行動和心理活動加以約束,以達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狀態。佛教的戒律與倫理內容,不但於整個社會關係的協調有益,對提高各個團體內部凝聚力,亦會展現出其獨特的效用。

3、和諧組織是佛教自身建設的保證。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八中有偈:「住山只為眾和諧,表裡通明應整齊。折腳濫兒幸無恙,相憑出手共提攜」。作為傳承二千年的中國佛教,佛教僧團隊伍作為一個組織能歷千年而不衰,經數代而不竭,這與佛教清規戒律管理制度有關。作為一個團體組織,它向其成員傳達了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標,指出只有按照「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並在日常的行為規範上有嚴格和詳盡的規定。作為佛教團體應建立起了嚴格的組織機構,紀律嚴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有了嚴密完備的組織方式及嚴格的規章制度才能保障佛教的和諧發展和不衰敗。

4、和諧道風是佛教自身建設的根本。佛教寺院既是出家人修行辦道的地方,也是廣大善男信女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可以豐富信教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們領略和體驗寺院的古樸、安寧與祥和,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身心得到舒緩與調節。佛教寺院更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這裡可以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佛教,領受古聖先賢的智慧啟迪,讓心靈得到滋潤,化解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作為管理寺院、住持佛法的出家僧眾,讓這些正面積極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本身即是在維護人們心靈的和善、社會的和諧。

對廣大四眾弟子的教育、引導、幫助,是佛教最重要的工作環節。首先是對出家僧侶的培養,透過對佛教經典的講解與學習,以及宗教生活實踐,將寺院內的僧眾培養成為有智慧、有慈悲心、有適應社會能力的優秀教職人員。其次,對在家佛教信眾的教育是僧團應做的弘法利生工作。應教育在家信眾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用五戒十善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在家佛教徒由內在的信仰而啟發善良的行為,對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在營造和諧與美好的氛圍。影響、教育人們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保護環境,讓人與自然相互和諧,讓有情的生命世界相互和諧。引導、教育佛教四眾弟子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實踐與人為善,凈化心靈。這是在生命的深層次上認識和解決人生的苦樂問題,是對眾生心靈的關懷與幫助。有了和善的心靈,才會有和美的人生與和睦的家庭,才能構建和諧的社會。

5、佛教教育是佛教自身建設的關鍵。佛教教育關乎到佛教的前途命運和整體形象。大力加強愛國愛教僧才的培養,是佛教自身建設的關鍵。培養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宗教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僧才隊伍,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佛教界自身的迫切需要,是關係到新時期中國佛教命運和走向的頭等大事,是當前我國佛教事業建設與發展最重要的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宗教院校的建設和宗教界人才的培養,要求把中青年教職人員的培養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抓好。佛教界應以此為契機,充分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以中國佛學院為龍頭,堅持正確的辦學宗旨和辦學方向,不斷增強學僧的政治素質,努力加深學僧的佛學造詣,切實提高學僧的品德修養,把佛學院建設成佛學人才培養基地、佛教理論研究基地和佛教文化交流基地。改變目前有些佛教院校教學不規範、名不符實的狀況,統一規劃培養新時期佛教人才工程,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規範措施。

當前佛教人才培養的現狀,青黃不接的現象表現得為猶為突出,一方面是許多老一輩高僧大德相繼辭世,另一方面中青年僧人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和使用;一方面缺少有堅定信仰的佛教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學修兼備的人才得不到很好使用;一方面缺乏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另一方面培養的人才大量流失,學成的也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各級佛協、各地寺院應在實際工作中大膽起用人才,使其在工作中鍛煉成長。應建立健全佛教高素質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建立人才庫及人才交流體系。佛教教育體制除院校教育外,還要加強寺院教育、居士教育,開辦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和進修班。隨著教育科學的進步,佛教教育應逐步發展函授教學、電化教學、網路教學以及同社會大學相結合的代培教育。

佛教與其他宗教和階層之

間和諧相處的關係1、以慈悲、智慧、平等、包容的精神來處理各方面關係。人與人、人與自然、團體與團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佛教的慈悲就是徹底革除自私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人類中心主義,一舉一動都要關注到對其他眾生苦樂的影響;智慧就是要認識到自然宇宙和人類社會變化的緣起性,消除不同人群內心所堅固執著的各種成見、偏見及由此引發的與他人不和諧的錯誤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人和事物不正確、不實事求是的認識方法,在面對種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國際關係以及種種困難衝突時,善巧解除自己及他人的煩惱和痛苦;平等是尊重所有有情生命的生存權利和種種需求,透過差別各殊的自相而了達萬物平等的共相,在國際社會上就容易找到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基礎;包容是理解、接納所有與自己不同的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等。

只有真正以佛法的慈悲之心為出發點去面對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宗教與宗教之間的不同利益,在發生矛盾衝突之時多站在對方立場上去想一想,學習佛法六度四攝的善巧方便去解決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真正尊重不同的個人、民族、宗教、國家的相對獨立的生存權利和需要,理解、接納、包容不同個體、團體、組織之間生存發展的歷史性、區域性、多元性、差異性,才能化解衝突、戰爭等種種的不和諧,推進不同個體乃至社會整體的繁榮發展。和諧的前提是肯定事物的差異性,凸顯不同事物的個性,即古代聖賢主張的「和而不同」。我們要充分認識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對於彼此的信仰、文化體系及價值觀的選擇,要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借鑒、互相包容。

2、以人為本、以德為本來構建和諧人際關係。和諧社會應該是具有和睦相處人際關係的社會,應該是以人為本,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維護社會公德,來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國佛教文化很強調和諧,所以才有和衷共濟、和睦相處、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等和的觀念,強調消除矛盾對立,增強團結協作,其基本要義與和諧社會是相通的。改革開放以來,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錯誤思想在社會生活中蔓延開來,許多人忘記了社會公義和道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漠和淡化。有的人甚至昧著良心干著各種損人利己的事情,因此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是一件很有現實意義的系統工程。佛教認為人生痛苦的原因是人們對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做了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錯誤的人生追求,由此引起無盡的煩惱。佛教教人體悟到世間一切的虛幻性,從而以內心的平和與安定來帶動外界的和諧與安定。

3、真誠平和、謙虛謹慎來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佛教認為人們的貪、嗔、痴是造成心靈不安寧的原因,這三毒同時也是造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的原因。去除三毒,待人真誠,慈悲為懷,既能使人心態平和,有益於自己心靈的健康,也有利於減少與他人的對立,減少社會矛盾。這種態度無疑有助於人與人寬容、厚道相待,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不和諧,也來自人的貢高我慢,因此學習佛教推崇的平等恭敬精神,無疑對改善緊張的人際關係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眾生平等是佛教的最為基本的思想之一,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在本質、空性上沒有任何差別。每一個生命,均沒有高下貴賤等差別,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別的眼光來看待他人。菩薩對一切眾生,都無條件地關愛與呵護。要平等以待人,實現社會的和諧,就要消除我見,因為我見是造成不平等和紛爭的罪惡之源。

佛教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對他見到的眾生,都恭敬禮拜說:「我對你們深加尊敬,絕不敢心生輕賤,因為我深信你們都可以踐行菩薩道,皆可成佛。」如果我們對身邊的人,都能具有常不輕菩薩的恭敬之心,那麼,必然實現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從而對社會的安寧有相當的助益。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是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進一步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族群、各個行業之間的和諧。對於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佛教《本生經》說:「生命是同一的,痛苦的根源都一樣,誰也不會用自己的一隻手傷害另一隻手,那樣他自己會感到痛苦。」教導人們與他人和諧相處、平等對待、理解寬容、慈悲博愛,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

以佛教的優勢資源為

構建和諧社會服務1、愛國愛教思想是佛教立足和諧社會的根本。中國佛教從古至今,有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即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晉代高僧道安法師就曾提出:「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論斷,闡明了佛教與國家命運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還有佛教界的愛國前輩出家不忘愛國、修行不忘濟世,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的偉大壯舉、鑒真大師東渡弘法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弘一法師「念佛不忘愛國、愛國不忘念佛」的名言、趙朴老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擁黨愛民的思想品格,無不說明他們心繫祖國,情系眾生。趙朴老生前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將佛教界的愛國主義傳統發揚光大,指出:「我們新中國佛教徒首先是新中國公民。從我們信奉的佛教教義講,尤其是從公民應盡的義務和天職講,佛教徒應該而且必須熱愛、維護世世代代哺育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的可愛的祖國,愛國,在現今的歷史條件下,就是愛社會主義新中國,就是要為著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中國佛教界一直堅守愛國愛教的信念,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擁護黨和政府、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懷,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弘揚佛教界這種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對佛教自身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佛教以心為本的和諧理論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維摩詰經》云:「若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佛教是最重視心的作用的宗教,對於心和世界的關係有著精深的闡述。《楞嚴經》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大般若經》云:「於一切法,心為前導。若善知心,悉解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見種種過失,若善若惡,皆由心起」。人心的力量不可思議,開發心的潛能對培養健全的人格、構建和諧社會和創造世界和平,無疑都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佛教提倡的智慧心、慈悲心、平等心、寬容心,正是通往和諧世界的心靈管道,具備促進和諧的獨特優勢。從和平與發展的角度來說,只有和平才有發展,也只有發展才能和平。和平與發展也是佛教的共同目標。因此,發揚佛教的和諧理論,可以促進社會的有序、健康發展。佛教講心安、心凈,心平,都是從和諧的心開始。發揚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凈化心靈,利樂人群,建設國家,服務社會,就是佛教促進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民族的立足點,每個佛教的信仰者,都應自覺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努力發揚佛教在促進社會良性發展方面的獨特作用,為佛教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3、佛教的寬容精神有助化解文化衝突。文化衝突往往會給個人和民族造成心理乃至生理上的痛苦,尤其是通過戰亂帶來的文化衝突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民族都是非常嚴重的傷害。但文化衝突是一種客觀現象,誰都無法迴避也無法制止,如何以智慧化解文化衝突,是人們長期考慮的一個問題。佛教文化具有十分明顯的兼容性優勢。佛教傳入中國後,吸收了中國儒教和道教的一些觀點,主張三教並存。儒、釋、道的三教合流,融合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的社會功能,佛教實現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水乳交融。多元共存在中國佛教文化中表現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重點是和,和的本義是指不同事物的協和並存,也就是探討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關係網路中如何共處。不同事物的並存並不是在各自孤立的狀態下靜態地並存,而是在不斷的對話和交往中,從互相矛盾乃至抵觸,到互相認識、互相吸取補充,並以自身的特殊性證實人類共同的普遍性的存在,這是一種在相互關係中不斷變化的、動態的並存。 佛教文化的兼容性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文化基礎,從中汲取與異質文化共同發展的生存智慧,對化解當前的中西文化衝突,改善近年來出現的因中西文化衝突造成的信仰迷失、道德滑坡等現象應有一定作用。

4、佛教的環保理念與和諧自然。佛教傳入我國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佛教徒已形成了自身的獨特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環保價值,這集中體現於節儉、素食、放生、美化環境、植樹造林等活動中。佛教的環保實踐,不僅為佛教徒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種方法,也為佛教適應社會、服務人群指明了重要方向,同時也指明了全球生態保護的根本出路,即從我做起、提高認識、人人參與。佛教所蘊含的深刻環保意識,通過解讀佛教經典,考察古往今來佛教徒的實踐,都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的佛教緣起思想,充分說明了人與世間萬物有著和合共住生、唇齒相依、互為因果的密切關係。同樣,佛教的「依正不二」理論告訴我們,主體的人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地球是人與萬物共有的空間,多樣性的共生環境是維持我們世界和諧的重要基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就等於毀滅人類自身。

佛教主張草木無情皆有性,應像愛護有情眾生一樣加以愛護。因此,中國佛教素有育林護山、綠化環境的優良傳統,至今尚可見寺院多是林木扶疏、景色宜人。發揚佛教注重環保的思想,對今天改變環境惡化、生態失衡難題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佛教一貫主張保護生態環境、珍視能源、護生、放生、不殺生,兼顧外在的生態平衡。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改造自然的力量越來越大,世界各國因環保所衍生的問題層出不窮,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浪費,不但引來大自然的反撲,更導致能源的危機,如何解決當前的環保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環保問題的嚴峻,促使人們深入思考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實現良性、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5、佛教的倫理道德思想與凈化社會人心。在當今瞬息萬變的高科技時代,雖然物質和財富極大豐富,卻出現了信仰危機,不少人由於思想的空虛,出現浮躁、厭世等種種不良情緒,產生心理問題,乃至走向極端。佛教可以緣起性空、如實觀照的認識論為那些因工作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和人際壓力所造成心理問題的人,做好心理化解工作,幫助他們正視現實,熱愛生活,正確處理好各種矛盾,為他們提供心理諮詢、關心體貼他們,幫助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超越。在公民的道德建設中,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滋養人類的心靈,主導現代生活,人間佛教更能發揮其作用,「一者起緣眾生慈,二者起緣法之慈,三者起於無緣之慈。一者自所作故起於悲心,二者為他作故起於悲心,三者離二邊故起大悲心」。弘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思想,開發人類心理潛能,以慈悲為本,升華心態,從而營造出和睦、和諧、和平、祥和的社會氛圍。

6、佛教的報恩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無不產生自因與緣的結合。此物同時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緣,萬物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因此,對於恩的看法,比起由上對下的施恩觀念,佛教更強調相互間的感恩與報恩。佛教提倡敬「三福田」、報「四重恩」,即恭敬佛法僧「敬田」,報答父母師長「恩田」,憐憫貧者病苦「悲田」。並報答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從報恩來看,一個人來到世間,首先是父母的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人,因此,要報父母恩,有了這種觀念,就會有和睦的家庭、孝順的兒女。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因,我們每天的工作、勞動,都是對眾生的報答。有了報眾生恩的思想,才會有人與人的平等觀念,才會互相關愛,共建文明的社會。報國土恩,就是要愛國,報答生養我們的國家,報答領導人民走向文明進步的黨和政府。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因此,三寶之恩不可不報。可以說,佛教的報恩對構建和諧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

7、佛教的慈善事業與推動社會人格和諧。佛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哲理化宗教,既具有高尚的宗教情感,又具有高深的解脫智慧。這種人本主義的精神,主要體現在慈悲上。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稱為慈,憐憫眾生拔除其苦稱為悲。慈悲精神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對於社會大眾人格的成長與完善、身心的和諧與健康、道德與智慧的提升等諸多方面,有著特殊的意義。佛教提倡用慈悲心來對治畜生道的愚痴心,用慈悲心來對治餓鬼道的貪婪心,用慈悲心來對治地獄道的侵害心。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深切大願。《無量壽經》講「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佛教把一切眾生都視為父母,主張普施一種無條件的廣大的愛。受中國傳統文化人文主義的影響,中國佛教特別主張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主張現世與來世的統一,注重現世的努力,造福社會,強調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佛教認為,佛法原來就是源出人間並要利益人間的,應以實現人間凈土為己任。

在佛教教規教義中非常強調多行善事,廣積功德,弘揚正氣,降魔去惡。「大慈大悲閔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是佛教徒每天必誦的功課,也是其信念與宏願。佛教的慈悲,是真正的愛、是平等的愛,是給一切眾生快樂,利益他人。佛教主張仁愛和善行,主張和平、慈悲、寬容、護生、安寧,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踐慈悲的思想。佛教界所開展的慈善事業的活動不勝枚舉,有許多利益社會、利益人群的好人好事。展現了佛教界慈悲為懷、濟世為民的精神,是中國佛教文明面貌的展現,也是對提高社會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的一份貢獻。佛教界的慈悲觀念,所提倡的捨己為人、服務眾生的精神,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8、佛教的和平理念與建設和諧世界。近些年來,宗教極端主義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士都在關注其發展態勢,宗教極端主義成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威脅之一。然而,並非是因為宗教導致了極端主義,從佛教的中道觀可以看出,極端從來就不應該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內核。佛陀因為大智,所以不落生死;因為大悲,所以不住涅槃。合理的宗教生活實踐中的中道正行,應該體現為智慧而不流於世俗,慈悲而不厭離社會。以高尚的宗教情操和高超的宗教智慧,為利益眾生、和樂社會、凈化人心服務。反之,極端的宗教感情和極端的宗教行為,不僅背離了宗教濟世利人的本懷,更可能為某些人或者某些集團利用,成為社會的公敵和恐怖的幫凶。佛教的大慈大悲,看破、放下、清心寡欲、忍讓施禮、與世無爭等思想,在當今世界民族矛盾、領土糾紛日益激化,戰爭與恐怖泛濫、自然災害頻發的現代性危機中,必能起到積極的消解作用,必能為和諧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引導眾生了知生命的真相、解脫煩惱痛苦、得到究竟快樂,給人民以和平、安樂、幸福和智慧是佛教的社會關懷。佛教傳入中國後,漸漸與中華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成為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代高僧大德追隨佛陀的腳步,追求佛法的真諦,實踐著佛陀捨己為人、慈悲濟世、大公無私的精神,佛教因世法和出世法的圓融而被社會群體所認同而延續至今。當今盛世,發揮中國佛教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做好自身建設、處理好與各宗教各社會階層的關係、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是廣大佛教信徒的共識,中國佛教也必將為人民的幸福、社會的和諧、世界的和平作出自己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心靈的兵器:內疚,和諧關係的調節者
儒家處世經:夫妻和諧,相顧相助,成君子之道
強光中∣儒道「和諧」的秘密
男人魂: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家庭和諧初探

TAG:社會 | 思想 | 佛教 | 服務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