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 【公冶長】篇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子謂公冶長(1),「可妻也。雖在縲紲(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釋】 (1)公冶長:姓公冶名長,齊國人,孔子的弟子。 (2)縲紲:音léi xiè,捆綁犯人用的繩索,這里借指牢獄。 (3)子:古時無論兒、女均稱子。 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里,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公冶長為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賢之一。自幼家貧,勤儉節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德才兼備,終生治學不仕祿。相傳通鳥語,並因此無辜獲罪。孔子並未因此而嫌棄他,而是看重他德才兼備,把女兒嫁給他,說明孔子把仁德看得至關重要。很值得當代人學習呀! 當今時代,各種誘惑把人弄得莫衷一是,物質利益似乎高於一切,德與才次之。有一朋友,夫婦均系國有企業職工,前些年,唯一的寶貝兒子考入北京大學,一時成了小縣城裡的名人,孩子入學後不負眾望,本科畢業讀碩士、讀博士。讀到年近三十,參加工作處朋友,朋友好處但必須得有房,要說也是,沒房住哪兒啊。於是,我那朋友夫婦租房賣屋,傾其所有,攜50萬進京為兒子買房,結果人家不要,原因是連首付都不夠。兒子的婚事也只有再擱擱,沒準兒,不定哪天孔夫子再世,他看德不看錢,你一旦娶了聖人家的女兒為妻,遠比靠物質擰在一起要幸福。另據說還有更不靠譜的論調叫「有車有房,沒爹沒娘」,這連起碼的人倫道德也不講的論調,真的讓人郁悶:沒爹沒娘,哪來的車房,難道靠搶銀行?
之二
子謂南容(1),「邦有道(2),不廢(3);邦無道,免於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釋】 (1)南容:姓南宮名適(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學生,通稱他為南容。 (2)道:孔子這里所講的道,是說國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則。 (3)廢:廢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罰。 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孔子曾經說:我的子弟當中,有個叫南宮子容的,他平日里一向謹言慎行,是個有德的君子。遇到國家有道,君子得到重用的時代,象他這樣有才幹抱負的人,一定會得到眾人的舉薦。讓他得以身處要位,施展自己的才能,一定不會被埋沒。遇到國家無道,小人得志的時代,他既能言語謹慎,不取怨於人,又能保全自己,遠離刑罰災禍。不論在亂世還是盛世,都能安然處之,真可謂賢人啊。於是,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的這段話啟示我們,在浮華喧囂的世界裡,你必須做一個有德的君子,即能夠慎言謹行,才能有所作為。如今有一種怪現象,自己不注重修養,要求別人卻很苛刻,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怨氣沖天,似乎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專門瞅毛病而來的。是該靜下心來,學學2000多年前的南宮子容,看人家是怎樣養德的,連孔夫子都稱其為賢人並將侄女嫁給他。我們在埋怨物慾橫流的同時,是否也該想想先把自己的德行修好?!
之三
子謂子賤(1),君子哉若人(2),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釋】 (1)子賤:姓宓(音fú)名不齊,字子賤。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歲。 (2)若人:這個,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個「斯」指子賤,第二個「斯」字指子賤的品德。 孔子評論子賤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 孔子在這里稱子賤為君子。這是第一個層次,但接下來說,魯國如無君子,子賤也不可能學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說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賤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養的。 這里,我倒想起一則詼諧的詩句叫:「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吾鄉,吾鄉文章數吾弟,吾為吾弟改文章」,言外之意,誰的文章最好還用說嗎?孔子沒有說自己是君子,而他的學生是君子,做老師的還用說嗎!這就是聖人的高明之處。不像現在的一些人,自己口口聲聲標榜正直無私,暗地裡是雞鳴狗盜,屬下是烏合之眾,這樣的人出問題、出大問題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之四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1)也。」 【注釋】 (1)瑚璉: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用的器具。 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肯定子貢有一定的才能,因為瑚璉是古代祭器中貴重而華美的一種。但仔細分析,感到孔子認為他還沒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僅有某一方面的才幹。因為孔子先說子貢是器具,再問才說是瑚璉,好像是當面不好意思說他不怎麼樣。現實生活中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某人都知德行不咋樣 ,而這人偏愛在人前顯擺,常常會發問「恁哥的品行咋樣?」被問者回答「俺哥是個人才!」「啥樣的人才?」「矣,思路清楚,好口才,可稱鐵嘴兒了」。就是不說他德行好,因為他確實是有才無德。我想,學學孔子這種肯定人某一個方面 的方式很值得借鑒。學會這些,最起碼你不會輕易得罪小人。
之五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3),屢憎於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釋】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學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辯,有口才。 (3)口給:言語便捷、嘴快話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與否不可知。 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能言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辯呢?」 孔子針對有人對冉雍的評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辯,伶牙利齒,這兩者在孔子觀念中是對立的。善說的人肯定沒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則不必有辯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孔子把「仁德」與「能言善辯」對立起來,在今天看來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仁德固然重要,但不會說話,我不欣賞。一個人養德要以德服人,同時又能言善辯,那叫以理服人。中學時的一個同學外號叫「喬老爺」(當時有一部小說叫《喬老爺上轎》),好國學,品行端正,能言善辯,大學畢業後從政,數十年恪守「清規戒律」,被授予全省廉潔從政的典型,他所到之處,無不彰顯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時,又以雄辯的口才讓人折服。因此,竊以為仁德與能言善辯兼而有之,當屬我們追求的目標。
之六
子使漆雕開(1)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2)。 【注釋】 (1)漆雕開:姓漆雕名開,字子開,一說字子若,生於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門徒。 (2)說:音yuè,同「悅」。 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 孔子的教育方針是「學而優則仕」,學到知識,就要去做官,他經常向學生灌輸讀書做官的思想,鼓勵和推薦他們去做官。孔子讓他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但漆雕開感到尚未達到「學而優」的程度,急於做官還沒有把握,他想繼續學禮,晚點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興。 讀書做官,在歷朝歷代似乎都是天經地義,但,象漆雕開這樣自知之明的人還不多見,眼下不管是否「學而優」都想去「仕」。曾聞有一村級幹部,靠拉選票弄了個「國家最低領導人」,雖然干工作思路不清,但自以為聰明,聽說拿錢能夠買個副科級,就甩出20萬託人活動,不久,當地主要領導換了,又甩20萬接著活動,又不久,主要領導又換了。這位國家最低領導人大呼點背,終究也未能如願以償。其實,這位仁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了,當今都啥年月了?誰還會把官位明碼標價賣給一個不堪擔當重任的傢伙?賣家也都「儒商」了,即使賣也得賣給有文憑、會幹活,會弄事兒、不會出事的人。所以應當好好學學人家漆雕開,先把自身的武藝學會了,再去成精。
之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於海,從(2)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注釋】 (1)桴:音fū,用來過河的木筏子。 (2)從:跟隨、隨從。 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孔子極力推行他的禮制、德政主張。但他也擔心自己的主張行不通,打算適當的時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認為子路有勇,可以跟隨他一同前去,但同時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於僅有勇而已。 歷史地看,孔子與子路情同生活中的父子,對子路要求嚴,且直言不諱。側面也說明了做人僅有「勇」是不夠的,也要有「謀」才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的人比較魯莽,那就是有勇無謀,這種人辦事容易意氣用事,不計後果,終究也成不了大氣。學習孔子這段話如果有點啟示的話,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勇」和「謀」,力求使自己智勇兼有,在茫茫人海中自由翱翔。
之八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6),可使與賓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釋】 (1)賦:兵賦,向居民徵收的軍事費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點,大致相當於後來城鎮。有一千戶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地中的較大者。 (4)宰:家臣、總管。 (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華,生於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學生。 (6)束帶立於朝:指穿著禮服立於朝廷。 (7)賓客:指一般客人和來賓。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里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在這段文字中,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管理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來,,他們雖然各有自己的專長,但所有這些專長都必須服務於禮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須以具備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當今社會,我們講德才兼備,實際上仍然是把德放在首位。最近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北大碩士公務員打罵父母」一事,把廖天野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盡管最後他在父母面前下跪道歉,但留給人們的話題該是多麼的沉重。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即便才高八斗又有何用?
之九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1)?」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2),賜也聞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與(4)女弗如也。」 【注釋】 (1)愈:勝過、超過。 (2)十:指數的全體,舊注云:「一,數之數;十,數之終。」 (3)二:舊注云:「二者,一之對也。」 (4)與:贊同、同意。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他勤於學習,而且肯獨立思考,能做到聞一知十,推知全體,融匯貫通。所以,孔子對他大加贊揚。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顏回那樣,刻苦學習,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學業上盡可能地事半功倍。 一般說來,人都難於自知,也難於自屈。子貢承認自己不如顏回,說明他有自知之明,也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足。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會滿足於已經知道的,能面對自己不足的人不會放任自己的缺點繼續存在,這種見賢思齊的人必是賢達之人。現在的有些人,你如果問他「你與某某某相比如何」?他會嗤之以鼻,然後輕蔑的告訴你「某某某算個鳥」!這種見賢思疾,對人不屑一顧之人,指望他成就什麼事業,估計是癡心妄想。因此,有句俗話叫「自知之明」,子貢在2000多年前尚能如此,我們今天的人怎麼就做不到了呢?向古人先賢學習吧,這不叫倒退,這叫吸納國粹。
之十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1)之墻不可杇(2)也,於予與何誅(3)!」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4)改是。」 【注釋】 (1)糞土:腐土、臟土。 (2)杇:音wū,抹墻用的抹子。這里指用抹子粉刷墻壁。 (3)誅:意為責備、批評。 (4)與:語氣詞。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墻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里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這件事並不似表面所說的那麼簡單。結合前後篇章有關內容可以看出,宰予對孔子學說存有異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責。此外,孔子在這里還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的這段話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是「朽木不可雕」,其二是觀察人的方法。 朽木不可雕,引申為做人,那就是此人不可教也!現在的人都想以自己的個性影響他人,或試圖去改變一個人,這無異於在朽木上做雕刻,妄搭功夫!你如果在這方面做過努力,你肯定會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江上易改,本性難移」。 至於觀察人的方法,孔子通過對宰予的觀察,感到看人要看其言行是否一致,即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我們常常會說某某某說的比唱得還好聽,就是缺乏做功,就是對那些說得到而做不到的人的一種批評。
之十一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1)。」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注釋】 (1)申棖:棖,音chéng。姓申名棖,字周,孔子的學生。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 孔子向來認為,一個人的慾望多了,他就會違背周禮。如果想成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棄各種慾望,一心向道。 這里想起佛經上有一句話,叫做「無欲則剛」。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什麼慾望的話,他就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必怕了 。古人還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無欲則剛」。這是對山河雄偉的贊美,說明海的大,山的挺撥。也可比喻人的胸懷寬廣、大度,即要有寬容的性格,又要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慾。只有大公無私,才能站得穩、行得正。即所謂無私無畏。 生活中,你要想做一個剛強鐵漢,按老百姓的話說你得「打鐵先得自身硬」,不然,硬充剛強,結果只能是自己被慾火吞噬或弄得個粉身碎骨。有一個叫欠金的人,改革開放初期在韓城為官,其人為人正派,膽略過人,生活簡樸,一心幹事,改革大刀闊斧,開放八面來風,可謂傲骨錚錚,深得當地老百姓的擁戴。後來,升了,又升了,再後來,進去了,又後來,判無期了,成了全國反腐倡廉的反面典型了。究其因:剛強依然在,慾望漸成壑;激流不勇退,終成囚中客。
之十二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孔子與子貢的這段對話,是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人生實踐準則的一個宏觀闡述。這里,子貢的話也是講恕道。它分兩句:第一句「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是剛毅;第二句「吾亦欲無加諸人」則是恕道。這兩條都是接近於仁的高尚道德。但孔子說,子貢,這可不是你能達到的,可見很難做得到。 人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比較容易做得到。子貢說的話很好,但我更傾向孔子的話,那就是不容易做到啊。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有個叫走讀的人在某地當市長,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反對弄虛作假,一再強調統計指標一定要實事求是,對虛報瞞報現象曾大發雷霆,屬下都很欽佩。後來接任書記了,統計局的工作人員都鬆了口氣,大家以為這下統計工作就好乾了。不料,到年底報數字時,比原來還離譜。原來,實際數字太小,上級不願意,更是影響書記的政績,從此,走讀書記由原來的看見假數字發怒變成了後來的看見真數字發火。在數字的一道道光環下,走讀書記提拔了。想想走讀先生在當市長時的作為,倒挺像子貢的修養,真的是「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再看看當了書記之後的行為,倒像孔子的話「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其實孔子的話里還蘊含著一層意思,那就是你還有私慾啊!不是嗎?假如走讀先生就不想著陞官,還會是後來的樣子嗎!
之十三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2)與天道(3),不可得而聞也。」 【注釋】 (1)文章:這里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 (2)性:人性。《陽貨篇》第十七中談到性。 (3)天道:天命。《論語》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但不見有孔子關於天道的言論。 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在子貢看來,孔子所講的禮樂詩書等具體知識是有形的,只靠耳聞就可以學到了,但關於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深奧神秘,不是通過耳聞就可以學到的,必須從事內心的體驗,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通常的理解,比較直觀的東西,就像子貢所言「依靠耳聞即能夠學得到」,抽象的東西則不然,沒有心領神會、融會貫通是難以把握的。子貢以人性與天道的理論來證明,抽象的理論「不是通過耳聞就可以學到的」。儒家的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構架,竊認為是天人關系,是天命、天理和天道與人性、人倫和人生的關系。人要談生活的意義,首先要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如果生活本身都沒有弄清楚,就來談生活的意義,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孔子不言性與天道,卻已說明性與天道。什麼是天道?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什麼時候說過話呢?天並沒有說我是天道,我讓你們怎樣怎樣,可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萬物自然生長、枯榮。所以孔子不談天道,卻已經告訴你何謂天道。當代書法家潘一靜先生,幾十年致力於研究佛道禪,特別是他的禪書,堪稱一奇。其弟子金山曾問其何為禪?一靜告訴他在網上寫一篇博客,題目就叫「什麼是禪?」然後什麼也不用寫,這就叫禪。孔子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就是教你切實地安排好自己具體的生活。把生活過好,在家做好兒女,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單位做好同事。這些都像天道一樣,不需要明說,全靠個人感悟去把握。
之十四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現實生活中可否這樣理解:當接受一項任務尚未著手乾的時候,又恐怕又有變化。說來有趣,當年生產隊的時候,我們小隊接大隊通知,要求某天晚上集中勞力將村西的一個土坑(平時群眾為取土積肥而挖掘的土坑)填平,我們隊的隊長聽預報天氣說第二天有雨,怕到時還得挖開,就沒有組織群眾搞夜間奮戰。第二天,果然下雨,又接大隊通知,迅速組織勞力挖開村西的土坑以排水泄洪。我們的隊長自以為聰明,對大隊幹部說:「這回我們懶著(對)了,那坑壓根兒就沒去填!」結果,我們的隊長因不服從指揮、懶漢思想被大會批小會斗。當然,這都成為歷史了。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搞斗爭了,但干工作時這種前怕狼後怕虎的思想還時常存在,斯人從事過文字工作,期間也常常因為上司的思路變化快而趕得精疲力盡,有時你晚上接到一個材料大綱,要求第二天上班提交,你一夜不眠,自以為材料無可挑剔,結果會槍斃三分之二,原因是改變思路。大凡做過文字工作的人都會有同感,真的是「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近聞,一朋友為某私營企業做事,偶遇小敘,他說老闆的思路變化特別快,他安排的事情你別急著去做,等到確認三次確實不再變的時候再做,否則,你總是事倍功半還常常落埋怨。聽後,我不禁為朋友的智慧而贊嘆。
之十五
子貢問曰:「孔文子(1)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 (1)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謚號,「子」是尊稱。 (2)敏:敏捷、勤勉。 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 在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衛國大夫叫孔圉(音yu)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文」這個謚號贊譽度是非常高的,從子貢的問話里可以看出他對孔圉獲得這么高的謚號有些疑惑或者說叫不服氣。而孔子就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些優點來回答子貢的疑問。這也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有這樣的美德,授予「文」的謚號還有什麼疑問嗎?基於孔圉這種「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和為人正直的品德,後人又稱他為孔文子。這個典故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學時代,我們學習《為學》「自持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激勵我們要敏而好學。參加工作後,領導要求我們要不懂就問,不恥下問以不斷豐富工作經驗。今天,我們建立和諧社會,打造學習型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之十六
子謂子產(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注釋】 (1)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做過正卿,是鄭穆公的孫子,為春秋時鄭國的賢相。 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孔子講的君子之道,就是為政之道。子產在鄭簡公、鄭定公之時執政22年。其時,於晉國當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五世,於楚國當共王、康王、郟敖、靈王、平王五世,正是兩國爭強、戰亂不息的時候。鄭國地處要沖,而周旋於這兩大國之間,子產卻能不低聲下氣,也不妄自尊大,使國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確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對子產的評價甚高,認為治國安邦就應當具有子產的這四種道德。 子產這四種道德,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和借鑒,特別是做領導的,更應該嚴於律己,廉潔從政,尊重上級,愛護百姓。確實做到以民為本,服務群眾。否則,就會脫離群眾,甚至成為人們的眾矢之的。
之十七
子曰:「晏平仲(1)善與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釋】 (1)晏平仲:齊國的賢大夫,名嬰。《史記》卷六十二有他的傳。「平」是他的謚號。 (2)久而敬之:「之」在這里指代晏平仲。 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 晏平仲是春秋時代齊國的賢大夫,在齊國國君靈公、莊公、景公時,都擔任過重要的官職,更在齊景公時,被委以卿相的重任。他生活節儉不崇尚奢侈,不吃昂貴的厚肉,家人不穿貴重的衣服,不住華麗的房屋。他在朝廷任職,總是危言危行,不會阿諛奉承。他與人交往,注重良善的方法。對上做到事君盡禮,辦事盡忠,不要求爵位俸祿的高低。假使不被國君任用,也不隨便議論國君的得失。和朋友交往,講究自我修身,言行合乎道義,不隨便交往。假使朋友之間志向不同,就漸漸疏遠,絕不在朋友背後加以誹謗。這正是他令人敬重的地方。孔子這里一方面是對晏嬰的稱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他的學生,向晏嬰學習,做到「善與人交」,互敬互愛,成為有道德的人。 中學時曾學過《晏子使楚》,對晏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和「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那種機智很是佩服,今學此文,倍感晏嬰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生活節儉,與人友善的品德更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當今一些所謂的「憤世嫉俗」者,崇尚奢侈,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見賢思疾,肆意誹謗。當以晏嬰為鏡,反躬自省,調整心態,做一個讓人「久而敬之」的人。
之十八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節藻梲(3),何如其知也!」 【注釋】 (1)臧文仲:姓臧孫名辰,「文」是他的謚號。因不遵守周禮,被孔子指責為「不仁」、「不智」。 (2)蔡:國君用以占卜的大龜。蔡這個地方產龜,所以把大龜叫做蔡。 (3)山節藻梲:節,柱上的斗拱。梲,音zhuō,房樑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梲上繪以水草花紋。這是古時裝飾天子宗廟的做法。 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 在古代,人們都是非常重視甚至崇拜龜,認為它是四靈之一:龍、鳳、龜、麟。臧文仲在當時盡管被人們稱為「智者」,但他對禮則並不在意。他不顧周禮的規定,為一個大龜蓋這樣的房子,並裝飾成天子宗廟的式樣,這在孔子看來就是「越禮」之舉了。所以,孔子指責他「不仁」、「不智」。 從另一方面說,無論做什麼事,總有一個適宜、適度的問題,過度了就是不明智的做法。有一個叫方誌達的人,原來是某縣赫赫有名的一個派出所長,有一年公安局要換局長,聽說新任局長來之鄰邦縣,便迫不急待地跑到未到任局長家裡看望,受到款待,喝到酒酣,捶胸頓足道:新局長盡管放心,以後只要是在咱那地盤上有什麼事情,包在兄弟身上,沒有我擺不平的事!不久,新局長上任,又不久,方誌達在所長競聘中落聘。方百思不得其解,後有人點破:你酒後吹過頭了,試想,在這里沒有你擺不平的事,還要局長幹什麼?方恍然大悟,後悔莫及。
之十九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1)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2)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弒(4)齊君(5),陳子文(6)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釋】 (1)令尹子文: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楚國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罷免。 (3)崔文:齊國大夫崔杼(音zhù)曾殺死齊莊公,在當時引起極大反應。 (4)弒:地位在下的人殺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齊君:即指被崔杼所殺的齊莊公。 (6)陳文子:陳國的大夫,名須無。 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舍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里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里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 孔子認為,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為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為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 學習這段話,我們似乎越來越糊塗,象令尹子文和陳文子這樣的盡忠和清高之仕,在孔子看來還不算任,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任呢?也就是說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有人粗略統計,在《論語》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囊括了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被孔子視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難怪人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做到「仁」就是完人了。不過,象令尹子文和陳文子這樣的盡忠和清高的品德,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之二十
季文子(1)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2)可矣。」 【注釋】 (1)季文子:即季孫行父,魯成公、魯襄公時任正卿,「文」是他的謚號。 (2)斯:就。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凡事三思,一般總是利多弊少,為什麼孔子聽說以後,並不同意季文子的這種做法呢?原因是季文子做事過於謹慎,顧慮太多,所以就會發生各種弊病。從某個角度看,孔子的話也不無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是說凡事要認真思考再做,會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但,凡事都要有度,考慮問題前思思後想想,前怕狼後怕虎,患得患失,猶豫不決,就會適得其反。這里,我想起了柏拉圖的故事: 有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麥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於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後,他卻空著雙手回來了。蘇格拉底問他怎麼空手回來了?柏拉圖說:當我走在田間的時候,曾看到過幾株特別大特別燦爛的麥穗,可是,我總想著前面也許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沒有摘;但是,我繼續走的時候,看到的麥穗,總覺得還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後什麼都沒有摘到…… 看來,孔子之所以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說明他了解季文子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之二十一
子曰:「寧武子(1),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釋】 (1)寧武子:姓寧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謚號。 (2)愚:這里是裝傻的意思。 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世間有聰明智慧的人,也有昏庸愚昧的人,難能可貴的是,既聰明智慧過人,又懂得韜光養晦,審時度勢,所謂大智若愚的人。衛國大夫寧武子就是這樣的人。當國家有道,政治清明的時候,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心為國,從不委曲,他的才華和能力充分展示在眾人面前,就像其他有智慧的人一樣。到了國家無道,危急存亡的關頭,他則隱藏鋒芒,不露行跡,默默的幫助國家度過困難時期。此時他的才能完全沒有外露,只是暗暗行事,表現就像一個昏庸的人一樣。人們往往只看他的表象,不深查他的內心,便以為他是個愚蠢的人。孔子以為世間之事,處不變容易,處變難。發揮自己的才能建功立業容易,隱藏自己的智慧而成功難。象寧武子這種智慧,若不是忠義雙全,才能卓著的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寧武子這種作為,堪稱為大丈夫能伸能屈,老百姓有句俗話叫「能大會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龍與蟲誰有作為可想而知。有個叫白買官的人,在「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後,考入一所中專。後來,憑著一紙文憑由科員、科長、副局長到局長,可謂仕途一帆風順,工作業績輝煌。正當其意氣風發之時,因當地使用幹部年齡一刀切,被改任協理員。從此,白局長便如喪考妣,家門不出,鬱郁寡歡。偶有外出,見人熟似無睹,面無表情,目光呆滯。最後積郁成疾,五十多歲便壽終正寢。其實,在這和平年代,崗位的更迭是自然規律,順應規律,調整好心態,過好正常人的生活也就罷了,又不需要你韜光養晦,何必弄得那樣自閉呢?看來,白局長還真的算不上大丈夫,這還是因自然原因下臺,要是遭遇象「文革」時被造反派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恐怕早就自絕於世了。
之二十二
子在陳(1)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2)狂簡(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釋】 (1)陳:古國名,大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 (2)吾黨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為黨。吾黨意即我的故鄉。小子,指孔子在魯國的學生。 (3)狂簡:志向遠大但行為粗率簡單。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樣子。 (5)裁:裁剪,節制。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孔子在魯國未得季恆子的重用,在耳順之年帶領弟子一行抵達陳國。孔子說這段話時,正當魯國季康子執政,季康子的父親季桓子臨終後悔未能重用孔子,叮囑其子季康子一定要召回孔子以相魯。但季康子把父親的遺囑當耳旁風,認為孔子這副良藥太苦口,老爸活著的時候不吃,死後反倒讓兒子吃,哪有這樣的道理。因此,欲召冉求回去,協助辦理政務。而冉求希望繼續留在孔子身邊行文化拯救的大業,孔子用了兩個「歸與,歸與」力主冉求回國,並讓很多弟子與冉求一同回國去為官從政,實現他們的抱負。同時又指出他在魯國的學生尚存在的問題:行為粗率簡單,還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這些還有待於他的教養。 從孔子「學而優則仕」的主張看,他55歲才從政做官,60歲又顛沛流離,回國相魯可以說是他的夢想,季康子召冉求回國佐政,在孔子看來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於是力主「歸去」,並囑咐回去站住腳了也把老師弄回去。果然,冉求有所作為,做了季氏宰臣。後因作戰有功,趁機說服季康子將流浪在外十多年的孔子召回魯國。至於後來孔子因冉求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而率眾弟子擊鼓罵他,且另當別論。但就上面這段話,孔子從大的方面講叫有愛國之心,從小的方面看有一定的私心,那就是自己也想回去。 現實生活中有個叫周子健的人,從政多年,擔任某縣職能委主任十多年,親手培養提拔副科級、科級幹部三十多人,可謂弟子如雲。臨卸任,竭力推薦他認為最得意的門生張不忍接替了他的職務。後來,他見人就罵張不忍沒良心,一上臺就翻臉不認人,真是狼心狗肺的傢伙。不知情者都很同情周子健,並跟著周主任一起罵罵那沒良心的傢伙。咋看,頗有點象2000多年前孔子率眾弟子擊鼓罵冉求那種勁頭。其實,知內情者都清楚,周主任由於習慣了在臺上的那種風光,下臺後,自以為接班人是自己一手栽培的,就要其待遇來隨心所欲,不講原則法度,在工作上還時常干預,一有不從其意,便到處喪氣。這不是其私心在作怪嗎?
之二十三
子曰:「伯夷叔齊(1)不念舊惡(2),怨是用希(3)。」 【注釋】 (1)伯夷、叔齊:殷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是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饑,餓死在首陽山中。 (2) 惡:過錯、過失。 (3)希:同稀,稀少。 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這里,孔子主要稱贊的是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既反對周武王,又反對殷紂王,但為了維護君臣之禮,他還是阻攔武王伐紂,最後因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則從伯夷、叔齊不記別人舊怨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稱贊,因此別人也就不記他們的舊怨了。孔子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能夠做到不念舊惡是不容易的,不念舊惡,通俗點說就是人們所說的不記仇,而且能夠寬容別人的罪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如果你能夠做到這樣,時間長了,別人也會被你所感化,所以仇怨自然就少了。不念舊惡,容人之過,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道德修養。正如俗話說的「冤家宜解不宜結」,也就是這個道理。但現實生活中就是有那麼一些愛結怨的人,大凡這種人有一個共同點特點,就是以「我」為圓心,以「私」為半徑畫圓,認為該為自己謀利而未讓自己得到利益的人,就視為仇人,比如有在外從政為官者,清正廉明,公事公辦,從來不謀私利。他的一些親戚就會成為路人或仇人,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以為你應該給他們辦的事,你沒辦,你欠他們,官越大欠的越多。於是,當你下臺之後,也別想會跟你親近,他們輕者幸災樂禍,重者詛咒你怎麼沒給弄進去!這種人朋友少或沒有朋友,原因是跟人過節多,愛記仇。他如果跟誰有仇,你要跟他交朋友,你也必須跟那人不說話。你說這種人活得累不累呀!要學會古人伯夷叔齊那「不念舊惡」的情懷,確屬不易啊!
之二十四
子曰:「孰謂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注釋】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當時人認為他為直率。 (2)醯:音xī,即醋。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 微生高從鄰居家討醋給來討醋的人,並不直說自己沒有,對此,孔子認為他並不直率。竊以為微生高很有智慧,試想,人家討你一點醋,你若直說沒有,人家會以為你摳門兒,不給面子,而跑到鄰居家討點給了人家,應當說待人更熱情。生活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某局局長待人坦誠,非常直率,但有一下屬卻對他耿耿於懷。局長請教一智者,問起緣由,局長說那下屬非纏著他將其子女安排在本單位上班,就直來直去的告訴他根本就辦不成。智者說,這就是你的問題了,你別以為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是直來直去就好,象遇到這種事,你不要一口回絕,因為人家是滿懷著希望找你的,你一口回絕,無異於給人家頭上澆了盆冷水,人家咋不心涼!你應當分成三步走,第一步,你告訴他這事超出了你的職權范圍,你幫他問問;第二步,你告訴這事你幫他問了,有難度,不過你可以繼續為他做做工作;第三步,你很為難地告訴他,這事你真的盡最大努力給他跑了,憑你的能力真的辦不成。不信你試試,同樣是辦不成事,前者他記恨你,後者他不但不記恨而且還會感激你。局長聽後恍然大悟。
之二十五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注釋】 (1)足恭:一說是兩只腳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態來討好別人;另一說是過分恭敬。這里採用後說。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相傳是《左傳》一書的作者。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孔子認為:人的善良在於誠心正直,人的不善在於諂媚奸險。人們相互交往,言語行為,都有一定的禮節,如果為了討好對方,故意說些好聽的話,故意擺出柔和的姿態,故意表現謙卑的態度,來取悅對方,就是諂媚的人。魯國的賢人左丘明為人正直,就很以此種行為為恥,我也同樣以此為恥。人們互相交往,恩怨親疏都是出於真心,如果心裡本來怨恨一個人,卻深藏不露,假裝交好,這是奸險的人。左丘明存心誠篤,以此為恥,我也同樣以此為恥。這樣的人不但可恥,對國家和社會也大有害處。諂媚的人總是喜歡阿諛奉承,人們容易被他們所迷惑。奸險的人心懷叵測,人們容易被他們欺騙,因此我們應該明辨是非,明察秋毫。 孔子所說的這兩種人,如果綜合起來兼而有之的話,當叫口蜜腹劍。有一個叫邱智慧的人,靠諂媚逢迎撈得某管理局副局長,對局長的職位早已是饞涎欲滴,於是就對當任局長百般逢迎,局長視其為心腹,可謂無話不談,某日,局長因一件事私下發牢騷說「有的人就是吃飽撐的沒事干,愛管閑事!」不料,第二天網路上就出現了這位局長的高論「老百姓就是吃飽撐的沒事干,愛管閑事!」於是,一陣狂轟亂炸,把這位局長推到了「老百姓」門的風口浪尖上。結果自然是局長下臺。不過,那個叫邱智慧的副局長,用心良苦也未被重用。虧得組織部門明察秋毫啊!
之二十六
顏淵、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3)善,無施勞(4)。」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 【注釋】 (1)侍:服侍,站在旁邊陪著尊貴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誇耀。 (4)施勞:施,表白。勞,功勞。 (5)少者懷之:讓少者得到關懷。 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在這里,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為人處世的態度。人類的一切行動都是從以其世界觀為出發點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是世界觀,人只有有了善心,才可能有善舉。因此,孔子從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力求達到「仁」的境界。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這也昭示我們,在現實社會中,想做一個立志為民的人,只從某一個方面做好是不夠的,比如鄧小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好,你合法經營,勤勞致富了,然後,你若能帶領群眾都富裕起來,你才算是真正的立志為民的人。近幾年來,組織部門搞的一個「雙強工程」就基於此,把那些自己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人,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上,是為「雙強」幹部。通過「雙強工程」使老百姓共同富裕之後,許多社會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公眾的「仁德」境界普遍得到提升,社會將會更加和諧。
之二十七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古往今來,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錯誤,不去認真檢查自己,反而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偽君子。孔子說他沒有見過有自知之明、有錯即改的人。其實,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我們見到的偽君子這種人還少嗎? 有一個叫張新學的人,靠三寸不爛之舌和溜須拍馬之功謀得一職能局局長,此人不學無術,專弄權術,攬功推過,私慾膨脹,有才無德,信口雌黃。上任伊始,就對二級機構負責人實施競聘上崗,小送不拒,大送笑納,倍感弄權之得意。一年未盡,二次競聘,弄得上下雞犬不寧。年終考評,落得個三類班子。張局不悅,召開中層以上幹部會議,大放厥詞:敢與局長作對者絕沒有好下場,誰敢叫我丟掉官帽,我先端掉誰的飯碗!結果,張局的官帽還是丟了,按照當地的規定,凡是年終考評被列入三類班子的,其一把手就地免職。假如這位大人不專弄權術,能夠攬過讓功,自知之明的話,還會是這種結果嗎?按孔子的話說,這是由其缺「德」造成的,因為這種人骨子裡缺乏應有的「仁德」。
之二十八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裡,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並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就是一個國家不能光講「忠信」,不講「好學」。孔子理解的「忠信」是以「好學」為基礎的,沒有「好學」,「忠信」只能是愚民的幌子。 在建立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提倡全民學習,人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建立學習型家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會,就是更好地打造誠實守信氛圍,促進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像孔子那樣勤奮好學吶?!也許,有人會以為學習是虛的,既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房子住,只有掙來大把的票子才是真的。當然,生活沒有物質基礎是不行的,可當你窮得只剩下錢的時候,生活還有意義嗎?
推薦閱讀:
※【共讀】《論語》憲問篇第三十七
※【共讀】《論語》陽貨篇第二十三
※【儒】論語·泰伯篇(4)當好官的三大秘訣
※《論語》選讀
※重讀《論語》,看人生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