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逆戰歌手,李健為什麼比張傑招人待見?!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同為逆戰歌手,張傑的二次回爐是招黑,是討嫌,恨不得立馬淘汰掉。
可為什麼李健卻這麼招人稀罕?!
上一次來,還不覺得他有多麼神奇。
可是,這次回歸,幾乎首首經典,每一期都帶來驚喜!
藍雨星城妄自分析一下,主要來自於以下三點:
第一,歌選的好!
從《異鄉人》到《父親寫的散文詩》,再到《十點半的地鐵》,其實風格都屬於民謠,旋律也比較簡單平淡,可是為什麼卻能牢牢的抓住人心?
首先,這些歌的歌詞寫的都特別有功底,真的很像一篇篇精美卻意蘊深遠的散文詩。李健用他清澈如水的聲音唱出來時,會有一種畫面感和代入感,能讓觀眾沉浸其中,品味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詩歌的魅力,這其實就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就像余華所說:詩人和歌手在過去是很難分開的,他們是合二為一的,作為原創歌手,他們本質上就是詩人。李健,歌如其人,生活中也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在今天這樣一個喧囂和騷動的世界,他那個安靜的東西很能打動人。
其次,這些歌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美好的情感,講的是平民草根的真實心聲。深深紮根於泥土,紮根於人民,特別的接地氣,有共鳴,其開出的花朵自然也是極具親和力,讓人心生好感。李健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能從千千萬萬的作品中,把這些優秀的不知名的「草根作品」挖掘出來,加入自己的理解之後展現給大眾,這其實更是一種品位的體現。
第二,歌唱的好!
李健的歌唱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敘述性,淺吟低唱,娓娓道來,像一首配樂詩朗誦,滿懷情感,入腦入心;又像一位有著豐富閱歷的鄰家大哥在推心置腹的跟你講著人間萬象、凡塵故事。這種敘述性,其實就是李健一直追求的藝術理念——「自我表達」。比如《異鄉人》說的是他自己的故事:十年前,「不知不覺把他鄉當作了故鄉」十年後,他唱「故鄉卻已成他鄉,偶爾你才敢回望」;比如《父親寫的散文詩》,講的是父輩們的往事,那種買一個餅乾都需要下很大決心的時代,雖然心酸,卻是一代人共同記憶。李健不止重新寫了一段歌詞,還將旋律升高了一個調,把義大利作曲家寫的樂曲作為間奏和尾奏融入其中,並在演唱時含蓄內斂,真正做到了藏而不露,哀而不傷。這種對於歌曲的處理自然樸素,又深沉節制,達到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再比如《十點半的地鐵》,李健為了歌曲意境運用了自身並不常用的轉調,在編曲上加入了早年坐地鐵時常聽的作曲家薩蒂的《玄秘曲》,使整首歌曲更具變化性及畫面感。當他如同自言自語式的唱到:「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 悲傷的 難過的 在這裡我沒有力氣去想」,每個在大都市打拚的人們,都能感同身受。
第三,人也有趣!
不同於朴樹、許巍、趙雷等其他民謠歌手的自閉、糾結、擰巴、憤青、出世……李健的詩人氣質更加的平易近人!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洒脫自如、幽默詼諧。比如對於此次回歸《歌手》的態度,李健開玩笑的說:你只能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前赴後繼,死而後已,說完自己都樂了。還有他進入房間後吐槽到:給我整這麼多口紅幹嘛呀,我們有這麼多張嘴嗎?工作人員回答:可以送給心愛的人呀!李健繼續耍寶:心愛的人也沒有那麼多啊,一個就夠了。這麼多口紅告訴我們,眾口難調,給你準備了這麼多種,總有一款適合你,廣告語都給你們想出來了」。還有唱完《父親寫的散文詩》這首歌后,主持人李銳問他感覺怎樣,李健說:找到了最初那種感動。接著假裝摸一下眼睛,然後隨即來一句:但也可能是風吹的。
凡此種種,我們能從他的歌聲、他的語言,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中,看出李健這個人的機智與風趣,豁達與從容,還有那份基於自信的自嘲精神。他沒有其他小眾歌手的苦大仇深,也沒有所謂音樂詩人的清高矯情;他很低調,卻總恰到好處的用他的小情趣引起大眾的好感;他更像我們身邊真真實實的普通人,卻又比普通人更有品味、更有文化——雅俗共賞、仙凡可親——如同從平民的土壤上,開出的一朵優雅的花。
這樣的歌手,能不招人稀罕嗎?!
作者:藍雨星城(獨立影評人、電視評論人)
推薦閱讀:
※啥名字容易招人煩?
※這樣的孩子最招人討厭,都是因為有這些壞毛病!
※為什麼裸男讓人恨 裸女招人愛...
※一出口就招人煩的八句話,你說過嗎?
※Crocs要讓洞洞鞋回歸 它們還能招人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