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五行按摩法

胸腹部五行按摩法

腹胸部五行按摩應按如下順序進行(腎→肝→心→脾→肺):

1. 腎 — 屬五行之水,乃先天之本,固先養腎水。腎在小腹部,以臍下3寸的「關元穴」為中心是主要按摩點。也可按摩肚臍處(神闕穴)、其下1.5寸的「氣海穴」也連通腎區。做時任選一處手執玉灸做圓周運動,先順時針轉揉36圈,再逆時針轉揉時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沒有玉灸的也可雙手疊壓轉揉:下同)。

2. 肝 — 屬五行之木,水生木,則潤澤。肝在腹之右上部(右肋骨下) — 用玉灸順著右肋做扁圓型按摩順轉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3. 心 — 屬五行之火,木生火,肝好心更好。心在胸部的左上部 — 用玉灸以乳中為中心順著乳根、乳旁劃圓,或以乳根為中心在乳根處劃小圓。選擇其一、順轉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4. 脾 — 屬五行之土,火生土,脾為後天之本。在左肋骨下側是脾區(與胰腺相連),手執玉灸順著左肋下面做扁圓型按摩, 順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3. 胃 — 肋骨中間的下面及中脘穴處(臍上4寸)用玉灸做圓形按揉,也是順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6. 左肺 — 肺屬五行之金,土生金。肺在胸腔上部,分左右兩側。用玉灸先在左肺區近鎖骨下緣的中府穴及雲門穴處做扁圓形按摩, 順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7. 右肺 — 左手摯玉灸在右肺區近鎖骨下緣的中府穴及雲門穴處做扁圓形按摩, 順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3-5秒鐘。

8. 按摩胸腺:

意義:胸腺位於胸骨後面,胸骨上端,左右兩肺之間,緊靠心臟,呈灰赤色,火柴盒大小,扁平橢圓形,由淋巴組織構成,青春期前發充良好,40歲過後的時候,就會逐漸萎縮.但是只要你經常不斷的刺激它,就會保持活躍的狀態,可提高免疫力,不容易生病,有防癌效果。

位置:胸腺只有一個在正中央,但它的代表點是左右各一,如肝只有一個,卻有左右葉.具體說鎖骨中間(嗓子眼)直垂下來,一短帶狀、這就是胸腺,緊靠任脈兩側,約四指寬的長度。

按摩法:在任脈兩側1.5 — 3寸(兩指)處,用玉灸(或雙手指)自上至下每側摩擦50次(或從嗓子眼直垂下來到膻中一線摩擦100次),力度要適中,不可用蠻力。

9. 按摩膻中穴:兩乳間,用玉灸(或五指併攏為梅花指)點住穴位順轉36圈逆24圈。然後點壓1分鐘以上。

10. 按摩中脘穴:臍上4寸(就是胃區),要圍著胃區畫圓,按摩方法同上。

11. 按摩神闕穴:以臍中為中心畫圓、按摩方法同上。

12.按摩關元穴:臍下3寸,以關元穴為中心畫近似扁園形,按摩方法同上。13、用玉灸圍肚臍轉大圈(或雙手疊壓),觸及全腹(以肚臍為中心距肚臍5指為半徑轉揉):

A、腸胃正常的:用玉灸,自小腹右側開始向上↑到近右肋下面轉向左經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後轉向下↓一直到左小腹,再向右轉→到小腹右側,就這樣順時針轉36圈。然後逆轉24圈。最後在肚臍處點壓1分鐘。

B、腸炎患者:用A的方法先順時針轉36圈。然後「稍用力」的逆時針轉24圈。最後在肚臍處點壓1分鐘。

C、便秘者:用A的方法先順時針轉36圈。然後在左肋下面「稍用力」向下↓拍搓24次,一直搓到左小腹。最後在肚臍處點壓1分鐘。

說明:

A、按摩上述的13個按摩點,需15分鐘。然後重複做一遍,兩遍約30分鐘,即完成了1次能量健身操。

B、每天做兩次即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C、用長壽玉灸做五行按摩比用手按摩效果要好,原因是增加了熱灸及磁療效果。且因玉灸體積很小特適和點揉或轉揉按摩。比手按摩省力氣,特適宜老年人使用。

D、堅持按摩對五臟六腑疾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龜,背上刻有九宮(用點點表示)、被稱為「洛書」。有口訣曰:「九宮之義,法以靈龜,四二為肩,八六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在人體的頭、面、手、足、胸腹、背、四肢等各部位均可找出九宮穴位(或竅點)。九宮連通五臟六腑並與五行及星座相對應。河圖洛書上說:天上有九宮(9個星座)與河圖對應,地上有九宮與洛書對應。五行五臟及星座相對應:腎,水—北極星座。肝,木—河北星。心,火—天紀星座。脾,土—五帝星座。肺,金—七公星座。還有「四結」星座,「天淵」星座,「華蓋」星座,「虎賁」星座,共九個星座。

圖2 九 宮 格

人體胸腹部連環九宮格的說明:

A、1、2、3、4、5、6、7、8、9是胸部九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腹部九宮。因為胸腹部要連續按摩,故稱為胸腹部連環九宮按摩法。

B、6與二是肝區:右肋下胸腹部結合部。8與四是脾區:左肋下胸腹部結合部。1與九:是以上腹部中脘穴為中心的胃區。這三個穴區均可認為屬胸腹部連接處,故即算胸部九宮也算腹部九宮。

C、根據人體胸腹部連環九宮格及相關穴位(或穴區)繪製了胸腹部九宮連環按摩法示意圖(見下面圖4)。

圖4

胸腹部九宮連環按摩示意圖

二、胸腹部九宮連環按摩法防治疾病的機理:見圖4

胸腹部是諸多經脈及穴位的聚集地。直接循行在胸腹部的經絡是:任脈,腎經,胃經,肝經,脾經,肺經,心包經,膽經共八條經脈。除任脈是單穴外其他經絡都是雙穴,如只按單穴來計算在胸腹部就有74個穴位。

胸腹部正中線是任脈:天突→曲骨21穴(按摩天突、胸腺、膻中、中脘、神闕、關元時這21穴都可直接觸動到)。

胸部:距胸部正中線2寸有腎經6穴。距中線4寸是胃經六穴(包括直接按摩到的乳中、乳根)。距中線6寸有肺經2穴(直接按摩的雲門、中府)。距中線6寸還有脾經(中府直下)4穴。直接按摩或觸動到的還有:乳頭外1寸心包經的「天池」穴。乳下2、5寸距胸部正中線4寸有肝經「期門」穴。期門直下1.2寸有膽經「日月」穴。

腹部:距腹部正中線0.5寸是腎經11穴(按摩腹部的任脈時這11穴都可直接觸動到)。距腹部正中線2寸有胃經12穴(天樞、歸來等,轉揉大腹時都觸動了)。距腹部正中線3.5寸是脾經「沖門」穴(大腿根部)。距腹部正中線4寸是脾經的腹哀、大橫、腹結、府舍4穴。腹側部有「帶脈穴」直上1.8寸肝經的「章門」穴及膽經的「帶脈,五樞,維道」3穴。

胸腹部連環九宮按摩法,是用手掌或梅花指(五指合併)在胸腹部的穴位及穴區進行較大面積的轉揉。此按摩法可直接或間接的按摩觸動到胸腹部的所有穴位、穴區,可以打通胸腹部的八條經絡。依據中醫「通則不痛」之理,此按摩法可以防治五臟六腑的疾病。

三、胸腹部九宮穴位及穴區主治的病症及按摩方法:見圖4圖5

1、4宮與2宮,雲門及中府穴,肺經,連心肋。雲門在鎖骨外沿,距前正中線6寸。中府在雲門下1寸。主治:咳嗽,哮喘,胸脅痛,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心絞痛,肋間神經痛,肩臂痛。按摩法:用五指併攏為梅花指在該穴區轉揉。

2、9宮天突穴:任脈,嗓子眼,連肺胃。主治:咽喉腫痛,失語,咳喘,止嘔。急性咳喘可即按即停。按摩法:用梅花指或中食指按揉嗓子眼。

3、3宮與7宮,乳根、乳中、天池三角區,連心胸肋。天池穴,屬手厥陰心包經,在腋下三寸,乳後一寸。乳根穴屬胃經,乳中下1寸(乳中不直接按摩)。按摩該三角區域,作用是寬胸理氣,止咳平喘,降逆止嘔。主治:胸悶,胸脅痛,,咳嗽痰喘,嘔吐,可改善乳腺組織營養,防治乳腺炎及乳腺增生,對女性可以重塑胸部、改善乳房的松馳、外擴現象。按摩法:用一隻手的虎口扣住乳根可雙手疊壓轉揉。

4、5宮膻中穴,任脈,兩乳頭中間。脾、腎、小腸、三焦經與任脈會穴。作用是利氣寬胸,止咳化痰。主治:胸悶,胸痛,心痛,咳嗽,哮喘,肋間神經痛,乳腺炎,乳汁不足,返酸、嘔逆。按摩法:用梅花指壓住穴位轉揉。

5、8宮與四宮,左肋下胸腹交界處叫脾區,主要器官是脾臟和胰腺。胰腺、脾臟和胃是相連在一起的。胃的左側是脾臟,胃床大部分在胰腺上:脾主運化,胰腺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於保持血糖正常有重要意義。主治:脾胃病,糖尿病及其連帶病症。按摩法:用左手小魚際(小指下面的手掌面)摳住左肋下,再用右手疊壓在左手上轉揉。

6、6宮與二宮,右肋下胸腹交界處叫肝區。肝膽互為表裡其肝疏泄功能與膽汁分泌排泄、脾胃消化有關。肝氣鬱,則納呆、噯氣、嘔吐、腹脹、泄瀉等。肝濕熱,膽液外溢則黃疸。肝氣盛郁,則頭痛、頭暈、易怒、耳鳴耳聾、目赤等。肝區的期門穴(乳頭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章門穴(側腹部11肋遊離端下法下方)可治療:腹痛、脹、瀉,嘔吐,肝炎,肝硬化,黃疸,肋間神經痛,肝脾腫大、腹水,膽囊炎、膽石症等。所以該區可防治肝膽及連帶病症。按摩法:用左手小魚際(小指下面的手掌面)摳住右肋下,再用右手疊壓在左手上轉揉。

7、1宮與九宮胃區(中脘穴:腹部之任脈,臍上4寸,小腸、三焦、胃經與任脈會穴)。作用是消食利氣,健脾和胃,寬中開胃。主治:胃痛,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嘔吐,吞酸,便秘,吐血,便血,急慢性胃腸炎,胃及12指腸潰瘍,腸梗阻,哮喘,神經衰弱。按摩法:在臍上4寸,用雙手掌疊壓或梅花指轉揉。

8、三宮與七宮,腹中部,神闕穴左右側,距臍中2—4寸(3—5指)。包括「天樞、大橫、腹結」區域。天樞穴:胃經,平臍中,距臍中左右2寸。大橫穴:脾經,平臍中,距臍中左右各4寸。腹結穴:脾經,大橫穴下1.3寸。該區域主治:繞臍腹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痢疾,腸道寄生蟲病,腸麻痹,月經不調,痛經,闌尾炎,癔症。按摩法:在天樞、大橫、腹結三角區,用雙手掌疊壓或梅花指轉揉。

9、五宮,神闕穴區(包括肚臍正中的「神闕穴」及臍上1寸的水分」,臍下1寸的「陰交」,臍下1.5寸的「氣海」):屬任脈。「神闕」禁針可灸,「陰交」孕婦不用針、可灸,「神闕」主治:虛脫,休克,腹痛腹脹,腹瀉,便秘,脫肛,腹部水腫,細菌性痢疾,腸粘連,痔瘡。「水分」(臍上1寸)主治:腹痛、腹脹、腹瀉、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陰交」(臍下1寸)主治: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陰癢、不孕症、疝氣、水腫、細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氣海」(臍下1.5寸)主治:腹痛,腹瀉,虛脫,哮喘,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惡露不盡,不孕症,疝氣,遺尿,脫肛,尿瀦留,泌尿系感染,腸麻痹,胃下垂、尿崩症,神經衰弱。按摩法:用雙手掌在肚臍處疊壓轉揉。

10、八宮與六宮,歸來、氣沖、沖門三角區(歸來穴:胃經,臍下4寸、距正中線2寸。氣沖穴:胃經,歸來穴下1寸。沖門:脾經,腹股溝外側距曲骨3.5寸,)主治:小腹痛,外陰痛,月經不調,不孕,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白帶多,陰莖痛,遺精,睾丸炎,疝氣,陽痿,痔痛,小便不利,睾丸炎。按摩法:在左右大腿根與小腹交界區,用左或右手的小魚際(小指下面的手掌面)壓住該區,再用另一隻手疊壓在上面助力轉揉。也可用梅花指轉揉。

11、一宮,關元、中極區。關元穴:任脈,臍下3寸,就是丹田。中極穴:任脈,關元下1寸,膀胱經的募穴。均為肝脾腎經與任脈的會穴。主治:昏迷,虛脫,遺精,陽痿,早泄,疝氣,小腹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子宮出血,帶下,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滯產、產後宮縮痛。陰癢,遺精,遺尿、小便不通、尿頻、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腹瀉,脫肛。作用是扶正,生陽,溫調氣血,利濕。按摩法:用雙手掌疊壓轉揉,或用梅花指轉揉。

12、胸腺區(免疫區):鎖骨中間天突穴直垂下來,一短帶狀,緊靠任脈兩側,約四指寬的長度,就是胸腺。按摩胸腺的意義:胸腺位於胸骨後面,胸骨上端,左右兩肺之間,緊靠心臟,呈灰赤色,火柴盒大小,扁平橢圓形,由淋巴組織構成,青春期前發育良好,40歲過後就會逐漸萎縮.但是只要經常不斷的刺激它,就會保持活躍的狀態,可提高免疫力,防癌,不易生病。按摩法:見五。

13、轉揉大腹(大腸區),以肚臍為中心距肚臍3-5指處轉揉大腹:(見圖5)、按照大腸的自然走向按摩。自右側小腹開始向上↑(升結腸)經「天樞」等胃經穴位到近右肋下面轉向左(橫結腸)經「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後轉向下↓(降結腸)經胃經的「歸來穴」等一直到左小腹底部,再向右轉→經曲骨上面又到小腹右側。大腸區的「器官」是大腸,所經經絡是胃經及腎經和任脈,故轉揉大腹可以疏通大腸區,可治療腹痛、腹脹、腹瀉,便秘,脫肛,腹部水腫,細菌性痢疾,腸粘連及胃腸部的多種疾病。按摩法:見五。

四、主要防治的疾病:肺熱咳喘,心臟不適,胸悶脅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肝氣不舒,腹漲、腹痛、腹瀉,糖尿病,高血壓,大便秘結及男科婦科疾病等。可以說通過九宮按摩可增強人體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統的功能,防治五臟六腑的疾病,並有減肥功效。

五、兩種按摩法:參照圖3、4.5

(一)米字型按摩法:參照圖3。不分時間。

(A)、按摩順序是:9→1→3→7→4→6→2→8→5→九→一→三→七→四→六→二→八→五。

(B)、按摩次數與順逆:所有穴位都是先順時針轉揉36圈,再逆時針轉揉24圈,然後點壓兩秒鐘以上。(按摩時想著在胸腹部掛著一塊表,就知道順逆了)

(C)、按摩九宮後剁搓摩擦胸腺:在任脈兩側1.5 — 2寸(兩三指)處,用雙手指自上至下剁搓摩擦各50次(或從嗓子眼直垂下來到膻中一線剁搓摩擦100次),力度要適中,不可用蠻力。

(D)最後轉揉大腹:雙手疊壓自右側小腹開始向上↑轉揉,到近右肋下面轉向左(橫結腸)經「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後轉向下↓(降結腸)經胃經的「歸來穴」等一直到左小腹底部,再向右轉→經曲骨上面又到小腹右側,就這樣要順時針轉36圈。然後雙手在左右肋下面「稍用力」向下↓拍搓24次,一直搓到小腹。

(二)九宮按摩法:

(A)、時間:夜11時、→午11時定為上午,午11時→晚11時為下午。

(B)、上午按摩(自下到上按摩九宮,再自上到下按摩胸腺及大腹)按摩順序是:先由(一)宮開始→經(二、三、四、五、六、七、八)宮→(九)宮(腹部—自關元到胃區),接著按摩(1)宮→經(2、3、4、5、6、7、8)宮→(9)宮(胃區→天突穴)的順序按摩(這樣肝、脾、胃區先後按摩了兩遍),按摩每個穴位後要點壓兩秒鐘以上,最後按摩胸腺及大腹。

(C)、下午按摩(自上到下按摩九宮,再自上到下按摩胸腺及大腹),按摩順序是:先由(9)宮→(1)宮(胸部--自天突穴到胃區),接著按(九)宮→(一)宮(胃區→關元)的順序按摩(肝、脾、胃區先後按摩了兩遍),按摩每個穴位後點壓兩秒鐘以上,最後按摩胸腺大腹。

(D)、九宮的按摩次數與順逆:單數×9的倍數、要順時針轉揉、《如按摩7或七宮×9﹦63次,要順時針轉揉》;雙數×6的倍數、要逆時針轉揉、《如按摩4及四宮×6=24次,要逆時針轉揉》。

(E)、按摩九宮後剁搓摩擦胸腺:在任脈兩側1.5 — 2寸(兩三指)處,用雙手指自上至下剁搓摩擦各50次(或從嗓子眼直垂下來到膻中一線剁搓摩擦100次),力度要適中,不可用蠻力。

(F)、最後轉揉大腹:雙手疊壓自右側小腹開始向上↑轉揉,到近右肋下面轉向左(橫結腸)經「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後轉向下↓(降結腸)經胃經的「歸來穴」等一直到左小腹底部,再向右轉→經曲骨上面又到小腹右側,就這樣要順時針轉36圈。然後雙手在左右肋下面「稍用力」向下↓拍搓24次,一直搓到左小腹。

說明:請每天按摩兩次。

推薦閱讀:

《命理要述》第一章 陰陽五行
起名常用字五行
五行萬物類象
五行在四季的進氣與退氣的概念
五行屬「火」的字

TAG:腹部 | 按摩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