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滅絕時代:到2020年,我們將失去2/3的野生動物
環保主義者警告說,到2020年,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將相比1970年的水平減少超過三分之二。
評估了全球3706種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的14152個種群後,研究者發現1970年到2012年間,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58%,而且平均每年2%的下降速度沒有任何減慢的跡象。
到2020年,脊椎動物數量將在50年內減少67%,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逆轉人類活動帶來的毀滅性衝擊的話,WWF和倫敦動物學會說。
專家們警告說,自從恐龍滅絕以來,大自然正在首次面臨全球性的「大滅絕」。
物種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非可持續農漁業、採礦和其他導致棲息地損失或者減少的人類活動影響。
報告指出,野生動物同樣在被過度開發、氣候變化和污染所威脅。
報告說,不僅野生動物收到影響,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環境惡化的「受害者」,因為人類依賴於可呼吸的空氣,可飲用的水源以及有營養的食物。
雖然野生動物數量總體處於下降,但是依賴某些棲息地的物種在近年來得到了恢復。自從2004,草原物種數量略微上升,報告將此歸結為非洲對一些哺乳動物的保護措施,但是鳥類數量持續減少。
從1970年起,從草原到森林的整體陸地物種數量減少了五分之二。淡水物種減少幅度驚人,從1970年到2012年一共減少了五分之四。
濕地野生動物自2005年起也增加了,海洋物種自1998年起保持穩定——但是報告警告說對全球漁獲量貢獻最多的大部分海洋物種都處於充分捕撈或者過度捕撈中。
「自從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我們首度面臨全球性的野生動物大滅絕,」WWF英國分部科學與政策負責人Mike Barrett說。「對其他物種消亡的忽視會讓我們自己付出代價——因為它們是揭示人類對賴以生存的地球所施加影響的晴雨表。」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錯誤利用正在威脅棲息地,將那些無可替代的物種推向滅絕邊緣,並威脅氣候的穩定。」
但是他補充說:「我們知道如何組織這一切。需要政府、企業和公民重新思考我們的生產、消費、對成功的衡量以及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在英國,這需要嚴肅的計劃來加強棲息地和物種保護,以及新措施來快速跟蹤低碳經濟增長。」
倫敦動物學會科學負責人Ken Norris說:「人類行為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推動野生動物數量減少,尤其是淡水棲息地。」
「更重要的是,它們在減少,還沒有滅絕,這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恢復野生動物數量。」
報告還強調了歐洲保護棲息地和嚴格控制打獵的成功,有效恢復了熊、猞猁、狼獾和狼的數量。
推薦閱讀:
※我去創造地球了。45億年後,我們再見!▏晨讀
※歐洲提督:「我們這些該死的船今天有點毛病」
※我們在一起——拜讀歌詞《和人民在一起》有感
※當遇到盤問時 我們需要懂得哪些基本法律知識?
※1952年的教育海報讓我們反思: 如何給孩子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