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觀察:現代外國哲學研究30年

江怡2008年11月04日08:36來源:《光明日報》【字型大小大中小】列印留言論壇網摘手機點評糾錯 E-mail推薦: 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是外國哲學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外國哲學史研究的現當代部分,對於作為學科體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從時間上說,現代外國哲學的範圍主要指19世紀後葉至今的整個西方哲學,以及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哲學。由於西方哲學是外國哲學中的主要內容,所以,我們這裡談論的主要是現代西方哲學。對30年發展的評價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大致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90年代以及進入21世紀之後。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對20世紀西方哲學基本上處於重新引入、介紹評述階段。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間,國內出版的介紹和評述現代外國哲學的著作及教材等出版物達百餘種(冊),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譯著200餘種(冊),現代外國哲學著名哲學家的主要或代表性著作均被譯成中文在國內出版。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經過大量的引入和評述,我國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進入相對平穩發展時期,人們對各種哲學思潮開始進行深入的反思,研究工作更加細緻、紮實。大多數研究者開始對某個哲學家的思想或某些重要的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主要表現在能夠有意識地以中國學者的學術視野,去理解、分析和評價西方哲學家的思想以及當代哲學提出的問題,同時注意對當代西方哲學的追蹤研究,在某些共同關心的哲學問題上開始直接與西方哲學家進行學術對話。對30年發展的簡要分析1、評述介紹階段(1978-1988)改革開放的頭十年,是我國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思想文化領域異常活躍的十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為學術研究打開了思想解放的閥門。1978年10月在安徽蕪湖舉行的「全國西方哲學討論會」,是粉碎「四人幫」後我國西方哲學界召開的第一次盛會,也是新中國成立近30年召開的第一次關於西方哲學的全國規模的會議。馮定、賀麟、嚴群、熊偉、齊良驥等老專家和中青年學者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批駁了日丹諾夫關於西方哲學的錯誤觀點,批判了「左」的錯誤,對此後的西方哲學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標誌著我國西方哲學研究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塗紀亮語)。會議醞釀成立「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使我國的西方哲學研究有了自己的學術團體。1979年11月,在山西太原召開的「全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和批判的方法論問題討論會」,是我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領域的第一次盛會,來自全國85個單位的17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成立了「中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會」(1981年第二次會議時改稱為「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這標誌著我國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開始走上組織化、專業化道路。這期間,我國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這表現在制度建設、學科培養、社會傳播三個方面。在制度建設上,各大學和研究單位恢復或建設了現代西方哲學的教學和研究機構。同時,各高校哲學理論公共課也開設了現代西方哲學課程。從1978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和一些高校開始招收外國哲學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多以現代外國哲學為研究方向。在學科培養上,為了儘快滿足高校對現代外國哲學教學人員的需求,在1980-1986年間,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先後舉辦了多期講習班,為全國各地高校培訓了大批一線教師。同時,東北、華北、西南等地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分會也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另一方面,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在1979-1989年間,共召開五次全國大會,七次全國性的專題研討會,以及若干次小型會議;在這期間,學會還成立了「蘇聯東歐哲學專業委員會」和「現象學專業委員會」,有力地推動了國內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加強國內學科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注意與國外哲學界的交流,從80年代初開始向西方國家派出訪問學者,後又有學生到海外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同時,我們開始採用「請進來」或「走出去」的方法與國外哲學家開展學術交流,例如,1988年成立的中英暑期哲學學院(由於澳大利亞1993年加入、美國2005年加入,先後更名為「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和「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以下簡稱「暑期學院」)就邀請了斯特勞森、普特南、科恩等當今重要的英美哲學家來華講學;1983年,我國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在加拿大舉行的第17屆「世界哲學大會」。在社會傳播上,1978-1989年間,我國學者撰寫和出版了大量現代外國哲學的教材和理論讀物,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同時,現代外國哲學家們的著作被大量翻譯出版,使公眾得以了解、學者得以深入研究他們的哲學思想。據不完全統計,80年代國內出版的現代外國哲學教材多達30餘部,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劉放桐等人編著的《現代西方哲學》。除了概論性介紹之外,國內哲學界也對20世紀西方哲學中的一些重要哲學家和流派做了專門評述和研究,如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哲學、尼采哲學、分析哲學、薩特哲學、現象學哲學等等。這些成果在80年代的大學生甚至社會上都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此外,國內學者還編寫了多部現代西方哲學家的評傳,最有影響的是《現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述評》(2卷,1980-1983)和《現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2卷),還出版了《現代西方哲學詞典》和《簡明西方哲學詞典》等。這些評傳和詞典對傳播現代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和理論觀點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中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會從1982年開始編輯出版《現代外國哲學論集》(後改為《現代外國哲學》)。該學會的現象學專業委員會也編輯出版了《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分主題討論了現象學的基本問題。2、專題研究階段(1990-1999)20世紀90年代,我國學者對現代外國哲學開始深入的分析工作,強調對哲學家和哲學流派的理論進行較深入的專門研究。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重要哲學家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深化了我們對他們的理論觀點的理解,澄清了以往對他們的某些錯誤認識,而且對推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從19世紀末的尼采、叔本華哲學到20世紀前期的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和20世紀中期的伽達默爾,再到20世紀晚期的哈貝馬斯,國內學者對他們的思想都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理論觀點。如關於海德格爾哲學,國內學者出版了六部專著,對海德格爾思想與胡塞爾思想、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意義等重要問題都提出了獨創性觀點。同時,對海德格爾哲學的研究也引發了國內學術界對當代歐洲大陸哲學的重新評價,特別是對當代歐洲大陸哲學與傳統哲學之間關係的重新認識,形成了某些共識。關於維特根斯坦哲學,國內學者也出版了五部專著,對其前後期哲學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許多重要理論觀點,如認為維特根斯坦的思想應當放到歐洲大陸哲學的背景中加以理解,把他看作是溝通英美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的橋樑;認為維特根斯坦的前後期思想在思維方式上是一致的;強調語言遊戲概念在維特根斯坦後期思想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維特根斯坦中期思想的獨特性等。這些觀點雖然主要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但對我們重新認識維特根斯坦這位當代重要的西方哲學家思想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卻是非常有意義的。此外,關於弗雷格哲學、奎因哲學、胡塞爾哲學等,國內學者也都出版了研究專著,表明國內研究者隊伍具備了較強的整體實力。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現代十大思想家》叢書,包括了尼采、維特根斯坦、波普爾、伽達默爾、弗洛伊德、哈貝馬斯、海德格爾和胡塞爾等人的思想傳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推出《西方思想家研究叢書》,其中也包括了現代哲學家的研究論著。這些專著都出自中青年作者之手,顯示了我國哲學界在西方哲學研究領域後繼有人。在當代哲學家著作翻譯方面,9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系統翻譯出版了《海德格爾著作選》(2卷)、《維特根斯坦全集》(12卷)、《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胡塞爾的《純粹現象學通論》和《邏輯研究》、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等著作。第二,對當代西方哲學中的重要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並開始注意從中國學者的學術視野,理解、分析和評價西方哲學家的思想以及當代哲學提出的問題。如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比較研究,以及強調分析哲學對中國哲學的重要性等。同時,我國學者對分析哲學、後結構主義、實用主義等方面的研究也出版了有分量的專著。此外,國內大陸學者與港澳台學者合作,於1999年和2000年分別召開了兩次「分析哲學與中國哲學」專題研討會,就如何以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國哲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些研究成果的意義在於,它們不僅為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提供了獨特的中國視角,而且為中國哲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種哲學作用的互動,體現了中西哲學在哲學觀念、研究方法、表達形式等諸方面的互補。第三,加強了與西方哲學界的對話和交流,中國學者的聲音出現在國際哲學舞台上。這主要表現在:1994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洪謙與維也納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名哲學家參加了會議;1992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科學哲學中的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1996年被列入美國「波士頓科學哲學叢書」,由著名的荷蘭克魯維爾學術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了我國學者的12篇論文,充分表明我國學者具有國際研究水平;1998年我國學者參加了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第20屆世界哲學大會,發表論文十餘篇,內容包括中國哲學、西方哲學以及中西哲學比較等不同話題,引起與會者注目。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學者在各種學術會議中組織與中國哲學相關的論壇,與西方哲學家展開直接的學術對話。此外,暑期學院在90年代邀請了近50位西方哲學家來華講學,使國內哲學家有更多機會與他們進行更為深入細緻的交流對話,同時,國內也有數十位中青年學者通過該學院到英國進行學術訪問,使我們的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工作者能夠親自獲取當代西方哲學的第一手材料。由暑期學院組織的《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也由中英雙方哲學家共同完成,於200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3、追蹤前沿階段(2000年之後)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的新變化是,特別關注當代西方哲學的最新發展,開展與西方哲學界直接的學術交流。這種變化的出現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們對西方哲學最新發展情況的掌握更加快捷,由此對西方哲學的追蹤研究就更為重要;其二,更多在海外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人員歸國工作,這使得我國學者與西方哲學界的交流更為便利和常規化;其三,當代西方最為重要的哲學家利科(1999)、哈貝馬斯(2001)、德里達(2001)、羅蒂(2004)等人訪問中國,也為我國哲學研究走向世界搭建了一條重要的學術橋樑。跟蹤西方哲學的最新發展,首先是了解西方哲學家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注重對傳統哲學問題的重新梳理和分析,力圖從中尋找哲學發展的理論增長點。這種變化的直接結果是由西方各主要出版社推出的不同哲學系列書籍,例如導論性的專著、專題文選、學術指南性的文集、輔助類叢書等。它們都是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對具體問題的專門論述,或者是彙集了某個學科最具前沿性和代表性的論文,因此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學科和領域的前沿問題,具有很強的權威性。面對西方哲學界出現的這種變化,我國學者很快做出反應,組織不同領域的專家翻譯出版在西方最有影響的系列書籍。目前已經出版或正在陸續出版的主要有《勞特里奇哲學史》(10卷,2003年起出版)、《國外經典哲學教材譯叢》(8冊,2006年起出版)、《布萊克威爾哲學指導叢書》(10卷,2007年起出版)等。同時,國內學者特別關注當代西方哲學家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組織翻譯了不同系列的最新著作,比如《當代實踐哲學譯叢》(8種)和《哲學的轉向:語言與實踐譯叢》(5種)等,這些著作的翻譯出版正是對這一主流傳統特別是其前沿進展的深入全面的關注。更有意義的是,在追蹤研究方面,我國學者不僅編譯西方哲學家的原著,而且直接約請當今著名的西方哲學家為中國讀者撰寫自己研究領域的專業文章,為國內哲學界提供翔實而權威的最新資料,例如《當代英美哲學與哲學家研究叢書》(3冊,2005)。該叢書不僅包括了西方一流哲學家對世紀之交英美哲學的總體性回顧、反思、展望,以及對歐洲大陸哲學和中國哲學在英美哲學界的遭遇的述評,而且包括了英美當代著名哲學家專為中國讀者撰寫的學術自述。這些對我們開拓視野,縮小與世界學術前沿領域的差距,把握世界哲學的發展態勢和演進方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追蹤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在了解西方哲學最新進展的基礎上,拿出中國學者自己的研究成果與西方哲學家形成對話和交流。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這樣的交流已經不再滿足於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問題的探討,而是開始試圖從這些問題中開拓出中國的語境,形成自己的理論。這種主動意識開始於2004-2005年陸續出版的八卷本學術版《西方哲學史》。該套哲學史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於西方哲學的問題做出了我們自己的創造性的闡述,試圖在哲學理論的層次上與西方哲學展開對話。全書不僅在第一卷專門討論了中西哲學文化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的融合,而且在各卷中充分體現出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問題的獨特解釋。同樣,從2005年開始出版的十卷本《西方哲學通史》則是遵循了「破」、「通」、「新」的原則,力圖打破以往西方哲學教科書的傳統框架,抓住主要思想脈絡,結合當代哲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儘可能地對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做出新的闡釋。此外,我國學者在當代英美哲學、法國哲學、德國哲學研究方面,以及在知識論、心靈哲學、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等研究領域也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2005年起,同濟大學出版社推出《法蘭西文化叢書》和《德意志文化叢書》,人民出版社推出《法國哲學與文化著譯叢書》,它們在追蹤當代西方哲學演變的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近年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也大力鼓勵有關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會通創新的研究課題立項,這也為我們能夠儘快拿出具有中國哲學特色的哲學理論提供了體制上的保障。(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責任編輯:雷志龍)
推薦閱讀:

我對用神斷卦的一些總結,絕對實用!|【 六爻研究 】-周易天地 - Powered by ...
三命通會卷十一 消息賦(珞琭子著育吾子解) 黃文塗堪輿研究中心
【命理研究】男女八字合婚要考慮哪些問題?
情人節特輯:像經濟學家那樣約會
源流研究——艾孔起源祖及其傳世追蹤

TAG:學術 | 哲學 | 現代 | 研究 |